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ang668

[粤西] 涯来介绍一下信宜gei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4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Posted by yang668 at 2004-11-16 21:42
哈哈,为家乡做做广告!
各位要想了解信宜客家,非到信宜客家的中心——合水镇看一看不可。
以下是合水的一些介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4 2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来了,楼主说信宜的客家话和文化得以保存是得益于杨姓的主导,其实在合水新宝的三大家族,杨,蔡,潘都有功劳,不单这三个姓,在新宝合水前排的所有说涯话的人都有功劳.可以说,信宜的客家文化保留得最地道就是所谓大涯区的上述三镇.
另外杨干华先生的天堂三步曲故事蓝本不是合水,而是他的家乡思贺镇,思贺镇也生活着说涯话的人,他们的涯话和广西,阳春的类似.
我是新来的,看到我们这么多客家人在一起,心里很高兴.不过也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老为一些名人是否客家人而争论,仿佛有个名人拉近后,虚荣感就长起来,我们客家人在世界上闻名的是刻苦耐劳,典型的华人精神,需要的是团结,不要在搞内讧.而且有些人族群意识过强,用姓氏,地域,血缘和人家对立起来,捍卫自己文化是应该的,我们不要忘掉自己的根,但有时候为什么非要把拉一条界线出来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4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涯话人 at 2005-1-4 20:39
我回来了,楼主说信宜的客家话和文化得以保存是得益于杨姓的主导,其实在合水新宝的三大家族,杨,蔡,潘都有功劳,不单这三个姓,在新宝合水前排的所有说涯话的人都有功劳.可以说,信宜的客家文化保留得最地道就 ...

欢迎你转来,有个问题一直都想问一下信宜客家人,信宜名人凌十八是否为客家人呢?他的简介是这样的:凌十八,名才锦,因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公元1819年10月27日),信宜钱排镇北内塘坳村人,是清代拜上帝会广东一首领。他领导的凌十八起义(又称大寮起义),是近代广东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壮举。他领导的起义,打响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第一枪,为支援太平天国早期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敬请回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4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前排现在是纯客家镇,但我小时侯看过信义县志,以前信义的深山是僚族(这个应该是一个古民族吧)住的,客家人后来才来.但书记载
相传,凌十八幼年时喜欢读书,他才华出众,力气过人,常向父亲要钱买“古传”(即《水浒》、《三国演义》等书)。父亲没钱,他就到一户张姓的财主家看牛,挣钱买书看。这户财主是有名的刻薄鬼,凌十八替他放养大群牛,月底只得几枚小铜钱,平时稍不留心,还要遭受皮肉之苦。
凌十八从小跟着父亲读书,脑子里装着不少孔孟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凌十八浸染得相当深;读《三国演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着实感动得五体投地;《水浒》英雄一进了忠义堂,就义不反顾,舍生取义,他早已心向往之。现在受命传教,自然是对凌十八的严峻考验。

孔孟之道是汉族才讲究的,而且洪秀全,冯云山是客家人,凌十八在广西能和他们相识,结拜,客家人身份认同应该是一个很重要原因.
那么推测他应该是客家人吧.

[ Last edited by 涯话人 on 2005-1-4 at 22:30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4 2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涯话人会员,你好!多谢你的解答!你有钱排镇的同学吗?过年回去问一问你的钱排同学,看这条村——信宜钱排镇北内塘坳村是不是讲客家话呢?如果证明这条村是讲客家话,那就推算凌十八是客家人来的,如果没有这条村,那就难说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5 12: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以前的前排同学有好几个姓凌的.我去过前排,凌姓在那也算个大姓.
那凌十八是客家人多了
ps,前排是纯客家镇的,没有说其他话的.塘坳村是否存在我就要去查查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5 18: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多谢你了!过年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信宜有两种客家口音,惠阳客家口音和梅州客家口音(就是细涯和大涯两种口音),你讲的就是细涯口音吧!(因为你讲过是讲邱清云介客家话)不知道在信宜讲细涯的客家人多还是讲大涯的客家人多呢?涯认识一位信宜介客家人,就是讲细涯客家话的,也就是讲惠阳口音介客家话,听讲阳春的客家话同信宜的客家话是很接近的,不知道是否为真的呢?敬请老乡回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1 2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cyboy at 2004-12-9 21:40
回班主:
这是;广东省信市合水镇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从信宜政府网上转载的。不知道是不是?


其实在信宜的客家人极少会认为自己是客家人,最多会认为是跟讲白话的
外地人话音有所不同罢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与这个地区比较闭塞有关。我觉得这
可能更好,既然都是中国人,怎么又要分得那么清呢?!
中国人的族群观念太重了,因而往往忽略了整体观念。看看有些地方的族于族之间的
争斗,往往缘于此。
这是我对一些硬要分什么广府人,客家人等看法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不知道我这话是否正确。卑之无甚高论。也请大家发贴商讨商讨。

[ Last edited by zhangkun on 2005-3-21 at 20:3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1 2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zhangkun at 2005-3-21 20:25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从信宜政府网上转载的。不知道是不是?


其实在信宜的客家人极少会认为自己是客家人,最多会认为是跟讲白话的
外地人话音有所不同罢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与这个地区比较闭塞有关。我觉 ...

同一种语言文化的人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这跟族群争斗无关,要说有关,也就是应该在保留自己语言文化上团结起来,在现代社会中争得自己应得的地位,如现代媒介的传播地位(比如台湾的客家话电视台、客家话广播电台等),而不是那种历史上的“土客械斗”。因交通等原因造成了彼此的阻隔,现在条件好了,交通方便、现代传播媒体发达,各方面得以让大家增进了解。这不是好事吗?难道这样的正常了解与往来会造成民族分离?!我说应该反过来,应该更加能让我们团结起来。

我是广西客家人,在我们那里,客家话也不说客家话,而是涯话。知道涯话是客家话还是比较晚的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4 19: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暖信宜下雪

3月4日上午约11时到晚上,在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下,位于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海拔1700米的大田顶山峰上的气温降至0℃以下,而且,前一段时间雾气较大,当地的空气一直潮湿,形成了下雪的相关条件和要求。这次之所以能看到大田顶山峰上下雪,是因为云上的冰晶从天空上落到大田顶山峰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山顶的气温较低,冰晶来不及融化,于是就成了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4 2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就更好了,想看看大雾岭自然保护区、大田顶山峰是怎样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5 10: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片

图片在南方网上,地址http://www.southcn.com/tech/gdkj/200503231184.htm
还有是:http://www.xinyi.gov.cn/news/news/other/200503/895.html
有兴趣就上去看看。

[ Last edited by zhangkun on 2005-7-25 at 18:3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0 0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yang668 at 2004-11-13 23:44
我讲几个常用的词,看是不是一样:
转屋ka——回家
nong仔——小男孩
妹仔——小女孩
jie婆——外婆
lou老婆——娶媳妇
ten ha——大厅
bun guang——厕所

同台灣介客家話差不多,讓我感到很親切!歡迎來台灣做人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广西柳城也有不少是从信宜迁来的客家人(如龙头镇的刘氏),他们的客家话和我们(鹤山来的)的差不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4 2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调解”营造出“大和谐”

“小调解”营造出“大和谐”——信宜市合水镇、新宝镇人民调解纪实
张慧谋

   正好赶上早春二月。  山野间,满目新绿,成片的三华李枝头已挂上青青的果实。  同行说,要是早十天来,就能看到像雪一样的李花了。算是个小小的遗憾吧。此行的第一站是新宝镇。在那里采访一天,当晚返回合水镇。两镇相隔仅五、六公里。从地理位置看,这两个镇是信宜市比较偏远的山区镇,距离县城70多公里。
合水、新宝位于该市东北部,北与罗定、南与阳春两市交界,有信宜“东大门”之称。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合水、新宝两镇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如反季蔬菜、三华李、柑桔、八角、大唐梨、南蕉、南药等。这里的山民有着历史悠久的编织传统,不仅编织业发达,产品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说起这两个山区镇,其实最突出的方面是人民调解工作。合水镇连续四年无群众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新宝镇由昔日的“告状大镇”变为连续两年“零”上访镇,恐怕在广东省内,也是少有的例子。两镇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小调解”营造出“大和谐”的社会局面,让人看到一派新时期新农村的良好景象。
  我带着疑问和思考悄悄地走进这片陌生的土地。
1第一个被采访者:新宝镇镇长李江南 
 上午10点多,我们一行30多人在新宝镇会议室听完镇委书记吴云东的简单汇报,媒体记者便分头采访。《人民日报》华南分社的一位资深记者把镇长李江南留了下来,请他谈谈新宝镇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在场的还有省司法厅来的一位处长和省某电视台的记者,茂名市司法局局长黄从南也在其中,为了搞调研,他已经是第四次来新宝镇了。  交谈完毕,李江南正想起身离座,我又把他留了下来。
  李江南成了我此行的第一个被采访者。
  娃娃脸的李江南看上去挺年轻,顶多三十出头。可经了解,他在新宝镇当了三年镇长,之前,在信宜市团委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搞文字工作出身的,且喜欢文学,真是觅到了知音。  李江南性格直爽,回答问题干脆,毫无保留。  李江南说,新宝镇过去是个“告状大镇”,动不动就上访,动不动就把告状信到处寄,各级都寄,甚至集体上访。告镇干部,告村干部,每份告状信都有告状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和地址,看起来真实性无可置疑,但不少“事实”最终却查无实据,甚至子为乌有。这样一搞,镇、村干部都不敢理事了,经常告状上访的几个“告状专业户”,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当然,这不能完全埋怨告状上访的群众,首先我们的个别基层干部没有把工作做好,处理问题缺少分寸感,方法也欠妥,造成群众的误解。  李江南所反映的情况,在基层乡、镇一级是普遍存在的。  “告状大镇”转化为连续两年“零”上访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零”突破。  我问李江南,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矛盾的?  他的回答掷地有声:“回避矛盾本身就是制造矛盾,只有正视矛盾才能解决好矛盾。”  也许,这就是李江南当镇长三年来最深的体会和感悟吧。  李江南说,他是2003年底来新宝镇任职的,当时有人提醒他,新宝镇是个天天有人上访告状的地方,工作很难开展,是不是考虑换个单位。他说没这个必要,再难,也要让自己去尝试一下。想也没多想,他就到新宝镇来报到了。  本来想与李江南再往深一层谈谈如何转变“告状大镇”的话题,楼下有人在催促我们,跟车一起到镇司法所去,那里有一宗因建电站投资方与一户村民引发的矛盾纠纷,正在镇司法所进行调解。  我与李江南的谈话只好暂告一段落。
2一株乌榄树引发的思考 
 我们赶到镇司法所时,这起因修建小型水电站,投资方与刘家村一户村民产生的纠纷正在开庭调解。  调解现场设在光线暗淡的司法所办公楼一楼,面积不过十五平方米的房间里面,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和新闻媒体的记者。这场公开的调解,自始至终都是在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下完成的,历时近1小时。在新宝镇司法所所长唐海平、司法所干部杨凡力的主持下,这场持续将近一年的纠纷,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电站投资方向村民刘某提供4300元的补偿,纠纷终告结束,双方握手言和,场内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  这是一宗因为一株乌榄树引起的纠纷。  去年初,在深圳经商的丘先生回到家乡信宜新宝镇,在刘家村附近修建一座小型水电站,因修筑拦坝蓄水,刘家村村民刘某家的一株乌榄树和一小块地,将被水淹没。丘先生与村民刘某协商赔偿问题,刘某漫天要价,提出要1万元补偿金。丘先生难以接受这个价钱,只愿意付3000多元给刘某,作为补偿刘家的损失。刘家的人却说,钱可以不要,只要对方用水泥石头筑起一道围栏,围住他家的地和乌榄树,电站随时可以动工,不然的话,水淹了刘家一寸土,都不会轻易放过丘先生。  水电站工程一直拖着无法顺利进展。  今年2月16日,电站方申请新宝镇司法所、镇调解委员会调处。司法所人员经过现场调查、取证后,于2月22日(即我们在新宝镇采访的当天)上午,在该镇司法所内的镇调解庭进行调解,调处获得成功。  双方微笑握手言和的背后,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反省和思考。  原本一件很小的事情,因一点小利益而相持不下,既误了时间,又伤了和气,真是得不偿失。类似这样的纠纷,在乡镇屡见不鲜。但如果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将是另一种结果。  在同一天的下午,我们驱车来到镇郊的白龙村,公路边的两户人家,因房屋宅地引发争执,双方互不相让。镇司法所人员进行现场调解,无果。最后双方当事人被请到白龙村委会进行开庭调处。看那阵势,我与一位同行私下说,这场调解肯定没有结果。殊不知,开庭不到一小时,问题彻底解决了,双方签了协议,握手言和。其中一位当事人风趣地说,我们不闹矛盾,司法所的同志就没事干了。  这场调解,在一片笑声中画上了完整的句号。
3令人肃然起敬的三位老人
  我要见的第一个老人叫卢昌恩。  老人今年86岁,他是杨梅村的“长老”,也是合水镇年纪最大的义务调解员。  杨梅村是合水镇的一个自然村。自然村的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山坳里,卢昌恩老人所在的小村庄叫大坳村。那天早上,我们从合水镇驱车来到大坳村口,步行一段乡道,便到了卢昌恩老人的新居,这是一幢三层高的新楼房,建筑面积恐怕近千平方米,莫说是偏僻小山村,在合水镇里,像如此气派的私人住宅也是不多见。卢昌恩老人这时正在家门口扫地,见我们过来,他停下手头的活,招呼我们进屋里坐。老人骨架硬朗,神采奕奕,耳聪目明,不像86岁老人,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十岁。老人很健谈,说的是客家话,顺着意思听下去,基本能明白他所说的内容。  卢昌恩老人是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产党员,早年当过大队干部,为人耿直,深得村民敬重。这些年,老人在杨梅村当起义务调解员,村中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准来找他。他在村中德高望重,明事理,懂法规,经他调处的纠纷,十有八九是成功的。据说,老人每年调解纠纷达30多宗。前不久,大坳村的一位村民殴打妻子,连妻子的衣服都一把火烧掉,把妻子赶出家门,妻子一边哭一边逃回娘家。卢昌恩老人得知后,叫他老伴把这位受委屈的妇女劝回家中,并把殴打妻子的这位村民叫过来,耐心引导,好言相劝,如今小俩口子和好如初。我对卢昌恩老人说,您老人家也该享享清福了,村中的事情,让别人去多管些。
  老人指着坐在对面比他小的一位老人说,现在的事情大多靠他来办了。  坐在门边矮凳上的老人叫卢建财,62岁,也是个老党员。老卢是阳春铜业公司的退休干部,退休后,他回到故乡大坳村,与卢昌恩老人一起当义务调解员。老卢说他自己平时喜欢“多管闲事”,每年处理群众纠纷40多宗,成功率很高,调处不下来的极个别。老卢在村中是有头面的人,他说的话,村民信,而且老卢捐了不少钱给村中搞公益事业。难怪有人说,卢昌恩老人带出一位好“徒弟”。  聊完天,卢昌恩老人要带我们参观他的新居,每个儿子都拥有一个套间,像城市单位住宅一样,有宽绰的厨房、采光明亮通风透气的卧室,家具电器一应俱全。这幢楼房,平时就只住着卢昌恩老人和他的老伴,老人的几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春节才回来一家人团聚。  卢昌恩老人的晚景幸福而美满。  临走前,卢昌恩老人握住我的双手说,等山中的沙糖桔熟了,再请你们来。我对老人说,等着吃您亲手栽的沙糖桔呀。
  另一位老人叫岑冠华,67岁,老党员,我是在新宝镇司法所遇到他的。旁人介绍,这位老人村民尊称他“得叔”,他是远近闻名的义务调解员。  我一把拉住老人的手上了二楼的会议室,听他讲故事。  岑冠华老人快人快语,一古脑儿把他的故事倒了出来。  他说今年大年初二,有村民上他家门报信,说邻村的一段乡路给某某挖断了,车辆无法通行,村干部知道了,说过完年再处理。老人听了心里不高兴。他对来人说,你带我去,哪有拖着不办的事情?我非要他们把路面修好不可。  老人看了现场,好端端的路面,给挖断了,多可惜呀,肯定事出有因。  他回村里找村干部,问他们:“路都挖断了,你们还坐得稳,现在不处理何时处理?”村干部说:“等过完春节吧,反正也没有什么车进村来。”  老人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你给我把村里的干部都叫来,组织村民召开个现场会,路修不修,让群众来决定。”村中的村民听说“得叔”来说事,都愿意来听听。经了解,某某挖路果然是事出有因的,修这段路时,占了他家的地,一直未获得合理的补偿,一气之下,大年初二早,他把路面挖断了。  经过岑冠华老人一番调解,问题解决了,矛盾化解了。全村人你一锄头我一锄头,一袋烟功夫路面就修好了。这时,老人才背着双手心满意足地回家去。  最棘手的一宗纠纷,是去年8月里发生的事情。岑冠华老说,大坝村一队、二队村民引水饮用,水是从大庵队山场上引下来的,大庵队村民怕水源分流了影响村中的农田灌溉,就动手动脚把大坝村的水管给砍断了。两村的矛盾一下子到了白热化,双方聚集着200多村民,扬言要用武力解决问题。流血事件一触即发。村委会多次调解也难以解决问题,后来村民来找我。我立马赶到现场,做双方的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另一方面,叫人立即打电话向镇调委会、镇的领导反映情况。很快,镇里来人了。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协议,山场的水源两村共享,白天甲村用水,夜晚乙村用水,一碗水端平了。  岑冠华老人1997年获得“广东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二等奖”、“信宜市先进调解工作者”、连续多年被评为镇“优秀调解工作者”。老人非常珍惜他每一个荣誉,他说,这些奖状我都挂在家中,让晚辈们看看,这也是一种教育。  我问老人,义务调解员既不拿工资又没拿奖金,您图的是啥?  有啥可图?这是每个共产党员最码头的责任和义务。  我无话可说。对岑冠华发自内心的敬佩。
4他们的故事
  他们是一个普通的群体。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采访中,我们常常被他们的故事而感动。 
 杨凡力。他是新宝镇司法所的一名干警,那天在新宝镇采访,我两次亲临现场观看他开庭调解,与他一起坐在调解庭上做笔录的,是一位戴近视镜文质彬彬的女同志。他们的调解简直是在展示一种艺术,进行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每句台词,都显得训练有素,恰如其分,整个过程既严谨又充满人情味。面对媒体的采访,杨凡力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尽可能让每次的调解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从2003年至2005年间,新宝镇发生大小纠纷1800多宗,其中镇司法所直接调解124宗,所里协助指导有关部门调处213宗,代理民事诉讼14宗,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重是可以想见的。一次,杨凡力去现场调查取证,从上午8点一直忙到下午2点,滴水未进,腹内空空,结果昏倒在回家的途中,在场的人把他扶住,以为他是中暑。

  杨丽芹是合水镇茅帘村妇女主任、茂名市人大代表,从事调解工作21个年头,调处纠纷2000多宗,调处率100%,成功率97%,多次获得市、县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她平均每年深入农户家访1500多户次,她熟悉茅帘村的每一条乡道,对村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办事干净利落是她一贯的作风。霄垌径村村民黄某经常打骂妻子,村中邻里对黄某的专横极其反感,但谁也说不服这位鲁莽的汉子。杨丽芹得悉后,她来到黄家,三下五除二狠狠批评一通黄某,并提醒他不要随便虐待妇女,自己的妻子也有人权,不能随便打骂,这是违法行为。黄某终于醒悟了,承认打骂妻子是不对的,以后有话好好说。这家夫妇从此过上了和睦相处的日子。  杨丽芹调解的多是鸡毛蒜皮小事,可小事不及时处理,也会闹出大事来。正因为小事情处理好了,茅帘村才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杨丽芹也就只能调处小事了。茅帘村是个大村,4300多人口,连续五年没有发生群众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这得归功于杨丽芹,没她的执着,没她的细心和勤奋,茅帘村人是不会过上如此平静安宁的日子的。  蔡文能在枫木村颇有威望,村民对他的评价只有三个字:“信得过”。“信得过”就是枫木村调解委员会主任蔡文能的最好注脚。
  枫木村没有枫林,也许过去有,现在却看不到了。这是新宝镇近郊的一条村庄。  村子常住人口2000多人,25个村民小组,村中有一座将军祠,这位武将军是蔡氏家族的祖先。我向村人打听,据说这位光宗耀祖的将军是吴三桂麾下的一员武将。枫木村的历史非同凡响。村民的崇武好斗是情有可原的。  2004年清明祭扫,蔡文能接到调解信息员的电话,说湖垌村和本镇甘利村两支蔡氏家族因老祖坟发生口角,继而持械争斗,事情十万火急。蔡文能火速赶到现场,双方正准备操起锄头、木棍搏斗。千钧一发之际,蔡文能一声喝令,把双方都镇住了。蔡文能要求双方派代表回村中调解,最终签订了和解协议。事后双方都说,如果没有枫木村的调解干部出面,这场械斗谁也阻止不了。
  53岁的刘仲述是合水镇百姓公认的编外人民调解员和司法助理员,外号“活神仙”、“万能锁”。  这话从何说起?  16年前,合水镇某公司与高州长坡某公司签订一份购销合同,总额为63万元,先付款后发货。当时在合水某公司当业务员刘仲述,和一个同事背着63万元现金前来提货时,才发现高州长坡某公司已将这批货以更高的价钱转买给另一买主。刘仲述将情况向公司经理汇报,经理亲自带上刘仲述与违约方谈判。经过连续三天的谈判结果,违约方终于同意把这批货重新调拨给合水某公司。为此,违约方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白白亏损10多万元。公司经理发现刘仲述具备律师的天分,便由公司出资送刘仲述参加全国律师函授中心学习,从此,他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题外话。
  最让刘仲述得意的有几件事。
  1995年,东田村一村民在三水某石场打工,下班经过石场内的一座木桥时被摔死,石场老板只赔偿死者家属3000元。死者家属找到刘仲述,他们连夜赶到三水,刘仲述据理力争,石场老板最终同意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7万元。后来东田村人称刘仲述是“活神仙”。  2003年3月,陈氏家族和杨氏家族因祖坟之间的界线问题发生纠纷,上百条手执铁管、锄头和木棍的大汉聚集在山中斗殴。刘仲述闻讯赶到现场,他用平生的力气大喝一声“住手!”结果那100多条大汉果真住手了。双方见是刘仲述,都说:“四哥,我们信你,你就负责处理吧。”被众人称为“四哥”的刘仲述,果真不负众望,很快将事态平息了,双方都采纳了刘仲述的意见,日后陈、杨两家族相安无事。
  刘仲述说,因为群众一句“我们信你”,他才决心当一辈子编外调解员。  其实在合水镇和新宝镇,像杨凡力、蔡文能、刘仲述等等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大有人在。他们所做的事情很琐碎,更不可能有惊天动地之举,但他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非常有意义,都与一个地方上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安定团结息息相关。
5合水镇镇委书记黄青印象 
 凭直觉,合水镇镇委书记黄青是个务实、处事冷静、不事张扬的年轻镇干部。  两件小事基本印证了我的主观判断。那天下午在信宜市委会议室初次与媒体记者见面,身边的一位领导要黄青向媒体发表几句讲话,他只说一句:“要说的都在材料里面,不必耽误大家的时间。”另外就是下乡采访,他向带队的罗科长提了个建议,采访人员不要太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会给被采访者增加心理压力。山里人少见世面,人多了,连话都说不好。  听黄青这么一说,我就决定与他拉开点“距离”,原本想单独采访他的念头也临时取消了。因为黄青讲究的是实效,而不是形式。  我对黄青的印象极其片断,甚至零碎,而不是完整的。那天去东坑金矿工地采访,我上了黄青的面包车,与他一路聊天。他话语并不多,但句句实在。坐在驾驶室手握方向盘的镇长张智乐说了一句:“他经常穿一条西装短裤在街边与镇上的居民下棋。有人问下棋的人,你知道跟你下棋的那位是谁吗?对方说不知道,反正是对手。”  与镇上居民下棋的那位正是镇委书记黄青。坐在我身边的黄青微笑着默认了。  他说,下棋不是目的,通过下棋,我能了解到不少情况。  这就是深藏不露的黄青与众不同的一面。  在处理棘手的问题时,黄青也自有一套哲学。  去年7月13日下午,东坑金矿工地发生一宗重大事故,一台挖土机在挖泥土的过程中,不慎将一名小孩致重伤,当场死亡。死者家人从外地召回几十号人,围攻东坑金矿投资方福建某矿业公司的老板,甚至将他们的个别人员扣押起来。周边的2000多群众也参与闹事,村民见到矿山矿工,一律不放过,见一个打一个,场面十分混乱。  事件惊动了上级,信宜市派出了一批警力赶赴合水镇,准备亲临现场平息事态。黄青坚决反对出警,他只带上镇长张智乐,开车火急赶到现场,来到受害者家中。一进家门,黄青对受害小孩的父母说:“我是镇委书记黄青,这次来,一是慰问你们,二是帮你们讨回公道,三是向你们道歉,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如果能用我们的生命换回孩子的生命,我们都愿意。”此话一出,在场的群众立即肃静了。通过镇委书记、镇长与矿山老板、工程承包方协商,最后与死者父母达成协议,由责任方一次性赔偿15.7万元给死者家人,事件处理才告结束。如果当时黄青支持出警现场,很可能事态一时成了僵局。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设。  黄青还说了一件事。某村修公路,个别村民出面干预,一直拖着无法修通,镇里的干部多次做工作也无效。黄青亲自出马。去之前,他先摸底,了解到村中有一位能人可以说响亮话,群众信他,但此人自视极高,好下棋,且棋艺不低。黄青进村直接找这位能人。能人说,书记来是为修路的事吧?黄青说,先下两局棋再说别的。能人两眼一亮,这回逮住对手了,便夸下海口称,三局定胜负,输了,你打道回府,赢了我,修路的事你就别管了,包在我身上。棋局一摊,三局两胜,黄青成了赢家。能人说,书记你回去吧,一周后你再来,路准通。果然,一周后,此路已畅行无阻。  这些年,黄青在合水镇,的确下过不少漂亮的棋局,无论在民间,或在本职工作上。  小小棋局,方寸之间风云变幻,潜伏着多少险情和生机!
6经验与启示 
 我手头放着一叠足有半尺高的资料,有人民调解工作《文件汇编》、《人民调解员培训讲义》、《调处典型案例》等等,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合水、新宝两镇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实施法则,颇有借鉴价值,可称之为“人民调解工作大全”。  合水、新宝两镇的经验可归纳出几大特点:  其一、成立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镇综治办主任为副组长的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健全镇、村、村民小组人民调解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兼职调解人员,落实专项调解经费。合水镇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万元,新宝镇2005年投入专项经费11.62万元,政府无偿划地200多平方建镇司法所办公楼。镇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听取排查调处工作汇报。  其二、构建四级网络,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第一级是村民小组、调解小组和调解信息员网络,这一级主要负责掌握情况,控制苗头,及时报告,介入调解;第二级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婚姻、家庭、邻里一般性矛盾纠纷;第三级是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村调委会调处不了的、及跨区域、跨部门等复杂疑难纠纷;第四级是镇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对下面三级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进行再调处,以及对下面三级调解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三、健全六项制度。即:镇领导包片责任制、“五长”(法庭庭长、派出所长、司法所长、国土所长、综治办主任)联席接访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例会制度、镇村联动调处制度、矛盾纠纷督办制度、调解业绩量化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  其四、坚持“四个结合”。即“依法调解”与“情理调解”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人民调解与普法教育相结合,调处与预防相结合。  其五、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凝聚党心民心。其六、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总之,无论多少条多少款,归纳一句话,首先就是要稳定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如合水镇,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90元。总产值相对低一些的新宝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达到3688元。  目前,合水镇境内拥有本地工商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将近四分之一。单地方扶持的编织企业就有12家,年总产值达8300多万元,年出口量达1000万美元。去年引进在香港上市的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开发储量达30吨的东坑黄金矿,年产黄金预计可达640公斤。  新宝镇拥有森林面积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7.4万多立方米,是信宜市的林业重镇。该镇目前有竹、木、藤编织,木材加工等各类企业930家,编织产品大部分远销国外。该镇还大力发展早熟三华李种植,面积达7200余亩。新宝镇的企业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就业,每年还向珠三角地区输出近万农民工。留守家乡种地的青年人非常之少。  2002年以来,合水镇共调处各类纠纷1030宗,调处成功1012宗,调解率、调处成功率分别为98%和96%以上,连续四年无群众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纪录。新宝镇2004年以来,调解各类纠纷1468宗,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7%,无矛盾纠纷积案,实现了由昔日的“告状大镇”转变为连续两年无群众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镇。  合水、新宝两镇开展人民大调解,创造出社会稳定、地方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局面,并非一个偶然的现象。从大体上分析,作为广东西翼的茂名市,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层,到下面市县一级党政机关,以及有关部门,对群众上访和人民调解工作,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无论人力、财力、信息、以及相关政策,尤其对庞大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提高和业务培训,都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舞台空间。特别是茂名市司法部门,从司法局长到各科室人员,长期坚持深入农村基层搞调研,抓典型,有力地促进了茂名市人民调解工作的进展,并将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了体制、建立了制度、明确了责任。既得到群众认可、社会好评,也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合水、新宝两镇的成功经验,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她是属于茂名市的,也是属于广东的。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宣传合水镇和新宝镇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省委副书记王华元也批示:“这二个镇的经验很好,建议作为典型宣传。”  茂名大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之门已经为一个大和谐的社会敞开。政通人和,阳光普照,万物复苏,民心如沐春风。《茂名日报》(2006-03-22 第三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