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nqifeng

<普通话是一种落后的语言>---南方网此报道直接将客家话推到浪口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1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 为啥唔没现代流行歌曲?怪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7-16 16:24 发表
瞎七搭八,伟大的吴语是海派文化之根。

在上海,上海人都羞于说普通话,因为那是“乡窝宁”的标志!

说英语才是让人羡慕的!

那怎么海派清谈还要讲普通话?羞不羞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明星怎么还讲普通话?北京来的官大人怎么上海人还要用普通话巴结?

说来说去,还是实力说事。贫民区的贪嘴大妈靠外来农民租户来显示优越感罢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yanxiuhong 的帖子

吴语有弹词、沪剧、越剧和rap。
吴地人民拥护中央,在家说吴语,公开场合还是说普通话,这是尊重外地人民的表现。
嘻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ngbobo 于 2010-7-16 13:21 发表
普通话在广东就是无根之草,白话在广东是生根的草。
深圳的客家人(包括其他方言的人)会文化迷失会记得会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香港
的客家人(包括其他的人)种下广府种后不会文化迷失,就自认香港广府人。


广东(主要是珠三角)是南派普通话的根据地,怎么是无本之草呢?现在广东的城市,像梅县,肇庆,佛山等主要讲方言的城市已经是比较少了,大多数地方是双语的,而普通话必定是其中之一。就是在广州话的地方,在机关大院,在大学院校,在写字楼,在公司,在企业等等主流地方,有几个不是以普通话为主导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30000 的帖子

海派清口开始是没有普通话的,为了吸引外地观众,为了票房,只好放进普通话。

海派讲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只崇拜比我们更强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10-7-17 10:27 发表
上海 为啥唔没现代流行歌曲?怪哉!

上海没有方言作为流行歌曲的历史。香港历史上方言成为流行歌词也只是八九十年代才成功的,而那个年代是香港最牛逼的时代,一个货车司机在深圳包二个二奶没什么问题。当然,所谓的流行音乐也大多是抄日本的欧美的东东,真正原创的很少,出个几个人才,后来就逐渐又平庸了。所以九十年代末以来,台湾已经取代了香港成为流行音乐的发源地,现在好像是湖南和北京?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7-17 09:49 发表
这个嘛,阅读当然用中文,思考也是用中文。嘻嘻。

这个嘛,阅读当然用普通话读中文,思考也是用普通话。嘻嘻
实话实说,何必取巧,中文当然是普通话,还有上海话中文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7-17 10:40 发表
吴语有弹词、沪剧、越剧和rap。
吴地人民拥护中央,在家说吴语,公开场合还是说普通话,这是尊重外地人民的表现。
嘻嘻。

上海市民素质还是可以的,法律也很健全,虽然很小气。但上海话成了界定上海人与外地人外,有何作用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0-7-17 10:44 发表
海派清口开始是没有普通话的,为了吸引外地观众,为了票房,只好放进普通话。

海派讲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只崇拜比我们更强的。


谁不崇拜呀?靠,最多有人虚伪点嘴上同情弱者,实际上,那个人不崇欧媚美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kkk1900 的帖子

阅读当然使用北语,因为现代汉语是以北语为书面语的。

至于思考,可以明确的说,是吴语,我们绝大多数长辈不会说普通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与思考居然可以分家的,佩服。

我脑子思考的与语言有关,普通话为主,客家话为辅。阅读大概也差不多吧。

普通话是高度接近书面语的语言,而方言不是,这就注定了普通话的市场了。无论香港的媒体杂志创造再多“粤字”,无可奈何的事只是文盲线以上的人在玩罢,连珠江都不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30000 的帖子

吴语有很重要的价值:
1、社交方面的需要。
2、读诗颂经的需要,吴语读唐诗宋词佛经极为押韵。
3、娱乐需要,听海派剧目和沪越剧弹词的需要。
4、学习日语的工具,日语汉音和吴语有历史渊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1: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30000 的帖子

恕我直言,思考未必需要语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想像力很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不过,没有语言的归纳总结,也提高不了你的想像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北部德国和南部台湾都是我们的楷模:
双语制:公开场合标准语(高地德语、国语),在家(低地德语、闽南语/客语etc)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4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