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

2003-11-28 11:00|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8238|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是区域社会经济变迁史的个案研究。它以农村"劳力资源的流动"这一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为切入点,探讨赣闽粤三边农村最近百年中,劳力资源的流动配置对农村经济发展变迁的影响与作用。整个研究主要采用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借鉴与吸收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一些通行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笔者将本课题研究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交代如次:?

1."长时段"理论?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呈现出急剧的变动,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变革表现得尤为剧烈。百年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动史,有进步、有停滞,有上升、有下降,有前进、徘徊;蜿蜒曲折,异彩纷呈。如何观察和解释这些"已经发生"的和"正在进行"的演变,并得出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亘久不衰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受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长时段"理论的启发,把其"长时段"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

布罗代尔把研究的历史时间划为"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时段",并提出与这三种时段相适应的概念,将其分别称为"结构"、"局势"、"事件"。他认为:所谓"结构",是指长时间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性、深刻性作用的一些因素;所谓"局势",是指在较短时期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性和节奏性的一些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现象;所谓"事件",是指一些突发的事变。在这三种时段中,起长期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结构,"局势"的变化(周期性的社会经济消长)对历史进程起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事件"只不过是深层振荡中翻起的浪花、尘埃而已,对历史不起重大作用(费尔南·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张芝联·中译本代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页。)。基于此,他主张应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和历史领域展开研究,并对历史进程提出某种决定的解释。同时,他认为"长时段是社会科学在整个时间长河中国共产党同从事观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河道"(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比较专一地立足于"长时段"视角,对研究对象的具体观察,注重从历史进程上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与研究,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辨证关系,不但追述了近代以前明清时期赣闽粤三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且通过对赣闽粤三边地理与历史的描述,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切入口,集中展现了三边地区最近百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变迁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长时段"理论是本课题研究中依据的一个基本理论。?

2.区域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理论?

如前所述,本课题是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变迁与转型乃至市场化进程的一个较"长时段"的区域性研究。它解剖的对象:赣闽粤三边地区,相对于幅员辽阔的东方巨龙来说,只不过是她柔软腹部的一小块而已。对于这样一个区域研究,也许有人认为它无法提供关于传统社会农村经济变迁、转型及其市场化进程的一般性的结论,而相对于经济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区性差异明显的中国来说,它可能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然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没有不具备"典型性"的区域,至于认为区域性研究的成果与结论只适用于局部地区,"这是种缺乏学术通识的误解"(叶显恩、陈春声:《论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事实上,许多个案或区域性的微观研究,常常可以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于揭示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转型及其市场化的某些特点与规律,个案或区域研究不失为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力。赣闽粤三边地区不一定被视为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缩影,但是,关于赣闽粤三边这样一个区域研究至少也为国内不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从另一个角度看,个案研究与区域研究则是观察、透视、了解进而接近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与转型事实的步步台阶。?

20世纪以来,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广受青睐。不过,本研究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有所不同。社会学和人类学大都以一个家庭或一个村(自然村或行政村)、一个乡(镇)或一个县为研究单位,进行观察和描述,再加以深度的解剖,从而得出关于这一单元客体的科学认识;本课题的研究则是在户、村、乡、县的基础上,把赣闽粤三边地区近20县都纳入研究考察的视野与范围,即是关于赣闽粤三边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的宏观研究。为了使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效度,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又遴选了三边地区数县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以典型的户、村、乡的论述来展现赣闽粤三边地区这个"小社会"变迁的特征。考虑到研究的代表性与宏观把握,笔者在叙述上,区分了村、乡(镇)、县、赣闽粤三边这几个层次,用文献及统计材料进行大背景描述,使该区域传统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变化能在"大社会"的变迁中凸现出来。在研究三边地区这一变迁过程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三边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与互动,力图将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相结合,将区域研究与宏观分析相协调,尽可能克服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3.主位与客位相统一的理论?

难以避免的问题是,个案研究者常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个人主观色彩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的介入,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可信度。这使我们在研究中不得不注意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即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问题。在本课题研究与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受到陈俊杰与折晓叶以及周晓红等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参见陈俊杰著:《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5页;折晓叶著:《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3页;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对此一方法论阐述的启发。所谓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而是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然后加以分析整理。它是以被调查者的主观定向的"(吴泽霖(总纂):《人类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页。);而所谓的客位研究,则是"一种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家的标准研究文化的方法。它解释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以说明当地人不可能不承认的信仰,并用比较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民族志提供的资料"(吴泽霖(总纂)《人类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按照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原则,它要求研究者既要站在被调查者的文化环境中,设身处地理解被调查者的思想与行为,又要用学者标准的研究方法,得出更为科学与深刻的认识,以避免陷入"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误区。因此,"如何在实地研究中把握好主位与客位之间张力的平衡,是一个不易解决的方法论困境"(陈俊杰著:《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地研究》,第44页。)。?

相对于赣闽粤三边地区研究而言,可以自信的是,上述"方法论困境"由于我们个人身份的特殊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根据与生俱来的社会分层,本书的两位研究者均出身于农民,即都是成年后所谓"跃"出"农门"的"农民"。长期的农村成长与生活经历,使我们对农村与农民有一种近于"主位"的理解。尤其是本课题的主持者和前后6年全程参与三边社会调查研究的温锐博士,出生并长成于赣闽粤三边地区的宁都县,少年时便倍尝生活的艰辛,一边读书一边帮助父母种菜、卖菜而挤身于传统农村家庭经济结构中;脚踏实地、勤劳奋勉的父母、走南闯北的兄长(木匠)又以其鲜活的生存现实给了年少农家子弟以丰富的见闻和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感受。高中毕业之后,他有两年多与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田生活,随后又有3、4年穿行于本乡4个乡村小学,在村民中从事乡村教学工作的经历。与生俱来的农民出身和成长印记,赣闽粤三边地区的文化血液已经深深地流淌于我们的肌体之中,使得我们不仅没有访问调查中的语言障碍,而且能较准确地站在农民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农民思想与行为的"理性"。这一切都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比较容易和迅速地进入角色状态,相对全面准确地理解三边地区农民的生活和他们创造的历史。也许是天生的农民出身和地缘关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都是以熟人、朋友和农民的身份,而不是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三边地区农民生活的。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获得"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我们每次的访问调查,都是两人同行和有明确的分工协作,通常是一个人负责与农民交谈,把握好要调查的内容与交谈的技巧,而另一个则在被调查者的主要视线之外做好详细的笔录。每次访谈往往采取闲聊的方式,由负责访谈的人引导话题,交谈轻松愉快。我们的体会是,这样貌似随意的闲聊和合理的分工,能消除被调查者的敏感、疑虑和与生人接触的不适感,通常都能达到调查的预期目的,时常还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收获。为了保持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之间张力的相对平衡,调查途中和不眠的夜晚,我们经常展开随意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与心得,探讨三边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新事物和农民迈入市场的主要障碍,并把这种感受、体会和点滴心得记载下来。回到学校的书斋之后,我们根据研究的主题,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与理性的态度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较为客观的看法,并提炼出科学的认识。可以说,追求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的相对平衡与统一,贯穿了课题与本书研究的始终。



出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出处:作者提供 

--------------------------------------------------------------------------------

[相关专题]
《流动与变迁》第五章:回眸与反思(2)
《流动与变迁》第五章:回眸与反思(1)
《流动与变迁》第四章:劳动力的流动与乡村社区的市场化表征(节选)
《流动与变迁》第三章: 劳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5)
《流动与变迁》第三章:劳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4)
《流动与变迁》第三章 劳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3)
《流动与变迁》第三章 劳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2)
《流动与变迁》第三章 劳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1)
《流动与变迁》第二章 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力的流动(4)
《流动与变迁》第二章 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力的流动(3)
《流动与变迁》第二章 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力的流动(2)
《流动与变迁》第二章 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力的流动(1)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深刻反省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目录、序言(摘要)、后记和专家评语
来自 国学网

 
更多内容,请阅: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1896&BigClassID=29&SmallClassID=75&SpecialID=98
12345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