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造“四个河源”系列报道(了解河源从这里开始)

2007-1-2 14:10| 发布者: level| 查看: 17942|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打造“四个河源”的长征路上(九)

http://www.heyuannews.cn 2007-1-4 10:11:07 作者:朱锦华 【字体:
 

加快“三网”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2003—2006年是我市交通建设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4年来共完成投资128.1亿元(含高速公路投资96.6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416.764公里

■自2004年以来,我市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6.2亿元,建成投产了35—22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16个,新增35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86万千伏安,35千伏以上线路397千米

■在去年全省地级市政府公众网站评估活动中,我市政府门户网站排名第11位,比2004年前进了7位,总体建设水平从“较差”进步为“良好”


信息网:电子政务铺就服务快车道

    在家轻点鼠标,政府办事程序就一目了然;市民遇到困难,不用怕投诉无门,只要找“群众来信”栏目,就可以向70多个政府单位反映问题、咨询建议;农民朋友想要求职就业,或了解相关法律援助信息,只要到“便民服务”查询就行了;企业可以上网了解政府的采购计划,或进行网上报税。

    自2004年12月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网址:www.heyuan.gov.cn)改版升级及企业信用信息网站?穴网址:gdhy.credit.gov.cn?雪开通以来,工商、统计、劳动等20多个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相继连接到省对口部门,实现资源共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市民开始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极大便利。

电子政务平台整合资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将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线路铺设项目让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建设,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规划方案的要求组建政务网,网络的更新升级费用由该运营商承担,政府只是租用该运营商的线路,每月按市场价支付月租,这就是我市在进行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时所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政府不用投资一分钱,就在较高的标准下建好了全市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并免掉了日后网络的更新升级费用,也整合了部分资源。

    市信息产业局于2003年7月成立后,着力抓好电子政务建设,用了3个月时间,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之后,根据国家及省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统一规划的要求,并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出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统一规划来整合目前极其分散的各方资源,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通联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解决了我市因信息不畅而引发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全市各部门提供一个连接省委省政府的统一网络通道。以招标的方式选择运营商,并让运营商带资建设,走一条有山区特色的投资少、效益高的道路,河源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跟上了全省的建设步伐。

政府门户网站总体建设水平良好

    在去年全省地级市政府公众网站评估活动中,我市政府门户网站排名第11位,比2004年前进了7位,总体建设水平从“较差”进步为“良好”,总分从5.8分提高到7.6分,分数的增加值排全省第3位。
    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于1999年9月由市政府办公室创建。市信息产业局于2004年底接手管理后,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现设有“河源政务”、“走近河源”、“招商引资”、“便民服务”、“河源新闻”、“公务员论坛”、“政风行风热线”共7个一级栏目,一级栏目下面还设有“旅游之窗”、“办事指南”、“群众来信”等30多个二级栏目。

    网站改版后,首页访问量已攀升到143万人次,去年平均日访问量为2500人次左右,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多,最高日访问量达到了1万人次。不少栏目如“群众来信”、“政风行风热线”等,群众反响非常热烈,2005年收到群众信件近4000封,去年群众来信达到7000封,其中大部分信件都得到了及时处理,使市政府门户网站成为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渠道。其他如“视频新闻”、“政府公告”、“县区公告”、“公务员论坛”等栏目的信息更新都比较快,很受市民欢迎。据网站热点调查栏目统计,超过80%的投票人员评价该网站已经达到了优秀、良好水平。

    市信息产业局还通过抓制度建设,促进全市国家机关抓好网站建设。先后制定《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政府门户网站内部管理岗位责任制》、《河源市国家机关网站评估标准》,并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在此带动下,各县区政府、市直各机关单位纷纷着手抓网站建设,2006年分站点数量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近40个。

企业信用信息网可查询我市4万多家企业信息

    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是2003年省政府“十件大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

    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工程于2003年底启动,2004年底建成使用。几个共建单位(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等)已经分别为我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提供了4万多条有效记录,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集中共享和公开。网站开设了“信用查询”、“信用动态”、“政府监管”、“政策法规”、“信用评估”、“信用知识”、“投资环境”、“政府在线”和“信用论坛”9个栏目。目前,网站已经对外公开全市4万多家企业(含个体户)的基本资料、企业荣誉记录、企业不良记录等信息。该网站的建成使用,更加有效地推进了我市的企业信用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市发展的软环境,促进经济有序发展。

山区信息化第二批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去年4—8月,市信息产业局牵头组织五县一区,开展以“信息服务进农村”为主题的服务活动,累计顺利举办活动15场,听课受训农民达3万多人次,主要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网络基础等。通过在农村大力宣传推广珠江三角洲和山区的信息化成果,培养村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体验信息化服务的便利。

    截至目前,我市第一批山区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市级信息培训中心、和平县信息培训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已经如期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批试点项目,包括龙川、连平、东源、紫金的信息培训中心项目和龙川的信息服务中心项目也于2005年12月7日正式和中标采购商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

    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利用省政府每年对山区县信息化建设的扶持资金,争取在河源各县多搞信息化应用项目,促进城乡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早日实现山区信息化既定“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目标,以信息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路网:128亿打造河源“大交通”


目前,我市境内已有惠河、河龙、河梅、粤赣四条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强市的跨越式发展。(梁炜培 黄振中 摄)

    西环路一期工程(含庄田大桥)作为去年我市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至上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382万元,约占全年计划投资的74%;庄田大桥已完成基础桩28条、桥台2座、桥墩11座。粤赣高速公路河源出口分离立交桥南半幅桥已经完成?鸦完成了75%路基软基通车换填。整个项目预计在明年1月底完成。

    2003年以来,我市每年都要规划设计和启动一批重点交通工程项目,每年都要保质保量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批项目,发挥功效,“大手笔”构建的“大交通”对全市交通事业快速、全面发展,改变公路基础设施面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去年年底,我市已经实现了“市通县达二级以上公路、县通镇基本达三级以上公路和消灭省道砂土路”的目标,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和保障。

    2003—2006年是我市交通建设史上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4年来共完成投资128.1亿元(含高速公路投资96.6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416.76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公路密度达64.5公里。

    2003年12月20日,惠河高速公路河源段建成通车,宣告我市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结束。随着河龙、河梅、粤赣高速公路相继于2005年6月、10月和12月建成通车,完成了我市从无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强市的跨越式发展。至此,我市境内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232公里,成为全省拥有高速公路里程最多的市之一。

    我市交通部门通过加快国、省道改造步伐,改善投资硬环境。近几年我市国、省道改造共完成投资5.7亿元,全面完成G205河源南北出口工程63公里和东环路、S242河汕线河源至紫金段、S123惠水线紫金至惠州交界段、S230忠定线、S229米骆线、S341官灯线等10条省道约380公里的改造。

    县乡道公路通达工程取得突破。县通镇公路建设改造完成投资10.7亿元,完成县通镇公路改建工程591.434公里,实现了全市县通镇基本达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完成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里程3547.3公里,投资8.9亿元,全市有1011个行政村实现村道硬底化,对比2003年底,新增水泥硬底化公路行政村512个,里程2019.3公里,分别增长了94%和76%。初步实现了“让农民走出泥泞”的目标,成为我市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

    公路站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完成了新改建客运站场6个,完成投资8271万元。其中河源桂山客运站和龙川县新城客运站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社会效益明显。

    2003年以前,由于资金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市公路等级都比较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公路等级得到了普遍提高。目前全市高速公路232公里,占总里程的1.7%;一级公路203公里,二级公路837.2公里,三级公路1023.1公里,分别比2002年增长47.1%,25.1%,19.4%。等级以上公路达10188公里,占总里程的75.9%,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公路等级比重偏小的状况。

    市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高速公路为龙头,加快改造国、省、县道,打造市、县“一小时经济生活圈”。积极配合做好广河、汕昆、汕茂高速公路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实施公路网规划,建设环江(东江、新丰江)、环城(市区)、环湖(万绿湖)及环市(各县区)“四环”公路,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任务。

电网:现代化电网系统初具雏形


    河源3号主变的建成投产缓解了我市南部地区用电紧张局面( 张金淦 摄)

    在龙川2号主变、连平塔岭变电站和河源3号主变建成投产之前,我市总供电容量仅为42万千伏安。随着这3个18万千伏安的变电站相继于2005年10月、12月和2006年6月建立并投入使用,我市的总供电容量达到了96万千伏安,比之前增加了128.6%,基本解决了河源北部包括龙川、和平、连平及东源的220千伏变压器容量的“卡脖子”问题,同时也缓解了河源南部供电紧张的局面。

    自2004年以来,我市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6.2亿元,建成投产了35—22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16个,新增35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86万千伏安,35千伏以上线路397千米,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电网结构,提高了电力供应能力。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变电站71座、容量达31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2000千米,一个现代化的电网系统已经初具雏形。

电网建设硕果累累

    2004年和2005年是河源电网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是近年来电力生产建设困难最多、考验最大的两年,同时也是完善规范、硕果累累的两年。市电力部门以“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为主线,突出安全生产,突出电网建设、突出电力供应、突出规范管理,全面冲刺各项工作目标,为河源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市电力部门还组织力量编制了我市电网主网规划(35—220千伏一次部分)、10千伏及以下城区配网规划、二次(自动化、通信)规划,并积极做好工程立项和前期工作,开展了500千伏河源输变电工程,220千伏紫金、和平输变电工程的立项和初步设计工作,以及13个110千伏、8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为打造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河源电网打下了基础。

    220千伏热水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已于去年10月召开。据了解,随着河源工业立市战略的逐步实施,靠近市区的东源县,特别是中心镇和仙塘镇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目前东源县供电最高负荷10万千瓦左右,预计今年年底该县供电负荷将超过12万千瓦,220千伏河源变电站现在已经难以兼顾供电东源县。因此,改善网络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建设220千伏热水输变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预计220千伏热水变电站投产后,可增加年网供电量约7.2亿千瓦时,以后逐年还将有所增加。”市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电网建设总投资60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80万千伏安,新改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235千米。到2010年,河源电网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70座、变电容量668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406千米,分别是2005年的2.06倍、2.59倍和2.19倍。也可以说,经过“十一五”规划建设,相当于再打造一个河源电网。

连续安全生产1609天

    截至上月20日,全市电网已连续安全生产1609天。这表明自2003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电网与设备事故、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没有发生违反调度纪律事故、没有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没有发生人为责任事故。

    两年多来,市电力部门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这条企业生命线,提出了“三熟悉、三认真、三不错”(熟悉电网,熟悉设备,熟悉规程;认真分析,认真检查,认真操作;脚不要走错,眼不要看错,手不要动错)防误操作新方法和“四有一强”(有思路、有目标、有制度、有创新,执行力强)新举措,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了河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该局投入1亿多元,加快了河源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微机化的进程。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监控到河源市所有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技术更新带来了更多管理上的便利,同时也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电网执行强错比前年下降94%

    2006年1月至11月,全市供电量达到了27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可以达到29.8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了25%;全市最高负荷55万千瓦,比2005年的43万千瓦增长了28%。

    针对河源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以及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市供电局努力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及时制定《河源电网度夏方案》和《电网运行方式》,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处置电网突发事件能力。合理安排电网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好检修方案和事故预案。建立电网运行评估机制,加强电网运行分析。

    该局还重新修编了电网三级限电、事故拉电序列表,强化电网异常情况下的控制手段。同时,强化需求侧管理,认真做好错峰用电的宣传工作,做好大用户和重要用户的调查,积极主动引导错峰用电,合理安排工业企业有序用电,做到限电不拉闸。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河源电网执行强错仅25条,与2004年的394条次相比下降了94%,保证了重要用户和重点单位的生产用电,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河源日报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7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