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粤高凉仔

【原创】客家人融于广府,为何不融于闽人?笑语杂谈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5 10: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雨难挡空前盛事 汕尾万人冒雨参加艺术节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9/25/content_990187.htm

新快报讯 (记者 任磊斌)台风“达维”使汕尾市城区昨日暴雨倾盆,但仍难挡首届泛珠三角(汕尾)艺术盛事。1万多人冒雨与来自泛珠三角11个省区、8个民族的21支民间艺术团队共聚于本次民间艺术盛会。

汕尾文化积淀深厚,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广府文化在这里交汇,还有本地文化中骄傲的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八音、渔歌、麒麟舞……

据悉,此次艺术节活动期间,汕尾还举行一批经贸项目的签约、剪彩和奠基活动,共有投资总额达314亿元的87个项目进行签约,90个剪彩项目投资额达16.7亿元,另有83个项目奠基,投资额72.6亿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也說,汕尾文化不屬於潮汕文化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5 12: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佬与潮汕文化

http://www.csgd.org/shownews.asp?newsid=1291

         实际上,汉文化的潮州地方亚型,尚赖宋元以后福建移民的迁入,才逐渐形成。闽文化的西渐和潮州的福老化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
    福老,指居住在福建漳州和潮汕一带,讲闽南方言的汉族人。饶宗颐教授说:“福老初非潮州土著,大率来自福建,而间接徙自晋豫,与客家同为中原遗族,惟客家播迁于山岳地带,而福建老则循海岸线由闽迁粤。”(《潮州志·民族志稿》)宋元时期,闽文化空前繁荣,中华主流文化以闽文化为中介,对本地区影响的力度加强。由于闽人对本地区规模空前的移民,闽地风俗濡染岭东,故南宋的《方舆胜览·潮州》已经有“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的记载。另外,本地土著的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也加速与移民融合。潮汕民系在这时开始形成。时至今日,历史上政区基本上隶属广东的潮汕,文化面貌却接近闽台,就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的。宋元时期闽文化的影响本地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闽籍官师的宦仕潮州。宋代潮州职官多闽人,以知州为例,北宋知州籍贯可考者30人,闽人17人,南宋知州籍贯可考者63人,闽人36人。属官中闽人更多。当时闽籍仕潮官师,尊崇韩愈,慨然以兴学明道为己任,保留在《永乐大典》中的宋元方志,对此有很详细的记载。他们兴建州县学宫学舍,创办书院,办置、扩充学田,保证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在这些闽籍官员的努力下,宋代潮州教育比唐代有显着的发展。明嘉靖《潮州府志·选举志》载,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谢言以“草泽应诏,进士及第”,自此后到宋末止,潮州共有139人登进士第。这一批精英,是在民众的教育程度提高的状况下出现的。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华主流文化在潮州迅速传播,潮州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于发达地区,故《方舆胜览》有“封疆虽隶于炎方,文物不殊于上国”之誉。
    二是闽人的移民潮州。晚唐以前,无论从全国还是从广东看,潮州都属于荒僻之区,人口稀少。北宋以来,韩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使本区的生存环境日益改善,来自闽地的移民日益增多,人口数量发展很快。根据梁方仲先生《中国历代户口田亩田赋统计》,潮州唐宋元三代人口密度为:唐代,每平方公里1.2人,在全省27个州中排第23位;北宋,每平方公里4.5户,在全省23个州军中排第5位;元代,每平方公里27人,在全省23个路州军司中排第3位。可见,宋元时期本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跃居全省前列。
    闽人移民潮州在文化上的意义,首先在于将更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和从事工商业的传统带到本地区。宋代的福建,地狭人稠的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势下面,从事农业的农民,一定要讲究耕作技术,留心水利建设,而有了技术经验的积累;又有大批人口另求生路,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福建人的经商,在北宋已很出名。他们的移民潮州,促使了本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水平提高,海上运输和贸易活跃。潮汕人的善贾,在此时已见端倪。
    其次,移潮闽人多宦仕与世家,其中有很多成为本地望族(饶宗颐《潮州志·民族志稿》)。这些望族,很注重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潮汕人至今重视宗族血缘关系,应于此时奠定基础。
    再次,移民将闽地风俗,从方言、民间宗教信仰到日常生活习惯带入本地区,闽潮同俗,自此时已然。
    先说方言。上面谈到,自秦汉一直到唐五代,大体上,本地区与广府的关系,要远远比它同福建的关系密切。当时本地区居民的语言,与福建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晋唐时,本地的移民与土著关系相当隔绝,他们使用的语言,恐怕仍旧保留了很多中原音韵。宋代以后,大量闽人,特别是泉州、兴化二地的居民,向本地区作板块式的移民,本地居民原先所使用语言被覆盖了,俗称“福老话”的闽南方言成为本地区通行的语言。
    次看风俗。宋代福建的地狭人稠,迫使居民转事他业。做工经商之外,业儒和出家在福建亦蔚为风俗。闽人迁潮,把这些风俗也带到潮州。南宋,好读书已成为潮州民风的一大特色。《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风俗形胜》引用《潮阳志》说:
    (宋)孝宗尝问(王)大宝:“潮风俗如何?”大宝对曰:“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习尚至今然。
    很有趣的是,明代弘治的《兴化府志》讲述宋代风俗,也提到“家贫子读书”这句话。出家的风俗,在文献上还找不到直接材料,但是,宋代在本地区兴修和新建了不少寺院宫观,这些寺院宫观的修建,一定要以有人出家作为前提。宋代本地区信佛风气很浓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到现在还能够看到很多捐金奉佛或者修造祈福的实物资料。
    次看民间宗教。宋代福建民间信仰风气特别浓烈,《宋史·地理志》都说“其俗信鬼尚祀”。由于移民大量进入潮州,有不少福建民间信仰传播到了本地区。例如妈祖信仰和陈元光崇拜都在宋代就已经在本地区扎根。陈天资《东里志·疆域志》“祠庙·天后庙”条记载说,“天后宫……一在深澳,宋时番舶建”,可见妈祖信仰在宋代已经传入本地区,深澳的妈祖庙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番舶)建起的。陈元光是一位历史人物。他请建漳州,又首任刺史,很受漳州人民的尊崇,死后被庙祀。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封为忠应侯,此后又屡有加封,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漳州陈元光祖庙获赐“威惠”庙额。陈元光崇拜也随着移民的浪潮传播到潮州。潮州西湖葫芦山,至今保留着一面有“嘉定壬申(1212)”纪年的《重修威惠庙题记》摩崖石刻。石刻说明,距陈元光加封只不过几十年,潮州也建了威惠庙。
    从上举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宋代闽人的移民潮州,促使了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向潮州及海陆丰迅速传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03: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 ... 130/fjbd102811.html
------------
又是闽南学者,哎.

闽南文化分布在福建厦泉漳、广东潮汕、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广大地区。风俗虽无潮漳之分,奈何境土有闽广之异,削弱了彼此的联系。
-----------
是不是又是出自闽南学者之口??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9/25/content_990187.htm
汕尾人也說,汕尾文化不屬於潮汕文化呢。
----------
是啊,所以说汕尾的潮汕人认同潮汕,汕尾的客家人不认同,客家与潮汕之间的人也不认同.

http://www.csgd.org/shownews.asp?newsid=1291
---------------
潮汕文化不少是基于闽南文化,我前面也说了不少,您也看到,但这个贴子只是说明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的联系,同样,日本的文化也是基于中华文化,可是能说日本文化包括在中华文化内吗?
还有,潮汕文化形成于明清,难道明清所形成的文化就不能是文化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0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闽南学者,哎.
================
難道是客家學者乎?


是不是又是出自闽南学者之口??
==================
難道是客家學者乎?


是啊,所以说汕尾的潮汕人认同潮汕,汕尾的客家人不认同,客家与潮汕之间的人也不认同.
=====================
是汕尾的鶴佬(本地人)不認同潮汕啊。

””汕尾文化””积淀深厚,””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广府文化在这里交汇,还有””本地文化””中骄傲的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八音、渔歌、麒麟舞……


潮汕文化不少是基于闽南文化,我前面也说了不少,您也看到,但这个贴子只是说明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的联系,同样,日本的文化也是基于中华文化,可是能说日本文化包括在中华文化内吗?
还有,潮汕文化形成于明清,难道明清所形成的文化就不能是文化吗?
=============================
潮汕文化乃閩南文化的一種,若果說潮汕文化不屬於閩南文化的話,那汕尾人說汕尾文化不屬於潮汕文化又有甚麼問題呢?

汕尾文化不也是獨立的文化嗎?汕尾人也指汕尾話屬於鶴佬話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om111.blogchina.com/2204717.html

    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海,陆丰的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地级市。辖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和市城区,共设置3个办事处、40个缜、10个乡,13个农林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百万人。

    在这里,可能会有不少朋友,尤其是外省的朋友根本连汕尾的名字都未听说过,或也仅限于听说而己,并不真正对汕尾有多少了解。当然,更有的,只因另一个带“汕”字的城市——汕头的名头太响亮了,所以才连带的认为有头就有尾,由此才连猜带蒙而得到汕尾的一鳞半爪印象!

    其实,只要提起汕尾的另一个名字——海陆丰,则恐怕普天之下,就算是海外,也没有几个人会不知晓的了!汕尾市,就是基本上是在原海丰县、陆丰县的基础上设立的!说到汕尾,是绝对避不开“海陆丰”这几个字的!“海陆丰”在全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远较“汕尾”为高,要响亮得多!(近年来,有不少人纷纷提议,要将汕尾市改为“海陆丰市”,甚至连本地的省人大代表也将此正式做为提案,提交到了省九届人大进行审议!)

    而人们一提起“海陆丰”,在这过去的几十年来,则又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一个伟大的人来——彭湃!一提起彭湃,则首先在脑海里显现的,也是“海陆丰”这三字!彭湃与海陆丰,早就溶为了一体,他是海陆丰的儿子,他又是海陆丰最形象的代表,他就是海陆丰的活招牌!他因在海陆丰的所开创的丰功伟业而名垂青史,而海陆丰也以出了他这么一个英勇的儿子,而感到万分的自豪!

    还一个问题则是,人们一提起“汕尾”,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就将其与“潮汕”联系起来!汕头汕尾嘛,大家都是“汕”,大多数人又是同根同源,讲的语言,风俗习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不由分说的被连在了一起!

    其实,汕尾人与其它地区的潮汕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海陆丰,沿海一带的潮汕文化与内陆一带的客家文化既独立发展,又互相倚重,既共生共荣又各有天地!或许是因为历史上长期归属客家人占大多数的惠州府管辖的缘故,(只有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归汕头管辖)而且又身处在客家人的包围圈之中,(汕尾一面临海,其它身惠州,河源,梅州,揭阳中间,惠、河、梅都是客家地区,另与之接壤的揭阳部分,也大都是半客家地区,如揭西,普宁,只有惠来这么一个小缺口与潮汕其它地区相连,而本地北部山区,也有陆河等大量的客家人聚集地!)因此,尽管海陆丰有时被并入了潮汕地区,但由于地缘的关系,不少礼仪习俗与潮汕其它地区是大不相同,所以人们又俗称海陆丰人为“半山客”。这一切,造成了汕尾人对潮汕并不是怎么的认同,与潮汕其它地区的关系,也一直是若既若离!

    一段时期以来,汕尾人对于自己是否属于潮汕地区,也是很迷惑的。因为如从语言上,风俗和历史上来讲,他们大都可归作潮汕人。但却又因长时期远离潮汕的大本营,所以语言,风俗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潮汕又缺乏认同感,并不怎么认同自己是属“潮汕地区”的一分子。另外,再加上其它各地的潮汕人,对是否把汕尾包括进大潮汕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例如,很多潮汕的网络、网站,在论述潮汕的时候,就只认潮州,揭阳,汕头为潮汕三市。不少潮汕人也并不认同汕尾为“家d囊”,而很多潮汕人,潮汕的学者在论述“潮汕地区”的时候,也往往并不把“汕尾”包括进潮汕地区里边去的!可以这么说,历来,汕尾与其它潮汕地区的联系,并没有其它各潮汕地区间联系那么密切的,相反它与惠州的联系却反而更要强些!

    汕尾绝大部分人是属汉族的,占总人口的99。9%以上。不过,却也有一个世居此地,而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畲族,他们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管理区红罗村,人数只有一百多人!

    汕尾的方言是很杂的,基本上海丰县,陆丰县,城区等,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变了形的“潮汕话”,也既“福佬话”。而陆河县,海丰县与陆丰县的北部少部分地区,则有不小的部分讲的是变了形的“客家话”。还有少量讲白话的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其它还有“占米话”,“畲语”等!其中, “占米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和海丰县平东镇龙吟塘3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 9000人。“畲语”是聚居住在海丰县鹅埠镇红罗村的畲族居民所操的本民族语言,使用人口约180人。

    汕尾人的语言,无论是潮汕话,还是客家话,彼此都早已深深地受到了对方的影响,而形式发生了大变!例如:相对于潮汕其它的地方,汕尾人讲的“潮汕话”因受客家人的影响,相对于其它地区的潮汕人讲的“潮汕话”,是偏软的;而汕尾人讲的“客家话”,则因受“潮汕话”的影响,相对于兴梅的客家话,是偏“硬”的!这里讲的软硬,是指语气方面的!

    事实上,汕尾人是都具有一种既有异于潮汕,又与客家不一样性格的独特人群!他们的性格,是兼具了潮汕与客家两种性格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溶合而成的。这种性格既具有潮汕人团结,讲义气,强悍的性格,又具有客家人那种达观向上,自强不息,勇敢坚韧的品格!他们是这两种不同民系深深溶合在一起后而形成的。这中间,早已很难分清,哪些是属潮汕人的性格,哪种是属客家人的性格了!他们的为人,处世,对事对人的态度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无不深深地体现着独特于汕尾以外的人的地方,全都带上了深深的“汕尾”烙印!

    只要是汕尾人,无论他讲的是潮汕话,还是客家话,在这方面,都是高度一致的!他们中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就是饮食等风俗习惯,也是日益趋于一致的!在这里,我想举一个证据,那就是客家擂茶的风行!

    饮擂茶与食擂茶粥是客家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习俗,它起源于中原流传于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的客家人中。擂茶,也叫咸茶。全国农村吃擂茶的地方并不多,广东的汕尾市和揭西县以及桂、赣、湘西、台的部分地区,才有此习俗。
制作擂茶与擂茶粥,一是备好工具,包括擂棍与擂盆。擂棍一般用无毒、无异味的树枝削制而成,长约1.5米,直径约三四厘米;擂盆为盆内布满沟纹的陶器,大小根据家庭人数而定,一般擂盆上部直径25至40厘米为宜。二是根据原料用途、个人爱好和季节等选择不同的原料和辅料,其中茶叶、花生或芝麻等为必需原料。

    擂茶与擂茶粥的制法:一是原料准备。茶叶一般采用清明至立夏前后的鲜叶,经蒸烫去其青涩味,然后烘干或炒干贮藏备用。然后将原料装入擂盆,将原料擂至泥状。如果制擂茶则将擂好原料装入茶碗,冲入刚煮沸的开水稍作搅拌即成;如果是制作擂茶粥,擂好的原料可以不取出,加生油、生盐等,把煮至刚熟米粒的稀粥冲入擂盆,经搅拌均匀即成。但也有将茶叶、生米、生姜等用水浸泡后加入生油、生盐等放在擂盆内擂成糊状取出,拌入韭菜、菜豆、红薯粒等放入锅内,冲入温水煮成稀粥,食粥时再加入熟花生粉、熟芝麻粉、熟豆粉、碎糯米糍等各种辅料。

    经过这一道道工序后,味美而满带茶香的擂茶或擂茶粥,就算是擂好了,可以开吃了。于是乎,宾主围桌而坐,茶桌上放置上炒花生、香酥豆、蜜饯、油炸米果等佐料,主人依次将擂茶或擂茶粥送给客人,边品尝边叙家常。品尝时先呷一口,品香尝味,您会感到甘醇可口,齿颊留香;二三口慢饮,您会感到五腑通畅,神清气爽,回肠荡气;饮尽您会感到余味甘甜,回味无穷。正如汪曾祺书赠的擂茶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金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就是这种本源于客家的擂茶,却早已风行于汕尾各地了!入夏以后,汕尾市的乡村圩镇,一般都时兴吃擂茶或擂茶粥。每当有亲戚朋支来访,热情而好客的海陆丰老区农民,便立即动手制作擂茶招待,令客人倍感亲切。

    当然,这中间的吃法,也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海陆丰县城以及沿海一带的乡镇,吃擂茶时,喜欢加进加工好的芹菜、葱、蒜、虾米、鱿丝,味道极佳,刺激食欲。陆河各地的农村,却喜欢拌人炒米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头或荞头,清脆爽口,别有风味。而著名民间文学家钟敬文的故乡海丰县公平镇一带,习惯将刚煮熟的大米饭泡在咸茶里,加进各样香菜配料,他们叫做“饭茶”,权作点心,解渴充饥。(钟老先生这种吃法,现在在陆河各地也是这样的,我在家的时候,就特喜欢吃!)我记得,以前还曾经看见过,著名音乐家,海丰籍人氏马思聪写过的一篇短文,讲的就是他打小就喜欢吃这种,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擂茶”!外地的朋友倘有机会来汕尾的话,一定要尝尝这种独具汕尾特色的“擂茶”,那才算是不虚此行啊!

    所以总的来说,汕尾人并不全部等同于潮汕人,他们有不少异于潮汕人的地方,也与客家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既有潮汕人的团结又兼有客家人的勇敢,是一群具有特殊气质的广东人!他们存在着许多他们独有的东西,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处世准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有自己所独有的性格!

    汕尾的民风:团结、爱国、敢作敢为、达观、豪爽、刚强弘毅、勤劳、勇敢豁达、坚韧而彪悍,他们有不愧强权的传统,有着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在这里,总是在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着对变革的渴望!在这块热土上曾发出的农民运动的怒潮声,让全中国人民都领略到了,海陆丰人民那种“敢为天下先”,开创中国第一个苏维埃人民政府的勇气和胆略。汕尾人,在家里的时候,或许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但一到外地,却往往都混得不错!当他们受人欺压的时候,往往选择的不是宁事息人、忍气吞声,而是挺身而出、与之抗争!就算对手远较于己强,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应声而出!

    在这里,有这么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话,或许就是对此最好的解释了,那就是“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海陆丰人就是这么一种性格,无论他是讲什么话的,潮汕与客家的都一样。他们从来都不会惧怕别人的威胁,他们一般都受不了别人的气!有种“宁可玉碎,与不瓦全”的强悍性格,宁可拼其一死,也要保住尊严!也是这种性格,造就了海陆丰人不愧强权,敢于、勇于与远较已强的对手周旋、对抗!

    当然,汕尾人绝不是一味只顾争强好勇的,他们同时还兼具了客家人那种随和的性格。只要你不去刻意欺压他们,他们一般会待你很好很好的!他们一样的好客,一样的易结交!那种强悍的性格,一般都只是在受压的时候才显现出来的。他们一般比谁都彬彬有礼,古中原人那种“礼”的观念是很强的!在他们的风俗文化,传统观念以及日常生活当中,还留存有许多这种痕迹。

    或许是受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影响,汕尾人都比较愿意供子女读书。只要儿女读得下去,读得有成绩,就是做牛做马,砸锅卖铁,他们也要将儿女们的书供下去!也因此,海陆丰历来人才辈出,如温文尔雅,享誉全球的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壮怀激烈,宁被家里斥为“逆子”,也义无返顾地为革命的 “农运大王”彭湃;为广东省90年代掌舵的前省委书记谢非;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首任总设计师彭仕禄;开创战争报告文学先河的丘东平等,就是其中很形象的代表了!

    汕尾,还是一个著名的侨胞乡。据说,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说法:“在每六个香港人当中,就有一个祖籍是汕尾的!”仅举身处内陆山区的陆河县来说,全县才区区 20多万人,但海外的侨胞却有三四十万之众,远比本地的人还多!一直以来,这些侨胞都十分热衷于家乡的建设事业,为把家乡早日建设得更美更福更强而出钱出力!(可惜的是,本地的官员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只知道向他们升手要钱,要这要那!)

    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是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海丰县还是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过,他的出名,成为天下闻名遐尔的历史文化名城,却绝不是只自彭湃等早期共产党人才开始的。

    其实早在宋末元初,中华民族的杰出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曾在此驻足。那是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沿海抗元。不意宋降将张弘范率元兵分水陆两路袭击惠潮梅地区。文天祥于12月退回海丰,驻兵五坡岭。一天,文天祥全军正在吃午饭,突被元兵包围,仓促应战,将士多被杀死。文天祥遂被执,英勇不屈。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仍在崖山抵抗的南宋大臣陆秀夫和将军张世杰投降,文天祥断然拒绝,却写下千古名篇《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海陆丰不仅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还在区区之域,至今保持着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竹马戏等好几个全国各地早已基本绝迹,而唯海陆丰所独有的剧种,真可谓是奇迹。

    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正字戏,又称正音戏;白字戏,海陆丰也称之为“白字仔”,潮汕又称为“南下白字”。正字戏和白字戏,都由浙江传入福建、潮州。明代海运发达,正字戏由海运直接传人海陆丰,因海陆丰扼南北海运之险,是一个中继站、避风地和补给站,又多军旅据点。白字戏传入福建、潮州之后,渗透了闽南方言,成为闽南语系的一种地方戏了。凡闽南语系地区,如台湾、厦门、泉州、潮州、汕头、海丰、陆丰乃至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都有白字戏的流布。但到后来,白字戏却仅在物产丰阜的海陆丰扎根、生存与发展,在其它地方却早已成了绝唱!

    总之,汕尾讲潮汕话的,是客家化了的潮汕人;讲客家话的,是潮汕化了的客家人!边吃着色香俱浓,而又独具地方特色吃食的擂茶;边听着具有浓浓海陆丰韵味而,又唯海陆丰所独有的“正字戏”,“白字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这就是今日之汕尾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屬鶴佬的汕尾人也不認同潮汕,就好像潮州人不認同閩南一樣,心態就是以本身地域為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12: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難道是客家學者乎?
---------------------
又是闽南学者,呵,说明您看问题不是很全面.

是汕尾的鶴佬(本地人)不認同潮汕啊。
----------------------
呵,是不是我就不清楚了,我也只是知道汕尾的潮汕人认同潮汕,至于说汕尾不认同潮汕,没有了解过.

潮汕文化乃閩南文化的一種,若果說潮汕文化不屬於閩南文化的話,那汕尾人說汕尾文化不屬於潮汕文化又有甚麼問題呢?
-----------------------
潮汕文化不是闽南文化的一种.汕尾人说其文化不属于潮汕文化是很正常的,因为汕尾地区文化本来就是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相处相合之地,要是说汕尾文化属于潮汕文化,我想海丰大部分人是不会同意的.

汕尾文化不也是獨立的文化嗎?汕尾人也指汕尾話屬於鶴佬話啊。
------------------------
那我就不清楚了,没有了解过.

同屬鶴佬的汕尾人也不認同潮汕,
-------------------------
呵,我读大学时,汕尾是加入潮汕同学会的,但加入的部分大都来自陆丰,所以其有强烈的潮汕认同,也讲潮汕话,虽然口音有些差别,但听懂没有问题,不认同潮汕的是海丰的客家和那些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相结合出来的人,我不知道学术上称为什么.

就好像潮州人不認同閩南一樣,心態就是以本身地域為先。
-----------------------
您了解过,所以知道潮汕人们的想法?呵呵.
您又知不知道潮汕有句话---"潮州人,福建祖",说明潮汕地区与闽南文化的联系,但没有几个会认同说潮汕文化是闽南文化一支,因为潮汕文化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文化层面已不同于闽南文化,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潮汕民系的出现.
潮汕文化的独立性,网上大把,您找不到(或是不想找),那我帮您找到一些,希望不要说这些资料没有代表性.
http://cstc.lib.stu.edu.cn/lishiwenhua/whsy.htm
http://bbs.0663.net/viewthread.php?tid=17360&extra=page%3D9
http://www.chxw.net/cx/CX/22.htm
http://www.gd.xinhuanet.com/ling ... content_4984151.htm
http://dasamschen.blogchina.com/448751.html
http://5210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87&ID=81004
这些贴子,有专家的话,也有网友的评述,当然,这也只是代表一派的观点,信不信您自己选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17: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闽南学者,呵,说明您看问题不是很全面.
=====================
閩南學者可以是任何人,洋人也可以的,不過研究的主要都是以閩南動(系)人為主啊。



呵,是不是我就不清楚了,我也只是知道汕尾的潮汕人认同潮汕,至于说汕尾不认同潮汕,没有了解过.
==============================
汕尾人,當然是指鶴佬,不認同屬潮汕,當然也包括認為自己不是潮汕人啊,上面的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我接觸的汕尾人也是有這種思想的,潮汕人又想要拉關係乎?


潮汕文化不是闽南文化的一种.汕尾人说其文化不属于潮汕文化是很正常的,因为汕尾地区文化本来就是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相处相合之地,要是说汕尾文化属于潮汕文化,我想海丰大部分人是不会同意的.
===============================
潮汕地區不也是有客家文化與及畬人的成份嗎?跟汕尾會差幾多呢?其實就好像潮汕人不認閩南一樣的道理而已。


那我就不清楚了,没有了解过.
==================
可以看上面的文章。

    一段时期以来,汕尾人对于自己是否属于潮汕地区,也是很迷惑的。因为如从语言上,风俗和历史上来讲,他们大都可归作潮汕人。但却又因长时期远离潮汕的大本营,所以语言,风俗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潮汕又缺乏认同感,并不怎么认同自己是属“潮汕地区”的一分子。另外,再加上其它各地的潮汕人,对是否把汕尾包括进大潮汕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例如,很多潮汕的网络、网站,在论述潮汕的时候,就只认潮州,揭阳,汕头为潮汕三市。不少潮汕人也并不认同汕尾为“家d囊”,而很多潮汕人,潮汕的学者在论述“潮汕地区”的时候,也往往并不把“汕尾”包括进潮汕地区里边去的!可以这么说,历来,汕尾与其它潮汕地区的联系,并没有其它各潮汕地区间联系那么密切的,相反它与惠州的联系却反而更要强些!



呵,我读大学时,汕尾是加入潮汕同学会的,但加入的部分大都来自陆丰,所以其有强烈的潮汕认同,也讲潮汕话,虽然口音有些差别,但听懂没有问题,不认同潮汕的是海丰的客家和那些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相结合出来的人,我不知道学术上称为什么.
==============================
加入學生會是否因為沒有本身的就不知道了,不過汕尾人普遍就是不認同屬潮汕,跟惠州及廣府的關係甚至更加近呢,或許這就是白話在汕尾流行的原因吧?


您了解过,所以知道潮汕人们的想法?呵呵.
您又知不知道潮汕有句话---"潮州人,福建祖",说明潮汕地区与闽南文化的联系,但没有几个会认同说潮汕文化是闽南文化一支,因为潮汕文化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文化层面已不同于闽南文化,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潮汕民系的出现.
潮汕文化的独立性,网上大把,您找不到(或是不想找),那我帮您找到一些,希望不要说这些资料没有代表性.
http://cstc.lib.stu.edu.cn/lishiwenhua/whsy.htm
http://bbs.0663.net/viewthread.php?tid=17360&extra=page%3D9
http://www.chxw.net/cx/CX/22.htm
http://www.gd.xinhuanet.com/ling ... content_4984151.htm
http://dasamschen.blogchina.com/448751.html
http://5210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87&ID=81004
这些贴子,有专家的话,也有网友的评述,当然,这也只是代表一派的观点,信不信您自己选择.
============================
潮汕人也認同祖先乃福佬吧?語系沒有改變吧?不要說閩南學者,連大方向也是如此歸類的啊。
其實就好像汕尾人指,潮汕人有資格去代表他們嗎?汕尾人不是潮汕人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閩南學者可以是任何人,洋人也可以的,不過研究的主要都是以閩南動(系)人為主啊。
----------------------
是啊,可以是任何人,但是这些人是以闽南系文化来看待问题,对不对,潮汕学者也可以是任何人,不单只是潮汕人.

汕尾人,當然是指鶴佬,不認同屬潮汕,當然也包括認為自己不是潮汕人啊,上面的文章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
天啊,我都不知说了几次,汕尾市潮汕系的认同自己是潮汕人,客家系认同自己是客家人,而二者中间认同什么,我就不是很清楚.

我接觸的汕尾人也是有這種思想的,
------------------------
我也接触过汕尾人,当中潮汕系的认同潮汕身份,客家系的认同客家身份,这很正常的,也许您接触的是汕尾客家人或是二者中间的人,我想您上网查找也会知道.

潮汕人又想要拉關係乎?
------------------------
呵呵,潮汕人从经济,文化,思想等这些方面需要拉别的民系文化的关系乎?呵呵.

潮汕地區不也是有客家文化與及畬人的成份嗎?
-------------------------
是的,可是从历史,文化上看,潮汕地区都是潮汕文化占主要部份,客家文化和畬人文化也有,但很少,很少.
同样,客家地区的潮汕文化所占部份也是极少.

跟汕尾會差幾多呢?
--------------------------
与汕尾相差多少我就不清楚,因为没有接触过.

其實就好像潮汕人不認閩南一樣的道理而已。
------------------------
这个道理相差好远,您所说的潮汕人是多少?我认识的潮汕人不认同的是文化.

可以看上面的文章。
-------------------------
我只相信接触过的汕尾人.

加入學生會是否因為沒有本身的就不知道了.
--------------------------
接您这样说,汕尾人不认同潮汕文化,那为什么还要加入潮汕同学会?呵呵,难道又是有选择性的选择,呵呵.
都说汕尾潮汕人认同自己的潮汕身份,自然会加入,而汕尾的客家系当然不会加入,因为没有认同感.对不?

不過汕尾人普遍就是不認同屬潮汕,跟惠州及廣府的關係甚至更加近呢,或許這就是白話在汕尾流行的原因吧?
----------------------------
汕尾地区的行政管理从来没有并入过潮汕三市,一般提起潮汕地区,也都是指这三个市.从历史,文化上面看,汕尾地区的文化更接近于客家文化,这可能是受惠州的影响,所以汕尾人不少人不认同潮汕,这也是很正常的.

潮汕人也認同祖先乃福佬吧?語系沒有改變吧?
---------------------------
呵,麻烦您把这些文章好好的看一下,很多关于潮汕文化的独立性您没有看到吗??
http://5210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87&ID=81004
引用----
  民系是民族的分支,语言决定着文化,民系文化是以方言为主要特征来区分和传承的。从民系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潮州文化,首先应明确它是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子文化,因为历史、地理、气候、民族间的融合等诸多因素,它又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个性特征;其次,潮州话是潮州文化的根本载体,虽然潮州话属于闽南语系,但因为潮州在历史上政治、经济、艺术、教育、人文的独立性、完整性,故其民系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语系,潮州文化已具有充分的自身的民系特性
不要說閩南學者,連大方向也是如此歸類的啊。
-----------------
麻烦您再好好看看.

其實就好像汕尾人指,潮汕人有資格去代表他們嗎?
------------------
潮汕人当然没有资格,您在哪个方面看到潮汕人支代表汕尾人了??

汕尾人不是潮汕人啊。
-----------------
汕尾的潮汕系认为自己是潮汕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0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和潮汕地區的客家人 融入閩南的一大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09: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可以是任何人,但是这些人是以闽南系文化来看待问题,对不对,潮汕学者也可以是任何人,不单只是潮汕人.
===========================
對啊,研究閩南文化跟研判潮汕文化根本沒有衝突的啊,潮汕文化只是閩南文化對下的一個層面而已。研究潮汕文化的可以不用理會潮汕以外的閩南文化的啊。


天啊,我都不知说了几次,汕尾市潮汕系的认同自己是潮汕人,客家系认同自己是客家人,而二者中间认同什么,我就不是很清楚.
========================
汕尾的鶴佬只是認同自己是汕尾人而已,甚麼汕尾市潮汕系,你真是會把汕尾人強姦的啊,唔,是指在汕尾的潮汕人吧?汕尾本地人當然是不會認同潮汕的啊。



我也接触过汕尾人,当中潮汕系的认同潮汕身份,客家系的认同客家身份,这很正常的,也许您接触的是汕尾客家人或是二者中间的人,我想您上网查找也会知道.
=================================
我接觸的汕尾人有在當地接觸的也有移居香港的,飲食跟汕頭的差不多,不過就否認是潮汕人啊。
我跟汕尾的親戚說,汕尾其實是從海陸豐分出來的吧?他也立即否認,指汕尾跟海陸豐是分開的。


呵呵,潮汕人从经济,文化,思想等这些方面需要拉别的民系文化的关系乎?呵呵.
==========================
對啊,所以潮汕人要跟被他們歧視的汕尾人拉關係很奇怪啊。
”大閩南”跟”大潮汕”性質一樣啊。


是的,可是从历史,文化上看,潮汕地区都是潮汕文化占主要部份,客家文化和畬人文化也有,但很少,很少.
同样,客家地区的潮汕文化所占部份也是极少.
============================
潮汕的客家人跟鶴佬很多都互相融合了,正所謂”大埔無福,澄海無客”,其他的,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与汕尾相差多少我就不清楚,因为没有接触过.
=============================
我可以說,差不多,不過汕尾人就是不認同潮汕,就好像潮汕人不認同閩南一樣。


这个道理相差好远,您所说的潮汕人是多少?我认识的潮汕人不认同的是文化.
============================
你認識的就不知道了,潮汕不論語言及文化都是屬於閩南/福佬系統的。
潮汕人又稱汕尾人為鶴佬?代表甚麼呢?


我只相信接触过的汕尾人.
=====================
就只是你的同學吧?到過汕尾體會沒有?我到過了,感覺很特別,跟在惠城的一樣。


接您这样说,汕尾人不认同潮汕文化,那为什么还要加入潮汕同学会?呵呵,难道又是有选择性的选择,呵呵.
都说汕尾潮汕人认同自己的潮汕身份,自然会加入,而汕尾的客家系当然不会加入,因为没有认同感.对不?
============================
惠城人也有少數認同客家的,不過大部份都是不認同的,河源、博羅、龍門、粵西的哎人等,都有不認同客家的啊。
不過汕尾人普遍就是不認同屬潮汕,跟惠州及廣府的關係甚至更加近呢,或許這就是白話在汕尾流行的原因吧?
把汕尾人說成是汕尾潮汕人,你的大潮汕心態真是.......
只許大潮汕,不許大閩南,呵呵。



汕尾地区的行政管理从来没有并入过潮汕三市,一般提起潮汕地区,也都是指这三个市.从历史,文化上面看,汕尾地区的文化更接近于客家文化,这可能是受惠州的影响,所以汕尾人不少人不认同潮汕,这也是很正常的.
=======================
對啊,汕尾曾受惠州管轄,文化及族群的交流已經使到汕尾形成其獨特性,這就好像潮汕人不認同閩南一樣,這是很正常的啊。
既然你已經承認汕尾文化跟潮汕的不同,還有甚麼問題呢?


呵,麻烦您把这些文章好好的看一下,很多关于潮汕文化的独立性您没有看到吗??
http://5210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87&ID=81004
引用----
  民系是民族的分支,语言决定着文化,民系文化是以方言为主要特征来区分和传承的。从民系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潮州文化,首先应明确它是汉民族文化中的一个子文化,因为历史、地理、气候、民族间的融合等诸多因素,它又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个性特征;其次,潮州话是潮州文化的根本载体,虽然潮州话属于闽南语系,但因为潮州在历史上政治、经济、艺术、教育、人文的独立性、完整性,故其民系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语系,潮州文化已具有充分的自身的民系特性
=========================
對啊,潮汕文化有其獨特性,乃閩南文化之下的一個獨特文化,跟漳泉的有差別。
就以此來借鏡,你還要說汕尾人屬於潮汕民系,汕尾文化是潮汕文化嗎?


麻烦您再好好看看.
=================
看完了,那東莞人也可以說,東莞人乃獨立於粵民系之外的啊,現在東莞也自己打造文化新城,跟廣府無關啊。


潮汕人当然没有资格,您在哪个方面看到潮汕人支代表汕尾人了??
============================
你如何可以說汕尾人,當然是鶴佬而不是客家人,是潮汕系的呢?我想若果給汕尾人看到的話,一定會立即抗議呢。


汕尾的潮汕系认为自己是潮汕人.
=======================
汕尾的本地人,指鶴佬,當然不認同自己是潮汕人,當然,移居汕尾的潮汕人或許思想會不同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也把潮州人(潮汕人)跟鶴佬人分開,視為兩個族群的。

鶴佬人(又稱福佬,居於海豐、陸豐、汕尾及惠東一帶)講鶴佬話,語言跟潮州人有些不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啊,研究閩南文化跟研判潮汕文化根本沒有衝突的啊,潮汕文化只是閩南文化對下的一個層面而已。
----------------
是啊,研究闽南文化是和潮汕文化没有什么冲突,而发表学术报告只能看一个观点吗?
潮汕文化是只是闽南文化的下一个层面?呵呵,潮汕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中华文化,懂吗?我举出的例子不知您有没有看清,或是不想看清??

研究潮汕文化的可以不用理會潮汕以外的閩南文化的啊。
----------------
当然不可以,潮汕文化也有闽南文化的因素.

汕尾的鶴佬只是認同自己是汕尾人而已,甚麼汕尾市潮汕系.
----------------
原来我认识的汕尾人就可以不是汕尾本地人,您认识的就是?要不要我把同学会中汕尾同学的资料贴出来给您,让您打过去问问,好不好?要不要我把一些潮汕论坛上面的汕尾人的发言COPY一份,发到论坛上面给您看呢?呵呵,所以我才说汕尾人中,潮汕系的人认同潮汕,这样的说法不对吗?

你真是會把汕尾人強姦的啊,唔,是指在汕尾的潮汕人吧?
----------------
呵,您真是会搞笑,居然能将汕尾潮汕系的人称之为在汕尾的潮汕人,呵呵.

我接觸的汕尾人有在當地接觸的也有移居香港的,飲食跟汕頭的差不多,不過就否認是潮汕人啊。
--------------
有的人认同,有的人不认同,这很正常,我所接触的汕尾人二方面都有.

我跟汕尾的親戚說,汕尾其實是從海陸豐分出來的吧?他也立即否認,指汕尾跟海陸豐是分開的。
--------------
汕尾和海陆丰分开??是行政上面的分开,还是说地区上面的分开,还是说文化上面的分开?呵呵.

對啊,所以潮汕人要跟被他們歧視的汕尾人拉關係很奇怪啊。
--------------
呵呵,原来不认同汕尾人就是"歧视"汕尾人,噢,您太利害了,佩服,佩服...,那按您这样讲,汕尾人不认同潮汕人,岂不也是"歧视"潮汕人??呵呵.

”大閩南”跟”大潮汕”性質一樣啊。
----------------
噢,这方面没有想过,谢谢提醒,那您岂不是有些"大闽南"的味道呢,呵呵.

潮汕的客家人跟鶴佬很多都互相融合了,正所謂”大埔無福,澄海無客”,其他的,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
潮汕地区相互融合的文化很多,所以潮客一家亲。

我可以說,差不多,不過汕尾人就是不認同潮汕,就好像潮汕人不認同閩南一樣。
-------------
汕尾人有些人还是认同潮汕的,但潮汕人不认同闽南文化是因为潮汕文化的独立性,都不知您有没有看到我找的资料呢?
我没有找资料,就说我“无的放矢”,找到资料后就当没看到,哎,早知不找,浪费我的精力。

潮汕不論語言及文化都是屬於閩南/福佬系統的。
-----------------
语系是属于闽南,文化上的有联系,但不是闽南文化,资料也给您看过,不想再说。

潮汕人又稱汕尾人為鶴佬?代表甚麼呢?
-----------------
我接触的潮汕人都没有这样的说法,也许香港会有一些潮汕人这样认为,这样就能代表整个潮汕民系对汕尾的看法??呵呵。

就只是你的同學吧?到過汕尾體會沒有?
-----------------
是我接触的同学,还有网络上面各种文章,再加上本人到广州时,路过陆丰,亲自与当地人交谈,不知再您眼中,这样算不算是到过汕尾体会?

惠城人也有少數認同客家的,不過大部份都是不認同的,河源、博羅、龍門、粵西的哎人等,都有不認同客家的啊。
-----------------
那您就不能否认汕尾有客家系存在,人是多是少一回事,认不认同又是另一回事,同样,汕尾的潮汕系也存在,也有其认同。

不過汕尾人普遍就是不認同屬潮汕,跟惠州及廣府的關係甚至更加近呢,或許這就是白話在汕尾流行的原因吧?
-----------------
这方面就不清楚。

把汕尾人說成是汕尾潮汕人,你的大潮汕心態真是.......
-------------------
呵,不知是我说错让您误会,还是我的话您想误会?我是说汕尾潮汕人,我也说过汕尾客家人,这二者是其对身份的认同,不能这样讲吗?不然为什么会有香港潮汕人,香港客家人等等这类名词的出现呢,难道按您这样说,岂不“大潮汕”,“大客家”,呵呵。

只許大潮汕,不許大閩南,呵呵。
-------------------
您想“大闽南”是您的事,呵呵。

對啊,汕尾曾受惠州管轄,文化及族群的交流已經使到汕尾形成其獨特性,這就好像潮汕人不認同閩南一樣,這是很正常的啊。
-------------------
汕尾文化中,潮汕文化也只是一个部分而且,汕尾文化也不是潮汕文化的一支,也是独立于潮汕文化的,和潮汕文化平行的一个地域文化。
这就好象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一样,很正常。

對啊,潮汕文化有其獨特性,乃閩南文化之下的一個獨特文化,跟漳泉的有差別。
--------------------
潮州在历史上政治、经济、艺术、教育、人文的独立性、完整性,故其民系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语系,潮州文化已具有充分的自身的民系特性”---------没有看到吗?还是当看不到?这么明显的语言表达出的意思都不清楚吗??
噢,我开始怀疑您是不是有些”大闽南“,希望我这个怀疑是错误的。

看完了,那東莞人也可以說,東莞人乃獨立於粵民系之外的啊,現在東莞也自己打造文化新城,跟廣府無關啊。
------------------
要如何说是别人的自由,都说信不信由您,反正资料在那。

你如何可以說汕尾人,當然是鶴佬而不是客家人,是潮汕系的呢?
--------------------
呵呵,汕尾有纯客家,也有认同潮汕身份的潮汕系,您不认同,网上查找。

我想若果給汕尾人看到的話,一定會立即抗議呢。
-----------
呵呵,那我就不知道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1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研究闽南文化是和潮汕文化没有什么冲突,而发表学术报告只能看一个观点吗?
潮汕文化是只是闽南文化的下一个层面?呵呵,潮汕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中华文化,懂吗?我举出的例子不知您有没有看清,或是不想看清??
========================
這個不過我說了算的啊,是學者的歸類。


当然不可以,潮汕文化也有闽南文化的因素.
========================
當然啦,因為潮州文化乃閩南文化的一種,不過潮汕文化可以獨立研究,不用擴大至整個閩南層面的,就好像”潮州學”一樣啦。


原来我认识的汕尾人就可以不是汕尾本地人,您认识的就是?要不要我把同学会中汕尾同学的资料贴出来给您,让您打过去问问,好不好?要不要我把一些潮汕论坛上面的汕尾人的发言COPY一份,发到论坛上面给您看呢?呵呵,所以我才说汕尾人中,潮汕系的人认同潮汕,这样的说法不对吗?
=========================
你可以貼的啊,沒有問題啊,不過汕尾人大部份就是不認同屬潮汕的啊,就好像惠城一樣。
你不是想說,汕尾同學就可以代表汕尾人乎?
汕尾人根本不認同自己屬潮汕系的啊,何來汕尾潮汕系呢?潮汕閩南系?


呵,您真是会搞笑,居然能将汕尾潮汕系的人称之为在汕尾的潮汕人,呵呵.
============================
你當然搞笑啦,汕尾潮汕系的人是哪些人呢?汕尾人就只是海陸豐系的啊。


有的人认同,有的人不认同,这很正常,我所接触的汕尾人二方面都有.
========================
汕尾人或許對潮汕仍然有一些聯想,不過基本上已經沒有認同了,反而更加倒向惠州及廣府。


汕尾和海陆丰分开??是行政上面的分开,还是说地区上面的分开,还是说文化上面的分开?呵呵.
=======================
可能就好像佛山跟南海那樣吧?佛山從南海的縣城變成市,佛山人就看不起南海人了。


呵呵,原来不认同汕尾人就是"歧视"汕尾人,噢,您太利害了,佩服,佩服...,那按您这样讲,汕尾人不认同潮汕人,岂不也是"歧视"潮汕人??呵呵.
==========================
既然潮汕人不認同汕尾人的話,那汕尾文化又如何會是潮汕文化呢?
汕尾人的是否歧視呢?我想是”反歧視”吧?


噢,这方面没有想过,谢谢提醒,那您岂不是有些"大闽南"的味道呢,呵呵.
=============================
可惜我不是閩南系的人啊,也無意歸化閩南啊,可惜可惜。


潮汕地区相互融合的文化很多,所以潮客一家亲。
========================
所以客家文化也是潮汕文化的一種乎?潮汕文化的多元,客家文化就是其一?


汕尾人有些人还是认同潮汕的,但潮汕人不认同闽南文化是因为潮汕文化的独立性,都不知您有没有看到我找的资料呢?
=====================
汕尾人不認同潮汕文化是因為汕尾文化的獨特性,跟客家文化互相影響但又沒有被客家化,仍然屬於閩南/福佬/鶴佬系統之下的文化。
潮汕人也有認同閩南文化的,所以有學者出席閩南文化的會議。

我没有找资料,就说我“无的放矢”,找到资料后就当没看到,哎,早知不找,浪费我的精力。
========================
你沒有看清楚資料吧?


语系是属于闽南,文化上的有联系,但不是闽南文化,资料也给您看过,不想再说。
=======================
東莞話及台山話跟廣州話也差別很大呢,這些就更加不是粵文化乎?


我接触的潮汕人都没有这样的说法,也许香港会有一些潮汕人这样认为,这样就能代表整个潮汕民系对汕尾的看法??呵呵。
========================
香港的不就是從廣東傳入的嗎?粵人可以分辨出來嗎?就是因為潮汕人不認同鶴佬啊。


是我接触的同学,还有网络上面各种文章,再加上本人到广州时,路过陆丰,亲自与当地人交谈,不知再您眼中,这样算不算是到过汕尾体会?
=============================
我不知道你到海陸豐哪裡了,我在汕尾市區吃午飯,吃海鮮,說好像潮州菜的,當地人立即反駁,潮州的有得比嗎?你不要拿潮州人跟我們相比,汕尾人跟潮州人是不同的。


那您就不能否认汕尾有客家系存在,人是多是少一回事,认不认同又是另一回事,同样,汕尾的潮汕系也存在,也有其认同。
===========================
汕尾的客家當然不會認同是鶴佬的,汕尾的鶴佬也不會認同是潮汕的啊。


这方面就不清楚。
===========================
白話在汕尾市區頗為通行,跟惠城一樣。


呵,不知是我说错让您误会,还是我的话您想误会?我是说汕尾潮汕人,我也说过汕尾客家人,这二者是其对身份的认同,不能这样讲吗?不然为什么会有香港潮汕人,香港客家人等等这类名词的出现呢,难道按您这样说,岂不“大潮汕”,“大客家”,呵呵。
=====================
汕尾本地的鶴佬當然也不會認同潮汕的啊,汕尾潮汕人,還要裝傻?


您想“大闽南”是您的事,呵呵。
======================
我想”大中華”啊。



汕尾文化中,潮汕文化也只是一个部分而且,汕尾文化也不是潮汕文化的一支,也是独立于潮汕文化的,和潮汕文化平行的一个地域文化。
这就好象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一样,很正常。
========================
汕尾文化跟潮汕地區的潮汕文化是同一層次的,對上就是廣義的潮汕文化,再對上就是廣義的閩南文化了。


“潮州在历史上政治、经济、艺术、教育、人文的独立性、完整性,故其民系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语系,潮州文化已具有充分的自身的民系特性”---------没有看到吗?还是当看不到?这么明显的语言表达出的意思都不清楚吗??
噢,我开始怀疑您是不是有些”大闽南“,希望我这个怀疑是错误的。
===============================
前面的文章不是已經說明,明朝人士的記載也指,潮州風俗跟漳泉相同,屬同一系統的嗎?


要如何说是别人的自由,都说信不信由您,反正资料在那。
===================
對啊,資料大把啊。


呵呵,汕尾有纯客家,也有认同潮汕身份的潮汕系,您不认同,网上查找。
===========================
呵呵,汕尾基本上只有客家及鶴佬,潮汕系?你創造的?


呵呵,那我就不知道了。
===============
試一試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4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