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

2003-11-28 11:00|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8152|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三、课题视角: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以赣闽粤三边地区作为研究20世纪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与转型的个案,透视传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转型的内部基因与动力机制,准确把握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进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角,课题研究的切入口应在哪一点上?这是我们确定选题时反复思考的关键问题。?

人所共知,在西方列强工业化浪潮冲击世界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20世纪中,中国农村经济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无疑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内部生产力自身运动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结果。然而,在科学技术落后、再生产资本相对贫乏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中国传统农村社会里,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劳动者、土地等生产资源与生产工具等诸生产力要素中,农民劳动者这一活跃的基因如何被激活与配置,应是传统农村社会经济获得发展与转型的关键因素。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早在战国先秦期间,就因"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掀起了一场农业经营方式的制度性革命,确立了以农户家庭经营耕作方式取代农业"公田"制的耕作方式。在家庭经营方式中,农民"分地则速,"劳动"无所匿其迟","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具有自发的工作意愿。在专制统治长期的超经济强制剥削下,农民家庭经营仍然能不断推动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而几千年沿续不变,就是因为它能在极有限的活动空间中,较佳的配置劳动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积极劳动的潜能。(参见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在与西方工业化相交之后,推动中国传统农村经济与近代工商经济相结合,实现传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其内部的活力基因无疑还是广大的农民劳动者。激活农村劳动力这一活力基因的动力机制,在于打破传统专制政治体制对生产力、尤其是农民劳动者的束缚,解放广大的农民劳动者,实现农村劳力资源的有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整个20世纪,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受到来自自身人口的膨胀和列强近代工业化浪潮的掠夺性冲击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更加激烈而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为了求得更好或预期中的生存环境,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时空流动一开始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近代社会劳力流动的几股巨流,而劳力流动的涓涓细流则始终遍布城乡。在赣闽粤三边地区,清末民国,仅上杭一地"往赣省作刨烟工的,亦不下万人"(盛叙功编:《福建省一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66页。);江西于都县"共有铁工一万三千左右。他们打铁在江西,而且打到福建、广东,打到南洋去的也有"(毛泽东著:《寻乌调查(1930.5)》,见《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1页。);民国初年的吉安,"地主经济向城市集中,许多地主把他的金钱拿到城市来开商店,甚至卖掉田到城市来经商"(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江西省档案馆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55-556页。);民国时期,会昌筠门岭镇的老住户,80%是广东(梅县、平远、蕉岭以及潮汕地区)人(1998年筠门岭镇实地调查。);而在赣闽粤三边地区连接贡江、汀江、东江、梅江水系的乡间道路、山谷隘口,那经年不息的人流、商流,滚动的是山里山外的信息流,演奏的是客家版传统经济转型的"田园牧歌"。50年代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形同"马铃薯"的众多农户被"化"进了集体的"大堆",装进了集体化的大"麻袋",城乡间的"吊桥"高高挂起:没有了长途贩运,也没有了挑脚夫,没有了雇佣劳动,也没有了打工仔……一句话,在农村社会,没有了劳动力的流动。没有了人流,就没有商品流、信息流、智慧流、创造流;失去的是时间与机遇……,剩下的只能是封闭保守、愚昧落后和与贫困为伍。"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再一次得到验证。80年代以后,农村劳力的流动又渐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洪流。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尚不足200万人,到20世纪末,跨省区的农村劳力流动已达到2200多万人(《中国信息报》,1999年8月10日,郭迅文。),而流动人口到1997年就突破1亿大关,(《中国商报》,2000年9月28日,平和文。)在发达的开放省份广东省,已有近半农民不务农了(《农民日报》,2000年1月19日。)。以在三边中心地区的会昌、寻乌、平远、上杭、武平等5县农村的调查而言,外出打工者平均占到当地劳动力的40%左右(参见本书表2-26。)。三边人民走向山外精彩的世界,现代化文明步入三边的千家万户;三边山乡家庭农户也开始与山外大市场的脉搏一齐跳动。这还是应了农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显然,社会剧烈动荡的20世纪,三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变革和发展,与劳力资源的再生产和流转配置的优劣紧密相连。因此,以我们现有的水平认为,立足农村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流转与配置,从农村劳动力的出路、劳动力的流向及其流动的原因、规模与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入手,分析三边百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发育、城镇化进程,是透视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传统农村经济变迁与转型的钥匙,是本课题研究较佳视角与切入口。?

研究劳动力的流动,不能不对"劳动力流动"的内涵作一简要说明。在这里,先借用有关学者对"流动人口"所作的归纳(池子华著:《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以帮助我们理解"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其内涵,现照录于下:?

其一,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是否有一定的常住户口来确定流动人口。即是说,流动人口指滞留某地但没有常住户口的那部分人口。?

其二,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将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第一产业中游离出来进入城市正规部门的劳动力视为流动人口。?

其三,从纯人口学的角度着眼,以常住地是否改变为唯一的标志,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暂时离开其常住地而非迁居的各种流动人口。?

其四,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依据流动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来给流动人口下定义,将流动人口理解为不改变常住户口进入某一地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

其五,从人口地理学的角度,将流动人口看成是人口空间迁移变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亦即认为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发生短暂流动行为的那部分居民。?

显然,研究者的上面所述,只是从各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根据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职业、空间位移等不同特征,进而对人口的流动下了各自不同的定义。尽管研究者并没有给本课题涉及的"劳动力流动"以明确的答案,但"劳动力的流动"无疑是"流动人口"的主线和主要内容,"人口流动"实际上是劳动力的流动或与其家庭成员(非劳动力)的流动。那么,如何理解劳动力流动的内涵呢??

我们的认识与本课题关注的是:劳动力的流动是农民谋求生存资源与优越生存环境的流动,是谋生手段优化与生存竞争选择的流动,是传统农村经济转型之中主要生产力和基本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具体来说,本课题的"劳动力流动"包含这两层含义:一是指地域间的劳力流动。这里的地域是个相对的地理空间,小可以至一个乡镇,大可以至国内国外;既指农村内部劳力流动,也指城乡间的劳力流动或互动;既指内地与沿海的劳力流动,也指国际间的劳力流动。二是指产业间的流动,既指一、二、三产业间的劳力流动,也指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劳力流动和产业内外的劳力互动。除了这两层含义外,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本书研究的劳动力流动还特别包括三边地区内外以及产业内外的劳力互动。劳动力是市场经济中的人力资源与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本书的劳动力流动研究,即把劳动力的流动视为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化配置过程,探讨劳动力资源的流向与优化配置对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市场化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企望为重新认识农民和农村经济,为农村劳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开发,提供某些思路或政策借鉴。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8 21:30 , Processed in 0.02711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