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evel

[推荐] 讨论一下河源的“客家古邑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7 2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颜家就是官做的大而已,不出名。跟曾家的知名度没法比,毕竟曾家有大功与大清国,又是近代新兵的始祖。新兵传到袁世凯,就抄了满清的老底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连平”是“连平县”的“连平”呀,故弄玄虚。知道连平是因为我有一个班长是连平妹,眼睛大大的,就太瘦了。没认识她之前我还不知道连平在哪,也不知道连平是讲什么话的。

不同地区的客家隔阂还是挺大的,粤北和河源的客家,除了紫金外,都难与跟我们交流。龙川跟我们挺近吧,有一个同学也喜欢用他们的客家话跟我们交流,但我这个语言能力比较差的就不行了。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09-4-17 23:3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0000 于 2009-4-17 23:12 发表
还是不明白为何曾家比连家是小巫见大巫,连家这么牛逼为何没几个人听说过呢?而曾家在中国的地位,就是现在也鼎鼎有名呀。

史之有趣,正是你提出的问题.我之所以说小巫见大巫,就是引你的注意.
曾个人的地位无可置疑,但对于家族而言,就算不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重臣家族连平颜三代,后来比较少人提,是不是因为广东成了反清基地有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不但是做了大官,曾国藩练出来的新兵深深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

曾家还在湖南大力推广文教,所以湖南近代才有如此多人才出来。而湖南是在近代修了铁路后才超越江西的,湖南在近代以前根本不出名。

不知还有那个家族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呢?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09-4-17 23:4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湖南的文人说,颜对曾,左有影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扯的太远了,这种影响是什么影响?有影响就说明颜家比曾家牛逼了?

你还是反思一下为何颜家现在默默无闻,我看了一下贴子,还有投降派的嫌疑呢。不过历史书上写的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秦桧其实对历史还是有贡献的,岳飞未必就有过。历史又是残酷的。

纠缠于名人,河源又会陷入一帮无聊梅州人的游戏了。中国那个地方没名人?那个县的县志上不是写的牛逼哄哄?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qifeng 于 2009-4-17 22:03 发表


在紫金县,70%以上为福建省,经过大埔南下,捱相信惠州各地客家亦然!

经过大埔喝过大埔的水就算大埔人, 大埔人会有很多的. 哈!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09: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inqifeng 的帖子

我正在这网络找感觉:
http://hakka.heyuan.cn/
世界客属第二十三届恳亲大会官方网站
http://ca.geocities.com/namclow/WHR23.swf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9-4-18 09:3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mlow 于 2009-4-18 09:10 发表

经过大埔喝过大埔的水就算大埔人, 大埔人会有很多的. 哈!哈!


大埔为客家人客运站,古代交通枢纽!哈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旅游书上的广东古镇

2003旅游书上的广东古镇-没有河源
大家来改良创建一客家文化走廊.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9-4-18 12:51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川: 赵佗古城旅游区,历史悠久,长期为县、州治所

http://www.longchuan.gov.cn/file_view.jsp?FID=3185
赵佗古城旅游区,历史悠久,长期为县、州治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南下平定岭南后,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南海郡下设数县,龙川为其中之一。平定岭南的功臣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秦汉时的龙川疆域辽阔,辖区20000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今龙川、兴宁、五华、河源、连平、和平等县的全部及紫金、新丰、陆丰和江西寻邬、定南等县的一部分。赵佗当时选定佗城为龙川治所,是因为其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这里江水若龙,群山似虎,进可出江西通往中原、西可至梅关、东可达闽越,南可抵南海,退则易守难攻。同时又处于古邑龙川的中心地带,便于管理,故设县治,筑土城如此。其后调番禺(今广州)继任南海郡尉。西汉初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后人为纪念他,把其修筑的龙川县城,称佗城。相传,龙川建制比广州还早14天。自秦至建国初,除南朝陈时县治一度北迁外,历代龙川县治所都设于佗城,由于这里长期为县、州治所,因此,也是文物荟萃之所。虽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但佗城至今仍保存80多处文物古迹。如越王井、越王庙、孔庙(学宫)正相塔、正相寺、苏堤、马箭岗、点将台、坑子里遗址、考棚、古砖窑址、城皇庙、古城墙以及48个古老的祠堂……此外,龙川142个姓中,佗城就有138个姓,这与当年赵佗南下大军同化了,是各姓氏寻宗拜祖的地方。

龙川学宫(孔庙)

    佗城不仅文物众多,而且还有秀丽的风光,龙川古八景,佗城占其五。苏东坡有诗赞曰:“敖湖湖水漾金波,敖顶峰高积雪多。太乙仙岩吹铁笛,东山钟静涌弥陀。龙潭飞瀑悬千尺,梅村舟横客众过。纵步龙台闲眺望,合溪温水汇成河”。今年初,原广州市委市政府黎子流等老领导到佗城考察时风趣地说:“佗城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广州是孙子,佗城是爷爷……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来龙川视察时,到了佗城,他充分肯定了佗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高度地评价了佗城的旅游资源价值,同时要求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好佗城这一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此外,在龙川还有竹海茫茫、气象万千的细坳竹苑山庄;有集岩洞、古寺为一体的祥云洞;有香火鼎盛,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龙台山庄;还有座落在被誉为“秀才村——下塔”具有逾千年历史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塔”和状元黄仕俊题词、题诗的“巫氏大宗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以前河源人是不叫自已客家的,只是市区人称紫金那些是客家人,说自已是本地人的。不过现在可能变化了不少,起码政府认同了,不知民间认同度多少?南雄人至今不认为他们是客家人,南雄话与赣州本地话差不多吧。

[ 本帖最后由 30000 于 2009-4-18 15:0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历史研究扯上了“客家”,全是乱哄哄的,不看最好。这里有点搞笑的东东:

企图乱中蒙混的LIN 大肉装神弄鬼,把河源说成原始社会,永无出头之日,一有假期就回老家住住“后花园”云云,吹什么?河源本地只要踏实干的人都比你强,河源市区就比你混迹的地方强。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67678-2-1.html

Linqifeng说说:你在番禺祈福新村住?是,还是不是?  你在天河上班?是,还是不是?中信广场还是“万家”还是玩家?   你说回老家住住“后花园”,从哪条钻回去的?竟然不知道河源高速公路上的招商引资大招牌?社会边缘程度总是超出想象,踢爆牛皮,何止100跌到零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6: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现在:南方网首页 > 新闻 > 地市新闻 > 河源新闻 > 河源头条新闻
  

十五回眸 提升河源招商引资大环境

2005-12-05 17:47:38  河源日报


  几年前,从河源开车到广州、深圳,至少要3个多小时。现在,走河惠高速公路,只要2个小时就够了。这只是河源市“十五”时期交通建设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

  结束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河源市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五年,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结束了河源市没有境内高速公路的历史。

  据统计,“十五”期间,河源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5亿元,新增公路里程337公里,全市通车里程达9159.9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337公里,增长3.8%;公里密度达57.9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九五”期末增长3%;公路质量进一步提高,等级公路比重达78.7%,比“九五”期末提高8.4个百分点。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达232公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跨越式发展;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公路里程达1388.2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581.2公里;等外路比重从“九五”期末的29.6%下降到21.3%,尤其是85%的国道达到了二级路以上标准,省道全部达到了三级路以上标准,县通镇公路达到三级路标准,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硬底化2398.7公里,硬底化率达63%。五县一区全部通水泥路,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汽车。同时,客、货运输站场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新建、改建汽车站7个。河源市公路呈现等级高、密度大、路况好、设施齐全的特点,大大改变了河源市以等外路为主的状况,构筑了以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为骨架,县乡道为脉路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了省市之间通高速,市县和县镇之间通一、二级公路,镇村通硬底化公路的目标,为打造“后发河源”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道路运输快速增长

  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五大运输方式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十五”期末,全市有道路旅客运输业户378户,比“九五”末增长38%;营运客车1587辆,比“九五”期末增长3%;道路货物运输业户7059户,比“九五”期末增长13%;营运载货车8094辆,比“九五”期末增长12%。同时,运输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干线为依托的快速直达班车客运得到较快发展,开往珠三角的直达班线达23条,直达班车达80辆,比“九五”期末增加64辆,增长80%。

  与此同时,“十五”期间,河源市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公路部门在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面推行大道班养护方式,养护管理体制由过去的行政指令性管理方式向合同制管理方式转变,用工制度由任职方式向竞争方式转变,养护方式由小工操作向机械化、专业化转变,有效地整合了养护资源,提高了公路养护专业化水平和公路养护质量。另外,在县乡公路管养上全面实行了养护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养护工人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公路管养水平,确保了县乡公路的行车安全。

  改善了投资大环境

  环境也是生产力。“十五”期间,河源市交通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严重制约河源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了河源市经济迅猛发展。可以说,公路建设改善了河源市的投资环境,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促使河源市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随着河惠、河梅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以及国、省、县乡公路的全面上等级改造,大大缩短了河源市与珠三角的距离,使河源市融入了“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有力地提高了河源市的市场竞争力,开创了河源市招商引资新局面。

  “九五”期间,河源市高速公路里程为0,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例相当大,大部分公路路况相当差。有外商戏说,来河源“一来三补”就是“补轮胎、补精神、补腰骨”。因此,河源市的优惠政策、廉价劳力、优质服务、丰富资源始终“优势不优”,许多颇具优势的资源型开发项目、旅游景点开发项目等,总是只谈而得不到落实,招商引资成功率相当低。到“十五”期末,随着投资硬环境的改善,来河源市观光旅游的客人增多了,来河源市投资创业的客商也增多了,招商引资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仅200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增加值达39亿多元,同比增长38%;前三季度“河源造”出口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100亿”目标接近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十五”期间公路交通发展的推动。

  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交通公路建设直接拉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据统计,“十五‘’期间,河源市新建公路总投入达85.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有力地拉动了河源市经济的发展。以2004年为例,全市公路建设投资达8亿元高速公路投入除外,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4%,占基本建设投资的40%,有效地刺激了消费需求,拉动建筑、建材市场的发展。2004年,全市公路建设约使用水泥90万吨、钢材1010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水泥12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12%;成品钢材36.96万吨,增长90%。同时,交通公路的发展也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空间,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2004年末,河源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07%,低于年初计划目标0.43个百分点。

  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交通环境的改善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迫切需要扶持。“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做起,把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市场化,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这一科学决策的贯彻落实,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公路沿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连平县忠定线实现上等级改造后,沿线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了,奔康的步伐加快了,农房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迅速,沿线新建社会主义新农村10多个,500多户农民住上了新房;万绿湖旅游大道的改造建设,成就了新港镇农民的富裕安康;米骆线的改造有力地推进了沿线乡镇经济发展和脱贫奔康步伐;赣粤高速经过的11个镇,镇级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来,河源市迎来了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打响了县通镇公路改造大会战和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的攻坚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大大提高,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公路实现了从“通达”到“通畅”的飞跃。交通状况的改善,加快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带动了农村、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编辑:刘倩)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heyuan/ttxw/200512050746.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