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民工

【讨论】曾姓客家人是否来自山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6 12: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kengoan at 2004-2-25 22:43
江西吉安有個曾家村?
吉安即古廬陵
南方曾氏就是曾據率族人自山東遷至廬陵的.
這個吉安曾家村是不是南方曾氏最早落腳的地方之一啊.
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呢.

對了
有誰認識曾慶紅的
叫他來幫我們查這些地 ...



kengoan:我查出来了,江西吉安曾家村就是吉安县----永和镇----锦原村委会----曾家村,这个村竟然是曾庆红故乡!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曾家村!
曾庆红祖籍江西---安徽出生-----
曾庆红故乡,在江西中部的吉安县永和镇锦原村委会曾家村。从吉安市区驱车前往约需半小时。一路上,但见青山秀水,炊烟袅袅,田园风光怡人。极目远望,连绵的罗宵山脉一望无际,被中共视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坐落此中,滔滔的赣江默默东流。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笑容灿烂的童年。曾庆红在故乡度过了整整十个年头。
     
    进入曾家村,举目所见,大多是青砖灰瓦的明清古建筑,彷佛告诉人们曾家村悠长而厚重的历史。

  曾家村全村三千人口,男丁几乎都姓曾,维系他们的是曾氏宗祠。虽然曾庆红在中国政坛红得发紫,但曾宗祠这一古老建筑并未容光焕发。宗祠门前的柏树,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了。二进正厅“敦睦堂”两侧一副对联:

  “敬祖念宗敦睦堂锦上添花

   文星璀璨曾氏族源远流长”

  对联红纸仍鲜艳,墨迹散发墨香,曾氏后裔仍感戴着祖宗恩德。据曾氏乡亲说,曾庆红每次返乡都会到曾氏宗祠,去年还回过一次故乡。每当曾庆红返乡,乡亲就打开曾氏宗祠的中门。

  说起曾庆红,站在曾氏宗祠内的曾昭乐显得很熟络,“丁丁啊,我是他的叔爷(叔公)”。他扳着指头念念有词,“广昭宪庆祥,曾氏族谱是这样排的,按辈份,我不就是他的叔爷吗?”。曾庆红于1937年8月29日生于安徽省泾县丁家村,母亲邓六金为他取小名“丁儿”,乡亲叫他“丁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2-26 1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1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江西抚州腾桥镇锦溪曾家村牌坊



锦溪曾家村位于腾桥镇东北部,该村四周群山环抱,村前有一溪名叫“夜湖港”流向抚河。真可谓山上竹木葱葱,溪中清流潺潺,其景致叫人流连忘返。曾氏始祖就在此定居。

曾家村前有一条青石扳道路通过,相传这曾是一条抚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在村头路口建有一座两层的“拱北楼”,表示对朝庭的中心;出拱北楼往南便是“六朝人瑞阁”,寄寓大明天下太平,人民安康之意。再往前不远便有著名的进士牌坊一座,官道就从进士牌坊下通过。



“进士牌坊”始建于明崇祯初年,高七层,宏伟壮观。牌坊左右两边各由三根巨型石柱按品字型矗立,牌坊前后共有高达两米的石雕巨狮四座。整个牌坊全部由巨石相嵌而成,在巨石上还雕刻满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鸟兽形象,其艺术造诣之高令人叫绝。牌坊第一层镶嵌有一块长六米,宽近一米的巨型石匾。石匾上方刻有“父子兄弟叔侄同朝”八个大字,字里引间可以看出曾家当年的显赫。



牌坊西边是“华光庙”,东边有通往“金凰山书院”的“云露桥”。云露桥左右各立一块石碑,据说文武百官经过此桥都要下马通过,金凰山书院就建在不远的金凰山顶。在书院旁有一洗墨池,为书院洗笔专用,不远处依“夜湖港”还建有“万魁阁”。

    曾家村前有一片竹林,与村落和和书院相对应,恰有“门对千颗竹,家藏万卷书”的意境。曾家村前还有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门楼一座,门楼两边是青砖砌成的围墙,围墙上青藤相绕,围墙外整齐地排列着几十块旗杆石,据说是村里每考中一人就要竖一面旗,旗杆石就是为此而设的。想象当年这几十面大旗迎风飘扬,那场面也肯定非常壮观。走进门楼,只见一个宽大的操场叫人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



     
     相传当年清兵为了报复曾栋父子兄弟对其南侵的抵抗,曾派兵血洗曾家村,就在此操场上一连杀人三百余人,在家的曾氏族人无一幸免,据说操场边那棵老樟树就是当年清兵血洗曾家村的铁证,三百年多年来,这棵古树还经常发出的怪怪的“呜呜”声,相传就是那冤魂在控诉清兵的残暴。操场南面是一口池塘,塘堤四周杨柳垂荫,真是水中碧波粼粼,岸边绿荫婆娑,一片风景如画。操场正北是曾氏宗祠,宗祠大门两旁各立一只巨型石龟,石龟背上中竖立着石牌。

      东边石牌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一篇,西边石牌刻有曾栋父子兄弟叔侄的官职。宗祠里面有一院落,院落两边有回廊,通向后厅“敦本堂”。堂前供奉着曾氏历代列祖列宗之灵位。“敦本堂”后是一处小花园,园里丹桂飘香,黄鹂鸣翠,又是一番宜人的景象。与曾氏宗祠一墙之隔是西谷公祠,正是这位勤劳朴实的西谷公为明朝培养了十几名进士,几十个栋梁。
   
      西谷公祠西边是一条巷子通往东升门,从东升门进去右边是敕书阁。敕书阁里珍藏着皇帝的诏书以及曾栋父子等人上朝的疏奏。紧挨敕书阁是“进士第”,进士第前面是方岳得第宗祠,再前边是锦溪世第,世第西边是“天官第”。村北山上修建高大夫人的陵墓,墓碑上刻有浩封高大夫人之墓,墓前有四极大石柱和一条大道方便后人祭扫,大道两旁立有望碑,纵观整个曾家,水秀钟灵,山幽壮丽,龙腾虎跃、生机勃勃。

     相传曾氏远祖居山东嘉祥县,三世祖便是孔门高徒曾参。王莽起兵时,为躲避战祸,曾氏其中一支南奔豫章(今江西南昌),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唐代时,四十三世祖司空洪立公徙居南丰。南丰一宗可谓人文鼎盛,光耀华厦,唐宗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即为南丰宗人。后又有族人迁居至泰和梅溪者曾同享,中进士,官拜南京兵马节度使,而锦溪一族由五十八世祖文仲公为开居祖。 

     明代时,曾氏西谷公辛勤操劳,积下一份家产,但因目不识丁,常遭人遇弄。有一次西谷公去东乡饶家相亲。饶家人见其忠厚老实便说我家拣来的女也不会嫁给你这样的呆子,西谷公当时气得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返回,路过高家,一老者见其忠厚诚实,主动提出将女儿喜配给她。成婚后,夫妻二人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儿子多读书,以免再遭人欺辱。
      后来他们共生了曾彬、曾栋、曾蠲、曾轼四个儿子。为了培养儿子,西谷公在村东北的金凰山设私塾馆,并请来当时的名师祝徽先生教授他们。西谷公非常疼爱儿子,有时还让儿子骑在脖子上送他上学。祝徽先生看到后,笑着吟道:“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初时儿个孩子非常顽劣,不服先生教导,经常旷课外出游玩。有一次曾栋因过分玩耍被祝徽先生打得头破血流,祝徽先生怕东家怪罪便连忙收拾行李正要不辞而别,刚下得山时被正好赶集回家的西谷公碰上。西谷公问先生为何走,祝徽先生支支吾吾的,最后不得不道出真相。
      谁知西谷公听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称赞先生做得对,并对先生说:“既使打死一个,我还有三个儿子”,先生听后非常感动。此后先生更加悉心教导,从那以后,兄弟几人便发奋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兄弟四人先后功成名就。长子曾彬为明万历丙午年进士,官至云南石屏知州,其子曾其然后来也考中进士,并子袭父职;次子曾栋为明万历丙辰科进士,初授浙江兰溪县令,因任期治蝗、治水、救荒有功于而升任福建布政司史,后又历任四川、广东、左右布政;三子曾蠲为明崇祯进士,官拜贵州省布政司史;四子曾轼也中进,先后任湖广、武昌、蒲圻县知县。
      其孙亦多人考取进士,曾亨应为明崇祯甲戍科进士 ,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此外还有任知县、礼部主事、礼部儒士、吏部考选、通判者等,父子兄弟叔侄数十人同朝为官,真是显赫至极。
      由此,西谷公也被加封为中奉大夫,其妻浩封夫人。在曾氏父子兄弟叔侄同朝为官时,也正是明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清兵入关,大举南侵,崇祯丁亥年,清兵包围贵阳城,曾蠲孤军奋斗到最后身边是剩数骑,知大势已去,便单枪匹马冲进敌阵,英勇杀敌,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曾亨应被谪后,与抚州知府揭重熙共同领兵与清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被迫撤退至福建。在福建的一次残酷战斗中,被敌所虏,他仍死不掘,大骂清兵,凶残的清兵将他凌迟处死。家人后来收集他的衣冠回老家葬了 一个衣冠,永远祭扫。

曾和应在广东也和清兵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最后敌人攻破城池,又闻兄长在福建战死,便慨然曰“吾不死何以见兄长于地下乎”遂赴井而亡。为了报复,顺治二年,清兵派兵包围曾家村,共抓获男女老少三百余人并全部处死,此时曾益次女正好在娘家住,因不甘被羞辱,大骂清兵,也被凌迟处死,后被封为烈女。

       乾隆四十一年,朝廷为了缓和民族矛盾,追封曾亨应为赐谥烈愍公,追封曾亨应三子曾筠为礼部主事,追封曾和应为光禄寺正卿,追封曾轼赠光禄少乡,赐谥即愍公,俱入乡贤祠,祀忠义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1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曾西谷培养儿子的故事

明末嘉庆年间,在我镇兰溪曾家村有名族长叫曾西谷,性格坚毅,为人热情,就是没有文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

   一年秋天,乡里召开各族族长会议,在共进午餐时,由于人多,事先就安排好了席位,按名入席,这下可难住了西谷先生。看到一张桌子上写着一个草写的“曾”字,背后两个字则不认得,他琢磨着这就是自己的席位,便在此座了下来。谁知,他凳都没有坐稳,一个身着长衫,秀才打扮的人站在他面前说:“你瞎了眼睛,怎么坐到我的席位上来了。”说完还用折扇在他的头上敲了二下,叫他滚开,曾西谷气得连饭也没有吃就回了家。


   曾西谷回到家里,想到席间发生的事,越想越生气。想想受那秀才的欺侮,是因为自己没有读书,不认得字的缘故时,他决心要血洗这个耻辱。然而,自己已经四十多岁,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三个儿子身上,于是决定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子读好书,为自己争回这口气。


   此后,曾西谷四处打听那里有教书的好先生。有人告诉他,听说嵩湖祝家村有位名叫祝徽先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就是脾气太怪了点。曾西谷雪耻心切,也顾不了许多,遂急匆匆赶往嵩湖祝家村并找到了祝徽,请他到家教自己的儿子读书。祝徽说:“教书可以,我有几个条件,答应了条件,我才去。”曾西谷说:“先生有条件尽管讲,我件件都依。”祝徽见来人执意要请自己去,便说:“第一,我的工钱要比别的先生的高一倍;第二,每餐的饭菜要是不合我的口味,我不但不吃,还要将盛菜的摔掉,得重做;第三,要是你的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我脾气凶,会用砚台砸你的儿子,砸死砸伤,可别怪我心狠。”“行!”曾西谷还没等祝徽说完就满口答应。祝徽说:“既然你同意,今天我就跟你去。”


   曾西谷把祝徽请到了家里,将三个儿子叫来瞌头拜认了先生,嘱咐他们要好好读书,将来为爸爸争气。曾栋、曾益、曾栻三人从此正式念书。


   开始,曾西谷家做的饭菜都合祝徽的口味,但日子长了,怎么能做得每顿饭每道菜都尽人满意呢。为此,祝徽先生有不少次数说主家的菜做得不合口味,不是咸了就是淡了。饭不是硬了,就是烂了,因而摔了不少的碗、碟。因为是有言在先,加上雪耻心切,曾西谷对此都能忍受下去。他只有一个心念,只要先生能教会自己的儿子。


    然而事与愿违,曾西谷的三个儿子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会读书,尤其是老大曾栋,更是蠢笨。为此,他没少挨先生折戒尺,可他就是不争气。一天,先生正在台上讲课,曾栋不知从那里捉来一只鸣蝉,正在那里玩,被祝徽发现了,祝徽先生气愤极了,顺手从桌上拿起砚台朝曾栋扔了过去,谁知金砚却不偏不倚地打在曾栋脑门上,血直往下流,人也倒在地上。祝徽见状,慌了手脚,忙用土烟按在曾栋的头上,止住了血。见曾栋不省人事,昏了过去,忙用手捏他的人中,也不见他醒来,就以为死了。人命关天,尽管有言在先,出了人命总是不好玩的。想到此,祝徽趁曾西谷夫妇到浒湾卖菜未回之机,想溜之大吉,于是匆匆收拾行李要离开了曾家村。途中正巧碰上了卖菜回来的曾西谷。曾西谷见祝先生神色慌张,便问道:“先生你这是要上那儿?”祝徽顿时吱吱晤晤了半天,料想这么大的事也瞒不住,便说前言不搭后语地说道:“曾栋,不,我家里出了急事。要我赶快回……回去,你就别……别拦我了。”曾西谷见他说话吞吞吐吐,知道不是他家里出了事,可能是儿子把他气了或是老婆做得饭菜不合他的口味,所以他才要回去。于是,曾西谷放下担子拉住祝徽:“先生,你千万莫走,如是我家里的人得罪了你,回去我跟你赔不是就是。”说完就拉祝徽往回走。祝徽执意不肯,说:“我家里真的出了事,要回去。”曾西谷见他执意要走,就是:“先生你硬要回家,我也不便强留,只是你回家以后还要来,何必带行李,让我挑回去吧,你就空手回家,待家里没事时再来。”祝徽见曾西谷如此,也不好再瞒,只得将实情相告。谁知曾西谷听完后,非但不怪,反而安慰道:“没关系,你打死我儿子,这证明你是一心想教好我的儿子。对你的好心,我岂能怪你。再说,我有三个儿子,死了一个还有二个,请先生回去再小心教我那二个儿子就是了,你何必要走呢?”祝徽见他说的真诚,丝毫没有加害自己的恶意,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于是跟着曾西谷回来了。


   曾西谷与祝徽先生回到家里后,以为曾栋真的死了,想不到时了学堂一看,曾栋正伏在桌上认真写着先生刚才教过的字呢。曾西谷与先生都不禁感到愕然。只见小儿子曾栻跑过来告诉祝徽和父亲:“刚才哥哥躺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吐出一口浓啖后便好了。”祝徽和西谷听后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也不知为什么,自从那日被先生砸破了脑袋好了以后,曾栋变得十分聪明。先生教什么,他知道什么;先生说出上句,曾栋很快能对出下句;而且再也不象以前那样贪玩,因此学业有很大的长进。祝徽教书也更加卖力,恨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一切全部授给自己的得意学生,晚上也是常常到深夜才肯休息。


   一天深夜,祝徽正要睡觉。这时他觉得肚里有点饿,就随口说了声:“要是晚上有点猪肝、猪心煮汤喝真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谁知他这句话刚好被来送点心的曾西谷在门外听到了,他赶忙把点心端回厨房,把老婆叫出来,说先生想吃猪肝、猪心汤,不如将自家的那头不到百斤的猪宰了,挖出心、肝来煎汤给先生吃。他的老婆是个聪明人,当即掌灯照着丈夫来到猪圈里,将猪杀死,取出心肝来煎汤,很快,一碗香喷喷的猪心肝汤做成了。曾西谷端着汤来敲先生的门,要他趁热喝下。祝徽非常感动,心想:象曾西谷这人志气真大,为争回一口气,不惜一切代价地供子读书,    并且对于我的苛刻要求也能如此忍受,我教了大半生书,象这样的人家还是第一次碰见。自此之后,祝徽更加卖力地教学。

 
   转眼几年过去了。这年秋,正逢全国考试,曾栋也进京参加了考试,被皇上钦点为丙辰进士,授官广东布政司左布政使。几年以后,曾西谷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先后考中进士并做了官。后来曾家人才辈出,曾家父子三代同朝为官。朝廷为表彰曾家,特为曾氏建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至今,这座石牌坊还挺立在曾家村外的一条大路上。

---完---------------------------------------------------------------------------------------------


问题:曾西谷的“谷”字和客家话里有时把男丁称呼为"xx牯"有相似之处吗?就是说他是客家人吗?江西抚州应该有些地方是讲客家话的,因为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是抚州的,他的口音跟客家话差不多,我能听明白六七成,问他是不是客家话,但他不是很肯定地说: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18: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ahakka at 2004-2-26 18:08
问题:曾西谷的“谷”字和客家话里有时把男丁称呼为"xx牯"有相似之处吗?就是说他是客家人吗?江西抚州应该有些地方是讲客家话的,因为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是抚州的,他的口音跟客家话差不多,我能听明白六七成,问他是不是客家话,但他不是很肯定地说:是。



这个很难说,谁也不能说抚州就没有客家,问题上是他们如果认同自己是客家话,也许真的就是客家,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专家进行过考证,不管怎么说天下曾家是一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德隆 at 2004-2-26 12:14
巴人兄:深圳宝安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应该是广俯人吧??

对,是广府人。他们是两兄弟一起来的,一兄弟去广州番禺开基,另一兄弟去深圳新桥开基,听说他们是从江西庐陵经广东南雄到深圳和番禺的,两兄弟分手后将一块石头(从家乡带来的)掰开两半,一人一块,到现在还摆在祖祠堂里面恭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族谱得知,丞公(三三世)官司空兼尚书令,移居庐陵吉阳乡上黎堡螺狮岭,生子硅、旧、略。
    抚州市临川县住四代。略公(抚州房,三四世),炀公(三五世),咏公(三六世),筠公(三七世),字凌万,官封检大司空,生子游立、洪立、宏立。
    南丰住三三代:洪立公(三八世)......我南迁广东曾姓客家始祖为佑孙公,是洪立公的第十六代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帖子有误,南丰住十三代,洪立公这一房称为南丰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客家小篮子 at 2004-2-26 09:18
俺是来自兴宁哦!
巴人GG,我们可是邻居。
不许欺负我哦

我怎么敢欺负小妹妹啊!并且我们还是同姓兄妹呀!欢迎妹妹经常到BBS客家论坛来聊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1: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客家小篮子 at 2004-2-26 09:25
看起来曾姓人家也满多的嘛
不过在我的小镇上,
曾姓人家较少,
只是听我老一辈的人说
我家是从丰顺搬迁至此的。

生在兴宁,长在兴宁,
我爱兴宁!!

我们鹤山曾姓也不多,整个县1000人都不够;如果你见到鹤山曾姓人,那他(她)95%以上都是客家人呀!你只要用客家话同他(她)对话就可以了;我们鹤山曾姓人都出自五华、兴宁,那里还有我们曾姓的始祖墓地啊!不过我从来都没有去过那里拜过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6 2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德隆 at 2004-2-26 18:31
这个很难说,谁也不能说抚州就没有客家,问题上是他们如果认同自己是客家话,也许真的就是客家,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专家进行过考证,不管怎么说天下曾家是一家。
抚州市临川县讲的话确实很像客家话,记得在报纸上看到,香港客家人到抚州市寻找祖籍地,同当地人交流,几乎能听明白对方六、七成左右,(指用客家话交流)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将抚州市纳入客家市,这可能受罗香林学说的客家分布范围所影响吧!而将抚州市纳入了赣语,即是江西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8 23: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孟曾颜四姓同字辈,但前天我问了公司一个姓孟的四川同事,他的字辈和我们的不一样,叫什么“荣华富贵。。。“的,但另外一个同事,则名字有一个”祥“字,结果真的是”祥“字辈。
现在的新生代听到我问字辈,都用怪怪的眼光看我,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8 2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孟曾颜四姓人除了曾姓人比较多客家人,其它三姓比较少客家人?我当地没有孔、孟、颜三姓的客家人,不知道你们当地有没有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感觉很亲切,大家都是一家人哈:shy: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1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紫金那边多一点孔姓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