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狼吼

【转帖】河源籍博罗人的《惠河系粤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2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转帖] 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惠州-西子湖畔论坛“主题:欢迎加入惠州本地(非客家)群 ”,2009-5-31 01:23

1314362365 发表于 2009-5-29 16:49
我很遗憾生活在和你们这样的人同一个城市......
       都是一家人,何必说分这分那的,相信和你们这样的人做兄弟姐妹的,肯定很惨...

      “都是一家人,何必说分这分那的”,这话说得很对啊!但,那通过惠州媒体铺天盖地、传播四面八方的所谓惠州名片、口号“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却早已实实在在、确确实实的“说分这分那的”了,把惠州人分(至于可否借用一下本主题版内有的网民帖中词句“搞分裂”、“搞族群分裂”?不知道!)成了“客家”与非“客家”了,——而这非“客家”人口,却占了全市人口的大多数;而且,只说“……客家,……客家,……是一家”,却不说不提、乃至抛开抛弃了占全市人口大多数的“主家”等非“客家”,不说不提“客家”与该非“客家”是否“是一家”;还会使人误以为惠州是“客家”城市!
      因此,岂止是你“很遗憾生活在和”某些人“这样的人同一个城市”、“和”某些人“这样的人做兄弟姐妹的,肯定很惨……”啊,对于那占全市大多数的非“客家”人、特别是与“客家”人相对应相成的“主家人”来说,确实是更加“很遗憾”、更加“很惨”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4: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9-6-12 14:39 发表 有哪个惠州人承认自己说的是客家话??...


---有哪个惠州人承认自己说的是客家话??---

碧野先生:

这句话如此错误!?您居然为之喝彩!哀!几百万惠州人承认自己讲客家话!

几百万惠州客家人难道就被排除在惠州人之列!也难怪他们吾将您们几十万惠州话人口放在眼里!唉!说句心里话,捱也为一个老惠州人呀!生为惠州人,但死为河源鬼了!哈哈。。。

至于您转贴中提到“客家霸地主”,请问地主计土地从何而来?客家人又怎样去霸占地主计土地!捱相信绝大部分迁居惠州计紫金人系用钱从惠州人手中买来计土地!您说呢?

对了,您好像一直吾知道惠州话人口数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4: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9-6-12 14:47 发表
[转帖] 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惠州-西子湖畔论坛“主题:欢迎加入惠州本地(非客家)群 ”,2009-5-31 01:23
抛开抛弃了占全市人口大多数的“主家”等非“客家”,...


捱一直认为惠州人口中,客家人占大部分!

假如真如碧野先生所讲,惠州人口中惠州话人占大部分,然而上千年来,都无法出现一个像叶亚来,廖仲凯,叶挺。。。这样响当当惠州客家人物,也太。。。了!


[ 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09-6-12 15:0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5: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惠州话人提出批评,客家专家学者们应该好好去研究,重视他人诉求!

下面这篇文章应该比较中肯!假如惠州话人矛能力去调查研究他们语言,捱兜客家专家学者应该帮助他们!莫等他们消失后,后悔莫及!起码要帮助他们搞清楚人口数量!


http://www.soobb.com/Destination_Wiki_162346.html
惠州话是在惠州老城区的原住居民中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它的存在是一个典型的方言岛现象。对惠州话的研究基本是一个盲区。

惠州话并不是指在惠州市行政区域内的语言的统称,惠州是广东三种主要方言的交汇区,在惠州行政区域内,多种方言被使用,说客家话的比例最大,鹤佬话(学老话)、广府话(广州话)也有一定的比例,还有其他一些小范围使用的方言。由于使用惠州话的人在目前的惠州总人口比例里较少,有的只到过惠州一两次的人会误认为客家话或广州话就是惠州话(此种观点见于网上各论坛的回帖)。

在惠州及附近地区,被人们称为“惠州话”的方言是指惠州旧城里(包括府城和县城)的老居民使用的方言。传统上,出了惠州城几公里的地方已经不能用惠州话沟通了,但是沿着东江相隔几十公里的河源等的城区的方言和惠州话很相似,基本可以直接沟通。在惠州地区附近,这样的方言孤岛并不少见。

未经学习,惠州话和广州话、客家话、鹤佬话不能直接互通,但是母语是惠州话的人学广州话、客家话的难度较学鹤佬话小。
历史
关于惠州话的起源,尚未有权威的研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惠州主政的当地人很少,当地方言并没有官方地位,也不受重视,在官式场合,通常使用的是普通话,或者客家式普通话和广式普通话。

在70年代,惠州人和周围进城卖菜的客家人还是有很多的交流障碍。

在80年代,惠州广播站曾用惠州话播放“老人之友”等节目。同时在80年代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多,普通话在惠州的推广比珠江三角洲一带要早,客家话、广州话也被老惠州人熟悉和使用。
语音
惠州话保留古汉语语音,如有入声等。惠州话有比较多的变调,变调规律较为复杂,也有文白异读的现象。
词汇
惠州话使用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有大量的单音词。惠州话和附近的方言共用一些词汇,但是也有一批独特的词汇。 比如普通话里说的“天亮”,在广州话和客家话里都说“天光”,在惠州话里说“天皓(hao)”。“水缸”惠州话叫“水瓮(eng)”。
认同感
老惠州人并不认为惠州话是客家话或广州话的分支。由于语言不通,周围的客家人通常把惠州人认为“本地人”(以和客家的称呼相对应);广州人由于惠州话和客家话都听不懂,常把两者混为一谈。
发展趋势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大量的外地人进入惠州城,惠州和其他地区的交往也日益频繁。会说惠州话的人口增多了,但是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同时由于严重地受客家话和广州话的影响,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中,能用原来的标准口音和词汇的人也少了。惠州话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濒危语言。也由于惠州近年来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尤其是南下的打工潮,也导致惠州话的使用者被局限于长居惠州的本地人。惠州多通行普通话。就连惠州市的官方电视台惠州电视台的《农村天地》栏目的广告使用的语言都是客家话。

[ 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09-6-12 15:1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摘回复

原帖由 linqifeng 于 2009-6-12 14:12 发表

碧野先生:

您至今还未告诉大家惠州话人口数据及其在惠州总人口中比例?假如您连这个大概数据都矛计,您怎样让大家信服呢?假如这个比例太低计话,很难代表惠州文化计!



[转摘]                                                              海纳百川熔铸惠州包容精神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邹永祥
    ……
  民系构成相对均衡,共存共荣。不同的民系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体式,多民系和衷共济是对精神、文化差异的相互尊重。在粤东各市(深圳除外),多民系杂处并不稀奇,区别在于他市均有占绝对优势的主体民系,或客家人、或广府人、或潮汕人,其人口至少占总人口70%以上;而在惠州,无一民系的人口可占总人口绝大多数。

  据初步调查,2006年底,全市客家话人口约142万,占全市常住户籍人口306.4万的46%;本地话人口约53万,占17%;潮汕话人口约48万,占16%;广府话人口约31万,占10%;其他话人口约32.4万,占11%。

  以上构成,说明惠州各民系人口比例相对均衡,即使人口较多的客家人,也不过半数,可见惠州多民系的共存不是此长彼消,你强我弱,而是相安相得,和而不同,各成规模并持续发展。

             ……


[转帖] 原帖作者荔浦碧野,发表于百度-粤语吧-“被侵犯的主家人——惠州广府人的泣血控诉”主题版内,以回复网民“113.87.209"帖,2009.5.25

                                东江中上游流域及惠州河源等地文化决不是以客家文化为主!

      “东江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吗?决不是!非常错误!楼上所说的“东江文化”——准确地说,应当在“东江”之后加缀“中、上游流域文化”,其中包括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本地人或曰原住民和宋朝之前流入东江中上游流域及惠州、河源等地的中原汉人——前两者又可称为“主家人”,以与“客家人”相对应——的文化及其源流,才真正是东江主流文化,即东江文化应当是以该地域的“主家人”文化“为主”、为主流;而“客家文化”只不过是其一个支流、其属下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楼上的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是不及格啊!知道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客家人最早是什么时候来到该地域地区的吗?知道该地域地区客家文化始于何时,真正的该地域地区文化又是始于何人及何时的吗?据有关信史史料记载,后者的肇始,可要比前者早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以上;如果“客家文化是东江中上游流域的主流文化”,那,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文明史、人文史、文化史,不是要被删掉、迟延乃至空白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上了吗!?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主流文化,不是因此而要变成“截流”、“断流”、“无远古源流”的“一段历史空白文化”了吗?!这不是很荒谬吗?!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文化,又从何时何人谈起呀?!
      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出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二章、又见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1960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第147页说:客家先民从中原向南迁徙,唐末、五代的第二期南迁,迁离最远的才第一次入粤境,抵达循州(今广东龙川一带)、惠州、诏州。《汉语方言概要》第146页说:不过这些最先移居广东的客家先民,人数还很少;要到宋末至明初的第三期迁徙,广东东部和北部才迁入大量的客民,“广东的客家大半是宋末到明初才兴盛起来的”。无论如何,诚如罗翙云《客方言·自序〉(《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8集,85、86、87期合刊,1929)所说:宋时客家居地的户口才分列“主”、“客”,“主客之名当起于宋”;客家人形成汉族一个特殊支派,是宋代以后的事。另,据《惠州市志·人口》(第439页)载:宋末,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再次大量南迁,今惠州市境容纳了大量北方移民,即为“客户”,祯州 [按 惠州的前称] 4县 [按 即归善(即今惠阳)、博罗、海丰、河源 ] 原籍6115户、客籍2224户(《太平寰宇记》)。又,据《惠州市志·大事记》(第45页)载: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惠州府属以长年战乱,民死田荒,多年未复,兴宁、长乐及安远、武平等异邑客民流入归善、海丰、永安地界。另据东江时报一则报道,客家籍的叶挺将军,其在惠阳的开基始祖,是于清康熙元年(1662)从粤东客家地区迁徙入籍归善。总之,“广东的客家大半是宋末到明初才兴盛起来的”;广东境内客家方言的形成,当是宋代以后的事。
      因此,很清楚,当唐末客家先民最初少量迁徙到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来时,此地域地区已是本土原住民和早先南来的汉族人民开发已久的地方;当宋代以后此地域地区一带出现客家人及客家方言时,那里也早已存在着本地“主户”的汉族人及所使用的另一种汉语方言博罗本地话——博罗话、惠州本地话——惠州话、龙川(佗城)本地话——龙川话、河源本地话——河源话。近远者,如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其子苏过两诗中所写记的原住民及其“鴃舌”土语。中远者,如周朝、先秦时扶娄、缚娄古国人及其“鸲鹆”土语(类八哥鸟叫声),秦末中原人、将军赵佗率军征服东江中上游流域一带、并被委任为龙川县令,汉初及此后赵佗(及其后人)又被立封为南越王、在南越当政历五世共93年;以及惠州博罗县城区以北约3公里处的横岭山300余座先秦(春秋战国)前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陶器、原始陶器、青铜器、玉石器、编钟和青铜鼎等;博罗龙溪镇银岗村先秦古窑场遗址(参见惠州文史专家家何志成《失落在历史迷雾中的缚娄古国》文,该文网上有转载)……此历史时期及之前,东江中上游流域一带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客家人,“人”化未成,“话"(方言)不存在,“文”化乌有,何来何有东江“客家文化”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客家文化”?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文明史、人文史、文化史,不是要被删掉、迟延乃至空白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上了吗!?说“东江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为“主流文化”,不是犹如天方夜谭,很荒谬吗?!
      因此,很清楚,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本地人或曰原住民和宋朝之前流入该地域地区的中原汉人——前两者又可称为“主家人”,以与“客家人”相对应——的文化及其源流,才真正是该地域地区的主流文化,才是“为主”。而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客家文化”,只不过是“半路杀出个(的)程咬金”,只不过是该地域地区本土主流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 本帖最后由 碧野 于 2009-6-12 15:3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7: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福果 于 2009-6-12 11:05 发表


说你SB,其实是并不为过的!称呼人家"傻冒"的!!还版主呢!学学人家严老师吧,人家从来没说过半个脏字,至少现在还没发现!先提高自身素质吧!!深圳报社的人素质都应该不错的吧,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不解!!!

睁大你的 ...

呵,我什么时候成了深圳报社的人了?

我是耕田的人,语粗理不粗啊,,,

对了,“傻冒”算脏字吗?如果算的话,那我收回吧,,,就这个字眼,跟您道个歉,,,

[ 本帖最后由 幽壹 于 2009-6-12 17:4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7: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9-6-12 10:42 发表




[转帖] 原帖为原创,作者gdb57230,发表于广东发展论坛主题“惠州不是客家城市,市区客家人口不足两成![公告]”版内第1楼

gdb57230
http://bbsuc.southcn.com/avatar.php?uid=107351&size=middle
声名 ...

呵,你也可以去发贴说,惠州是百分百客家人啊,,,什么时候网贴能做为论据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7: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福果 于 2009-6-12 11:17 发表



呵呵,被搞烦了吗,还是个人始终认为啊???请严老师看清楚!!!再看看他之前在各个论坛发的贴子!!!是"始终认为"吧!!!本地人不认同客家,客家人有人不认同本地!连在客家论坛里的版主都不认同本地是客家一说啊!!!

呵,惠州始终是客家占主流啦,,,这个事实不是你们几个人可以否认掉的,,,惠州,很多网友都去过的,都知道这个事实的,懂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7: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汽车站,有白话和客家话广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9-6-12 15:19 发表
 据初步调查,2006年底,全市客家话人口约142万,占全市常住户籍人口306.4万的46%;本地话人口约53万,占17%;潮汕话人口约48万,占16%;广府话人口约31万,占10%;其他话人口约32.4万,占11%...


碧野先生转来计数据非常明白地告诉大家:惠州地区客家人口占绝对多数,第一名三倍于第二名(46/17=2.7倍)!一定要确定惠州为麻计地区时,惠州为客家地区系无可置疑计!

但大家也要清晰地明白,惠州非纯客家地区,还有很多其他族群人口!所以在宣传客家文化时,一定要顾及他族系之感想;假如台湾当局一味强调闽南文化代表台湾省时,客家人心里也很吾系滋味,客家人也会有诉求!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转变角度,有利于惠州人民大团结!

捱相信碧野先生转来计数据之真实性!只系担心这个调查结果有矛把十几万从紫金县迁居到惠州人口统计为客家人!所以惠州外来迁居户里,紫金人绝对领先,其次龙川,在淡水镇升级为惠阳县城时,惠州公安局在紫金卖户口就像卖白菜一样!捱计亲戚朋友中,最多迁往惠州,再深圳,最后河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是一家”这句话,我了解到是由中央电视台一名主持人在惠州一次联欢会上跟在场参与者一起说出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2: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惠州的新移民中,五華人、興寧人也是占很大比例的,可以說一點也不比外省人少。
碧野有空可以去河南岸鎮政府周邊看看,尤其是騾子湖一路,你絕對可以聽到滿街的五華口音客家話。還有,如果你經常坐的士,大部分的士佬都是五華、興寧、惠東人。而這些五華、興寧、惠東的司機,絕大多數都舉家搬到惠州定居了。
所以,用新增移民數量、乃至用外省人的進入來裁定惠州的客家比例不足兩成,也是相當有問題的。我的看法是,要麼不算新移民、要算新移民,就應該把粵東遷到惠州的客家人也算進去。

[ 本帖最后由 kaggarin 于 2009-6-12 22:2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3: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linqifeng 的帖子

引用:
原帖由 碧野 于 2009-6-12 15:19 发表
 据初步调查,2006年底,全市客家话人口约142万,占全市常住户籍人口306.4万的46%;本地话人口约53万,占17%;潮汕话人口约48万,占16%;广府话人口约31万,占10%;其他话人口约32.4万,占11%... 碧野先生转来计数据非常明白地告诉大家:惠州地区客家人口占绝对多数,第一名三倍于第二名(46/17=2.7倍)!一定要确定惠州为麻计地区时,惠州为客家地区系无可置疑计!

但大家也要清晰地明白,惠州非纯客家地区,还有很多其他族群人口!所以在宣传客家文化时,一定要顾及他族系之感想;假如台湾当局一味强调闽南文化代表台湾省时,客家人心里也很吾系滋味,客家人也会有诉求!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转变角度,有利于惠州人民大团结!

捱相信碧野先生转来计数据之真实性!只系担心这个调查结果有矛把十几万从紫金县迁居到惠州人口统计为客家人!所以惠州外来迁居户里,紫金人绝对领先,其次龙川,在淡水镇升级为惠阳县城时,惠州公安局在紫金卖户口就像卖白菜一样!捱计亲戚朋友中,最多迁往惠州,再深圳,最后河源!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16383-10-1.html
=====================================================================
客家人是惠州的第一大族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虽是第一大却并没有占惠州人口的过半数,客家人充其量也就是占惠州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至于惠州市区的客家人就更少。惠州是否是客家地区也就见仁见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2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是惠州的第一大族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虽是第一大却并没有占惠州人口的过半数,客家人充其量也就是占惠州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至于惠州市区的客家人就更少。惠州是否是客家地区也就见仁见智了!
==================================================================
正如广西虽是壮族自治区,但壮族却并没有占人口的大多数,壮族也不是广西的第一大族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0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46%这个数字,也不能解读为“客家人充其量也就是占惠州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应该解读为“占一半”或者“占了近半”,“接近百分之五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