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ugang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0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3 02:02 编辑

林权助(18603月23日~1939年6月27日)

日本福岛县人。号竹荫。日本外交官。关东州长官。 1887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考入外务省.同年来华任驻烟台领事馆随习领事。 1898年任驻华使馆参赞,一度代理馆务。

1898年9月北京戊戌政变发生后,曾大力救助光绪帝和维新派人士。事发当天,梁启超赴日本公使馆请求保护光绪帝安全、营救康有为时,他立即承诺;即刻致电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
和东亚同文会,要求全力营救康有为。 9月23日梁避难日本公使馆后.他让梁断发易服,派人护送至天津.通知日本军舰、商船于以协助,终使康、梁二人抵达日本后为驻日公使黄遵宪被拘一事多方奔走,终使清政府释放黄遵宪。又与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迫使清政府保护光绪帝。

1899~1906年任驻朝鲜公使。 1904年2月任日本全权公使,1905年代表日本与韩国签订第二次日韩协议书。 1906~1908年任驻华公使。 1919年任日本殖民机构关东厅长官。 1920~1925年任驻英大使。旋退出外交界。 1928年任式部长官。 1934年任枢密顾问官

參考資料:1.日本維基百科網站

日本政府在营救梁启超的同时,还通过外交途径营救了不久前被光绪. 帝任命为清朝新任驻日
使黄遵宪和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右侍郎张荫桓等人兔于一死




张荫桓(1837年-1900年),字皓峦,号樵野,又号红棉居士,广东南海人。


少时应有司试,不授,遂弃科举事。清穆宗同治初年,随舅氏李宗岱往济南,纳赀为知县,旋入鲁抚幕,先后为巡抚阎敬铭、丁宝桢所器重,经过数次推荐至道员。清德宗光绪年间,张任按察使,后调京赏三品京堂,两入主掌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至户部左侍郎,赏加尚书衔,先后兼署工、刑、兵、礼、吏部等五部。

1885年(光绪十一年),任驻美国、日斯巴尼亚(今译为西班牙)、秘鲁三国大臣,办理华工被害各案交涉事宜。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政府派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本乞和,由於日本拒絕張萌桓和邵友濂為談判代表,李鸿章不得不受命赴日本講和。

1897年,出使英、美、法、德、俄诸国1888年,驻美公使张荫桓在接到关于确认四方龙旗作为国旗的咨文,1888年清政府将三角龙旗改成四方龙旗,并赋予“国旗”的称号,但依旧只是官用,禁止民用,上了一折《奏请定国旗形式片》。从张的奏章中可以看出,美洲地区的华商很早就开始悬挂龙旗。虽然这种做法不被大清官方认可,但这些华商显然很能处理关系,每逢节庆,辄高悬龙旗,很给大清国和大清使臣面子。张荫桓说,既然现在有了四方龙旗,那就干脆把三角龙旗给那些商人用好了。这一奏折大概起到作用,很快得以实行。其实对于商人来说,关键是得有一面方便经商使用和身份认同的旗帜,三角或者四方,对他们并不重要。后来的历史证明,海外华商直到今天还在许多仪式场合使用三角龙旗

1898年3月,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

张荫桓是京城为数不多的曾经出洋、懂洋务的外交官员,但他得到清德宗的信任和得到外交消息的人。戊戌变法时,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因为支持清德宗变法,与翁同和、康有为关系密切,政变后,张荫桓安排家属返回佛山南海,销毁相关书札、文件,而他则留在锡拉胡同官邸待查。

戊戌政变后获罪,因英国公使窦纳乐、日本署使林权助和伊藤博文的关注,李鸿章经荣禄说服了慈禧,张得以保存生命,改判流放新疆。贬戍新疆时,京剧演员秦稚芬一路护送至张家口。张荫桓性格开朗,谪戍新疆时,沿途与接送官员谑称:“老太太跟我开玩笑,差我到关外走一回。”

庚子拳乱,八国不满,新疆巡抚饶应祺上书要求请求释放张荫桓,处理外交。慈禧太后害怕张荫桓利用洋人势力,协助清德宗重获自由。二十六年,高层主事者矫诏论斩张荫桓于戍所。二十七年(1901年),庆亲王奕劻受李鸿章死前交代,奏请为张荫桓平反、追复原官衔。

张荫桓着有《三洲日记》、《铁画楼诗续钞》。在京城居于东城锡拉胡同,为粤商刘学询(赌博业)所有。
刘学询(1855年-1935年),字问刍,又字文楚,号耦耕,清末民初广东省香山县人(今中山市),曾任李鸿章的顾问,私下捐助孙逸仙革命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进士。但因不耐于北京苦等却无官可作,回乡经商,在广州承办“闱姓”赌局(一种赌博,贩卖彩券,猜每年中科举的上榜人姓名。)光绪廿年(1895年),两广总督谭钟麟禁赌,刘被参奏朝廷。
刘因聚赌而致富,又加上其善属文、娶美妾。人称刘三国;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取缔他的总督谭钟麟之子谭延闿,因诗法、书法、枪法高妙绝伦,人称谭三法

刘曾担任李鸿章的顾问,其实暗地里却是个革命党人,八国联军时,建议李鸿章不理会朝廷慈禧太后的求救,也促成了东南互保。刘致信孙中山谓:「傅相(李鸿章任太子太傅兼大学士)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刘曾以每亩二百银元,数倍于市价的高价,在浙江杭州西湖畔营建园林,耗资十余万两白银。景色奇绝,自名「水竹居」。人称「西湖刘庄」。中共建政后,一度成为毛泽东的西湖行馆,现为“西湖国宾馆
密谋大师刘学询刘学询(1858-1935),字慎初,号问刍,广东香山人。1886年中进士,1890年获得广东闱姓承赌权,积资数百万,据香港学者何汉威的研究,刘学询承办的是1890~1896年的第二届闱姓。由于本人是进士出身,号召力更大,获利十分可观。1899年日本人在上海访问刘学询,了解到他有700万财产,约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真的是“富可敌国”,他结纳李瀚章、谭锺麟等粤省高官。后被御史参劾,革去道员,因而与康有为结怨。1898年进京活动,声称能除康梁,被慈禧派往日本密商“中日结盟”,其间秘密会见孙中山数次。1900年4月,刘学询到港澳运动捕杀康有为,在乘船回穗时遭保皇党枪击受伤。当年夏天,以筹划“两广独立”为幌子,引诱孙中山到港,成功离间孙中山和康有为两派,协助李鸿章稳住了两广局势。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回国,刘学询曾出面协助办理借款,没有成功。1935年在杭州去世。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1_12/04/11085302_0.shtml
刘庄百年
枭雄刘学询的传奇一生及一座庄园的变迁
刘学询要反清复明,自任皇帝。因而刘学询千方百计想借慈禧之手杀死康、梁,后来虽没能遂愿,却亲临南海监督,把康氏祖坟挖得七零八落。这下可惹恼了康、梁,梁启超不断写信给保皇党专管两广军事行动的澳门总局:“肥贼刘豚在粤,颇增我辈之阻力,宜设法图之(刘豚即刘学询)。”结果刘学询从澳门返回广州时,“甫登岸,即被凶徒以枪对面打中胸部”。刘学询虽没被打死,可也知道了康、梁的厉害,没有再轻举妄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08733/

慈禧密令:借孙中山之手刺杀康有为
http://blog.eastday.com/1966/art/2018143.html



锡拉胡同
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南部,东起王府井大街,西至东黄城根南街。南邻东安门大街,北有支巷通韶九胡同,属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因此地曾有锡灯、蜡台作坊而得名,慈禧幼年曾居胡同内,袁世凯任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时也曾住该胡同的西口, 昔日的锡拉胡同里权贵豪门鳞次栉比,如今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一座19号院。1949年初,为北平和平解放奔走呼吁的前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全家被炸事件,就发生在这座院落中现为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第一幼儿园







中国的第一张彩票“闱姓”,又称榜花。诞生于1861年。当时,广东的士绅向官方提交了开办“围姓”的报告并获批准,由此揭开了我国彩票史上的第一章。1880年前后,杭州刘学询在北京会试时发行“闱姓”其规则是,将应试者每人的姓印在纸上,定价出售,由购买者填选中榜者的姓,发榜后,按猜中的多少依次获得头、二、三等彩。科举未废时(1905年9月2日前),“闱姓”风行于广东。此中彩票多属于非官方的赌博方式。在光绪初年则采用过发行“闱姓”的方式捐以助军饷废科举后的课本































大清国国旗“黃龙旗”
1872年10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中国轮船桅梢所常挂之式样为三角的旗帜是海军旗。龙旗要求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定于11月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如此一来,黄龙旗具有了普遍的意义。1881年,洋务大臣李鸿章奏请把三角旗改为纵高三尺、横高四尺的长方形旗帜。他曾在19世纪60年代上奏过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自此,清政府的国旗才算最终确定

1:1比例复原的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定远舰上龙旗飘扬





山东威海(参观定远舰)
视频: 威海视窗.定远舰前世今生

清官品级服饰\补子\顶戴\花翎-详细介绍
http://poppy1110.blog.163.com/blog/static/7506630220128191621939/

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为了宣扬“十全武功”,每次军队凯旋归来,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关于紫光阁功臣像,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绘画家聶崇正先生考证,为“平定西域准回部”前后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为乾隆御题。)“平定大小金川”前后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为乾隆御题。“平定台湾”五十功臣。“平定廓尔喀”功臣三十。总计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仅二十幅。除少数几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数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收藏。现在知道的是:http://history.huanqiu.com/photo/2009-09/566092.html

现收藏于俄圣彼得堡的紫光阁第一功臣傅恒坐像



國民黨黨史館主任卲銘煌說,黃龍旗是黃底青龍,因為清朝沒有國旗,所以用黃龍旗代表滿清。黃龍旗幾乎沒有人見過,只有國民黨黨史館有保存。
客话電影一八九五(清割让台湾甲午抗日据台电影)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8110&page=1&extra=#pid742127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0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03:12 编辑

1894年9月17日爆发黄海海战中,定远及镇远在中央,致远及靖远分别位于二艘铁甲舰左右两侧。战至下午3时左右,旗舰定远发生大火,致远上前掩护,中弹甚多,并且开始入水倾斜。同时舰上弹药不继,主炮及副炮弹药用罄。管带邓世昌下令致远全速冲向日本第一游击旗舰,巡洋舰吉野(日本有人认为是浪速[2])号,希望用舰首冲角将之撞沉,然而途中致远舰身突然爆炸沉没未能成功。致远全舰自管带邓世昌以下246名官兵仅7人获救,邓世昌则与其犬同殉。爆炸成因众说不一,可能是致远舰上鱼雷被击中爆发,亦可能是舰上锅炉被击中爆炸。靖远则在叶祖珪管带下作战受创,战事后经修复,与北洋余舰退守威海。之后日军突击威海,旗舰定远搁浅,丁汝昌一度以靖远为舰队旗舰。最后靖远亦为日舰所击中,1895年2月10日在威海自沉。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2 00:14 编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RLys7bHUY8/
http://www.56.com/u47/v_NDA3NDMyNDQ.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VYLf6mhCEs/?fr=rec1

描述甲午戰後清廷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北埔客家人抗日史跡
台灣海陸腔客話,受閩南話影響,用詞多為閩語詞語

http://www.wretch.cc/blog/doublefish2/9445141
日本北白川能久親王於台南戰死
那些受害百姓及義軍也沒紀念碑 日賊北白川要流存
為什麼要有戀物情結 日賊北白川的軍隊屠殺那麼多平民百性 燒燬無數 房屋 對台
灣毫無建設貢獻 至今日本還不道歉反省 該碑不應留下 它對先民是一種侮

面向基隆港的紀念碑
日據時期,日本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行經的遺跡地列為史跡來保護,共38處。

youtube視頻
熱線追蹤2012-10-22 pt.1/5 姜紹祖一門英烈

客家抗日英雄姜紹祖,义军击毙日寇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大陸地區需下載使用突破封鎖代理器,翻墻才可閱覽youtube视频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09e08873-4aa1-11e2-83a6-0015c55db73d/




被义军击毙的日寇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弘化四年二月十六日-明治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即1847年4月1日-1895年11月5日)为日本天皇宗室,曾赴普鲁士留学,曾任中将近卫师团长,一般称之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或能久亲王。乙未战争时攻台时死亡,日寇雇存颜面,篡改史实称其患病身亡

据台湾文史研究者黄荣洛考证:北白川宫能久在新竹牛埔山即已中弹身亡。当时其弟伏见宫贞爱亲王刚好率兵至台支援,日军于是隐瞒北白川宫死讯,以其弟伏见宫作为替身南下。贞爱亲王在彰化、虎尾、嘉义又迭遇险境终受重伤,日方为了保密,继续将其以能久亲王的身分在台南由担架抬上船,让台南目击民众以为能久亲王重病回国
之后,包括北白川宫妃岛津富子与长男竹田宫恒久王等人多次到牛埔山祭拜能久亲王,日本皇太子裕仁亲王(后来的昭和天皇)来台时,还特派侍从到新竹神社祭拜。从日本皇族对牛埔山纪念碑的重视,可见其中有特殊的地方。。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跡地一覽
1. 澳底登陸地:立有澳底上陸露營紀念碑(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現改成鹽寮抗日紀念碑。
2. 頂雙溪舍營所:位於基隆,待訪。
3. 三貂嶺之險:待訪。
4. 瑞芳舍營所:立有瑞芳舍營所紀念碑,可能位於瑞芳國小,待訪。
5. 圓窓ㄔㄨㄤ嶺司令所:立有圓窓嶺司令所紀念碑,位於基隆杠子寮,待訪。
6. 基隆舊海關舍營所:位於基隆,現字跡被涂去,為無字碑。
7. 水返腳舍營所:位於汐止,待訪。
8. 台北駐營之址:立有台北駐營紀念碑,位於台北市,待訪。http://barefooter.pixnet.net/blog/post/6402148-%5B%E6%97%A5%E6%B2%BB%E9%81%BA%E8%B7%A1%5D-%E4%B8%AD%E5%B1%B1%E5%A0%82%E6%97%81%E7%9A%84%E5%9C%8B%E7%88%B6%E9%8A%85%E5%83%8F%E5%9F%BA%E5%BA%A7%EF%BC%88%E5%8C%97%E7%99%BD%E5%B7%9D
9. 桃仔園休憩所:位於桃園市?,待訪。
10. 桃仔園舍營所:位於桃園市?,待訪。
11. 中壢舍營所:立有中壢舍營紀念碑,位於中壢市仁海宮。
12. 新竹舍營所:位於新竹市,待訪。
13. 牛埔山露營地:立有牛埔山露營紀念碑,位於新竹市,待訪。
14. 尖筆山司令所:位於竹南,待訪。
15. 中港舍營所:位於竹南,待訪。
16. 後龍舍營所:位於後龍鎮,待訪。
17. 苗栗司令所:立有苗栗司令所紀念碑,位於苗栗市,待訪。
18. 通宵舍營所:立有通宵舍營紀念碑,位於通宵,待訪。
19. 大甲舍營所:立有大甲舍營紀念碑,位於大甲鎮文昌廟,待訪。
20. 牛駡頭舍營所:位於清水,待訪。
21. 大肚舍營所:位於磺溪書院,待訪。
22. 大肚露營地:立有大肚露營紀念碑,碑前有石燈籠與鳥居,位於大肚,待訪。
23. 大肚遺跡戰線視察之所:立有大肚溪畔進軍紀念碑,位於大肚,待訪。http://nrch.cca.gov.tw/ccahome/photo/photo_coll_item.jsp?dtdid=11&collectionname=%E6%AD%B7%E5%8F%B2%E5%8F%A4%E8%B9%9F&topicname=&group_by_index=date&group_by_value=%E6%98%AD%E5%92%8C%E5%85%AB%E5%B9%B4$
24. 八卦山司令所:立有八卦山司令所紀念碑,位於今八卦山大佛處,1914年建,已拆除。
25. 彰化駐營之址:位於彰化市,待訪。
26. 湳港西舍營所:立有湳港西舍營紀念碑,位於永靖余三館,原被推倒在草叢中,已重立。
27. 北斗舍營所:立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舍營之址紀念碑,今北斗遠東戲院,已拆除。
北斗武德殿神舍
28. 鹿港軍情視察之所:位於今鹿港三級古跡文開書院龍邊廂房,保存狀況良好。
29. 莿桐巷舍營所:立有莿桐巷舍營紀念碑,位於斗六,待訪。
30. 三疊溪舍營所:位於嘉義三疊溪,待訪。
31. 埤仔頭司令所:位於嘉義市,待訪。
32. 嘉義舍營所:立有嘉義舍營紀念碑,位於嘉義市,待訪。
33. 安溪寮舍營所:位於後壁,待訪。
34. 果毅後舍營所:位於柳營,待訪。
35. 灣里舍營所:位於善化,待訪。
36. 大目降舍營所:位於新化,待訪。
37. 台南安海街舍營所:位於台南市,待訪。
38. 終焉之地: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去世之地,位於台南市,待訪。
永靖余三館前的能久親王御遺跡碑
http://tw.myblog.yahoo.com/jw!INbETTCIBRuBK3IvEyYX5sU-/article?mid=5050&prev=5194&l=f&fid=7
彰化永靖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碑
http://blog.kaishao.idv.tw/?p=1415
裕仁皇太子參拜台南神舍
鄧世昌(1849年-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龍珠直街龍蜒里2號),中國近代海軍將領,被譽為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近代中國第一批自己培養出來的海軍將領之一。1849年10月4日生於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龍珠直街龍蜒里2號)一茶商之家,1867年考入馬尾船政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1年被派至「建威」艦練習航海,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被船政大臣沈葆楨嘉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砲艦管帶。當年日軍侵台,鄧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補千總。
1880年調北洋水師。同年到英國接「揚威」巡洋艦,回國後任「揚威」管帶。1887年再到英國接「致遠」巡洋艦,任「致遠」管帶,職中軍中副將。是北洋海軍管帶中,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學或實習的管帶。1891年李鴻章檢閱北洋海軍,鄧世昌因訓練有功,獲「葛爾薩巴圖魯」勇名。
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因「致遠」艦受傷,彈藥用盡,難以繼續戰鬥,鄧世昌語曰:「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是艦,則我軍可以集事。」便意圖撞沉日艦主力艦「吉野」(據《東鄉平八郎と秋山真之》記載為浪速),但「致遠」艦因為日艦攻擊引起魚雷爆炸而沉沒,鄧世昌決心與戰艦同存亡,從而在落水後拒絕救援,與愛犬「太陽」一同壯烈殉國。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清廷以「壯節」,按提督例從優議恤並,還賜給其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追贈太子少保銜,入祀京師昭忠祠。鄧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為鄧世昌修了衣冢,建起鄧氏宗詞。抗日戰爭日軍侵佔廣州期間,日軍士兵並未破壞鄧氏宗祠。
紀念船
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世昌"號命名一艘遠洋綜合訓練艦,以示紀念民族英雄鄧世昌。

致遠號




廣州鄧世昌紀念館,鄧族人以朝廷撫銀鄧故居擴建為鄧氏宗祠而成,在廣州河南現海珠區內







[td]

[/td]


定远舰



当年在镇远舰上当大副的美籍清军水兵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事后写了一篇回忆录《The Battle of the Yalu》(中文可译为:《鸭绿江边的海战》),文中是这样回忆邓世昌的殉国过程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 unruly at times even with his master. 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 who could not swim, 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 — enough to have supported 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 and, climbing up on him, forced him to release 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 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 — perhaps the 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这段回忆文字,我将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邓(世昌)管带养了一条最凶的那种狗,有时就算是邓在场,它也很凶。邓不熟水性,舰艇沉没之后,他抓住了一根不知是橹、还是一根什么别的木头,刚好能使他漂浮在水面,后来,正是他养的这条狗,向他游过去、并扑到了他的身上(狗也想求生)、使他抓不住木头了、因此悲催地沉了下去,那狗也是同样的命运(沉没),这也许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狗害死主人的纪录了吧”
[size=+2]Philo Norton McGiffin
  • Memorial
  • Photos
  • Flowers
  • Edit
  • Share


[size=+1]Learn about sponsoring this memorial...
Birth:
Dec. 13, 1860
Death:
Feb. 11, 1897


Family links:
Parents:
  Norton McGiffin (1824 - 1905)
  Sarah Houston Quail McGiffin (1827 - 1904)

Inscription:
Philo Norton McGiffin
Dec 13,1850-Feb 11, 1897
Commander of the Chinese Battleship, Chen Yuen
At the Battle of the Yalu
September 17, 1894

A Broken and a contrite heart
O, God, Thou wilt not despise.
Burial:
Washington Cemetery
Washington
Washington County
Pennsylvania, USA
Maintained by: Thomas C McGiffin
Originally Created by: Mary Ann
Record added: Nov 13, 2011
Find A Grave Memorial# 80380581

[size=-1]Added by: [size=-1]Thomas C McGiffin
[size=-2]

[size=-1]Added by: [size=-1]Thomas C McGiffin
[size=-2]

到了清末重建海军时代,1911年4月11日程璧光奉清廷命率
海圻舰赴英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美国海军赠送了一件传统礼物给海圻舰——白色的波斯猫。很快,这只小猫成了舰上的宠儿,更具戏剧性的故事在之后。
当返程归国,正在海上航行时,传来国内辛亥革命、清朝摇摇欲坠的消息,舰长程璧光召集全舰官兵聚会,公投起义或是保皇,愿意起义的人出列站到军舰另外一舷。话音刚落,小白猫从官兵队伍中出列走向对面,引起全舰哄堂大笑,霎时间全舰官兵无一例外均走向了起义原来,在史无前例的万里远航中,统领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他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以符合世界潮流,此举获得士兵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一些老兵舍不得长长的发辫,便用红布包裹,寄回家乡。海圻舰也成为了满清政府海军中的唯一一艘全舰官兵都剪掉辫子的军舰。“海圻”号也趁机回了趟“娘家”——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身为孙中山的同乡老友,程璧光在得到革命消息之后经过商讨,召集全舰官兵,下令“革命者站右舷,不愿者站左舷”,结果全舰官兵、连同访美时纽约造船厂厂长赠送的“舰猫”均站到右舷。万里远航耗时一年,回国途中参加辛亥革命。乔治五世接见了中国海军统领程璧光,并向其颁赠“加冕银牌”。1912年1月1日,远在英国的“海圻”舰举行易帜仪式,降下清朝黄龙旗,升起民国北洋政府五色旗

1912年5月,历经30850海里航程的“海圻”舰回到出发港上海,此时的中国大地已不再是帝制时代。沒有皇帝了

纽约媒体发现,“海圻”舰所有海军官兵脑后,清代中国人特有的那根辫子已荡然无存。观舰式结束后,中国海军号巡洋海圻舰环球航行

,军舰抵达美国纽约时美国总统格兰特之子、纽约区陆军最高司令官小格兰特将军派夫人陪同“海圻”号官兵拜谒格兰特总统陵墓。

「海圻」艦官員在其8吋主砲前的合影, 自海圻後中國海軍艦艇的主砲口徑沒有超過它的




(1861年-1918年1月28日),字恒启,号玉堂,广东香山人
回顧甲午战争时,1895年1月30日,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卫,此后北洋海军被困于威海卫港内。2月11日,提督丁汝昌和护理左翼总兵署“镇远”管带杨用霖皆拒降自杀。部分洋员与威海卫营务处提调牛昶炳等商议降事,决定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以丁汝昌名义向敌乞降。12日,由程璧光乘“镇北”炮舰将投降书递交给日军旗舰。17日,日军开进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战后,程璧光被革职回故里。其弟奎光,时任广东水师“镇涛”船管带,因与孙中山同乡关系,在广州加入兴中会。程璧光归乡后,经孙中山及其弟劝说,亦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计划泄露,程璧光逃至南洋槟榔屿。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槟榔屿时,程璧光谒之,李鸿章劝其回国并为之请免甲午之战全军覆没之责。

  程璧光回国,复供职于海军。后历任兵舰管带、船政司司长、统领巡洋舰队等职。北洋政府时期,程璧光一度任海军总长。1917年,孙中山鼓励程璧光与北洋政府脱离关系。北洋政府时期,程璧光一度任海军总长。1917年,孙中山鼓励程璧光与北洋政府脱离关系。7月21日,程璧光率部分舰只举义南抵广州,并于次日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史称护法舰队。9月10日,军政府成立,孙中山被选为大元帅,程璧光任海军总长。1918年2月26日,程璧光在广州遇刺身亡刺杀主使人至今成谜,追赠勋一位海军上将。程璧光的望远镜,1988年程璧光之孙程慕尧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6年12月13日下午,上海共和新路2999号建筑工地内(该处是当年闸北的将军墓园),发现的一块的将军碑,运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石碑终于将它安全地收归国家所有。这墓碑就是程璧光的墓碑。程璧光的后人,程璧光家族已经繁衍了四五代、数百人,人口大约对半分居海内外,其中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可喜的是:第三代还有人健在,包括其直系外孙及家人都是上海人;子孙中有人参加了新四军,抗击过日本侵略者;还有人如今是解放军海军军官,可谓是「海军世家」。
“海圻”舰曾参加英国国王加冕大典,且是首次环游世界出访的中国战舰。“海圻”舰当时被称为“穹甲快船”,是甲午战败后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由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总造价328242英镑,排水量4300吨,舰长132.3米,舰宽14.3米,吃水深度6.1米,最大航速24海里/小时,马力1.7万匹。舰上装备有各种口径的舰炮34门、鱼雷发射架7座。“海圻”舰于1896年5月开工,1898年下水,1899年从英国航行回国。在当时清政府官员权贵的眼中,“海圻”舰可称之为“镇海之宝”,这也使它有机会赴英参加舰队海上检阅仪式。在清朝260多年的外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说到舰上宠物,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江江面被解放军炮火重创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上,就有编入军籍的猫和狗。其中名叫“奥斯卡”被这艘军舰的水手在香港收留的流浪猫,因为在炮战中受伤,战后被英王授予为动物设立的最高勋章。舰上养宠物是国际惯例,不是腐败不腐败问题。

中国也曾拥有“航母”:东北海军“镇海”舰在1920年代,中国就有着一艘当时被类分为“飞机母舰”的舰艇,虽然该舰只是一艘由商船改装的旧舰,舰载机也不过是区区一两架水上飞机,然而在当时世界上,舰载航空力量也刚刚处于萌芽时期,虽说无法与世界列强比肩,但当时分裂对峙,根本谈不上具备什么力量的中国海军,不仅没有落后于世界潮流,而且还早早地在实战中投入了这艘军舰,从这个意义而言,称其为中国最早的“航空母舰”也并不为过

东北海军司令沈鸿
身穿海军中将大礼服的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
1937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沈鸿烈决心实行“焦土抗战”,下令将东北海军舰船沉在青岛港内。沈鸿烈(1882年10月27日-1969年3月12日),湖北天门人,中华民国海军上将,本为张作霖与张学良麾下高级将领,二战期间为国民革命军上将。 1905年他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考取了日本海军学校,并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在黎元洪部下从军,曾在武昌起义中策动长江中的清朝舰只起义成功。 1910年代末,沈鸿烈转于张作霖旗下担任奉系海军将领,因战功于1923年成为该军中将海军司令。受张作霖、张学良命筹划整顿东北海军,使东北海军足与闽系海军并列。被称为海军「能将」。 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他继续于张学良新军任高级将领,并与张学良军队一起加入国民革命军。
1929年,同江之役中率部重创苏联海军而声名大噪。 1930年,身为上将的他,因与苏俄边境战争和日军试图侵略东北固守东北海防等立下战功,与张学良同受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勋章,为该勋章的首批受奖者,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名單006沈鴻烈(1930年3月22日)
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清末秀才。毕业于日本海军学校。1920年,任吉黑江防司令部参谋长,1922年该部划归东三省巡阅使公署领辖后,沈鸿烈由此成为奉系将领。
    沈鸿烈作为东北海军的创始人之一,深受张作霖的重用。1922年,被张作霖任命为镇威上将军公署航警处处长,负责东三省江海防务、水道、渔业、航政等事宜,后升任东北海防舰队中将司令、东北联合舰队副总司令。

    东北易帜后,沈鸿烈支持张学良,反对中央将东北海军划归海军部指挥,东北海军仍由其统辖。九一八事变后,沈鸿烈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兼东北海军司令。东北海军分裂后,沈鸿烈引咎辞职。抗战期间,沈鸿烈出任山东省省长,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惨案。全国解放前夕,随蒋介石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69年病逝,终年87岁。
蒋介石亦曾说:「国民政府海军中首推陈策与沈鸿烈了。」。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曾为东北军高级将领的他保持中立一方面致电昔日长官张学良释放蒋介石一同抗日,一方面致电蒋介石事后冷静处理此事,事后获得蒋介石信任。

九一八事变后,他仍任军职于国民革命军海军,曾任上将海军总司令、青岛市市长、山东省主席、浙江省主席、东北军司令等。在抗日期间奉抗日统帅蒋介石命令在青岛布海防阻止日军于青岛的登陆战大胜。此后参与了淞沪会战所率海军第三舰队亦炸毁日军多艘物资战船,后因国军逐一向内地撤退,而导致海防尽失,后任抗日苏鲁战区副司令。在国家政策上,他与张学良等其他东北军最大不同,是他认为共产党教义比日本势力危害中国更大,基于此理念,他以激进手段积极铲除共产势力;提出口号如「宁匪化,勿赤化;宁亡与日,勿亡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期间曾与八路军多次摩擦,并予以反击。 1950年,随政府来到台湾,并担任政府要职。
1969年3月12日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

至今海军官校里提名「鸿烈楼」用以纪念。其子
守敬曾任职于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院长,现任司法院秘书长,为台湾司法界名人。
南京的五块国葬碑今何在?
国葬在南京的共有五位,他们是:
孙中山、廖仲恺、谭延闿、卢师谛、朱培德。


李鸿章墓遭毁


重修后现貌






马关条约时李鸿章的血衣




李鸿章墓遭毁 其尸骸被拖拉机拉着游街視頻

http://v.ifeng.com/his/201004/fda0a73c-e19f-4926-84af-97d8afa28ae3.shtml

也就是说,按一墓一碑,南京应该存有五块民国时期的国葬碑。
现在的实际情况呢?
谭延闿的墓,说来就惨了。文革时,用炸药打开了谭墓,棺木甚好,被南汽拉走,作为制作木模的材料;谭被焚尸,头颅被踢来踢去...墓碑也被磨平了。
http://www.xici.net/d170040439.htm


原墓在“文革”中被毁。1981年国家拨款按历史原貌重新修葺,墓内葬有谭延闿的骨灰罐。墓包前的汉白玉石祭桌,也是当年谭墓的原物






墓碑正面原阴刻有蒋中正手书,右上为一列小字「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四日」,正中上半部并刻两列小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行政院院长前国民政府主席」、下半部大书「谭公延闿之墓」,左下角署「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敬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碑上的文字被全部磨去,由时任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的高艺林改题为「灵谷深松」四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03:02 编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启超家族墓园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18:46 编辑

   

黄遵宪曾担任过北洋水师营务处总办
http://www.qinghistory.cn/qsyj/ztyj/ztyjzz/2012-05-16/33155.shtml

张荫桓故居被拆掉








         
1992年版《佛山文物》刊登故居俯视图。



张荫桓故居被拆掉,砖瓦木石与建筑图纸藏于佛山某地,等待异地重建。”老人无奈地表示,一晃20年过去了,重建遥遥无期。


  谈到当年那次拆迁,时任佛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吴庭璋回忆道:“其实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原地保留的意义更大,异地重建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1992年至1993年,由于当时城市发展的需要,佛山工商行政局、佛山市文化局、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联合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张荫桓故居拆除异地重建,而当时的佛山工商行政局和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是拆迁主体,拆迁费用和材料保管由他们负责。然而,时间过去了将近20年,张荫桓故居至今仍然没有得以重建。”


  而据孔繁文表示,张荫桓目前在佛山已经没有后人,唯一的曾孙现在身在上海。而在2008年,张荫桓的孙女在弥留之际,还曾对故居的重建事宜念念不忘。


位于北京植物园东环路东北的银杏松柏区内
梁启超墓,位于北京植物园内。墓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墓园,西部为附属林地。墓园由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设计。墓园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面积达4300平方米。



袁世凯墓,河南安阳的一处奇特的景观。整个墓庐显示着民国初年西洋式建筑特色。据说当年在袁墓的周围,还有大片的树林和祭田,在空旷的平原上凸现出一派显赫。民国十七年,冯玉祥把袁世凯的“养寿园”没收,做了安阳高级中学的校址。袁世凯在安阳的田产也被充为公有。但袁林在民国年间一直得到保护,连日本人也没破坏它。1952年10月,毛泽东来袁林视察,作出指示,要把袁林保护起来,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人。这样,袁林才得以逃脱历次政治运动的劫难,完好地保留至今。现已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际上,目前大家所见的曾国藩墓为后来修复的,原墓早就被毁。曾墓被毁既有盗墓贼所为,也有“文革”期间的红卫兵所为。据当地文管部门透露,比较重大的毁墓事件在1949年后先后有过三次,直到1993年曾国藩墓被确定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情况才有所改变。1996年,曾墓又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次毁墓事件发在1950年代大陆“农业合作化”时期。在“破四旧”运动中,除墓冢、墓桌外,其他地面附属建筑悉被破坏,精美的条石让附近村民搬回家建房子砌猪圈,桐溪古寺也在此时消失了。第二次破坏则发生在“文革”期间,墓地上的石马、石狮、石虎及石翁仲被推倒,砸碎。当时红卫兵打算挖开墓穴,但因为曾墓是用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浇而成,非常坚固,使用炸药也没有能把墓掘开,(一说掘开后棺未能开)。
影响最大、真正破坏到核心墓穴的一次事件,则是盗墓所引起的,发生于1989年冬天。

当时,“万元户”概念流行,要想富,去盗墓。曾国藩的墓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被盗墓贼盯上的。据当地村民回忆,那晚天特别寒冷,刮着大风,不少人早早就钻进被窝里睡觉了。有几位年纪大睡不着觉的村民,围着火盆前烤火拉家常。快到后半夜的时候,从狮峰山方向传来了“轰轰”的响声,怀疑有人在盗曾国藩的墓,因为当时盗墓现象在当地不时发生。当地镇文化站站长王震球、望城县文管所所长余耀国及派出所民警接报后,立即赶到墓地,在现场还能闻到很浓的火药味,现场还有盗墓贼逃跑时丢弃的钩子、绳索、手套等盗墓工具。


墓上有直径达一尺多的盗洞,明显是用火药刚炸开的,现场还留有燃烧后残存的导火索。因为曾墓十分坚固,盗墓贼多次爆破,也仅炸开了一个很小的盗洞了。但此盗洞打得准确异常,正在盗墓者习惯下铲的棺头,不应该是盗墓新手所为。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log.ifeng.com/article/2491038-2.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03:41 编辑

“大跃进”时被挖
  
  “一里葬三公”墓中,李鸿章墓是最早被挖掘的一座。
    李鸿章生前爱办洋务,却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墓地会变为钢厂的一部分。但李鸿章并没有安眠在他曾经痴恋的工厂脚下。1958年,当地人民公社挖坟取宝、兴办工厂,他的遗骸被从墓地掘出。老人们还记得,当时被称为“汉奸卖国贼”的老人穿着黄马褂的遗体保存完好。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当年参加挖掘李鸿章墓、包公墓的胡正清老人。胡正清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小时候家就住在李鸿章享堂附近,他见证了“一里三公”墓被破坏的整个过程,对有关“一里三公”的传说也是耳熟能详。

    “李鸿章墓原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喏,看到钢厂的那个水塔了吗,李鸿章墓原来就在水塔下面。”胡正清老人说。

    1958年,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炼钢铁”和“平坟造田”运动。有人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当然也有人是为浑水摸鱼,挖坟取宝。当时李鸿章被定为“卖国贼”,很多人对他的坟墓窥觑已久,但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一直没有人敢轻易动他的坟墓。后来要计划在这里建一座钢厂,肥东县革委会要求组织人力挖掘李鸿章墓(当时大兴镇隶属肥东县管辖),李鸿章墓所在地群生高级生产合作社抽调了32个生产队的队长对李鸿章墓进行发掘,由时任高级社副主任的胡正清负责。

    挖掘李鸿章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胡正清他们带人清理完地上的土堆后,露出了一个密封的墓室,墓室是用进口的耐火砖砌成的,非常坚固,一铁锤砸下去,没有丝毫反应。折腾了好长时间,他们不得不找到县委,申请来几十千克炸药,想用炸药将墓室炸开,但是炸药对墓室也是不起作用。最后,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从几十米以外的地方,挖了一条地道,从下面钻进了墓室,才把棺材给拖了出来。

    墓室里并排着两口棺材,分别是李鸿章和夫人赵小莲的。在地下埋葬了50多年,棺材依然漆黑锃亮。打开棺材,李鸿章和赵夫人的遗体依然保存完好,特别是赵夫人身着华贵的衣服,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棺材里的棉被,包括那条皇太后特赐陪葬的陀罗经被还是好好的,拆洗后仍用来作盖被。李鸿章的棺材里已经进水,遗体已经腐化,身旁放着一副眼镜、一块怀表、一个拐杖,身下垫着七颗金币,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摆放着。

    那时挖墓的人现在回忆说:“李鸿章穿戴黄马褂的尸体保留无缺。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着尸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骸骨散尽。”最让胡正清他们激动的是赵夫人棺柩旁的一个小箱子。箱子是铁制的,撬开以后,里面还有一个精致的木盒子。按照当初县革委会的要求,不管墓葬里发掘出什么东西都不能动,但是他们按捺不住好奇心,把木盒子打开了,里面放着两块金灿灿的“金砖”,有人用秤称了一下,14.5公斤重。

    以李鸿章的身份和地位,大家都认为这两块“金砖”一定是金子做成的,但他们把这两块“金砖”拿到银行,经银行鉴定,却发现是铜制成的。后来肥东县革委会得知此事,要求胡正清他们将这两块“金砖”送到县里。至于“金砖”最终怎么处理,胡正清老人就不知道了。

    40多年后得以重建

    李鸿章墓被挖以后,上面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只有享堂的几间房子,因为做了钢厂的仓库才得以保存下来。2002年合肥市政府花巨资将李鸿章享堂修缮一新,并在享堂的附近复制了一座李鸿章墓。据说,现在的李鸿章墓里只有一块当年李鸿章睡过的棺材板,是从当地村民家找来的,李鸿章墓被挖以后,村民将棺材拉回家,用棺材板做了一张桌子。

    李鸿章是1901年11月7日在北京贤良寺死于钦差大臣任上,相传是因在日本遇刺后旧创复发,加上政敌冷嘲热讽而气死的。这天正好离他签订《辛丑条约》两个月,慈禧太后和清王朝表示沉痛,派恭亲王溥伟前往祭奠,追谥为“文忠”,赏赐白银5000两治丧;派专使护送灵柩运回家乡安徽合肥安葬。16个月后,李鸿章被安葬于安徽合肥大兴镇夏小郢,和包公相伴而息。

    李鸿章之所以会葬在夏小郢,是他生前自己定下的,因为他一生敬重包公,希望死后能陪伴包公左右。1892年,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去世后,他在给儿子经方的家信中,曾谈到对生后葬事的安排:夏小影(郢)生塘,大伯与王少谷看定有年,汝应亦闻知。前年少谷赴金匮县任之先,带桐城善做坟工匠至彼处堪开塘穴,寄来土色甚佳,内有小灵龟四个,谓是真穴。此次伯父书怂恿趁今年山向大利卜葬,余惟恐赶不及……风水之说,吾不甚为然,只求无水无蚊,以安体魄。今世所云地师者,各挟小术以欺世射利,而置先人遗体悬搁不葬,于心忍乎?

    8月底,记者来到李鸿章享堂,走进大院,一道石刻壁墙走廊将享堂一分为二,东面是享堂,西面是李鸿章墓。据工作人员介绍,享堂内还保存着几样当年李鸿章墓的原物,包括两块御碑和一块神道碑,另外还有一棵百年广玉兰。1884年中法战争之后,慈禧太后向淮军参战有功人员赏赐了一批广玉兰,得赏者又把树木送回老家栽种,使得合肥一带保存了一些百余年树龄的广玉兰。享堂内有一株长得高大参天,正是当年御赐的原物。

    李鸿章享堂修缮一新后,立即成了合肥的一处亮点,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

http://shbbs.soufun.com/esf~21~2555/152347654_152347654.htm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写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是的,看看李鸿章开创的现代化事业,我们知道其才具;看看李鸿章发出的中国面临三千年不遇大变局的呼吁,我们知道其见识;在甲午战争,我们看到了他的不遇。即使日本人,也认为李鸿章是对日本最清醒的人,一个日本政客曾写道:“中国实属不明日本之真相,虽识者亦甘于表面之观察,轻侮指笑,自以为得者滔滔皆是也。独李鸿章一人能知日本之大体,又有对付日本之策。彼往年上书朝廷,请整顿海防,文中曰‘日本阴柔有大志,宜阳与之结好,阴为之备’云云。彼确实期望兵备完成之时,再对日本有所行动。故彼至今为止,以所谓阳交阴备对待我国。”甲午朝鲜内乱兴起,日本介入,咄咄逼人,满朝官员爱国情绪激昂,士绅群情共愤,年轻的光绪皇帝,在其师翁同龢的怂恿之下,更是下了一战的决心。独李鸿章力排众议,倡议忍让主和。但是在强大的爱国声浪中,任何冷静提出的稳健主张,都会被淹没,主和者会被视为毫无爱国心、胆小卑怯之徒,甚至被斥卖国贼,为全社会所不齿。宣战诏书如期发出,甲午战争开始了。败局已定,战争仍在继续,没人知道如何收拾残局,原先狂呼爱国的满朝臣子拿不出任何主张,变得默默无声,似乎此时这与他们都不相关。由于战局的失利,李鸿章被拔去三眼花翎,褫去了黄马褂。但几天后张荫桓回到北京,将日本人不接待他而提名李鸿章前去的意思说出后,朝廷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又还回了刚被革职的李鸿章刚被拔去的三眼花翎和黄马褂,责成他亲赴日本。李鸿章不知道这是极大的侮辱吗?马关李鸿章挨的一枪,换来了日本人无条件停火的协定,以平息世界的舆论,但没有阻止随后《马关条约》的刻毒和耻辱:割让台湾,赔款二亿两白银。

文革中被挖坟辱尸的著名历史人物
http://www.gaogulou.com/read-htm-tid-252478.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六君子”后事谁料理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3 15:37 编辑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当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也进了监狱。

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他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碍于面子,荣禄只好向慈禧说情。不料慈禧大怒,责怪为帝党开脱。荣禄马上跪地申诉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玩围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维新后的3个月内,皇帝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他。

  慈禧立即派太监查询。因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说:3个月内皇帝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下慈禧稍有转色,再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

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從功績而言,他保薦了戊戌變法的關鍵人物康有爲、梁啟超和譚嗣同,他上书光绪帝《密保人才折》,荐举了工部主事康有为、湖南盐法长宝道兼署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刑部主事张元济、广东举人梁启超共五人,建议光绪帝将他们“或置诸左右,以资顾问;或进诸政府,筹措新政”。这些,为历史的进程,为社会的革新鼎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康广仁就义后,暴尸两日,才由广仁善堂为之盛殓,抬棺到荒郊,葬于义冢,广东南海会馆为之立一无字碑。八国联军入北京,才有人在碑石上凿字曰:南海康广仁之墓。后得维新同志沈荩之力,才返其遗骨于故乡。沈荩可谓未辜负死难朋友。

  谭嗣同的遗体是浏阳会馆的老长班(管理员)刘凤池收殓的。刘凤池在谭嗣同行刑当天自始至终在场,谭嗣同被杀之后,他趁着午夜无人之际,用芦苇把谭嗣同的遗体盖上,扛回到了北半截胡同的浏阳会馆,又花了纹银60两购买棺材把谭嗣同遗体收殓。到翌年,谭嗣同的亲属进京将其遗骨运回家乡浏阳。

  林旭英勇就义后,其夫人沈鹊应痛不欲生,她欲入京为夫收尸,却被家人劝阻。林旭父母早亡,其叔父等亲属入京收殓其遗体运回福州安葬。林旭为福州人的骄傲,但愚民却不以他为骄傲。当林旭的棺木运回福州,因福州的习俗,棺木暂停放在东门地藏寺。却出现了愚民聚众围攻地藏寺,不让其棺木停放在这里,更有甚者用铁钎在炭火中烧红后钻入棺木,使整个棺木被洞穿无数孔。沈鹊应终日独守空闺,以泪洗面,1900年4月在南京抑郁而终。翌年秋,林旭岳父、任淮扬兵备道的沈瑜庆乞假回闽,营生圹于福州北门义井,葬林旭夫妇于侧,题碣曰:“千秋晚翠(林旭号)孤忠草,一卷崦楼(沈鹊应词集名)绝妙词。”又曰:“北望京华,累臣涕泪;南归邱首,词女倡随。”林旭和沈鹊应无儿女,但其弟林凯倒是生了一个儿子,且享誉国际科学界,他就是曾任美国应用数学会主席的林家翘。

  杨深秀的遗体,是其长子杨黻田在山西同乡的帮助下收殓回来的,缝了八大针才将头颅与身体连缀。也是在山西同乡的帮助下,杨黻田将父亲的灵柩运回了闻喜老家,因为杨深秀为官清廉,不敢也无力铺排,草草安葬了事。杨深秀在京还有一小妾,在混乱中逃离了京城,后又辗转回到闻喜,与杨黻田一家生活在一起。

  六君子被捕之时,四川省邻水县人、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之父——李徵庸刚好回天津家里了。听到噩耗后,他立即返回北京,为杨锐、刘光第料理狱中事情,刚下车就听说六君子已经由狱中提出,从宣武门至菜市口了。李徵庸和四川华阳人、御史乔树楠来到菜市口,为他们的遇难而痛哭流泪。当时谭嗣同身首分离后死不瞑目,李征庸对着谭嗣同怒目圆睁的头说:“复生(谭嗣同的字),头上有苍天耳。”说着替他合上双眼。李徵庸、乔树楠特地为四川同乡杨锐、刘光第买棺材收殓遗体,并且出资送他们的家属扶柩回四川。当时,人们颇为称道他们的义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21: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史忆故人—黄遵宪侄孙黄延桐回忆访谈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3 21:35 编辑

发布时间: 2011-1-11  


图为黄延桐院长新复制的名作《黄遵宪留像》。


著名诗人黄遵宪,是清末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客家文化研究的开山人,对于客家文化的发扬有极大的奠基作用。


《客家精英手机报》以“论史忆故人——黄遵宪侄孙黄延桐回忆访谈”为主题,专程到惠州采访了现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惠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客家画院院长、惠州画院名誉院长,黄遵宪侄孙黄延桐。


>黄延桐其人

黄延桐,1942年生于广东梅县,惠州油画界领军人物。而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黄遵宪侄孙。谈到黄遵宪,黄延桐表情略有忧伤遗憾。他说,黄遵宪孙辈都已过世,在世的侄孙辈只剩我一人了。


黄延桐刚过69岁生日,健步如飞,意气风发。为了采风爬山过岭,曾去新疆爬5300米的高山,客家风情是他永恒的创作主题。


他通过手中的画笔极力弘扬客家文化。1988年,黄延桐曾举行《星河展》客家风情系列画展,而在2001年举办的个人画展《阳光下的日子》,都对客家风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黄延桐说,是他对客家文化特点的特殊体味,才让他对客家风情坚持一辈子的热忱创作。《星河展》一鸣惊人,轰动艺坛。尔后,黄延桐的创作一直坚持主打客家风情。


黄延桐说,潜移默化中,黄遵宪所推崇的客家精神,家乡的客家风情冥冥中影响了我的艺术生涯。



图为客家精英手机报记者与黄延桐院长(中)合影。


【岁月之殇】


>名人光耀下的低调画家

黄延桐潜心创作半世纪,成为享誉四海的名家。但对与黄遵宪的关系却多数选择缄默不言,鲜少提及,是自有原因还是别有隐情呢?


黄延桐想了片刻,他说,我从小就知道这个身份。爷爷和黄遵宪是亲兄弟,和自己关系最要好的堂哥便是黄遵宪的孙子。但是这么多年在国外展览,也从来没有想过以通过黄遵宪的特殊关系为自己打出招牌甚至增加名气,锦上添花。其实我在国外展览的时候,凡知道我是梅州人时,所有的客家人都出来了,因此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打着黄遵宪的名号为自己谋取什么荣耀。


在解放前,那个动荡的年代,像我这样有背景的出身的人其实是很不好过的。十年浩劫,家族光环无疑成为一种枷锁,大家子弟都成了罪人。在1964年整风运动,上了高中便有意识地将这个身份隐藏起来。


毕业后,我由于毛主席像画得特别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有背景的原因,这个技能无意中也成了我的护身符。一画就是十年。久而久之,隐藏也成了习惯,关于和黄遵宪的关系对外也鲜少提及。


转变是在05年开始的。一次新加波展览上,当时有位新加坡文化局的高层领导人,了解了我的背景以后说,90年代新加坡黄遵宪的展览是我主持的,今天你来了,又是我主持,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听到这番话,作为黄家的族人,我深受启发。于是对黄遵宪侄孙这个身份重视起来。



图为黄延桐院长画室中的近照。


【黄遵宪故事】


>教育晚辈忌娇惯

黄延桐回忆,有次回到梅州,堂嫂(黄遵宪的孙媳)给他看黄遵宪的遗留的书信,说祖上教导不要娇惯孩子。由于父亲是当时家族单传,家里人疼爱有加,爷爷很是娇宠。黄遵宪就教导这位亲兄弟,不要娇惯孩子。


在小时候,我经常看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的书,相比之下,现在一些权威史书上的描写还是十分尊重现实的。让人更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广东现在还成立了黄遵宪的研究会,让人看到了黄遵宪精神传承的希望。


>捍卫侨胞权益

黄遵宪除了诗文享誉之外,还是个出色的外交家。有一次,美国地方政府又向华工寻衅。他们派官员到华人的居住区进行“巡视”,然后说:“华人违反了政府的住房条例,应予以拘留处置。”许多华人因此遭到逮捕,监狱被关得满满的。


黄遵宪闻讯,迅速赶到拘禁华人的监狱,他叫人仔细丈量了囚房的面积,然后把美国官员找来,指着肮脏拥挤的牢房,质问:“这里的条件,难道比华人住所好吗?看来违反规定的是你们,你们应该被关押拘留。”


美国官员黄遵宪说得哑口无言。经过黄遵宪的据理力争,美国地方政府只得释放无辜侨民。



图为黄延桐院长的客家风情画作,画室墙上还挂着传统客家服饰——凉帽。


【诗画如人】


>手写我口,画绘我思

黄遵宪诗如其人,真正体现了客家人文化的底气,作为杰出的政治家、诗人、外交家,黄遵宪身上展现出来的客家精英风骨还在不断地影响着后来者。黄遵宪是客家文化瑰宝的重要招牌。


而黄延桐乡情盈怀凝画笔,潜心创作成大家。他骨子里的客家深情,在画纸上真情流露,成为一幅幅缤纷浓郁的客家风情画。这与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思想如出一辙。


说到黄遵宪的诗,黄延桐动情地说,黄遵宪不只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还是个著名的诗人。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以现实题材、骨子里的客家情怀为题材作诗,是当时诗歌的首创点。梁启超因此评价他是诗界的哥伦布,发现了诗界新大陆。黄院长说,他的诗对中国的命运,对国家安慰思考,都用诗文表达出来了。


在黄延桐的记忆中,他听长辈们说,有一次,黄遵宪从国外回来,看到琉球岛上居然插着外国的国旗,说这国旗怎么换成了外国旗,很沉重写了首诗《琉球歌》,把他满腔悲愤寄托在他的诗篇里。


遗憾的是,文革前的教科书里还有黄遵宪的诗。而现在历史教育淡薄了黄遵宪事迹和诗作,他的诗作在当代初高中教科书里鲜少见到了。


图为黄延桐院长收藏了20多年的《黄遵宪》史籍。


【黄遵宪之憾】


黄延桐在访谈中不断重复一句话:“如果维新变法再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黄遵宪的结局也不至于落得悲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正式开始。但不久后,变革的形势发生突变。维新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极力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宣布“亲政”,下令逮捕维新派,百日维新失败,黄遵宪也难逃劫数。


一个英国史实家说,假如当时黄遵宪在朝廷,就不会像康梁那么急躁。而光绪帝也知道,康、梁只是书生,而黄遵宪是个实干的有政治资历的外交家,是带领社稷改革的不二人选。


由于黄遵宪身体抱恙,皇帝三次邀京,都未能去成。最后皇帝决定让黄遵宪去日本当大使,最终以身体欠佳折回上海。


这个月内,风云突变。10月9日,上海道蔡钧奉命将黄遵宪扣留于洋务局,派200余人围守,候命押解北上,黄遵宪欲以死祭维新。在紧急关头,日本政府对清施压,释放黄遵宪,否则中日不亲善;而英国驻上海总领事也向清政府声言:“如中国政府欲将黄遵宪不问其所得何罪,必治以死,则我国必出力救援,以免其不测之祸。”顽固派不得不有所顾忌,只好释放黄遵宪。


10月15日,黄遵宪乘舟南归故里,终因积劳成疾而病逝家中。


【纪念故人】


>黄遵宪留像

2005年,知名企业家姚美良组织举办了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纪念展览。黄延桐将其名画——《黄遵宪留像》在北京等国内大城市及美国、俄罗斯等国展出后,献给中山大学收藏,现将其重新复制献给人境庐做留念。


谈到该画的创作历程,黄延桐回忆说,《黄遵宪留像》是我自1997年去内蒙回来途径故宫博物院,发现近现代史人物展馆的第一张人物像正是黄遵宪。康、梁画像至于其后。我不解地问馆员,为什么要把黄遵宪放在第一位,而把梁启超、康有为等人放在后面?


馆员回答,因为黄遵宪是近现代史的断代人物。


故宫博物院馆员的这句话对我造成极大的触动,那一刻,我愈发觉得黄遵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很了不得的人物,地位举足轻重。


>黄遵宪故居现状

谈及家乡,黄延桐表情顿时舒展开来,笑意满面。他说,我小时候曾经住在人境庐旁的屋子里,后来作为广东省保护文物被一并列入人境庐保护馆内。现在已经没有族人居住在那里了。


小时候我经常去人境庐内玩耍,长兄们也经常给我观赏一些黄遵宪保存的梁启超、康有为的书画作品和书信,并以此对进行教导。


如今时过境迁,人境庐在经历了历史风云和百年沧桑后,里面的摆设和布置已经于小时候的印象不尽相同了。但这毕竟成为缅怀故人,重温历史的地方,对黄遵宪及其后人来说,也是一种慰藉。http://www.hakkanews.com/article_view.asp?id=197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16:47 编辑

隔着周溪举目可见的是黄遵宪家族所在的禄善堂和德赞楼,黄遵宪高祖父黄朴泉(黄润)一门出了一位进士(黄基,同治二年1863癸亥恩科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该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探花为张之洞)、八位举人。20世纪30年代,来自攀桂坊的资深教育家黄遵庚在此地兴办梅州农业职业学校。黄遵庚是黄遵宪的堂弟,为举人黄鸾藻之子,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农学,曾在广州担任教育局长一职。黄遵庚回到家乡,一心一意兴办教育,并在农校旁创办梅州师范学校,为家乡同时培育大批农业与师范人才。梅州师范学校即后来成为嘉应师专和省立梅州师范学校的前身,1921年韶州师范前身省立第二中学改为省立第三师范,黄遵庚任校长(省重点师范)。
  天字岃的弦歌读书声,影响着几代梅州人,也为日后嘉应大学 (今嘉应学院),在周溪边麻子岗的重生,埋下文化薪火相传的种子。
明、清科举会试录取者统称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前十名称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称为「会魁」。贡士经殿试决定出身等第,即成为进士,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黄遵憲及其詩研究


张堂錡, 黄遵憲



黄基(1830~1890),广东嘉应州攀桂坊(今梅州市梅江区下市角)人,是黄遵宪先生的堂叔,其父黄莘田是东山书院主讲。《州志》评说黄基“生平好学,天姿尤超迈”。稚龄擢采芹之秀(14岁中秀才),弱冠蜚折桂之声(20岁中举),“飞鸣冲天,少年得弟”,把他比作前程无量的大鹏。“乌童慧质解喻元文;骥子俊才,熟精选理”,总督张之洞称许他是神童、千里马。遗憾的是,殿试时“高翔木天(翰林院),将登而踬”,本来稳登翰林,甚至可能中状元的,却因遇阻碍物而绊倒,只考取全国第33名进士,原因是“误点”(黄遵宪语)。因此,他大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憾,遂号“篑山”。黄基33岁中进士后,钦点为礼部主事,48岁时,“以同知保升知府,分发江苏”。诰授中宪大夫。遵宪先生评曰:“公之书法,最为精能”,“一字三绢,尺幅寸金”,“立鹤矫龙,飞鸿盘鹰”,用书圣王羲之和钟繇的典故,十分生动、形象、恰切地道出了黄基书法的精妙和艺术特色。黄基独创“烟斗钩”,堪称一绝。光绪八年(1882年),黄基书写“东山书院”一匾,深为后人赞赏。前人论书法,有“篑山气胜,芷湾魄胜”之说,说明黄基、宋湘的书法神韵各有千秋,并蒂为嘉应州两大书家。黄基又是一位记忆奇才。黄遵宪说他“早工时文,熟如澜翻;撑肠压卷,记数以千”。时文也叫八股文,科举考试时的一种应制文体。全篇数字,清朝顺治时定为450字,康熙时改为550字,此后又定为600字。黄基精工时文,“记数以千”,折合为60万字之多。其惊人的记忆力,历史上只有东汉人应奉、陆续、称衡、北齐人裴诹、杨愔等人可与相比。黄基作为跨越文、理领域的一位通才,当时因属难得,浏览中国廿五史,也不多见

东山书院位于梅州城区东山状元桥畔(周溪水流入梅江的出口附近)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历史东山书院匾额黄遵宪的堂叔父黄基题写,在文革中被毁!曾惊动叶帅,1986年时任香港嘉应商会会长刘锦庆回忆说:叶帅回乡曾指着被毁的匾额对周围的人说:这难道也是四旧!今天看到的东山书院四字是后人仿照黄基笔迹重新填描的。《嘉应州志》说黄基“所学以程、朱为宗……主讲东山书院,汲汲引掖后进。有所请托,虽重金弗屑也。”两广总督张之洞说他“经史未尝释手,名场久不动心”,“市药布伯休之惠,妇孺皆知;泽枯行尧叟之仁,幽明共感。”(见《万事好庐诗钞》)可见他是一位很有骨气、师德高尚、乐善好施、不慕名利的山长(院长)。
东山中学右侧东山书院面前古状元桥



嘉应州“五代同堂” 城东攀桂坊人黄朴泉(黄遵宪高祖:梅州梅城下市禄善堂黄屋开基祖)黄朴泉(黄遵宪高祖:梅州梅城下市禄善堂黄屋开基祖),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逝于道光九年(1829),其神牌位写道:“钦旌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黄公。”其子、孙、曾、玄共200余人,其中八位举人,一位进士(黄基),黄遵宪写有《高祖朴泉公事迹述略》。更奇特的是这一大家庭中还有两房五代同堂者。一是黄朴泉第六子(六房)黄学诗妻李太夫人家,即黄遵宪曾祖母一家。黄遵宪《曾祖母李太夫人述略》说:“钦旌五代同堂,赏银、缎如制。”其墓碑写道:“钦命旌褒五代同堂,显妣德赞八十五寿。”另一是黄朴泉第七子(七房)黄学锦妻刘太恭人家。两广总督张之洞贺东山书院主讲黄莘田九秩开一寿文说:“乃祖兆协与龄,母氏祥征大耋,均享百年之寿算,同颁五世之恩纶。”“乃祖”即黄朴泉,“母氏”即黄母刘太恭人(四品命妇封号)
黄元昌( 1910~ 1983)字志凯 。梅州梅城下市禄善堂黄屋人 。广 东陆军测量学校 地形科、中央陆军测量学校大学部航测研究班、广东军事政治学校 深造班、中央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及中央训练团兵役研究班毕业。
抗 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路军独立第二师第五团连、营长,第一五 八师四七四团副团长,第六十五军军官教导队长 。 1943年任第一 八五师野战补充团上校团长、师参谋处长。 1944年起先后任岭南、 韶惠、梅揭师管区司令部参谋长。 1945年任 广平师管区少将副司 令。 1946年任广东省军管区征募处、编练处少将处长,军训督导专 员。 1947年任广东省干训团兵役班主任 。 1948年任清远团管区司 令。 1949年移居香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11-18 00:45 编辑

嘉应州“五代同堂”两大家
发布时间:  2005-07-01       来源:  梅州日报
清乾隆五十年(1785)颁发圣旨说:“朕仰承天眷,上年喜得五世玄孙,嘉应骈臻,恩赐宜渥。因令各省督、抚,查明所属绅士、庶民,有身及五代同堂者,加恩赏赉。”(《通典·礼典》)乾隆皇帝把“五世玄孙”看成为“天眷”,怪不得他要“加恩赏赉”五代同堂的臣民了。如果主人同时是百年上寿者,那就更加福寿双全而难得了。
    根据史料记载,嘉应州同时享有“百年上寿,五代同堂”的最大家庭有二,一是黄遵宪的高祖黄朴泉之家,一是松口梁奇辅妻陈氏之家,而且都得到过总督、巡抚的称誉。
   
禄善堂开基祖黄润即城东攀桂坊人黄朴泉,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逝于道光九年(1829)例加三岁刚满百龄,其神牌位写道:“钦旌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黄公。”其子、孙、曾、玄共200余人,其中八位举人,一位进士(黄基),黄遵宪写有《高祖朴泉公事迹述略》。更奇特的是这一大家庭中还有两房五代同堂者。一是黄朴泉第六子(六房)黄学诗妻李太夫人家,即黄遵宪曾祖母一家。黄遵宪《曾祖母李太夫人述略》说:“钦旌五代同堂,赏银、缎如制。”其墓碑写道:“钦命旌褒五代同堂,显妣德赞八十五寿。”另一是黄朴泉第七子(七房)黄学锦妻刘太恭人家。两广总督张之洞贺东山书院主讲黄莘,田黄莘田(名尔任,黄遵宪伯公)九秩开一寿文说:“乃祖兆协与龄,母氏祥征大耋,均享百年之寿算,同颁五世之恩纶。”“乃祖”即黄朴泉,“母氏”即黄母刘太恭人(四品命妇封号)禄善堂黄屋,是一座殿堂式围龙屋,始建于雍正年间(约1752--1760年)约有250年历史,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三堂六横结构,屋前有半月形池塘,禾坪上曾立有八座楣杆,代表禄善堂曾涌现出8位举人,现还存几个楣杆的基础和切为三断的楣杆一条。。
    松口梁奇辅妻陈氏,乾隆十六年(1751)旌年百寿,其子、孙、曾、玄共227人,其中四位举人,一位进士(梁容章)。当时广东巡抚苏昌上奏皇帝,称她“身阅三万六千化日,何殊柏劲松贞;眼看二百廿七孙枝,几费熊丸荻笔。”(《通志·耆寿门》)“熊丸”典出《唐书·柳公绰传》:“仲郢母韩,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母尝和熊丸,使夜咀嚥以助勤。”意谓仲郢的母亲韩氏,用熊胆做药丸,让儿子夜读时咀嚼,帮助他勤奋学习。“荻笔”说的是宋朝欧阳修的母亲教其读书的故事。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家贫无纸笔,其母郑氏就用荻树枝当笔教他在地上写字学习。欧阳修后来终成大器,做了翰林学士。“熊丸”、“荻笔”这两个典故都是以母亲教子读书成材的故事,以喻梁奇辅妻陈氏教子孙有方,以至科名鼎盛。
    归纳起来,上述两家都有四个共同点:一是主人旌年百岁,五代同堂,二是人口特多,为州之最大家,三是科名鼎盛,四是督抚称誉。



人境庐,坐落在广东梅州市东郊周溪畔

东山书院叶剑英与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他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老校友叶剑英的关怀,爱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东山中学开展的卓有成效的革命活动,曾经在广东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东山中学始建于1913年4月1日。从她的诞生之日起,师生员工就具有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精神。1913年3月,梅县务本中学爆发了反对县办改省办的学潮,梅县临时议会根据广东省府的指令,决定将务本中学和其他三所中学合并改为官办,并派来了官方校长,官方校长是一个守旧人物,他一上任就改变许多规矩,禁止学生的进步活动,歧视、排挤贫家子弟。这引起了进步师生的强烈不满。这时,原来校长叶则愚、教师叶菊年、邓小楼等人,正在筹办梅县私立中学。叶剑英代表学生会表示支持,并联合100余名学生,掀起反对官派校长的学潮。省教育局强行禁止,进步师生忍无可忍,毅然冲出校门,依靠爱国华侨和社会开明人士的资助,创办了私立东山中学.校址迁移到梅县城东郊,原爱国诗人黄遵宪讲学旧址“东山书院”。此地面临梅江,背靠东山岌,周溪清水流过校门。站在学校高处可俯瞰优美的梅州城区风光。他是被初升的旭日光辉照耀的地方。


叶剑英在校品学兼优,风华正茂,勤奋学习,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情操。他的才华初露,博得校长、教师的赞赏,在同学中具有很高的威信。1914年春季,叶剑英当选为东山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他写下了学生自治会的宗旨:“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人才,为将来利国利民。故学生在校,即当锻炼身心,增进其知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老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之功名而已。”他连任两届学生自治会会长,直至毕业。他如饥似渴地读书,除学好课程外,还课外阅读《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汉书》、《文心雕龙》、《聊斋志异》等古籍。他酷爱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词歌赋。同时他对故乡名人宋湘、丘逢甲、黄遵宪的诗作和客家山歌爱不释手。他常读进步书刊,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他喜爱背诵古诗词,常和同学们一起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大家经常吟诗作赋,述怀言志。一次他登上学校后山的油岩,挥笔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拨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叶剑英领导同学们组建了课外国文研究社,理化研究社等文体社团。他还积极参予军事体育活动,搞军事演习,被同学们选为排长和连长。他多才多艺,还善于弹琴、说唱、讲故事、打足球。是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http://www.mzdj.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3&id=3165

梅州250岁东山书院焕新颜 叶帅寝室原貌再现
2005-10-09 14:36:46

修缮后威武雄伟的魁星阁。











叶剑英元帅当年的寝室。
[size=+0]
重修前陈旧的前殿。

重修后古书院成为青年学子毕业合影之地。
  备受客家地区文化人、读书人推崇的古书院———东山书院修复工程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目前绝大部分的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历经250多年沧桑的东山书院焕然一新,即将成为梅州学子接受思想熏陶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报记者率先进入正处于最后修缮阶段的东山书院,一睹古书院新貌。
  东山书院是目前梅州遗存的唯一高规格古书院,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记者昨日(10月7日)在施工现场看到,东山书院的大殿、正堂等主体建筑的修复工程已全面完成,10多名工人在假期期间仍在加班加点地对前后殿的屏风进行上漆、壁画养护等工作。
  所有木式建筑不用一颗铁钉
  据承建此项工程的梅州市某公司负责人介绍,东山书院为“三进二横”结构的书院式建筑,重修前正殿、后殿和右侧横屋仍然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右侧横屋为歇山顶2层走马楼式建筑。
  在修的过程中,能够保留的、可以继续利用的如墙壁、楼梯、窗户等等固有的建筑部分全部被施工单位保留,其他修缮用的材料,如青砖、木料也选用以前的老式的青砖及木材。
  承建单位按照上世纪20年代的东山书院老照片和原东山中学的老教师描述,在施工中严格采用原有建筑的形制、风格、材料和工艺。如地面全部采用三合土地板制作工艺,木工全部采取穿榫缝合,不用一颗铁钉,花窗、屏风等按原有风格进行配置,油漆全部采用桐油,使整个建筑经过重修后基本上恢复了原有面貌。
  各界捐钱捐物重修古书院
  据了解,“东山书院”的牌匾为黄遵宪的堂叔父———清末与宋湘齐名的著名书法家黄基所题,但在“文革”中被损毁,今天所看到的“东山书院”四字是后人仿照黄基笔迹重新填描的。
  欣闻梅州正在修缮东山书院,黄遵宪后人,第4代侄孙黄广昌将自己悉心收藏的已有200多年历史、与古书院相关的2块木雕古匾“初步云梯”、“婺焕南天”捐献给东山书院收藏,以供文史专家研究和后人观赏。
  各界人士纷纷以各种方式帮助东山书院的重修,至今已收到捐款超过100多万元。
  叶帅谈母校
  叶剑英在纪念母校校庆的贺词中曾写下回忆当年创办东山中学情况的一段激扬文字:
  “东山,是被初升的旭日光芒照耀的地方……四十四个年头,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四十四年前,我们为了反对官方派来的校长,毅然从北门外搬到叶家祠堂,不久,又搬到东山书院,新建起自己的书房。这就是母校的来历,是老同学反对官方势力,不怕艰苦的首创。”
  再现叶剑英元帅的寝室原貌
  1913年,叶剑英与进步师生在“东山书院”创建了梅县私立东山中学。在东山书院“魁星阁”二楼,有关部门特别开辟了一间叶剑英元帅在这段时期居住的寝室的原貌纪念室。据正在进行施工维护作业的技术人员介绍,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摆设等都是由东山中学精心保存下来的当年原物。
  踏入这间冬暖夏凉的小屋,只见由两张条椅和数块木板拼凑起来的木板床正对着房门,发黄的蚊帐、棉被、枕头显然已保存多年。周围只有小柜、方桌、太师椅等极其简陋的家具。在这间既是寝室又是书房的小房间中,一张放置着残旧的煤油灯、笔筒的陈旧书桌最为引人注目,桌面被深浅不一的字痕墨迹染刻得斑驳陆离,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书桌的主人伏案苦读、奋笔疾书的情景,令人仿佛回到了“弦诵之声不绝于耳”的书院旧时光。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xqjj/gycs/200510120014.htm
魁星阁





[media=x,500,375][/media]

魁星,原称奎星(注意,不是奎宿),指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斗魁(又称璇玑),另三星为斗杓另一说指「奎星」是离斗柄最远的星天枢。即北斗七星勺部的四颗星,奎星阁又名奎阁、魁星楼等,奎星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道教信仰中,因为奎星「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被认为是主宰文运之神,又称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凡参加考试者,无不尊敬





鳖頭
本义为海中大鳖(频绝的大黄唇鱼亦称黄鳌鱼,其鱼膘即最名贵的花胶-鳌胶。
据广东媒体报道,2007年4月初,广东湛江一渔民也曾捕获一条重达49公斤的黄唇鱼,随后被一酒店以58万元收购,酒店烹食了鱼肉,留下价值200万元的鱼肚不肯卖。
)。
俗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因为在殿试中,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后,就宣旨唱名,谓之胪传。胪传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向前行至殿中之殿下(天子座前的阶梯)迎接殿试榜,到达殿前则状元稍前进,站在中殿石上,这中殿石上雕刻着一条龙和一只大鳖,即古时所谓螭头或螭首。由于状元一人独占殿中的大鳖,所以就说他独占(或作站)鳖头,后来就借喻为考试得到第一的意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4 23:52 编辑

黄遵宪后人,第4代侄孙黄广昌将自己悉心收藏的已有200多年历史、与古书院相关的2块木雕古匾“初步云梯”、“婺焕南天”捐献给东山书院收藏,以供文史专家研究和后人观赏。黄广昌是梅江区江北上市人。

清末广东梅州大书法家黄基(翰林)七言书法对




东山魁星灿 书院旭日荣图②东山书院内的王者辅题匾和丘逢甲所撰长联


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早在260多年前,光是梅县就有9间书院(现仅存东山书院)。从这里展出的文史资料,可以看出梅州文化源远流长,揭示出梅州文化的深层底蕴。梅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这里也可见一斑。东山书院的校训“勇俭爱诚”,乾隆11年嘉应知州王者辅为考上国子监的钟许题写的金匾“初步云梯”,进士出身的清朝礼部主事黄基为应川三老弟的母亲71寿题写的金匾“婺焕南天”,乾隆38年嘉应蒋知州为国子监生李应茂题写的金匾“圜桥首选”等。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为东山书院撰的对联“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间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山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雕刻在第二大厅正面大柱上,金光辉映,蔚为壮观话说乾隆嘉应州两父母官遗匾清乾隆六十年历史中,担任嘉应州父母官(知州)的有29人。他们传世的物品,几为历史的风沙所湮没;已知的两块遗匾(见图),一是第四任知州王者辅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恩拔国子监监生钟许立的匾额“初步云梯”,运笔苍劲有力,一是第十九任知州蒋龙昌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为国子监监生李应茂立的匾额“圜桥首选”
书法圆润甜绵,也算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了。
    两匾都是为国子监监生立的。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全国唯一的最高学府,同时又是教育管理机构。学生叫监生,相当于今日的大学生。监生毕业后,大都能得到小京官、县官、教谕之类的一官半职。所以进了国子监,也就是进了皇家学院。所谓“国子”,不就等于是皇帝的干儿子吗?正因为有如此关系,堂堂父母官也就不敢怠慢了。上两匾中,王者辅祝贺钟许:你已经“初步云梯”———马上就要登天了;蒋龙昌祝贺李应茂:你已是“圜(天)桥首选”之材———很快就要通天了。倒也形象贴切,一语中的。
    知州立匾时也不忘显示自己的身份,右面刻上“署理广东直 嘉应州   加三级纪录三次  王者辅”、“奉政大夫  知广东省嘉应州事  加三级纪录五次  蒋”。清朝吏部考核官吏,根据其政绩,每两年给予加一级至五级不等的奖励。王、蒋两州官都有多次“加三级”的纪录,政绩自然不错了。值得一提的是王者辅,他是安徽天长县人,廪生出身,三年任内,建了东山书院、南口培南书院,重修了状元桥、千佛塔,筑了梅江、程江河堤六道堤坝等,被后人誉为“贤守”。蒋龙昌是江苏武进县人,做了两任嘉应州官,但他在上一次任内,有五人中了进士,也算难得
http://lhm.pynet.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天长人王者辅创建广东东山书院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4 19:23 编辑

王者辅字近颜,号惺斋,康熙年间生于安徽天长北乡,其父王颖哲,以教书为业。王者辅幼承庭训,学习勤苦,其文品、人品颇受安徽学政(“提督学政”简称。每省一人,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童生及生员。三年一任)、后来的“国子监祭酒”(国家最高级学官)孙嘉淦(念干)的赏识。他极力向朝廷举荐王者辅,使之得以被朝廷召见,于雍正五年“被授广东海丰县令”,王者辅由此走上仕途。,擅长作诗,被人们誉为“贤守”
乾隆九年,王者辅被“发广东”,任嘉应州(今梅州市)知州。在嘉应四年间,他一以贯之地清廉为官,勤勉做事。到任之初,他见历年积案达2000余宗,便“明咨密访”,一一妥善加以处理,最后将积案全部查清。另外,还先后迁建了“千佛塔”,整修了“状元桥”,兴建了城北窖溪、合溪坝二桥,做了不少有益之事,被誉为“贤守”
清乾隆十一年(1746),为了倡导重教、重文之风,延续南粤文脉,他在东山脚下以高规格精心筹建了一座“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名为“东山书院”。该书院建筑面积 2655.5平方米,结构为“三进二横”。前正殿、后殿和右侧横屋为清代建筑风格。后殿为3层重檐歇山顶建筑形制,右侧横屋为歇山顶2层走马楼式建筑。其设计在当时首屈一指。该书院落成后,在“弦诵之声不绝于耳”中,培养出了许多俊杰、英才。  据考证,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私塾、书院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但现在留存下来的只有王者辅倡建的这座书院。1964年,大文豪郭沫若到梅州考察,曾写诗夸赞此书院:“文物由来第一流”。
  如今,它已历经260多年的沧桑,成为梅州文风鼎盛、喜学重教的一个象征。另外,还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9: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数学家王贞仪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4 19:35 编辑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数学家王贞仪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原籍安徽天长,生于上元(今江苏江宁),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宣化太守王者辅孙女,诸生詹枚妻。十六七岁曾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从蒙古人学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其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记载
胡思敬《十朝新语外编》载:“嘉定钱大昕重其学,以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南京藏书家朱诸曾为《德风亭集》写跋中说:“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人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自古才女如谢道蕴、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用桐城学者肖穆在《女士德卿传》中赞扬王贞仪的话来概括,就是“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著作
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早年经历
十一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到宣化府生活了5年。其间结识女友,研讨学问,又“学射于蒙古阿将军之夫人,发必中的,骑射如飞”。少年时代的王贞仪已经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后来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见闻颇多,也接触到不少社会实际。后来她和安徽宣城的一个叫詹枚的青年结了婚。
但是她在操持家务之余,仍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我国形成了以梅文鼎(1633-1721)、梅珏成(1681-1763)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祖籍安徽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她在《勾股三角解》中有一段十分精采的论述:“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她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她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是一分为二的,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学术成就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探索
探索自然奥秘.地球是一个大圆球,站在地球“边缘”和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倾斜和摔倒呢?这个问题对现代的人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不用发问。可是在互8世纪末叶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学者也都承认地球是圆的,但却很少考虑或回答不了这个不倾斜摔倒的问题。唯有初出茅庐的王贞仪,经过仔细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的解释。她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大,脚下都是地吗7这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地球,处于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问之中,对宇宙空间来说,任何地方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王贞仪正确地认为,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这是一个很可贵的认识。
科学工作
王贞仪29岁的短暂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真是一位多才多艺,才气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她的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当然,王贞仪最有造诣的还是天文学。她把自己研究天文学的成绩写成不少著作,其中许多已被湮没,现在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如卷五中有《岁差日至辩疑》、《盈缩高卑辩》、《经星辩》、《黄赤二道解》;卷六有《地圆论》、《地球比九重天论》、《岁轮定于地心论》、《日月五星随天左旋论一、二、三》;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据传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可惜如今我们只能读到很少一部分了。
精神品质
王贞仪博览群书,楔而不舍。对古籍中的天文资料她仔细体会,吸取营养。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历书上还说,由于岁差,春分点逐渐东移。王贞仪也指出,这是错误的。岁差引起的春分点移动是西移而不是东移。
另有一些人认为,岁差可以用“土圭”测得。王贞仪指出,上圭只能测日影,哪能测岁差?岁差只有用“中星法”才能测出。在我国何时产生“定气”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古人对日行迟疾没有认识,“定气”始于唐代历法。王贞仪批评说,这又错了。“定气”开始于北齐的张子信,其后隋代刘悼,唐朝李淳风和僧一行才测得更加精密了。王贞仪这些批评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至今仍使我们钦佩。
王贞仪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王贞仪29岁的短暂一生,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真是一位多才多艺,才气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她的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当然,王贞仪最有造诣的还是天文学。
同任何科学家一样,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要从事科学,就必须同科学的敌人,首先是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还在她刚开始钻研天文和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班封建卫道士嘲笑地说,女孩子的正当职业是酒食缝纫,不应以文史翰墨为事,甚至攻击她从事科学是想青史留名。但是王贞仪的反叛精神使她没有屈服。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顽强地顶住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王贞仪与封建伦理的抗争,在她的不少诗文和书信中都有表白。她简直是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妇女的地位呼号。历史事实也说明,越到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就越要把天文学拉入迷信的泥坑,如利用天文搞“风水”之类。面对这些邪恶,王贞仪在《葬经辟异序》和给她父亲的一封信里,明确宣布,这些东西完全是骗人的鬼话,绝不会影响子孙后代的贫富贵贱。还有人抬出所谓“风水”本是古代圣贤倡导的,以此来吓她。王贞仪更指出,这正是那班圣贤的缺点,学古人必须取批判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说,王贞仪的科学成绩正是在同这些谬端邪说的斗争中取得的。
热爱科学
王贞仪酷爱科学。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有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她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尝拟雄心胜丈夫”。用王贞仪的这句诗文来概括她和我国古代其他女天文学家是再恰当不过了。王贞仪等人堪称是中华民族科学发展史上女科学家的代表人物,应该占有自己的地位
http://cul.dmmap.com/cul_dmwh_rwcq/cul_dmwh_rwcq_kjcj/20110317/402881e52e8f5c84012ec4b952fe0397.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23: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遵宪故乡同宗积极参与“黄学”研究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01:03 编辑

在梅州市嘉应学院召开的“黄遵宪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后(2005年03月20日),梅州城区对黄遵宪有研究的黄氏后人:
    今年80多岁的黄秉良先生是攀桂坊黄氏25世,是黄遵宪的堂侄孙(据族谱记载,黄遵宪是攀桂坊黄氏23世裔孙)。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梅州市嘉应师专任讲师,工作期间他为黄遵宪故居人境庐的修复和攀桂坊黄氏家族源流研究做了很多工作。他是梅州较早从事搜集整理黄遵宪资料,研究“黄学”的人之一。他把黄遵宪的《新嫁娘诗》进行整理、注释,自费出版,这次研讨会期间与会者赠送一本。他还介绍了黄氏家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保护黄遵宪留下的书籍的曲折过程。他把几代人珍藏的1911年出版的《人境庐诗草》(一套四本)给这次参会者观看。近年,黄秉良先生积极参加“黄遵宪公园“的筹备工作,他联系了在加拿大居住的黄遵宪裔孙黄延超(黃超聲)先生-(2009年11月18日在加拿大去世),发动黄氏海外族人出资建”黄遵宪公园“。黄秉良先生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感人事迹给参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东省梅州市书协前会长黄秉良前排左起第三人
  

黄广昌先生是梅州市商业学校的退休教师,是清末进士黄基的曾孙,黄遵宪的从侄孙。黄基(号笈山)是著名书法家,梅州东山书院是他的墨迹。《祭家笈山叔父》是黄基逝世后,黄遵宪作于1890年在英国伦敦任驻英大使馆参赞期间写的,这本书在纪念黄基诞辰100周年时刊印发行,这本书也是攀桂坊黄氏家族中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黄广昌早年收集、整理有关黄基和黄遵宪的墨迹、著述、资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曾在梅州举行过“黄基书画作品展出”。1990年间刊印《人境庐文选》、《祭家笈山叔父》。广昌经数年的收集、整理,对书中的祭文精心诠注。由于其家学渊源及其他对“黄学” 研究造诣颇深,所以他对祭文诠注极有功力。黄遵宪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他先后在《梅州日报》及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有研究价值的文章、论文10多篇。据他说:“他先后已整理出10多万字左右有关黄遵宪的文章,可以集成书刊印出版。
  退休中学历史教师黄童是黄遵宪的堂侄孙。他年近80,身体尚健,这次参加研讨会是骑自行车来的,三天期间从不缺席。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参与“黄遵宪研究活动”。1958年他得知华南师范学院的吴剑青教授从事《黄遵宪传》的写作,他便多方联络、沟通,搜集黄遵宪的资料给吴教授。那时吴教授到攀桂坊考察,黄童老师帮他联系了几位曾见过黄遵宪的老人,供他采访。吴教授撰写《黄遵宪传》费尽心血,待要出版时适逢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据说书稿已交出版社,因政治运动的关系此书未出版,书稿也下落不明。吴剑青教授因家庭关系及历史问题而被红卫兵批斗,后遣送回老家梅县三角镇闲居,吴教授的冤案还未及平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家贫病交加而病逝。黄童老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左路线的影响而离开教坛回家务农,1978年平反后才重返教坛,他不忘黄学研究工作继续收集整理黄遵宪资料,积极参加黄氏家族文化研究和客家民俗文化研究。他还鼓励其学生郑海麟、赖启进在其撰写大学毕业论文时选题黄遵宪研究。1980年起,黄童老师还接待了一些国内外研究“黄学”的专家学者。如日本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末成道南教授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几个女学生攀桂坊考察时,他为他们的作向导并提供黄遵宪的资料日本学者末成道南教授访客家研究院https://www.hakkaonline.com/article-4491-1.html


  
  黄铮教授黄遵宪的侄孙,他退休前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1993年6月至2003年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他这次专程回家乡参加“纪念黄遵宪逝世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黄遵宪纪念公园奠基仪式的。他说:“建黄遵宪纪念公园“意义重大;他鼓励黄氏宗亲要积极参与黄学研究,为专家学者多提供原始资料。”
  黄遵宪故乡攀桂坊的黄氏族人积极参与黄学研究受到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以受到国内外黄学研究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5年9月20日脱稿 http://lhm.pynet.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7
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前朝南宋乡贡进士杨圭在这里立了座叫 “攀桂坊”的坊表,正是期望士子“蟾宫折桂”的命意。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宋末,另一位乡贡进士侯安国来梅城教学授徒定居攀桂坊,那位后来追随文天祥誓死抗元的蔡蒙吉就是他的学生。因之,攀桂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历史上梅县(含今梅江区)翰林18人,攀桂坊就占了3位,其中李仲昭殿试中取嘉庆七年壬戌科二甲进士第一名,名曰传胪,仅次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授职翰林的还有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李黼平和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李载熙。

  另外,出自攀桂坊的进士还有萧系尹、杨仲兴、张云翮、梁杰、黄基、黄万全。如果摊上举人贡生当不下百人,攀桂坊的每个姓氏祠堂门口,都曾有记载这种科举荣耀的楣杆夹石,虽然大部分夹石已在动荡的年代随雨打风吹去。楣杆夹石的受损,文献记载的零散,在攀桂坊的人境庐,有一幅黄遵宪拟的对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嘉应州城东攀桂坊黄氏宗谱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5 18:58 编辑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潮州、梅州和惠州三府的黃氏子孫共同在潮州城北门内興建大宗祠熾昌堂,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各州府縣賢孝裔孫代表,公議重修的祖公媽詩如後,作為各地宗親驗詩認親之用,流傳於粵東各地及海外東南亞等地至現在。
祖公詩(或稱上馬詩)
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勝地立綱常。身居外境猶吾境,久住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當薦祖宗香。根深葉茂同庥慶,三七男兒總熾昌。
祖媽詩
朝老原來娶三妻,官吳鄭妣廿一兒。興家創業各離去,回猷報命省親儀。
吾年八十難期會,葉落九州同根枝。不論貧富與貴賤,相逢當念初分時。
按照祖先的遺教,黃氏子孫不論在國內外任何地方,不但自己努力發揚開拓精神,興家立業,而且彼此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富裕,共同繁衍,達到整個宗族的蕃昌榮發。
三、江夏流芳,孝悌無雙之淵源
我國在漢朝以前,姓和氏是分開的,產生和作用也不同。「因生賜姓,胙土命氏。」姓的穩定性很大,「百世不變」,是用來別婚姻的;氏的穩定性很小,「一傳而變」,是用來別貴賤的。同姓不婚,氏同姓不同可婚;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秦統一中國以後,廢封建,立郡縣,氏已相當穩定,姓和氏便逐漸混同起來



嘉应黄氏源流

一二七世   僚公 (嘉应州城内五马坊开基始祖)僚公  字海虎,号良臣,登进士官至太守,创居惠州僚公,墓1452年重修 生四子,长庆吉,次庆华,三庆荣,四庆寿。

一二八世 庆吉公字庭政,号希可,谥忠庄。官至朝仪大夫判尚书武部员外郎。
生子二,长日新,次日升。
公乃海虎公长子,于元朝天历文宗时(1328-1330),晦迹在仕,由浙江宁波府徙居镇平县(今蕉岭)石窟寨背,享寿八十先是公妣合葬古梅州城东厢离城一里,墓下三丈余有叶公墓。公墓大明景泰二年重修。因大清雍正十三年改程乡为直隶嘉应州,公墓在州城南门内文圣庙殿下,奉旨将公妣金骸移葬城外西厢,子山午向。至嘉庆十四年重修。此为百世不迁之吉地也。

一二九世日新公,字愈唯,妣陈氏、李氏。子三:文质、文焕、文宝。公官朝议大夫判尚书武部员外郎,因宋元混治公晦迹不仕,居镇平石窟,享寿八十而卒,谥忠良,葬在镇平寨背距城二里许,乌土溪石桥边黄龙吐珠形。

一二九世   日新公   字愈唯,妣陈氏、李氏,子三:文质、文焕、文宝。公卒葬镇平员子山大觅径口薯村醉翁倒地形,寅山申向,陈氏同穴,距城廿五里,李妣谥嗣微葬梅州松口堡圩上牛角塘蟹形,子壬午向,公爵未详。元朝诰封奉政大夫居住梅州,子孙分居潮州、揭阳、潮阳,祖妣墓地在嘉应州松口牛角塘地方。

一百三十世文焕公字发,妣李氏,子:淑敬,卒于葬镇平乌土溪碾岗蛟龙窟塘肚大路下犬形,坐北向南距城八里,李祖妣享年四十有八,卒葬于镇平浑坑左侧乌石下员墩上祥云盖月形
   


《广东嘉应州城东攀桂坊黄氏宗谱》
太始祖讳僚,字良臣,唐宝历进士,大理寺丞,琼州府知府,诰授朝奉大夫。妣氏周,受诰命太君夫人。
    广东
镇平县(今蕉岭)始迁祖一世庆吉公字庭政,号希可,谥忠庄讳廷政,诰封谏议大夫,妣氏吴,诰封太恭人。
    二世祖讳日新,诰封奉政大夫,妣陈、李,诰封宜人。
    三世祖讳文焕,刺封文林郎,妣氏李,刺封太孺人。
    四世祖讳淑敬,刺封文林郎,妣氏李,刺封文德夫人。
    五世祖讳佐才,由文学登第,任龙川县知县,升授汀州路判,刺授儒林郎,妣氏邹,刺封安人。
    六世祖讳伯壹,进士,官朝林院侍讲,诰授朝议大夫,妣氏刘,诰封太恭人。
    七世祖讳道亨,贡生,任梅州仓大使,妣氏李、罗,刺封淑人。
    八世祖讳祖全,号梅川,字宗元,妣氏陈、林,氏关、李。
    九世祖讳淳,乡饮大宾,妣氏叶、陈,氏何、徐。...............
    ……黄遵宪 ,字公度 ,1848年5月29日(清道光28年4月27日)生于广东嘉应州城东攀桂坊黄屋(今梅县德赞楼 )高祖黄仆泉讳润,字桂柏,谥孝创,嘉应州“
钦旌五代同堂”:梅州下市禄善堂黄屋开基祖)黄朴泉第六子(六房)黄学诗妻李太夫人(公孙三翰林李象元之女),即黄遵宪曾祖母,曾祖父黄学诗、祖父黄际升 ,皆以开办典当为业 ,家道殷实,其第六子黄际升,即黄遵宪祖父。黄际升共有4子。长子黄鸿藻,18岁是考中咸丰丙辰(1856年)科举人,开攀桂房黄氏科举入仕之先河。他中举后,初官户部主事贵州司行走,后改授外职,任广西思恩府知府。在广西任地方官长达10年的时间内,他为官清廉,颇有政声。他去世后,诰授通议大夫,后又因黄遵宪贵加赠荣禄大夫。


    廷政至黄遵宪的传承世系:
    太始祖讳僚(字良臣,唐宝历进士)……1廷政——2日新——3文焕——4淑敬——
    5佐才——6伯壹——7道亨,名震卿——8祖全,字宗元——9黄淳——10黄石——11黄郧——12黄钿——13黄瑚——14黄河深——15黄完吾——16黄捷标(攀桂坊开基祖)——17黄用中——18黄鸣凤——19禄善堂开基祖黄润(其神牌位写道:“钦旌五代同堂,讳润,字桂柏,谥孝创,百寿朴泉黄公)——20黄学诗——21黄际升——22黄鸿藻(三代诰赠从一品荣禄大夫)——23黄遵宪——24黄璇泰(黄季伟)——25黄延绪(早殇)黄延超(黄超声)——26黄浩昌,黄海昌(在加拿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22: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5-5-12 15:52 编辑

遵宪公於同治四年(1865年)十八岁娶妻梅县叶氏。生子四,长子冕字伯元(1868-1905),家名履端,次子鼎崇字仲雍家名履和(1873-?),三子履刚早殇(1887-1889)。四子璇泰字季伟家名履丰(1888-1960),1949年迁居香港居元朗大旗岭,1956年为吴天任著作黄公度传稿作跋。
女二,长
樛(1870-?),适镇平县钟实君,次常荪(1876-?),适同里粱国瑞之子粱通才。
孙八,延豫(字能立1893-1951),延綽,冕出。
延凱黄延凯1902年出生,是遵宪公次子履和(字仲雍)与梁招荣所生,1933-1941年任职民国驻马来亚槟榔屿领事。

延毓(黄延毓为黄遵宪次子履和(字仲雍)与梁招荣所生,民国时任广州岭南大学教务长兼教授,解放前到美国哈佛大学)延武,延纘,鼎崇出。

延緒延超,璇泰(字季伟家名履丰)出。

遵宪公毕生反对纳妾,其子女俱一母同胞

先祖母墨庄太夫人是季伟公长女,季伟公(1888-1960,葬在香港长沙湾天主教聖辣厄爾坟场)即我曾祖。其长子黄延绪排行二,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简任闽粤赣三省视察专员,抗战期间在江西遇敌机空袭,车祸殉职英年早逝无嗣。
次子黄延超(字超声)排行五1913-2009,娶梅县籍缅甸侨领女儿朱氏素香,生二子浩昌,海昌。五女,上世纪七零年代全家由香港移居加拿大季偉公四女黃齐馨适梅县温,温尚光教授之母是百岁人瑞,现居广州。

亲属后裔联系请传真至加拿大604-253-0352;或电邮
jwingnean@yahoo.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6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