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8|回复: 0

[香港] 通識導賞﹕荃靠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 1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茵攝)

客家菜招牌菜梅菜扣肉(林茵攝)

相較其他族系居所,客家村屋走道窄小(林茵攝)


【明報專訊】從讀書的時代起,課本教我們「荃灣是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從逛街路過匆匆得來的印象,荃灣是交通中轉站,是新之城、餐館小店、屏風樓和如心廣場,都離不開市區風景。彷彿荃灣在發展成新市鎮之前就沒有其他。


荃灣古稱「淺灣」,因海水淺而得名。很久以前就有「發達去金山,想死去荃灣」的說法,原來該處海盜猖獗,水淺,商船駛經時若遇上潮退,即因擱淺而困在灘上不能移動,被海盜「撳住搶」。如此險地,惟習慣四處流徙、刻苦堅毅的客家人敢居於此。


客家人當然不是特別「想死」,輾轉來到荃灣只為求生。清初強制全民內遷50里的「遷界令」導致沿海地區一片荒蕪,康熙八年(1669年)禁令撤銷後,清廷推出優惠政策,凡願意到受影響沿海地帶開墾者,開到多少田地、產權就歸其所有。一些沒有田產的客家人被政策吸引,荃灣區內陸續出現20多條客家村落。


荃灣客家人流離各地


源自秦末以來多次南遷的族系,「客家」最初是由其他族群賦予他們的稱號,有視之為「客人」、「外來者」之意,遷徙彷彿是宿命,落戶荃灣之後仍難言安穩。1920年代英政府收地建城門水塘,涉及8條客家村落逾800名居民被安排遷往錦田、上水、大埔等地重新建村,城門八村原址長埋水底。及至1960年代發展新市鎮、1980年代建地鐵,關門口村、三棟屋村、海壩村等多條村落被「原區安置」到荃灣山坡上。因此,有別於新界五大氏族自宋元年間已在原地紮根(位處較內陸沒受遷界令影響),荃灣客家人雖也在港居住約300年,屬原居民,生活卻艱難得多。


昔日流離各地,仍無礙客家人承傳其的獨特語言和生活文化,最大威脅倒是近數十年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客家新一代受主流教育、進企業工作,跟所有城市人面對同樣的機遇和競爭,宗族背景與文化習俗在生活裏極速褪色。今天遊走荃灣客家村落,不少村屋已被丟空或租售予外人。有研究稱香港有200萬客家人,相信是把最早一批客家人的後代都算進去;若只算懂說客家話的人,數字肯定大減,200萬的當中恐怕亦有大部分連自己曾有位祖先是客家人也不知道。


生活痕迹散落城鄉郊


從事社區研究的團體「文化葫蘆」今年聚焦於荃葵青(荃灣、葵涌、青衣,同屬廣義的荃灣區),並將研究成果結合藝術創作和設計作品,組成「樂藝城鄉客家情」的展覽。項目總監吳文正認為,荃灣在屏風樓林立之外,其實齊備城市、鄉村、郊野的元素,格局之緊密,香港少見,而客家文化正是這市鎮發展過程中極重要的部分。時至今日,客家人生活的痕迹仍在荃灣城鄉郊各處可見。


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


荃葵青——樂藝城鄉客家情


展期﹕即日至2013年3月3日


地點﹕主場館位於荃灣公園廣場,港鐵荃灣西站D出口即達


另兩個場館位於三棟屋博物館及老圍村,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穿梭巴士往來各展場

除觀賞場內展品外,並設導賞團及多個主題工作坊,直接落區感受荃灣城鄉郊的風土人情。



傳統村屋防盜智慧


位於荃灣公園的展覽主場館,以客家土樓為藍本搭成圓環形竹棚。原來客家人四處遷徙,向來只能找環境差、「無人吼」的空地落腳,多有海盜或山賊出沒,因此他們建排屋居住,外加圍牆提高防禦力。數百年前遷居福建時,見當地人的土樓設計很像他們住所,從此學習這種建屋風格,圓形土樓愈建愈多,部分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樓底矮為了「撞頭」


當客家人來到香港時,遭遇雷同,新界平原肥沃的土地已有五大氏族佔據,他們唯有選擇較危險的荃灣落腳。但地勢多山近海,香港土質也不適合興建,故荃灣客家群落未曾在港建土樓,通常只向海一面有圍牆,後來海盜消失並經歷遷村,今再難見圍牆遺蹟。


客家村屋保存最完整當數三棟屋博物館。1768年陳氏家族從廣東來港,建下這幢三進式村屋,及後繁衍擴建成三棟屋村,又因建地鐵而遷徙,現址建成綠楊新邨,只留下陳氏最早的一幢樓房作為博物館。典型的客家設計左右對稱,中軸線上設前廳、宴客中廳及祠堂,四間獨立居室圍繞,外有圍牆。相較其他族系居所,客家村屋走道窄小,壯丁手執武器即可一夫當關,阻止山賊海盜湧入;樓底極矮,正常男子若不彎身必定撞到,用意是夜裏有賊不知門路,撞頭發出聲響,住戶便有所防範;起居室間出閣樓,主人睡牀、貴重家當都在樓上,賊人需要繞到側房上樓梯才能到達,亦增加難度。


祠堂設於全村中心


客家建築另一特色是祠堂必設在全屋及全村中心,族人繁衍,圍繞祠堂增建房舍,以守衛祖先。為表尊崇而加設「門擋」,既為美觀,也不想外人直視祖先牌位;每進的門板都有四幅,平時中間兩幅關上,出入需繞側邊走,只有祭祀慶典、族人中舉、皇帝駕臨才會中門大開迎接。


簡單清甜茶粿


荃灣全盛時有八大客家菜館,現僅存東江大飯店一家,歷史說長不長,近40年,因客家人到港初期貧困,沒有外膳習慣,客家菜館是後來荃灣市區發展興盛後服務他人為主。


客家菜與廣府、潮州菜並列廣東三大菜系,特色是口味偏鹹、多油,因勞動者出汗後要補充鹽分和維持體力,招牌菜鹽焗雞、梅菜扣肉都是例子。不過其實節儉的客家人平時很少吃肉,即使宰殺牲畜,肉質佳的部位都拿去賣,自己吃肥肉、內臟等下價貨,故內臟入菜者多,重口味的醃菜如鹹菜、梅菜、芥菜乾也經常使用,送白飯清粥就簡單解決三餐。


零食小吃則有著名的茶粿。「粿」從米字部,因糯米粉和粘米粉是主要材料,餡料如蘿蔔、眉豆、蝦米、芝麻花生等隨季節和口味調整。最古老的茶粿只簡單用植物「雞屎藤」製作,有祛風活血、止痛消腫之效,做出來外觀啡啡綠綠的雖然不甚討好,吃下去清香微甜,筆者倒認為是最好吃的一種,可惜市面少見,只在大澳吃過一次。荃灣現存最久的「老圍村」過節時仍有做,是次展覽邀請客家村民主持茶粿工作坊,參與者便有機會學習製作和試吃。


各式宗教和諧共存


荃灣山頭上大大小小的廟宇近200家,密集程度是香港其他地方少有,除了山上環境清雅,相信也跟客家人開放包容的文化有關,他們不算特別迷信,但又不抗拒外人到村內開設廟宇,一些村民更會出售或因信仰而借出村屋以供改建成廟。是次展覽若到達老圍村場館,不妨順道在村內走走,可見多間廟宇夾雜在村屋房舍中的奇景,而且道教、佛教、民間各式信仰和諧共存,藏傳佛教的法師在其他佛道寺廟旁開烤肉派對亦相安無事。


東普陀寺 日戰避難所


老圍村是荃灣歷史最久的客家村落,遷海令撤銷同年即由曾、張、許、黃、鄧五姓人共同建立。與村民關係最密切的當數村旁的「東普陀講寺」,創辦人茂峰法師民國年間曾在台灣講道,受日皇敬重,御賜金燦五衣。1932年茂峰到香港建東普陀寺,收留大陸走難來的僧人文人,教小孩讀書識字。二戰香港淪陷時,村民紛紛躲進寺內避難,茂峰法師遂穿上金燦五衣擋在寺外,日軍不敢冒犯,全村人命得以保存,從此村民對東普陀寺更是尊敬。及至無神論的中共執政,內地佛道僧侶更是大批逃到香港,沒有寺廟掛單的都找茂峰法師收留接濟,其後逐漸在附近山村安頓下來,現時荃灣山頭大部分寺廟都是戰後興建。


黑白公仔牌自得其樂


客家人傳統上認為男子應專心讀書、考取功名,以改變家族貧困流徙的宿命,於是家務與一切生產勞動的責任都落在女子身上。女孩年幼便要幫母親分擔,出嫁後上有老下有少,為維持生計更是從早忙到晚,斬柴做飯耕種連同出城買賣農作物都要包辦,在田中哼唱山歌已是唯一娛樂。直到「媳婦熬成婆」,才可以坐下來打打客家牌消遣。荃灣大陂坊、二陂坊的公園,間中有客家婆婆聚集打牌,她們喜歡自備發泡膠箱和紙皮,搭建臨時桌椅耍樂。由於客家婦女多不識字,客家牌特別多公仔符號,黑白設計很有味道。


文、圖 林茵
編輯 方曉盈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