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3|回复: 14

风雪北京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2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猴1233 于 2011-4-5 08:55 编辑

风雪北京行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2009年的初冬,北京下了第一场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毛泽东的这一首《泌园春。雪》把我带进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把我带进了气势磅礴的皇家殿堂。

一、旅途中
火车从龙川出发,经信丰、吉安、赣州、九江,沿京九线北上。
南国的山峦,层层碧绿、郁郁葱葱。铺天盖地的松树林、杉树林、桉树林,迎面扑来,令人目不暇接。
疾驰的火车不时惊起鹧鸪、白鹇、斑鸠腾空而起。
如诗如画的景色使人恍若进入童话世界。

月夜里,列车驰过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钢桁梁九江长江大桥。浩瀚的长江从桥底下匆匆流过,下行的轮船,船首激起白色的浪花在车窗外一掠而逝。另一边,公路引桥的灯光形成几串火龙一直延至天边。
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万里大河,渐渐地消失在暗夜的朦胧中。

清晨,列车运行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在寒风中摇曳的是那些光秃秃的杨树林。
在树林的间隙中,绿油油的小麦苗在抖擞着柔软的叶片,彷佛在告诉我们一场瑞雪即将来临。
华北的农居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几户民居组成了一个小村落,百户以上的村落并不多见。
在田地里,不时可见突起的小土堆,两、三个聚在一起,其实这是当地人的坟墓。坟墓上没有墓碑,最多只种下几颗柏树。
远处,星星点点地出现了泛白的雪滩,不知不觉间这些雪滩又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雪原。
几只喜鹊、几只寒鸦在林间、在雪地上嬉戏着、蹦跳着,一片静谧、祥和的气氛。此时列车上传来了粗犷、嘶哑的男低音:“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这是一首前苏联故事片《幸福的生活》的主题曲,几十年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虽然车外的情景与曲中的“红莓花儿开”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我心中仍然感到和谐及振颤,这就是艺术与受众的共鸣吧。

列车悄悄地停在山东聊城站,纷纷扬扬的大雪不期而至。无数美丽的、六角形的雪花缓缓地飘下来,老天恍若一个顽皮的小女孩,将自己雪白晶莹的礼物送给路上的行人,送给无边的田野,送给铁路、学校、城镇、乡村……

火车从聊城站往北运行,不到一小时的行程,便来到山东省梁山县的黄河边上,跨过孙口黄河特大桥,便是河南省台前县境内。
梁山县因《水浒传》的梁山泊而得名,在颐和园的千米长廊上还刻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故事。
孙口黄河特大桥全长6685米,148口孔,151个墩台,是黄河上最长的双线铁路桥。
火车在大桥上一晃而过,留下的只是那几幅隔着车窗所拍的模糊照片。

无垠的雪野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把我们送进了傍晚的首都北京西站。健夫弟已经在站台上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因闲极无聊他乘机在车站上练那缙云山道家的桩功,旁边的“保安”在附近徘徊了许久,不知何方神圣在此玩……
黑色的“别克”行驶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大街上,周围挪动着的是无数汽车灯光及汽车尾灯组成的白色或红色的海洋;两边的摩天高楼鳞次栉比,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怪陆离……
“这车前几天是在接钟南山院士,如今接的是逸然兄。”健夫弟微笑着调侃地说。我说:“在北京,厅局长多如牛毛,中科院院士也只能与我等庶民乘坐同一档次的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13: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观察和描写真好。。

我住了2年多了,都写不出这些东西。。当然感受还是挺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跟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猴1233 于 2011-4-5 08:42 编辑

二、天安门、故宫……
翌日上午七时许,天上下起了雨夹雪,气温下降到摄氏负2度。
我们从朝阳门的住地出发,乘地铁去天安门,途经一条宽敞的过街隧道。一位流浪歌手弹着电子吉它在隧道里放声歌唱,旁边一位漂亮的藏族小女孩伴着高亢嘹亮的歌声在翩翩起舞。地摊上摆着许多藏族饰品、法器,一位黝黑的藏族大娘追着我们在喊:“买一个!买一个!”。

天上的雪愈下愈大,蝶儿一样的雪花在天上飞舞着,车顶上、树叶上、栏杆上无不披上一层厚厚的雪毡。

据说北京的地铁票价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人们只要花上两块钱就可以在北京兜一个圈,而且你只要不出站,这个圈还可以继续兜下去,直至地铁站打烊为止。
我们从朝阳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建国门站,再换乘地铁1号线至天安门东站,全程5、59公里。

从天安门东站出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就在眼前。只见大雪飘飘然然地往下直洒,黄色的琉璃瓦上、白玉栏杆上、绿色的墙树上都是一片雪白……
天安门前面依次是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广场两侧还有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天安门在明、清两代是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即“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承天门又更名为如今的天安门,意即“受命于天、安邦定国”。
游览北京,天安门肯定是首选之地,进入天安门的门票为十五元。
金水河上共有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统称为“金水桥”。金水桥桥面略拱,形如彩虹。中间最突出的一座桥,雕着盘龙柱头,古时只有皇帝一人通过,亦叫“御路桥”,其余依次叫“王公桥”、“品级桥”、“公生桥”。
金水桥南东西两侧,各有盘龙的汉白玉华表矗立,气势非凡。
御路桥上武警战士肃穆站立,在漫天大雪之下目视我们与众多中外游客进入券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4、7米。城楼上还有60根朱红色的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就,平整如镜。流光溢彩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覆有黄色琉璃瓦。其建筑形制是九开间,进深五间,以示皇权的九五之尊。檐楼的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檐楼的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及吉祥图案……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古时只有帝皇出入,刚才我等芸芸众生亦由此门进入,大家都过了一下皇帝瘾。
我们沿台阶攀登而上。据说天安门城楼的台阶在1970年以前,一共有一百级之多。自1970年改建以后,其台阶有4层67级。台阶虽是寻常之物,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并非一般百姓可以攀登此物。在明清两代,天安门是帝王登基之处。在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婚娶。布衣小民仰望亦难。
伴着飞舞的雪花,我们登上了久已神往的天安门城楼。站在城楼的红地毯上,眺望着远处雪幕中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及毛主席纪念堂,不禁思绪万千: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七十四年前的“一二、九运动”、六十年前的开国大典、不久前的世纪大阅兵……
几百年来,天安门广场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瓦,无不深深地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故宫——明清两代的紫禁城。
自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紫禁城的建制即有“六和”、“六安”之说,寓意内和外安、六六大顺。
“六和”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门、协和门、熙和门;
“六安”即: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清朝统治者渴望和谐、稳定、平安、顺利的意愿,尽表于此。

我们离开天安门,随着前面参观的人流,踩着御道的冰雪,穿过金碧辉煌的端门(端门城楼在天安门后,没有对游人开放),来到午门前的广场。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方位,“子”是正北,“午”是正南,故宫的南门也就叫午门了。
威严的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形成一个矩形的广场。正中门楼,九开间,进深三间,重檐黄琉璃瓦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廊屋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雁翅状,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五峰突起,故俗称五凤楼。
在午门之后,金水河蜿蜒流过,五座白玉桥横跨其间,走过白玉桥,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就矗立在眼前。
太和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又更名为太和门,此后太和门的称谓一直延至今天。
太和门的建制与午门一样,九开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为一千三百平方米,顶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均施于和玺彩画。
太和门前还陈列有铜狮一对,铜鼎四只。铜狮为故宫中最大的一对,左雄右雌极为凶悍。
在明清两代太和门曾是御门听政之处。
(注: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又名九脊顶。和玺彩画:又称宫廷建筑画,大多画在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上。)
穿过太和门,一片宽敞的太和殿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
据称太和殿广场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地面镶嵌两行白石块,北窄南宽呈八字型,并每隔三尺左右砌嵌一尺见方的白石一块,名为仪仗墩。在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时,武士站在仪仗墩上,手执 旌、旗、伞、盖、钺、戟等器械,文武百官跪在丹墀下在韶乐声中向皇帝参拜。

太和殿民间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座宫殿。
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毁于大火,清康熙八年重建,康熙三十四年重修。自清重建太和殿后,距太和殿四十五公里范围内,发生过三次大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为三河平谷八级大地震。
这三次大地震均未对太和殿造成破坏。
太和殿明称奉天殿、皇极殿,清代改称为太和殿。
太和殿面积为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殿高三十五点五米。殿宇制式为五脊四坡庑殿顶,黄瓦重檐;梁楣用的是金龙“和玺彩画;殿内顶棚是金龙图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含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
明代皇极殿的建筑形制是九开间进深五间,以示九五之尊。清康熙年间重修、重建太和殿时,将其结构改为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的制式。
清朝统治者所以将太和殿这样改动,是以其崇尚与追求和谐为最高境界的易学文化有关。从中国的易学文化内涵来看,这样的改动所蕴涵的思想境界更高。
在易学中,太和是指最大程度的阴阳之和。将太和殿改为十一间进深五间后,其内部共计为五十五间。在易学中“五十五”乃大衍之数,天为阳、地为阴,天数为二十五、地数为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注: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的最高等级。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相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太和殿后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等等众多宫殿、宫门。其制式、功能、历史,这里暂时不再一一细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0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
清晨,耳畔传来李双江的《北京颂歌》:
灿烂的朝霞,
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庄严的乐曲,
报导着祖国的黎明。
啊,北京! 啊,北京!!
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
……
一群老太太随着李双江的歌声在晨练。
天上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凛冽的北风吹得街上的槐树、侧柏、梧桐树东摇西摆、簌簌作响。
“中石化”总部的斜对面,一户人家正在娶媳妇,礼炮声震天价响。疾风卷起满街的梧桐叶、鞭炮的纸屑儿遍地翻滚。
外交部门前肃立的卫兵,肩膀上、帽子上还留下隔夜的雪花,站在那里巍然不动。
今天的旅游项目是:临时组团到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游览。
来接我们的是一辆老旧的面包车。
车子在北京的大、小胡同里乱窜,耳边传来老北京的叫卖声:“磨剪子来——锵菜刀!”“豆腐脑儿热耶!”“卤煮喂,炸豆腐!”“酸甜的豆汁儿来——麻豆腐!”……
迎面而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电动车、自行车,无数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
胡同里,一个不显眼的小门两边居然还有两个肃然站立的武装警察,这或许又是某某国家机关的后门警卫……
车子终于停在旅行社的门口。一位娇小的北京姑娘上前与我们订了一个旅游合同,然后要我们换乘另外一辆旅游大巴。我们坐上车子右侧前面的两个座位,左侧的两个座位上有一对婷婷玉立的福建姑娘,她们在没完没了、叽叽喳喳地说那没人能听得懂的闽南话,弄得我们好长时间还以为她们是外国人。
一个小时后,车子总算蹒跚前行。娇小的北京姑娘原来还是一位导游,她正拿起话筒滔滔不绝地开始她的工作:“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到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我是李静,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团体可以算一个家,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小李,我将尽我的能力帮助你们。”小李接着说:“从天安门的中轴线开始,至故宫、景山、十三陵,是老北京的一条龙脉,现在我们正走在龙脉上。”
汽车沿前门东大街往西而行,李静还在解说:“前面是天安门广场,由于观看角度的关系,我们仅能看见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也叫大前门。在明清两代,正阳门是全国最高的建筑,其名字的取意是:‘圣主当阳、日至中天’。如今,正阳门是北京唯一保存完整的箭楼和城楼。”
车子驶近前门,李静又在说:“大家请仔细看一看,正阳门的写法与我们的一般书写方式有何不同?”大家连忙睁大眼睛费力去瞧。只见一位前排的福建姑娘抢着说:“门的一竖没有打勾!”“这位姑娘说得对,不知那位老皇爷忘了在门上打勾。”李静说罢拿出一个洋娃娃送给这位姑娘,引起一阵笑声。
“其实,在故宫各门匾中的‘门’字,末笔都没有打勾。为何故意写成这样呢?”小李接着说:“原来‘门’字的这种写法在宋代就有了。南宋迁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将殿门烧光。宰相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勾脚,带火笔,因此招火。以后凡宫殿匾额中的‘门’字,书写时末笔都应该直下,不勾脚。”
车过西长安街临近复兴门。小李拿起话筒兴奋地说:“各位游客,前面就是中国最有钱的一条街——金融街。金融街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金融街企业管理的资产可达十八万亿人民币,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一百亿人民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是(qin)园春吧,有(bi)园春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4: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北方与我们南方截然不同的景象,只见广袤的的大地一片灰色调,难得见一丁绿色的植物,笔直的杨树光秃秃,只有唧唧喳喳的喜鹊才现生机。。。
在故宫看见的不是沉淀历史,而是涌动的人头。。。。
这就是我的对北方及北京的印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JGSR 发表于 2011-4-5 14:57
冬季,北方与我们南方截然不同的景象,只见广袤的的大地一片灰色调,难得见一丁绿色的植物,笔直的杨树光秃 ...

谢谢版主浏览、跟帖!
在华北大平原和长城一带,都是“一片灰色调,难得见一丁绿色的植物……”当然到了下雪天又是一片泛白了。北京的冬天,天上除了“唧唧喳喳的喜鹊”外,还有那些偌大的、聪明的乌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7: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猴1233 于 2011-5-30 17:50 编辑

说话间,汽车载着听得瞠目结舌的游客驶出金融街。
“大家都知道正阳门是北京的大前门,有谁知道北京的大后门在哪里吗?”小李在问大家。
“你们肯定不知道!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前面不远就是北京的大后门——德胜门!”小李在自问自答:“北京的北面城墙一共有两个门,那就是德胜门和安定门。 我们都知道,道家认为北方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都从北门出发,走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班师回朝走的就是安定门了,大概是求‘太平安定’之意吧。”
“现在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德胜门与其它门比较,有何特异之处?”小李提高了声音在问游客。另一个福建姑娘立刻回答:“德胜门没有门!”“真聪明!”小李又拿出了一个洋娃娃。
汽车走出北京城,进入昌平区,前面就是东西走向的燕山山脉。渐渐地山势越走越陡,两边都是光秃秃的阔叶林。间或可见针、阔叶混交林,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栎树、槲树、白桦、风桦等。在山沟及山前台地上可见果树种植,如板栗、核桃、山楂、梨等等。
汽车驰过京张铁路的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的墓园、铜像、纪念馆一闪而过。
八达岭水关是今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
在凛冽的北风中我们走下汽车,此时气温达摄氏零下六度,疾风如刀,扫在脸上刺骨似地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7: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逶迤的长城在如洗的碧空下蜿蜒曲折地延至天尽头。
昨日的积雪还未溶化,在房顶上、墙肩上、城楼上都是皑皑的白雪。
刚刚落成的水关长城文化墙引起许多游客驻足参观,该墙以花岗岩和锻铜浮雕为主体结构,以戚继光督建长城为主线。整幅画面,高七点七米、长一百米。
文化墙展现与戚继光督建长城相关联的现场踏勘、图纸绘制、督造施工、建造长城、水关形制、开山取材、运送材料、城砖烧制等八个场景,并加上水关长城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游客展示出一幅古朴、凝重的长城画卷。
据文化墙的文字记载:水关长城始建于明代,位于八达岭长城最东端,是按照抗倭名将戚继光提出的长城建筑新形制所修建,并由他亲自督造,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水关长城地势险要,建在八达岭七口之一的石佛寺口,因有溪流从谷口穿过,故在城墙底部修筑水关,以疏导水流,并以水拒敌,此种建筑形制在长城沿线极为罕见,水关长城也因此而得名。
水关长城城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上,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中。
我们自水关“正关箭楼”攀登,山势陡峭,周围山峦起伏,层峦叠嶂。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吹过蒙古的荒漠,吹过燕山山脉的无数山峰,直扑箭楼上叮当作响的铃铛、直扑长城上中外游人的脸庞。
城墙两边的白桦树、栎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水关长城最是险峻,坡度最陡的可达六、七十度,每隔几百米可见一个城堡或峰火台,双面箭垛,可拒敌万千。
长城上还有无数的好汉坡,每到拐弯处可见一个两米高的碑石状物摆在地上,上面有毛泽东的草书:“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无意中对那“碑石状物”拍了一照,一位老太太过来,索费两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又奔驰在燕山山脉的公路上,下一程是明十三陵的昭陵。
公路两边是茂密的落叶阔叶林,间或可见苍翠的北方侧柏、塔松。头上不时有硕大的乌鸦、喜鹊掠过,天上还有兀鹰在盘旋。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在车窗外匆匆而逝,我们只见到红色的重檐歇山楼模糊的身影。
车子途经十三陵水库,小李拿起话筒为我们说起十三陵水库的故事:“十三陵水库是毛泽东倡议修建的,当年毛泽东还与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毛泽东与水极有缘分,他曾三次在十三陵水库游泳,每一次在水库里游泳,水都涨了一尺,游了三次,水足足涨了三尺。可是到了一九七六年的九月九日,水库里的水突然全部消失,毛泽东也就与世长辞了。”
有人在反问:“现在的十三陵水库不是还波光粼粼吗?”
小李回答道:“这些水是从延庆县白河堡水库抽来的,堆的都是人民币啊!”
小李又在侃侃而谈:“说起毛泽东,我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过去艰苦的岁月,为了大家能体验一下以前的艰辛日子,中午我们安排了一顿‘忆苦思甜’饭,如有不到之处敬请诸位原谅了。”
我们在一个叫“御鹿苑”的地方下车,导游把大家领到一个玉器加工厂。两个师傅各自在工作台上加工手镯,只见昏黄的灯光下泥水四溅、污垢不堪,被加工的手镯倒是纹理细腻、晶莹剔透。
与加工作坊相邻的是约有几百平方米的几个大厅,里面展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玉石制品。有女士的饰品、佛教的玉炉、玉瓶,还有妙趣天成的仕女、神仙、花卉、鸟兽等等人间、天上的稀世珍品。
一位女服务员从一位女游客头上拉下一根头发,并将头发缠绕在玉镯上,然后向大家说:“游客们请注意,要辨别玉器的真伪,这里有一个简易的方法:大家请看这根头发,它不怕火烧。”说罢她向一位游客借来一个打火机,将火焰对准头发丝烧去,只见头发纹丝不动。
在一阵“啧、啧”惊叹之声后,游客们拥上了食堂。
大家十个人一席围坐在圆桌上,服务员把“忆苦思甜”饭搬将上来,所有的菜都味如嚼腊,游客们纷纷伸长脖子将饭菜费力地往下咽,大家恍若来到北京填鸭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始作长陵,到崇祯皇帝葬入思陵止,在历时二百三十余年中,先后修建了十三座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陵墓中一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十三陵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在青山绿水之间,十三座皇帝陵墓金碧辉煌、巍峨屹立。
明昭陵,位于昌平县大峪山东麓,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及其三位皇后均葬于此。明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寝,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景区之一。
小李又在胡侃:“游客们,前面就是昭陵,也就是皇家埋死人的地方,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也从未来过十三陵。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北京游玩,回去后也要图个吉利,一般的不要拍照,陵寝能不去就尽量不要去了。”
此时临近傍晚,游人寂寂,几只归巢的寒鸦在棱恩殿上“呱、呱”乱叫,一片肃杀、落寞的气氛。
我们匆匆经过棱恩门,绕过棱恩殿,穿过昭陵长长的甬道,在宝城上兜了一圈,瞻仰了著名的“哑巴院”后便登车往所谓的“老北京”而去。
(关于“哑巴院”大家可查有关资料,这里不再细述)
“老北京”的全称为“老北京风情园”,位于昌平县南口镇,毗邻八达岭、十三陵两大风景区。
“老北京风情园”是以展示明、清时期老北京的市井文化、民情风俗为主题的缩微景区。
“老北京”的入口处是一个偌大的牌坊,上书“老北京”三个大字。进去后突感一股远离尘嚣的氛围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四合院错落有致,百年前的酒楼、当铺、妓院、钱庄、茶馆、赌场、烟馆比比皆是,我们彷佛穿越了时空隧道。
我先去赌场赌了一把,用五元钱换来三个铜板,押在“小”的一方,摇出来的是“大”,三个铜板输了个精光。
我们随后去妓院逛逛,只见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四十余许的老鸨堵在楼梯口上,要大家交上人民币两元方可登楼。
楼上到处装饰得大红大绿,几位从庄稼地里拉来的村姑故作羞涩地低下头,粗糙的大手别扭地拉着衣襟,脸上的胭脂涂得像猴子屁股……
墙上还挂有许多小木牌,上面写有妓女的雅号,什么翠芳、文芳、香草、桃花应有尽有。老鸨说:客人只要交上二十元便可与姑娘照相,再交上五十元便可如何、如何……

我们走进“老北京”的“和府”,这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后进的正堂灯火辉煌,一位赤膊汉子正在表演“银枪刺喉”,台前的游客围成一个半圆在兴致勃勃地观看。
“咚”的一声,这位汉子使劲把银枪插进楼板上的一个木墩,枪头大半个已经钻进木头里面,只有长长的木把还在空中不住晃动。
“各位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果在下的表演大家觉得精彩的话,请给予掌声助兴!”汉子向大家作了一个揖又道:“台下的朋友如果愿意帮忙的,请上来一个。”汉子又向四方作揖,良久,蹦上来一位俏丽的姑娘,丰盈窈窕、明眸皓齿,惹来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汉子见上来一位姑娘,不禁面带难色地说:“我这是力气活,你成吗?”“ 试试看吧。”姑娘说。汉子随后把银枪拨下来,将木柄授予姑娘,然后双脚在楼板上一蹬,只听到“嘭!嘭!”两声巨响,汉子脸红脖子粗地使劲运气,紧接着将枪尖对准自己的咽喉拼命地顶,木把在两人之间渐渐地弯成了一个圆圈,台下掌声不绝……
收功后,姑娘得意地回到她的座位上,我才看清,这位女中豪杰又是那个爱出风头的福建姑娘。
此后还有耍中幡、撂跤、吞钢珠、双簧等等所谓名闻遐尔的“天桥八大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14: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1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在北京生活三十年了,对北京的名胜还知之甚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20: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雅趣 的帖子

千里冰封,萬里雪飘。“ 里 ” 不是 “ 裏 ” 。
惟餘莽莽。此 “ 餘 ” 非彼 “ 余  ” 。

望繁简体翻译时多注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3 20: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