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7-1-20 10:44:20

原帖由 雨星 于 2006-9-1 09:28 发表
我们陆川的客家话和你介绍的有些区别,最突出的是陆川客家话没有翘舌音,如:"祖,煮"我们都念"zu".

很久没有时间上网了,现在才看到这个回复

过了那么长时间,我都差不多要忘了

那好像不是我个人的介绍,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至于陆川客家话有没有翘舌音,我本人并不太清楚

hd136302 发表于 2007-1-20 11:36:18

不但陆川客家话有没有翘舌音,整个桂南、粤西的客家话都无翘舌音。在4000万客家话使用人口中无翘舌音的占了大多数。

kaggarin 发表于 2007-2-26 21:13:31

在五华,“遮,车,奢”和“渣,查,沙”的声母是不同的。前一组是舌面音(虽然也不卷舌,但不同于z,c,s,而类似于英语中j,ch,sh字母组合的发音),后一组是齿音(z,c,s)。
这两组音的对立是跟古汉语一脉相承的,如果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由于没有了舌面音,梅县口音的客家话“深”“真”“十”等字的韵部已发生了变异,有现成的五华话和兴宁话提供参考,把它们找回来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 本帖最后由 kaggarin 于 2007-2-28 22:08 编辑 ]

huanghc 发表于 2007-4-13 15:17:07

看了大家讨论的客家拼音方案,作为客家人,感受很深。遗憾的是,除了谢永昌的梅县话的语音系统还能看明白一些外,其他的很难看明白。我想,我们在设计拼音时,应该明白设计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好玩,或显示某个人有多大的才华。拼音既然是读音,是为了让多数人易懂易学和易记,让非客家人学了就能学到几成,能与客家人进行初步交流;让客家人看了能依据拼音用客家话读更多的汉字。如果设计出的拼音系统多数人很难看懂,就会很难普及,就只能作为设计者放在家中的宝物了。任何拼音系统,都应该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和规律,参照主流语系的设计规则设计。只有这样,旁人才能容易看懂。例如,谢永昌的梅县话的语音系统,应该参考了国标汉语拼音系统进行设计。
    我总结的设计原则和规律:
      1、声母以单字母为主,以双字母为辅(ng);
      2、韵母以单、双字母为主,以三、四字母为辅;
      3、多字母韵母的构成应以单韵母为主,组合韵母为单韵母加不超过2个辅音;
      4、参与构成韵母的辅音应尽量少,以大家熟悉国标拼音韵母或国际音标的为主;
      5、多字母韵母字母数应尽量少,方便记忆;
      6、韵母应以单韵母在前,辅音在后,不能混排;
      7、多字母韵母无重复字母;
      8、韵母大小写唯一。
      9、全拼码数尽量少,以不超过五个为宜。
      10、韵母以目前社会大众熟悉的国标拼音韵母或国际音标为主,以自创的为辅,国标拼音韵母或国际音标可以有近似或不同读音;

    以上10条是我根据国标拼音和国际音标总结的原则和规律,供大家参考。如果依照此10条原则和规律设计客家拼音系统,我想各地客家话应很容易互相交流,非客家人也很容易学客家话,甚至连西方人也会觉得不难学。
    谢永昌的梅县话的语音系统基本上遵循了以上原则和规律,但它违背了第9条,如将I和i作为不同的韵母,容易引起混乱,如要设计汉字输入法,再高明的设计师也要发愁。至于其它拼音系统,韵母有aa、ee,一看就觉得不合理。

    拼音系统比较:
                  国标汉语拼音                梅县话语音系统
    声母个数                  23                                              17
    韵母个数                  24                                              74
    全拼最长码数               6                                                6
    单韵母                         6                                                 6
    韵母辅音字母总数      2                                                6
   
    从比较看,梅县话语音系统生母比国标汉语拼音少,但参与构成韵母的辅音多4个,组合出许多国标汉语拼音没有的韵母,这些韵母也就是第一次看觉得怪的原因,如at、ip,初看还以为是英语,uk让人联想起英国。另外,梅县话语音系统有两个或三个单韵母组合的韵母,且有重复字母,让人觉得没有设计原则和规律,随意设计,如iui之类的难以理解。

    国标汉语拼音是经过许多全国知名语言学家研究和制定出来的,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希望有志于研究客家拼音系统的客家贤才好好研究,早日研究出适合大众学习和使用的方案,让代表中国古代语言的客家话普及全中国以至全世界。

[ 本帖最后由 huanghc 于 2007-4-13 15:25 编辑 ]

hd136302 发表于 2007-4-13 21:41:23

原帖由 huanghc 于 2007-4-13 15:17 发表
谢永昌的梅县话的语音系统基本上遵循了以上原则和规律,但它违背了第9条,如将I和i作为不同的韵母,容易引起混乱,如要设计汉字输入法,再高明的设计师也要发愁。至于其它拼音系统,韵母有aa、ee,一看就觉得不合理。

从比较看,梅县话语音系统生母比国标汉语拼音少,但参与构成韵母的辅音多4个,组合出许多国标汉语拼音没有的韵母,这些韵母也就是第一次看觉得怪的原因,如at、ip,初看还以为是英语,uk让人联想起英国。另外,梅县话语音系统有两个或三个单韵母组合的韵母,且有重复字母,让人觉得没有设计原则和规律,随意设计,如iui之类的难以理解。
huanghc前面的说法我很赞同,不管什么样的拼音方案,都要尊从易于学习和使用的原则。

但我对你后面的说法不完全赞同。首先,谢永昌的梅县方言语音系统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方案,不是用来给大家象学习普通话拼音那样来学习客家话的,它只是用来研究语言(方言)学中的客家方言的声、韵、调而已。网友们把它拿到社区,基本上只是照搬(经过部分修改,如“p”改成“b”,“p‘”改成“p”),所以这个当然不是客家话的“拼音方案”。

就单纯以易学易用为原则,赞同你的观点,将I和i作为不同的韵母,I作为韵母,如支持,作为拼音方案,在书写方面是绝对不好的。I(其实也不是I,形近的一个字母)与i,英文中是同一个字,一个是大写,一个是小写,很容易混。

不用I吧,又用哪一个英文字母呢?

用“ii”表示吗?“韵母有aa、ee,一看就觉得不合理”。现在不知道有比它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如at、ip,初看还以为是英语,uk让人联想起英国”。目前没有比“p/t/k”为韵尾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且有重复字母,让人觉得没有设计原则和规律,随意设计,如iui之类的难以理解”。
iui韵字如“锐”,这是梅县话,谢永昌的记法。我家乡客家话没有这个韵母,“锐”读ui韵,没有i介音。

hd136302 发表于 2007-4-14 17:46:59

谢永昌《梅县客家方言志》整理的梅县话韵母表:

hd136302 发表于 2007-6-26 21:27:24

相关内容:

客家话拼音方案发表于 2003-5-28 23:19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3&highlight=%C6%B4%D2%F4%B7%BD%B0%B8

冰之灵 发表于 2007-11-18 06:34:12

有些客家音受到国语读音的影响

PhoenixM 发表于 2008-9-27 14:37:50

回复 1# 雨后梧桐 的帖子

雖然我是接西人,但我媽也是豐順人,我說的客家話也比較接近湯坑話. 我懷疑的是您所定義的 η(蕘嚴二)與 ng(蛾瓦眼)有所不同呢? 請教

PhoenixM 发表于 2008-9-27 14:57:31

原帖由 皮扎诺 于 2005/3/31 11:20 AM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我所了解,“卷舌音”(就是zh、sh、ch)是满族人特有的声母,在宋朝一听到翘舌音就能辨别出是金国的探子,所以,“卷舌音”当时曾经是间谍的标志。

雖然我是接西的,但宋朝時代我祖先還在三明市泰寧縣. 如果捲舌聲是滿族特有的聲母,為甚麼我們的客家畫會有捲舌聲呢?

星宇 发表于 2008-10-13 12:53:01

原帖由 PhoenixM 于 2008-9-27 14:57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雖然我是接西的,但宋朝時代我祖先還在三明市泰寧縣. 如果捲舌聲是滿族特有的聲母,為甚麼我們的客家畫會有捲舌聲呢?

卷舌音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只是一种习惯,比如我们那个县,有些镇区有有些镇区没有,现在越来越少人卷舌了,所得搞笑一点--都被没有的人同化了。我爸妈是同县的,我爸是有的,我妈没有,我家在没有卷舌的那个镇居住,我也没有卷舌,要我卷我也可以,但是不卷,因为卷舌比较费力。所以我觉得只是一种习惯,没有本质区别

hd136302 发表于 2008-10-31 16:14:30

原帖由 PhoenixM 于 2008-9-27 14:37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雖然我是接西人,但我媽也是豐順人,我說的客家話也比較接近湯坑話. 我懷疑的是您所定義的 η(蕘嚴二)與 ng(蛾瓦眼)有所不同呢? 請教
的确不同。“二”的声母是“瓦”声母的音变,ng---> (电脑打不出来)。既然是音变,所以一般也把它们合二为一,同写为ng(或η)。

jsbbrm 发表于 2008-12-17 23:14:56

遗憾,我怎么看不懂呢。。。
慢慢学习下。。

ghos 发表于 2010-8-14 18:16:59

一看就懂。很容易理解的。不难。

ghos 发表于 2010-8-14 18:23:24

iong    香昌

昌字怎么有i呢?不是 ts'ong么?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客语拼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