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29|回复: 7

【转帖】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8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 客家人雜誌
http://www.kjrcn.com/200303/3031.htm

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



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市长何正拔会见潘毓刚教授

     美国著名大学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享誉世界的化学家、全美华人协会总会前主席潘毓刚(祖籍广东梅县)应嘉应学院邀请,专程从美国来梅州于2003年9月10日、11日分别为该校师生作《科学与社会》及《为什么要学量子化学》两个专题学术报告。潘毓刚是梅县客家人,此次返梅顺便回南口故乡参加其祖父爱国侨领潘祥初创建的"南华又庐"(又称"十厅九井",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庐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此前,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市长何正拔等领导在梅州迎宾馆亲切会见了潘毓刚教授。
     潘毓刚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嘉应学院等31所院校的名誉教授,并是台湾淡江大学和东华大学化学系的访问教授。还担任嘉应学院名誉董事长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局顾问及欧美同学会名誉副会长和《分子科学》学报名誉编委。更为可贵的是他担任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很大在美出版的《科技导报》的顾问编委(杨振宁、李政道都曾任此职,潘还曾任该导报总联络人),为中国提供了许多世界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由于潘毓刚在全球科学界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四化建设所作的贡献,国内科学界特别是化学界对他颇为崇敬,并先后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等的亲切接见。
     潘毓刚祖父潘祥初是有名的华侨富商,与爱国保台志士丘逢甲是亲家。其父潘枢润上世纪40年代初曾任梅县南口安仁中学校长。母亲梁莅庄是晚清驻日、德、比三国外交官梁诗五(黄遵宪之太舅)之女,曾留学日本。因家学渊源的关系,她对子女要求很严格,教育他们不要依赖祖业,要通过自我奋斗,闯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其子女自幼就很勤奋,潘毓刚五兄弟中有四人(毓良、毓彦、毓刚、毓绪)获得留美博士学位。潘毓刚的女儿潘蔼欣是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潘教授的童年(读小学四年级前)是在故乡梅县度过的。他读小学时的成绩就经常名列前茅,一次在县城竞试还考了个头名。1947年他到台湾念书,因不满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初中二三年级开始,他就用很多时间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读自已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研究。在校成绩虽然平平,却在报刊发表了不少智力游戏或数学测验的短文。16岁读高一时,便出版了科普读物《你的身体如何工作》一书;大学一年级时与友人陈哲铭合译了当时世界最通行的一本大学教科书《普通化学》,出版后风行台、港、东南亚等地;大学三年级时出版了被作为大学参考书的《酸和碱》一书。大学期间他常不去上课,躲在家里写书、写文章,在科学专业期刊发表过不少科学论文,还为各报刊写过许多科学新知、科学哲学及科学新动向等方面的文章。
     潘毓刚从台湾大学毕业以后,于1961年留学美国,先后进耶鲁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1966年获得理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任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助理教授,两年后升为副教授,1973年成为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他是台湾大学同届毕业生中最快拿到化学博士最早当上化学教授(比台湾科学院院长李远哲还早一年),他仅用六年时间便由助理教授升任终身正教授,创了美国三千多所大学排名第39位的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升正教授最快的纪录。除在美国任教,他还兼任德国著名的史图佳大学和马克司甫朗克研究院客座教授,由于他在量子化学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1978年获联邦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1994年获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获此殊荣者只有他与著名的物理学家袁家骝和吴健雄三人。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会长,袁家骝则在高能物理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当时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专程赴会祝贺,李大使是颁奖人之一,他在大会致辞中赞扬三位科学家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为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并称他们是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
     潘毓刚教授于1986-1990年连续两届任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此前曾任华协总会秘书长、总干事和第一副主席等职。该会成立于中美建交前两年的1977年,首任会长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会员都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潘教授在任期间是全盛时期,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旧金山等地建立了14个分会,会员多达万余人。华协在为增进华人团结、争取和维护在美华人地位和权益,帮助中国四化建设,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中美建交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科学院于1980年聘请首批海外华人及大陆各学科顶级科学家10人为中科院名誉教授,为中国四化建设作参谋顾问。他们是物理方面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化学方面的潘毓刚、李远哲;数学方面的陈省身、林家翘及生物方面的吴瑞、牛满江(大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亲为各人颁发聘书。中科院名誉教授,后来陆续聘至56人之多,大多数为海外华人科学家。
     潘教授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除在波士顿学院任教,还常赴欧美的德国、英国、法国、波兰及加拿大等国讲学。进入本世纪后则较多在澳洲和亚洲的中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等地讲学。他在任教与讲学期间,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化学博士,且在科研上亦成绩斐然: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60多篇专业书评、出版了四本科学著作;曾到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创立了先进的计算夫兰克--康登因子的渐近方法和微观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并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研究,这在当今世界理论化学领域还属最新课题,改变了过去宏观化学的粗糙和表面的研究,使人类首次掌握了高空化学、空气污染化学等原理,造福人类,并为崭新的化学研究推向巅峰,受到欧美许多国家化学界人士的关注,从而奠定了他在化学领域的地位。《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世界教育家名人录》及《世界客家名人谱》等都收录了他的传略。
     潘毓刚既是科学巨子又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他虚怀若谷、质朴随和,表面上谁也看不出他是大学者。他曾先后游历、考察50多个国家,广交了世界各国许多学界知名人士及作家、书画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新知旧交,他希望交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世界多争点正义、公道与平等;扫除虚伪、迷信和无知。
     潘教授才华横溢,以其广泛的阅历,睿智的思维,洞明的观察,明辨是非的能力,将到世界各地讲学、游历耳闻目睹和所思所感的东西,随时在车船上、飞机上或下榻的宾馆写下来,其中有不少观点鲜明、思想深邃的评论或针砭时弊的杂文发表于世界各地的报刊上。他现拟将30多年来各时期零星写下的文章结集出版。其中有:《学界歪风》、《"公平"地"自由"竞争》、《如此"勤政爱民"》、《即溶英雄》、《伪善还不如真恶》、《日内瓦湖畔的沉思》、《崇洋还是洋崇?》、《日本人》、《从日常小事看德国人》、《也谈中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介绍外国教学方法二则》,等等。潘教授以其中一篇文章的篇名《教皇信上帝吗?》作书名,并请台湾文坛鬼才李敖作序(潘教授亦曾为李敖《预备军官日记》一书作序)。李敖是公认的文章大家,发表著作百余种,笔锋锐利,自成一家。他是现代第一狂人--自誉中国五百年内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他在序言中盛赞潘毓刚在自然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对其在社会科学上的才华亦评价极高。李敖说:"如果当年在大学攻读人文科学,他的成就可能更大,也许已为中国人中第一位得人文方面的诺贝尔奖的人";"我曾说如果我有来生,我第一愿意再为李敖,第二也愿为李敖,第三还是愿为李敖,但第四却愿为潘毓刚。这本小文集是小潘(按:李敖与潘毓刚相识数十年,习惯称潘毓刚为"小潘")在业余写的与科学专业没什么关系的小文章,你们如果想要知道为什么向来自傲自大的李敖竟会来生的第四志愿愿为潘毓刚,就赶快读读小潘的这本文集"。此书拟在台湾出版,尚未刊行,李敖的序言却已在网上暴出,让潘教授吃了些苦头,因书店找不到此书,不少人便设法想"走后门",使他受到众多索书者的"信"骚扰。  
來源: 客家人雜誌
http://www.kjrcn.com/200303/303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6 22: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暨大授课


潘毓刚教授。    
严明 摄


_____________

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暨大授课
  “杨振宁在北,我就来南” 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为暨大本科生授课,怪招多多

  ■ 人物速写

  举止:头发灰白,个子不高、步伐矫健;普通话流利,稍带南方口音

  课堂上:讲台上既没课本,也没讲稿。喜欢用粉笔做板书。每讲一段,问声“any question?”

  如果有人挑出他在黑板上写错一个字,就给该学生加一分。

  语录:“杨振宁先生发起了高级教授教本科的教学方式,他在北边,我就来南边”

  “为什么我欣赏李敖呢,因为我和他一样,宁愿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

  “你(李敖)为什么也那么俗气,要为死人立铜像?!把钱拿出来设立胡适帮助贫困学生求学的奖学金,恐怕意义更大……”


  ■ 潘毓刚简介

  昔日广州小学生如今化学界泰斗 

  1937年出生,祖籍广东梅县,在广州读小学至四年级,1947年全家迁往台湾;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4年任波士顿学院教授;连续4年担任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首届主席为杨振宁),曾与吴健雄、袁家骝同获海外杰出华人奖;我国中科院聘请的首批10名顶级科学家之一、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

  台湾作家李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有来生,我第一愿意再为李敖,第二也愿为李敖,第三还是愿为李敖,第四却愿为潘毓刚。”

  能让狂人李敖说出这番话的潘毓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堂课好多“any question?”

  4月18日上午7时45分,暨南大学校园,晨雾还未散尽,一位头发灰白,个子不高、穿着蓝色工装上衣的68岁老人步伐矫健地走向教室。

  从今年3月份开始,暨大化学方面的三门课程由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一手包揽,向本科生全英文授课。

  他就是不远千里从美国回来的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邓小平曾亲点、中科院聘请的首批10名顶级科学家之一、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终身教授。

  从暨南大学的专家楼出发,步行10多分钟,潘毓刚走进课室时,离上课时间还有5分钟。18位国际学院药学系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就坐完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知道,眼前的老师是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学生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上课从不看教材”。

  讲台上的潘毓刚既没有课本,也没有讲稿。他喜欢用粉笔做板书,一堂课下来,已写了满满十多黑板。因为是全英文授课,每讲一段,总不忘问一声“any question?”

  学生们说,潘毓刚在课堂上有套“怪规矩”:如果有人挑出他在黑板上写错一个字,就给该学生加一分。目前该班已经有8名学生得到了加分。
  
  “杨振宁在北边,我就来南边”

  这学期,潘毓刚每周上10节课。为什么要不远千里来到暨大执教?他坦承自己受了扬振宁先生的启发:“杨振宁先生发起了高级教授教本科生的教学方式,他在北边,我就来南边。”

  其实,从1977年起,定居美国的潘毓刚每年都要回国义务讲学,现在已是国内30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1986年,他应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的邀请,接受了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一职。但此后只在暨大做过一次学术报告。

  “我感觉没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2001年我在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带完最后一名博士生,就宣布不再带学生了,我要回中国授课。”去年10月,他给暨大写了封信表达自己前来任教的想法。暨大宣传部部长夏泉说,这么著名的教授主动提出来暨大任教,学校十分欢迎,当即就和他联系,促成了此行。

  暨大生科院副院长张渊明说:“潘毓刚教授是量子化学领域的权威。年龄这么大了还愿意回国从教,一定有很强的祖国情结和教育情结。他还把学校给他的所有报酬都捐给贫困生,这一点更是身教重于言传。”
  
  “如非预约,谢绝来访”

  不上课的时候,潘毓刚多数时间都待在暨大专门为他安排的专家楼宿舍里。他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张字条:如非提前6小时预约,谢绝来访。身患癌症的夫人现留在美国,潘毓刚得自己照顾自己。祖籍广东梅县的他,在广州有100多位亲戚。“太多人来拜访了,常常会打断我的思路。”

  “让李敖别做蠢事”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教授似乎有着强烈的诉说欲,就连走在路上也不会停止讲故事。说起熟识的杨振宁、李政道、李敖等朋友时,他恣意评点,还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交谈中,潘毓刚频繁地提到李敖的名字。在刚刚发给李敖的一封信中,他反对李捐钱立胡适像的做法:“你为什么也那么俗气,要为死人立铜像?!把钱拿出来设立胡适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的奖学金,恐怕意义更大……”在我们看信的时候,潘毓刚有点“愤愤”地说,“李敖还没给我回信,你们报纸呼吁一下,别让他做这种蠢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15: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偶然看了厦门卫视的<走出围龙>的节目,介绍的是潘毓刚,人很精神,身体有点粗壮,皮肤有点黑,与印象中的质朴、实在的客家人印象相吻合,若不是戴一副大眼镜,想不到他是个大知识分子、大科学家,可能会想到早年是个足球运动员什么的。他很能说,梅县客家话很标准,普通话也流利,从中可以听出是南方口音,但不一定听得出是客家口音,至于英文,相信也不在话下(我没有听到他说英文)。谈的是一些政治问题,见解独到,见多识广,才思敏捷,感觉他很敢于批评美国政府的政策。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11-29 at 16:5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4 1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土情怀
       潘毓刚教授说:“我虽是美籍华人,但一直都以身上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为荣。因此,每年暑期到世界各地讲学或旅游,都喜欢穿上中国式服装。”他少小离乡,念念不忘故土的一山一水,总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籍国和家乡的建设事业,从1977年起,他每年都要回来义务讲学。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任何国家要达到现代化的基础。中国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四化’,一定要重视和办好教育。”因此,他觉得回来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一分力,内心感到无比欣慰,为了能多些时间回来讲学,他经常辞去欧洲一些国家的高薪聘请。潘教授每次回中国讲学,不论时间长短都分文不收,有时,有的单位过意不去,把酬金夹在感谢信里,他发现后立即寄回。他说:“我是炎黄子孙,中国是我的母亲,儿子为母亲效劳,哪能要母亲的钱!”
       潘教授的故居“南华又庐”是“十厅九井”的典型客家大围屋,建筑极有特色,在国内外颇有名气,日本、美国的建筑专家都曾专程前来考察。当他了解故乡村里还没有幼儿园时,便与海外兄妹商量,捐资在庐内办起了一所“南华幼儿园”,招收村中的儿童入学。后来,因“南华又庐”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幼儿园才从此地迁出。
       潘教授对梅州最高学府嘉应学院尤为关心,他说:“我受聘为嘉应学院名誉教授感到最亲切、最有意义,因为嘉应学院是故乡的新办大学,最需要我们全力支持。我是该校的名誉教授,要与大家志同道合,齐心协力把她办好。”他曾发动海外乡亲为嘉应学院捐赠了不少资金和专业书刊,并协助聘请了水平较高的外籍教师。

       中国留学生之家

       刚到美国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找房子很困难,每当此时,潘教授总是把他们先接回自己家里,并提供免费食宿。潘太太还抽空亲自为新生找住房,这已成为潘家的传统与义务。有些学生往往在潘教授家停留个把月才找到合适的住房而搬出。
       从潘教授家搬出后的留学生,每年都会再回潘家欢度节日。留学生们感慨地说:“潘教授家那熟悉的台阶门亭,他们夫妇热情真诚的笑容,还有他俩亲手做的丰盛菜肴,使背井离乡的学子如同欢聚在自己家里。”
       一次,有位中国女留学生刚到波士顿,突然发病,潘教授得知后和夫人立即找来医生,亲自开车送她去看病,治疗期间,每次看病,都由他们夫妇轮番开车接送。潘夫人还常为病人带去营养品和自己做的可口的中国菜饭。
       为使中国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潘教授夫妇经常组织他们按专业到对口的厂矿、企业去参加学习,还不时为中国留学生讲述美国华侨、华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以及他们怀念故乡和盼望祖国早日繁荣富强的热切心情。
       潘教授的家,是波士顿中国留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更是学子如云,大家都称赞潘家是:“中国留学生之家”。潘教授深情地说:“中国搞‘四化’建设,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我能为留学生做点工作,心里感到宽慰。他们在异国他邦,时间短、任务重,很需要帮助。他们乐意到我家来,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
       自1979年首批新中国留学生到美国以来,受到潘教授夫妇热情接待的中国留学生及学者已逾千人,留学生学成归国,都满怀感激之情到潘教授家告别和表示谢意。年复一年,留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没有人会忘记潘教授夫妇,每逢佳节,鸿雁封封,飞越重洋,源源不绝。

来源:客家网友社区
http://www.qq180.cn/bbs/Dispbbs. ... ID=24438&skin=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4 1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界巨子

       今年67岁的潘毓刚教授10多年来一直担任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很大、在美国出版的《科技导报》的顾问编委(杨振宁、李政道都曾任此职),为中国提供了许多世界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由于潘毓刚在全球科学界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四化”建设所作的突出贡献,先后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的亲切接见。
       潘毓刚从1973年起便成为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是台湾大学同届毕业生中最快拿到化学博士、最早当上化学教授的人,他仅用六年时间便由助理教授升任终身正教授,创了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纪录。除在美国任教,他还兼任德国著名的史图佳大学和马克司甫朗克研究院客座教授,由于他在量子化学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1978年获联邦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1994年获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获此殊荣者只有他和著名的物理学家袁家骝和吴健雄三人。
       潘毓刚教授于1986—1990年连续两届任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该会成立于中美建交前的1977年,首任会长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潘教授在任期间是全盛时期,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旧金山等地建立了14个分会,会员多达万余人。华协在为增进华人团结、争取和维护在美华人地位和权益,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中美建交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科学院于1980年聘请首批海外华人及大陆各学科顶级科学家10人为中科院名誉教授,为中国“四化”建设作参谋顾问。他们是物理方面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化学方面的潘毓刚、李远哲,数学方面的陈省身、林家翘及生物学等方面的吴瑞、牛满江(大陆)。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潘教授经常赴欧美讲学,进入本世纪后则较多在澳洲和亚洲讲学。他在任教与讲学期间,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化学博士,科研上亦成绩斐然: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60多篇专业书评、出版了四本科学著作;曾到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创立了先进的计算夫兰克———康登因子的渐近方法和微观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并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研究,这在当今世界理论化学领域还属最新课题,改变了过去宏观化学的粗糙和表面的研究,使人类首次掌握了高空化学、空气污染化学等原理,从而奠定了他在化学领域的地位。
       潘毓刚既是科学巨子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先后游历、考察50多个国家。潘教授以其广泛的阅历,睿智的思维,洞明的观察,明辨是非的能力,将到世界各地讲学、游历耳闻目睹和所思所感的东西,随时在车船上、飞机上或下榻的宾馆写下来,其中有不少观点鲜明、思想深邃的评论或针砭时弊的杂文发表于世界各地的报刊上。他正在准备将30多年来各时期零星写下的文章结集出版,并请台湾文坛鬼才李敖作序(潘教授亦曾为李敖《预备军官日记》一书作序),李敖是公认的文章大家,他在序言中盛赞潘毓刚在自然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对其在社会科学上的才华亦评价极高。

来源:客家网友社区
http://www.qq180.cn/bbs/dispbbs. ... ID=24437&skin=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6 0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要多出这样的牛人!客家就大有希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08: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學家潘毓剛訪梅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巧顏)嘉應學院名譽董事長潘毓剛日前從美國返回梅州家鄉,並赴嘉應學院訪問講學。該校書記丘小宏、校長邱國鋒、副校長劉明貴及黨辦校辦、校友工作辦、化學與環境學院等單位負責人熱情接待了潘毓剛。

 潘毓剛為世界著名量子化學家,美國全美華人協會總會第四屆主席,中國科學院聘請的首批10位頂級科學家之一,亦是美國波士頓學院終身教授。

 座談中,丘小宏對潘毓剛在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和熱心桑梓事業的崇高愛國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並誠摯邀請他明年回校參加百年校慶活動。邱國鋒向潘毓剛簡要匯報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及發展規劃,並希望他常回家鄉大學講學、指導工作。潘毓剛還為化學學院師生舉行報告會。由劉明貴擔任主持。

 潘毓剛高度評價該校近年的快速發展和變化,並答應將參加該校明年的百年校慶活動,還表示會盡全力支持該校的發展。

 潘毓剛還回到祖居梅縣南口鎮南華又廬,滿懷深情地回憶他的快樂童年生活及許多趣事。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市長譚君鐵和梅縣縣委書記張文廣、縣長鍾光靈等領導熱情接待潘毓剛,朱澤君感謝潘教授對家鄉的關愛,並介紹了梅州目前發展狀況和長遠規劃,熱情邀請潘毓剛常回家看看,多提寶貴意見,為建設幸福富庶的新梅州建言獻策。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0/22/AY1210220004.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1: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10-22 11:53 编辑

回复 7# andrew
几十年回来一次,少了点. 哈!哈!

常回家看看!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2-10-22 13:0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