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上)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三)
梅江会“客”(上)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3日)
来源:郑州日报
 
客家制造
    旧时松口“不认州”。虽然属梅州的辖区,却不把它当回事儿。下南洋的客家人寄钱寄信回乡,只要写上“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即可。凭什么?富足。松口临着梅江,上接福建,下连潮汕,水运发达。加之风调雨顺,植杉种稻,桑织烧瓷,样样都赚钱。岂止是松口,蕉岭、兴宁、紫金,这些客家城哪个不是沾了梅江的光?说到底,还是夸梅江。梅江好,两岸水田多,稻花香里说丰年。辗转来的客家人一路走,一路学。从淮南那里学会种稻子,从福建、江西那里学会种茶、蚕桑。纺织技术好,织出的绸子如少女的皮肤,光润滑亮,比香港的唐记还有名。绸子上不绣龙凰绣鸳鸯,逢着过年串亲戚或者喝喜酒穿着出门,特别拽。宋朝皇帝眼馋,就要梅州知府以布代贡。其实皇帝还不知道,那时百姓平常穿的纯棉布更时髦,到现代还不过时。用棉花、苎麻纺织的,俗称“家织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漂染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或者用薯莨、土珠或者乌臼树等草本熬水染色。乌臼树也是舶来品,从江西带过来的。青年男子干活回来,偶然碰到一位似熟非熟的女子,产生爱慕,于是换上一套干净的家织布衣服,立在桂花树下唱山歌:“桂树打花未成梅,借问心肝哪里来?人面似觉俺见过,一时之间想不来。”女子害羞躲开,却又回头深情一眸。瓷器也烧得好。用来出口的双鱼壶,釉呈淡绿色,薄胎,器面晶莹,瓶底下印有师傅名号,这是商标的祖师爷吧。早在唐代时梅州的烧瓷就出海了。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上)

 1981年11月,参加上海中国古外销陶瓷学术讨论会的泰国代表,带来了泰国曼谷出土的9片中国瓷片,其中两片的造型釉色及垫烧方法均与梅县瓦坑口唐窑出土的相同,证明梅县水车窑唐代的产品已经远销海外。一个兴宁就有三座瓷场,一直烧到元初。元朝天子是蒙古人,装酒用的是羊皮囊,拔掉毛塞一仰脸张嘴,“咕噜”一下就下肚了。不用瓷制的酒壶,更不用杯子;吃饭用手抓,不用盘子。所以经营瓷器的大户到了元代就无法经营了。酿酒业也发达。五华县三源村,是当时的美酒之乡。这不奇怪,中原的发酵技术时间早,要不哪来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姓温的一名酿酒师到了梅岭三源村。其后十一世祖温淳迁到泸州,继续以酿酒为业,后裔创制出千年泸州老窖名酒。富起来了,就捐款修路。大埔县梅江北岸古道三河坪水锦山路段上,发现唐天宝三年(744年)捐款凿山开路的摩崖石刻名录。其内容如下:化首赖士明钞拾两、赵天德钞拾两、钟子奎钞拾两、何有明钞五两、信女赖七娘拾两、信女赖三娘拾两,同保平安,天宝三年二月石。此处石刻记载的捐款人中,有7个姓氏,证明唐代中期现今大埔三河、湖寮一带人楼已经比较稠密。至于用富余钱用来盖围龙屋,那已经是明代的事。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上)

物流经济
    围龙屋盖得很气派。深挖洞,广积粮。洞是围龙屋的炮眼。异族来围攻,能打就打,打不赢就闪,撤到围龙屋里,通过洞孔发箭、打弹弓退敌。屯积的粮食够吃两个月没问题,里面还有自家的菜地、水井,整个世外桃源。这样的围龙屋,如今在梅州仍然随处可见。记者在有数百年历史的李姓围龙屋里,喝着从古井里打出的水,甘甜,清凉。梅江上接福建,下连潮汕,一下成为要道。梅州的客家人光做水上生意就富得流油。无论官员赴任,还是文人游学商人贩卖,都愿乘船走水路。江西的烟丝、福建的食盐、潮汕的茶,还有本地的柚子、布、瓷器,都是通过船只来来往往。据记载,唐代已有一批达官贵人前来梅岭地区游览或者经过这里。其中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20年)贬谪潮州时,由龙川古蓝入境,在今五华县歧岭搭船经水寨、水口、畲坑沿梅江下到潮州城。让客家人赚了他的船资。水运最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记者采访时遇到松口一位84岁的老人刘氏,她说,解放前,麦姓是运船大户,每天都有几百条船在梅江上跑货。她曾目睹麦家娶亲时,大船连绵数里,新郎新娘上船后,贺客们在船板上席地而坐,喜庆声传数里远。这是水上流通。岸上交换买卖的地方当然也发达。据史载:唐代程乡县(那时还未称梅州)设6个乡,但未见有圩的设置。至宋代,据地方志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梅州已有5镇设置了,西部有李坑镇,即今梅西车子排或龙虎圩,五华县的华城镇。圩,就相当于现在的镇。设圩,就多了一个长官聚集之地,有了基层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就有了集市。逢年过节,乡亲们肩上担着两箩筐米,娃们牵着猪羊跟在屁股后面,一路唱着:“猪啊羊啊送到圩里去,换回花布做呀做衣裳。”既然程乡县物华天宝,经济发达,就升县为州吧。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有梅州名。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上)

旅游之梦
    江若有情江亦老,一晃千年曾觉否?客家人梁德新这些天来,准备着搬家。按照梅州市政府的规划,松口,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梅江岸口,将倾力打造旅游城市。规划之一,是将他现居的清代楼剥掉半边,筑成大堤,供作游客参观游览登临。“自1994年广梅汕铁路开通,和沿江公路的修筑,梅江水运功能已经萎缩。”梅州市有关领导说。曾经为梅江沿岸客家人带来财富与欢乐的梅江,将以新的角色创造财富。梅江系也许并不是个永新的词汇。它沿途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数不胜数。旅游的内容里将涉及人文景观,尤其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功臣,还有明清以前的文德先贤,其故居将对外开放。松口山歌也将成为品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当初中原人文绉绉苦吟到梅江,梅江岸上有人先到,跟着和起来:“嘿嘿哟,嘿嘿哟,我们一起唱山歌啰……”这是畲族人。畲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手里握着用灰绿色页岩磨制而成的石奔,用来松土、打穴种植谷物。粮食不够吃,就兼打猎小动物或鸟类充饥。不过,他们唱山歌却是野性有味。中原人也不差,谁敢否认“窕窈淑女,君子好逑”既小资又狂野?还好英雄相惜,山歌很快就唱成一个韵味了。临到唐中宗,松口上坝头有个著名的女山歌手,名叫刘三妹,聪明伶俐,善于随口编歌,又有一副好嗓子。一句“自古山歌从(同“松”音)口出”成“天后歌手”。松口山歌从此名声大振。不过,刘三妹到了广西就成了刘三姐。

◎之四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下)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四)
梅江会“客”(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4日)
来源:郑州晚报
 
    流浪的生活,使客家人对现实和来世的回报都充满期待,所以他们信佛,也相信其他施行庇佑的神。安居乐业之后,其风依然保留这种信仰。众多分布在梅江两岸的寺院,宛如这条白练的珠饰。

朝拜灵光寺
    隐入阴那山密林里的灵光寺离梅江很近。暮鼓晨钟,可惊皱梅江水。我去的那天,下着大雨,梅江水波潋动。适逢星期天,朝拜的善男信女比寻常日子多。去灵光寺的班车里,操着客家话的香客们人声鼎沸。佛祖法号“惭愧”,还是一个高明的风水先生。寺庙选在阴那山的密林深处。比邻密林是一片连绵不绝的稻田,养育着中原逃难而来的客家人。有了人家,香火就不断。顺着村落往下走,忽然峡谷紧收,仅留30米左右的深壑容泉水飞落。泉水落下,临到山脚时回望,只见峰峦叠嶂,云汽蒸腾。
    从山脚到灵光寺,一路如临仙境。虔诚之心顿生。下车入寺,先过一丈多高的山门。拾级而上,黄袍加身的惭愧祖师笑哈哈地接受一拨拨香客的顶礼膜拜。初来乍到的香客们往往不知其所。不用慌,随处可见的熟客们,会热情引导来者一一拜揖。和尚呢?早课之后,就进了偏房,不过可以随时听唤,给香客们解签。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下)

佛到梅江一千年
    客家人信佛有渊源。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说的是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
    灵光寺原名寿圣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7年),到明代修建后更名为灵光寺,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自从今古正,万代永留传。富心明子教,道达本真经”。灵光寺现任主持崇慧师的法号叫真静,按这个谱辈算,应该是第十九代了。
    这还不是最早。据《光绪嘉应州志》等史志考查,在程乡县建立不久的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就在今西区月影塘建有大觉寺,它是梅城最古建筑,比创建于唐咸通年间的灵光寺,还早300年。大觉寺香火怎么样?仍然很旺。尽管尚存大殿、后殿及斋堂,周围的客家人还是常常到殿前上香。“求佛保佑,来年跟弟她娘生个娃。”老婆婆一面上香,一面喋喋不休。跟弟是她孙女,她还想抱个孙子。孙子长大了下南洋,担回银子盖大房。客家人流浪久了,特别想住高大结实的房子。天天往寺里跑,不方便。干脆把佛请回家,可以早拜晚课,香火不断。
    请回家的佛是观世音菩萨。讳唐朝天子李世民的名字,就把世去掉,称为观音。观音牌位供在祖宗堂里。祖宗的灵牌供在堂桌的正中间,族代久的家族祖宗多,上百个牌子排排站,一直排到五六层。菩萨则立在一边,往往加个木龛护罩。这样的景况,在粤东的松口、大埔尚存的围龙屋里,随处可见。菩萨不生气吗?“天地为大,祖宗最大”。仁厚祠里的“活祖宗”、94岁的李氏说,是先祖将家族带到这里,开基立业。这种恩情千秋万代都不能忘。多上几炷香,菩萨就消气了。菩萨哪有这么小气。客家人对祖先的尊拜由此可见。
    客家人从中原迁出时,不舍其祖,将骨骸从土中掘出,随族携带,从淮南,到江南,最后辗转到粤东,安居之后再葬。无论一葬、再葬,都会请和尚们来超渡。所以寺院的香火很旺。梅城东郊的东岩寺,佛堂大殿右侧有就有中空的灵石,敲之“澎澎”作响,成为梅州八景之一。在大东岩左侧百余米处,建有油岩寺,寺中岩壁有清泉沁出,洞顶岩缝亦有泉水涓涓而流。相传古代从岩洞顶流出的泉水有油质,可用来做菜,故名油岩。唐人在东郊还建有一座祥云庵,此庙虽小,但却有点名气:明太子朱兹粮出家后为大岁和尚,坐化之后埋骨于此庵左侧。
    梅江两岸一共建了多少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梅江边各乡大小庵庙有300余所。解放后没有再建寺庙,修缮的工作一直没停。灵光寺以前没现在光鲜,发财之后的客家人,除了给灵光寺新置几座大殿,还将通往寺院的羊肠小道修成5米宽的水泥路面,信徒们乘着专车,一溜烟就到庙前。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下)

亦佛亦道
    “信佛并不奇怪。做‘归佛’恐怕是当地人的特有信奉方式。”梅州佛学会的专家介绍。做“归佛”,就是俗民认(拜)斋公、斋姑做师傅,做了归佛后,俗民就成了佛家弟子,斋公或斋姑就要给其起一个法号,从此以后,言行举止均按照佛祖的要求去做。这种法事仪式民间俗称“生斋”。
    温家仁厚祠第二十七代温带玉家说,仁厚祠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做“归佛”很普遍,旧时经济条件稍为许可的家庭,俗民都会到宫里做这个法事。记者无缘见到做“归佛”,却有幸听到一名温姓老人介绍,其年轻时目睹族里老人入佛经过。他说,请求“归佛”的老人年龄并不大,约60岁。一大早就起床,挑着香、烛等佛品往盘龙宫里去。做“归佛”要满堂红,因此所带之物尽是红色。入宫之后,事前请过的一名斋姑要老人盘腿而坐。接着斋姑就念经,介绍这个人的善恶表现及忏悔的诚心诚意,并当着天地给予证明。念完经后,斋姑递给老人一张“路票”,上盖“法印”。拿到法号的老人跪拜谢过师傅,欢天喜地把家还。师傅还给老人一个法号,死后刻在墓碑上。
    “有了法号,就是拿到了通往天国的‘通行证’和‘护照’。”他带着羡慕的表情说。盘龙宫是温家仁厚祠的“信仰”中心。现在可见的盘龙宫,是几间青砖灰瓦的房子,已传至八代,第六代传人张新云已经90多岁。据介绍,盘龙宫建于清中叶,黄坑山里边的山林中,当时一个看山林的竹寮,开山祖是阿香姑。后慢慢发展,由茅寮而变为砖瓦房。20世纪30年代,阿满姑当家时,宫内有十六七人居住,可见香火之兴旺。现宫内主供观音、三宝、地藏、当家菩萨、展良菩萨等。这是一个颇为奇怪的方式。做法事的是斋公(男)或斋婆(女)。他们信佛吃斋却不剃度。所居之地为宫,不称寺庙,或庵。亦佛亦道。信仰是佛,装束却如道士。
    位于梅江松口镇的居士林里,也是蓄发的女子和男子,课颂时男女均一袭黑衣。9月12日,记者曾去那里观礼。正堂供奉的是如来佛祖,由两位男子领头,击敲木鱼,女子们在正堂上直身跪坐,时而弯下身去拜揖。之后到对面的另一座观音堂站立,闭目颂念经文,也频频合什弯腰揖拜。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江会“客”(下)

俗神的诱惑
    梅州丙村的温家仁厚祠里,至今有忌讳:有蛇进了祠内,决不敢打死它,而会将其放生,反之则视为不吉利。据传10多年前,仁厚祠围龙屋里的一个人,打死一条入屋之蛇,结果主人不久就突然死去。经历这事之后,温姓人更加相信蛇是灵异的动物。
    除了信佛之外,梅江岸边的人还有其他的信奉。与仁厚祠约1公里的小河唇晓墟村北角有一个梅溪宫,内供奉梅溪圣王,一般称梅溪公王。每年的农历八月要抬出来打醮。打醮时,将梅溪公王抬到三坑口大草坪上举行。梅溪宫侧旁商店主李阿婆,80多岁。她说,几十年前村里还抬过公王老爷。公王老爷出巡时由数个人抬着,经过晓墟角李、陈姓村,但不停。当地的人都设路祭,让抬轿的走慢一点,以致拜足公王,他们在路边点蜡烧纸。
    公王轿一直往前走,抬到“行公头”上停下来设坛,供附近村子的人来烧香。抬公王老爷路过村子里过夜时,村子要做社戏。“能亲自抬公王并邀请公王进村做客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李阿婆说,这样就觉得运气来了,村子里有希望了,于是举村欢腾庆祝。梅溪公王是谁?没人有能说清楚。记者看到的梅溪公王神像威猛高大,有点像关公,不过脸是金色的,并非红脸的关公。《嘉应州志》上有载:梅溪宫,祀梅水之神。
    客家人初到梅州时,梅江可没现在温顺,瘴雾弥漫,鳄鱼狞恶,滩多水险,因而“州之前辈欲求其人以实之”,要找一个想像中的大力水手,镇住梅江。于是幻化出梅溪圣王,当做神明供奉。每个村都巴望这位神离自己近,于是各自造了公王。并称:“我们村的公王最灵。”

◎之四

特派记者 杨万东 文/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突围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五)
梅州突围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5日)
来源:郑州晚报
 
走出围龙屋
    钟记小吃位于梅州市五洲车站的旁边,一大一小两间框架大屋。屋里放了6张刨花板圆桌,凳子也是刨花板面,栗色的,围摆在圆桌周围。食客进来之后,操着各地的口音喊道:“老板,来一碗米粉。”“好的,稍等。”一个30多岁的男子以客家话答道。米粉是客家人特有的小吃,将当地的糯米磨成面粉,然后打成粉丝。操作台在外廊上,3个烧煤的炉子一字儿排开。不到3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上来。煮好之后的米粉,通体透亮,又爽滑、又清香。白瓷碗里还放有几根空心菜和水煮的肉片,客人很钟爱。从客人的食桌到廊外的火炉边,仅有数步,就在这来来回回之间,钟炳业已经走了15年。15年前的开春之后,他就离开大埔乡下的围龙屋,要到外面做事,最后选在梅州市落脚。在这里,结婚,生子。儿子小伟在小学里读书,放学回来后,就趴在食桌上写作业。小店在凌晨1时30分就开张。把近两米高的霓虹招牌移到廊上之后,钟再将炉子的风门打开,将炉火重新旺起来,火光映红他的脸。隔壁是谢记凉茶,早上8时准时开张。梅州天气燥热,暑期长,很多人吃不消,上火嗓子疼。客家人就用茶和草药配在一起熬,清火的功夫特到家。来自蕉岭县的谢老板和妻子一起,将凉茶经营得有声有色。在这个江北老城的旧街上,大约有20间店铺是进城的人开的。这些人来自梅州市所辖的五华、平远,或者其他地方。许多人走出围龙屋,踏上外乡谋生之路。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突围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尴尬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梅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何其清说。与客家的祖先一样,后人们总在寻找机会,走出围龙屋。从蕉岭,到五华、下松口,到大埔等粤东地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从车窗外望去,沿途不时可以看到路边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式楼房,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将曾经代表宗族财富、权力的围龙屋留在山间、水边。据介绍,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改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年轻人离开古老的围龙屋,搬到交通便利、人流潮涌的村镇边里去,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到更远的地方打工,在外地置业。钟炳业的兄弟姊妹5个,都已经走出去,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城市。像他这样的情况,当地很多。“父母还住在老屋子里,我们只有在春节时候回去,到祠堂上烧香祭祖。”梅州市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仅2002年,梅州就有60多万人到全国各地打工。这个“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地区,始终要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局面。现辖六县一市一区,人口488多万,农业人口达384万;山地1800万亩,而耕地仅212万亩。地理资源效用低和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农村问题。而一度给山区带来富庶的华侨经济模式几乎难觅踪影。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突围

 华侨经济一度成为梅州市乡村的特色,下南洋的客家人,在外乡挣钱之后,将钱寄回来,养家糊口。即使是现在,梅州仍有490万华侨在外。“但地域经济的真正繁荣还是要靠自我发展。”梅州市的一名官员说。他认为,除了乡民们自发地走出去,政府更需要为农村经济突围想办法。梅州市市长何正拔9月13日坦言,纳入时间表的步骤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山区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据了解,甜柚和单丛茶成为当地山区产业化的希望。据传,1911年梅县丙村镇郭姓官员到广西梧州任职,见那里柚大而甜美,就托人带回20株苗木。两地气候相似,栽下的柚苗很快长大挂果,接着逐渐传到梅县附近。农民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记者去时,正值柚子成熟,郁郁葱葱的柚子树散布山间地头,屋堂周围,硕大的柚子挂满枝头。街头、路边也随处可见叫卖。据悉,现在梅州山区共有40多万亩柚子。“就怕难卖上好价钱。”五华县的一位王阿妈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柚子树说。由于乡民大面积栽种,产量增加了,出现“卖难”问题———果丰则价低。今年价格就不如去年,而去年冬天每市斤收购价比前年同期下降两毛多。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将金柚加工的二次增值提上议事日程。这让王阿妈等人再一次充满希望。茶的历史更久。《惠州府志》中就有长乐(今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时间在公元960~1280年。现在最有名气的单丛茶,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茶叶清香,远销国外。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突围

从江北到江南
    钟炳业每次从老家回来之后,就去江南新城看他的姐姐。他姐姐在江南的百花洲路菜市场卖菜。从钟记小吃搭坐人力三轮车,用1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百花洲。从江北到江南,跨过一座桥即到。江北是老城,江南是新城,这一跨,不知用了多少年。就像钟炳业从围龙屋走出一样,政府也竭力打造新生活。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5月20日号召全市人都要为建设“四个梅州”加劲,还在具有66年历史的梅州桥头挂题“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哪四个?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像其他山区城市一样,梅州工业薄弱。”梅州市工业局的一位同志说。从结构上看,还是传统行业独大。比如电力、烟草、建材、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做好工业兴市,就是做强这些龙头企业,政府的目标是,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以上,机电、矿冶加工、生物制药也成为瞄准的目标。梅州目前有3个市级工业园和7个县级工业园。市级工业园区,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的已经投产。像梅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进驻的有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这里各种设施都相当完善,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办公室的一位人员说。该集团公司投资2.5亿元兴建梅江区三龙水电站。运作之后,大大缓解了梅岭区电力紧张问题。在梅县荷树园区内,也是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总投资12多亿元的煤矸石低质煤发电机组正在建设当中,园内的推土机忙碌地操作,发出震耳的声音。在这个园区内,投资8095万元的广东明珠制药有限公司也正兴建。但仅有这些还稍嫌不足。就像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生机勃勃的生物链一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康完整的产业链,梅州正经历这一考验。如何选择环保、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头等大事。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个位于山中的水泥厂,高大的烟囱吐出浓烟,方圆数里成为光山秃岭,远远望去一片枯黄,与周遭的青山绿水截然两个世界。投资环境也成重要链条。“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梅州市外经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简化办理手续、投资成本低等方面都有吸引力。不仅如此,梅州市领导还将招商任务落实到市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及市直副处以上单位。迫使他们到东莞、佛山、惠州、广州、深圳等地,与客商接触。据该市招商办统计,2003年该市目前共签投资项目479个,投资总额近百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不仅带动工业起飞,还可提供数万个就业机会。”招商办如是乐观认为。还有一个契机是,珠三角地区由于投资的扩张,许多产业正向梅州转移。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突围

不罢的盛宴
    客家人以独创的方式走自己的路。江南新城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的眼球。“我们还要将它建成文化、旅游、开放一并体现。”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半岛。奔流不息的梅江水流经这里变得温顺平缓,流经这里之后,作了个半围的姿势,才折向东南而去。除了最古老的梅江桥,还有5座新桥与江北相连,沿江两岸是数里的花园,里面种上各种热带花草。最美的是夜幕降临以后。两岸聚集了辛劳一天的客家人。南岸是歌舞的盛地。正对剑英桥是一个三重亭台,每天晚上8时到10时,都有中小学生在这里自发演唱革命歌曲。围观的人从亭下绵延到桥上,和者甚众。沿岸向西约100米,是一个小亭。这是山歌爱好者的天堂。歌者均以客家话演唱,乍听起来,调子好像河南的地方戏。记得小时候,农村忙季过后,我老家总要请皮影子戏班来贺丰收,提着线的木偶在毕毕剥剥的鼓点声中舞来舞去,配音的调子就似这一晚。对岸则是酒吧一条街。各种名字稀奇古怪,乘着人力三轮车,从第一家看到最后一家,足足花了20分钟。美丽也吸引着外地人。一位香港老人,3年来,只要晚上不下雨,就开着电动三轮车,带上音响,在南岸一个亭子里,为爱跳舞的人提供方便。“我是客家人,我喜欢这个不断变化的城市。”老人说。

◎之五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上)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六)
华侨的力量(上)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6日)
来源:郑州晚报
 
    在梅州,最豪华的建筑在学校。由华侨捐建的教学楼、操场、大道及教学设备,遍布各县、各镇、各村。梅州教育事业特别发达,不仅仅是当地政府重视的结果,与华侨捐资办学的淳朴之风也密不可分。
   
助学人名可写满大桥
    9月15日,梅州市嘉应大学。因为该院设有专门研究客家人的学术机构,成为记者采访的重点对象。这是一次感觉非常的经历。置身绿阴匝地的校园里,仿佛进入名人纪念馆。迎门的是高大气派的宪梓教学楼,曾宪梓是香港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游历校园,还可以看到几幢风格迥异的浑朴建筑:德龙大会堂,宇新办公大楼和教授住宅楼,田家炳科学馆和家炳园,亮湖专家楼,黄沐兴教工楼。大楼庄重、富丽,丝毫不亚于校外的工商银行大楼。“楼房是这些华侨捐建的,为了纪念,就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侨乡月报》的主编饶淦中为记者释疑。他说,华侨捐资办学在本地十分普遍。“如果将捐资办学的华侨名字写下来,可以排满整个梅江桥。”梅州市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黄锦章说。梅江桥横跨梅江南北两岸,长300余米。据侨办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95年来,梅州市华侨捐资办学超过2万人次。仅去年一年就收到捐资1亿多元。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上)

兴学之风由来已久
    梅州兴学之风并非偶然。据记载,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应州内考秀才者不下万余人,读书人占总人口的1/3。嘉应州也就是现在的梅州。近代,梅州出了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李惠堂、叶剑英等大批杰出人才。因而,梅州市华侨捐资兴学由来已久并不奇怪。他们深受客家的传统思想影响,只要有了积蓄,首先想到的就是兴办教育、培养后代。远在清末的1893年,印尼华侨丘燮亭,就曾回乡兴建一所“时习轩”,以解决本村青少年求学问题。丘燮亭的善举并未结束。1905~1907年,丘又捐1.5万银元在丙村兴建“三堡学堂”,现在名为丙村中学。这个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就出来一名开国元勋———叶剑英。1913年丘再捐大洋近万元资助兴建成东山中学校舍。“这是梅州华侨捐资办学的先声。此后,各县华侨陆续捐资为家乡兴办教育。”梅州市侨联一位负责人说。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梅县80%的中小学都是华侨捐资兴建或资助兴建,或资助维持,全市上千所小学,比较像样的校舍、楼堂、庭院等建筑,绝大多数是华侨捐建的。在梅州,每走一处,都可以看到古老的学校。这些学校几乎全是华侨捐办的。学校多了,人才辈出,仅参加辛亥革命的梅州留学生就有数百人。从建国到现在,院士就出了25名,中高级知识分子数以千计。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6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