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展示客家风情魅力,透析客家文化内涵,凝聚客家世界乡亲。
搜索
本版
用户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用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客家资讯
Portal
客家人社区论坛
BBS
家园
Space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记录
Doing
其他
繁體
博客·日志
相册·图片
心情·微博
排行榜
游戏
帮助
排行榜
帮助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
客家人社区论坛
›
客家概说
›
客家论坛
›
【讨论】关于客家歌谣 月光光 专题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yanxiuhong
【讨论】关于客家歌谣 月光光 专题
[复制链接]
清澄流水
清澄流水
当前离线
积分
615
狗仔卡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9-27 08: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关于客家歌谣 月光光 专题
那篇关于"月光光"在福州地区产生的文章的正确来源是<八闽掌故大全>的<民俗篇>,作者是刘大治,除了我已经贴上的两首外,还有三首,现再帖两首:
其一:"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乡?),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何时回家园."
其二:"月光光,树头背,鹅担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猪炒菜,猫公偷食烙疤喙(?)"
上次帖的第二首来源值得讨论,这次的这两首应该就是真正的福州版的"月光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nxiuhong
yanxiuhong
当前离线
积分
26401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3-9-27 1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关于客家歌谣 月光光 专题
你上述的其一,可能是福州改编的。
第二首,还不是:背,菜,碓,嘴 在客家话押韵,但是福州“菜”与另外三个不押韵的。
第二首估计也是客家地区的,编者一起编进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澄流水
清澄流水
当前离线
积分
615
狗仔卡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9-30 19: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关于客家歌谣 月光光 专题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乡?),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何时回家园."
月光光的版本确实非常多,请看下面一首我偶然刚抄到的一首,简直是上面福州版的翻版:
“月光光,照河塘,骑竹马,横过塘,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摆渡来接我,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据书上说此谣通行于河北地区,摘自〈无极县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澄流水
清澄流水
当前离线
积分
615
狗仔卡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2-18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周边地区是否有畲民?会不会畲民用客家话版的《月光光》在当地流传。
能够引起争论的好象不止童谣,有的时候民歌也很令人费解,比如说围绕着江苏民歌《孟姜女》,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和它极其相似的民歌,歌词可以不一样,但旋律大都一致,例如凤阳民歌一首《抱母恩》,我们客家山歌也有,我们那里有一首《瓜子仁》。如果仔细比较一下,《浏阳河》的旋律也是差不多的。也不知道谁学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fx82
yfx82
当前离线
积分
3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3-4 22: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兴宁人.
我记得小时候是这样念的:月光光,树头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垄谷狗踏堆,狐狸烧火羊炒菜猫公走去拿鲁箕,老鼠偷实焜到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埠
黄埠
当前离线
积分
2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4-18 0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写的是海丰话音的月光光。
月姑姑,照南湖,南湖水深深,个郎仔(一个小孩),去载金,载粒粟(稻谷),砻会挨(推砻),碓会啄(碓头舂米时一上一下的样子像鸡啄米),啄烂烂(海丰话音“南南”),好饲鸡,饲鸡打“咕咯”,饲狗来掌暝(守夜),饲个喳麽仔(女儿),等行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N888888
FAN888888
当前离线
积分
396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7-25 1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陆川版两个版本!
1、月光光,照地方;
龙眼子,荔枝秧;
祠堂屋背种韭菜;
韭菜叶包槟榔;
韭菜梗杠(抬)新娘;
杠打哪去?
杠打观音门口过;
观音出来办嫁妆;
大娘十八笼;
细娘十八箱;
银打锁匙开花笼;
金打锁匙开花箱;
银担湿担到袅(软);
金担湿担到断。
2、月亮光光,照东方;
龙眼子,荔枝秧;
屋背藜,种韭菜;
韭菜叶包槟榔;
韭菜梗杠(抬)新娘;
杠打观音门口过;
观音出来办嫁妆;
办得十箱笼八箱担;
银打锁匙开花笼;
金打锁匙开花箱;
银担湿担到袅(软);
金担湿担到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nxiuhong
yanxiuhong
当前离线
积分
26401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9 2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饶平客家的月光光
饶平客家的月光光
http://www.tianyaclub.com/new/Te ... &idArticle=2362
月光光,照四方
四方暗,跌落坎
坎下一枚针
捡来敬观音
观音微微笑
拿来敬大庙
大猫王,偷干糖
塘没鱼,偷挖薯
薯没肉,偷砍竹
竹无丫,跌落山脚下
皮做皮,骨做骨
扛过饶平换猪骨
猪骨香,换南姜
南姜辣,抱铙钹
铙钹滴滴转,换芋卵
芋卵绵,换铜钱
铜钱烂,换火炭
火炭乌,换头猪
猪爱走,换条狗
狗爱吠,换条袋
袋甘长,换条羊
羊爱死,由得巨
(‘饶平’是潮州一地名;‘巨’是把‘它’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nager
onager
当前离线
积分
37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8-4 13: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河源康禾的《月光光》童谣:
月光光,照四方
四方矮,照老hai(螃蟹)
老hai王,跌落塘
塘东心(中心),有梅针
塘啵下,有条蛇
吓死先生俩姐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客家一家亲
客家一家亲
当前离线
积分
6970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8-5 16: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星亮亮,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未打花,XX喊涯摘苦瓜,.......
我忘了小时候常唱的,现在都很少听人家唱了.
[ Last edited by Melvin on 2004-8-7 at 20:5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外客家人
海外客家人
当前离线
积分
2097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8-5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学种姜,姜毕目,学种竹,竹开花,学种瓜,瓜庞大,细赖捉来卖,卖到三吊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学池猪(宰猪),池猪麽马赚,赚两个猪 Hak 卵(猪睾丸),转去屋卡炒冷饭!
(小时候妈妈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浏东客家谢
浏东客家谢
当前离线
积分
54
狗仔卡
发表于 2004-8-26 13: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照水上;船来等,轿来扛;扛到老爷门口过,老爷话好嫁妆;上麓麓,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不大,孙子偷去卖;卖到几个钱,学弹棉;棉线断,学做砖;砖角烂,学做伞;做伞难熬油,学打油;打油难背撞,学和尚;和尚难念经,学当兵;当兵难讲话,学叫化;叫化难掼筒,学钉笼;钉笼难破篾,学做贼;做贼难挖垒,学种菜;种菜难弯腰,学打雕,打到雕子碰碰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啊广
啊广
当前离线
积分
8
狗仔卡
发表于 2005-5-6 16: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照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有只塘,捉只个鲤麻八尺长,鱼头拿来吃,鱼尾拿来尝,鱼动心拿来娶姑娘。娶个姑娘矮笃笃,朝朝煮饭嗅屎忽,娶个姑娘高天天,朝朝煮饭臭火烟
广西贺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辉之不去
辉之不去
当前离线
积分
3
狗仔卡
发表于 2005-5-14 1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照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茫开花,学种瓜,瓜茫大,摘来卖,卖没钱,学打拳......
后面的我不知道
我是揭西灰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岁月
岁月
当前离线
积分
475
狗仔卡
发表于 2006-1-11 2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口一张塘.
捉只鲤麻八尺长.
长的拿来煮酒食.
短的拿来讨姑娘.
讨得姑娘高东东,
煮饭臭火nong1(意为饭烧焦)
讨得姑娘矮的的,
煮饭有油一(意为饭烧得香而有油脂光泽)
月光光2
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茫大,孙仔摘来卖,卖得三个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截,学打铁,铁生镥,学迟猪,猪会走,学迟狗,狗会咬,学打鸟,鸟会飞,养乌龟,乌龟大,钓老蟹,老蟹脚攮长, 攮过伯公三张塘.( 攮:我取近似音,意思是跨一步的距离或动作)
[ Last edited by 岁月 on 2006-1-11 at 21:44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访问
✕关闭
Copyright © 2017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ttp://www.hakkaonline.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