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ustc001

古姓的朋友们,说说你们的字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9 23: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信宜的

我不知第几传,在我这是第十四代。“庆”字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壹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史记·周本纪》写道: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螈,姜螈为帝喾元妃。

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为黄帝的曾孙。

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部落的首领,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核心代表人物。我们通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远古炎、黄二帝。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关于黄帝的出生,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神农氏时代,居住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有熊国国君少典,与有娇氏女子附宝通婚。一天,附宝在郊外散步,忽然天色暗淡下来,满天布满星斗,有道闪电像蛇一样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之后迅速消失。此时,附宝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愉悦,稍顷,意识到自己受闪电感应而怀孕了。24个月后,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并以出生地为其取名为轩辕;轩辕在姬水(又称漆水,在今陕西省境)之滨长大,便以“姬”为姓;又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黄帝之父少典是以熊为图腾(英文为Totem,该词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士布瓦人[Ojiomas]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的有熊氏;黄帝之母有娇氏,是蛇氏族。他们生下炎、黄二帝,炎帝以牛为图腾,黄帝以熊为图腾。民族研究学者徐杰舜教授认为,“炎黄时代,是母权制衰亡、父权制确立的转化阶段”。

炎帝氏族从母系氏族分离出来后,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姜水一带发展,逐渐壮大成炎帝部落。黄帝氏族从母系氏族分离出来后,则从渭水流域东迁于中原地区,并在黄河两岸逐渐强盛起来,扩展成黄帝部落。

尽管炎、黄二帝是亲兄弟,但在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炎帝部落执政,诸侯间相互侵伐不已,炎帝无法制止平息战乱。同时,炎帝与黄帝在权力争夺中产生了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且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战”。黄帝率领亲自训练的熊、罴、狼、貔、貅、虎、豹等与黄帝部落联盟军,挥舞着用雕、鹛、鹰、鸢的羽毛制成的战旗,向河北涿鹿的炎帝部落发起猛烈进攻。炎帝部落开战不久即败退于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三次血战,炎帝部落一败涂地,黄帝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黄帝获得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的盟主 (又称“中央天帝”)地位。

黄帝执政后,为求治民安邦之道,不畏艰辛,遍访贤才。他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道广成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和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与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搜奸则记白兽之辞。

黄帝还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医药诸方面,贡献非常大,奠定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被人们尊奉为“人文初祖”。他活到110岁,逝世后葬在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

黄帝娶有4妃:西陵氏、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四室生有 25个儿子,得姓者有14人计12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女+儇-亻)、依。其中元妃西陵氏所生2子为姬姓。

西陵氏女子叫嫘祖,是黄帝的元妃,也是位发明家,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还教人以丝织帛取暖遮羞。嫘祖生有2子,长子叫玄嚣,玄嚣生娇极,娇极生帝喾(即五帝之一高辛氏,后稷之父);次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即五帝之一高阳氏)。

玄嚣作为黄帝正妃的长子,却没有继承帝位,而是降为诸侯,居于江水之地。玄嚣的儿子娇极,也是普通百姓。,直到娇极之子帝喾时,才得到帝位。

帝喾,姓姬,名喾(又作佶),一名岌。相传帝喾出生不久,能自言其名,聪慧机灵015岁时,便以才德辅佐颛顼帝治理天下,因功受封国于辛,又称高辛氏。颛顼帝逝世后,帝喾继任天子,并建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这一年,他刚好30岁。帝喾在位75年,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以德治天下,天下太平。《史记·五帝本纪》称“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高度评价了他的政治才干。

帝喾也娶有4妃:元妃有邰氏女子姜(女原),生后稷(周族始祖);次妃有(女戎)氏女子简狄,生契(商朝始祖);三妃陈锋氏女子庆都,生帝尧;四妃鲰訾氏女子常仪,生帝挚。帝喾崩,传位于帝挚。

帝喾高辛氏的元妃姜螈,乃有邰氏(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是位娴淑漂亮的女子。一日,姜螈去郊外祭祀裸神(又称媒神)以求子,途至豳州(今陕西省彬县)南门外,看见一个巨人足印,感到非常惊奇,便将自己的脚踏上去,想比比巨人足印大过常人脚印多少。这一踏不打紧,竟然踏出事情来了,姜螈顿时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暖流冲击遍身,产生不可言喻的舒坦和畅快,腹中微动,仿若胎儿动作一般。

10个月后,姜螈在彬县隘巷内的元真观里诞生下一男婴,姜螈以为是不祥之物,不敢留养,便将婴儿抛置于隘巷,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可是过往牛马都自觉地避开婴儿。姜螈只得叫人把婴儿丢在后山,凑巧山中有许多族人在砍伐树木,未能丢成。最后,姜螈将婴儿放在城南狼乳沟的寒冰之上,想把他冻死算了。人刚走开,一只大鸟即飞扑下来,展开丰满的羽翼,为婴儿遮体保暖。姜螈见三弃婴儿未成,觉得这孩子是有神灵在庇佑,只好抱回精心抚育,并取名为“弃”,意思是“被丢弃的孩子”。

姬弃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小聪明灵敏,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雄心壮志。有一次,他跟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内容是大家分别种些东西,比比谁种的好。结果,姬弃种植的大豆、芝麻、花椒等比别人的要大要好,于是对农作物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研究、栽种。

随着时光的推移,熟谙农耕的姬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庄稼能手。尧帝听到有这样的人才后,专程拜访了他,并举荐他担任“农师”,掌管农业。姬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

舜帝之世,洪涝频临,待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情况。姬弃为解决百姓的口粮而奔走各地,教民稼穑,播种百谷,因劳苦功高,舜帝便封他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史称“后稷”。后稷死后,被尊为农神。

后稷逝世后,他的儿子不(穴出)(ku)继位。

不密生活在夏代,社会发展缓慢,“稷”官被废。不密便率领族人迁徙于今陇东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的“戎狄”之地,继续发展农业,光大世德,不辱先世。

不密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任周族领袖,仍立足于戎狄之地。他在领导周人勤于农务的同时,学习戎狄部落的畜牧与狩猎知识。

公刘是鞠的儿子,生活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这里当时属戎狄部落辖地,周族在不(穴出)担任部落酋长时,就已从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的邰地迁来发展,与戎狄人比邻而居。戎狄部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部族,而周部落则一贯以农业为主,所以公刘还是一心想恢复传统的农业。为了耕种管理好庄稼,公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或选良种、或治虫害、或播或收,周而复始,春华秋实,周人的粮食有了大丰收,农业在戎狄之地已得到大发展。公刘还不满足,他想到周族要勃兴,光靠丰盈的粮食是不够的,于是,又率领族人经漆水、沮水,挺进于渭河流域,进行木材交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豳地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一带,当时虽地广人稀,但每片土地都有各部族管辖的疆界,公刘要迁居于此,必先武装族人,征服或赶跑他族。

《诗经全译·公刘》第一章就说:“诚实忠厚的公刘,不能居住图安康。就划地界又修疆,就理露囤就清仓。就把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显现光辉睦人民,弓箭张设把敌防。执着干戈和斧钺,开始启程向前方。”

公刘来到豳地,一边率众伐树除草,开荒垦地,一边利用太阳的射影测定土地方位,综合土地阴阳及水源情况,丈量规划土地,分给每个父系家族耕种,促使每个家庭都富裕起来。

居住在豳地的周族,在公刘的统领下,生活殷富,人口大增,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并组建有三支军队,实力相当雄厚。这就为周族的崛起及庆节建立豳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逝世后,葬在今彬县龙高乡土陵村(离县城80多华里),墓冢高50多米、长1500多米、占地500余亩,四面环山,犹如一条大鲤鱼卧于盆中,当地群众称“金盆养鱼”形。

公刘卒,他的儿子庆节继承父志,很快建立了豳国。豳国的地域大体有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长武县、耀县及铜川市部分地区。庆节之所以能很快建立豳国,功劳还得记在公刘身上。公刘晚年,即横涉渭河,采取厉石和锻石,在豳地开始营建宫室馆舍,草创了先周奴隶制国家雏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周本纪》载:“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喻立。毁喻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周部族自公刘在豳地开拓基业以后,历经庆节至公叔祖类等几代经营,豳国已有了较大发展。到了古公亶父执政时,古公不但善于处理部落政事,待人和气,心地善良,还以后稷、公刘等先贤为楷模,决心要继续光大周族,造福子孙。由于积德行义,他备受国人的拥戴。

正当周族蓬勃发展,过上富裕生活之际,居住在豳国西北以游牧为主的薰育、戎狄等部落,在商王朝的支持下,时不时来侵扰进犯,最初只是索要一些财物。古公为不伤和气,也为了使族人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便大大方方地分给他们一些东西。但戎狄部落并不知足,不久,又来进犯。要占领周族在豳国的土地与属民,霸权野心表露无遗。

周民对戎狄人的蚕食之举,奋起欲战。古公认真分析道:“你们拥立我做君主,是想保护人民的利益,多为族人做些好事,这是一个好的思想出发点。但你们是否想过,我们周族是以农业为主,主张和平,如今戎狄部落发起战争,屡来进犯,无非是要夺取政权,让他们管理这片土地与国民。人民归我管理或归他们管理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假如你们因为我而去与擅长狩猎游牧的戎狄人决战,即使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也很难彻底消灭他们,甚至将卷入一场长期的战斗中,那样的话,我们的亲人、族人,就会有死伤。要牺牲自己的同胞来换取君主之位,我不忍心也不同意这样做。”

为避免战争,减少百姓的损失,古公亶父毅然“率私属二千乘”,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两条大河,翻越巍峨的梁山(今陕西省永寿县、乾县一带),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此时已是商朝武乙年间。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古公悄然离开豳地的消息不胫而走,豳国人民说:“古公是位仁义之君,我们还是跟着他走。”于是,很多人纷纷收拾简易行装,尾随着古公,也来到了岐山。

但在《四川省重庆府川东道璧山县天池古氏谱》(清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手抄本,四川大学古大田教授珍藏)中,有一段与《史记》记载不尽相同的先周历史。该谱记载:

后稷讳弃,系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娇极之孙、帝喾之三子,初仕尧,官司农,教民稼穑;继佐舜,亦官大司农,播种五谷,功隆万世,封国于邰。生子曰不宙,佐大禹,亦官大司农。生子曰鞠,鞠公字德宣,袭爵邰侯。生子曰育。育公生子曰抚。抚公生子曰拔。拔公生子曰膺。膺公生胜公,胜公仕夏。生子曰含章。生子曰郝公。生子曰乾公。乾公生子曰公刘,由狄迁豳,袭爵为侯,屡谏桀王不从,自修后稷之业。生子曰(方方土),(方方土)公仕商,袭爵。生子曰庆节,庆节继爵。生子曰皇仆,字元音。生子曰太素,袭爵。生子曰国华,继位。生予曰差弗,继位。生子曰绍穆,继位。生予曰承启,继位。生予曰殷仲。生予曰怀德。生子曰毁(阝俞),毁(阝俞)继位。生予曰超,继位。生予曰公非,袭爵。生子曰至详,继位。生予曰尚贞。生子曰高圉,继位。生子曰亚圉,继位。生子曰公叔祖类。生予曰古公,字亶父,号周公,由豳迁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仁。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这是《诗经》中歌颂古公亶父功绩的诗句。

岐,岐山;阳,南面。岐山,俗称箭括岭,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乡岐阳村北,为秦岭余脉,今人称作北山。因三峰为峙,又称岐山。山体由石灰岩组成,峰峦耸翠,绿草如茵。山的阳面(南面)平原广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以古公亶父与周族人居住于此,故称周原。

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国来到岐山脚下,见该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连长出来的苦菜都是甜的,很适合耕种与狩猎,且又有岐山作天然屏障,觉得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于是与妻子太姜商量,决定安顿下来。太姜随着古公与族人一路跋山涉水,见的地方多了,也觉得这里是块理想之地,便同意了。接着,古公亶父发动族人,疏沟整地,划地建房。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恢复了农业。随着族群日益壮大,古公认为周族要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以岐山为政治中心,于是策划营建大规模的城郭室屋,“三月成城郭,三年成都”;同时建立了中央机构,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官,使之各司其职,整顿部落组织,改革戎狄原始陋俗,实行助耕制,立国号为“周”。周国自此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公亶父是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建立的诸侯国周国,得到了商朝的认可。《竹书纪年》中有载:“(商王)武乙六年,邻迁岐周。命周公亶父, 赐以岐邑。”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建立周朝后, 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太,是对曾祖父的称呼,在今南方各 地古姓,也有称曾祖父为“阿太”或“公太”的。)

古公亶父率族人营建的“都城与宫殿”在哪里呢?经考古发现,古公亶父时期的岐邑都城遗址为正方形,周长60里,包括今岐山县的京当、凤雏、周家、朱家、董家、贺家、礼村、王家嘴、双庵、衙里、岐阳堡、祝家、流龙嘴、南北郝家、青化、丁童家村;扶风县法门镇、齐村、上下樊村、召陈、康家、任家、庄白、刘家、黄堆、云塘、强家、务子、齐镇、齐家等村。

宫殿(又称宗庙)遗址在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即今岐山县周原博物馆旁(见图:第12页图为建筑平面图,下为复原图)。基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南北向,偏西北10度凸这组建筑以门道、前堂和走廊居中,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布局整齐有序,为高台建筑。前庭正中为门道,门道前4米处有一道东西长4.8米的影壁,门道两侧为塾。中庭是一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2米的大院。中庭东西两边各有台阶两组,约3层,分别通往东西厢走廊;中庭北面有3组大台阶,中庭后的殿堂为主体建筑,面阔6间,每间3米,进深6米,四周有外檐墙。殿堂西部有40个深井的窖穴,为凌阴冰室。殿堂北为后室,东西排列5间,与《周礼》之“前堂后寝”的记载相吻合。殿堂为祭祖、议政之所,后室则为周王及嫔妃住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组宗庙宫殿遗址的西厢房二室内,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计有17000余片,有字的卜甲190多片。

古公亶父育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都是贤能之辈,互敬互爱,在岐山相继成家立室。

仲雍在岐山生有二子:长子取名姬昂,次子取名姬曼。

季历娶挚任氏女子太任(妊)为妻。至季秋之月甲子,太任生姬昌。当太任临产时,有一红色小鸟衔丹书飞来,停放在太任产房门上,书上写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见《尚书帝命验》)意思是说:“恭敬上天而不懈怠者吉祥,怠慢上天而不恭敬者灭亡;奉行道义而克制私欲者天下从之,满足私欲而抛弃道义者终无善果。任何事情,不努力为之则会枉费心机,不恭敬上天则不能获得正果;枉费心机者最终要灭亡,恭敬上天者则能流传万世。以仁义取天下,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百世;以暴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十世;以暴力取天下,又以暴力守天下,则会一世而亡。”

因姬昌(周文王)出生之时有此“圣瑞”,古公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并传言“我周国的兴旺昌盛,还指望这个孙子呢!”便给他取名为“昌”,有意要把王位传给姬昌。但当时氏族的传统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或兄终弟继,而姬昌之父季历排行最小,一时无资格继位。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这一氏族规约,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闷闷寡欢,积郁成疾。

泰伯、仲雍自幼受母亲太姜的教育,知书识礼,善解父意,于是兄弟商议,决定让贤。至商朝武乙年间,兄弟俩趁父亲病危之际,借口说去衡山采药,强忍抛妻弃子之痛,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为了能彻底让位,兄弟俩便遵照当地土著习俗,断发文身,不回岐周,以让幼弟季历继承王位。

江南当时比较落后;泰伯、仲雍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备受土著们尊重与推广,一时之间各方面均得到很大改观。泰伯与仲雍兄弟还被当地土著推举为领袖,在今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又称句吴、勾吴),兄弟俩相继为吴王。时仲雍又娶万妃而生下第三子简,史书称为季简(吴氏先祖)。

季历在泰伯、仲雍离开周国后,顺利地继承了周国国君之位,即周族领袖,臣于商朝。季历在统领周国的同时,还被商王武乙封为牧师,掌管商朝畜牧业,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并攻灭不少周边戎狄部落,疆域亦得到扩大。到季历之子姬昌执政时,周国已成西方霸主,姬昌还被商王朝封为“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称武王,尊姬昌为“周文王”。

仲雍去江南之后,他遗留在岐周的长子姬昂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次子姬曼为纪念祖父古公宜父,遂以古为姓,称古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以国为姓

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在今河南鹿邑),其后人以讹音古成为氏,后以古为氏。何兆吉、曲雯编著的《百家姓辈分字行》说:“商代末期有古国。今出土青铜器有‘古伯尊’,见于省吾先生《商周金文录遗》。古伯,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名不详。古国其后当有以国命氏者。”

另外,上海博物馆介绍馆藏青铜器“古父已卣(you)”时,也说:“器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已彝’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已所铸的祭器。古是商代国族名。”

周武王之子姬叔虞,成王之时被封为唐侯,建都于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当初这里是戎狄杂居之地,周王朝为防御戎狄内侵,故封叔虞以镇守。至叔虞长子燮父(字安抒)时,将唐都迁于太原市南边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成为西周诸侯国之一。辖地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

晋献公时,大举征伐翟人。在战斗中,公族子弟姬叔虎奋勇当先,率晋军破敌营,有功于国。晋献公便以(谷阝)(xi)邑(今山西沁水下游)封给叔虎,叔虎的后代称为(谷阝)氏。(谷阝)氏家族中有位叫(谷阝)(隹隹牛)(chou)的,仕晋景公,为大夫,食采于苦,称苦成,该地在宁夏盐池城东北,因以为氏。苦成氏后来又衍变成几个姓氏,如居齐国的,改为车成氏;居敦煌的,改为库成氏;居汉阳的,书为古成氏。古成氏的后代,有一支分为古氏。

古成氏目前鲜见,但在汉唐之际,古成氏登朝者不乏其人,如汉有广汉都尉古成云,后秦有黄门侍郎古成诜、将军古成和,东晋有南海太守古成彪,唐有云阳尉古成夔。宋代《百家姓》中无古成氏。

王符《志氏姓》中说: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后汉广汉多古氏。据古氏文献记载,三国时蜀有广汉郡功曹古牧,疑是古成氏之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少数民族该姓

1.吐奚氏改为古氏

吐奚氏,是鲜卑族的姓氏。据《魏书·纪》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一位叫昌意,昌意最小的儿子受封于北方大鲜卑山国(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段),因以为族。鲜卑族实行君长制,统领幽都以北地方(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以畜牧猎射为业,淳朴为俗。鲜卑族因居匈奴之东,又有东胡之称。汉初居辽东,后汉时移居匈奴地方,晋初已分为多个部落,如慕容、拓跋、吐奚、贺兰等。其中,拓跋氏最强大,后来南进,建代国,创立北魏王朝。

魏成皇帝拓跋毛立执政时,已统领36国、99大姓,威震北方。至献帝拓跋瞵时,七分国人,使诸位兄弟各自领管其族,各分姓氏。如献帝长兄纥骨氏改为胡氏、次兄普氏改为周氏、三兄拓跋氏改为长孙氏、五弟达奚氏改为奚氏、六弟伊娄氏改为伊氏、七弟丘敦氏改为丘氏、八弟侯氏改为亥氏。后来兼并其他国家,国中分部,部中分族,称为内姓。

至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时(时在西晋),其他各部落诸姓大部分都已更改为他姓。如独孤氏改为刘氏、吐奚氏改为古氏、贺拔氏改为何氏等。

吐奚氏改为古氏的历史,《魏书·官氏志》有载。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吐奚氏改为古氏的时间是在西晋时期,并不是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中原洛阳时才改姓,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率先改姓元,那是鲜卑族第二次大动作的改姓。

吐奚氏改为古姓后的历史人物代表有谁?暂未能定论。但《魏书》中出现的古姓人物有4位:北魏宰相古弼、北燕冯文通部大臣古泥、御府针工古彤、小将古皓。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古弼是吐奚氏所改。有些史料又说古弼本姓吐奚,名古,后被北魏皇帝赐汉姓“古”,这“赐姓”与吐奚氏“改姓”的说法显然不一样。而唐代怀州刺史李君爽在《二十五府君墓志铭》中说古云应是“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唐代尚属官修族谱时期,李氏已言明古弼是周太王古公的后代,且与南方《古氏族谱》记载相符。至于北燕冯文通部大臣古泥,早年曾任单于右辅,应当是吐奚氏裔孙。


2.回族古氏

回族来源,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末,那时来自阿拉伯、波斯等中亚国家的商人进入中国经商,留居于广东省广州和福建省泉州等地。到了13世纪初叶,迁人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逐渐增多,并不断同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便形成了回回民族。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族人中有一支以经书《古兰经》的“古”字作为姓氏。另一支则在唐初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以天宝十四年(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首字“古”作为姓氏,称古氏。

回族古氏也是以新安郡作为郡望,北宋时已繁衍播迁于河南洛阳市、开封市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6目前,回族古氏以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中牟县,四川省阆中县,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和北京市居多。居住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回族古氏,在明代有一“古回回”是藏书家,这一支古氏原有族谱,记载至33世,后毁于兵燹。

当代著名书法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古灵(又名古振英),音乐理论家、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古宗智及戏曲艺术家古峰等,都是回族古姓的杰出人物。



3.苗族古氏

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修文县、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文山县及越南。

苗族的祖先是被尊奉为战神的蚩尤,他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三祖”。据传,蚩尤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是中国古代“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苗族简史》载,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由许多部落组成,是南方百越民族集团、苗蛮民族集团及南方部分汉族最早的先民。

据苗族古姓长老口头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有兄妹俩心地善良,常做好事,得到神人指点,躲进一个大葫芦里避过劫难。后来兄妹俩滚磨为婚,生下一个大南瓜。夫妻俩感到惊奇,便将它切成肉块,抛于四 野。第二天,奇怪的事发生了,昨天肉块所抛之处,均有炊烟,肉块亦变成了人类。夫妻俩便把挂在李树旁的定为“李”姓,挂在木鼓边的就称“古”姓,等等。


4.彝族古氏

传说凉山的诺合(黑彝贵族)都由古侯、曲涅这两位祖先繁衍而来。根据父子联名的代数推算,多数的说法是:古侯、曲涅至今已传了50代左右,约1000余年的历史。”著名史学家斯维至也说:“凉山彝族的家支,最初是由古侯和曲涅两位祖先分化、繁衍而来的,它们实际就是两个不同姓氏的氏族。彝族当然不只这两个姓氏,当他们迁到凉山时,就只有这两个姓氏了。(见《陕西通史·西周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祖国西南,当时古侯部落还居住在兹兹蒲武(即今云南省昭通一带),后进入四川。古侯的后代,当有古氏。


5.满族古氏

满族,是中国东北的古老部落,从事农业、狩猎与养殖家畜。满族在2000多年前被称为肃慎,《春秋左传·昭公九年》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至汉代,又称为挹娄,魏晋时称为(革末)(革曷)(忽吉),到辽、金、元、明时被称为女真。族人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等称作“白山黑水”的广阔地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6年,皇太极继位称帝,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清。1644年,清军进关,统一全国。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满族的“姓”,满语称为“哈拉”,往往有二至四字,以古为首的有古尔吉氏,世居广宁正安堡(今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清初以步军校顺拜闻名。古尔吉氏有简写为古氏的。

在当代满族古氏中,上海著名教育家古人伏教授是佼佼者,他的祖籍在辽宁省营口市。


6.黎族古氏

海南省琼中黎族自治县乌石镇有古氏居民,但该支古氏本为汉族,迁自广东,讲客家话。他们为什么编黎族户籍?其一,海南岛本为黎苗土著居住区,客家人初来乍到,受土著侵扰,难以人和,人籍黎户,可免其患。其二,黎、苗等少数民族在入学方面,可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免学费等,这样使很多贫困汉民亦纷纷改为黎族,以沾其惠。


7.高山族古氏

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距今二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主要来源于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高山族古氏,居住于台湾省花莲、宜兰等县。1945年日本投降后,政府要求原住民改为汉姓,并由各单位依分配、抽签、自选等方式推行。在北区原高山族住民,因尊敬爱戴他们的警官古星南(新竹市人,当时职管山区,后晋升为新竹县警察局副局长。他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出声如雷,全心辅导管教居民,甚得居民敬重,被尊称为雷公),在改汉姓时,有部分高山族同胞以古星南为荣,自选古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姓迁徙史


唐以前的迁徙:

古公亶父之孙古曼在岐山启姓后,其子孙随着周朝的迁都而迁徙。

先是大夫古察随周文王姬昌迁于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沣河西),继后士师古谕又随周武王姬发迁于镐京(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一直到周宣王时,古氏家族都在朝中做官。

周宣王中兴,至幽王之世,杂居于周都周边的蛮夷犬戎等游牧民族,又开始不断袭扰周境,并引发战争。大夫古胡集以国家安定为己任,奋勇率军抵抗,“尽忠而卒”。周室东迁,西周灭亡,古胡集子孙以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甘当平民百姓。这时,族人有一支逐渐向东迁徙发展,最后定居于齐国 (今山东省)淄博一带。齐国古氏家族有一位叫古瀛的,是古公亶父的第21世孙,跻身仕途,任齐国大夫。他的儿子古冶子是名载《东周列国志》的齐邦三杰之一。

古冶子家族在山东大概住了近500年。到了汉昭帝时,博士古淳官任长沙太守,便定居于湖南省长沙,因姓名冠地名为古家巷(今属芙蓉区,西起吉庆街,东止姥税阁),成为古姓南迁先驱者。其第五代孙古初,是历代传颂的孝子,名载《后汉书》。

汉安帝年间(107—125年),长沙古氏第44世古忠,聪明好学,精于山水,卜宅河内。河内位于黄河北岸,在今河南省沁阳县、武陟县一带,也就是说南方古氏又回迁到北方。这一支古氏逐渐往河北、山西方向迁徙发展,与战国时期就已定居于该地的古乘家族一起,形成北方古氏大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氏东迁南徙北移的世系谱

鼻祖:古公亶父,商朝武乙六年自豳(今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迁居于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地区岐山县)。娶太姜,生三子:泰伯、仲雍、季历。

二世:仲雍,字孰哉,古公亶父次子,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出生于豳,后随父迁居陕西省岐山县京当乡宫中。为让位于弟弟季历,于武乙年间趁父亲病危之际,与兄泰伯借口外出采药,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兄弟俩相继为王。仲雍在岐山之时,已有家室,生有二子:长曰昂、次曰呈。仲雍到江南之后,娶万妃,生下第三子曰简(即季简)。

三世:古呈,字子明,仲雍次子,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以祖父谥号为姓,称古氏。跟随西伯侯姬昌左右,官上士,以功加大夫。居岐山,生一子:察。

四世:古察,字颂卿,仕周文王,官大夫。居丰京,生一子:谕。

五世:古谕,字诲庵,仕周武王、周成王,官士师,以功迁司空。居镐京,生一子:锐。

六世:古锐,字毅斋,仕周康王,官大夫,以功迁黄门侍耶。居镐京,生一子:济。

七世:古济,字好施,仕周昭王,官司马,以平夷有功,加司徒。居镐京,生子:庸。

八世:古庸,字龙门,仕周昭王、穆王,官大夫,以功进太宰。生子曰居。

九世:古居,字世安,仕周穆王,官大理寺左丞相,以功加正卿。生子曰朝。

十世:古朝,字殿卿,仕周共王、周懿王,官大夫,以功加司空。生子曰清。

十一世:古清,字亮庵,仕周懿王、周孝王,官工科主事,迁郎中。生子曰宜敬。

十;世:宜敬,字克恭,仕周夷王、周厉王,官戍右,以从征有功,迁左师将军。生子曰梧。

十三世:古梧,字凤栖,仕周厉王,官上军大夫。生子曰俊。

十四世:古俊,字秀夫,仕周宣王,官前将军。随方叔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有功,加司马。生子曰胡集。

十五世:胡集,字约斋,仕周宣王、周幽王,官大夫。时犬戎入寇,尽忠而卒。生子曰闳。十六世:古闳,字子宽,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曰郁。十七世:古郁,字乐斋,忠义持身,不慕功名。生子曰良臣。十八世:良臣,字巨卿,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曰璋。十九世:古璋,字兆先,好善乐施。生子曰爽。二十世:古爽,字立之,孝友兼全,义方教子。生子曰瀛。二十一世:古瀛,字辰州,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曰冶子。二十二世:冶子,字尚容,幼多膂力,精于水战,仕齐景公,官戍右,以功加大将军。居山东淄博,生子曰逸政。二十三世:逸政,字平国,仕齐,官大夫。居山东淄博,生子曰延年。二十四世:延年,字寿山,仕齐,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

曰含章。

二十五世:含章,字可贞,仕齐,袭父职,官阿邑大夫。居山东,生子曰岩。

二十六世:古岩,字择先,仕齐,官临淄太守。居山东淄博,生子曰辛。

二十七世:古辛,字酉斋,仕齐,官大夫,以功加右卿。生子曰骑。

二十八世:古骑,字骥斋,仕齐,官营邱令。生子曰僖。

二十九世:古僖,字鸿泰,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二子:长曰庸、次曰康。

三十世:古康,字世宁,僖公次子,积善行仁,耕读为业。生子曰宽。

三十一世:古宽,字厚庵,孝悌克全,义方教子。生子曰筵。

三十二世:古筵,字席珍,周末名儒。生子曰宾。

三十三世:古宾,字荣卿,秦世高士,处己清廉。生子曰崇。

三十四世:古崇,字奉先,清廉自处,不慕功名。生子曰丰。

三十五世:古丰,字盛斋,善教子孙,以子显贵,诰授通议大夫。生子曰(羽分)。

三十六世:古酚,字翊叟,因父为人所诬,乃挝登闻鼓为父代罪,汉武帝怜其孝道而赦其父之罪,并举为孝廉,官至大理寺少卿。生子曰淳。

三十七世:古淳,字萃夫,仕汉武帝、昭帝,官博士,迁秘书郎,任长沙太守,致仕居之。生子曰森。

三十八世:古森,字懋斋,仕汉宣帝,官校书郎,同校书于石渠阁,以功加国子监祭酒。居湖南长沙,生子曰熹。

三十九世:古熹,字致和,仕汉元帝、成帝,官太子詹事,以功迁司农卿,继任福州刺史。居湖南长沙,生予曰垠。

四十世:古垠,字厚庵,仁孝乐施,不慕功名,以予显贵,赠朝议大夫。居湖南长沙,生予曰初。

四十一世:古初,字元亨,赋性至孝,遭父丧,未葬,邻家失火,古初身伏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太守郅郓异之,奏于汉光武帝,用为长沙府通判。居湖南长沙,生子曰贤。

四十二世:古贤,字世良,博史通经,仕汉明帝、汉章帝,官中书侍郎,迁太仆寺少卿。居湖南长沙,生子曰学。

四十三世:古学,字习之,仕汉和帝,官博士,迁秘书郎,加枢密副使。居湖南长沙,生子曰忠。

四十四世:古忠,字巨卿,聪明好道,精于山水,卜宅河内,乐于琴书。生子曰晏。

四十五世:古晏,字早卿,仁孝乐施,清高不仕。生子曰瑞。

四十六世:古瑞,字兆庵,积德行仁,乐善不倦。生子曰莲。

四十七世:古莲,字品斋,汉末名儒,廉洁自处,以曾孙显贵,赠荣禄大夫。生二子:昆、仑。

四十八世:古昆,字玉山,莲公长子。博学能文,善教子孙,以孙显贵,赠光禄大夫。生子日常。

四十九世:古常,忠孝持身,广行阴骘,以子贵显,诰授光禄大夫。生二子:承纲、承纪。 五十世:承纪,字季卿,常公次子。文武全才,仕西晋,官中即将,公元280年以平吴有功,迁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封关内侯。居河南新安,生子曰相臣。

五十一世:相臣,字元勋,仕晋,官参军,以功迁左军,袭关内侯,任福州刺史。居河南新安,生予曰书。

五十二世:古书,字深之,仕东晋,官御史中丞,以功迁枢密副使,任河南刺史。居代郡,生二子:辅、弼。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的二十五府君古云应,由进士官任洪州通判(洪州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勤政爱民,60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又称七府君,以才学任职虔州府虔化县 (今江西省宁都县)县令,古云应便随子卜居虔化县北关。因古云应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族人,是南方古氏的共同祖先,故被尊称为南迁一世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末年以后的迁徙:

1.江西古姓

至907年,唐朝灭亡,五代伊始,时有三府君古蕃,任窦州都监,传下六世祖古全交等6兄弟,亦分居各地:长子十一府君古全交迁居古云、次子十二府君古全规居宁都县、三子十三府君古全则居福建省汀州、四子十五府君古全望居广州府增城县、五子十六府君古全让居广东惠州府长宁县、六子十七府君古全赏居圳边。

宁都县是近祖古云应、古浩的拓基地,要创业也要守祖业。古全规任会稽太守,娶何氏,生子古延昌。古延昌后来任职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知府,因公务来到虔化县后,见当地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便与父亲广置田园产业,乐而居之。宁都古氏后来成为当地望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古全规父子创基地宁都县北关,便有古屋巷之称,后来又有古楼岗、固厚等与“古”相关的地名。就“固厚”来言,《宁都县地名志》引用固厚乡明坑村《横塘古氏六修族谱》中“古柏庵于南宋淳熙年间 (1174—1189年)从古楼岗迁此建村”,以“古姓根基深厚”之意谐音。至清代置宁都州时,古姓占州人之半,有“古半州”之誉。

世居宁都县的古全规的后代,在宋代之际,有古仲明、古仲先、古仲光兄弟迁往广东省程乡县(今梅县)。到了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古近天迁居瑞金县云石山乡,古近爵、古近栋等迁居广昌县赤水镇(当时称白水镇),古近伯迁居广东省大埔县,古朝佐兄弟迁居石城县雷雨坪;嘉靖十年(1531年)古鉴完迁居于石城县柏中里闪畲。清代,有古日锋移居赣州市、古应满移居袁州(今宜春地区)、古贤迁于雍正元年(1723年)移居贵溪县塘湾乡、古道五等移居永丰县。

明代洪武初年在瑞金县云石山乡(旧时称承乡)开基的古近天裔孙繁衍至清代时,有古亦丰、古亦宾迁往湖南省泸溪县,古道记、古亦朴、古世荣等于康熙年间迁居兴国县,古可濡、古可洪等迁居赣县,古道位、古道佳兄弟于雍正六年(1728年)迁居进贤县下埠集乡,古道大、古道邱迁居泰和县,古言贡、古可琨、古世仁等迁居于都县,古可华迁居万安县,古亦华迁往四川省,古亦梅迁往浙江省,古可位定居湖北省汉口市,古可传定居云南省镇雄市,古亦周定居福建省长汀县金竹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福建广东古姓移居江西

宋代,福建省汀州府古全则的后裔自汀州迁来江西省信丰县九子岭后,又散居于安远县车头村古屋、寻乌县中和(今晨光镇)及定南县柱石乡白沙村。安远县有个古田坊,以前是古姓聚居地,因人口发达昌盛,曾有“古半圾”之称。定南县白沙村,是清代道光皇帝御前蓝翎侍卫古礼治的故乡,其故居前有一对石狮,是古礼治卸任后,经皇帝准许,仿照京城的石狮模样打造雕刻的。在白沙村的宗祠门口两侧,清代取得功名者树立的旗杆石林立。

明清之际,广东、福建等地因人多田少,谋生困难,再加上地方贼寇经常骚扰,导致居民流离失所。两地民众听说江西地广人稀,便大批迁入江西。此时迁入江西的古氏计有:

明初,广东省梅县大坪村的古受福率先迁居寻乌县大同村。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梅县的古咸宁迁居会昌县筠门岭、古涟迁居瑞金县超田村,蕉岭县的古华山迁居泰和县。万历年间(1573—1619年),蕉岭县的古我明迁居瑞金县叶坪乡岗背赤脚山下、古我秀迁居于都县仙下乡、古应凤迁居兴国县宝石乡。崇祯年间(1628—1643年),梅县的古铎迁居瑞金县超田村岽下、古永灵父子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塘坑子。

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年),广东省兴宁县龙虎圩的古士显兄弟迁居兴国县衣锦乡,永安县(今紫金县)塔坳的古声亮迁居遂川县左安镇扬芬乡樟木坑村,河源县的古瑞球、古伦裕、古生民等迁居南康县金鸡岭一带。

康熙年间(1662— 1723年),梅县的古麒先迁居兴国县合富坪,古朝立以“棚客”人籍万载县十一都二图九甲,古祖兴迁居南康县赤土镇神背村,古应谋迁居崇义县;兴宁县水口上堡、下堡的古亮英、古懋庆、古选皋、古伯桂、古万卿、古名卿、古亮卿、古展卿、古文卿等迁居龙泉县(今遂川县),古伯森迁居南康县沙溪堡;蕉岭县的古惟兆迁居于都县安仁里龙潭面;五华县的古旭兰、古联益、古朝益迁居遂川县,古永盛迁居上犹县油石乡上元村。

雍正年间(1723—1736年),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的古允章迁居瑞金县拔英乡檐坑尾。

乾隆年间(1736—1796年),广东省蕉岭县的古正清、古应昭迁居兴国县,梅县的古永兆迁居兴国县太平乡、古有振迁居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古及俊迁居崇仁县城南,五华县的古仝章、古会章迁居兴国县隆坪乡;福建省宁化县的古道寿、古道廉迁居永丰县北坑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3.移居安徽的古姓

明代自江西移居安徽的古姓,主要有无为县古荣四和繁昌县古崇岳两大支系,并繁衍于皖东南各地。

无为县古氏是元末明初自江西省饶州府(地域相当于今上饶地区,治所在今波阳县)迁去的,迁去时是古义堂、古荣四、古十二兄弟三人。为的是“轻徭役,免株累”。兄弟三人遵照父母遗命,由古荣四继承古姓,古义堂则改为孙姓,古十二改为张姓。因此,无为县至今仍津津乐道“孙古张一家人”。

古荣四生四子,取名古镜、古铭、古鉴、古铎,一祖四宗,后裔主要聚居于无为县刘渡镇、芜湖、铜陵、泾县、祁门、太平、青阳、枞阳、庐江等县市,以及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八卦洲、小黄洲、江心洲、公子洲等地。

繁昌县古姓是古崇岳于明代从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迁去,初居繁昌县黄浒,继迁旧县(今新港镇)长江边,以捕鱼为生。至明清之际,人口极一时之盛,有俗语称“旧县鼓(古)敲不得”,谅为人口之多及团结精神的写照。繁昌古姓,后播迁于芜湖县、当涂县、马鞍山市、宣州市一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5: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4.广东古姓

广东古氏家族,裔孙分布最广。南方诸省自不必说,就港澳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洲、南非等地古氏,多属广东分支,人口占全球古姓的50%以上,广东因而便有古姓大本营之称。

五季末,六世祖古全望自江西“避地于增城”,开古氏居粤之先河。古全望的儿子古延绶,任职信安县令,告老致仕后,游览梅州,见梅州风光绮丽,民风淳朴,便开基于梅州。清代光绪《嘉应州志·方言》载:“父老相传,皆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古姓是最早定居粤东梅州的中原衣冠仕族。古延绶的儿子是首倡岭南文化、广州第一位高中进士的古成之,孙子是勋都骑尉、殿中丞古宗悦。古宗悦娶三妻生四子:凤仪、凤仁、凤信、凤俊,他们组成广东古姓的四大支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5: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古凤仪支系

居梅州守祖业。古凤仪娶杨氏生三子:古革、古堇、古巩,三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 (1097年)同科进士及第,哲宗皇帝赞之为“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古凤仪长子古革,出任琼州府教授,德才兼备,使素有“夷蛮”之称的海南居民钦佩不已,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便纷纷送子女前往听课受学,陋俗随之一变。朝廷得到这一喜讯,便提升古革任潮州府知府。古革的后裔中,古敏在宋代即隐居于石窟都(今蕉岭县),成了蕉岭县古氏之始祖,历元、明、清,裔孙播迁江西、湖南、 台湾各地。蕉岭县古氏,在清代有古元俊移居恩平县南蛇坪沙田村,后代散居于广西贵港市覃塘镇、横县峦城镇、荔浦县修 仁镇、鹿寨县寨沙镇和龙江镇等地;

古恩申、古恩焕兄弟则迁居广西钦州市大直镇。古革裔孙现居住于梅县、梅江区者不少,计有24个乡镇68个管区15000余人。早在明初,梅县松 口镇的古铭(字应祥),移居兴宁县南乡五都水口下堡车田村创业,递传至古学文、古亮文于明末迁居于惠州府稔山镇(今属惠东县)坝仔村;

古奕进、古肇祥、古肇尧、古肇槐、古肇文、 古存栋、古存礼、古存智、古福生、古毓秀、古学俊、古毓芹、古毓蒿等于清代相继迁往广西贺县创业;

古伯彰则移居肇庆市;

古希皋、古希魁、古希源、古希周、古希贤等于乾隆五十七年迁居广西荔浦县;

古富清于道光年间迁居广西荔浦县大塘乡,古秉耀创业于广西昭平县黄姚街;其他迁于江西、海外者亦复不少。明代天顺六年,梅县的古聪与弟细奴、老奴移居于翁源县乐安都宜合渡。清初,梅县的古淑儒(字魁远)往丰顺县经商,后定居于砂田镇南溪村栅子口;

古从云携子古云生、仑生、进生移居于三水县丰宁庄;

古朝盛因充军于广西钦州府,闻钦州地土膏腴,可以安业,便与夫人刘氏摒当胄务,效法莺迁,初至钦州永乐那予,继复迁于板城古屋;

古荣忠自梅县松口迁居广西宾阳县绿崖乡(今新桥镇)马村;

古存霖父子自梅县松口移居阳山县;

古光先父子自梅县畲坑莲塘移居连州市西江镇;

古定英、古从龙父子6人自梅县松口移居连州市寨岗镇;

古桂生、古存荣父子自梅县畲坑移居连南县深水洞;

古立沛、古文煊自梅县松口镇岗背村移居惠东县平海镇(街);

古永芳自湖南酃县迁入连南县高滩营东门口;

古嘉祯自梅县迁居广西宾阳县大桥镇;

古煌成自梅县鸡雄山下迁居番禺县将军岭;

古天赐移居广西武宣县东乡;

古大庆、古云庆等3兄弟移居广西荔浦县马岭镇;

古绍殿移居广西防城港市那梭镇;

古卓魁移居广西上思县七门乡佛子圩;等等。清代著名侨领古大伯、古石泉、古今辉,近代著名学者古直、古济勋,孙中山行营秘书古应芬,中将古日光,毛泽东的秘书古柏等,都是古革的后代。

古凤仪次子古堇,出任广西象州府知府,自梅县迁居河源县。逝世后,宋御史刘光祖为其作挽诗云:“相送翩翩出帝都,宦途驰马竟喧呼;即今便有千年粟,仍要先生一日无。”他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河源市、东源县、新丰县、连平县、龙门县等地。明代的古镛,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任海南岛儋州知州,累官至兵部佐侍郎,家门逐渐兴盛。

古凤仪三子古巩,出任广西宾州知府,及告老致仕后,隐居长乐县(今五华县)黄砂丘山。古巩官归隐居丘山时,有诗曰:“龚黄治术著蛮方,谢却烦嚣回梓桑;不恋功名忘富贵,能甘糟粕酌壶觞。桃源避乱欣寻隐,竹径追游笑辟荒;胡马惊人难触目,闻鸡起舞莫愁怅。犁云锄雨邀农老,载月披星慰客忙;勇退如公诚自得,丘山终古挹芬芳。”古巩的后代聚居五华县者有几万人。

明代有古良移居永安县(今紫金县)乌石;万历年间,古仕贤移居惠来县坑尾楼(今属普宁市船埔镇);

古黄保自龙川县移居和平县南丰都古镇;

古敬自五华县华阳镇迁居河源县南湖乡。清初,古兆桂自五华县琴口乡窖岭村迁往河源县铁炉坑经商创业;

古耀携侄古荣金自西宁县(今郁南县)迁居信宜市茶山镇,递传至古成典、古成贤又移居广西容县六王乡谭螺村;

古登录、古登锌兄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往河源县治溪乡积洞村开基;

古毓贤于康熙年间迁居汕头市达濠岛;

古琪胜移居于中山市五桂山镇槟榔山村;

古上茂自五华县安流镇迁居惠东县多祝镇鸦鹊笏村;

古宗显自河源县分迁于惠东县陈塘村之后,古良才又徙居惠东县大岭镇博陂村陂子岭,古良富徙居惠东县白花镇石陂大队;

古德修于雍正乙卯年(1735年)自五华县梅林镇贮河水迁居广西玉林市南江镇;

古杰才自五华县棉洋约尖山下麻坑社迁往广西玉林市开拓基业;

古康昌、古文英父子于乾隆年间从五华县大塘村迁居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坡顶街;

古应祺自五华县华城镇赤紫树下迁居广西宾阳县芦圩镇武岭村;

古明祯、古明礼兄弟自五华县华阳镇小拔村迁居广西贺县莲塘镇美仪村;

古清鹏携子古秀章自紫金县上义圩姐公山迁居连南县九坡乡龙岗蝴蝶坪;

古章由自普宁市船埔镇坑尾楼移居广西贺县沙田乡桂山村;等等。明代乡贤古琏、古彦辉,清代太平天国将领古隆贤,近代抗日将领古田才少将、古鼎华中将,中国共产党中央候补委员古大存、黄埔名将古宜权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5: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古凤仁支系

北宋末年,古凤仁随子古毅自梅县迁往珠江三角洲番禺县沙湾司傍江宁仁里(今石基镇傍江村)居住,成为番禺古姓开基祖。他的后代有古明耀(讳正一)分迁于南海市和顺镇,散居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香港等地;

古霖标分迁于广西贵港市。其中有一支为避祸改姓曾,有一支随海瑞之姓改为海姓。明代海瑞的好友古文炳,嘉靖进士,累官至刑部主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5: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3)古凤信支系

北宋末年自梅县迁往南雄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居住。据广西昭平《古氏族谱》记载:宋度宗咸淳八年 (1272年)壬申九月,宋贵妃胡氏患疯癫,沉命南雄江底。甲戌年(1274年)正月,村人畏祸株连,逃居异处。时有古凤信的后代与舅劳氏兄弟,奔命于肇庆府鹤山县七星岗,并以古、劳两姓建村,称古劳村,即今鹤山市古劳镇古劳围。而《鹤山县地名志》在记载古劳处“李氏、古氏”条时,引述为“咸淳二年(1266年)古、李二姓从南雄迁此建村”,比《古氏族谱》所载早6年。古凤信的后代,有一支分迁于新会市及广西北流县六靖镇,另有古明我、古汕我、古国壹、古含真等于明末天启年间往广西昭平县黄姚镇经商,后定居于此,裔嗣再择居广西平乐县二塘镇、梧州市郊红旗乡等地;康熙乙卯年(1675年),古碧小从鹤山启程,往广西昭平县附城驿前坊拓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