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爱的精灵

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1 1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先生写字倒是长篇大论,可惜内容空洞.应该回去慢慢研究,不是声大就有道理.

陆河地区以前是用普通话读书?唔mau笑死人!不懂不要装懂.北京白话文的历史不超过百年,不要以为是三千年.用客家话读书是自然现象.各个方言区都是用方言教学,故才有国语、普通话的产生.否则口语三千年前已统一,何需推广普通话的运动.其实这个是很基本的常识.

客家人读客家书都不知道!真的是!!!


脉介按过四四方?

脉介按过圆din当?哈哈  午安!
[ 本帖由 新界客 于 2003-12-11 01:46 PM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6: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太平天国时期所使用的公文便是客家话的“书面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7: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新界客 于 2003-12-11 13:42 写道:
先生写字倒是长篇大论,可惜内容空洞.应该回去慢慢研究,不是声大就有道理.

陆河地区以前是用普通话读书?唔mau笑死人!不懂不要装懂.北京白话文的历史不超过百年,不要以为是三千年.用客家话读书是自然现象.各个方 ......

内容空洞者,不知为谁也,,,
嘿,,,
白话文固只诞生不过百年,我也没有说从前读书是用普通话,
但可以肯定,也不是去学堂学客家话的,

用客家话读书?本就不通,,,那还去学堂学干什么?
那些中举的人,面圣的时候,讲的可是客家话?
要不是的话,他们讲的是什么话?这些话他们是在学堂学的吧?
教书先生教客家话读那些字,然后他去应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7: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不是大帽压人就是有理的,
既然仪个内容不空洞,那就举出几个例子来,
说明哪个地方的人,现在已放弃客家话而改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里,讲的是普通话?
既然客语是流失于普通话,那末,举几个例子,想是很容易找得到的吧?还请明示,,,

流失于白话的,不才随没去过什么大地方,
可还是知道宝安啊什么的地方,大都改讲白话了,,,

末了,还有,既然仪个内容不空洞,
还请早点把那能免客语之不亡的“客家书面语”文章早点发出来吧,
别转话题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宁可投降给高贵的中原人,宁死也不投降给“南蛮”。哈哈哈。 我希望投降给英国人。

大谈白话危胁论,避而不谈普通话对客家小孩的全方位的影响。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没有什么可以高贵的。对于所谓的“粤语同化“,只是见于边缘区或者生活在都市区的人们,而在客家大本营那些广阔的天地,才是客家话的根源,那些地方能受到“粤语”的恩泽吗???我看到的只是所谓“普通话”的残酷的圈地运动。
边缘区的客家人本来就客家意识不强,被同化,也是情有可原的。生活在都市区的客家人,生活在别人的地方,不得不低头。整个客家区被普通话侵蚀的实像,却被某人认为是抵御所谓“粤语”铁血攻势的借口,我没见过梅州的小孩会说“粤语”(除了一小部分曾在白话区生活过的,但是他们的客家话并没受到影响),但见梅州的小孩普通话越来越漂亮,客家话也越来越像普通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8: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幽1先生是受普通话母语教学的,不知道普通话过了几级啦??
本人是受五华话母语教学的,普通话连一级都没有过呀,惨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注册用户 于 2003-12-11 18:34 写道:
宁可投降给高贵的中原人,宁死也不投降给“南蛮”。哈哈哈。 我希望投降给英国人。

大谈白话危胁论,避而不谈普通话对客家小孩的全方位的影响。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没有什么可以高贵的。对于所谓的“粤语同化“?......

梅州的小孩不会讲白话?
哈,,,
平远算不算是梅州的啊?兴宁算不算是梅州的啊?
梅县算不算是梅州的啊,,,
莫非我认识的那些一口流利白话的平远,梅县,兴宁人,原来不是梅州人来的?
边缘?哈,,,
原来韶关,河源,清远,惠州增城,宝安等地区,不过是边缘,
所以,被同化了,也没什么的呀,
那只剩下梅州这个所谓大本土,客家话还算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吗?
嘿,,,
普通话侵食,可几曾见过有哪个地方的人不再讲方言了?
这是所谓高贵不高贵的问题么?
不再讲客家话,而改讲白话的,(至少是讲双方言,以白话为主的)我却见得多了,,,
所谓全方位影响,难道白话就不更是全方位?
在生活中,两个本地人,讲着客家话间,突然插上一句普通话的,我没见过,插上一两句白话的,我倒见得多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这些人都生活在外地,能说白话也不出奇呀??就像生活在客家地区的外地人,能说客家话一点也不出奇。
而且,有很多韶关清远人实际上他们原先的母语并不一定是客家话。有可能是平话或者当地一些土语。至少,梅州,河源人还没有这种现像。我以前在学校里,见除了粤西的客家人外,其它地方客家人并不会很熟练掌握白话,有几个可能语言能力比较强,学的比别人快而已。
我并没有见到来自客家地区的人放弃自已母语的情况,当然,出生在白话区的人除外。

我看,你讲了那么多,无非是歧视“粤语”而已。为什么不把粤语和普通话同等待之呢??难道普通话就比粤语优越高贵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外地?
哈,,,原来他们自小生活在平远,梅县,兴宁,也叫外地来的?
语言能力强?哈,,,这么巧啊,一个语言能力强点的,就让我给撞上了,,,
(还是去看看昨天的《南方日报》怎么说的吧,,,
清远阳山,韶关南雄等地的人原来不是讲客家话的?还把他们的客家人身份给否定掉了?
哈,,,那我只好无言了,,,
河源客家话里面,并没有白话的影子?高,,,实在是高,,,嘿,,
你并没有见过来自客家地区放弃客家话的?
那就去宝安,龙岗,增城,以至惠州等地去看看喽,,,这些地区都算是白话区了么?
韶关,清远北部的也都算是白话区了?
那你的意思,就只梅州才算客家区呀?

高贵?扯吧,你一向是最能扯的呀,这里辩论,还扯得上所谓“高贵”的问题?
嘿,,,
歧视“粤语”?哈,,,竟还有所谓歧视粤语的问题哦,,,
普通话与粤语,一个是方言,一个是为交流而创的书面语,能等同吗?
普通话就算再怎么影响,那些词还是客音读出来的吧?(就像闽语也有假借普通话一样)
可是,粤语的影响,却是彻底不再讲客家话了,这情况是一样的吗?

既然你连“没见过有客家地区的人改讲白话”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来,
那还有什么好说?睁大眼睛在那里说:“我没看见!”
那就真的没有那么一回事了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注册用户 于 2003-12-11 18:42 写道:
幽1先生是受普通话母语教学的,不知道普通话过了几级啦??
本人是受五华话母语教学的,普通话连一级都没有过呀,惨呀。

我只知道我们陆河人,是绝不需要到学校去学,才会讲客家话的,
我们陆河人是从讲的第一句话起,就会讲客家话的,
而无须要再到几岁,几十岁以后,再到学堂去,要老师教才会讲客家话的,,,
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幽壹 于 2003-12-11 19:26 写道:
外地?
哈,,,原来他们自小生活在平远,梅县,兴宁,也叫外地来的?
语言能力强?哈,,,这么巧啊,一个语言能力强点的,就让我给撞上了,,,
(还是去看看昨天的《南方日报》怎么说的吧,,,
清远阳山,韶 ......
普通话与粤语,一个是方言,一个是为交流而创的书面语,能等同吗?
普通话就算再怎么影响,那些词还是客音读出来的吧?(就像闽语也有假借普通话一样)
可是,粤语的影响,却是彻底不再讲客家话了,这情况是一样的吗?

自小生活在梅州,大了就不可以学其它语言吗???
我确实没见过真正生活在客家地区的人改变自已的母语。
在你眼里,普通话就是比粤语高贵,还有什么好谈的??居然都说普通话高贵,那么,你就要宁可投降“普通话”也不投降“粤语”,就不会令我们惊奇了。
普通话可以用客音读出来???世界奇闻呀,偶不见有其他崇拜普通话像你这样的人了。
说普通话是书面语,玩弄全国人民的智慧??普通话是普通话,北京话的通俗种,汉语方言之一,居然被你拔高到书面语的地步。看来,我们以后看书要用“普通话”看呀,用了什么客语,粤语来看书就是-大逆不道,不正宗,甚至是邪恶的。
客语,粤语,都是异类语言,低级别的,不能用来读书面语的。
谢谢你提供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今晚受用不尽,留待明天继续。
[ 本帖由 注册用户 于 2003-12-11 19:45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幽壹 于 2003-12-11 19:29 写道:
我只知道我们陆河人,是绝不需要到学校去学,才会讲客家话的,
我们陆河人是从讲的第一句话起,就会讲客家话的,
而无须要再到几岁,几十岁以后,再到学堂去,要老师教才会讲客家话的,,,
嘿,,,

他们可以用客语写字吗??可以用客语来联想吗??可以用客语来看报纸吗??可以用客语来看金庸的小说吗??可以用客语来调情吗??可以用客语来唱歌吗??可以用客语来创作吗??

残缺不全客家话,谁不会呀???你以为会说一句“做脉计”就是客家人吗??加强版的“做脉计”,也大有人会的。

客家话当然不是全部由老师教的,但客家话也需要老师教的。
因为,英国的小孩,美国的小孩,也是需要学英语的,不然的话,他们就不会思考,不会做人,不会调情,不会写文章,不会成思考。。。。。
既然他们都有学他们母语的机会,难道客家人就没有资格吗???
对了,你是这个论坛上唯一一个反对客语是我们母语的人,难怪!!!!!!!!!

[ 本帖由 注册用户 于 2003-12-11 20:13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19: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嘿,,,
再给我几顶帽子戴呀,,,扯啊,尽管扯啊,
你一向都是这么能扯的嘛,高贵,竟还能扯到所谓高贵上去,
既然要曲解我的观点,那也不再乎给多几顶帽子我戴嘛,,,
还是一向所说,我无须为自己辩解些什么,我说的倒底是什么,大家看得很清楚,,,

刚才还说“没见过梅州小孩讲白话的”,现在又变成了“自小生活在梅州,就不能学白话么?”
变得还蛮快的嘛,,,
有没有客家地区改讲白话的,相信大伙儿心里也比我清楚,
我就无须再多说什么了,,,(当然,如果所谓客家地区,仅是只梅州的话,那我也没话说了)

所谓普通话的影响,不是添了几个普通话的词汇么?
这些普通话词汇,难道不是用客音读出来的么?
倘不是的话,那普通话又怎么影响客家话了?这不矛盾吗?
那末,请指出哪个客家地区,转为讲普通话了呀?
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方言,这没错吧?
同是北方方言区,山东话与东北话相同吗?

所谓投降,
投降普通话怎么投呀?
推普这么多年了,怎么我还是没见过一个地方是用普通话来在家里交流的呀?
哪个客家人,变成终身只讲普通话了?

流失于白话,9也即投降吧,)我却见了不少呀,
客家人变成终身讲白话的,难道真的没有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20: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广东曾经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广府人最中意自己的方言,八成以上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白话比其他方言好听,而认为自己方言最好听的潮汕人和客家人都不到四成,反而后两者中有接近四成的人认为白话最好听,说明白话在广东三种方言中的影响力日趋强大。
  对韶关地区的调查发现,白话已经在客家话区域流行,而在潮汕和客家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双语,既讲自己的语言,又能讲白话。本来说“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在现代社会中,强大经济实力驱使下的白话已经在岭南三种方言中明显占据上风。
——————————————————————————————————
这是《南方日报》昨天文章上摘的,
所谓“高贵”的帽子,现在应该戴在谁头上呢?
歧视“粤语”,嘿,,,我能歧视得了吗?
现在客家话或许还能跟白话相提并论,(其实强弱早已分)
等若干后,只剩梅州这所谓客语大本营的边远地区还有少数人坚持客家话时,
客家话还能与粤语(记住,是粤语,而不是白话了)相提并论吗?
嘿,,,
高贵,这就是高贵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1 2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认为客家话流失在于全国推普

幽壹 于 2003-12-11 19:56 写道:
嘿,,,
再给我几顶帽子戴呀,,,扯啊,尽管扯啊,
你一向都是这么能扯的嘛,高贵,竟还能扯到所谓高贵上去,
既然要曲解我的观点,那也不再乎给多几顶帽子我戴嘛,,,
还是一向所说,我无须为自己辩解些什么 ......

,,,(当然,如果所谓客家地区,仅是只梅州的话,那我也没话说了)

欲加之罪,何需莫须有呢??上面的红字,就是你强加给我的啦。。。
你大话说的够多了吧,我还真见过有客家小孩的母语是普通话的,在深圳的,我见识过很多啦,其中有我的亲戚,不会客家话,也不会粤语,只会普通话。你以为粤语很强势吗?????五年前你可以这样说。。。
举例子也是讲究真实吗??想栽脏也要讲究诚信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8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