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造“四个河源”系列报道(了解河源从这里开始)

2007-1-2 14:10| 发布者: level| 查看: 17955|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打造“四个河源”的长征路上(三)  http://heyuannews.cn/News/sprep/200612/3851.html

--------------------------------------------------------------------------------

http://www.heyuannews.cn 2006-12-22 9:49:17 作者:张伟燕 【字体:小 大】  
  
核心提示

    “后发河源,先发教育”,这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一个地方能否发展,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如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2004年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我市教育工作呈现出快速、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高考成绩实现了新突破;河职院新校区、市技工学校、龙川一中新校区、和平福和高级中学等一大批教育重点工程圆满完成。经过我市各级各界的努力,我市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氛围已初步形成。我市教育发展的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全市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





教育“先发”栽好“人才树”

■2004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呈较快增长趋势,“三个增长”基本上得到落实
■全市有省一级学校15所,市一级优质学校71所,已创建6所省一级高中学校
■2006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7.39%,比2003年提高31.26个百分点


    2004年以来,我市教育工作呈现出快速、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后发河源,先发教育”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胡剑廷 摄)

    花儿为何这样红?那是因为有了绿叶泣血的情和爱。

    如果说全市1813所各级各类学校是一个个“大花园”,那各级党委政府以及老师家长们,自然就是这些园子里的园丁和建设者了。教育的诸多工作可形象地称之为播种、施肥还有捉捉虫等,围绕着园中66万多名学生,一个个有关教育的故事就这样在河源这块热土上发生了,并且不断生长着希望……   

河职院新校区建设创造“河源速度”

    罗春娜2001年7月进入老隆师范学校教书的时候,她还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平台让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选择在老隆师范从教,这里有个人感情的问题,当然,还有老隆师范学校新开设的文秘专业适合我。”

2001年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名为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罗春娜说,那时候她已经知道老隆师范升格为大专院校,但是她没想到学校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罗春娜眼里的“变化”正是河源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老隆师范学校在2001年升格改制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招收全日制大专生。学院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河职院新校区首期工程于2004年3月3日正式动工,共投资1.8亿元,其中社会各界捐款捐物3000多万元。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8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和6万平方米的绿化、7万平方米的市政设施,创造了6个月平地起高楼的“河源速度”。

    已整体迁至市区新校区办学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规划面积3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绿化和市政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2亿元。学院现有七个系部,开设有25个专业。在校全日制大专生从当年招收的第一批新生1892人发展到今年6448人。短短三年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办学规模的飞跃,我市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来自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813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6万多人。我市坚持把教育发展放在首位,稳妥推进各项教育改革。2004年以来,全市基础教育规模得到适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讲的比专业人士还好”

    今年5月份,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一封来自深圳市保密局的感谢信。

    深圳市保密局和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何扯上了关系?事情的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3月27日至31日,市保密局聘请河职院人文社科系文秘专业10位学生为“广东省窃密泄密案例展暨保密安全技术演示会”(河源展区)案例部分讲解员,由罗春娜老师带队。在讲解期间,河职院10位学生讲解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得体大方的举止和较高水平的讲解,受到了市领导及省、市保密局相关领导的一致好评,省保密局领导当场表示推荐河职院学生讲解员再赴深圳展区作讲解。深圳市保密局领导检查过河职院学生讲解员的讲解工作后,决定继续聘请河职院这批学生做讲解员。

    4月24日至28日,河职院的14名学生讲解员在罗春娜老师的带领下,赴深圳做案例讲解工作。在为期5天的巡展活动中,同学们克服了高温、疲劳、讲解场次多、强度大、要求高等种种困难,每天讲解8小时以上,共接待参观人员1万多人,再次受到广东省保密局和深圳市保密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讲解任务。
    罗春娜老师说,省保密局的一位领导这样评价河职院的这批学生,说他们“讲的比专业人士还好”,这无疑是对河职院公共关系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的最好肯定。

    “其实,是因为这些学生珍惜这难得的实践机会,非常认真。态度不一样,所以让人感觉他们讲的比专业的讲解还要好。”罗春娜说,市委市政府将河职院迁至市区办学,对河职院学生在实习实践方面影响很大。

设立职教发展专项经费

    在抓好国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既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通过创新办学思路,整合教学资源,把河职院和市技工学校相邻而建,打造全市职业教育园区,实现两校教学设施优势互补,不仅节约了建设资金,而且大大增强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为我市的职业教育闯出了一条路来。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市民就业,解决我市工业化进程中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技工学校办学,加大投入、加大建设,努力将市技工学校打造成为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市技校办学规模从2004年的1079人到2005年的1852人,再到2006年的3930人;办学水平从2005年的省二类技校到2006年上半年的省一类技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市技校新校区首期建设列为民心工程。新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首期投入近7000万元,建成校舍3.3969万平方米。今年,市技校二期工程又被列为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计划投入3500万元,兴建教学大楼、两栋学生宿舍和西门门楼,建筑面积共32000平方米。市技校新校区建设两期前后投入过亿元,建筑面积合计6.6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学生就读。

    不仅如此,我市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办学水平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共有12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2006年全市中职在校生为18745人。目前全市拥有2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23.5%,毕业生就业率达96%。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化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校企合作办学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加鲜明。

    目前,发展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是保障。市委市政府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在落实“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从今年起,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市级财政每年2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150万元,并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城市教育费附加按照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一起由财政统一管理,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等。这些措施为改善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扩容促优”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2005年,我市根据省的要求,上报省5所“扩容促优”普通高中学校,其中扩建3所,分别是龙川县实验中学、东源县仙塘中学、连平县附城中学;新建学校2所,分别是和平县福和中学、紫金县第四中学。

    2006年,省安排我市8所“扩容促优”普通高中学校,其中扩建7所,分别是龙川县实验中学和麻布岗中学、和平县阳明中学和四联中学、连平县隆街二中、紫金县第二中学和古竹中学;新建学校1所,为东源县第二中学。

    2006年我市有普通高中在校生55072人,2005年招生增加1190人,2006年招生增加1418人,两年在校生年平均递增1304人。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今年实施的“十件实事”,进一步解决市区群众子女上学难问题和满足市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施扩建和改造市区9所中小学校、市区新增学位2000个以上工程,今年初,市教育局制订了《2006年市区中小学新增2000个以上学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成立领导机构,积极筹措资金,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质量。目前,市区实际新增学位2013个,市区新增学位2000个以上工程圆满完成。

从“黑白”到“彩色”凸显教育现代化

    200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同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04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呈较快增长趋势,“三个增长”( 教育财政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 )基本上得到落实。目前,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8.37%。

    三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改造薄弱学校工程,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认真组织实施老区、山区希望小学改造工程,大力建设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拥有省一级学校15所,市一级优质学校71所,市一级幼儿园16所。2006年,我市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和66.9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57.39%,分别比2003年提高了1.47、10.92、31.26个百分点。

    三年来,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得到推进。2005年,河源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正式开通,教育资源库建设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得到切实推进,“校校通”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许多学校正在逐步改变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黑白”教学方式,积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的“彩色”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些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许多乡村学童与城里的学生一样,都享受上了现代化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师资队伍总体素质大幅提升

    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三年来,我市教育系统大力实施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千百十工程”,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逐年递增,学历水平明显提高,职称结构渐趋合理,师资队伍总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46%(比2003年提高7.78个百分点),全市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7.08%(比2003年提高19.43个百分点)。

    200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学科课程改革与教研工作改革,教研制度建设初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三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人数逐年增加,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2003年以前,河源还没有一所省一级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已创建了6所省一级高中学校(其中有3所已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评估验收)。2006年全国普通高考我市入围人数为11673人(比2003年增加3208人),其中本科以上有4280人(比2003年增加1577人)。

    2004年秋季,我市全面启动普通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已初步形成,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加快推进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河源日报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8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