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hipware

客家是否出过状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0 23: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石城 at 2005-3-10 00:35
收集资料来了吧?偏不告诉你。我知道好几个呢/


我对石城的十古不化表示强烈的抗议,如果是有心人,宣传客家文化又有何不可告人呢?!有胆就放马过来,如果你放屁就请离开这群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0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社会崇文重教的传统举世闻名,而梅州文风尤盛。自宋时始,梅州参加科举人数常领先于全国,至清代更达到鼎盛。“文风极盛”,是清雍正朝将程乡县升为嘉应州的理由之一。清乾嘉年间,嘉应州每年参加秀才考试的就有1万多人,读书人占总人口的1/3,在全国首屈一指。这里还多次出现“五科连解”(广东乡试接连五科第一名均为嘉应州人)、“一科五进士”、“父子四进士”、“三代三翰院”等盛况。据统计,在清朝300多年间,嘉应州程乡县(梅县)共考取举人621名、进士89名,数倍于其他各州,“人文为岭南冠”,故有“文化之乡”、“人文秀区”的美誉。

摘自 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xqjj/jxxx/200405180029.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0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   http://www.gdsme.com.cn/2004-12/20041214105737.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0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library.hn.cn/difangwx/jiuzhi/chenzhou.htm#*(乾隆)兴宁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此“兴宁”是兴宁否???   请指教。   寻此类梅州地区古老地方志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1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孟郊是探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2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hipware at 2005-3-11 01:07
客家社会崇文重教的传统举世闻名,而梅州文风尤盛。自宋时始,梅州参加科举人数常领先于全国,至清代更达到鼎盛。“文风极盛”,是清雍正朝将程乡县升为嘉应州的理由之一。清乾嘉年间,嘉应州每年参加秀才考试的就有1万多人,读书人占总人口的1/3,在全国首屈一指。这里还多次出现“五科连解”(广东乡试接连五科第一名均为嘉应州人)、“一科五进士”、“父子四进士”、“三代三翰院”等盛况。据统计,在清朝300多年间,嘉应州程乡县(梅县)共考取举人621名、进士89名,数倍于其他各州,“人文为岭南冠”,故有“文化之乡”、“人文秀区”的美誉。

梅州在清代开始,文风鼎盛。但鼓吹“人文为岭南冠”,就是严重失实,牛皮吹破。而且有损广东文化的形象。

    1、“自宋时始,梅州参加科举人数常领先于全国”。清代以前,梅州的进士人数仅有数名,科举人数有可能领先于全国吗?
   
    2、其他的数据难以查核,但进士总数一项是有据可查的。研究清代科举的沈先生在网上告知:据进士题名榜的确凿记载,整个嘉应州的进士数为89人。嘉应州治(梅县)为57人。而同一时期,南番顺进士数各为100多人。顺德文史资料:顺德一个镇的历代翰林(从进士中选拔)即达68名。

    3、嘉应州进士数“数倍于其他各州”云云,是混淆基本概念,忽略了广东各府。清代的“州”是很小的单位,与广州府等大单位相比,政治经济文化规模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广州府的文化,遥遥领先。肇庆府、高州府作为传统粤语“府”的文化积淀深厚,封建科举时代各产生状元1名(封川县、吴川县)。与嘉应州同为小单位“州”的连州,粤语占主导,在明代以前是广东科举发达之地,也是广东唯一有诗人诗作入选唐诗的地域。

    4、院士方面,近代高等教育方面,珠三角广府最强,只是不重视总结。江门一总结,就得出31名院士的结论,是广东目前已知院士数最多的市,其中新会即达19名。

    5、数据统计难免有搞错之处,但总体的评估如此夸张、失实,就是很明显的文化局限。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5-3-12 at 21:1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0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阳江出世'的'半个鹤山人''广州土著'--"傻虎黄大猫" --"情系珠江"给出“研究清代科举的沈先生在网上告知:据进士题名榜的确凿记载,整个嘉应州的进士数为89人。嘉应州治(梅县)为57人。而同一时期,南番顺进士数各为100多人。顺德文史资料:顺德一个镇的历代翰林(从进士中选拔)即达68名。” 网址,或具体资料,感谢。

地级市江门31名院士真是利害,县级市兴宁也有45名大学校长,也不赖吧。

建议诸位,尤其是"情系珠江"研究一下《其实你不懂广东人》这本今年最热门的图书,在大洋网有售。http://bookcity.dayoo.com/books/bookdetails.aspx?id=794510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3-13 at 12:1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0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人克洛奇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在这里收集一些图书供史学家研究

----古籍类-----------------
清代嘉应州人杨恭恒《客话源流多本中原音韵考》,温仲和《嘉应州志》,章炳鳞《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黄刽《石窟一征》,罗霭其《客方言》及林达朱泉《客说》

----外国人看客家人-----------------
英国传教士肯贝尔 《客家的源流与迁移》(1912年发表) : “客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顾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客家精神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
美国现代文化地理权威韩廷敦 《种族的品性》:  “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
英国学者布肯顿《亚细亚人》: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
----近现代类-------------------
罗香林 《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出版)
罗香林 《客家源流考》(1950年发表)
陈达博士 《中国之移民》
陈运栋《客家人》(1978年出版)
罗英祥先生《飘洋过海的客家人》(1994年出版)
黄发有教授《客家漫步》 (http://202.194.15.141/CMS/model/1/index.php?p_id=493
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客家源流新论》
《中国客家民系研究——“客家”内涵及其文化透析》(1992年工人出版社出版)
*客家研究文丛:《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http://202.38.210.1/ecomerce/det ... 2027-6&yss=2000
黄淑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ISSN 7-5361-2379-5  出版时间 1999年6月 )《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调查报告集》

客家文化中心转移变迁说(史料很多)  http://www.nihaotw.com/kjxq/news_content.asp?id=82
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http://www.jx.xinhuanet.com/jxkj/2003-03/27/content_341077.htm

客家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址) http://www.pep.com.cn/200406/ca522116.htm
《客家人在修水》  http://www.jx.xinhuanet.com/jxkj/2004-04/26/content_2040251.htm

《世界客家杰出人物大辞典》海风出版社
广东梅州客联会与梅州市方志办合编的《客家姓氏渊源》
---------------------------
《客家围屋》 http://www.jxnews.com.cn/n1069/ca737039.htm
王增能 《客家饮食文化》

------------------------------------------------------------------------------------
(请大家指正,继续补充。以上或客研类图书如赠送本人书房一本,将回报一本文化类图书精品,请与我电子邮件联系)    ;)期盼更多客研类图书传史,期盼您提供更多真实的图书史料。

[ Last edited by chipware on 2005-3-13 at 03:3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1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come on...

肖平《客家人》(成都地图出版社  ISBN:7805446377 出版日期:2002-3-1)
翻开一页页动人的、可能可泣的历史,客家英杰已把这种教育的实质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无论是朱德、郭沫若、孙中山还是岭南的黄遵宪,都可称作是客家教育的成功范例。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来自土地、传统、母亲、家族、学校的培育,犹如一粒种子,在最艰苦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同时接受客家先祖们成熟而浩大的光辉照耀,最终成长为民族的英雄跟脊梁。
客家人对子女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重视。这种重视已然超越中国漫长岁月所形成的科举应试制,从而成为一种血脉相依的传统。考察历史,即便当他们处于纷乱的战争年代、相对闭塞的山地环境,客家人也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的努力和追求。可以说,教育问题在客家民系长期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中,已然上升为一种崇高。它远离功利、浮华、仕途等一切短期的目的及行为,厚积薄发,纯净得像一缸老酒、一旦揭开盖子,就能香飘十里。

目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章        揭开“客家”神秘面纱
第二章        “客”从何来
第三章        客家原乡与血统第四章        “客”在何方
第五章        红色风暴:客家人与中国近现代革命
第六章        义利冲突:客家人的金钱和商业梦
第七章        名人出客家
第八章        动荡中的焦虑:客家人政治成就探秘
第九章        特殊背景下的“母系社会”
第十章        以和平为主题:客家人与周边民系的关系
第十一章        隐居时代的客家人旧影
第十二章        恋恋母语:活在21世纪的古代汉语
第十三章        突出重围:客家人如何摆脱古老而沉重的背影
主要参考书目
摘自: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 ... ?product_id=7388574
-----------------------------------------------------
肖平《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成都地图出版社 ISBN:780544638 出版日期:2002-3-1)洛带镇,是四川西部成都东郊龙泉山麓的一个弹丸小镇。近年来,该镇深厚的客家人文底蕴和建筑景观引起外界的强烈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该镇为中心的成都“东山”地区,至今尚居住着大约50万的客家人,他们是清朝初年从广东、江西等地区迁徒而来的客家移民后裔。
  随着2001年“第七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在以洛带镇为中心的“东山”地区召开以后,解剖一个移民环境中的客家小镇人文历史,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心愿。作为一个客家移民后裔,我深知客家族群在迁徒和拓垦生涯中的痛苦、焦虑、欢欣以及惆怅。有关客家问题的研究,虽然业已成为当今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但真正从微观着手,探讨一个区域的客家移民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社区建设、与周边民系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客家文化传承演变的著作却是不多。

目录  
第一章 东山五场
  一、大都市旁边的客家村庄
  二、聚焦洛带古镇
第二章 行走在族谱和碑文上的客家先民
  一、想念天府的四条理由
  二、四川巡抚的请示和康熙皇帝的御批
  三、两个“土广东人”的入蜀亲历
  四、“解手”  
  五、300年前的一份移民告示
第三章 聚落与会馆的形成
  一、土地被自由圈占的年代
  二、与“湖广人”隔山相望
  三、族人们的居地:以刘家词堂和钟氏祖屋为代表
  四、会馆屋檐下的灿烂星光
  五、两大家庭
第四章 地方游艺的草根力量
  一、故乡的神祗与戏剧
  二、等候在茶馆里的媒人和风水大师们
  三“土广东人”的说唱文本
第五章 客家文化的觉醒与复苏
  一、从“土广东人”到客家人
  二、即将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 ... p?product_id=504782

--------------------------------------------------------------
作者简介:肖平,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出版过考古、历史、人文等学科专著三部,随笔杂文180余篇。现代成都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

[ Last edited by chipware on 2005-3-13 at 12:1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12: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客家话研究》  (作者:甘甲才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7-1出版 ISBN:781036619X)
广东省中山市的客家人约三百年前来自粤东,目前全市说客家话的约2.5万人。中山客家话与粤语、闽语杂处,而粤语又为中山的强势方言和共同语,所以中山客家话深受粤语影响而女生很大变化,与粤东客家话产生一定距离而奥粤语靠拢。本书作者在拥有第一手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采用描写、分析和比较的手段,结合传统方言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全面反映中山客家话的现状和变异过程,分析变异的原因及预测其未来走势。在研究过程中,着重与梅县客家话和其他客家话及粤方言进行比较,揭示中山客家话与数方言之间的关系。

甘甲才,1957年7月生于广州。198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博士学位。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 ... ?product_id=894952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12: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作者:丘桓兴 商务印书馆 1998-12-1出版 ISBN:7100026970 16.6元 页数:198)

目录  一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1  客家人信其分布  2  客家先民的历次大迁徒  3  与士著民族的融合二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1  赣南方楼、闽西圆楼、梅州围层  2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及社会  3  客家传统民居探源  4  客家民居的发展变化  5  客家传统建房习俗  6  乔迁新居习俗  7  石旗杆和风水林三  客家饮食文化  1  客家风味菜味菜肴及其由来  2  客家岁时食品  3  客家待客礼俗  4  多彩的饮茶文化四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1  春节:祭祖贺年吃七样菜  2  元宵节:祠堂上灯烧火龙  3  清明节:折墓挂纸吃艾板  4  中午节:悬艾挂藤花草浴  5  端午节:吃芋剥柚拜月光  6  冬至节: 打粑酿洒晒姜干五  客家人生礼俗  1  古朴有趣的婚礼  2  客家产育礼俗  3  隆重热闹的满月洒  4  命名习俗  5  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六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七  客家山歌特出名八  海外客家佛侨及侨乡习俗九  著名的客家人物十  客家精神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 ... ?product_id=8744735

[ Last edited by chipware on 2005-3-13 at 12:2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3 12: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风华——岭南文库》 (作者:胡希张 莫日芬等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9-1出版 ISBN:7218024025  40元 页数:731)

序《客家风华》第一章 客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沸沸扬场说客家 第二节 波谷缓延半世纪 第三节 不断升温的新“客家热” 第四节 客家研究中的三种心态 第五节 突破自我研究格局第二章 客家源流 第一节 客家源流研究的回顾 第二节 纯客区非客“方言岛”现象的启示 第三节 客家民系的族源(之一)——南迁汉民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族源(之二)——本地土著 第五节 形成客家民系的地域 第六节 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 第七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 第八节 客家的名称由来与界定第三章 客家民性 第一节 对“客家精神”命题的思考 第二节 用“客家民性”取代 第三节 客家民性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四自”民性的负面效应 第五节 客家“四自”民性与市场经济第四章 客家民系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实事求是评价客家民系 第二节 客家人与近现代重大革命运动 第三节 文坛武场 英才辈出 第四节 拓荒创业 功不可没 第五节 英才辈出的诸种因素第五章 客家语言 第一节 客家话与客家民系同步形成 第二节 客家话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客家妇女的社会形象 第四节 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五节 客家妇女的婚姻悲剧 第六节 客家妇女生活片断第七章 客家经济 ……第八章 客家宗教第九章 客家文艺(之一)第十章 客家文艺(之二)——客家山歌第十一章 客家教育第十二章 客家习俗第十三章 客家民居第十四章 客家饮食附录一 80年代以来部分客家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名录附录二 70年代末以来部分客家研究杂志、丛刊、辑刊名录附录三 80年代末以来 部分有关客家的专著名录附录四 70年代末以来部分有关客家的专著名录附录五 石壁客家公祠碑亭碑文附录六 闽粤赣边区各县建置时间表附录七 中国国内客家人口分布附录八 海外客家人口分布附录九 《赣州府志》艺文志关于“方言”一段附录十 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客家名人展”附录十一 “五胡乱华”至清代风云人物出处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_ ... ?product_id=895624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3 22: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hipware at 2005-3-13 00:40
请'阳江出世'的'半个鹤山人''广州土著'--"傻虎黄大猫" --"情系珠江"给出“研究清代科举的沈先生在网上告知:据进士题名榜的确凿记载,整个嘉应州的进士数为89人。嘉应州治(梅县)为57人。而 ...

以上资料,过去帖子都有,网上搜索也可见。不重复。

据总结,兴宁的大学校长、大学内部学院院长达40多人,在广东省算是出类拔萃了。但估计不是广东省内最多的, 本大猫随便所见(有关资料,网上茅),广府系的南海等文化高度发达地区,如果按大学内部学院院长以上来算,人数是十分可观的,问题在于没总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3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hipware at 2005-3-13 12:03
无论是朱德、郭沫若、孙中山还是岭南的黄遵宪,都可称作是客家教育的成功范例。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来自土地、传统、母亲、家族、学校的培育,犹如一粒种子,在最艰苦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同时接受客家先祖们成熟而浩大的光辉照耀,最终成长为民族的英雄跟脊梁。

这是很假的宣传。
孙中山的家世源流是地道广府系,搜索“孙中山“”东莞“”翠亨四杰“等等,可知孙中山的血缘文化背景。罗香林的《国父家世源流考》首开历史人物研究之偏执攀附先河,移花接木,迷失历史本源,这种”客家神话“怪现象,令人侧目。
朱德、郭沫若是客家后裔,但成长环境为四川官话文化区,是巴蜀文化熏陶的结果。客家神话乱套帽子,大搞空中楼阁,离谱也。
至于出口转内销的自吹自擂,有百害而无一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4 0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5-3-13 22:25
以上资料,过去帖子都有,网上搜索也可见。不重复。

据总结,兴宁的大学校长、大学内部学院院长达40多人,在广东省算是出类拔萃了。但估计不是广东省内最多的, 本大猫随便所见(有关资料,网上茅),广府系的 ...


“情系珠江”估计哪里最多?请给出一个准确数据!本人是学理科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08: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