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19|回复: 23

钟氏祖神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龙源助国尊(公)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0 04: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4-11-2 16:37 编辑

紫金钟学栋中将族谱记载:北宋远祖友文,友武公,友勇,友盛四兄弟宋神宗时同朝为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迫害革职,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奸臣蔡京,童贯立元祐党人碑,矫旨捕杀反对新法的忠良之士。朝臣大量逃隐。
及至靖康之变金兵入侵掳徽钦二帝北去火烧汴京五凤楼,友文兄弟英灵不泯忠心助国,统率阴兵战败金兵,南宋高宗下旨赦钟氏无罪,封友文等四兄弟为龙源助國公王(三山助國王),立庙奉祀。福建
武平象洞龙源宫,公元1111年始建
汀州府志记载常有大洪灾!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的大洪灾,鱼游市中,漂没田、房、人、畜无数,米每斗需银半两。
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始建于1507。宫内供奉宋代忠臣钟氏友文,友武,友勇兄弟三人龙源助国公王”神像,配祀友盛。
一次水災,武平象洞龙源宫公王塑像被沖至广东梅州松源河邊、圓嶺山麓下,幸被漁民打撈上來,本想送返象洞,無奈搬移不動,又觀其屢屢“顯靈”,便募資就地起廟。此後,三省九縣客民均到此地進香,逢年過節,把公王像抬到各村巡游,祈求庇護。

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






龙源宫坐落在松源镇园岭小山丘的虎形北端,始建于500多年前。宫内供奉宋代忠臣钟氏兄弟三人雕像“龙源助国公王”,现存大钟一座是距今430年即明万历四年铸造,有乾隆三十八年重修宫庙时所捐石柱楹联多处,有乾隆五十年清代翰林院士王利亨所作灵签的三块签碑,有清嘉庆十六年龙源宫为建五星桥发挥一定作用的协成社创建五星桥碑等一大批文物。龙源宫有其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内涵,又是经政府核批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龙源宫由于龙源公王的助国忠臣事迹及其特殊地理环境,信仰者遍及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五县十乡镇,香火每天从未间断,有结婚、生子、求职、升学、祈福,民众备三牲前来拜祭者堂见不鲜。逢年过节拜祭者人山人海。
龙源宫可谓是松源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见证地,旧时梅蕉六甲民众在春秋二季过月半时都有扛公王的习俗,其仪式是很隆重而热烈的。旗鼓先行,彩旗飘飘,吹吹打打,场面十分热闹,人们祈求公王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村幸福。借此机会,亲朋相互往来,大大加深了亲情、友情,呈现一征和谐环境。
解放后,因历史原因,曾一度废除了龙源宫内设施,但每逢节日,民众只能当天祭拜公王。86年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修复小组,三座公王神像在同年八月重登宝殿,直延至今。

http://www.mxsyz.com/news/lyjd/201281/1281144020823.html

龙源宫扛“公王”




松源“扛公王”的祭祀仪式,是松源片区民众“过月半”时必须举办的一种民俗活动。松源龙源宫1507年建成,1509年就开始有龙源宫的“扛公王”活动,至今仍是松源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来源:《梅县人民政府》风俗人情

http://73485.108cun.com/article50264
客家公王崇拜梅县松源《钟氏族谱》载,龙源宫所奉的公王其原形是钟姓的祖宗神钟友文、钟友武、钟友勇三兄弟,因阴灵助国,封为助国尊王,慢慢演变为社区神“龙源公王”。供奉龙源公王偶像的祖庙为“龙源宫”,该宫坐落在松源的园山。每年春秋两季,民要抬龙源、公王木雕像巡游社区内各村落。  
http://www.hakkasky.cc/wiki/doc-view-4247.html

根據「蕭氏族譜」記載:鍾氏第九十五世祖山公,生下三子:友文、友武、友勇;三兄弟皆樂善好施。宋元祐年間,諸臣被奸黨貶逐殆盡,鍾氏一族尤為章惇所忌,誣以逆旨,矯詔族誅,友文公子毅公、密公兄弟及子姪,悉棄官逃隱,改名易姓蕭,葉,流徙避難。(蕭、鍾、葉三姓本一家之由來)
http://hakka.zzd.stu.edu.tw/content.php?id=3739
敕封龙源助国公王”。龙源宫龙源公王世系,系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钟姓人士也。其祖父名尚,父名山。生兄弟三人,长名友文,次名友武,三名友勇。北宋时兄弟三人,联等科甲,在京供职。因当权者政见不同。俱罢职归田,后相继逝世。
相传,象洞龙源宫,在一次水灾中,宫内三尊神像(木质)被洪水冲至松源河宫岌顶山蔍前河中,其时有捕鱼人,乡民见河中神像旋回不去,将其捞起放置河岸上的石岩下。后悉系象洞龙源宫公王神像,意将送返象洞,但因搬移不动,只好暂置于此处立庙奉祀,成为松源客家人的守护神。
地址:梅州市梅县松源镇   
联系人:                                            王耀东 13543243645

王杏春 13727627371                  
王源藩 13421022364                  
王清任 13411243293

http://www.sjkjfc.com/kjsnz/mxlyg/mxlyg.html


敕封龙源助國公王
旧谱五十二世祖
友武公生理公,理生大相公,大相生天柱公

钟天柱(1144-1217),于宋孝宗淳熙二年考取乙未科(1175)进士,封广州刺史镇蛮大将军,与妣何氏,李氏太孺人合葬在广东东莞县清溪大利葵湖蒲芦岭,1993年古坟癸酉岁重修。


五十五世祖天柱公生朝政公,朝政生响公,响生五龄公:


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


天柱公之长曾孙提龄公(1229-1315),即广东五华铁炉

钟氏开基一世祖(转新谱)

提龄公之墓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85955-1-1.html


二十世祖即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钟学栋将军

1905-1955

先祖父遗像

江西遂川颍川堂提龄公二十二世裔孙
煜晟恭录

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




广东紫金县城东门钟氏宗祠?
始建于清朝中期。安放旧谱廿六世钟朝(407-469)、五十二世钟友武(1046-1109)龙源助国公王,五十三世入粤祖理公,妣之神位,位于紫城镇儒林街7号,座北朝南(大门朝东),为上三下三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3平方米。2003年按原位置、原规格、原朝向重建。?

钟氏族谱??















广东三大风水宝地之一---遐龄公墓[昂天海螺]

生龙口天葬宝地











视频:廣東普寧大坪鮜溪鍾氏宗源堂(豐順縣豐良鎮)鍾氏宗祠重光慶典
客家宗祠的謝土神,牽龍請水,安龍神儀式


點主昇龕儀式






福建武平县


晋太康三年(282)今武平境域属晋安郡新罗县地。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后,在州西南境设南安(今平川镇)、武平(今中山镇)二镇,隶属长汀,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并二镇为武平场。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升武平场为武平县。武平地接广东梅州,是客家人南迁入粤重要基地


韩江上闽粤两省武平大埔三河坝一河两界

三河镇,是大埔县境内的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汇合成韩江的起点,故称为三河坝。自古以来三河坝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冲
明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大埔县,属广东省潮州府。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1956年属汕头专区管辖,1965年属梅县地区管辖,1988年属梅州市管辖。





嘉应五属+丰顺+大埔 = 梅州




福建武平县钟氏宗祠供奉敕封
龙源助國公王友武公之入闽祖二十五世祖贤公妣黄氏,马氏神位,朝公,妣欧阳氏的神位




http://www.biuhuo.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PostID=9287127&BlogID=910335

福建省武平县“钟氏总祠” (又名睦族祠,会正公祠)二十六世祖朝公字会正,因以名。
是赣、粤、闽钟氏后裔在公元1928年为纪念南迁江西肇基祖贤公、朝公父子兴建的,公元2006年重修。
武平象洞龙源宫,是为了纪念宗功臣钟友文、友武、友勇三公的宗庙,公元1111年始建,公元1655年、公元1711年、公元1942年三次重修,至今宫庙仍存,香火旺盛。
武平影剧院原址的钟氏总祠曾是闽粤赣边最大的钟氏祠堂之一。自去年3月以来,当地乡贤就着手修订《钟氏族谱》,并提出修建钟氏总祠的动议。此举得到了海内外众多钟氏乡亲的热烈响应并捐钱捐物。

视频:
始姓祖烈系气公的裔孙,二十五世祖贤公(公元377-437)诰授威武将军闽中都督是钟氏渡江南迁祖公元420年五月二十一日辰时兄弟三人由安徽携眷藏谱渡江,﹐迁江西虔州(赣州)阳都县(宁都县),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贤公父子奉诏入闽平叛“六戎”事件(六戎:即绕夷、老白、耆羌、鼻息、戎央、天刚),嗣后任“闽中都督”全家移居福建宁化石壁,到宋明帝泰始丙午二年(公元466年),子钟朝袭其爵位,为都督大将军,钟朝携同后母马氏和妻子迁鄞江(今福建长汀)白虎村(今白石村)定居,马氏于宋顺帝开明二年戌午(公元478年)在长汀逝世,钟朝之子:远、道、逸三兄弟将祖母葬于后山九龙冈癸山丁向。
贤公与
妣,马妣(著名的马氏祖婆公元398-478年),均葬新罗鄞江(汀州旧称)九龙岗,惟马氏祖婆葬正穴三龙口卯山丁向,三十八世祖林辉公(公元698-759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戊辰科进士任虔州府太守,朝廷国师奏报九龙一穴必出天子,玄宗骇惧,唐朝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岁公元736年朝廷下旨始设汀州府筑城,将府衙设于九龙岗马氏祖婆坟上以镇皇气,一代名墓被毁。 大历四年(769),县治又随州治迁于东坊口大丘头西五里之白石村即今治所在,州治始终在其境内。
1936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08旅旅長的廣東興寧人鍾彬,率部駐防福建長汀。根據傳說和有關史料,在馬氏墓原址上,新建了一座馬氏紀念碑,莊嚴肅穆,雄偉壯麗。


陆军中将鍾 彬
(公元1900——1950年)

鍾彬,原名熾昌,興寧龍北鎮白泡村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兵團司令。民國11年(公元1922年)興寧縣立中學畢業後,考入廣東省立工業學校讀書。民國13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參加國民革命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

民國20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八十八師旅長,負責南京外圍警備。 “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爆發,他與十九路軍並肩對敵作戰,擔任瀏河一帶陣地守備。民國23年任一0八旅旅長,率部入閩。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調任中央軍校軍官班主任。翌年任師長,在武漢抗日戰役中,率部殲敵千餘人,被授予抗戰榮譽勳章。嗣後,再調任中央軍校漢中分校主任。民國31年陞任七十一軍軍長,駐防滇緬公路保山地區。翌年,率部與友軍聯合反攻據守緬甸的日軍,迫使日軍節節敗退。1945年5月25日,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782號宣佈,鍾彬以龍陵血戰中與日寇死斗5個月,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最終克敵致勝,立有大功,特授予青天白日勳章,成為了勛章的第139位獲得者。至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調回重慶,接任青年軍二0四師師長。民國36年,鍾彬任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四兵團中將司令。1949年11月22日,解放軍向第14兵團陣地發起進攻,當時鍾彬在白馬場宋希濂司令部開會,聞訊急忙趕回部隊,於當日11時左右被俘虜(另有一說為鍾彬率幕僚乘船逃至陪陵後被俘)。
  被俘後,鍾彬與宋希濂等人一起被關押在重慶看守所,兩位好友整日下棋為樂。鍾斌棋藝平平,常要求悔棋讓棋,宋希濂騾子脾氣盡顯,一子不讓,以至於摔棋子撕棋盤,被牢友王陵基揶揄為“兵團司令都可以讓給鍾彬,而一著棋卻不肯讓”。兩人都擔任過司令官的第14兵團,則被稱為“送終(宋鍾)兵團”。
  1950年2月下旬,鍾彬被俘關押期間在北京景山跳崖自殺不幸去世了,
終年51歲。(一說不肯投降被秘密關押下落不明)。但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馬氏祖婆墓又蒙難被毁,長汀縣人民政府在此擴建長汀一中校園。在馬氏墓的原址上興建了一座教學大樓。

文革时期,马祖婆墓被撤底平毁,在墓址上建成了长汀一中!


马祖婆墓背靠卧龙山(九龙岗)面向汀江癸山丁向现长汀一中高三和图书馆中间的草坪即原钟屋原址墓址即原汀州府衙,现为长汀一中教学大楼
汀州开元寺历史悠久,据《长汀县志》载。当时,唐玄宗诏令天下各州均建一寺,以当时的年号“开元”命名。而汀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一个,创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民间相传“未有汀州府,先有开元寺”。时为汀州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汀州第一古刹之称。

当时汀州李姓知府上奏朝廷,将贤公,朝公塑像供奉在开元寺内,古开元寺址即现长汀公安局,“文革”期间,开元寺遭到严重破坏,寺内佛像被咂毁,牌匾被拆除。今还保存着一些文物,唐代汀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是现在的“大成殿”(区小学内即可看到),门前还有“唐代双柏树”(俗称古文物)。(大雄宝殿;唐代双柏树;在距“大雄宝殿”一百多米的“八卦龙泉井”,还保存着当年僧人们使用过的古井。) 内有一口八卦龙泉井至今井水请澈终年不枯






汀州开元寺,位于现在长汀县公安局内与长汀县中区小学内。唐代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是现在的“大成殿”(中区小学内即可看到)

汀州开元寺应尽快重新规划重建,定光寺旧址是在府学和府衙之间(即现在的人民电影院的位置),亦是急需修复的珍贵古迹
以便打造汀州旅游品牌!http://bbs.ctw.cn/read-htm-tid-256993.html
1966年汀州定光寺亦被毁,位于现在福建省苏维埃旧址旁的人民影院下面,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汀州定光寺的旧址。

现长汀县府大楼在文庙北边,并非府衙原址。





1991年10月,世界鍾姓宗親聯宗大會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為紀念先祖功德,修復歷史名墓,大會決定重建馬氏陵園。但鑒於福建長汀的馬氏墓原址,已經擴建長汀一中,墓址上興建了教學大樓這一客觀現實,大會通過派人勘察,在廣東省蕉嶺縣三圳鎮順嶺下覓得一塊理想地點。建設工程於1993年8月1日動工,9月建成。工程包括馬氏紀念碑一座,左右兩個紀念亭和一些輔助設施。

馬氏祖婆碑文

                         悠悠歲月 莽莽乾坤 鴻蒙既判 宗派殊分
                         考吾鍾氏 族譜堪珍 系傳微子 潁川尋根
                         春秋漢魏 名士如雲 光照史冊 盛譽長存
                         賢公祖妣 馬太夫人 承先啓後 大德大仁
                         贛州墓業 一代名門 相夫教子 儀表彬彬
                         繁衍生息 創業殷殷 台澎閩粵 一脈宗親
                         夫人雍慧 百福駢臻 竹苞鬆茂 裕後長春
                         夫人風範 世世酬尊 寬仁厚懿 澤惠子孫
                         星移物換 往事留痕 昭昭祖德 千秋共論
                         地杰人靈 仰故知新 馨香組豆 歲歲酬恩
                                           世界鍾姓聯宗總會
                                      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歲九月吉日立
重修馬氏祖墓碑記      馬氏祖婆乃吾鍾姓南國之祖妣。原葬於福建省長汀風水寶地,千古流傳,千秋祖德,遠近蜚聲。但由於年代久遠,幾經變遷,以至墓跡全非。四海宗親常懷飲水思源之念,迢迢千里,幾度尋根問祖,親臨長汀訪查,並擬資重建,以昭祖德。皆因種種原因,未成夙願。近年來海外維炫、榮山、育生等宗長一再輾轉回故鄉各地查勘,最終擬定蕉嶺山為吉址建碑。此議於1991年10月27日在泰國召開的世界鍾姓聯宗大會決議通過。消息傳來,四海稱慶,旋即成立建園籌委會,於1992年8月吉日隆重奠基,並認真研究墓園設計,同時得到當地宗熱烈支持,協助完成徵地拆遷工作。從此,海外宗親紛紛籌款捐資,及時匯返,保證工程順利進行。茲落成紀念碑主碑一座,左右紀念亭各一座,進園公路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亦相繼完成,總投資78萬元,墓園背靠青山,脈結羅裙,鋪地如巍巍宗功,面逆大河,長流不息,若綿綿祖德,舉目文峰高聳,氣象儼然,鍾靈毓秀,宜乎瓜瓞(die音)綿綿。馬氏祖墓將千秋永在,與世長存。
                                                                   世界鍾姓聯試總會

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歲九月吉日                         
       广东蕉岭钟贤公妣马太夫人墓园





关于汀州府衙内之马妣墓,是贤妣或全慕妣之辨疑:马太夫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殁于南朝宋顺帝昇明二年公元478年。贤公妣葬于478年,查汀州府建成于779年,而全慕公乃唐末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之将(领汀州刺史), 此时距府衙建成已有百余年矣,岂有公衙案下,容人挖地葬亲者乎?清同治二年,闽浙水师提督钟宝三立碑绘图,正标明全慕公马妣墓,在府衙西偏,此则证明正堂 案下之马妣乃贤妣,府衙西偏之马妣乃全慕妣。且传汀州府旧有宗祠,其正面为马大夫人之神牌,而全慕公之神牌列在第五牌,若是夫妻,岂可紊乱伦理者乎?亦证 明正堂案下之马妣乃贤妣。




汀江环抱长汀县城




汀江旧名鄞江,经长汀,上杭二县流入广东韩江,福建志云:天下水皆东惟汀州独南,南丁位,郡名汀州以此
 


汀州古城图

汀州古城是一座四山之城,卧龙山、南屏山和东塔山、西山从东、南、西、北四面把古城围在当中


点击放大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41&index=130&
民居建筑

  长汀的传统民居建筑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另一特色,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层层递进,前后左右对称,布局严谨。这种民居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有的前设门楼,后有闺阁绣花楼,并建有"美人靠"弧形栏座椅,十分典雅别致。这类客家民居建筑,以长汀围屋最为典型,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唐代古城门--三元阁)




清代悬挂于汀州府城门上的扁阁 “邦家之基”(摄影 李伟贤)






长汀古城墙


现代与传统隔江相望






  古城墙

  古城墙已有12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大历四年。保留下来的城墙将古城门朝天门、  唐代古城墙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




五年内还福建一个古汀州

穿过水东街,就能看见古汀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济川门,门两边还有两座烽火台,这座城门历史可以追

  溯至宋代治平三年。

汀州济川门唐宋风格效果图

孔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府文庙建于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占地1550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明间为龙凤藻井,次间为井口天花,屋顶为桔黄琉璃瓦封盖,地面铺方形青砖。







                           

汀州城隍庙






  


唐大历4年(公元769年)始建的汀州城隍庙图片,是福建省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隍庙之一 (摄影 李伟贤)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持续六年,匈奴、鲜卑逐鹿中原。南北朝时期,南朝萧梁太清二年(548年)江南爆发"侯景之乱",福建汀州成了客家人的汇聚中心。

汀州设置:福建三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新罗县,是当时闽地十八县之一,也是闽西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建置。“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修建城墙《福建通志·地理·汀州》载:唐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上表朝廷,建议置州。三年后,汀州建置完成,取长汀溪名之,是为汀州,这是闽西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州。置州后,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领辖长汀、黄连、杂罗三县,境域东接沙县,西接江西于都,东南接龙岩县,西北接江西虔化,东北接宁化县,西南接广东海阳、程乡二县。范围包括现今整个龙岩市和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
唐大历十二年(777年),由于龙岩县与汀州没有水路相通,而北溪与漳州却有“从郡往来所便”,于是龙岩县改隶漳州。从西晋起与汀州属同一行政区近500年的龙岩,逐步融入闽南民系,闽南文化圈,从此闽西便由汀、漳二州分治。明清时称汀州府,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上杭、武平、永定八县属之

(金重)姓是中国人的姓氏,现时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六位的大姓,约佔全国汉族人口的0.38%;锺姓亦是客家族群的大姓。

锺姓的由来有数个,锺氏的源流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建立宋国,是商汤的子姓后裔,张澍「姓氏寻源」认为锺氏当是以官为氏,其始祖曾食采于一个叫作锺离(今安徽临淮关一带)的地方,所以子孙「以邑为氏」,开始以锺离或锺为姓,複姓锺离及单姓锺,实际上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

唐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说明得最为清楚,锺姓,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黎,仕楚,食采锺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锺氏,楚有锺仪、锺锺,锺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锺离昧,昧中子接,单姓锺氏,始居颍川长社;另外,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登载,春秋时宋桓公之曾孙伯宗在晋国做官,逃奔楚国,于锺离,后有锺氏、锺离氏;又「姓氏急就篇」记载楚汉之际,锺离昧为项羽部将,其子接,居颍川长社,其后改氏锺氏。

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十四个小部落,其中的一个部落就是锺部落,这一部落的人后来也姓锺。

有趣的是在台湾的钟(金童)姓氏族的由来,据知是日治时期日本警察机关查户口,因日文汉字里没有锺字,为了方便记载,才将锺姓误写为祖姓锺,却被改成钟姓的四百馀名宗亲,大部份是居住在台北坪林的乡亲,纷纷要求恢复原来的祖姓,因为他们的族谱或从大陆带来台湾的祖先神主牌位都姓锺,所以那時為了記載方便,便將許多「鍾」姓改成「鐘」姓,而許多後代便也沒有改回來,却一直被误写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3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龍源助國尊王世系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4-11-2 16:39 编辑

礼公(884-951)因汀州屋,坟被毁,迁居上杭,其孙四十八世祖武公(933-994)
宋太祖时任山东搏州太守(即今山东省东昌府郡城县),敕授朝议大夫,迁汀南南安镇盈圹里(即象洞中坊千家坪,今福建武平县象洞乡沾阳村)肇基。成为烈公派系贤公马太夫人一脉传下裔孙的第三发祥地,五十一世山公(1023-1067),封龙源公,配享龙源宫庙食,后闽、粤、赣、湘、桂一带尊称为三圣福主公王,立宫侍奉。

五十二世祖龍源助國尊王友武公避北宋朝廷元祐黨禍,遂攜子理公逃隱避難﹐由福建武平象洞千家坪(今象洞鄉沾陽村)逃奔廣東梅縣為鍾氏入粵始祖。象洞在武平东南边,靠近广东省






理-大相-天柱-响-五十八世祖提龄公兄弟五人。

提齡公(璧公),由廣東梅縣遷五華開基分世,轉新譜一世祖

提龄公胞弟遐龄公(壇公),遷廣東紫金縣南嶺開基新譜一世祖

梅县松口《钟氏族谱》载:响公,为江阳太守,自颍川避难迁居江西于都竹子坝阱秋乡,后流居宁化白虎村。后裔迁徙长汀、广东。



五华县钟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座北朝南,面临风景秀丽的五华著名石柱塘。它是广东省古建筑保存较完整的14间钟氏宗祠之一,有上中下三个厅堂,两个大天井,四个侧廊,每个厅堂两侧各有一个房间。结构布局合理,整个祠堂显得宽敞明亮,古色古香。

梅州华城(广东长乐)客家钟姓的族谱是这

样描述的: 一世烈公 ... 五华县转水镇黄龙矮车钟氏为:友文公后裔念一(与五龄公六世平辈)的

后裔) 九十三世友武配徐 ... 钟氏之始祖。 五华县华城镇城区石柱塘畔建有钟氏宗祠(壁公、堂

公派子孙同祀)。

视频: 五华钟氏宗祠重光大事记



广东东莞横坑钟氏祠堂里,有一副对联:“一脉衍南安,派别潭头西埔;三迁卜东莞,枝分岭厦横塘。”联中上半句说的就是钟氏从江西南安(今大余县)搬到了广东博罗县西埔村。主角是钟宙,为钟烈后裔,南宋末年,遐龄公后人钟宙从江西省南安府(今江西大余县)迁往罗浮县西埔村(今惠州西埔村);明永乐元年,钟宙子孙钟守呆迁居寮步横坑。但事实上钟氏入粤远远不是这句对联中描述的那么简单。
仔细查阅《颍川钟氏东莞横坑族谱》,我发现早在钟宙之前,钟氏便有“五龄”(提龄、遐龄、祯龄、祥龄和瑞龄五兄弟)从江西迁至广东长乐(今梅州五华)。其中钟遐龄没有多久就搬到了与五华一线之隔的河源紫金居住。后来他的后人又迁居各处,其中有人回到了江西南安。到南宋末年时,钟宙因为战乱的原因,再从江西南安跑到了广东博罗,可谓进进出出南粤两次。然后钟宙的孙子钟金因寻找他的长子而携母及次子钟立成入东莞。
这只是钟氏入莞的其中一支,或者说只是钟烈的后裔。挂在墙壁上的钟氏谱系图显示,钟接也有后人入莞。

横坑钟氏祠堂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横坑社区,明嘉靖年间由云南左参政钟渤受朝廷嘉奖后归家所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1995年两次重修。首进前立9块花岗岩石碑,其中3块为举人钟钦尧所立的功名碑。二、三进之间左廊和右廊上分别镶嵌"重建钟氏祠堂碑记"(清乾隆二十八年,1663)和"横坑乡课功金题名碑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石碑。钟渤(1457-1528),字元溥,号东冈,东莞横坑人,明弘治六年进士,著有《东冈集》。该祠木雕工艺精湛,对于研究明清时期东莞地区祠堂及钟氏家族繁衍、横坑村发展史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2004年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典型广府祠庙建筑
《钟氏祠堂》呈五开间三进合院式布局;
   硬山顶;
   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



http://dgwh.dg.gov.cn/2012/wwyj_1113/2010.html

钟守呆(1350-1422年),是横坑钟氏初始祖钟宙的第五世孙,生于寮步佛岭(今寮步浮竹山)。明朝初年,钟守呆因替侄儿充军荒僻之地,自己的家财尽被抄去。充军期满,他接受马姓朋友相邀,约明永乐元年(1403年)携原配张氏到横塘定居。在横塘,他勤俭持家,助人为乐,仪态潇洒,胸怀宽广,经常接济乡里,曾于路旁建亭煮茶水招呼乡里和路人,深受乡人称赞。钟守呆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辞世,享年72岁。

钟渤,字元溥,号东冈。 广东东莞横坑(横塘)人。
   明弘治六年癸丑(1493年)进士;
   明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刑科给事中;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征仕郎;
   明正德四年己已(1509年)浙江左参议;
   明正德六年辛未(1511年)云南左参政。

钟渤 获赐“钟氏祠堂”圣匾南方都市报     钟渤(1457-1527年),字元溥,号东冈,为人刚强有节气。成化十三年中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任吏部刑科给事中8年;弘治十年(1497年)晋升徵仕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晋升吏科右给事中;明正德三年(1508年)任浙江左参议;正德五年(1510年)任云南左参议。钟渤任职期间,弹劾不避权贵,办案公正,功绩显著,深得民心,明嘉靖二年(1523年)奉召进京接受大中大夫任职,并接受皇上赏赐在家乡建祠堂和家庙,获赐“钟氏祠堂”圣匾一方。著有《东冈集》,有多首诗流传于后世。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http://www.yododo.com/area/blog/011CC2776F5415B5FF8080811CBF396F
横坑古村规划,正如《易经》的“阴阳太极双鱼图”。
《追远堂》里的“追远匾”是钟渤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秋吉日题立的。这是照原物复制的。


《钟氏祠堂》里悬挂的《子贵母德》匾,后半部分。人称“母德”匾。
   钟渤的母亲“相夫尽职”“教子成名”。明弘治十一年皇帝圣旨,特封为“孺人”(夫人)
   钟渤的妻子袁氏也特封为“孺人”实为“四品孺人”


“己卯科 顺天经魁”是钟渤后裔钟钦尧,于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的成果
   顺天府是指清代的 北京
   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即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明称魁首,清称经魁。

   钟渤后裔有多人中举,一人中进士:钟醴泉,清道光丙申(1836年)进士。


   钟氏传人如今(2008年)已有二十四代。



上承九檩者称为九架梁,依次有八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梁的长度以步架(即檩间水平距离)来计,九架梁者长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六架梁者长五步架七架抬樑表明《钟氏祠堂》也够高大了

视频: 古建中穿斗式与抬梁式生成过程




殷墟复原动画

官式的建筑,从北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及现存的古建实例反映出来的基本上是抬梁式;民间的建筑,普通的观点,抬梁式流行于北方,穿斗式流行于南方。这就形成一个简单的二元论模式,其中官式—民间、北方—南方、抬梁—穿斗形成了三组对应的范畴,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官式和民间;二是民间建筑中的北方(抬梁式)和南方(穿斗式)。


[img]http://www.dpm.org.cn/files/image/8831/2007/2204/img0009[400PX].jpg[/img]

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对于古建筑研究,唐宋建筑的发展,考察宋及以后的建筑形制、工程装修做法、当时的施工组织管理,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此書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由将作监少监李诫所作。书中规范了各种建筑做法,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全书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1091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李诫奉命重新编著,终成此书。撰者        李诫

成書年代        宋元符三年(1100年)
注解者        梁思成
卷數        三十四卷
版本        宋紹興十五年王喚重刊本

分類        史部政書類


李诫(1065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省郑州新郑市)人,北宋著名建筑师。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受命重新编修《营造法式》(原名《元祐法式》,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完成),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完成,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行。成为当时官方建筑的规范。

除《营造法式》外,还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李诫的其他著作已失传,唯《营造法式》硕果谨存。


斗拱
http://blog.cntv.cn/21918768-4157485.html
广东徐闻县一中的校园,是雷州半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殿。万世文殿又称孔庙,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
徐闻孔庙的屋顶为等級最高九架抬樑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古人对孔庙非同小可,过去

孔庙左右两侧墙外,都竖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碑。不论是多大的官,来

孔庙都不能跃马扬威,只能毕恭毕敬,乖乖下马步行,否则不可开交,因

为依照明清例律,轻者上奏朝廷革职查问,重者按藐视先贤例法治罪入

狱。 http://www.tour.xwie.com/News/1162.html

广州陈家祠气势宏伟正厅面宽五开间,通面宽15.10米,通进深7米,亦只不过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双步  后楼为二层楼房,建在一高台上,面宽五开间,通面宽15.10米,通进深7.90米,九檩五柱前后分心,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
http://chenjianping49.blog.163.com/blog/static/58871244201091544635717/


建筑学上,世界有三大屋顶:一个是西洋拱券,一个是西洋桁架,一个是中国抬梁架。甭管怎么发展,到现在还是这三种。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建筑都是抬梁架,世界三大屋顶里中国抬梁架最费木头。在中国古代,铐犯人的就叫桁架,即把一块木头中间掏空了。这种桁架结构好在哪儿?甭管建筑跨度有多大,它都能够承受。大家看什么叫抬梁架,一根梁抬着所有屋顶的重量。中国这种建筑形式把木头都耗光了,唐代普通的庙用的料都比故宫的粗,清代建筑的木头就细多了。

  中国抬梁架屋顶发展到1840年基本就断了,因为西洋建筑进来了,这种建筑结构高效、节省又好用。到1949年就全断了,现在没人盖抬樑架了!这种大屋顶太费钱啊!
中国古建筑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抬梁架做不出大跨来,而桁架能够做出大跨,为什么呢?桁架它是把一个整木头有用的地方留下来,没用的地方掏空了叫桁架,这样受力的地方留了下来。鸟巢就是一个大的桁架,它的跨度最宽是300多米。央视的新大楼也是桁架,大家对这个争议特别大,其实我们建筑师认为这是一个很优秀的作品-侯兆年 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侯兆年:世界三大屋顶里中国抬梁架最费木头
http://architecture.archina.com/2012/anews_0411/49593.html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upplement/whjt/2012/410/20413738296248.html

屋頂為鋼桁架線性結構,有點像變形的芬克式桁架
  桁架。

桁架结构(Truss structure)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当然了,最主要原因桁架是钢构,英国最早的金属桁架是在1845年建成的用木材或其他建材可能妈?就算可以中国也早就没巨木了,别再毁林过千把年后再说吧。别忘了老外为做顶级小提琴,太公存木材还得自然干燥七十年,后人才有材料可用!因此任何古建都是祖先留下的无价遗产,我们定要珍惜保护,因为作为子孙的我们已无条件再创作同样的艺术杰作了。
同样道理,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殷商刻甲骨文用的龟腹板像桌面大!我们再不杀龟,多少年后才有同样大小的龟板?中国的金钱龟都差点绝了种!

中国古建筑 天覆地载
youku視頻



大陸地區需下載使用突破封鎖代理器,翻墻才可閱覽youtube视频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9e08873-4aa1-11e2-83a6-0015c55db73d/

youtube視頻


鍾氏祖居祖墳地現已成了長汀一中,渊源為龙山书院,堪称西闽黉门,最高学府。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巡道邓秉恒、知府鄢翼明在汀州试院后创建龙山书院。书院近山远市,环境幽静,背倚龙山,前临文庙
汀州文廟內供奉的孔子像


原汀州府试院、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现为长汀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http://www.zggdyx.com/xwzx/xwxq303.html
魯班經
http://www.dk101.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0845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6: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佛山南海大沥钟边钟氏宗祠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4 03:49 编辑

广东佛山南海大沥镇钟边钟氏大宗祠
颍川钟接系的钟氏大宗祠
天下钟氏本一家,烈系,接系均为源自商室子氏颍川堂微仲衍之后,同祖同源
微仲死后,其子稽继位,是为宋公稽,即宋襄公远祖

宋桓公之曾孙伯宗是商室子氏微子之裔,商室子氏即烈系和接系之共祖。钟离姓是晋国伯宗的后代,邑居于钟离生了儿子州黎,伯宗因为却氏所潜被杀,伯宗的儿子伯州黎逃奔楚国,,在楚国当官,食采于钟离,就以钟离为氏,

其裔孫钟离昧之子接就是接系始祖




最典型的广府祠庙建筑,广州及港澳最常见。

钟氏大宗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钟边大道11号侧,始建于宋景德二年(1005),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总面积约1156.14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三进三间,后进曾在2001年进行维修。祠内保存有典型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描述岭南风情的壁画及“重修钟氏大宗祠碑记”。
http://dgwh.dg.gov.cn/2012/wwyj_1113/2010.html
祠堂是三进,左右青云巷,及衬祠堂.面积两亩多,很宏伟,
第三进是神楼供奉的是接系肇姓始祖钟接,
始建于宋景德二年(1005)。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距今已9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祠堂之一


http://www.zhonghome.com/photo/zongci/20111118545.html

广东三水芦苞镇长岐村钟氏宗祠




福建的造型特色则是燕尾檐

,翘得高入云霄
北方的飞檐与南方明显不同。南方的檐尖很细,细到针毫,纤弱的吹弹可破!北方的檐尖却厚重圆浑,坚固耐用!北方冬天下雪,太细了扛不住!传统南方的飞檐叫做“燕尾檐”,末端分成四叉,像燕尾,轻盈灵动,建筑仿佛便有了生命!燕子是一种吉祥鸟,也预示着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宗教建筑的檐脊中间往往会整个宝塔之类的,表明建筑的身份。

典型台湾燕尾檐

















抬樑式斗拱


疊斗式斗拱台湾钟氏宗亲到福建泉州安溪县寻根谒祖
台灣的鐘氏實因日治時期戶籍登錄筆誤所致!實為鍾氏
广东海丰钟氏宗祠,明显的闽派建築风格

中国古建筑 匠心独运


据公元220年会稽太守钟宏和扬州都督钟宿两兄弟所合写的谱序载:“钟烈是

在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改姓钟,比钟接在公元前201年改姓钟早了85年。钟接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晏。钟接系应是接--晏--钦--崱--元--期--范--表--宝而下。


钟烈生于公元前334年,而钟接生于公元前248年,因而可推断出,钟烈先于钟接在河南得钟姓。因河南颍川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故也有钟氏源于颍川的说法。有些谱说钟接是钟烈之父,实属无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21 20:36 编辑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
1929年,红军攻入长汀城,改此村名为:红屋村。长汀县南山镇东南部钟屋村(现中复村)观寿公祠,该公祠为钟姓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1934年秋,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此与国军展开了七天七夜的松毛岭阻击战,9月30日,红九军团在该村观寿公祠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观寿公祠,是中复村钟姓村民纪念开基先祖的老祠堂,始建于明末,已有400多年历史。建筑飞檐翘翅,颇为古老,现保存基本完整。门楼为喜雀巢式结构,古朴庄重,是长汀县十大门楼之一。
长汀钟屋村今貌,
龙长高速公路长汀互通

1934年,红军长征转移,国军攻占此村,改名为:中复村,有光复之意 。当红九军团离开钟屋村时,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也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后来全部加入红九军团进行长征。其余全村男女老少向涂坊、河田、濯田、四都等地疏散。国民党军队于1934年9月30日从松毛岭保卫战撤下的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观寿公祠举行誓师大会,奉命从长汀钟屋村(中复村)观寿公祠起步实施战略转移,迈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因此观寿公祠是红军长征真正意义上的零公里处。中复村(钟屋村)也因此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10月21日进占钟屋村时,那里早已坚壁清野,十室九空,变成个无人村了。可是,国军部队为炫耀“战绩”,以谐音将钟屋村更名为“中复村”,即中央军光复沦陷区之意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志蓮靜苑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24 21:19 编辑

無分於頓漸,入皆不二;道靡間於聖凡,信為第一
志莲净苑,是刻意以莫高窟第172窟的《西方净土变》图为蓝本    ,仿效了《观无量寿经变》的佛寺设计,建成仿唐的木构建筑群,对所有细节一丝不苟。它的简朴古拙,洁净无华,使人置身其间,虽不离闹市而身心宁静。宗教建筑必须具有独立于宗教的审美价值时,才称得上是建筑的艺术。到过志​​莲净苑的,都会同意这是中华文化建筑艺术与佛教文化结合的杰作。
香港志蓮靜苑是 全球最大唐式傳統木構建築群,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全寺均

以仿唐朝风格来建造,不用一钉一铁,纯用木条入榫搭建而成,这座仿唐

寺院建筑群全由二十多座木构作单体建筑,以表现出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香港志莲净苑在香港是极为著名的佛教寺庙,更是旅游胜地。它历史不算悠久,始建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八九年重建,在一九九八年一月六日落成开光,正值佛陀成道纪念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又是香港回归中国的第一年。总面积三万多平方公尺(平方米)。
建寺用的木材是加拿大的黄桧木,每棵都长了数百年,可防虫防蛀,属罕有品种,使用期可逾千年。
红桧与扁柏合称桧木,桧木的生存仅见于北美、日本及台湾阿里山区,台湾是桧木生长的最南界,也是唯一亚热带气候却能拥有桧木生长的地区。  
基于坐北向南的设计,桧木的香味可向四方飘送。
主殿堂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殿堂供奉佛像,均衡对称构成「三进三重门一院」式布局。
志莲净苑背靠钻石山,左承慈云山荫泽,右蒙狮子山护庇,地势灵秀,风水极佳。












七層木塔

萬佛塔曾由高僧开光。平日除安放了灵位的亲属可进入,其他人士一概不得进内,绝对称得上清静之地.张国荣与梅艳芳的骨灰也存于万佛塔中.






香港已故著名藝人張國榮骨灰被供奉塔最高层









南蓮園池









远眺
点击放大



鸟瞰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 忻州 五台县东冶镇 阳白乡 李家庄旁。该寺创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明间装板门,次间装直棂窗,转角处额不出头,阑额上不施普拍枋,斗栱为五铺作双抄单拱偷心造,用材颇大,唐代作风明显。此殿体量虽小,但让人感到内力深蕴;好似一名昂首挺立的战士,蓄势待发,充满自信与力量!

http://dept.xztc.edu.cn/wts/wtswh/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55&ArticlePage=2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城東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山腰。寺廟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唐武宗於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滅佛,寺宇被毁,僅存六角形祖師塔一座。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東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簷四阿布瓦屋頂。







http://www.nanliangarden.org/events.php?cat=124&id=146&ss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南禅寺大殿

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佛塔建築山西應縣木塔

木塔塔高67.31米,直徑30米,其中塔剎高約10米
http://big5.zhengjian.org/node/29076
唐代最高级的寺院规格:日本奈良县东大寺于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大佛殿以宽57米、深50米、高48米,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结构建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1: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最大的露天青銅坐像-台灣高雄佛光山大佛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9 12:16 编辑

全球最大的露天青銅坐像-台灣高雄佛光山大佛






台湾高雄佛光山的佛光大佛设于主馆后方,为佛陀纪念馆的地标,通高108公尺,像高50公尺,,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经过8年多兴建,2011年12月25日落成,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108公尺(米)相当于36层楼、重1780吨,成为世界最高的铜制坐佛。



成佛大道、南北廊道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5GMNBN3Dn6Y#t=18s

成佛大道
长240公尺、宽113公尺,地坪铺设石材。成佛大道南、北廊道长各254公尺,以黑石为材,雕刻万人功德芳名及参与兴建佛陀纪念馆的诸多寺院名称。

http://www.fgsbmc.org.tw/
世界第一高释迦牟尼坐佛开光到开光到计时37天的施工现场

全球第二大:香港天壇大佛


香港天坛大佛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户外青铜座佛,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重250公吨,仅次于台湾高雄佛光大佛。天坛大佛于1990年动工,1993年12月29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佛家阿弥陀诞辰日开光。

视频: 香港天坛大佛开光典礼
youku视频


tudou视频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culture-heritage/chinese-temples/big-buddha-and-po-lin-monastery.jsp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1: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20 14:26 编辑

全球最大的露天青銅坐像-台灣高雄佛光山大佛如何创造纪录




youtube视频

[16:52] 2013/03/31江西建世界最高鍍金大佛【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的露天銅鑄貼金東林如來大佛,其主體工程昨日己基本完工。據悉,該佛像高達48米,屹立在廬山景區高山之巔,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高的如來佛像。據悉,該大佛總投資額約10億元,一共動用了48公斤黃金為大佛鍍金。管理方稱,由於建設資金全部來自各地信徒和善心人士捐贈,故建成後將摒棄商業化運作,不收門票。
http://news.on.cc/cnt/china/20130331/bkn-20130331165214366-0331_00922_001.html
江西世界最高阿陀佛像 投資10億動用48公斤黃金為大佛鍍金
來源: 人民网   發佈者:吴


時間:2013年3月12日 11:40


[size=1.17em]


江西九江,在建的世界最高阿陀佛銅像——東林大佛工程接近尾聲,東林大佛佛首塑金後已經露出真容。

文匯網江西頻道訊 據人民網報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在建的世界最高阿陀佛銅像——東林大佛工程接近尾聲,東林大佛佛首塑金後已經露出真容,即將建成完工。48米高的東林大佛整體造型吸收了龍門石窟等盛唐佛像優點,代表了當代最高水準的宗教藝術精品,也是全世界最高、中國唯一的露天阿彌陀佛銅像。


2007年5月,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復同意後,東林大佛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約10億元,動用48公斤黃金為大佛鍍金。東林寺建設東林大佛沒有花費當地政府一分錢,建設資金全部來自世界各地信徒和善心人士捐贈,建成後將摒棄商業化運作,不收門票。

據悉,東林寺作為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在世界佛教界有著“淨宗第一祖庭”的地位,寺廟始建於西元38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


http://jx.wenweip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15


世界最高阿彌陀佛像貼金48公斤
[13:54] 2013/05/20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世界最高阿彌陀佛銅像—江西九江市星子縣的「東林大佛」,近日完成貼金後正式落成,預計今年內將舉行開光大典。據知,2007年5月,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復同意後,東林大佛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並動用48公斤黃金為大佛鍍金。東林寺方丈釋大安表示,東林大佛建設資金全部來自世界各地信徒和善心人士捐贈,建成後將摒棄商業化運作,不收門票。

http://news.on.cc/cnt/china/20130520/bkn-20130520135423245-0520_00922_00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31 01:29 编辑

加拿大佛教团体要建五台山 整体规划完备(组图)
2007年03月21日10:5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达义法师介绍兴建加国五台山主体工程大雄宝殿仿唐大佛光寺

五台山大雄宝殿1:10模型外观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加拿大星星生活-星网报道,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于近年发起创建加国佛教四大名山,将首建五台山,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均已完备。五台山大雄宝殿仿唐大佛光寺更是即将动工,已在多伦多组装完毕的1:10大殿模型,4月初将与公众见面。

  加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指由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倡议发起兴建的“金色世界”五台山,“琉璃世界”普陀山,“银色世界”峨眉山和“莲花世界”九华山。彼此相距不远的四大名山均位于多伦多东北部,距多市中心约70分钟车程。

景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350多英亩。四大名山建成之日,该区将是一个融大自然风光、古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中华民俗及避暑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加拿大佛教会会长、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表示,最先建设的是占地500多英亩的五台山,即将开展的第一期工程是五台山大雄宝殿、道路修筑及相关基本设施的建设,预期5年完成。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修行道场,代表着大智慧。据了解,仿建的五台山大雄宝殿大佛光寺,主要材料采用珍贵的花梨木和上等青铜,比已有1150年历史的中国五台山佛光寺用料更为讲究。目前,主材早于数月前就已经全部购置妥当,现正在中国宁波进行加工,只待运抵多伦多进行组装。

  达义法师说,五台山动工兴建的消息内部一经传出,世界各地的善男信女及对中华文化的护持者均纷纷乐捐义助。法师说,一期工程将采取边建设边筹款的方式进行,五台山大雄宝殿工程预算800万元,目前已筹得善款300多万元,其余工程款项还需善长仁翁的鼎力相助,才能圆成这项创举伟业。

  2007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浙江有关企业依唐、宋两个朝代的风格按1:10比例分别制作的五台山大雄宝殿模型运抵多伦多。目前,宏伟壮观的大殿模型已组装完毕,工程进入收尾内整阶段。达义法师介绍说,两款模型连同运费在内,费用高达8万美元。

  达义法师向记者表示,加拿大佛教会及湛山精舍最终选定的是仿唐建筑,因为建设加国佛教四大名山,就是为了要再现盛唐佛教和中华文化之风范,开辟中华文化、海外佛教乃至世界佛教之新典。

  加拿大佛教会会长达义法师说,大乘佛教慈悲济世,更担当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职责。创建四大名山更具有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意义,也更能让西方主流了解大乘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海外华人体悟人生,净化心灵,共创更加祥和、安宁的社会。

  达义法师说,兴建加国佛教四大名山缘起有四,其一,构建朝拜圣地,融汇中华民族的信仰核心,让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峨嵋山普贤菩萨的大行持,普陀山观音菩萨的大慈悲,九华山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显现加拿大;其二,展示心灵家园:修身养性、禅悟世界,呈现无上境界,北美善男信女随时随刻、方便至极的好去处;其三,建造旅游圣地:再现中华民俗古典风情、建筑传统艺术,成就完全中华特色的建筑群落;其四,开创文化风景区: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教育中心地,并与自然生态、古建筑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休闲观光为一体。

  据悉,湛山精舍定于4月6日(农历二月十九,适逢观音诞)起,对外公开展出两个版本的五台山大雄宝殿模型。地点为湛山精舍观音殿一楼后面的文殊院,时间为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六点,费用全免。(捷克佳)
(责任编辑:黄芳)
http://news.sohu.com/20070321/n248871429.shtml
https://www.youtube.com/tv?vq=small#/watch?v=7hOt5MFUIhw

加拿大仍有大面积黄桧木森林,有条件资源复制历史传统中国木构古建筑http://cfwood.pixnet.net/blog/post/24687558-%E9%98%BF%E6%8B%89%E6%96%AF%E5%8A%A0%E6%89%81%E6%9F%8F-(%E5%8A%A0%E6%8B%BF%E5%A4%A7%E6%AA%9C%E6%9C%A8,-%E9%BB%83%E6%AA%9C)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5-5 20:40 编辑

台灣肖楠木二尺九西方三聖

台灣肖楠木神牌





台灣黃檜木樹榴[龍龜]









台灣紅檜木鳯尾樹根瘤(榴)龍鰲出頭



http://tw.myblog.yahoo.com/jw!UA5eGreTHhmwMFtCYbU-/article?mid=595&prev=611&next=581
台灣黃檜木樹榴{瘤}手工花瓶~双龍獻瑞~檸檬香
http://tw.myblog.yahoo.com/jw!UA5eGreTHhmwMFtCYbU-/article?mid=421&prev=472&next=115&l=f&fid=6

台灣黃檜木浴桶



20101023-1《發現》台灣森林的故事(四)


神木有兩種定義,一種是當作神明祭拜的樹,另一種是樹齡超過1000年以上的巨木,這主要源自於台灣日治時代日本人稱呼巨木為神木,此外巨木也往往成為原住民膜拜的對象,於是這個稱呼沿用到今日。國際上大多是用「巨樹」(big tree)來稱呼之。




千年日記 ~"棲蘭神木園 "



http://betablog.udn.com/tientiffany/3313181台灣最大的神木在大雪山230林道



台湾最老的神木
新竹五峰乡和苗栗泰安乡交界的观雾森林游憩区内竹东造林中心区,海拔2000公尺,正是山岚簇拥的高度​​。云雾随阳光及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多端。由观雾步行约半个多小时可达桧山神木;这株台湾最老的桧木神木,树龄已有4600年,高51公尺,树围19公尺。,堪称台湾最老的生物。
阿里山神木

http://big5.chinataiwan.org/gate/big5/www.taiwan.cn/twzlk/baodaozhizui/201107/t20110727_1939447.htm
中国大陆没有桧木,但是........[size=0.9em]国宝档案 - 寻访桢楠王(上) 高清720HD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4: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5 17:23 编辑

长汀濯田“三将公王”庙位于世界客家钟氏寻根访祖圣地-福建长汀濯田镇同睦村中央,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面,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
     长汀濯田同睦村“三将公王庙”坐南朝北,门口是水塘,石径小道绕塘四周,举目观望,该庙虽经多次维修,但仍墙体斑驳,墙骨裸露,柱檐陈朽,足以佐证庙宇建年已久。
    据传,三将公王庙为唐代都统使、汀州刺史钟翱,于唐末为纪念其祖父钟全慕身边屡立战功的三位家将所建,历经风雨沧桑已有千年历史。
    据同睦村《钟氏族谱》记载:钟全慕率军入汀后,成为钟氏接公支系入闽始祖。唐昭宗间,全慕时为刺史。在汀期间,率领军民披荆斩棘,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修建州城,功勋卓著。其后,闽王王审知喜全慕骁勇有谋略,分汀使世守之。钟全慕在位期间,有陈、云、傅三位部将英勇善战,忠心耿耿,一生助其保境安民,共创大业。后奉闽王之命,三位将军出征琉球,为国捐躯,全慕痛心疾首。为纪念亲如家人的三位将军,钟全慕在家特设三位将军神位,雕塑神像供家人世代奉祀。
     钟翱继任汀州刺史祖父之职后,为避战乱,毅然决定辞仕隐匿,并于公元926年,带领家小及“三将公王”神位沿江而下,隐居同睦深山。同时,在村中始建三将公王庙,并立下规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十至十二日,为全村“三将公王”纪念日。时至今日,香火不断。
(来源:闽西日报 作者:王用功)

http://bjhakka201112.cl15.zgsj.net/Html/?4251.html

2011年3月21日长汀钟翱纪念园在濯田同睦村奠基,其子孙分布江南数省及东南亚等地

五代时(907-960年),接系第37世钟全慕奉命入闽,任汀州刺史,居汀州。其长孙钟理政,字翱,袭封汀州刺史,定居长汀。汀州是钟姓又一个繁衍中心和发祥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7: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姓第一大省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6 16:25 编辑

钟姓第一大省广东

接系第30世、唐代宰相钟绍京之长子钟嘉銮迁广东,成为接系入粤始祖。烈系第52世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于南宋末的1248年迁居广东长乐(今五华),是烈系入粤始祖。现在,广东钟姓绝大部分都是这几枝的后代,东南部多为烈系,西南多为接系。广东现有钟姓人口约190万,占全国钟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钟姓第一大省
广东居住了钟姓总人口的33.2%,为钟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形成了两广地区为中心的钟姓聚集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4: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武平钟半县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1 14:36 编辑

福建武平有“钟半县,李半街”之说,据前几年人口普查统计,钟姓人口占全县人口约八分之一,其次为刘姓,再次为林姓,这三个姓人口占全县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钟氏家族始自安徽省凤阳县,后称盛于河南颍川。钟氏家族人文蔚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武平钟氏“毅、密、齐、裕、中兄弟5人于宋高宗时期由汀迁来”;钟毅的后代居象洞、岩前、鲜水塘等地;钟密后代,最先居南门乌石岽,后裔散布于全县各地及广东焦岭;钟裕的后代分布于武平附城及大田等处;钟齐后裔主要分布在昭信一带;钟中后人则居住于武平河坑、贤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9: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氏源流考证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25 16:35 编辑

陈瑞松在查阅《中国简明历史辞典》、《史记•夏本记》、《史记•秦本记》以及台湾六十教授翻译的《白话史记》后认为,出自嬴姓和乐官之后都值得商榷出自伯益几乎不可能:疑问有二:其一,嬴是东夷部落,曾在舜、禹时代有功于社稷,被公推为禹的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废除了禅让制,有史书上曾记载, 他在与启争夺王位时为启所杀,如果是这样,他根本不可能因功受封,以国为氏。只有他自己让位给启,才有受封的可能,但《史记》中所载的伯益之后,受封的十 四个以国为氏的姓氏中,并没有钟姓。”陈瑞松说,“对于乐官之后的钟姓更经不起推敲,因为在繁体字中,作为音律的钟与姓氏的钟根本不就一个字,更不能提同 源了。”
  经过上述研究,陈瑞松认为,三源之中仅剩下宋国的一源两支了,于是钟烈和钟接这两支便成了钟氏的主流,尽管两支郡望相同,但两个却是不同的派系,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包容不了谁
中文名: 百家姓溯源
作者: 陈瑞松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书号: 7800742571
发行时间: 1990年11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传统,更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夙愿。而中华民族繁衍至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沧海桑田,人世翻覆,因之往往踪迹难寻。本书从姓氏入手,借助大量史料,探微发源,一直上溯到远古时期,大体理清了常用438个姓氏的源起与演化,实是寻根问祖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载入不少有关姓氏的历史故事和生平轶闻逸事,增加了它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这是本书与其它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

内容截图:




目录:

前言
1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2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3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4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5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6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7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8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9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10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11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12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13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14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15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16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17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18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19 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20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21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22 柯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23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24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25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26 荀 羊 于 惠 甄 曲 家 封
27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28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29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30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31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历 戎
32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33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34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35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36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37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38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39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40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41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42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43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44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45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46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47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48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49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50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51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52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53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54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55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附:参考书目

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11-08/22/content_510275.htm
下載: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7335954
無祠則無宗 無宗則無祖
河南省长葛市石象乡蔡寨村封升崗(古属许昌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四翁冢是鍾烈和鍾接墓址

在鄭州之南許昌之北

祖宗牌位上加“左昭”、“右穆”等字样,其旨在表示给这一系的叔伯和兄弟设一个位置,说明虽然不是直系,但对于他们和自已直系先祖同艰苦创下的业绩,后人没有忘记。昭穆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
左昭右穆的古禮--「昭穆制」

寫)直行  
潁              左昭       考
                                                            鍾氏歷代始高曾祖     香位      



堂              右穆       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4 00:16 编辑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35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