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78|回复: 131

河南報業網[客家遷移萬里尋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4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月初,我曾將去年鄭州舉辦第十八屆世界客家懇親大會發出的報道,整理送帖。當時,只是想讓我們客家人社區的網友,對懇親大會多一些了解。不久前,收到主題報道負責人劉書志先生來信,原來他們也看到了。

夏荷先生台鉴:
我是河南大河报的刘书志,是去年“客家迁移万里寻踪”主题报道的课题负责人。 我们在“客家在线”网站看到您下载的“客家迁移万里寻踪”的网页,感佩之至,无以言表。
我们在一个月的采访途程当中,所有的精力和体力付出都不在话下,惟一的担心就是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当看到您的下载和一系列跟贴,我们心中有了一种安慰。 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在报道完成的同时结集出版,作为一份文化礼品在第十八届客家大会开幕的前夕隆重奉献。 为了表达对您的敬谢之意,请您告知邮政地址,以便向您呈献那本完整结集的《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图书。
顺颂 安祺!                    
          刘书志  敬上12/08/2004

刘书志 先生還說:这套丛书创了河大出版社的两个“最”——书籍装帧印刷质量最好,出版速度最快——近二十个人三天三夜连轴转,“没想到,在出书的36小时前还在从福建往回传最后的5万字稿子”。 当时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套书的印量没有赶上需求量。不过还好,这次江西的客家大会又订购了3000套。
再者,如果是为了让你分享愉快和我自诩的有,中国政府第一次发布的《中国新闻年度发展报告》2003年篮皮书将客家迁移万里寻踪作为惟一的“主题策划报道”选入。要知道,为了这个报道,我们提前做了11个月的案头准备呢。这就是你说的,不是客家人知道了客家人的原因所在。

為了讓網友們更方便閱讀,我重新整理後,現再送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不息的生命江河
刘书志

  一个月前,“大河报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车从黄河边的洛阳桥头出发,沿历史上客家迁移的大致线路进入现在的客家聚居地,对“源自中原,根在河洛”的汉族客家民系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予以近距离的接触、体味,通过以“客家”为载体的中原文化的迁播、衍化、存留而体悟中华文化博大强劲的生命律动。
  终于,我们来到了预期设计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完结点——东海边的泉州洛阳桥头。凝望海峡对岸,极目四周云天,在台湾、在海外,我们1500多万客家亲人生活着、繁衍着、创造着……
  ——以对“客家”的初步认知写在“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完结之际,客家民系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予以近距离的接触、体味,通过以“客家”为载体的中原文化的迁播、衍化、存留而体悟中华文化博大强劲的生命律动。
  于是,“大河报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车行进在“从洛阳到‘洛阳’”的公路、山地、桥梁、渡船上,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黄土地、红土地印上了我们的车辙和足迹,黄河、淮河、长江、赣江、珠江、琼州海峡、台湾海峡融入了我们的汗珠……车队分分合合,人员聚聚散散,在地图上勾画出的行进途程是种交叉复合的网状结构。
  终于,我们来到了预期设计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完结点——东海边的泉州洛阳桥头。凝望海峡对岸,极目四周云天,在台湾、在海外,我们1500多万客家亲人生活着、繁衍着、创造着……
  伫立泉州洛阳桥头,烟波浩淼间沙鸥翔集牵动我们的思绪,山川起伏处云卷云舒变幻我们的心田——跨度一千七百年,纵横一万二千里,这,就是我们在一个月中置放身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如同我们的行迹呈网状复合形态,更有着立体的架构——如此,对于学者们所公认的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独特民系客家,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体悟和认知。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以什么比喻客家的基本品性呢?最为贴切的应当是“水”,就是那个上善若水的水,水滴石穿的水。
  过去说“客家人跟着水草来”,如今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标明客家在当初到现在与水的密切关系。在一次次客家先民的迁移过程中,水路是他们最不坏的选择,彼时的交通状况无论是便利、速度还是花费等,大小江河湖泊溪流织就的网络成批地托载着伴随客家从中原而来,路途中的饮用、洗刷不用发愁,哪怕是短暂停留下来的生活和耕作也无需过多地考虑这个基本问题。当我们为了切实体味客家先民艰苦卓绝的迁移境况,去走那条由江西石城到福建宁化的“客家之路”时,在荆榛荒茅掩映下的蜿蜒山道旁,一道汩汩流淌的溪流陪伴我们到站岭古隘口风雨亭下,掬一把溪水解除登山的焦渴时,我们搞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条“必由之路”除隘口较低翻越武夷省些力气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了这道溪流,最初的客家先民是傍着这溪进入了荒山野岭,才寻觅发现了山后那片宁化盆地的。所以我们说,客家“逐水而行”或“逐水而居”四个字说着和写着很简单,却是从四十万、四百万乃至四千万人的生命历程中归结出来的呀!
  或许正是客家人与水的必然结缘,他们也逐渐形成了水的秉性,有着水的平和,水的激情,水的坚韧,水的依形就势,水的以柔克刚,水的融会蓄积,水的猛烈冲击……我们说客家人总善于在绝境中走出生路,应当是和他们水的基本品性有关联的。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我们认识到一部客家迁移史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战乱史、生存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是由于从有字的和无字的史料中看到,西晋末年以降直至民国年间,每一次大的社会动荡其中和其后,都带来中原地区一次大规模的客家迁移。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从史书中摘取的四组词句来呈现客家迁移的概貌:大旱、饥疫、连年旱、饥荒、断流、蝗灾、大蝗——战乱、击败、击溃、俘掠、驱掠、病死、被杀、袭杀——避乱、避难、流亡、逃亡、南逃、南奔、散奔、南迁、南渡、十不半存、州县皆空——散落、留居、就食、开垦、垦荒、垦殖。当这些客观陈述性的词句于我们“万里寻踪”的路途上从书籍中跳出,就显得特别触目惊心,不再是书桌上茶杯边那样简单的静态乃至冷静,我们已经感知到,这每一个对客家群体命运概述的词句后面,都有着几十万上百万个体生命的遭遇。而对于那些每个人都是一部书的个体命运,再宏大的史书也难以有他们的位置,顶多一点交代也就到诸如“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估计8年间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在南方”和“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年闰十一月,金军攻陷开封,军民10余万人出逃”之类了,其中蕴含的残酷、惨烈、惨痛和悲壮只有靠读书人自己去品味了。

[ 本帖最后由 夏荷 于 2008-3-4 23:5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故土丧离,家园荡然,国家社会的分裂给它的人民所带来的是精神和肉体上撕裂般的痛苦,带着如此的痛苦,客家先民踏上路途迢迢今天不知明天命运的迁移之路。生存意识的顽强性和迁移的无目的性,使得失去的家园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依恋。于是,伴随着每一次大的客家迁移,在南中国的土地上就会出现一批新的地名,而这些新的地名无不与故土故园和对生活的祈愿相关联,这就是我们一路上何以走过了那么多的“洛阳”和那么多带“安”字的地方。如果说大的地域命名有侨置郡县的因素,那么,在偏远的山岭间,一条两米宽的小河叫“洛阳河”,几十户的小村称“洛阳村”,大概就不是“官家”所顾及的了,这只能以一种强烈的融入血脉的根的意识表征予以解释了。
  一路走来,风雨桥、风雨亭渐次增多,越是进入客家聚居密集的地区就愈加密集,三里五里纷然现亭桥,亭是屋亭,桥是廊桥,就是为了方便荒野崇山中的路人能有个歇息和遮风避雨处,在孤独的行旅中找到一种家的感觉。风雨亭和风雨桥都是客家百姓捐资筑建的,古今皆有,用料各异,有的亭桥为一家数代人以至十多代人延续着建造——修复——重建的,主持者往往将捐资者姓名和账目刻石存留,我们所见最为细致的一处连五角钱的捐款和花销都列于其中。带着职业习惯我们问讯这些款项的筹集方式,得到的答案反倒使人愧然——客家群众对这种“公益事业”的捐助和出工所表现的是种潜意识的自觉行为,简单到只是因为这里需要和应该建一座亭或桥。这种古道热肠式的与人为善可以归结到客家先民多磨难的迁移经历,种种艰难险阻使人与人之间的扶助弥足珍贵,些微的针线粥水相济都化作深深的感激铭刻于心,推己及人在自己稍有条件时便以风雨亭和风雨桥的方式“回报社会”,以致成为一种习惯性传承。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在客家人的住宅、祠堂、风雨亭、风雨桥、墓地走访,随处可见、出现最多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书写或镌刻或随手涂抹。客家人何以对这八个字情有独钟?只要你知道了客家人近1700年的历史,了解了这个经受了更多磨难的民系,体味到他们的至柔至刚,你就会改变对这八个字的淡然乃至漠然——它是农业社会老百姓最普遍最一般也是最高的祈愿,更何况对于客家这个独特的民系,风调雨顺方国泰,国泰年代民能安,他们一年又一年、一处又一处、一代又一代地反复念叨着、呈示着这八个字,是因为这八个字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了安置心灵的处所之一。
  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在皇室后裔“八大山人”朱耷那里,化作了“死鱼凋花白眼鹤,残山剩水滴泪竹”的传世画卷,而在客家民众之中体现方式则是珍藏的家谱、祖宗的牌位。山河万里,走村入户,所见到对家谱的宝贵和对牌位的虔敬使我们震惊,从客家公祠百多个大铁皮柜中各姓氏的谱牒,到山村农家三层塑料一层棉布所包裹密实的家谱;从宁化石壁160个祖宗牌位集体祭献,到各处村落各家族祠堂宗庙里十几、几十个牌位的供奉,到农家草屋中堂哪怕是贴上一条窄纸而晨昏上香的“祖宗神位”。这一切透射出深挚地对根的追寻,对根的思念,对根的传继,对根的固守,使得这个漂泊万里迁移他乡的民系始终有着根脉的维系支撑,在东南聚居地刻下“客本中原汉裔自两晋衣冠南下石壁安居万载不忘祖籍,家迁八表南荒经千年筚路蓝缕五洲立业千秋永念宗功”的楹联,在海外贴出“确保祖乡声音居家永讲客家话,坚持民族气节出国自称中国人”的词句。
  
◎之五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4 at 18:4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

  从洛阳河到洛阳江,从黄河边的洛阳桥到东海边的洛阳桥,客家这条源出中原的江河生生不息地奔流着,从近1700年前西晋末年,从1200多年前的唐代天宝末年,从800多年前的北宋末年,从37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个浪潮又一个浪潮地涌流而来,从中国的中原到中国的南部,承载了一次次地域政治结构的改变,托举着文化中心的转移,数不尽的曲折磨难都不曾磨灭其自身的辨认特征,所有的归结都在于数千年前已然成形的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无论政治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无论经济的衰落和腾跃,整体文化的向心力始终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远离祖源失去故园的客家,不管多久的时间多远的距离都保有存留着那条中原文化的根脉。这也是历代客籍将军多儒将的一个原因,也使我们理解了在江西遂川渼陂村居住时的毛泽东对壁间“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联语那种由衷的赞赏和认同。于是,当客家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近现代革命一次次推动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之际,无论汲取了多少外来的思想元素,其精神支柱依然不变的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秋天的洛阳江看上去是清澈而平和的,但你会从波涛拍打桥墩的声浪和溯行船只的力度发现它又是强悍的;洲滩上的水鸟是祥静的,当它们扑向水中之鱼时则是迅疾的。唯有古洛阳桥厚重地横跨在洛阳江上,如同一位历史老人在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洛阳河,洛阳江,万里之遥同一个洛阳,万里之遥同一个名字的江河上都有一座洛阳桥……的词。

◎之六

河南报业网
2003-10-2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根在中原

我的根在中原
李红军

  “从中原大地辗转南迁,重重山门在先辈手中打开,将古国文明传遍南岭村寨,挥洒热汗育出客家风采……”
  62岁的陈可坚老人,用歌声诉说着对客家人的深情。
  2003年9月的一个下午,在郑州市黄河路与东明路交叉口,客家联谊会所在的楼上,身为客家联谊会副会长的陈先生难抑激动,眼中点点湿润。陈先生有这样的感动,缘于他是客家人。他说但凡客家人,都有同一信念:他们的根在中原。
  几年前,欧洲组织了近200人的客家人寻根团,来到河南,他们想找到自己的祖宗,找到自己久远以前的那个“家”。陈先生带他们走近黄河。在黄河边,这一二百人的队伍,汇成了感动的河,许多人的眼里泪光盈盈。一位老人用手掬起黄河水,脸朝远方,朝拜般地一次次深深鞠躬。临走,他们又拿出随身携带的瓶子,将黄河水小心装进瓶子,他们要把这水带到欧洲,永远伴随他们。
  “不是客家人,体会不到客家人对根的情意,对故乡的眷恋!”陈可坚先生说。
1994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当时是在梅州市。陈先生参加了那次大会,他第一次听到了“客家之歌”,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
  “我们家族的历史,其实就是浓缩的客家人的历史!”陈可坚先生沉吟说。陈先生祖上的祖上,从河南迁徙到了广东梅县,后来又从那里到了泰国。上世纪50年代初期,陈先生随父亲回到广东,最后又从广东回到了河南。
  陈先生在河南客家联谊会的副会长工作,是“义工”,而会长的工作,也是“义工”。陈先生说不为别的,就是想为客家人做些事情,同时也为客家人的根——中原贡献些自己的力量。
  “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陈先生说,“在客属第十七届印尼恳亲大会上,江西和四川等省份都要争办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像申奥一样,大会主席团要根据申办人的陈述,当场表决。”
  结果3个省份条件都很好,相差不多,主席团没办法了,最后采取了一个特殊的办法, 第十八届交给河南举办,第十九届交给江西举办,第二十届交给四川举办。
  当陈先生等知道要在河南举办恳亲大会后,所有的人都拥抱在了一起,流下了滚滚热泪。

河南报业网
2003-10-2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永远的客家
孟宪明

  孟宪明先生是我省著名民俗学家,在这次“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活动中,他应邀担任本报特别报道组的随行专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孟宪明先生随本报特别报道组沿客家迁移路线一路南行。行程中,孟先生感触多多,于是,有了下面这篇—— 几年前,在北戴河参加全国电视剧创作会,见到《外来妹》的编剧谢丽虹,当她知道我是河南人时,主动找到我说,她和我是老乡,她的老家是河南固始,她是客家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客家。北戴河不是河,北戴河是海。在这样的海边,听一个客家作家谈客家,你会感觉客家和海、和漂泊、和遥远,甚至和大翅膀的海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客家这个词,一下子就印在我的脑子里,再也没有消失过。后来便一次又一次地听到客家,听到中国八大方言中就有一大方言是客家话,听到洪秀全、孙中山还有我们的朱老总,都是客家人。客家,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所以,当大河报请我做“客家迁移万里寻踪”活动的随访专家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一口答应了。
  泉州有一条洛阳江,洛阳江上有一座洛阳桥。“从洛阳到‘洛阳’”,泉州便成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现在,坐在泉州明亮的宾馆里,看着窗外吊着气根的大榕树,一个月来的寻访和感受,便如坻如屿般清晰起来。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客家的根在中原。客家人努力保持中原的根性,努力壮大和发展优秀的中原文化。我们说,文化有三态,即以建筑为代表的固体文化,以文字为代表的液体文化和以民俗为代表的气体文化,客家最突出的,就是保持、壮大和发展了中原文化的民俗文化。
  崇先祀祖,是中原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内容。走进客家,无论是古旧的殿堂式住宅还是新修的红砖绿瓦楼宇,没有哪一家不在正中的堂屋里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图片、照片或者牌位。如果你走进的不是居宅,而是某姓的宗祠,这就不仅如此,还有列祖列宗生前辉煌的成就展览呢!如“父子进士”、“忠孝两全”、“翰林第”等等。守祠的老人还会拿出发黄变脆的家谱,一页一页地讲给你听。这种被极“左”时期称作迷信的风俗,这种有着寻根求源、带有家族意识、对后代具潜移默化影响的风俗,在客家,是被发展着、光大着的,而在中原却已声音甚微。问一问自己得过三好证书、品学兼优的孩子,他知道他爷爷的父亲、他爷爷的爷爷是什么名讳,做什么职业,有过什么光荣的业绩吗?他知道他是从何而来,他的远古的祖先有着怎样的流离之痛苦、创业之艰辛吗?我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努力证明我们是炎黄子孙。在我们努力追寻遥远的生命源头时,怎么就想不到我们还有近乎可摸可触的祖先呢?我们是风筝,不管我们飞多高,都有一根细细的线结实地牵着我们。谱牒,就是那根纤细的线,而宗祠,则是拴着筝线的那架木梁。人长有三只眼睛,两只看着未来,一只望着过去。看着未来,是为了长得更高;望着过去,是为了长得更壮。当我们的祖先在某一天突发灵感,创造出谱牒、创立起宗祠的时候,那不是他们心智的衰落,而恰恰源于他们心智的成熟。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所以,当一部又一部客家人的谱牒送到我手中的时候,当一座又一座客家人的宗祠耸立在我面前的时候,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研究者,我深深感到,谱牒文化、宗祠文化,确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珍贵品种,不可以再漠然视之。有着一万年文明史、五千年文字史、三千年建国史的中华民族,靠什么证明自己的辉煌,仅仅靠正统意义上的廿五史是远远不够的!
  1989年年初,美国学者殴达伟来到郑州,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紫辰先生的博士生,来华留学前就已是美国的历史学教授了。他是来研究中国的民间小戏的。他到了豫东杞县湖岗乡,热情的乡民专为他演了几出戏。他不满意,他想看演戏的全过程。于是,乡民们把戏台拆了,又重新为他搭了一遍。他当然高兴万分,一个劲地“OK”!他后来写成《中国民间小戏》的博士论文,在中美两国用两种文字同时出版。殴达伟是历史学家,属法国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有一个鲜明的论点: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这是他们的一个发现!法国学人曾经自豪地宣称,他们没有发明原子弹,也没有发明因特网,可是他们发明了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影响了全世界。
  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他们要在民众鲜活的生活中挖掘和发现远古的根的历史和历史的根!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喊出了类似的声音:礼失而求之于野。谱牒和宗祠,其实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蕴含着民族的历史”的“在野”文化。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以前总以为客家人努力保持自己的风俗和文化,是出于弱小所致。他们离开故土远徙他乡,人少势弱,不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就有被同化的可能。当我们行程万里,读人,读物,读书,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发现,客家人保持自己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优越感的表现!
  从东晋到清末,客家大的移民潮有五次,而每一次移民潮中,客家所到之处,相对于他们的故土,其文化都是落后的。尤其是南宋时期,文化南迁,流被乡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世所公认。
  客家人讲中原话。中原话是当时的官话,相当于今日的普通话。
  客家人穿中原的衣裳,不论男女,一律是大襟右袄,宽裆阔裤。两千年前,面对着东夷西戎南方人北狄,孔子感慨大发: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矣!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若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穿左襟衣服了。披发左衽是落后的象征,而束发右衽则是文明的表现。直到今天,客家人仍然穿着和中原一样的衣裳。早年曾有一首调笑河南人衣着的诙谐歌谣:“河南大裤裆,买菜不用筐,萝卜白菜往里装。”而在被称为客家祖居地的福建宁化石壁村,也有类似的俗语:“偷抓鸡,塞裤头。”若是看谁裤裆大,便说他像“偷鸡的一样”。
  客家人过中原的节日,年节必守岁、辞岁、贺岁,祭灶君,贴春联,发压岁钱,向尊长磕头,与同辈排序,初二闺女走娘家,过了初五倒垃圾;清明必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南方柳树稀少,即使改用插草也不能无此内容;七七必祈巧;中秋必拜月……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耕读传家,这是中原文化的又一特点。客家人记得最牢。不论他们居住何处,都要想办法让孩子读书,不仅是那些有过辉煌家族史的人家,就是一般家族,也一定要在祠堂里办一个学堂,让全族的孩子进去读书。正因为这样,才有“鸣阳三风”的爵誉村、“朝天八龙”的大江村、立着22根石旗杆的塔下村……家族办家族学校,这是客家人办学的一个特点。看一看闽西客家一座一座的土楼,看一看一座座土楼里一所一所的族办学校,你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家族式教育使每一个在族学里成长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对本族的责任,所以他们知道他们身后有一个集团在支持他,他们会格外地努力。一旦成功,也会对家族给予热情的回报。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朱家很穷,家里只能供一个男孩儿读书,朱德有幸被选中。夺取全国胜利后,朱德当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仍然让家族里每家挑一个孩子来北京读书,以尽自己的义务。
  10月15日,我们来到了福建永定县的高北村。这是一个以土楼著称的小山村,村里的圆形土楼承启楼海内外闻名。承启楼不仅规模宏大,罕有其匹,而且历400年之久而仍然住着100多户人家。高北村人都姓江,据家谱记载,他们系从河南淮阳迁来,是南宋宰相江万里的后裔。在元代宋的朝代更替中,江氏几近灭门。在和承启楼中居住的70岁老人江恩庆一番谈话后,我终于又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豫东杞县、淮阳一带,春节时不仅门上贴对联,而且还要在院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子里贴“满院春光”,水缸上贴“清水满缸”,粮囤上贴“丰”,馍篓上贴“满”,就是石磨甚至牲口槽上也都要贴上吉祥的话语。这些吉祥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道酉。只有一个字的叫“小道酉”。道酉是什么?一直没一个准确的解答。我的朋友子曰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道酉就是道吉”,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向人们道喜祝福。古人把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合,得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酉鸡……酉者,鸡也。鸡者,吉也。“道酉”就是“道鸡”,“道鸡”就是“道吉”。古代文人爱做文字游戏,绕了这么大个弯子才说出祝贺吉祥的意思,可见“道酉”之俗不仅是雅俗,而且历史久远。那么,这么一个文雅至极的称呼,是什么时候流落到民间而成为人所共用的习俗呢?江恩庆老人指着门上贴的“合家平安”、柜子上贴的“山珍海味”、墙上贴的“食德饮和”、门外贴的“左宜右有”,说:“这都是道酉。”他还告诉我,字多的叫道酉,字少的叫“小道酉”。此俗与河南绝同,实在令人震惊。高北江家从河南淮阳迁出,历南宋屠戮之灾,又经元明清三世,处深山老林,距县城即有百里之遥,与中原老家也应该早无联系了,可“道酉”之俗竟然丁点儿未改,真乃民俗文化之活化石!由此推断,“道酉”一说,仅从江家南迁时的北宋算起,至少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之五

河南报业网  
2003-10-2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8: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来自黄河边

客家来自黄河边
孟宪明

  当客家先民扶老携幼逃离中原的时候都带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详知,但有两点是可以断定的,一是生活必需品,像吃的穿的用的等,再一点,就是家族的谱牒。
  走进今日之客家,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户户敬祀祖先,家家供奉灵牌。问一下年长的老人,大多能说出他们祖籍何处,是第几世,先人有何功德,焉何迁往此地。更有认真者,还会抱出家族宗谱,指着发黄变脆的书卷,凿凿地读给你听。谱牒的用意,当然有派脉相承绳绳相继远而足信久而足徵的价值,其实更重要的,还有教育后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意义。查一查各族谱牒,无不如此。可以说,前者保存了血脉之根源,从古而今,具有纵的历史作用;后者发轫为激励机制,由此及彼,具有横的现实意义。诚如某宗谱序中所说:“一人之孝悌必能感发乎人人之孝悌,一家之孝悌必能倡率乎一族之孝悌。他日,或人文鹊起,甲第蝉联,移孝作忠,是又有望于后起者。”既重血脉源流又倡建功立业的谱牒,无疑对客家人的精神注入了奋进不息的血液。
     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多有各姓宗祠。飞檐挑脊,甚为壮观。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族里的公共场所。如果说,谱牒记录的家族历史只是温润的滋养着后人的心灵,那么,祠堂搬演的则是一次又一次获取荣耀的庆祝和召唤,是声烈烈、势熊熊的号角之音。升迁了,发财了,金榜题名了,出国留学了,甚或洞房花烛了,都要拜告祖先,所以,获取过功名的人家的祠堂前,是一定不能没有两根石雕的旗杆的!所以,走进曾考取过42名进士的爵誉村,走进曾产生过“鸣阳三凤”、“朝天八龙”的大江村,你就不得不感慨万端:客家人重教育!客家人重教育,不仅重博取功名的教育,尤其重以家谱和祠堂为代表的家族教育。我们常说“爱国”,其实爱国是从爱家开始的。如果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族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亲戚亲没有阶级亲”的口号早已无人再提,但一说谱牒和宗祠,仍然会有一些人不好意思。要知道,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
  客家人重操守,尚气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风云际会、轰轰烈烈。正因为如此,文天祥能三天之内募五万之兵,以成勤王壮举。纵观中国历史,历次农民起义大多由饥荒而起,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史不绝书。可是近代的两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和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都是因理想和信念而起,无一和“易子而食”有关。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说起洪秀全、孙中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这两个客家人究竟受了家族教育多大的影响和浸润!“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这是一首流传在福建长汀的歌谣,身居黄河岸边的中原父老,是不是能从远徙他乡的客家兄弟身上学到些我们缺少的东西?
  
河南报业网
2003-10-2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咏”的迁飞燕

“洛咏”的迁飞燕
特派记者 于茂世 许笑雨 齐岸民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一个又一个帝王在秦淮河边匆匆而逝,一个又一个朝代在乌衣巷旁喧哗过街——曾经清澈的秦淮河,如今迟滞地似动非动着,失却了透亮且散发出对嗅觉的不良刺激;曾经森然的乌衣巷,如今被幻化在李香君故居幽幽的灯光里,只有在夜深市歇时方可聊忆前朝——它们共同构成了现在的南京秦淮河边的别样风景。
  乌衣巷是西晋末年自洛阳南渡的谢氏家族的儿孙,也就是后来东晋宰相谢安的故居所在;李香君故居“媚香楼”里也曾住过一位河南人,他就是李香君的丈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商丘人侯方域与李香君在秦淮河边发生的爱情故事,因《桃花扇》的演绎而广为传播,妇孺皆知“桃花扇底送南朝(明)”。
  河南的儿孙与河南的媳妇成为邻居,还有位河南诗人、唐代的刘禹锡曾以《乌衣巷》来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出了乌衣巷的沧桑变幻,却让其成为后人怀念今人游览的地方。
  现在时髦的是港台话,唬人的是外国话,洛阳话则“难登大雅”。
  谁记得?洛阳话自夏至宋数千年间独领风骚,居于官话的主导地位。即使到了元代,洛阳话还是正音之一。元代学者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一书中认为“欲正音语,必宗中原之音”。
  由于洛阳话在历史上居于主导地位,围绕洛阳话也产生过众多逸闻趣事,甚至东施效颦的事。孔夫子在正规场合用山东腔说洛阳话不表,单说那西晋末年移居江南的中原士族及他们的后裔为了表明自己身份的高贵或不忘收复中原的决心,仍以说洛阳话为荣,同时把南方话贬为“鸟语”的事。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乌衣巷的主人谢安能“洛下书生咏”,就是会用洛阳腔念书吟诗,这竟成为一种时髦的流行,东晋名士争相效之。但谢安有鼻炎,要学得像,必须捏住鼻子。更可笑的是,不但洛阳话成了时髦,就连洛阳哭也成了“正腔”,南方一些有身份的人家死了人,便模仿洛阳人的哭法,即“乃有遭丧者而学中国哭者”。
  那时,两军对峙喊话时,自然也得靠“洛阳喊”。谢安刻意安排的“洛阳喊”——“秦军败了!”还真的“喊赢”了淝水之战。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08: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