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被淹死的鱼

【论文】惠州是客家地区吗?(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惠两种方言根本不能相通”,我覺得這說法有點問題,誰说不能相通?除了河源客家話跟惠州话可直接相通,其我們海陸豐客家話也可和惠州話相通,我認為一般的客家人(如梅州 - 惠陽)和惠城没有多做語言溝通交流,所以觉得很吃力,所以以為惠城話不是客家話,就如台灣苗栗的梅州客家人開始接觸新竹海陸客家話時也听不太懂海陸客家話话,后来跟交流多了自然没问题了。我觉得,惠州话跟一般客家話差别最大的區别就在于聲调不同,詞匯差距不大。不知道《惠州日报》上那文章的作者有没有去探查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3 2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客家文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22: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个问题的绝对可以肯定不是头脑有问题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打電話給一位在深圳工作的惠城人 他說的惠州"本地話" 我聽起來根本不像粵語 是客家話一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4: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高校资源联盟“卧龙论坛“   http://jxcwy.5d6d.com/forum-64-1.html  ,是惠州

首个大学生资源联盟论坛,是以教育及专业知识讨论、提供学习资源分享为主的综合论坛,

目的是为网友提供在各自喜欢的版块相互交流知识、经验、信息和资源的平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09: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來就是客家地區 從語言上都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3: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界客 于 2003-5-7 11:38 发表
将"看"说成"睇"似乎是广府话,客话好像没有这样的说法.不知河源客家与其他客家有多大差别.


广西钦州有些白话人把,拿来说成呀来,

睇得到某,说成看得见某

明显的客家发词.

所以说不能断章取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1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荔浦碧野 发表于 2009-2-18 18:35 南方论坛“惠州不是客家城市,市区客家人口不足两成![公告]”主题版   

                            广东还有一大汉语方言——惠河方言(惠河话)

         郑重提请注意和高度关注:广东不仅有广州方言(广州话)、客家方言、潮汕方言等方言,绝对还有分支为“惠州方言(话)”、“河源方言(话)”等的“惠河方言(话)”;凡此以后,若同时提及广东境内诸主要方言时,绝对不应漏提忘提“惠州话”、“河源话”、“惠河话”。
       “惠河话”,亦即老惠州本地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叔新先生著述《惠州话系属考》(《语言学论辑》(1),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所揭示的、迄今最符合事实实际、观点最正确、最有说服力、最可信之说的一种独特独立的广东方言,包括惠州、博罗、河源、龙川、和平等老市(县)城的本地话,刘先生统称之为“粤语(指广东话,非指广州话。下同)惠州-河源系”,简称“粤语惠河系”,笔者本人则再简称之为“惠河话”或“惠河方言”——正如已正式认可称“潮州-汕头话”为“潮汕话”或“潮汕方言”一样。它绝对不属广州话、客家话、广客杂交话、潮汕话或其分支——关于这一点,除上述刘叔新先生两著述已考述和揭示外,以刘先生为顾问、由《惠州方言》编委会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古今中外关于惠州话(惠州方言)的首部词典性工具书《惠州方言》(词典),亦足以表明和佐证——该词典采用国际音标注音,且所收1万多条词(语)的每一条,都有惠州话与同意思的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的对照比较,读者易于从中判断出惠州话与后三者的异同之处。而《北大中文系论坛》网则称:广东新发现一种相对独立的汉方言“畲佬话”(原注:“畲佬”并非指“畲族人”),称之为“畲佬话”,那是对“惠河话”的又一称谓,且着重从其起源上命名。据悉,说惠河话的本地人,都普遍认同和接受刘叔新先生的“惠河话”说。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和局限,“惠河话”及其分支“惠州话”和“河源话”等,自有史以来,养在待在深闺人未识,被许多人乃至有的专家学者误识误判、错识错判为或广州话、或客家话、或广客混合话或其分支,造成和引发了种种负面的、甚至是很坏的影响和后果。
       特此郑重提出和提请惠州、河源、广东、中国内外乃至全世界注意和高度关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市区迟早被客化,且看惠东县城!

惠州市区迟早被客化,且看惠东县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祖籍梅州,在惠州长大,受到两种语音的影响,小时候就觉得很好奇!
后来我发现惠州本地话,特别是惠城区的,很多发音就是借用了广州话的声母+梅县客家的韵母拼读出來的。 了解这两种发音的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
可能惠州在广州和梅州中间,这个过渡带自然反应到了语音上面。有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荔碧, 发表于河源论坛主题“[网友爆料] 河源人难道不是客家人吗?”版内, 2009-5-23 12:54

        现谨将本人整理的老惠州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叔新先生著述《惠州话系属考》的内容简介,以及《惠州话系属考·六》的部分论述选摘转载如下,以供网上读者参阅。

                                  刘叔新《惠州话系属考》内容简介及第“六”部分选摘
                                                                       
                                                                    《惠州话系属考》内容简介

        老惠州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叔新先生著述《惠州话系属考》,发表于《语言学论辑》(1),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全文约4万字。其原著做的内容[ 提要 ]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二、惠州话与粤方言[荔碧按  指“广东方言”,非指“广州话”。下同 ]、粤境客家话历史关系的考察。三、惠州话与梅县话、淡水客家话、三栋客家话及广州话在语音方面的异同比较。四、惠州话与广州话及梅县(近已改为梅州市,本文沿用旧称)、淡水、三栋三地客家话在特殊的基本词语上的异同考察。五、惠州话与广州话及三地客家话在词法、句法异同上的比较分析。六、结论。

“                                                                                
        将上面语音、基本词语和语法的考察及结果综合起来,会得出一个结论:惠州话同广州话接近而与客家话疏远,它是一种粤方言[荔碧按  指“广东方言”,非指“广州话”。下同 ]可以没有疑问。大量特殊基本词语、大量语法成分和语法结构同广州话的一致和近似,不仅否定了惠州话属于客家话的可能,而且也排除了把惠州话看作一种不属于粤方言和客家话的独立方言的可能性。

       ……
       从社会心理、语感及方言体系之间的接近程度来看,惠州话和东江中、上游流域的博罗(本地)话、惠阳水口、横沥等地的本地话、惠东本地话、河源话、龙门平陵话、紫金古竹话、龙川佗城话和老隆话、和平林寨话、连平忠信话等更亲近些。惠州话在地缘上和这一系列地点方言本是连成一片的,只是宋元以来,日益为势力扩张的客家方言分隔开,并分别被客家方言所包围。可是这些土语的说者意识到他们各自说的话相互靠近,彼此有强烈的语言上、地域上的亲缘感。由于惠州历来是东江流域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惠州话更成为这一带土语说者比较熟悉的方言。一个惠州话说者到了博罗、惠东、横沥、河源、平陵、古竹、佗城、忠信、林寨等地,和操当地土语的人谈起话来,会被认作同乡而受到接待。……这里只须概括地提出东江中、上游流域土语群的共同重要特点。
       它们归纳起来,有如下十三项:……(十一)“我”都音ngoi [荔碧按  原著采用拉丁字母国际音标注音。现因一般电脑通常难以选用该输入法字体和加以显示,故此处选用同音的另种拼音字母来注音。下同 ] ,从主要元音看,发音近于广州话的ngo [ 荔碧按 客家话发音为ngai ]。(十二)……
       这些共同特点大部分和广州话一致或近似地因应,有小部分和客家方言一致或近似,另外也含有纯属东江中、上游流域本地话自身的独特成分(如声调的差别与调值,“我”音ngoi,有表示完成体的“抱”[ 荔碧按  用“抛”更准确些 ]等等。这三方面综合起来,构成东江中、上游流域土语群的共同特色,表明这群土语是粤方言 内部的一列特别的近亲方言,它们成为和粤海系 [ 荔碧按  以广州话为重要代表 ] 、四邑系、高雷系等平行的一系,是可以确定的。
       如果仿例给这一支系确定一个由代表地点名(惠州、河源)缩并而成的名称,那么惠州话的系属便可概括为一句话:属于粤方言 的惠河系。[ 荔碧按  由上文可看出,上述的河源源城区、博罗、……等本地话的系属亦然 。]

       对于惠河系,笔者曾多次到有关方言点,作了较广泛而详细的调查;须再以更多时间,专题另作深入的研究,具体加以描写。这里只能提出个简略的概念。但是本文对于惠河系重要代表者——惠州话的介绍分析,已可透露此系面貌的端倪。”  [按 原著正文全文至此完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xiaofeimao,发表于北大中文论坛www.pkucn.com 主题“粤方言研究的新著——刘叔新先生《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已出版”版内  2007-9-16 08:25   

粤方言研究的新著——刘叔新先生《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已出版

粤方言研究的新著刘叔新先生《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全书六章,16开本,共计486页。
目  录
自  序…………………………………………………………………………………………(1)

第一章  概说…………………………………………………………………………………(5)
1.1  土语系列的存在和身份问题………………………………………………………(5)
1.2  确定的土语点及其分布状况………………………………………………………(6)
1.3  各土语点概况………………………………………………………………………(8)
1.4  基本的土语点系列…………………………………………………………………(18)
1.5  问题及其解决途径…………………………………………………………………(21)
第二章  历史背景……………………………………………………………………………(23)
2.1  东江中上游土语使用者先民与粤东客家先
民迁入广东的时期早晚相距甚远…………………………………………………(23)
2.2  东江中上游汉族土著先民与粤语使用者
先民入粤时期大抵一致……………………………………………………………(29)
2.3  从历史背景得出的认识……………………………………………………………(34)
第三章  语音…………………………………………………………………………………(36)
3.1  土语群语音的概貌…………………………………………………………………(36)
3.2  声调…………………………………………………………………………………(38)
3.3  声母…………………………………………………………………………………(51)
3.4  韵母…………………………………………………………………………………(72)
3.5  语音系统的彼此相近及向粤语的倾斜……………………………………………(98)
第四章  特殊基本词语………………………………………………………………………(103)
4.1  土语群词汇研究的重要性和考察的基本途径……………………………………(103)
4.2  土语间特殊基本词语的大同小异…………………………………………………(104)
4.3  土语群特殊基本词语和粤语的近同………………………………………………(145)
第五章  语法…………………………………………………………………………………(182)
5.1  语法是不可忽略的末后一个考察方面……………………………………………(182)
5.2  土语群语法特点与白话基本一致…………………………………………………(183)
第六章  结论…………………………………………………………………………………(188)
6.1  东江中上游土语群是粤语的一个支系——惠河系………………………………(188)
6.2  占米话与粤北土语不影响惠河系的确立…………………………………………(191)

附录Ⅰ  东江中上游土语声母一览表………………………………………………………(193)
附录Ⅱ  东江中上游土语群主要基本词语对照表…………………………………………(197)

主要参考资料…………………………………………………………………………………(484)
后记………………………………………………………………………………………………………(486)

自  序
      当这本书稿编好页码,厚厚一叠放在书案上时,深深舒了口气。费力多年的艰巨工程,终于完成,不仅一阵松快,更是欣喜莫名。成果的获得,靠长期劳作的执着,靠各方面的帮助、配合,归到最深的根源上,更由于当初大工程愿想的萌发。
      我虽出生于广州,广州话是我的母方言,但自小听惯了惠州府城籍的父母姑舅们的惠州话,留下了终生不会磨灭的语感。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首次回祖籍地省亲的日子里,当听到一些亲友们说,惠州话这种土语现在吃不开时,我就问:“大家把惠州话看成哪种方言的地方话呢?”回答多是:“不清楚啊!反正是种没地位的土话!”个别亲友颇有主见地答道:“唔,我看是客家话的地方土语。我们说土语的人大都会说客家话,不是没有原因的。”听到这些说法,触动很大。既生疑窦,又有不平。作为东江首邑的广东名城,惠州历来流通的地方话,如今怎么能毫无地位,连本地居民也藐视它呢?不,惠州话岂能就在人们对它这种误解中沦落?!它该恢复应有的身份和地位。我心里久久这样自问自答,初步萌生了弄清家乡话系属身份的意向。
      之后,读到一两篇并无足够根据而断定惠州话为客话地方分支的论文;而且陆续打听到,溯向东江上游那边有不少与惠州话近似的本地话,直至上游流域北部,也存在好几个这样的语点。于是进一步下定了调查研究中上游流域整个本地话系列的决心。
      要作这种规模的远方方言调查,困难可是不小。首先,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要从天津跑到遥远的东江地域,独力调查那么多土语点和相关的地方客话,当然是做不来的。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以当时计划给硕士生开设的“汉语方言调查”课来作拐棍。我历来主张,只要是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生,不管研究什么方向,都必须通过选习有关课程,提高语言学理论素养和取得田野工作的能力。所以有意鼓励硕士生修习方言调查或语言调查的实践课程。而广东东部东江一带,恰恰汇聚着北方学子们完全听不懂的粤客闽三大方言和众多土语,正是冶炼他们田野工作能力的最佳场所。因此,带领他们到东江地区上汉语方言调查课,就既使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得益,又能解决调查众多语点的人力欠缺问题。可说是一举两得的。
      至于时间问题,远出外地活动会中断硕士生其他课程的听习,是一个莫大掣肘。利用暑假吧,无法抵挡南方炎热的侵害;利用寒假吧,参加者须放弃春节与家人的团聚。两难的情况下,为了利于工作,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但是寒假不仅时段相对较短,当中地方上春节活动的八九天内还不得不停止工作。因此,时间相当促迫。每位调查者都必须春节前两三天结束一个语点的调查,春节后至北返前再调查完另一个语点。工作的紧张程度,可以想见。不过,春节师生返集广州,逛花街,游公园,放松休息了几天。
       随行的硕士生,很能适应本地环境,与发音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不畏辛苦,兢兢业业,较快走上调查的正轨。他们主要承担起当地客话的调查任务;土话的调查,我亲自抓。不过当着实兼顾不上多个土语点时,他们个别人也能把土语点分担开。
       就这样,一趟南下调查活动结束,只能完成三四种土语和两三种当地客话的初查。次年,在差不多同样的深冬时节,再带新手到东江流域,调查新的语点。如是几次重复南下调查,到第五趟活动结束,才算达到初步全面调查的目标。诚然,在这过程中,经受过一些挫折、意外,遭遇过不少困难、苦楚,可是大家都走过来了。各地干部、群众对下来师生的热情接待和支持,总使人深受鼓舞,百倍增强把工作干好的信心和决心。这里不妨简略记下一个感人的事例。
      第四趟南下调查,春节休整后赴新点新丰县展开工作才两天,竟突然病倒——十二指肠溃疡复发。躺倒县医院病床后,几位发音人和县政府干部陆续来探看。住院4天,病灶出血未能止住,不得不转往广州治疗。一早登车时,医院大门前已聚着许多人——新相识的和未认识的当地干部、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等。他们十分关切地来送别,都纷纷嘱我一路小心,多多保重。救护车快开动,只见两位护士快跑前来,把一大包柑桔放进了车里。我热泪盈眶,顿生愧惶:还没有给地方做成任何事就撒手,日后若不能重返旧地,把事情做完满,如何对得起这里的百姓们呢?
      事隔4年,好不容易又得着时间,带一位硕士生第五趟南下广东。这回主要是补查,首站就选定新丰,实现了暗下过的心愿:在哪儿摔倒了,还要在哪儿爬起来!
      多次调查的材料,装满了一大箱。可是却难有功夫加以整理,只得任其尘封。如此冷落下来,竟达8年半之久!2002年秋,在方言学界一些年青同仁的敦促下,东江土语研究才重新提到日程上来。经一整年时间对材料的整理、审察,发现记误和漏缺的地方相当多。于是决定再赴东江地区复查、补查。这时业已退休,虽尚有数位韩国博士生跟随,却不宜让他们在穷小乡镇里煎熬,自须独自上路,且自筹费用。这趟一人行动,倒也觉得轻松;只是复查、补查6个土语点,只能一个一个先后接着来,不可能同时并进,这就费时较多——竟耗了一个多月。2005年在正文撰写中,还遇到一两个存疑问题,无法落实。决定立即再只身赴相应地点——几个村镇——问清情况。
      南下东江一带调查,前后竟是7次!对土语及客话的了解,一次比一次增多。东江中上游流域的山川、城乡,也由陌生而越变熟稔、亲切。一次一次,地方乡亲们给予的热情接待和支持,莫不转化成愈益强劲的鞭策。
      如今,总算不辜负乡亲们和同行友人们的期待,完成了这项乡土方言的研究,以坚实的理据,论定了东江中上游土语群实为粤方言一支系的身份。本集子的问世,权可算作对那些大力支持过调查的干部群众的诚挚答谢吧!
      先后参加过调查工作的人员——当时的11名硕士生(刘维群、谭达人、张田勘、周荐、刘艺、岳长顺、葛向列、国怀林、王吉辉、徐宗鸣、陈小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实况的掌握作出了贡献。随马庆株教授攻习语法学的两位硕士生解晓楠、王梅芝,帮我打印出近300页的词语比照附表初样,不畏艰辛,耐心有加,精神可佩。是需要在此特别提出来,再次向她们深切致谢的!

2006年白露时节写于韵缕斋



原來用36k的modem登陸ie,慢的要死,多麽希望它能飛起來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摘] 东江时报“好有瘾的惠州话”·《好仔无改祖宗声》
[转摘] 东江时报3月3日第09版“好有瘾的惠州话”专栏载文
                                             
                                                              好仔无改祖宗声

        这是谚语,意思是好男儿(无论怎样)都不忘记自己的家乡话。
        惠州话类似的还有:好仔无离祖宗姓,好女无离祖宗声。把祖宗声提高到祖宗姓的高度,可见重视得不得了。这种本土话的情结,源自于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而那种对本土语言的不屑倒是值得众人不屑的。实际上任何一种方言都会产生这种认同感。客家话就有“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信条。老革命家、教育家谢觉哉在《书同文语同音》中讲过:“谈谈讲话罢,有那么一种习惯,同乡人见面,要讲土话,否则是‘卖祖’。”
       无改祖宗声反映了一种对自己母语的自觉守护,这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因为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记忆,一种信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句“脉介”(什么)就会勾起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感,一句“乜惹”(什么)同样会使惠州人感到亲切。普通话说水不断地下滴,惠州话形象地说水零(音近棱)水汀(音扽)。仅从词汇看,惠州话就来得更生动、精微、传神,更不要说声调、声母、韵母的多姿多彩、抑扬顿挫了。这也是我们不忘祖宗声的一个原由。
       无改祖宗声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早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正如该组织一负责人讲的:维持尽可能多的语言如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单一化,所有人都说一种语言,举止行为如出一辙,这样,我们就会丢失掉祖先传下的文化遗产。不可否认,我们的语言和方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据今年2月19日上述该组织发布的2009年国际濒危语言地图集,就有2511种语言面临从世界上消失的风险。因此,多国保护语言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惠州,方言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最近,有一百多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把客家话列入电视台节目,该议案并列入市人大督办的头号议案。但是遗憾的是:一,他们是惠州市人大代表,不是哪个县区、也不是只是客家人的人大代表,本应站在全市的高度考虑问题,因此不应遗忘惠州方言;二,惠州方言比客家方言形成的历史至少早600多年,是惠州市中心城市流行的主要方言。按刘叔新语言学家的调查,在市区讲惠州话的人数抗战时期约4万,至1992年已增至12万左右,这里还不包括近郊远郊的马安、水口、汝湖等镇、办事处[注]。如此历史悠久且有10多万人讲的方言,理应不会被忽视;三,如果说保护濒危语言的话,首选是惠州方言。因为客家话是汉语7大方言语系之一,其大本营在梅州地区,族群庞大,而惠州话却处于客家语群包围之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在惠州除了客家话,更应将惠州话列入媒体节目之中。改革开放前,惠州广播站(县级)不是使用惠州话广播吗?那才叫好仔无改祖宗声呢!(祝基棠)

       [注]:引自刘叔新著《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 粤语惠河系探考》

         [注]   祝基棠,高级编辑,惠州日报前总编辑,《惠州名人》主编之一,《惠州方言》(词典)主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惠州-西子湖畔论坛“主题:[求助] 我很想知道:博罗本地话是客家话吗?”版内, 2009-5-27 10:51

MG007 发表于 2009-5-24 17:51

         地方土话


      还应该补充说一句:是与“好有瘾的惠州话”同系属的粤方言惠河话。
      而“好有瘾的惠州话”,是东江时报开设的定期定版专栏的标题。从事实上看,惠州话也确如该说。从某些方面看,惠州话等惠河话,要比国语普通话更优秀些,诚如该报该专栏所载祝基棠先生撰文《好仔无改祖宗声》中的例说:“普通话说水不断地下滴,惠州话形象地说水零(音近棱)水汀(音扽)。仅从词汇看,惠州话就来得更生动、精微、传神,更不要说声调、声母、韵母的多姿多彩、抑扬顿挫了。”——该文在本主题版内第63楼有转摘转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本论坛“主题:惠州话——不是客家话的一个语种”等主题版内

                     《惠州市志》的两三处根本性错误应予订正
                                                                 惠州  碧野

      本人因兴趣需查找有关信史资料,其中查阅了《惠州市志》(惠州市地志编纂委编,中华书局2008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志》)的《方言》编、《人物》编的“王度”条目,发现并认为其中有两三处带根本性的错误,应当予以订正。
      适逢该《志》前段时间被公示为市第二届哲社科优秀成果奖拟奖一等奖项目。本人原本想就该事,函致该办公室提出异议和请予订正。但因其规定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提供三位同行专家的书面意见” ,而本人既非同行专家,又不认识其中“三个” 。且完稿之日,已过异议的截止提交日期。故未能以书面直接提交,只好在网上公布本人的反映、意见和看法。以供有兴趣、有心者作参阅;也以作为向该《志》编纂委正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或许能对于正在编纂中的《惠州志》的有关编章编纂者做个提醒,提供参阅和参考。
      一、《志》的《方言》编乃至全《志》中,竟然没有“惠州话”或“惠州方言”一词;错把“惠州话”归属为“客家话” ,说什么“从使用人口上看,惠城区的本地居民都使用客家话” ,“ 博罗县城话……是客家方言的一个特殊土语群”(见于该编《第一章 客家话》);又说“‘本地话’是指惠州市原住民所讲的一种方言,使用人口不到一万,也是一种粤客混合方言,主要分布在惠东多祝的三胜、明溪,以及大岭及蕉田”(见该编《第五章 混合型方言》)。这是带根本性的错误,应当予以订正。
     (一)在事实和实际上,惠州话的存在和基本成型,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一种独特的广东方言之一,不是和不属客家话、广州话、粤(广州话)客(家话)混合型话(方言)或它们的分支,而是属惠河话及其分支。

      在事实和实际上,惠州话的存在和基本成型,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甚至可上溯到周朝时的古扶娄、先秦时的古缚娄小国“国语” ——“鸲鹆”方言(即类八哥鸟的声音)、“南蛮鴃舌”方言(参见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先生著述《失落在历史迷雾中的缚娄古国•三、四 》,载于《惠城文史》第二十一辑。网上亦可查阅到)。
北宋苏东坡谪惠时,其子苏过两诗中所称古惠州城域内的“鴃舌”土语,便是古惠州话。在此时期及之前,古惠州城域内尚无“客家话”存在,以及其表征及历史资料的反映和记载。
      在清代,乾隆末年客寓惠州,主归善学讲席、纂《归善县志》的浙江仁和人、解元陆飞,在其《归善县志•风俗》“方言”段文中,所列举的当时惠州话的“奶”(母)、“冒”(无。[按] 当时沿用的《康熙字典》尚无“冇”字,故其用“冒”字)、“落水”(下雨)等约30个词(见于《惠州志•艺文卷》第345页所转载),与今时惠州话的相应的音、义、用字同出一脉,在相隔200多年后今时的仍基本完全一样(参见《惠州方言》词典相应词条),可谓不谋而合;并说:“大都归善、河源、龙川其音轻以柔,博罗重以急。”
      清嘉庆年间,时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的广东和平县客家人徐旭曾,在其嘉庆二十年(1815)作品《丰湖杂记》(见于《惠州志•艺文卷》所转载)中,论及惠州本地话惠州话与客家话、本土人惠州人与客家人的关系时,说道:“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离乡井,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之风俗语言,至今犹未能强而同之,彼土人以吾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彼同也,故仍称吾为客人,吾客人亦以彼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吾同也,故仍自称为客人。客者对土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阅数百年,亦犹诸今日也。”   
       在当代。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前主任,母语广州话人、已在惠州工作和生活了四十余年的杨烈雄先生,在其《对惠州话系属问题的看法》(1989)文中,排除和否定了惠州话是客家话。
      祖籍惠阳淡水、能操流利客家话和广州话,厦门大学中文教授、汉语方言学家,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理工博士、博士后刘镇发先生明确提出:惠州话是一种非客(家话)非粤(广州话)的独立的方言。他在著述《再论惠州话群的归属问题》(2006)中说:“惠州话群包括广东东部和北部,及江西南部的一些方言群。……跟客语(客家话)和粤语(广州话)都有颇大的差别” ;“惠州话群……它跟嘉应(梅州)方言群应该是平行而不是从属的” ;“最古老的‘广东话’,便可能是惠州话群、韶州土语群和四邑话了。……而今天当有人将他们和‘客家人’混为一谈时,就难怪他们就更有被欺负的感觉了。”
      能操流利惠州话、广州话、也会说一些客家话的老惠州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叔新先生,在其著述《惠州话系属考》(《语言学论辑》(1),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考述和揭示:惠州话,包括惠州、博罗、河源、龙川、和平等老市(县)城的本地话,是一种独特独立的广东方言,不属广州话、客家话、广客杂交话、潮汕话等或其分支;刘叔新先生统称之为“粤语(指广东话,非指广州话。下同)惠州-河源系”,简称“粤语惠河系”,笔者认为可再简称之为“惠河话”或“惠河方言”——正如已正式认可称“潮州-汕头话”为“潮汕话”或“潮汕方言”一样。对于惠州话和粤语惠河系,籍贯广东澄海县、著名语言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新魁先生著述《广东的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中评述说:“他[ 碧野按:指刘叔新 ]的《惠州话系属考》通过详细比较惠州话、客家话、广州话的语音、语法,特别是大量的基本词语来进行考证,对惠州话的系属这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惠州话属于粤方言[ 碧野按 指广东方言 ]的惠河系。”并认为这个观点是“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此外,以刘叔新先生为顾问、由《惠州方言》编委会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古今中外关于惠州话(惠州方言)的首部词典性工具书《惠州方言》(词典),亦足以表明和佐证——该词典采用国际音标注音,且所收1万多条词(语)的每一条,都有惠州话与同意思的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的对照比较,读者易于从中判断出惠州话与后三者的异同之处。      
      另外,北京大学《北大中文系论坛》网亦称:广东新发现一种相对独立的汉语方言“畲佬话”(原注:“畲佬”并非指“畲族人”),称之为“畲佬话”。那是对“惠河话”的又一称谓,且着重从其渊源上命名。
      据悉,操惠州话的本地人,从来不认为惠州话是属客家话,甚至有说操客家话的人是“客家屎”等不恭语的;说惠州话等惠河话的本地人,一般都分别普遍认同和接受刘叔新先生的惠州话等“惠河话”的系属说。
      据笔者所知,并认为,刘叔新先生著述《惠州话系属考》、《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是迄今有关惠州话、惠河话系属问题的所有著述中,最符合事实和实际、观点最正确、最有说服力、最可信的著述。
     (二)当今惠州市讲惠州话的人口总数量及分布的基本情况。
      据历史学副研究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惠州市惠城区社科联副主席、区地志办主任邹永祥先生著文《海纳百川熔铸惠州包容精神》[ 按 :本文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联和惠州日报社联合征文三等奖,“全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优秀论文”一等奖;原载2007年11月13日《惠州日报》。网上可查阅到 ]说:据初步调查,2006年底,以惠州话为代表的“本地话”,包括博罗(县城)话和平陵、观音阁、水口、平潭、多祝、龙华、沥林等地区的“本地话”,分布在(惠州市管辖的)各县区30多个镇和街道;全市(讲)本地话(惠州话)人口约53万。
根据上述对历史和当代的有关事例的不完全列举,可说明和证明该《志》中竟然无“惠州话”或“惠州方言”一词,以及把“惠州话” 、“博罗县城话”等归属为“客家话” 、“广客混合型话”是根本性错误。因而应当予以订正。
      二、《志》的《人物》编中,明永乐帝已经死了三个月,却竟然还活着并会讲阳间人话,即把“洪熙帝”错认错记为“永乐帝” 。这也是根本性错误,应当予以订正。
      该编的“王度”条目原文:“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永乐帝称方孝孺等[ 碧野按 含王度 。下同 ]皆忠臣可悯……” 。
      而事实上,据信史史料载: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中,明永乐帝朱棣亲征蒙古鞑靼过程中,七月十七日到达榆木川(约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之南),第二天即十八日病死;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炽在北京即帝位,改翌年(1425)为洪熙元年,史称洪熙帝、庙号仁宗;十月,洪熙帝称方孝孺等皆忠臣也,其情可悯……。
                                                                                                                                                                                                                                                                                                 2009.3.2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