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一)
松口之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0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完好保留的传统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客家人做到将1000多年前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完好地遗传下来?而且,这个自然状态的构成要素——语言、建筑、信仰、风俗以及重文习武的风气,移自数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
  这是一个奇迹。
  9月7日至9月25日,记者走进南粤客家,感受客家的点点滴滴,对所到之处总会发出由衷感叹:他们为什么能保持传统,而不是本土化或另外一种样子呢?
  先是语言。粤东北的客家人都讲客家话,连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也设客家话频道。行走在街头乡村,听到的都是似曾相熟、似懂非懂的话。原因是,客家先祖从中原迁至异地时,始终使用故乡的语言,“宁卖田,不卖言”,千载之下,竟无改变。北京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古汉语的教授走进客家后惊称,客家话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入眼尽是围龙屋。就其形状来看,隆起的平面是两个半圆,一个是灰瓦重重叠叠覆盖之下的房屋,一个是清水塘。屋舍后面是竹子和树,池塘前面是菜地。这款款散布在粤东北独特的客家建筑,历数百年不变。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围龙屋随处可见,蔚为壮观。围龙屋曾经聚全族而居,深深几进庭院,仍留当年族权的余威。而且,屋宇构建将“风水”发挥到极至。
  客家的信仰佛教居首。庙庵林立,香火旺盛。寺址多在深山陡峰奇谷。比如灵光寺,位于阴那山的密林深处。毗邻密林是一片连绵不绝的稻田,顺着村落往下走,忽然峡谷紧收,仅留30米左右的深壑容泉水飞落。有的尼姑还可结婚。位于长潭高山的一座庵里,30岁以上的尼姑都结婚生子。
  逶迤在粤东山区的梅江像一条白练,夹岸的客家人房子宛若白练的镶边。他们一路走,一路学,从淮南那里学会种稻子,从福建、江西那里学会种茶、蚕桑,织出的绸缎做贡品,百姓平常穿的是用棉花、苎麻纺织的“家织布”。
  这就是记者眼中的客家。一个愈了解愈让人着迷的地方。
  从中原洛阳到梅州松口,2000余公里的路程,却让离乡的人走了千年,一直走成“客家”。
梁家故事
  27岁的梁庆宜正做着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在离梁家宗祠40公里的梅州城内,开了一个网吧。生意好得天天爆棚。
  一千多年前,他的祖先梁祖芳做出勇敢的举动,携妻带子,从京都洛阳南下,渡过淮河,到了淮河南岸。时间是公元317年。梁家族谱如此记载。
  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西晋的皇帝无能,五个支派的胡人趁势起乱,一直打进皇宫,整个洛阳城无论布衣白丁、贵胄巨贾一齐遭殃。为了存续香脉,梁就一咬牙,舍弃雕梁画栋的楼房,尽拣细软,领着家人往南奔。见山就翻,见河就过,一口气摆渡到淮河南岸。
  那时淮河水又急又宽,没有结实的钢筋水泥桥,守在河对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天然的屏障。梁觉得这样很安全,加上家中老小连日喊累,索性定居。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五胡”乱到淮河北岸,自知天堑难接,遂收兵。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一年不到,梁再举家南下,一直到钱塘合浦间,这里人文、地理与淮河南岸差不多。又过了许多年,梁祖芳的后裔数次举族搬迁。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梁氏宗族由钱塘合浦间,到福建三山里,再移至泉州淡村。还不停,又迁到广东顺德,再走就走到了福建宁化石壁。最后一站是广东梅州松口镇,此时约公元1312年。当时的族长是梁孟坚,梁祖芳的第31世玄孙。
  这次真的不走了。松口在梅江的下游,背依大冈岌山,是一个盆地,利于农耕,又利于水上交通。当时有少数的非汉族居民散住其间。这一住就是几百年,经历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然后是民国,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梁氏一族在松口散枝开花。
异乡为客
  多年的背井离乡,辗转数地,梁家这支族脉被称为客家族。
  松口的客家族还有李家、邱家、徐家、饶家等数十个家族,他们同样来自中原河洛地区。
  据《松口李氏家谱》记载:其家族于元大德年间迁松口,现已传世30代。李氏后人说,李家落户初期,并未及时安居乐业,而是受生态影响,频繁迁徙。记者在其家谱第65~68页看到,“二世祖讳贤德,承父荫赴任五羊。道经于程,见人和地利,风俗恂美,任满,归,就丰顺乡之琵琶布居焉”。迁到琵琶布也不遂愿,“三世祖讳敬宗,贤德公之长子,时于琵琶布有何(河)溢之患,乃迁于夏天顺巡简(检)司侧居焉”。但他儿子嫌居闹市太嘈杂,“又迁于河塘背家焉”。
  邱家、徐家、饶家等家族也是前后不等时间定居松口。虽然“定居”,仍然是客。这些成为客家来源的缩影。
  做客还是没有走到尽头。
  松口地肥水美,到清朝中期康乾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更是快,养家糊口的耕地却没法增加。怎么办?这时客家族的迁移谋生性情又露出。在公元1800年前后,松口客家人陆续迁居至南洋群岛一带定居,其时去南洋的人不止松口一个地方,梅州其他地方也有大量人口外出。这些是主动离家的,还有一次是逃难。1865年,太平天国十万大军兵败梅州,许多客家人受到牵连,被迫逃到南洋。
  南洋是哪里?现在的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去的人叫华侨。客家人去的有多少?据记载,松口仙溪村的华侨“断家不断屋”。村中的华侨都是通过“水客”或亲朋好友帮带,或“卖猪仔”到海外做工的。
  去南洋走的是水路,首先要过梅江河上的滩险。梅江是韩江的上游,流经五华水寨、兴宁水口、梅州市区、梅县松口,到大埔三河坝与福建流来的汀江、梅潭河一起汇入韩江,全长180公里。一路恶滩、险浪、怪石不断,古称梅江为“恶溪”,“其恶有三:瘴雾毒恶,鳄鱼狞恶,滩石险恶”。87岁的李氏告诉记者,她这也是听上辈人讲来的,谈江色变。从李家、温家、邱家等的族谱里,当年过江遇难者多得触目惊心。
  初到南洋的日子并不好过,客家人到南洋去当地企业主开的矿山、工厂做苦工、修铁路,有的在橡胶园里做工。
    不过到异乡谋生的客家人秉承开拓进取精神,聪明勤奋,有些人经过多年创业,而成为工商业家、庄园主。发迹之后,客家人争相回家捐资建设村中公益事业。
崇文尚学
  梁家到松口来,带来的除了稻种,还有迁徙数年未改的重视教育文化的传统。据《梁姓渊源》记载,将家族率领到松口的梁孟坚的三个儿子,均以读书出身而入仕途。
  由于客家人出走河洛时往往是大户人家,或者是书香门第,或者是商贾之家,是以居住松口的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据一些族谱记载,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有些地方因缺少资金,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
    现存的松江书院,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创设。清朝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松口李家李士淳在原址上重建松江书院,而且亲自讲学,教化乡人子弟。李士淳有多大学问?崇祯年间,是太子的老师。后来到清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村里又兴办梅东书院,此时松口的“书斋”和私塾已遍及各乡村。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松口在乡里企业界人士和华侨的资助下,建造了许多学校。
  据介绍,松口一个7万人的小镇,就有5所中学,34所小学。9月8日,记者达到松口后,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学校。“在松口,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梁德新说。在梁氏宗祠,一间名为“仰川学堂”的屋子陈设古旧桌椅,据介绍是梁孟坚的第14世代后裔梁仰川创建。
  松口仙溪村口的文魁塔,高五层,立在青草红土之中,已有400多年历史。据梁德新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出门赶考,都要前来拜揖许愿,考中后再来还愿跪拜。尽管年久失修,但文魁塔威严不减。
  客家的教育之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如今的松口虽然富足,人们出行都是以摩托车代步,但学校仍然要求学生骑自行车到校。松南中学的大门外就赫然写着“学生不得骑摩托车到校”。“教育是扎实厚道的功夫,学生应要艰苦。”松南中学的校长说。
  所以,松口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4000名,其中考进清华7名。民国时,松口出了63个留学生。再往前,仅明清两代被皇帝钦点翰林的就有4名,考取进士7名,举人27名。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站(二)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二)
神秘围龙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1日)

来源:郑州晚报
 
围龙屋:历百年不毁的客家奇观
   围龙屋,是散布在梅州的山丘和平地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客家建筑。
    从高空看围龙屋,其隆起的平面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一条十几米宽的大灰场从中间将其分开,灰瓦重重叠叠覆盖之下的房屋和清水塘,构成了两个半圆。屋舍后面是竹子和树,池塘前面是菜地。
    这一款款客家建筑,历时数百年不毁,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奇观。   

可以没有田产却不能少了围龙屋
围龙屋寄情安居愿望
    “围龙屋有数不完的秘密。”仁厚祠是围龙屋最著名的代表作,该祠最年长的老妪李氏这样告诉记者。老人今年94岁,她的儿子带领记者参观了古色古香的仁厚祠。
    这是一个宗祠与住宅合一的围龙屋建筑。其庞大无比,四进三堂八横四围,共计398间。从温家12世祖传至今,前后经历了16代,400多年。初建时间约在公元1558年。丙村温氏仁厚祠族人曾经集中居住在围龙屋内。记者于9月9日造访时,这里还有21户,计78人。
    离仁厚祠不远处是徐姓的诒创公祠,结构为二堂一斗方三横前三围龙。往东走,是陈家的围龙屋。其间小规模的围龙屋稀疏可见,零星散落在碧天白云之下。  
    “家族可以没有田产,却不可以没有围龙屋。”出身客家,后来又专心研究客家文化的谢剑说,围龙屋体现着客家人生活安定的愿望。但他也有不解的地方。他说,像仁厚祠之类的围龙屋,建构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且合乎科学,这是巧合,还是以前真有那么高明的房屋设计者?

生活富足催生传世房屋的诞生
“围龙”工程造于400年前
    住在仁厚祠里,温新中过着清教徒一样的日子。中午是一小碗干饭,半碟水煮白菜;早上和晚上更为简单,一碗米粥,就着腌制菜。贫穷,使他直到50多岁还是一个人。相较当地温家的大户声望,他仿佛是外族人。
    早年,他的父母闯南洋,之后回到温家的围龙屋——仁厚祠。他就在这间屋子里出生、长大。建造了围龙屋的是温家12世祖太婆,神位目前供在仁厚祠里。
    温新中的生活比较单调——干活、吃饭、上床睡觉。
    但在400多年前,他的先祖们从地里回来,匆匆吃几口饭后,还得拿起挖锄、夯板,去盖大屋子。
   “监工”是温家12世祖温世溪的夫人颜氏。温家初到梅州时,傍山依树结庐。数载后,人丁兴旺,聚了些钱财,他们开始计划着盖一座能传千秋万代的大房子。

石灰、黄泥、沙石、糯米加固墙面
建房原则遵循实用第一
    那么,房子应盖成什么样的呢?先祖们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讨论,温家的族谱对此有记载。
    “实用第一。先保证安居,得有去米皮的舂房、磨房,有养鸡、圈猪、拴牛的耳房,另外,柴房、谷房仓、水井也一样不能少。”
    “整套房子里得有龙厅、花胎、上堂、中堂、下堂、天街(天井)、南北厅、花厅、门廊、后廊、伸手廊、正堂间、横屋间、围龙间、浴室、厨房。祖宗堂要盖三个厅:上、中、下。中厅要容160至200名族人就餐,摆20至25张八仙桌,可以在这里办红白事。上堂供祖宗牌位。”
    为了盖得结实,他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特别严格:地基为石砌,受风雨面的墙得到了特别加固——在石砌墙以上是三合土夯土墙,除用石灰、黄泥和沙石搅拌,还放入适量的糯米、红糖掺在一起。
    为了节省材料,墙体不厚,一般仅0.2米。夯土墙并非一次夯到顶,而是干一层再夯一层。这种墙体非常坚固,其耐久程度不亚于水泥。温家第28世的温带玉告诉记者:“要在墙上钉个钉子都不是容易的事,普通钉子根本钉不上去。”
    对不受风雨的墙,则用泥砖砌筑。其他结构为木桁条,木阁板,瓦屋面,木门窗,三合土地面,黏土、石灰砂浆批挡。材料都是就地取的。
    整个工程进行了5年。
    温家围龙屋的建成,让周围的谢、邓、房、陈等各姓坐不住了。他们也跟着盖围龙屋,但毕竟人丁不足,财力不够,堂、围、横、厅就少建了几间,但气势也是不凡。
    客家人兴建围龙屋之风盛行多年不衰。奇怪的是,围龙屋仅在粤东可见。从各个族谱的资料来看,现在看到的围龙屋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自然山水是仁厚祠不可或缺部分
依天字岌建成完美建筑
    温家人说,他们先祖的最大功绩,就是为子孙选了一个好的风水屋场。
    仁厚祠94岁的李氏说,风水屋场选好了,一代人做不完,后代人可以接着做。单做横屋还不行,必须做围屋。因为从结构上来说,配上围才好看。温家大围屋因厅堂很大,两边横屋多,如果祖堂后边没什么建筑,则整个屋场显得太白(太空),故必须建围屋。
    这算不算围龙屋的设计思想?
    古人将家族的兴旺发达寄于神明的保佑。民间认为,理想风水的空间模式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李氏说,仁厚祠是依天字岌而建的,而天字岌是聚落所依,龙脉所在,人运所系,对宗族的兴衰成败影响尤其深远。仁厚祠的龙脉在屋后的天字岌。山势雄伟,有如龟背,且来势辽远,有“玄武”之气。祠之前方开阔秀丽,有“朱雀”之象。
    但为什么建成半圆形,而不在屋后建一横列民房代替围屋?“这与整个屋场院的结构风水配置有关。”李氏说,12世祖相信这里风水好,住进此屋后,人财两旺。她同时说,在整座大围龙屋里,风水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据介绍,梅州山区深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每到台风季节,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流从南向北劲吹,有些屋瓦面都会被掀掉;而到冬天,北风劲吹。这种环境对老人、小孩、孕妇来说很不利,很容易感染风寒。而通过在屋后兴建围龙,可有效地减缓台风、寒流的风速。
    梅州建筑设计院对仁厚祠大围屋进行考察后认为,不论是结构上还是质量上,不论是采光还是通风,它都合乎科学。宅外大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成为仁厚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特派记者杨万东文/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站(三)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三)
梅江会“客”(上)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3日)

来源:郑州日报
 
    客家制造
    旧时松口“不认州”。虽然属梅州的辖区,却不把它当回事儿。下南洋的客家人寄钱寄信回乡,只要写上“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即可。凭什么?富足。松口临着梅江,上接福建,下连潮汕,水运发达。加之风调雨顺,植杉种稻,桑织烧瓷,样样都赚钱。岂止是松口,蕉岭、兴宁、紫金,这些客家城哪个不是沾了梅江的光?说到底,还是夸梅江。梅江好,两岸水田多,稻花香里说丰年。辗转来的客家人一路走,一路学。从淮南那里学会种稻子,从福建、江西那里学会种茶、蚕桑。纺织技术好,织出的绸子如少女的皮肤,光润滑亮,比香港的唐记还有名。绸子上不绣龙凰绣鸳鸯,逢着过年串亲戚或者喝喜酒穿着出门,特别拽。宋朝皇帝眼馋,就要梅州知府以布代贡。其实皇帝还不知道,那时百姓平常穿的纯棉布更时髦,到现代还不过时。用棉花、苎麻纺织的,俗称“家织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漂染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或者用薯莨、土珠或者乌臼树等草本熬水染色。乌臼树也是舶来品,从江西带过来的。青年男子干活回来,偶然碰到一位似熟非熟的女子,产生爱慕,于是换上一套干净的家织布衣服,立在桂花树下唱山歌:“桂树打花未成梅,借问心肝哪里来?人面似觉俺见过,一时之间想不来。”女子害羞躲开,却又回头深情一眸。瓷器也烧得好。用来出口的双鱼壶,釉呈淡绿色,薄胎,器面晶莹,瓶底下印有师傅名号,这是商标的祖师爷吧。早在唐代时梅州的烧瓷就出海了。1981年11月,参加上海中国古外销陶瓷学术讨论会的泰国代表,带来了泰国曼谷出土的9片中国瓷片,其中两片的造型釉色及垫烧方法均与梅县瓦坑口唐窑出土的相同,证明梅县水车窑唐代的产品已经远销海外。一个兴宁就有三座瓷场,一直烧到元初。元朝天子是蒙古人,装酒用的是羊皮囊,拔掉毛塞一仰脸张嘴,“咕噜”一下就下肚了。不用瓷制的酒壶,更不用杯子;吃饭用手抓,不用盘子。所以经营瓷器的大户到了元代就无法经营了。酿酒业也发达。五华县三源村,是当时的美酒之乡。这不奇怪,中原的发酵技术时间早,要不哪来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姓温的一名酿酒师到了梅岭三源村。其后十一世祖温淳迁到泸州,继续以酿酒为业,后裔创制出千年泸州老窖名酒。富起来了,就捐款修路。大埔县梅江北岸古道三河坪水锦山路段上,发现唐天宝三年(744年)捐款凿山开路的摩崖石刻名录。其内容如下:化首赖士明钞拾两、赵天德钞拾两、钟子奎钞拾两、何有明钞五两、信女赖七娘拾两、信女赖三娘拾两,同保平安,天宝三年二月石。此处石刻记载的捐款人中,有7个姓氏,证明唐代中期现今大埔三河、湖寮一带人楼已经比较稠密。至于用富余钱用来盖围龙屋,那已经是明代的事。
    物流经济
    围龙屋盖得很气派。深挖洞,广积粮。洞是围龙屋的炮眼。异族来围攻,能打就打,打不赢就闪,撤到围龙屋里,通过洞孔发箭、打弹弓退敌。屯积的粮食够吃两个月没问题,里面还有自家的菜地、水井,整个世外桃源。这样的围龙屋,如今在梅州仍然随处可见。记者在有数百年历史的李姓围龙屋里,喝着从古井里打出的水,甘甜,清凉。梅江上接福建,下连潮汕,一下成为要道。梅州的客家人光做水上生意就富得流油。无论官员赴任,还是文人游学商人贩卖,都愿乘船走水路。江西的烟丝、福建的食盐、潮汕的茶,还有本地的柚子、布、瓷器,都是通过船只来来往往。据记载,唐代已有一批达官贵人前来梅岭地区游览或者经过这里。其中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20年)贬谪潮州时,由龙川古蓝入境,在今五华县歧岭搭船经水寨、水口、畲坑沿梅江下到潮州城。让客家人赚了他的船资。水运最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记者采访时遇到松口一位84岁的老人刘氏,她说,解放前,麦姓是运船大户,每天都有几百条船在梅江上跑货。她曾目睹麦家娶亲时,大船连绵数里,新郎新娘上船后,贺客们在船板上席地而坐,喜庆声传数里远。这是水上流通。岸上交换买卖的地方当然也发达。据史载:唐代程乡县(那时还未称梅州)设6个乡,但未见有圩的设置。至宋代,据地方志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梅州已有5镇设置了,西部有李坑镇,即今梅西车子排或龙虎圩,五华县的华城镇。圩,就相当于现在的镇。设圩,就多了一个长官聚集之地,有了基层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就有了集市。逢年过节,乡亲们肩上担着两箩筐米,娃们牵着猪羊跟在屁股后面,一路唱着:“猪啊羊啊送到圩里去,换回花布做呀做衣裳。”既然程乡县物华天宝,经济发达,就升县为州吧。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有梅州名。
    旅游之梦
    江若有情江亦老,一晃千年曾觉否?客家人梁德新这些天来,准备着搬家。按照梅州市政府的规划,松口,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梅江岸口,将倾力打造旅游城市。规划之一,是将他现居的清代楼剥掉半边,筑成大堤,供作游客参观游览登临。“自1994年广梅汕铁路开通,和沿江公路的修筑,梅江水运功能已经萎缩。”梅州市有关领导说。曾经为梅江沿岸客家人带来财富与欢乐的梅江,将以新的角色创造财富。梅江系也许并不是个永新的词汇。它沿途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数不胜数。旅游的内容里将涉及人文景观,尤其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功臣,还有明清以前的文德先贤,其故居将对外开放。松口山歌也将成为品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当初中原人文绉绉苦吟到梅江,梅江岸上有人先到,跟着和起来:“嘿嘿哟,嘿嘿哟,我们一起唱山歌啰……”这是畲族人。畲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手里握着用灰绿色页岩磨制而成的石奔,用来松土、打穴种植谷物。粮食不够吃,就兼打猎小动物或鸟类充饥。不过,他们唱山歌却是野性有味。中原人也不差,谁敢否认“窕窈淑女,君子好逑”既小资又狂野?还好英雄相惜,山歌很快就唱成一个韵味了。临到唐中宗,松口上坝头有个著名的女山歌手,名叫刘三妹,聪明伶俐,善于随口编歌,又有一副好嗓子。一句“自古山歌从(同“松”音)口出”成“天后歌手”。松口山歌从此名声大振。不过,刘三妹到了广西就成了刘三姐。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站(五)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五)
梅州突围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5日)

来源:郑州晚报
 
    走出围龙屋
    钟记小吃位于梅州市五洲车站的旁边,一大一小两间框架大屋。屋里放了6张刨花板圆桌,凳子也是刨花板面,栗色的,围摆在圆桌周围。食客进来之后,操着各地的口音喊道:“老板,来一碗米粉。”“好的,稍等。”一个30多岁的男子以客家话答道。米粉是客家人特有的小吃,将当地的糯米磨成面粉,然后打成粉丝。操作台在外廊上,3个烧煤的炉子一字儿排开。不到3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上来。煮好之后的米粉,通体透亮,又爽滑、又清香。白瓷碗里还放有几根空心菜和水煮的肉片,客人很钟爱。从客人的食桌到廊外的火炉边,仅有数步,就在这来来回回之间,钟炳业已经走了15年。15年前的开春之后,他就离开大埔乡下的围龙屋,要到外面做事,最后选在梅州市落脚。在这里,结婚,生子。儿子小伟在小学里读书,放学回来后,就趴在食桌上写作业。小店在凌晨1时30分就开张。把近两米高的霓虹招牌移到廊上之后,钟再将炉子的风门打开,将炉火重新旺起来,火光映红他的脸。隔壁是谢记凉茶,早上8时准时开张。梅州天气燥热,暑期长,很多人吃不消,上火嗓子疼。客家人就用茶和草药配在一起熬,清火的功夫特到家。来自蕉岭县的谢老板和妻子一起,将凉茶经营得有声有色。在这个江北老城的旧街上,大约有20间店铺是进城的人开的。这些人来自梅州市所辖的五华、平远,或者其他地方。许多人走出围龙屋,踏上外乡谋生之路。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尴尬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梅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何其清说。与客家的祖先一样,后人们总在寻找机会,走出围龙屋。从蕉岭,到五华、下松口,到大埔等粤东地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从车窗外望去,沿途不时可以看到路边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式楼房,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将曾经代表宗族财富、权力的围龙屋留在山间、水边。据介绍,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改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年轻人离开古老的围龙屋,搬到交通便利、人流潮涌的村镇边里去,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到更远的地方打工,在外地置业。钟炳业的兄弟姊妹5个,都已经走出去,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城市。像他这样的情况,当地很多。“父母还住在老屋子里,我们只有在春节时候回去,到祠堂上烧香祭祖。”梅州市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仅2002年,梅州就有60多万人到全国各地打工。这个“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地区,始终要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局面。现辖六县一市一区,人口488多万,农业人口达384万;山地1800万亩,而耕地仅212万亩。地理资源效用低和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农村问题。而一度给山区带来富庶的华侨经济模式几乎难觅踪影。华侨经济一度成为梅州市乡村的特色,下南洋的客家人,在外乡挣钱之后,将钱寄回来,养家糊口。即使是现在,梅州仍有490万华侨在外。“但地域经济的真正繁荣还是要靠自我发展。”梅州市的一名官员说。他认为,除了乡民们自发地走出去,政府更需要为农村经济突围想办法。梅州市市长何正拔9月13日坦言,纳入时间表的步骤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山区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据了解,甜柚和单丛茶成为当地山区产业化的希望。据传,1911年梅县丙村镇郭姓官员到广西梧州任职,见那里柚大而甜美,就托人带回20株苗木。两地气候相似,栽下的柚苗很快长大挂果,接着逐渐传到梅县附近。农民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记者去时,正值柚子成熟,郁郁葱葱的柚子树散布山间地头,屋堂周围,硕大的柚子挂满枝头。街头、路边也随处可见叫卖。据悉,现在梅州山区共有40多万亩柚子。“就怕难卖上好价钱。”五华县的一位王阿妈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柚子树说。由于乡民大面积栽种,产量增加了,出现“卖难”问题———果丰则价低。今年价格就不如去年,而去年冬天每市斤收购价比前年同期下降两毛多。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将金柚加工的二次增值提上议事日程。这让王阿妈等人再一次充满希望。茶的历史更久。《惠州府志》中就有长乐(今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时间在公元960~1280年。现在最有名气的单丛茶,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茶叶清香,远销国外。
    从江北到江南
    钟炳业每次从老家回来之后,就去江南新城看他的姐姐。他姐姐在江南的百花洲路菜市场卖菜。从钟记小吃搭坐人力三轮车,用1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百花洲。从江北到江南,跨过一座桥即到。江北是老城,江南是新城,这一跨,不知用了多少年。就像钟炳业从围龙屋走出一样,政府也竭力打造新生活。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5月20日号召全市人都要为建设“四个梅州”加劲,还在具有66年历史的梅州桥头挂题“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哪四个?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像其他山区城市一样,梅州工业薄弱。”梅州市工业局的一位同志说。从结构上看,还是传统行业独大。比如电力、烟草、建材、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做好工业兴市,就是做强这些龙头企业,政府的目标是,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以上,机电、矿冶加工、生物制药也成为瞄准的目标。梅州目前有3个市级工业园和7个县级工业园。市级工业园区,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的已经投产。像梅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进驻的有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这里各种设施都相当完善,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办公室的一位人员说。该集团公司投资2.5亿元兴建梅江区三龙水电站。运作之后,大大缓解了梅岭区电力紧张问题。在梅县荷树园区内,也是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总投资12多亿元的煤矸石低质煤发电机组正在建设当中,园内的推土机忙碌地操作,发出震耳的声音。在这个园区内,投资8095万元的广东明珠制药有限公司也正兴建。但仅有这些还稍嫌不足。就像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生机勃勃的生物链一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康完整的产业链,梅州正经历这一考验。如何选择环保、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头等大事。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个位于山中的水泥厂,高大的烟囱吐出浓烟,方圆数里成为光山秃岭,远远望去一片枯黄,与周遭的青山绿水截然两个世界。投资环境也成重要链条。“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梅州市外经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在简化办理手续、投资成本低等方面都有吸引力。不仅如此,梅州市领导还将招商任务落实到市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及市直副处以上单位。迫使他们到东莞、佛山、惠州、广州、深圳等地,与客商接触。据该市招商办统计,2003年该市目前共签投资项目479个,投资总额近百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不仅带动工业起飞,还可提供数万个就业机会。”招商办如是乐观认为。还有一个契机是,珠三角地区由于投资的扩张,许多产业正向梅州转移。
    不罢的盛宴
    客家人以独创的方式走自己的路。江南新城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的眼球。“我们还要将它建成文化、旅游、开放一并体现。”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半岛。奔流不息的梅江水流经这里变得温顺平缓,流经这里之后,作了个半围的姿势,才折向东南而去。除了最古老的梅江桥,还有5座新桥与江北相连,沿江两岸是数里的花园,里面种上各种热带花草。最美的是夜幕降临以后。两岸聚集了辛劳一天的客家人。南岸是歌舞的盛地。正对剑英桥是一个三重亭台,每天晚上8时到10时,都有中小学生在这里自发演唱革命歌曲。围观的人从亭下绵延到桥上,和者甚众。沿岸向西约100米,是一个小亭。这是山歌爱好者的天堂。歌者均以客家话演唱,乍听起来,调子好像河南的地方戏。记得小时候,农村忙季过后,我老家总要请皮影子戏班来贺丰收,提着线的木偶在毕毕剥剥的鼓点声中舞来舞去,配音的调子就似这一晚。对岸则是酒吧一条街。各种名字稀奇古怪,乘着人力三轮车,从第一家看到最后一家,足足花了20分钟。美丽也吸引着外地人。一位香港老人,3年来,只要晚上不下雨,就开着电动三轮车,带上音响,在南岸一个亭子里,为爱跳舞的人提供方便。“我是客家人,我喜欢这个不断变化的城市。”老人说。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站(六)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六)
华侨的力量(上)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6日)

来源:郑州晚报
 
    在梅州,最豪华的建筑在学校。由华侨捐建的教学楼、操场、大道及教学设备,遍布各县、各镇、各村。梅州教育事业特别发达,不仅仅是当地政府重视的结果,与华侨捐资办学的淳朴之风也密不可分。
    助学人名可写满大桥
    9月15日,梅州市嘉应大学。因为该院设有专门研究客家人的学术机构,成为记者采访的重点对象。这是一次感觉非常的经历。置身绿阴匝地的校园里,仿佛进入名人纪念馆。迎门的是高大气派的宪梓教学楼,曾宪梓是香港金利来领带的创始人。游历校园,还可以看到几幢风格迥异的浑朴建筑:德龙大会堂,宇新办公大楼和教授住宅楼,田家炳科学馆和家炳园,亮湖专家楼,黄沐兴教工楼。大楼庄重、富丽,丝毫不亚于校外的工商银行大楼。“楼房是这些华侨捐建的,为了纪念,就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侨乡月报》的主编饶淦中为记者释疑。他说,华侨捐资办学在本地十分普遍。“如果将捐资办学的华侨名字写下来,可以排满整个梅江桥。”梅州市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黄锦章说。梅江桥横跨梅江南北两岸,长300余米。据侨办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95年来,梅州市华侨捐资办学超过2万人次。仅去年一年就收到捐资1亿多元。
    兴学之风由来已久
    梅州兴学之风并非偶然。据记载,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嘉应州内考秀才者不下万余人,读书人占总人口的1/3。嘉应州也就是现在的梅州。近代,梅州出了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李惠堂、叶剑英等大批杰出人才。因而,梅州市华侨捐资兴学由来已久并不奇怪。他们深受客家的传统思想影响,只要有了积蓄,首先想到的就是兴办教育、培养后代。远在清末的1893年,印尼华侨丘燮亭,就曾回乡兴建一所“时习轩”,以解决本村青少年求学问题。丘燮亭的善举并未结束。1905~1907年,丘又捐1.5万银元在丙村兴建“三堡学堂”,现在名为丙村中学。这个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就出来一名开国元勋———叶剑英。1913年丘再捐大洋近万元资助兴建成东山中学校舍。“这是梅州华侨捐资办学的先声。此后,各县华侨陆续捐资为家乡兴办教育。”梅州市侨联一位负责人说。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梅县80%的中小学都是华侨捐资兴建或资助兴建,或资助维持,全市上千所小学,比较像样的校舍、楼堂、庭院等建筑,绝大多数是华侨捐建的。在梅州,每走一处,都可以看到古老的学校。这些学校几乎全是华侨捐办的。学校多了,人才辈出,仅参加辛亥革命的梅州留学生就有数百人。从建国到现在,院士就出了25名,中高级知识分子数以千计。
    每笔捐款都被铭记
    华侨的每一笔捐资,每一个捐款者都有很好的记录。在十年浩劫期间,梅州华侨捐资热情受挫,然而并未完全停止。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77年,梅州全区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家乡教育事业金额为151.1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梅州市广大华侨、港澳同胞在家乡捐资办学的热忱再度空前高涨,捐资人数、捐资金额和受惠学校之多,为梅州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03年,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助学者3万多人次,捐资金额折合人民币20多亿元。其梅江区、梅县、兴宁、大埔等县区受惠学校占学校总数的八成以上。如今梅州受惠的学校达数千所,仅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学校就有近百所。
    捐资占了半壁江山
    “华侨港澳同胞对教育的捐资,构成了梅州市教育总投入的半壁江山。”梅州市教育局人士介绍,1981年至现在,梅州市教育投入数十亿元,新建校舍数处,其中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近三成。据《梅县教育志》载:1988年全市华侨捐资建校金额,比政府拨给的基建投资多6.5倍。《侨乡月报》主编饶淦中,与华侨接触甚广,他说,许多捐资的华侨人士中不少人并不是太富,但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用平生的积蓄在家乡建一所学校或一幢教学楼。有的人自己没有实现这一壮志,就叮嘱儿孙辈一定要完成这个遗愿。“广大华侨热情捐资办学,极大地加快了梅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梅州市教育局局长说。据2003年的统计,梅州市有各类学校2778所。各个年龄的入学率均居全国前列。今年全市21493名高考生,被高校录取17314名,录取率达80.2%,居广东省第二名。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七)
华侨的力量(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7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孙中山在海内外领导民主革命,进行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的伟业。海外广大华侨纷纷热烈响应,捐资捐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曾评价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而梅州籍华侨就是一支重要力量。
    鼓动革命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大力培养反清革命军事干部。创办之初的14名学员中,梅州籍的便有华侨李锡青、刘群立和饶齐公3位。1904年赴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的又有谢逸桥、谢良牧、饶一梅、温靖侯、何天炯和何天瀚等一批当时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的学生。孙中山重视一直是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组织———洪门会最活跃的岭东地区,试图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亲自从海外派遣谢良牧、梁鸣九和郭公辑等回国协助。谢逸桥、温靖侯等归侨革命党人还在松口创办师范传习所及体育传习所,以培训师资为掩护,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和军事知识的学习,教员多为东南亚归侨。为了加强联络,谢逸桥还以松口体育传习所学员为骨干,创立同盟会外围组织———松口体育会。“到后来,松口体育传习所的教职员和学生可以说全数是同盟会会员。”梅州华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教职员和学生,许多是归侨青年,如郭典三、曾伯谔、谢鲁倩、林修明、熊越山、梁鸣九和温羽中远等。1905年8月,孙中山联络华兴会、光复会与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谢良牧还被选为会长。梅州华侨许多有识之士在侨居地先后参加了同盟会,其中有:印尼华侨谢良牧、谢逸桥兄弟和梁鸣九;陈选南、梁密庵、古亮初、温生才、曾伯谔、谢英伯、朱印山、叶志远、朱质彬、谢鲁倩、张民达,这些是梅县籍华侨;张鉴初,丰顺籍泰国华侨;徐统雄、陈文褒、陈文友,大埔籍华侨;吴伟康,蕉岭籍华侨;钟木贤、古公鲁,五华籍华侨;钟明光,兴宁籍华侨。1906年,孙中山有计划地派遣同盟会骨干到诸属各国开展革命运动和组织活动,被派遣者有梅县籍华侨谢逸桥、谢良牧诸人。他们来到南洋,鼓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并组织书报社作为广泛联络华侨志士的革命机关,介绍志同道合者加入同盟会。那时,印尼各地的华侨中有许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组织起来的会党,因姓氏及地域的分歧而产生许多派别,如广义兴、广嘉兴、新义兴等,各会党之间彼此仇视,互相攻击,自相残杀。同盟会派员向他们灌输反清的革命意识,劝说他们放弃封建意识,参加革命组织。
    办报宣传
    印尼当时属荷兰殖民地。为了避免荷兰殖民统治者的干涉,各地的同盟会分会许多假借书报社名义向当地的荷兰殖民政府注册立案,附设于学校内以掩人耳目。据统计,这样的书报社在印尼各地分布有500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巴达维亚(现称雅加达)华侨书报社、万隆民议书报社和南榜书报社等。巴达维亚华侨书报社,是由印尼富商梁映堂之子梁密庵等华侨青年创办的。创办初期名为“寄南社”,后改为华侨书报社。创办后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邀请老同盟会员谢逸桥、梁鸣九和吴伟康等人宣传孙中山制定的“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革命纲领,教育和团结广大华侨。书报社根据孙中山的革命方略,组织社会先后募集了广西钦廉、河口镇南关、庚戌(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等几场战役的军饷。百种大小报刊还广泛宣传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张和理论。印尼第一家华文报《华锋报》的主笔廖嗣兰,是1902年林梅县家乡跟随水客到雅加达的。他任该报主笔后,极力抨击和揭露清廷的腐败和黑暗,大张旗鼓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纲领。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梅州籍的谢英伯与孙科等人在美国檀香山创办《自由新报》,后又与刘思复、潘达微在香港创办《东方报》及《时事画报》,鼓动民主革命。1910年,谢英伯还在香港主持《中国日报》。是时,谢英伯还常去澳门,以濠园书报社为活动基地,宣传民族民主革命。1907年,梅县籍同盟会员林百举协助谢逸桥在汕头创办了《中华新报》,作为岭东地区同盟会的机关报。这份报纸提倡新学,暗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方略寓于新闻报道及时评之中。该报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及中国香港等地发行7000余份。南洋各国许多进步社团首订的就是《中华新报》。据史料记载,这份报纸特别受欢迎,有时订得略迟一些,便无报可订,足见读者之多。由海外侨胞筹款在国内创办的《新中华报》,国内发行6000多份,极大地推动了岭东地区的民主革命运动。
    捐资革命
    “孙中山先生在国内领导发动的每一次武装起义,其所需经费几乎全是爱国侨胞捐助的。”梅州华侨博物馆人员介绍,武装起义需要的枪支弹药、粮食军饷和装备运输等都需大量的钱,组织会党的活动费、报刊的宣传费等,也需要大量的钱。广大爱国华侨,几乎完全承担了出钱的义务。据史料记载,梅州旅居海外的众多侨胞对捐款助饷,都表现得诚挚、热心。工商业主和一般侨民慷慨捐资的很多,有的捐献了全部家产。有人统计,在辛亥年,华侨捐资赞助革命达五六百万银元。1905年秋,同盟会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拟赴南洋进行革命宣传,但绌于经费,谢逸桥、谢良牧立即慷慨捐赠。谢家当时是南洋巨富,为了支援孙中山,最后倾家荡产。故孙中山在1918年夏拜访在松口隐居的谢逸桥时,曾填词一曲盛赞他“挥金为革命”的义举。1909年梅县归侨梁鸣九奉命为黄兴等筹新军起义经费,梁鸣九在书社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发动客家华侨筹款5万元,又因轮船被撞沉,梁九鸣牺牲而受损失。这时,广大梅州籍侨胞合力同心支持广州新军起义,他们是丘莘荣、曾伯谔、邓树南、姚海珊等。1910年冬,孙中山决定再次发动广州起义,但因经费缺欠太多而无法进行。谢良牧接受筹款任务,他先与巴达维亚各书报社的梅州籍侨胞梁密庵、古亮初、梁纽若、曾伯谔、吴伟康、黄甲元、伍连忠、温庆武和刘芷芳等商量,并通过他们带头捐款,组织各书报社的侨胞进行募集。出身于富商之家的梁密庵,将其父储存的巨款,私自寄回国内支援革命。他恐怕父亲会责骂,旋即离家出走。哪知其父知道后,不但不加责备,还高兴地说:“我已寄出一笔矣!”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颁发一“旌义状”给梁密庵。文上写:“梁密庵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初,踊跃输将,军储赖济,特给予旌义状。”辛亥革命起义成功之初时,苏门答腊梅县籍富商张耀轩以其本人的名义捐赠一笔巨款给孙中山,孙中山)*亲笔题赠“博爱”大字斗方一幅以示嘉奖。黄花冈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姚雨平到印尼泗水开展同盟会筹款工作,梅县籍华侨邓树南不但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还在香港开办公司掩护革命党人。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不但带头倾其大部分资财帮助姚雨平购买枪支弹药,还发动其他侨胞捐款资助北伐军军饷。旅马来西亚的华侨实业家姚德胜,1911年当孙中山派员在南洋募集经费时,也从海外电汇巨款支持革命。而后,孙中山授给他一枚“一等嘉禾勋章”。梅县籍的旅美华侨刘佛良,当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同盟会进行反清革命时,即大力支持,他还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策划国内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将巨款投资上海中国银行以支持实业建国。旅居南非侨胞朱印山也从财力上给予孙中山援助。旅居南非华侨当时约有3000人,大部分为梅县籍和顺德籍,历次为孙中山领导的起义捐款数都不少,而朱印山本人总是带头捐献。旅美五华籍侨胞钟木贤,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组织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时,他与孙眉等捐资助饷。此外,梅州籍华侨李蓉舫、丘燮亭、潘祥初、潘君勉、曾伯谔、徐统雄、张榕轩和张耀轩等捐款都很多。据介绍,即使生活在华侨社会最低层的华侨工人,也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血汗钱捐出来支持革命。
    投身革命
    梅州籍的广大旅外侨胞在辛亥革命中,不但捐资助饷大力支持,而且很多华侨青年主动回国参加武装起义。1911年3月,旅居马来西亚霹雳州锡矿华工温生才从客家华工中募款回国。因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多次镇压革命,故温生才想除掉他。他从南洋携回手枪,3月10日傍晚,在广州东门外咨议局前的茶馆门口,温生才对李准进行袭击,谁料死者是伪将军孚奇。温被捕后坚强不屈,临刑时他面对人山人海的市民高喊:“快死快生,再来击贼!”言毕,倒在血泊中。印尼华侨郭典三,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国参加同盟会。经过松口体育会半年训练后,参加了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后被捕,遣送到新加坡,当地华侨领袖出面保释其出狱。他获释后潜入清军营垒策动清军起义,并参与了3月29日广州黄花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他担任汕头民军司令,在进攻揭阳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园里,钟明光、陈敬岳、林冠慈都是梅州籍华侨。武昌起义后,东南亚广大华侨闻风而动,许多华侨青年自动返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其陆续在香港集会的有百余人,成立了一支华侨炸弹队,进攻广州。后来改为北伐华侨炸弹队,编入姚雨平总司令率领的广东北伐军队伍,公推梅县籍华侨周辉甫之子周达任队长。北伐军至南京后,周达因殉难,全队再推其父周辉甫任队长,“父袭子职”,一时传为佳话。这支队伍原有官兵及以后加入者300多人,其中2/3为梅县籍和大埔籍,在北伐作战中,屡建奇功。

□特派记者 杨万东 文/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一)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一)
河洛孕育客家先民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6日)

来源:郑州晚报

    这是洛阳故城目前能看到的最高最长的一段城墙。
    1600多年前的连年战争使得近百万河洛人背井离乡客居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大规模南迁的浪潮。这第一批先民便是今日世界各地客家人的先祖。
    在离开河洛故土时,他们无限依恋地频频回望自己的国都洛阳———作为一方士绅和子民,这座城留下了他们几多辉煌和留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二)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二)
姓氏是河洛给我的胎记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7日)

来源:郑州晚报
客家人中原人同祖同源
    秋高气爽,远山如黛,初秋的洛阳城在夏日残存的燥热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9月16日8时许,当记者又背起重重的行囊踏上访史问古之路时,无意中放眼一瞥,发现这个古老的皇城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中,竟是那样的迷人。
    整日穿行在这个都市的人们是否也有此感受呢?无论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坚信,那些散居他乡的客家人是多么迷恋他们这个久远的故都啊。“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三代遗民,世居河洛。”当代客家诗人黄火兴的短诗饱含着他们对这片故土的几多深情!
    远方的游子啊,是什么让你如此坚信你与我同根同祖,真的没有什么不同?
    “是姓氏,无可置疑地时时证明着客家人与中原人的同源同祖。这一点,是河南印在客家世代人身上的胎记,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磨灭。”也在洛阳寻访客家人足迹的谢钧祥老人,他的回答更像一句诗文。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
    客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
    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从两晋开始,几次大的南迁,使客家人散布全国各地。他们的后裔移居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成文已是深夜,推窗远望,中秋刚过,月儿依然又亮又圆。那些客居他乡的亲人们,是否也曾与我一样,面对着这轮亘古不变的月儿,回望起悠悠千年之往事。而当年我们共同的先祖,他们对月敞怀之时,又可否知道千年之后子孙花开五洲之景呢?
   
120个大姓,96个源于河南
多数姓氏根在河洛
    谢钧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一直致力于姓氏研究。在客家姓氏渊源的研究上造诣颇深。
    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并参考当代研究成果,从宏观数据到具体的每一个姓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进行考证和研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许多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姓氏研究的空白。他从地缘、史缘上进行研究,考证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他重点研究了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在王城公园一个绿阴匝地的垂柳下,面对着“河图洛书”石雕,谢老向记者娓娓讲述他对客家姓氏和方言的不解深情。“客家人有多少个姓氏,难以进行精确统计,但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大约有200个!”深吸一口烟后,老人缓缓地说。他拿出一本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办公室和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纂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导言一》,念道:“梅州客家姓氏,据初步统计有180多个姓,各姓大都编有族谱或家谱。”
    在这两集书中,记者看到一共收有客家姓氏67个,并选摘有每个姓氏的族谱、家谱资料。
    所列67姓是:刁、王、丘、伍、朱、李、何、沈、吴、林、范、姚、徐、凌、黄、陈、张、郭、曾、汤、杨、叶、刘、邓、黎、卢、钟、缪、谢、魏、罗、萧、蓝、饶、丁、卜、文、孔、古、冯、邬、江、池、庄、邹、余、宋、巫、袁、郑、练、洪、胡、侯、高、唐、梁、曹、温、赖、彭、雷、廖、薛、戴、韩、欧阳。
    除此之外,有谱牒资料可考的客家姓氏还有:赵、周、孙、程、许、傅、吕、苏、蒋、蔡、潘、汪、田、姜、方、熊、陆、毛、贺、龚、詹、颜、翁、卓、涂、严、阮、童、韦、华、房、甘、利、官等。
    以上姓氏,有相当一部分起源于今河南。谢老屈指数了起来:黄姓出自今潢川;林姓出自今淇县、卫辉;陈姓出自今淮阳,李姓出自今鹿邑;郑姓出自今新郑、荥阳;叶姓出自今叶县;谢姓出自今南阳;刘姓出自今鲁山;王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卫辉;张姓出自今濮阳;周姓出自今汝南、临汝、洛阳;孙姓出自今濮阳、淮滨;胡姓出自今淮阳、郾城、洛阳;郭姓出自今陕县;宋姓出自今商丘;唐姓出自今方城、唐河;冯姓出自今荥阳、西平;程姓出自今洛阳;袁姓出自今太康、洛阳;邓姓出自今邓州;许姓出自今登封、许昌;傅姓出自今安阳、新蔡;苏姓出自今温县;蒋姓出自今淮滨;潘姓出自今固始;戴姓出自今商丘;范姓出自今范县;方姓出自今固始、唐河;熊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新郑;陆姓有一支出自今嵩县;孔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毛姓有一支出自今宜阳;邱姓有一支出自今淮阳;江姓出自今正阳;侯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雷姓出自今登封;汤姓出自今商丘;赖姓出自今息县;龚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文姓有两支分别出自鲁山和滑县;洪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庄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翁姓有一支出自今禹州;温姓出自今温县;巫姓出自今安阳;童姓出自今新安;韦姓出自今滑县;华姓出自今商丘;房姓出自今遂平。“这表明客家人与中原尤其是现今河南的广大土地,在血缘、史缘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人说。
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
客家人保留河南传统客
    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接着,谢老述说了客家人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据《金紫方氏宗谱》载,两汉末年汝南尹,河南固始人方绂,避乱南迁,至唐代,其裔孙方廷范,因在福建做官而定居于莆田刺桐巷,他的6个儿子皆以固始籍第进士,时称“六桂联芳”,方氏以此为莫大荣耀,于是便定堂号为“六桂堂”。椐《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祜,曾在开封自己的庭院亲手种植3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官到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于是,“三槐堂”便成了他家的堂号。兴宁庆源王氏以王旦为51世祖,以59世王钦哉为迁兴宁始祖。客家许多姓的堂联,更可以直接说明该姓与河南的关系。例如,陈氏的堂联有“东山世德,颍水家声”;赖氏的堂联有“松阳世德,颍水家声”。为何称“颍水家声”呢?因陈氏,赖氏的郡望均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至今河南许昌),而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西晋到唐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三)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三)
弘农:维系杨姓的心根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8日)

来源:郑州晚报
 
    6000万杨姓根在“弘农”
    与许多客家人闲聊,总能听到几个古地名,像弘农郡、颍川、光州、荥阳、轩辕故里等。我注意到,每每提及这些时他们的面部表情看上去是多么地心驰神往。就说弘农郡吧,这个地名乍一听就有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是因为它有一个让历代兵家敬畏不已的函谷关,还是因为它曾娩出了人口逾6000万的全球第六大姓?
    9月17日天刚蒙蒙亮,怀揣古代和当今两套地图,我走上了探访这一神秘古郡的行程。在这两套地图上,弘农郡是能与三门峡灵宝市画等号的,不过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到达三门峡市后,没有沿310国道去灵宝市,而是让车拐上崤函古道。我要沿这一古秦时的进京路拜会这一神秘古城。函谷关始建于周代,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该关地势险峻,函谷古道车不双轨,马不并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的说法。如今,失却了关隘价值的函谷关成了旅游胜地。但人们发现,游客以海外及南方人居多,而这些人中又以杨姓人居多。为何?杨姓源于该关所在的弘农郡———千百年来,杨姓一直自称弘农杨氏。在这些杨姓子孙的心目中,关隘的险要与祖上的声望齐名。海内外弘农杨姓已逾6000万,在客家大姓中名列第六。
    如今,在灵宝市分布着大量的杨氏遗迹,像东汉三鳣学堂遗址、三国魏主簿杨修墓、西晋太傅杨骏墓、西晋五侯冢、杨氏祖茔、明清杨家坟、尹庄镇杨公寨等。在风雨中,在煦日下,它们无言地见证着弘农杨氏的沧桑和辉煌,成为海内外寻根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地方。
    望一眼杨公祠后硕大浑厚的皇天塬,我陡然悟出刚来时一直缠于心底的那个谜团的答案———那种笼罩着弘农郡神神秘秘的感觉,就是那深及地核和客家人心底的根啊!不单单是杨氏,对于华夏所有姓氏的子孙,他们千百年前的先人与故居不都是神秘且令人敬畏的吗?他们不都需要找到那个维系着他们世代精神命脉的心根吗?
   
    关隘之险与杨氏声望
    9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函谷关关门时,热衷于客家研究的灵宝市统战部副部长史引玲和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姜志亮二人已等候多时。一进关门,二人便轮番介绍函谷关的历史。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该关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中,不少发生于此的战争改变了历史的命运,像秦败魏楚五国联军、刘项之战等。此关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但一有战事,此地附近方圆百里皆成战场,杀声震天、烽火不断;附近建筑,顿成废墟;当地百姓更是南迁逃离。欲南迁,关西人等均要通过此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关也是客家南迁的见证者。
    如今,函谷关成了旅游胜地,但人们发现,多年来访该关者以海外及南方人居多,而这些人中以杨姓人居多。为何?杨姓源于该关所在的弘农郡———千百年来,杨姓一直自称弘农杨氏。“函谷关和杨氏祖根成了灵宝市在海内外都叫得响的品牌,我们市可谓独傲函谷险关和杨氏望族。”姜副局长自豪地说。
    说起杨氏与弘农郡的渊源来,史副部长如数家珍。弘农郡是西汉时的一个大郡,相当于今天的省一级建制,下辖11县,范围涵盖如今的河南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其治所就在函谷关。由于地处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之间,位置历代均极受当朝重视。在这里,杨姓于汉唐时期声名显赫,因此以“弘农”为郡望。东汉太尉杨震是弘农杨氏开基之祖。其出仕前曾在如今的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教书育徒20余载,最多时门徒3000人,人称“关西夫子”。杨震为官清正,廉洁自律,曾有“四知”拒贿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四知,何谓无知”。杨家堂号也由此而来。故事是这样的: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
    东汉时期,杨家子孙为官者很多,出了“四世三公”,即祖孙四代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皆为宰相。隋朝立国38年,弘农杨姓中竟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等3位皇帝、28位王爷、6位公侯。到了唐代,其后裔中有杨恭仁等11位出仕宰相。北宋时以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更是武功盖世、满门忠烈,为人所敬仰。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南宋诗人杨万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等,使杨姓扬名于中华民族之林。
    杨氏的“迁移”
    下午,在三门峡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三门峡市文物局专家许永生的书斋,与这位68岁老人的神聊中,记者似乎看到了为海内外杨氏苦苦寻觅的杨氏行程演变图。
    杨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子孙,更是黄帝的后裔。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受封于杨,宠赐杨侯,子孙遂以所封的国名为姓,世居于山西洪洞县。在春秋时期,晋顷公十二年,发生了“六卿之难”,杨姓人差点被满门抄斩。幸存者700多人,被迫渡过黄河,迁徙华阴,在弘农郡的秦岭山脉中分散隐居,休养生息,以图家道中兴。
    在汉时,华阴隶属于弘农郡,从此杨姓便与弘农二字结下不解之缘。而后杨家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杨族中兴时,其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时期,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播迁中心。
    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如今,杨姓人在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到目前,据统计,海内外弘农杨姓已逾6000万之众,在客家大姓中名列第六。在弘农古郡,他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6000万的杨氏后裔谁敢忘却这个老家呢?
    要帮客家人找到根
    与其他海外客家的寻根经历一样,杨氏客家人的寻根也颇费周折。许老先生给我讲了一段他亲历的故事。
    1983年11月,当时作为文物研究者的他到三门峡博物馆考察时,与前来参观的几位马来西亚客人说起了弘农杨姓的郡望就在该市所辖的灵宝。听后,这些客人非常在意,一定要老人领他们前去寻找杨家的祖坟。这是老人第一次带人进杨家村。在杨公祠的残碑前,他们虔诚地三鞠躬。
    原来,他们都是杨姓人。不久前从书上得知其祖上是弘农郡,但就是不知道这个郡是在什么地方,他们从书上查到是在陕西华阴,于是这次不远万里专来寻根。到了华阴,他们兴冲冲地冒着小雨踩着泥泞来到一大片麦田时,被当地村民告知老杨家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很是失望,只好空对着北方的黄河深鞠三躬,垂泪而归。想到三门峡博物馆寻些先人的遗物,不想巧遇老人。热心的老人让他们总算圆了心愿。当老人问他们为何如此在意祖先在哪里时,一位客人说的那句颇像诗句的话至今让老人记忆犹新。他说,客居他乡,身如浮萍,只有寻到了祖根,才觉得有了立命之本。
    这句话让老人陡然间看到了一个博大而且有深意的研究课题———姓氏,他说他要帮这些客居者找到家、找到根。于是,他开始研究姓氏、研究客家。多少年来,他遍寻古籍、奔走四方,透析杨氏、许氏,管窥客家、郡望,到今天俨然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客家研究大家。
    留守的“杨族”
    下午5时许,灵宝市西紧邻陕西潼关的豫灵镇杨家村。记者看到,在绿树青山的掩映下,供奉着杨氏先贤杨震的杨公祠和杨震教书育徒的三鳣学堂遗址及学堂洗笔池显得是那么的清幽古朴。
    在这里守看杨公祠的杨立法老人今年已53岁,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老人已自愿义务守护祠堂9年了,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先到这里打扫一番,静候杨氏子孙的到来。他清楚地记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那纷至沓来的海外客人们的神情是多么地虔诚。他们来村时,老人与他们的话总是说不完,去外地,老人也不忘自夸———俺有一家子在海外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来访者就没有断过,在看过故地后,不少华侨捐资当地办教育、搞旅游,令这些整天里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得到了不少帮助。年轻的村支书马建军激动地说,我们村5360口人绝大多数是杨姓,这些年来,他觉得他这个小村离南方、离世界是那么地近、那么地亲。
    与国内其他姓氏研究者一样,为了给客居他乡的老杨家人提供更多的帮助,灵宝市多年来对杨氏文物的研究保护一直都异常重视。1984年以来,他们已对杨氏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保护,2002年8月11日成立了中国灵宝弘农杨氏研究会。2002年春,他们拟建设三鳣书院风景区,让客家杨姓在美景中访亲拜祖。9月17日,当记者到杨家村拜谒杨公祠时,就看到了当地请专家设计的规划图。

特派记者杨振东9月17日发自灵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四)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四)
京襄城的千年牵挂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19日)

来源:郑州晚报
先是安居于此,继而又图大业
荥阳是郑公发迹地
    与郑姓客家人攀谈,他们都爱说自己是荥阳郑姓,不知底细者常常一头雾水:到底郑氏和荥阳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9月18日上午8时许,在荥阳市史志办,记者从皓首穷经了大半生探寻这一问题的史学专家周显才处得到了答案:京襄城是郑氏始祖起家的地方。
    周老先生年届八旬,说起郑氏与荥阳的联系可谓如数家珍。他说,郑氏与周朝姬姓同源,属于以国为氏类。郑氏老祖宗郑桓公相中了京襄城并安居于此,之后其子郑武公又定都京襄城,并完成大业,由此引出了海内外郑氏客家人与荥阳的不解深情。
    周老先生指着《史记·郑世家》中的一段记载讲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友于林(今陕西华县东)任郑国国君。姬友即郑桓公。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出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此时,西周建国已有300多年,诸侯强大,王权旁落,幽王重用奸臣,宠幸褒姒,王室内部矛盾激化,加之戎狄威胁,形势严峻,文武百官都在谋求安身良策。郑桓公多次上书进谏未能奏效,看着周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他忧心忡忡,遂请教掌管王朝古籍的太史伯。太史伯为其分析了周围形势,建议他可先到地处荥阳广武的虢和地处新密市交流寨的郐之间的地方借一块地安置家小财产,等这两个国家反叛周朝时可借机进行讨伐,同时还有可能收复附近8个小国。桓公依计行事,于公元前772年将眷属、亲信、家产安顿在虢、郐之间,北距虢国都城20公里、南距郐国都城27公里的“京”居住下来,史称“虢郐寄孥”。“京”就在今天的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村。
    桓公虢郐寄孥的第二年,西周王室的申侯勾结犬戎兵临镐京,发动“犬戎之乱”。不久,幽王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桓公为国捐躯。郑世子掘突袭位,他就是郑武公。周平王继位,周室东迁今天的洛阳。东周开始了。
    郑武公协助王室东迁,功在朝廷,继桓公任王朝卿士。为了兴建郑国,于公元前769年向南灭了郐国,两年后又向北灭了虢国,并把8个子男国纳入郑国版图,代替其父桓公实现了当年太史伯的预想,史称“武公之略”。这样,京襄城便成为郑国东迁后的第一个都城。此城呈“日”字形,面积约3平方公里。国势渐强的郑国与东周不久便在地盘上发生争执,关系恶化。周平王收回虎牢以东的“武公之略”之地,迫使武公放弃京城,至郐国故地去另建新都,即今新密市曲梁乡交流寨村古郑城遗址。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死。次年,郑世子寤生嗣位,是为郑庄公。至郑文公嗣位前的70年间,郑国第二都城在新密市。郑文公嗣位后,又兴建了郑国第三个都城,这就是今日在新郑考古发掘的“郑韩故城”,从而奠定了郑国400余年基业。郑国传至14世郑康公,共14代,23君,431年,于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康公堂兄幽公之子、15世鲁公迁居陈(今淮阳)、宋(今商丘)之间,袭南里君,以国为姓,郑氏始于此。
    虽历千年,但分散在荥阳各地的武公陵、大里村宗祠和老上街宗祠、郑国长城等古迹遗址都无言地见证着郑公在荥阳的创业历程。据介绍,自1994年以来,海内外郑氏宗亲1.6万多人先后来到这里访祖寻根,其中少将和副部长以上的有37人,有影响的企业家178人。
    由于郑国曾在多地定都,这些城市都纷纷打出了郑氏祖籍牌,向海内外郑氏发出邀请。一时间,郑氏研究和联谊在多个地方如火如荼。对郑氏老乡,故乡人的热情火辣辣。
    “既然自己这个地方是先祖进河南后精心选择的起家之地,又是第一个郑国的定都之地,荥阳人便认为自己理应承担起联络海内外郑氏后人、共缅先人伟绩、共图发展的重任。”世界郑氏联谊中心秘书长郑朝增动情地说。
祖地钟灵毓秀,史上名人众多
客家郑氏钟情“荥阳”
    如今,令荥阳人自豪的是海内外郑氏宗亲都自称“荥阳郑氏”,这因为他们的郡望之地是荥阳、堂号是“荥阳堂”。
    在海内外不少郑氏聚集地,人们都能看到“荥阳堂”、“荥阳衍派”、“荥阳世家”、“荥阳村”、“荥阳里”等字样。泰国郑氏宗亲总会投资600多万美元,建造了金碧辉煌的“荥阳堂”,菲律宾郑氏直接就将自己的组织定名为“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新加坡为“新加坡荥阳堂郑氏公会”,马来西亚为“荥阳联合总会”,还有“加拿大荥阳总堂”、“美国荥阳郑氏宗亲会”、台湾的“荥阳郑氏大宗祠 ”等,以荥阳为名的会、公司、所、场、站等比比皆是。在泰国郑氏联谊总会,连会歌都是“荥阳颂”。“荥阳”二字,饱含着郑氏客家人对故土的浓厚感情。
    他们以“荥阳”为荣,因为荥阳是一个充满光荣历史的古城。不仅仅因为这里有闻名中外的楚河汉界、有见证战火的虎牢关。考古学家们曾在这里发掘出诸多文物和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证明,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荥阳便有了人类文明。崔庙镇的织机洞被我国考古学界称为“中原第一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与龙山文化遗址更是星罗棋布;传说中,轩辕黄帝娶妻嫘祖于今荥阳市环翠峪风景区桑梓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活动地在荥阳及荥阳的西部;商朝第十王仲丁迁都,其都城就在荥阳境内。不但如此,荥阳还是我国诸多姓氏的发源地,源于荥阳的26个姓中,客家姓占相当数量。这是荥阳市一直从事史志研究的老专家程远荃近期发现的新成果。
    有如此值得骄傲的历史,郑姓客家人当然愿意沾沾“荥阳”二字的光了。不过提及荥阳堂出现的直接原因,周显才说了这么一段历史:郑氏传至27世时,有个叫郑奇的人出任西汉时期的河南太守,出于怀念先祖勋业、眷恋荥阳山川灵秀的原因,他举族回迁荥阳,世代繁衍,传播下去,由近及远,发展到“天下郑氏出荥阳”。这就是当今海内外郑氏门前皆书“荥阳衍派”,厅堂内皆悬“荥阳堂”匾额的来由。   
    也许是先祖郑公的庇佑,也许是先地荥阳的熏染,郑氏出了一批又一批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据《二十五史》立传人物的初步统计,郑氏望族入阁拜相,外放巡抚,敕封三公三师,钦任天官,或有文学造诣的人物达443人。从籍贯上分析,唐代以前,大部分籍贯在荥阳。宋元之后,郑氏名人普及到全国各地,尤其明清两代,郑氏名人有2/3出自闽、粤,进一步移至台湾及海外。
    郑朝增向记者随手点出了一系列的郑氏名人。他第一个讲的便是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典故——“卧薪尝胆”。他说在这一故事中,有一个幕后英雄,就是郑姓人郑旦。她是春秋晚期从吴伐越到越灭吴这一时期的巾帼英雄。为灭吴复仇,郑旦在经过训练后被送到吴国做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郑氏后裔出任韩国“水工”的郑国修成的郑国渠至今还为人所称道。东汉时的郑兴、郑众父子,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元代有戏曲作家郑光祖、郑廷玉。明朝有郑和下西洋。清代有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故里同乡热心热肠,异乡同姓纷至沓来
游子回乡报故土
    荥阳市向海内外的郑氏宗亲发出的诚挚邀请,受到了郑氏客家人的热情回应。
    据了解,现在荥阳市郑氏联谊中心已和57个国家、地区的郑氏宗亲组织以及86969个海内外企事业法人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同时,先后参加了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的11次大型国际活动,中原郑氏与郑氏客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郑州及荥阳也先后于1991年、1992年、1994年、1998年、2002年举办了5次郑氏国际性活动。数百郑氏客家人聚集中原,为郑氏客家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了大大的舞台。
    正是在荥阳古京襄城的感召和热情好客故乡人的邀请下,郑氏客家开始不断在这里投资创业。1992年,浙江郑集雨来荥阳投资200万元兴办塑料编织袋厂,如今乔楼镇已成为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编织袋生产基地。1994年,深圳的郑氏宗亲郑文友一举投资2000多万元在荥阳设立了深圳肿瘤医院分院。2000年,浙江郑岩权来荥阳投资320多万元兴办起郑仕酒业食品有限公司,打出了“荥阳醇”的品牌,用纯粮酿造白酒和红酒,如今在南方及海外市场上颇受欢迎。去年,浙江永大房地产公司在荥阳投资1.9亿元打造的“京城花园”也已开建。
    在兴业办厂的同时,郑氏客家宗亲还向家乡伸出了火热的援手。据郑朝增介绍,海南郑先平曾为荥阳教育基金会捐资50万元人民币,为荥阳高中建校大门捐了25万元人民币。香港房产会主席郑汉钧、深圳郑文友等捐献的郑氏教育基金等预计约30万元。福建郑氏宗亲捐出近20万元人民币建广武华侨小学。

特派记者 杨振东 9月18日发自荥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五)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五)
客家人的总根在新郑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0日)

来源:郑州晚报
    新郑:8000万客家人的总根
    石刻的两行巨大脚印,从古老的黄帝故里祠后出发,顺着镌刻有中华五千年历史大事记的青石甬道一路前行,直抵世界第一鼎———黄帝宝鼎坛。这脚印之间,有五个篆体大字———“客家第一步”。
    讲解者说,是从新郑,客家先民走出了南迁第一步。按目前普遍的说法,客家是西晋时从河洛地区南迁的。但第一步从何地走出尚无定论,被后人刻在黄帝故里的这两行脚印是确有其事,还是牵强附会?
    一位六旬史学专家穷其一生得出了一个惊世论点:客家南迁第一步,时间:秦汉之前。地点:新郑。姓氏:芈姓。老人手抚尺高史料言之凿凿。且不论老人的新思维能否得到史学界的认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新郑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出生地,这里是包括汉民族中客家人在内的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并走向世界的地方。
    老人说,水有源,树有根,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往我国南方以及海外的汉族人。汉民族如果像棵树,炎黄二帝就是两条直系根,而每个姓氏犹如一条支根生长在这两条主根上;汉民族如果像条河,黄河、淮河就是两条主干流,而每个姓氏犹如一条小溪,从黄淮往外涓涓细流。老人还列出了出自中原的百家姓,对客家老乡之心拳拳。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从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至三代(夏、商、周),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秦汉之后,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汉民族主要由炎黄族系传承。客家人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史学界和民族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晋代永嘉之乱开始的。其实远不始于此,在秦汉之前已有炎黄族系先民南迁。
    郑成功,先祖郑(今河南新郑)人,明清之际,率军10多万登台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洪秀全,先祖共叔段为郑(今河南新郑)人,后世移居广东花县,曾领导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指着这些新郑后人中的英杰,老人激动不已。
    五千年后的今天,新郑人让久远的黄帝“复活”了———在高高的具茨山上,在喧闹的炎黄广场,在招商引资的各种场合,在讲述故土时的每次神聊,在每一个新郑人的心中。他们的虔诚感动了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于是有了今天黄帝故里如织的寻根拜谒者和真诚的投资创业者……在这些人群中,客家人总是最虔诚的一类。
    让我们一起,站在炎黄的巨雕前,向我们最最久远的祖先立誓:无论时光飞逝、世事沧桑,我们永远是一家亲!
    客家总根在炎黄,而炎黄祖籍就在新郑
    客家始祖“住”新郑
    逡巡在新郑街头,满目的黄帝———轩辕路、炎黄广场、炎黄小区、“轩辕都”柴鸡蛋……与新郑人交谈,从眼神中能分明地感觉得到他们的自信甚至骄傲。黄帝已成为新郑的文化品牌和精神依托。远古的朴拙忠厚与现代的超前灵动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不由意荡神驰。黄帝,这位久远的始祖是如何生于斯、长于斯,并且创业的呢?他的子孙又是如何成为如此一个庞大且优秀的民族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刘文学老先生最有发言权,是他解开了黄帝与新郑的密切关系。”新郑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韩丽如是说。刘文学,66岁,退休前任新郑市史志办总编辑,从1982年开始研究炎黄文化和姓氏渊源,是全省有名的黄帝史专家。
    9月18日,一个静谧的雨夜,我轻轻地叩开了老人的家门。这位六旬老人的悠悠漫谈引我进入了亘古的史前。
    远古时代,在中原的嵩山以东居住着一个最为古老的少典族。这个部族的首领姓公孙,名少典,国号(或族号)为有熊,居住在有熊(今新郑市)。少典生黄帝、炎帝。少典族被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应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地区的中原一带。裴李岗文化因首掘于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而得名。遗址发掘文物展示,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最早的萌生地。
    黄帝和炎帝既是族团名,也是领袖名号,又是具体的领袖人物。黄帝族团继承少典族,仍以有熊为根据地,主要在河南的黄河和淮河流域发展。1998年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发表纪要,确认黄帝古都为中国最古老最早的古都,称之为“中华第一古都”。至今,以河南新郑具茨山为中心及周边地区仅见于史书记载的黄帝活动遗址有30多处。黄帝除以河南为基地活动外,足迹还到达陕、晋、冀、鲁、鄂等地。
    炎帝最早生于有熊国的华阳。《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神农就是炎帝,其母为少典妃,游华阳(在河南新郑北)生炎帝。炎帝从少典族分支出来以后,一支向西到陕西渭水流域一带发展,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建都。还有一支向南发展,最后又回到河南南部,在陈丘(今河南淮阳)定都,成为中原地区一支强大的部族。除黄炎族团外,在黄河中下游还有一个蚩尤族团。其首领蚩尤率众于河南鲁山的滍水一带,在这里发迹,进入黄河中下游济水一带,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族团。
    黄帝居有熊,炎帝居陈,蚩尤居济水,成鼎立之势。他们为争夺土地、人口、财物,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兼并战争。最后,黄帝打败炎帝、擒杀蚩尤,在根据地有熊建立有熊帝国,使版图东至于海、西达陇右、南抵长江、北到釜山,东西南北约1500公里。在这次兼并战争中首次实现了黄帝族、炎帝族与蚩尤族的大融合。
    黄帝姬姓,史书记载有25子,得姓者14人,为12姓,分别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诘、儇、依等。据《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在中原地区不同时代居统治地位的部族,不仅颛顼、帝喾、尧、舜等赫赫有名的领袖族是黄帝的后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集团也都是黄帝的后代。岂止于此,其后的秦、汉、魏、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也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总而言之,居于中原的华夏族,到秦汉之后称为汉民族,以后历代迁居南方的客家人,正是中原汉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少典和炎黄二帝不论从文化上或是血统上,都是如今8000万客家人的始祖。
    早在秦汉前即开始南迁,拓殖吴越
    汉民南迁始于新郑
    说起客家南迁的时间和地点,老人马上激动起来———“其实,客家南迁早在秦汉时期之前就开始了,时间是4500多年前的帝喾高辛氏时期,最早南迁的是芈姓,迁到吴越之地”。
    他的根据是《世本》。中原汉民大批南迁,不始于晋代,而是始于秦。现在普遍说的五次南迁都是指以官绅“衣冠”等为主的大规模迁移。然后,老人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从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至三代(夏、商、周),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秦汉之后,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汉民族主要由炎黄族系传承。客家人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
    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史学界和民族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晋代永嘉之乱开始的。其实远不始于此,在秦汉之前已有炎黄族系先民南迁。在4500多年前帝喾高辛氏时,黄帝的五代孙祝融氏重黎在有熊为火正。“祝融八姓”中的芈姓,《世本》说是越人,很早就迁居长江以南的吴越之地,其后又衍生出白、荆、班、能、苗、项、靳、严、卓、包、屈、钟等姓;“祝融八姓”中的彭姓,《世本》说有迁居地处南方诸稽的。春秋时,楚居于荆,《左传》中楚灵王说昆吾是他的伯父,而昆吾(在今河南许昌)是“祝融八姓”中己姓的封国之一。这说明荆楚的先人也是从中原迁居而去。出自“有熊氏之墟”(今河南新郑)的熊姓,在夏商时已有子孙迁居湖北、湖南,西周时建楚国,战国末被秦所灭,部分熊姓后来成为湖北江陵、江西南昌一带的望族……
    有史书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兵50万,去岭南开发南方,不知留下多少姓氏,这可视为中原汉民大规模南迁之始。《三国演义》中的孟获,不少史书说他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首领,其实他是从中原流徙南中的孟氏。以后就有了普遍说的五次南迁。
    说到此处,老人呷一口浓茶,兴奋地说,你知道不,洪秀全、何香凝、郑成功都是咱新郑人呢。拿着自己的论文,老人轻轻地念道:郑成功,先祖郑(今河南新郑)人,明清之际,率军10多万登台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洪秀全,先祖共叔段为郑(今河南新郑)人,后世移居广东花县,曾领导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何香凝,先祖韩(今河南新郑)人,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画家……
    故土难忘,客家人不远万里而来
    黄帝故里乡情浓郁
    9月19日下午4时许,在新郑市政府,记者拜访了该市办公室副主任、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人赵发军。提起海内外客家宗亲对新郑的感情,赵发军口若悬河。“客家人虽远离家乡或漂洋过海侨居异国,但常怀桑梓,不忘故土。都知道黄帝是他们的祖先,于是连年来到我们市寻根拜祖的不可胜数。他们一般都是在本姓联谊会的组织下,同姓组团前来”。
    他清楚地记得,1992年9月,来自泰国、越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不同姓氏的客家人80多人,在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陈子钦带领下到新郑寻根拜祖。1996年5月,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一行164人到这里寻根拜祖。1997年4月,澳门、台湾企业界、金融界、新闻界、旅游界和香港赖氏宗亲会组团66人到这里寻根拜祖。现在,每年还有大批韩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华侨组团来到这里思古访亲。在寻根拜祖的同时,他们还为新郑市的建设留下了他们的心意。韩国林允华捐资在新郑始祖山上修建了中天轩辕阁。英国华商总会会长何荣佳先后三次到河南新郑寻根拜祖,并捐资修葺韩国王陵葬马坑保护和资助当地教育事业。2000年,香港中华民族国际友好协会举行中华民族子孙千禧年黄帝故里寻根大典,捐资30多万元修建了黄帝故里石坊,美籍华人陈香梅为黄帝故里题词树碑……
    如今,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客家宗亲在新郑投资建厂,总额达6272万元,涉及食品、医药、电子、教育等30多个行业,建立合资、独资、合作企业72家……
    “新郑能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产值近百亿,这些热心于祖根地发展的客家宗亲功不可没。”赵发军动情地说。
   
特派记者杨振东9月19日发自新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六)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六)
地下8米的繁华悲歌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2日)

来源:郑州晚报
 
    史载,公元1126年冬,北宋遭遇“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沦陷,宋亡。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南宋开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此后又逃到镇江,最后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此间,“衣冠踣于道路者相继”,中原人大规模南迁。这便是历史上客家先民的第三次南迁。
    这一次南迁,人口移出的重心就在当年的京都开封。但当记者满怀希望走进这个依旧宋风浓郁的古城,欲亲睹当年客家先民们生活及南迁的遗迹时,除了铁塔、延庆观等古迹因其地势高而幸得残存,和看到一叠尺高的史籍外,其他一无所获。同行的人说:“你想找的一切都被埋在地下8米处了。”
    这是一座城下城。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后2200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相继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东京三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战乱与黄河泥沙一次次将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城掩埋,人们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掩埋在泥沙深处的座座古城,就如“叠罗汉”般叠了起来,形成“城摞城”奇观。当年客家的先民们的一切繁华和悲歌,都被无情地埋在了地底。那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时代啊!在这里,客家的先民享用着世界领先的大规模手工业作坊和工场生产出的精美瓷器和绸缎,吟咏着流传千古的各色宋词;
    在这里,他们的睡梦也是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繁华而美妙……但金军的铁蹄与泛滥的黄河洪水一次又一次地惊醒了他们的酣梦。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在洪水横流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携妻带子举家南迁,他们在南方一个个陌生的小村重建起了家园。…………再一次登上巍巍龙亭。这就是客家先民们曾经顶礼膜拜的方向吗?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地下8米处的笙乐与繁华、凄惨和悲歌……
   
    金人铁蹄所至,宋廷且战且退
    大宋官民忍辱南迁
    9月20日晨8时,阴云压顶,冷风习习。从古时百官上朝的台阶拾级而上,我站在了历史上开封城最最荣耀的位置。这就是曾辉煌百世的金銮殿吗?这就是客家先民们千年前顶礼膜拜的方向吗?河南省史志办退休干部、省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谢钧祥,对客家先人这次南迁有深入的研究。提起这一段悲怆历史,谢老不由叹息声连连。北宋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在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东京城中公私积蓄被洗掠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1127年5月,宋徽宗之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为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此后又逃到镇江,再逃到杭州。据《宋史》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记载,从金兵攻占东京到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的一段时间,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迁。东京失陷,城中官绅士民大批出逃。宋高宗赵构南逃,相随“衣冠踣于道路者相继”,跟着他南逃的人难以计数。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扬州,大肆掳掠后,烧城北撤,继而又向浙江、江西和湖南推进,先前迁到江淮一带的中原人被迫渡江继续南移。宋高宗小朝廷一逃再逃,金军紧追不舍,1130年破明州、定海,继又自赣入湘、掠潭州。后由于韩世忠、岳飞等将领以及义军的奋力抵抗,金军北撤,淮南始无金军。1134年9月,金与伪齐军渡淮大举攻宋,“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直至孝宗朝,“中原归正人,源源不断”。

    举国南迁,把先进的生产力带到了南方
    南国的意外收获
    这次中原大移民,较大规模地持续了约40年。上自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包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以及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人员,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超过了以往历次迁徙,迁移人口所包含的姓氏也难以统计。此次南迁的中原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最多,其余还有一些人迁到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这次移民称得上是举国南迁,因此,相当部分的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生产力转移到了南方,使南国得到了不少意外收获。
    迁往浙江的,主要定居在杭州及周围的一些地方。他们中既有大批来自开封的北宋皇族、文武官员及各行各业的民众,又有不少河南其他地方的移民,可谓“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其笔记中说:“大驾初驻跸临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辏。”可见浙江、尤其是杭州一带是中原移民的重要聚居地。北宋政府曾在开封兴办许多大型手工作坊,仅军器监就有工匠8500多人。这些官营手工作坊及开封众多的私营作坊、商店等,大部分都随赵构南迁,到杭州重操旧业。除去浙江,中原人迁入人数江苏最多。这是因为宋高宗赵构南逃时,曾驻跸江苏的扬州、镇江、南京等地,南宋管理宗室的机构西外宗正司也先后迁至江苏的扬州、高邮等地。迁入福建的河南人,分布于宁化、上杭、仙游、、福州、建瓯、建阳等地。
    回望客家先民南迁前的生活,以繁华闻名
    那曾经的繁华荣耀
    这一次南迁前,客家先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翻开史籍,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时代。开封位于黄河南岸,本名启封,意为“启拓封疆”,由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修建,有近3000年的历史,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的名讳改称开封。这里是七朝古都,包括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北宋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这里就随着宋太祖的南征北战成为了全国的首都。金灭北宋后为避蒙古也将国都逐渐迁移到了这里。其中最有影响的还是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城,包公、杨家将的故事都是从这里流传千古的。1000年前,北宋国都东京城是一个“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在开封建都的7个朝代,以北宋的168年历时最长。这段时期,开封的繁荣达到巅峰,人口百万以上,全城3道城墙、4条运河、33座桥梁、四条御道纵横交错,车水马龙、舳舻相连。这些,从有“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见一斑。“歌楼酒市满烟花,溢郭阗城百万家”,诗歌形容了北宋时期的开封的繁华,另外,史书也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的对外关系。那时,全国上下都开始大规模开采冶炼煤、铜、铁等以前难以利用的资源,采煤已采用接近近代采煤的技术,使得宋都“汴京数万家,尽仰碳(煤),无一燃薪者”。这时开始用灌钢法炼出了质地上乘的“真钢”,丝织业、瓷器制造业也空前繁荣。人们的衣着花色品种繁多,绢有50多种、绫有27种。海外贸易也空前火爆,与几十个国家频繁发生贸易往来。宋词流行一时,涌现出了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传统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佳作频出,一直传诵至今。

    “城摞城”沉睡地下,直到有一天被偶然触及
    大宋京都仅存硕果
    “今开封城内大多数的古迹也是北宋时期遗留下的。”当得知记者急于探寻大宋时开封城的胜迹时,一直在古都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封市文物管理处处长、研究员丘刚说。但我又被告知,留下的都是当时被修建在高处的建筑,因为低一些的都被战乱与河水泥沙掩埋后神秘消失。直到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开封龙亭湖底清淤过程中,发现了规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遗址。据史料记载,周王府正是在宋、金皇宫基址上修建起来的,于是又经开挖,东京大宋城终于呈现在考古工作者面前。历经20年考古发掘,直到2002年初,我国考古学家才证实了这一惊世发现,在古都开封地下3~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3座国都、两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其中,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余米,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金汴京城约6米,明开封城5~6米,清开封城约3米。传说中开封城下“城摞城”从此撩开了神秘面纱。客家的先民们肯定不会想到,当年的战争与洪水灾难居然创造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

特派记者 杨振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站(七)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七)
——这里孕出夏王朝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3日)

来源:郑州晚报
 
    颍川郡:华夏文明从这里起步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你是否知道大禹的家乡,就是为客家人所推崇的颍川郡的首府———禹州呢?
    在很多客家人的族谱上,都能看到颍川郡的字样,与这些客家人攀谈,他们也都为自己的祖先出于颍川郡而自豪。颍川到底是什么地方,能令其移民后裔如此敬仰呢?除了它是大禹的故乡外,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涂山和今浙江的会稽与夷夏诸部落首领会盟。这次会盟,历史上称为“涂山之盟”,通常被学者看做是夏王朝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在首都阳翟钧台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首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确立。
    阳翟,即是今天的河南禹州。此后,我国开始出现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赋税条律,国家的基本框架也大致形成。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都是在禹州进行的。这使得禹州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禹州又成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颍川郡的郡邑。据史载,那时的颍川已相当繁华,辖“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堪称全国最大、最富有的城市。
    《史记》载:“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传说中的稀世宝物“凤皇”、“神爵”,能在颍川大量出现,或许正是因为那里的繁华和富有吧。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悠久的文化熏陶,自然而然地使这片土地成为孕育出无数优秀儿女的沃土。这里形成了陈、赖、韩等姓氏,也走出了少典、许由、大禹、夏启、太康、仲康、少康、吕不韦、张良、晁错、徐庶、司马徽、吴道子等名垂华夏历史的人物……
    勤劳的客家人的祖先,也是创造出这个奇迹与财富的众多力量中的一支。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从这片土地走了出去。面对分布在五湖四海的8000万客家人,回忆起古老颍川郡身后繁华的历史,我们怎能不相信,无论身在故土抑或新家园,那些勤劳的客家老乡,都一定会拥有更美丽的梦想,并且将它实现呢!

偏居城外的小山村孕育出盛唐大画家吴道子

    它的历史充满荣耀

    ■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乡
    ■曾建立我国最早的朝代夏王朝
    ■秦时中原最大郡,人口已近150万
    9月21日正午,天高云淡。
    在禹州市的十字路口,一座巨大的石雕迎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巍巍矗立———那是大禹当年治水的英姿。也许在今人看来,他发明的疏导治水法太简单,太容易了,但在混沌初开的远古,那却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创举!
    大禹的家乡,就在客家人所推崇的“颍川郡”的首府——禹州。翻开历史,我们轻易就能找寻出孕育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之地的最初的辉煌。
    《史记》记载:“始皇初并天下,削罢列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郡,与内史为三十六郡也。”而作为秦朝这个大一统国家三十六郡之一的颍川,当时有多大的范围呢?《后汉书志》有文:“颍川郡,秦置。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可见辖区之广、人口之众。
    郭水林,一个地道的禹州人,现年63岁,退休前任禹州市政协副主席。老人研究了大半生的大禹和颍川郡,提起这段距今已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他依旧兴奋不已。他说,秦时的颍川郡,辖区相当于今天的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师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在当时,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郡。它的治所在禹州,时称阳翟。老人说,颍川在历史上是个神奇的地方。《史记》载:“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凤皇”、“神爵”都是当时传说中的稀世宝物,能在颍川大量出现,实在令人称奇。
    古郡的治所禹州,也是很值得从这里走出去的客家先民后裔称道的。早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禹州即有居民从事农、渔、牧业活动。大禹在这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朝代夏王朝,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多民族统一局面,它“咸有九州、协和万邦”,是我国国家形式的开始,因此被称为“华夏第一国”。作为夏王朝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禹州在当时被称为“富冠海内”、“天下名都”,这与包括客家人祖先在内的禹州的早期居民,对颍川平原开发、建设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三大姓氏源出颍川
    ■陈氏———陈元光设置漳州,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
    ■赖氏———南北朝时避乱江西,在当地迅速赢得响亮名声
    ■韩氏———以“颍川”为堂号,虽迁居异乡,仍以是颍川人为荣海内外所有的陈姓都有一个共同的堂号———“颍川堂”。
    翻开厚厚的史料,郭水林讲起颍川堂的历史。
    “陈氏为舜帝之后,最初在妫纳河边居住。周武王灭商以后,将舜帝的后裔妫满封于陈,同时,把长女元姬嫁给妫满,子孙以封地为姓。陈亡后,为避战乱,裔孙世居颍川,后代因此把陈氏堂号定为‘颍川堂’”。
    据史料记载,虞舜的八十一世裔孙———东汉桓帝时的陈实,是颍川陈氏家族的共同始祖。目前,台湾的陈姓,绝大多数都出于“颍川堂”,或“颍川堂”陈的其他支派。陈氏族谱中,较为有名的人物还有一位,就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是唐代初年光州(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字廷炬。唐高宗时,他随父亲扬鹰将军陈政到达福建戌守南疆。陈政去世后,他接替父职,并于永隆年间(公元680年)击败潮州盗贼。随后,他向朝廷奏请在泉州和潮州间设置漳州,自己亲自镇抚,传播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发建设闽南。千余年来,福建民间感念他的开拓之功,尊他为“开漳圣王”,世代香火不断。
    与陈姓一样,出自这片沃土的还有以颍川为堂号的赖姓。现今能看到的不少史籍上,均有“赖氏以国为姓,望出颍川南康”的说法。这个著名姓氏,来自春秋时代的赖国。赖国当时所处的位置,就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与《姓氏考略》一书中,“最早的赖姓家族出于河南颍川一带”之说相合。南北朝时期长期兵荒马乱,使得中原人士纷纷南渡避乱,造成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赖氏先人便在此次南迁之列。落籍江西后,他们很快便在当地作出了一番成绩,并赢得了响亮的名声。
    也许是源于颍川在当时的魅力,不少姓氏的先人迁居异乡后,便以“颍川”为堂号,至今,他们的后代仍以自己是颍川人为荣。韩姓就是有着这样执著心理的姓氏之一。韩姓始祖的封国,是3000年前周室诸侯国的韩国,在今陕西东部及河南西北部一带。据《风俗通》记载,韩姓源自姬姓。春秋时代,周文王的后裔武子因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他的子孙就按照当时的惯例,以封地为氏。后来,韩武子的裔孙韩景侯把国都从平阳迁到阳翟,即现在的禹州。战国时,韩国被秦始皇所灭,但其宗室继续以韩为姓,大多聚居在河南的颍川。
    颍川虽是不少大姓之源,但在颍川故道停留多日,记者却发现很难找到这些大姓遗留下来的确凿痕迹,关于他们后人的传说也甚少。问及其因,长年从事颍川历史研究的老专家教之忠说,中原的战乱太多了,大姓纷纷南迁,使得这些原本是颍川望族的大户,在家乡反倒没有留下多少后人。

    这里诞生画坛圣手
    ■远道而来探看、上香的客家人,为有这么一位人品高洁、艺品超凡的同乡骄傲
    离禹州城十余里,有个鸿畅镇,镇上背靠九龙山有个小山村,叫吴村。村里坐落着一座古老的祠堂———画圣祠,这里,敬的是盛唐大画家吴道子。
    这座祠堂,建在小村一个角落,显得有些许冷清,没有香火的痕迹,没有如织的人流。但或许,远离喧嚣的高雅,正是画圣本人的追求,为人为画的境界吧。
    村里的一位老者说,以前来祠堂拜祭的多是一些学画的孩子。不过,近年来,常常有不少西装革履的人来到这里探看、上香,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家人。他们介绍说自己是颍川人,为有这么一位人品高洁、艺品超凡的同乡感到骄傲。更有不少客家来访者不辞劳苦,攀上颍川西边的具茨山,找寻当年祖辈的足迹……
    这就是魂里梦里百般牵挂的故土吗?或许,在这些客家人的梦中、眼中,颍川一如其祖辈开拓时那样钟灵毓秀吧。

特派记者 杨振东 游晓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田到海南难以摆脱的宿命 

金田到海南难以摆脱的宿命  
特派记者 李红军 于茂世 齐岸民 许笑雨/文 李红军/图
10月15日上午8时,广州市先烈路上的黄花岗公园,祥和而安宁,人们三三两两,悠闲地散步或晨练,就连公园里的各种树木、花草都显得那样从容、无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李微女士静静地伫立着。她说,每天早上,她都要来这里晨练,都要经过这座巨大的陵墓,在这座墓里,有她丈夫的“家里人”。她说的丈夫的“家里人”,是“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周增,客家人。
  李女士也是客家人,她和丈夫为有周增这样的亲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据有关资料介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一半以上是客家人,他们在改天换地的革命中张扬着客家人的精神。
  综观中国近现代史,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乃至辛亥革命、南昌起义,客家人在其中都作用重大,他们将客家人舍生取义、顽强执著的精神融入民族大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客家人超越了“被迫迁移”的“宿命”,而以一种主动进取的姿态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将客家人骨子里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和坚忍不拔,升华为一种狂飙突进的精神。
  在所有教科书里,关于太平天国的记叙都没有提及客家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实际上,太平天国被称为“客家天国”,是一次基本由客家人悲壮完成的起义。
  在几天的时间里,记者长途奔波,从福建长汀到广西金田,跨越广东省,再从广西金田出发经广东海安渡琼州海峡到海南,然后从海南回渡广东海安到中山、广州,全程4000多公里。
  前往金田的路,许多在修,我们10月12日从福建长汀出发,到达广西金田已是13日的下午了。
  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出金田镇几分钟,就有一座土岭映入眼帘——这便是金田起义旧址了。公元1851年1月11日,震惊世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这里爆发。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客家人写就了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也写就了中华民族抗争史中悲壮的一章。
  这座土岭在金田镇西,叫犀牛岭,北连高山,南接平原,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犀牛岭北端,高高地立着一个塑像,那是洪秀全的塑像。洪秀全塑像正前方的草坪,就是当年太平天国的练兵场。
  “当年,太平军将士就是在这里列队布阵,摸爬滚打,个个练就一身功夫的。”年近五旬、在这里做了20多年管理工作的陈永湘先生言语里透着自豪。
  如今的练兵场长满了荒草,地势也不太平整。解放前,这里建有一所小学。1977年,小学搬走了,但练兵场的原貌已遭到破坏。
  淡去了金戈铁马,没有了号角令旗。极目望去,练兵场上只有两三头牛在吃草。
  紧挨着练兵场,有一片被土墙围起来的平地。相传,这里曾是明朝大藤峡瑶民起义领袖侯大狗的营盘。营盘长35米,宽22米,四周土墙高3米。营盘中间有拜旗石,也叫旗杆石。金田起义时,太平天国的大旗就固定在拜旗石上。相传在起义之前,洪秀全派心腹于拜旗石旁秘密挖了个土坑,将太平天国的杏黄大旗放在伪装好的坑上。起义那天,洪秀全领着会众拜旗,拜完后,天国大旗居然自动竖了起来,附着在拜旗石上。于是会众坚信洪秀全是上帝派来做天王的。在“恭祝万寿”的朝拜声中,洪秀全宣布起义,正式打出“太平天国”旗帜。
  一场如火如荼、席卷全国、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从此开始。
  去年,陈永湘先生他们搞了一个电动旗,想重现往日太平天国起义时的一幕,但后来因为没多少人来,电动旗就闲置了。
  起义后,太平天国所向披靡,东出江口,北上武宣,进军象县,回师紫荆……最终定都南京,达到极盛。
  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客家天国”,因为领导太平天国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客家人,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正是这些客家领袖改写了中国历史。
  当时的太平军将士都扎着一个头巾,这是洪秀全为太平军制定的统一标志,而这标志其实就是广东客家人的日用服饰。
  站在犀牛岭上,能够看到不远处的紫荆山,它被淡淡的雾霭环绕着,显得神秘而朦胧。就是在那里,在那个被群山环抱的紫荆镇,洪秀全利用教私塾的机会,宣传自己的观点,发展拜上帝会成员。
  “洪秀全是客家人,会客家话,这一带客家人多,有利于他开展工作!”陈永湘说。
  按照历史教科书,洪秀全选择金田举行起义,是因为清政府在这里统治薄弱。但实际上,选择金田举行起义,洪秀全的客家身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地区多半都是客家人,而洪秀全也是客家人,他的语言和生活习性与客家人是一致的,这是他最有利的条件,简单来说,沟通和交流不是问题。
  客家人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都是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的骨干。韦昌辉就住在金田村,在他家里,拜上帝会成员开了12架铁炉,夜以继日地打造大刀、长矛。
  金田村内,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故居占地约二亩。当年,拜上帝会总部从紫荆山搬到这里后,在打造武器时,为了掩人耳目,韦昌辉让人在旁边的月池养鹅,借鹅的叫声掩盖打造武器的声音。
  前往紫荆镇的路不好走,路开在山壁上,临着江。问路时,一位徐姓男子很是自豪:“我是客家人,我们这里的人都是客家人!”
  紫荆镇的人们已把前尘往事忘记殆尽。洪秀全曾经发起组织拜上帝会的地方和别处相比,也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有的只是忙碌的人,忙碌的客家人,一位大嫂在煎包子,那包子与河南的形状一样,只不过裹馅用的是米面。
  出山的路一样难走,不同的是,走出大山,前面就是坦途了。洪秀全走出了大山,带着太平天国将士征战南北,最后做了天王,成了大气候。
  有关史料载,洪秀全的祖籍原在嘉应州(梅县)石坑镇。花县官禄 洪氏族谱中说,洪秀全远祖由安徽省盱眙县(今归江苏)辗转迁至广东丰顺,再由丰顺迁嘉应州(梅县)石坑镇。至清康熙、乾隆年间,洪秀全的太祖英伦公随其父由石坑镇迁往花县居住。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冯云山是花县客家人,与洪秀全同学;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均是广西客家人。天京失陷后,康王汪海洋率领太平军的残部到嘉应州,与清军左宗棠对抗一段时间后,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灭。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说:“太平军起于嘉应,灭于嘉应。”
  成就洪秀全的,是客家人坚忍不拔的耐力,是头可断血可流的决心和勇气;绊倒洪秀全的,是“窝里斗”。所以在几十年以后,取得了辛亥革命胜利、以“我就是第二个洪秀全”自称的孙中山,发出了焦虑的呐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太平天国的失败,成为客家人第五次大迁移的重要起因之一。
  因为洪秀全,客家人聚居地梅州遭到屠戮;也因为洪秀全,花县(现广州市花城区)官禄 村惨遭“屠村”。
 2003年10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洪秀全的家乡官禄 村。“这村当然不是原先的村了,宣统年间辛亥革命时,流亡在外的洪氏族人纷纷迁了回来,在这里重新建起了村。”洪秀全故居管理处的王女士说。
  官禄 村不大,统共300多口人,都是客家人,都是洪氏子孙。洪秀全故居在村边,是一个大院。大门右侧的“洪秀全故居”,是同为客家人的郭沫若题写的。故居内的房、路显得很是干净、整洁。
  在清军“诛九族”时,洪秀全故居被彻底焚毁,现在的故居是1959年经考古挖掘复原的,1998年曾维修过。故居内有一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是洪秀全青少年时期亲手种植的,距今有170多年了。太平天国失败那年,这棵龙眼树被雷电从中间劈成两半,当时清军曾扬言:“谁敢再造反就像这棵树一样遭雷劈死!”事实上这棵树非但没死,还长成了一棵大树。1959年9月,革命老人谢觉哉来到这里,曾题诗一首:“天下理想今实现,扫尽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载龙眼树,年年展眼看分明。”
  太平天国后,在“驱逐客家”的政策下,客家人开始了第五次大迁移。
  但这一次可供选择的余地已不多了。自西晋永嘉以降,经唐末、北宋、明末几次大迁移,客家人已经从中原走到了沿海,接下来该往何处去?
  于是出海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走到了沿海。现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直面海洋了——到海南、台湾去,到南洋群岛去,到美洲去……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犹如驶向理想彼岸的船,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起点。接下来,向着海,向着一种新的未知,客家人又开始了自己的宿命——迁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6: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依旧在 

青山依旧在  
刘书志

  将这组以扬州和南京为载体写客家的稿件读毕,已是在赣南的赣州了。既然伙伴们采访之后驱车便走,于途中构思,在膝头撰稿,作为“第一读者”的一分子,也就随之“享受”阅读了,这便是进行式采访、移动式发稿的甘苦所在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下榻处不远便是郁孤台了。眼前稿件中是客家人的维扬风骨和金陵豪气,心中却时时翻腾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稼轩名词。开始是自我怀疑这种“链接”的错乱,细思量,方感觉到稼轩词、客家精神状态、自己的阅稿心境有种内在的关联。你想吧,一部客家迁移史,就是西晋之后的中国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丧乱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漂泊迁移时的路途维艰与心中怅然,求生图存中的胸中抑郁和坚忍不拔,奋起抗争的凛然气节和生死两抛,一路走来,客家人群体和无数个体的生命方式再也不是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而是鲜活地展示在你的面前,怎不令人在“江晚正愁余”的游思飘过后,焕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悲壮之气。
  中山陵前话中山,伙伴们都颇有感慨,从孙先生的客家血脉到知识结构到精神境界,得出的认识是,正是这些元素的会聚,给了中国一个轰塌封建制度的“孙大炮”。之所以相为比邻的明孝陵比中山陵“气派多了”,就因为中山先生超越了推翻一个皇帝自己做皇帝的历史怪圈,也不会去标榜“反清复明”迎请一个似真而假的前朝“遗脉”来糊弄国民,而是明白地提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主张。这个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既是客家的,更是中华民族的。
  于是,当两位大学生知道我们的来历后道:“哟,‘文化苦旅’呀!”伙伴们都笑了,“是文化之旅。有点儿累,没那个‘苦’字”。
  从客家的祖根宗源而来,一路抚摸着客家先民留下的中原文化印痕,车上的报社字样、车牌标记和采访服是我们的身份证,由此我们被认同,由此就有客家亲人主动前来攀谈……
  “史可法不仅是我们扬州人的骄傲,更是你们河南人的骄傲啊!”——这话,我们收下了,谨代表客家故土的9600万父老乡亲。

河南报业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