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星璀璨耀兴国

将军荣耀
    “我们兴国光开国将军就有54位,新授衔的还有8位。”搭坐摩的进入市区,的哥介绍起兴国滔滔不绝,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在兴国县城内一家网吧上网,坐在身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正投入地和网友聊天,记者不经意地看到,她在向初识网友报自己家乡时,她只写了3个字:将军县。
    县委宣传部的陈小兵向记者介绍,兴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城。三国时建县,以北宋“兴国”年号为县名沿袭至今。这是一个纯客家县,非客家人极少。历史名人海瑞曾在此治县,文天祥曾在此开府抗元。但最辉煌的是在近现代,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和革命年代成为著名的革命圣地,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兴国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但是惟一的一个客家将军县,不但有开国将军,还有建国将军,不仅有共产党将军,还有国民党将军。”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说:“来兴国,将军馆应该是第一个必须看的地方。”
    将军馆位于县城的东边,与将军广场、将军园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将军氛围,让每一个进入兴国的客人都肃然起敬。无需过多介绍,将军馆内陈列的将军图展看过去,什么都明白了,满满张贴了200余米的墙壁,肖华、陈奇涵、温玉成、康志强……一个个都是功名显赫的革命前辈。陈列馆里写得很明白:开国将军中上将2位、中将5位、少将47位、新授衔将军8位。他们的籍贯上写着同一个名字:兴国县。
    “还有30多位国民党的将军也是兴国人,这里没有展出来。”胡玉春在一旁说。特殊的革命时期使兴国出了这么多的将军,除了偶然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兴国长期以来继承并沉淀得很浓厚的客家精神。这使兴国在世界声名远扬,这几年有很多中外客家学者不远千里来兴国感受和研究客家的精神内涵,还有很多客家商人也看准了这点,到兴国来投资开创事业,以期受到将军文化的熏陶和传承。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星璀璨耀兴国

将军渊源
    漫步在将军馆,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记者心头。论地势、论人口,兴国和邻近县市的情况差不多,为什么单单这里会出这么多将军呢?将军馆的讲解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1931年7月,在这里苦战了几个月的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要撤离了。走出兴国约5里地时,突然一个10来岁的小孩光着双脚追上了队伍,找到了毛泽东,说要参军。毛泽东笑着问他,几岁了?14岁,小孩清脆的声音让很多人忍俊不禁。就在这时,一位妇女也追了过来,小孩一见,转身就藏在了毛泽东的身后。妇女泪眼婆娑扬起一双布鞋,“华儿,妈不是来让你回去的,要当红军了,总要穿鞋吧!”
    毛泽东眼睛湿润了,回过头面向兴国的方向说,我们的革命一定能成功。
    胡玉春说,那个小孩便是肖华,共和国最年轻的上将。这个“送子参军”的故事在兴国流传很广,一直鼓舞着当地人参加革命。
    “兴国的客家人和其他县一样,都是从秦汉时期开始陆续往这里迁徙的。”胡玉春说。因为迁徙来这里,刚开始受到当地土著人的排挤,他们大多只能居住在山区、荒凉的地方,恶劣的自然和居住条件使客家人传统里不服输的精神格外强烈。客家人原来是中原汉民,中原人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锻造出了客家人乐观豪迈、刚强弘毅、勇敢豁达的特性,继承了“北方强者的血统和遗传”。在与土著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受了艰辛的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的民族性格得到锤炼,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同仇敌忾、爱国爱乡,形成了勇于反抗的天然秉性,这在解放战争中非常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星璀璨耀兴国

 1933年,处于江南中心位置的兴国,因为地势险要,山岭秀丽,毛泽东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大手一挥,红军几万大军便转战到了兴国。于是,这里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地带。
    历史上著名的第三次反围剿就在兴国打响。蒋介石当时孤注一掷,派了4路集团军、3路土军,一下子拉来了几十万军队,要将红军消灭在这里。然而,3个月过去了,国民党在弹丸之地兴国就是见不到一个红军,而处于几十万军队包围之下的红军却在兴国老百姓的掩护下悠然自得地喝茶、谈笑、生活,兴国百姓守口如瓶地用智慧甚至生命保护着红军。
    这些让毛泽东甚为感叹:兴国是天然的革命圣地。蒋介石也感叹: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万大军竟在重兵包围中如进无人之境,兴国这里真活见鬼了。
    国共双方在对峙的同时,都加大了征兵的力度。共产党曾提出扩大百万铁红军的口号,得到兴国人的强烈响应,3天时间就组织了3个师的兵力入伍,被毛泽东命名为:少共国际师、模范师、工人师。
    胡玉春认为,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虽经流转迁徙,但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当时的兴国,客家人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当兵才能强国,父母大都支持、动员儿女当兵,因此形成了一个当兵入伍的热潮。”胡玉春说,那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当兵了,不是参加红军,就是参加国民党军。如此出那么多将军就不难猜测了。
    将军馆前面是将军广场,62位将军的石塑挺立在那里,中间的小路蜿蜿蜒蜒。陪同记者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干事陈小兵说,这小道叫将军道,是按长征的路线设计的。沿着小道而行,脚下是浸透着革命先辈血汗的长征路,迎面的是对着你微笑的将军塑像。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星璀璨耀兴国

将军经济
    走向城区,街道宽阔大气、建筑高耸现代、空气清新干净,很像一个地级市。这是给记者第一感觉的兴国。“我们县在赣州甚至全国都是建设得最好的县之一。”陈小兵说。
    兴国的经济靠什么发展呢?记者颇感奇怪。
    “主要是外资,有很多广东、香港、台湾的商人来我们这里投资。”陈小兵指着旁边的迎宾大道说,“这就是一个香港商人投资建设的,比北京的长安街还要长,旁边还要建中国一流的商贸区。”
    兴国西北接壤吉安地区,南为于都,东临宁都,人口不过70万,论位置和人口,优势都没有其他县明显,为什么这里却吸引了那么多外资呢?
    “功成名就后,很多将军回归故乡时还保留着淳朴的作风,从不张扬,这些都影响着兴国的民风。还有兴国人的热情好客,优良的人力资源、优美的人文环境吸引和挽留了很多投资者。”陈小兵说,很多来参观将军县的商人都因为兴国人的淳朴民风而留下投资。事实上,兴国的人民也确实给予了投资者足够的回报,很多商人都在这里取得了预想的成功。
    关于兴国人的热情好客,记者身有感受。作为一个外省媒体的记者,在这里停留的两天里受到了热情接待,陈小兵还亲自全程陪同采访,提供了一切方便。记者所到之处,都是兴国人的热情和真诚的笑脸。
    离开兴国时,走的还是那条迎宾大道,路旁作业的机器正在轰鸣,配套的大型商场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给记者送行的陈小兵说,这条11月就可以竣工的迎宾大道在全国创了5个第一,最长、最宽、技术含量最高、设计单位规格最高和建设速度最快。

◎之五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犹存三僚村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四)
古风犹存三僚村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2日)
来源:郑州晚报
 
    在赣州的几个县采访,三僚的名字不止一次被受访者提起。宁都、兴国、于都等地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在向记者介绍起当地的特色时,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了三僚这个名字,而且总是与风水文化相提并论,称那里为中国风水文化的起源地。三僚至今活跃着四五百名“风水先生”,中国两大风水理论流派之一、江西形势派始祖杨筠松也曾在这里定居,因此被誉为“中国风水先生的故乡”。杨筠松成名在宁都,但却将定居地选在了兴国三僚,宁都成为杨的故乡,兴国三僚则是他最为钟情的“归宿”地。
    于是,三僚在记者心中充满了神秘色彩,探访的愿望便强烈起来。2003年9月11日,记者乘车从兴国出发,行程75公里到达该县梅窖镇,然后又租了一辆摩的,穿过10余公里的土路,终于到了久负盛名的三僚村。
   
三僚村的“成名”
    唐朝以前,三僚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杨筠松的定居让它声名远扬,享誉全国。
    公元879年,乾符末年,正值黄巢起义轰轰烈烈之时,一位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来到位于兴国境内的三僚村口,端详很久,才走了进去,在村旁一间无人居住的草房中住了下来。这位男子便是杨筠松。几天后,三僚村民|知道了他就是当时官拜金紫老禄大夫,职掌灵台地理事务的杨国师。
    陪记者一同前往三僚村的兴国县梅窖镇办公室干事黄明说,杨筠松在三僚定居后不久就利用他的风水地理之术为村子里的百姓勘察风水,选择吉穴佳壤。因为他的眼光独到,看得特别灵验,使生者居而能安,死者葬得其所,名声便在周围的十里八乡传播开来,很多人不惜千里迢迢来三僚村请他去“作法”。因此,三僚村的名声也随之响了起来。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犹存三僚村

 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对堪舆(记者注:就是风水)文化研究了10余年,他说,杨筠松逝世时,也就是公元903年,他在民间便成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风水大师,享有极高的声名,人们为了纪念他,集资在他住过的地方重新建了一座祠堂,取名杨公祠,很多人都来上香祭祀他。因此,三僚村也成了很多百姓,特别是风水先生必去拜访祭祀的地方。
    因为所掌握的地理勘测术自成一派,杨筠松被称为中国两大风水学派之一的形势派始祖。特别是在三僚村,杨筠松所传下的风水地理术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出了不少享有盛名的勘舆大师,三僚也成了风水先生们经常聚会、交流经验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因此,三僚村的风水文化愈来愈浓厚,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一举成名天下知。
    永乐十一年夏天,一位著名的风水大师跟随庶吉士王英率领600精兵,历时6年,考察了辽宁、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6省,实行因地而形,用险制塞的风水术,主持了明代长城修复的勘测规划工作,把长城变成了一道纵深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位风水先生就是杨筠松的传人曾从政,他后来又为号称中国第一祭坛的天坛相卜勘测。
    胡玉春说,杨筠松来到赣南后,先至宁都怀德乡,生活了10多年,名声渐起,被宁都客家研究者和风水先生视为骄傲,后定居兴国三僚,足迹遍布赣南地区。他在研究堪舆术,造福百姓的同时还收徒传艺,培养出了为长城十三陵选址设计的廖均卿、永定著名圆土楼———承启楼的选址设计者陶张等一大批地理风水学家,至今在宁都、兴国、于都等县仍有不少风水先生称自己为杨的传人,仅三僚村就有四五百人号称杨的传人,以看风水为生,活跃在民间。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犹存三僚村

三僚村的现在
    胡玉春说,去三僚村,从兴国向东需要75公里,而从宁都向西需要45公里,处于两县的交界处,位置非常偏僻。
    9月11日,车刚进兴国梅窖镇,一幅巨大的宣传画便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三僚——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然而,从梅窖镇中心街区到三僚村还要走10余公里的土路,而且路面崎岖不平,摩托车一路小心翼翼,记者坐在后面,提心吊胆了一路,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三僚。
    摩的一直开到村子中心的杨公祠门前才停下,杨公祠大门紧闭,一副对联很是惹眼:学究天人泽被九州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衣冠。两座石狮孤独地守候在空旷的祠堂前,一缕香烟在门前的台阶上淡淡升起,周围很静。黄明说,平时这里很少有人来,但是每逢节日,就会来很多的人祭祀杨公,如果这里的风水先生新收了徒弟,就要来这里举行仪式,也很热闹。这里的人认为杨筠松喜欢宁静淡泊的生活,所以没有重大的事情一般不会来打扰他。
    三僚村的地形很独特,是个群山环抱的一个圆形盆地。盆地中间为平整厚实的黄土冈(当地人称黄土嵊),冈中间却孤零零凸起一座狭长的石灰岩小山岗,坐北朝南,名曰“罗经石”,北宽南尖,形状酷似罗盘中间的指针。罗经石上还有一孔天然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测,当地人取名“吸石洞”,这石峰就是杨筠松当年钳记里的“前有罗经吸石”。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犹存三僚村

 黄明告诉记者,到过三僚村的人,都会觉得这里的地形是一个堪舆使用的罗盘。《易经》曾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三僚村曾、廖二姓的村落,正好是太极中的“两仪”。三僚村是一个按照易经原理进行建设的古村,后天进行了“四维八景”的点化,以吻合易经原理。三僚村“四维”,就是在村子\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建筑的东华、西竺、南箕、北斗四座寺庙。东华寺位于三僚圩东面东华山半山腰,距圩场2.5公里,还有东谷朝云、眠弓峻岭两个景点在这座山峰。东华山山顶是兴国县与宁都县的分界线,山北属兴国,山南属宁都县,山南麓有一座碧波万顷的水库。听着黄明的解说,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村子,顿时变得神秘万千。然而走在村子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记者却感觉村子和其他的村庄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其他的村子更穷一些,房屋大都很破旧,朝向也都以整齐为主。然而,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一路走过来,在这样破旧和偏僻的小村里,却有不少的高级轿车停在那里,村民张大山说,那是外地来本村请风水先生的,平时有很多广东、福建甚至香港、台湾的老板来这里请风水先生。
    黄明介绍说,三僚现在全村人口约4600人,分居在18个村民小组,居民主要是曾、廖两姓,大多以种庄稼为生,也有一部分出去做生意,最富有特色的是,这里有四五百名风水先生,活跃于赣、闽、粤和台港地区的民间。因为是杨筠松的故乡,所以人们很看重这里的风水先生,他们平时都很少在家,分布于各地勘察地形,这里实际居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年人也很少。
    从原路返回,摩的换成了三僚村的,一路颠簸。的哥说,这里年底就会修成水泥路,不久前,一位香港老板来拜杨公,看到路面如此差,就对村里表示要出资20万,把这条通向外面的路修好,以方便更多的人来三僚。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犹存三僚村

客家人的风水情结
 客家先民的风水习俗由来已久。史书记载,中国的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民族先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勘察和选择,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据《大雅·公刘》篇载,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日起日落,以确定居处。
    作为一个风水学家,胡玉春说,风水术在学术界也称相地术或堪舆学,是华夏先民经过数千年的创造、演变而成。虽然扑朔迷离的风水学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作“禁区”,但近年来“风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认为其中既有迷信的影子,但也不乏科学的成分,就其积极意义的一面来看,主要是指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学问。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汉末,形成了风水术的原形。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即江西的形势派和福建的理气派。
    胡认为,当初中原的客家先民在迁徙来赣州时,因为受到当地土著的排斥,为了生存,他们只好选择还没有开垦的荒山野岭居住,山区即可避乱,又适合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人格外注意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居住,在客家居住区有“有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说法。所以,住房选址要看风水,成了客家人一项很重要的风俗,并逐渐形成了传统,代代相传。
    在宁都洛口镇灵村南侧大埠坪,有一座唐朝温氏邱太夫人墓,风水之好历来为民间所津津乐道。温氏为唐天宝年间光禄大夫邱文仲之墓,文仲原籍河南洛阳,其祖父曾任唐武卫将军,因直言高宗被贬平民,文仲定居灵村,其妻为诰命夫人,文仲为赣、闽、粤、台、湘等海内外邱氏始祖,衍传子孙逾百万人。当地人认为邱氏能有百万裔孙,都是因为温夫人墓是杨筠松传人点定的,风水好。从此,人们在为亲人筑墓时都十分看中风水,必定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形,确定方位。
    胡玉春说,在赣州很多纯客家县中,不仅筑造坟墓要看风水,盖新房、办喜事等都要请“风水仙”占卜、选择吉日,这至今还是客家人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

◎之五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23: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五)
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4日)
来源: 郑州晚报
 
唢呐手肖秋林
    9月13日,于都文化馆馆长何小兰领着记者,在于都一个偏僻的小街道上七拐八绕,才找到唢呐手肖秋林的家。敲开门后,迎接我们的却是肖的妻子,“秋林几天前就去罗拗镇演出了”。肖秋林是于都很知名的唢呐手,不仅唢呐吹得好,还能同时演奏7种乐器,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所以经常被请去表演。我决心找到这位唢呐高手。
    在于都县委宣传部肖干事的帮助下,记者来到了罗拗镇水段村大埁坑。在一阵高亢的唢呐声中,不用问路,我直接找到了正在该村马氏祠堂内表演的肖秋林。一个高台之上,肖藏在围布里面,正表演木偶戏《桃园三结义》,一会儿鼓声一会儿琴声,同时还会响起唢呐和其他乐器的混合声音。沧桑的唱白不时从台上传出,一群村民围在周围,兴致勃勃地观看,高潮时不断有笑声响起,奇怪的是没有掌声。
    马灶发是这个村马氏家族的理事。在肖正表演的时候,马告诉记者,原先的马氏祠堂因为破旧不堪,经过族人的商量,决定重新修建,刚建好的祠堂是要庆祝的,所以就花钱请了手艺最好的肖师傅来演出5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他们这里的“老表”和家族的人们都很喜欢肖师傅的表演,尤其是肖的唢呐声音清亮婉转,传出很远,“这可以光宗耀祖的”。
    上午11时许,肖秋林结束了上午的表演。坐在我面前,55岁的肖显得有些苍老,头发斑白,但是有一种民间艺人的特殊气质,衣服朴素但穿得很整齐。肖秋林说,他自小就对唢呐充满了兴趣,13岁时就开始学,一直坚持了40多年,掌握了至少100种唢呐曲牌。“你别看一支小小的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吹奏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招牌,没有人会再请你。”聊起唢呐,肖兴致勃勃。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唢呐世家的由来
    肖家唢呐曾经有过辉煌。肖秋林说手艺是祖传的,从他这代算起,向上至少5代以前就开始吹唢呐了。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他的父亲,然而他却从没有见过他,他还没出生父亲就参加了革命,跟着红军的部队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然而父亲在部队的故事却传了回来。
    祖父是名传十里八乡的唢呐好手,肖的父亲从小就受到熏陶,15岁时就成为一个唢呐的高手,能一直吹两个小时不停。19岁那年,国内革命正处于紧要关头,父亲在家人的鼓励之下,参加了红军,跟着毛泽东的大军奔赴了前线。到了部队之后,因为肖秋林的父亲唢呐吹得很好,受到了战友的喜爱。在战争闲暇和最激烈的时候,唢呐成了战士们最好的娱乐和激励斗志的武器,肖父的名声也在部队传开。一次,在为战友表演唢呐的时候,被来视察的毛泽东看到。了解了肖父的情况之后,毛主席称赞他说,不愧是唢呐世家,技艺高超,并鼓励他要用唢呐为革命服务。随后,因为乐器相通,肖父成了一名司号手,高亢洪亮的号声鼓舞了不少战士为革命冲锋陷阵。在一次战斗中,肖父不幸牺牲。
    毛泽东的一句“唢呐世家”鼓舞了肖家几代人。肖秋林的两个儿子都是方圆十里有名的唢呐高手,有了红白喜事,人们争相请他们去表演。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肖秋林的现实生活
    肖秋林说,虽然他从没见过父亲,但是他的手艺还是得到了祖父的亲传,一些诀窍是别人都不会的。13岁时,他参了一个师傅但没有拜过师,经过自己的刻苦自学,加上祖传的传统秘诀,现在他可以吹打唱一起进行,一口气吹上十里地,喉咙不干。从18岁开始,肖秋林便以唢呐手艺闯天下了。肖说,在于都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就是每逢婚丧嫁娶或者祭祀建祠堂,一定要请唢呐吹打几天。他便成了专门靠唢呐手艺吃饭养家的艺人,每个月至少有20天在外边表演。像这次遇到的“庙会”,就是一连表演5天,每天3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每场要两个小时左右。
    肖秋林一家10口人,老伴没有工作,在家为儿子们带孩子。两个儿子均已经成家,大儿子肖访华也是从事唢呐表演为生,二儿子在街上做饭店生意,女儿在家没有工作。一家10口要吃饭,只有4个人挣钱。“勉强够生活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吹奏千年兴衰

唢呐之乡历史悠久
    1996年春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当50名身着淡黄与橘红色艳丽服装、头扎红碎花头巾的于都客家唢呐手吹奏的最后一个音符,还在观众的耳朵中余音环绕时,总政歌舞团著名编导张继刚便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大声喊:请于都客家唢呐代表队的代表走上来。张继刚的手和于都唢呐队代表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霎时,掌声如雷。这一场景发生在当年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擂台大赛上。时隔7年,姚玉凤对记者讲起这段历史时,还是激动莫名。她认为这是于都唢呐最辉煌的一刻。姚玉凤是于都县文化馆民间文化部部长,几年前,为了整理资料,花了一年多时间,对于都的唢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这令她收获颇丰。她说,于都的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南迁的中原汉民将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最早的诞生已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唢呐是客家先民当时农闲时消遣的一种娱乐形式。据记载,早在1600年前,客家唢呐就盛行于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
    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当地唢呐手有这样一首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姚玉凤说,于都客家唢呐汲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唢呐以齐奏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以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打经验,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现在有280种之多。因为唢呐的种种优势,成了当时客家人一项很重要的生活娱乐项目,重大喜庆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都要有唢呐,在于都的农村成了一种普遍的项目,男女老少都会吹打。
    1986年,于都专门成立了文化户协会,由县文化馆负责,把过去那些“散兵游勇”们组织起来,形成了队伍,定期把唢呐手们召集在一起,切磋技艺,提高演奏技巧,并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姚介绍说,现在的于都已有唢呐乐队近80个,唢呐手近2000名,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乐手。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他们便活跃在全县各地,形成了浓厚的唢呐文化氛围。
    于都文化馆馆长何小兰对唢呐也颇有研究。她说,唢呐进入现代以来,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娱乐的层次和要求也提高了,形式比较单一的唢呐就受到冷落,这是唢呐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娱乐向民间艺术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会吹唢呐的转移到少数人身上。“这也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很多民间艺术都要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何小兰认为。

◎之四
   
特派记者尹海涛文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5 at 00:0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一飞赣州生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江西站(六)
白鹭一飞赣州生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4日)
来源: 郑州晚报
 
走进白鹭古村
    9月15日上午8时30分,在赣县县委宣传部干事聂道英的陪同下,我向白鹭村进发。在车上,聂道英告诉我,白鹭村位于赣县的北边,距县城63公里,与兴国县和吉安市的万安县相邻,整个村落依山傍水,沿着村子里的一条小溪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客车一路颠簸,不时为停在路边或为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和运输车让路。聂道英说,白鹭古村今年3月份进了县里的开发计划,要把它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现在正在修路。隔窗相望,四周山峦起伏,一条小道蜿蜒在山的半腰,看不到前面,不少修路机器正在如火如荼地忙碌。
    10时20分,客车在相邻的田村乡停下。下了客车,很多摩的围了过来。聂道英说,上午没有去白鹭的客车了,只有租摩托车去。听说我们去白鹭,的哥异口同声,一人6元钱,少了不去,“有20里哩,路也不好走,一直都是这个价”。
    坐上摩的,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路而行,让人提心吊胆。的哥说,是去看白鹭古建筑的吧,这几年来这儿的外地人很多,都是去看建筑的,有时候一天能拉七八拨儿客人往返白鹭和田村。11时,终于到达白鹭村。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一飞赣州生

因梦白鹭而留居
    白鹭村的由来起源一个传说。在白鹭村口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的钟经文老汉,向我讲述了白鹭村的来历。南宋高宗绍兴六年,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16代孙钟舆,从老家兴国县竹坝乡携带妻儿,赶着百余只鸭子,游牧到现在的白鹭。因天色已晚,他们便露宿在河边。半夜梦见自己的百余只鸭子变成了一群洁白如云的白鹭展翅高飞,钟舆不禁失声喝彩:“好白鹭,好白鹭。”结果把妻子惊醒。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只见满地银光闪闪,百余只鸭子一晚间生了200多个蛋。钟舆便对妻子说:“咱们不走了,就在这个白鹭入梦的地方安家。”白鹭这地名就因此而起,钟家在此繁衍生息。
    钟老汉热情地把记者领到一条小溪面前,“现在这条鹭溪小多了,在以前可是一条大溪流”。他说,鹭溪源于现在的兴国县,穿流白鹭村中部进入赣江,它不用通过弯曲的赣江支流贡江就直接流入赣江,缩短了北下的距离,使古代兴国永丰、赣县白鹭、田村一带的木竹通过鹭溪源源进入赣江,缩短了流程60多公里。古代的鹭溪河面宽阔,水深也足以木竹通行,正是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使白鹭乡的木竹打入市场,村子开始繁荣。
    因为从事木竹生意,钟氏后代便富裕起来。他们见了世面,认识到要培养有文化的后代,于是开始重视兴办教育。因此从清代早期开始,钟氏家族涌现了大批读书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白鹭乡主管宣传工作的尹书记说,那时白鹭村共出了两个知府、6个知州知县,举人17个,秀才568人,这一阶段是钟氏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