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民工

【讨论】曾姓客家人是否来自山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9 19: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TO 庆扬

我搞错了,原来我地房是明天去,而我又无假,真系对不起个,明年有机会再去再,不过昭演拒地系重九去的,到时你可以同埋拒地一齐去个.

有假放时再去你个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9 22: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復昭演宗長的信解大范順之迷?

復昭演宗長的信解大范順之迷?
昭演宗長:你好!復以下希垂注..........

谢谢你的回复!首先预祝你们(你和巴人)寻根之行能够顺利和完满成功!(謝謝!)原来你还比巴人小一辈的。(我是令字輩)好一个“助人乃【為】快樂之本”!(無他!舉手之勞,巴人叔老家離我老家甚近,若然在黑龍江,那 就愛莫能助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我对你长期从事家史研究很是敬佩!(只是興趣而矣!人人都可以的,侄孫還處以探索階段) 听巴人说你和我的年龄相近(我今年42了)是吗?(差很遠呢,邁向翁年了,但還有絲微精力吧!)你以后得多多指教。(那里!那里!還需叔公太指点迷津,侄孫學識只在匍匐階叚,需多加彈劾及鞭撻呢!不要吝嗇呀!)
   还有上面你说我大范房的族谱在香港很全?“大范順”(古時地方名可能是你所指的大范吧!在現今番禺南海地區,但你的大范在那里?) 是我族的一个人吗?我村近年欲修谱,但资料不是很全(我自己的都欠清代的十派资料),寄存于香港旅港曾氏宗親會之南海大范(大范順不等於大范?是我表錯情吧!)房《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你看过吗?(看過少部份,第一頁至33世祖完全雷同,以後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9 2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水田日宗亲

谢谢你的指导!我一定会找时间去的,到时提前和你联系。可好?

  另外:曾百川宗亲你很熟吗?他著的《曾氏史话》我找了很久未找到,遗憾!如果你有

办法的话。也请你帮忙。(唔好意思)



还有:你在这里代表的文章字体可以大一点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06: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曾氏史话真是那麼渴求?

曾氏史话真是那麼渴求?

谢谢你的指导!我一定会找时间去的,到时提前和你联系。(会有交際主任一職,可找他們交際交際,我要上班可能未暇約見) 可好?

另外:曾百川宗亲你很熟吗?(从未見過)他著的《曾氏史话》我找了很久未找到,(這是曾氏高級程度專書,沒曾氏淵源底蘊是難理解固中懊妙,買回家去等于癈物一本,是沒有趣味性的,在市塲上並不渴求,只寄存于五華縣印刷廠內,地址人名電話,你去問巴人宗長好了,訂購這書要預先滙錢去五華縣的,當然訂購越多越好,上次訂30本大少了) 遗憾!如果你有

办法的话。也请你帮忙。(唔好意思)

【你上一貼有一句,好一個助人乃快樂之本,好一個?指是甚麼含意?希請指教!】
【例句:俎豆永乾坤.......可知其含意嗎?古時兵荒馬亂,曾氏到處竄流,路經曾家,口出字輩,道明來意,同宗上賓也,必招呼食膳住,協助盆川,為何?千源同脈,血濃於水也!】
【曾氏史話書中第22頁之 曾國藩撰『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原文.......
一氏中僅知近祖數代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水田日

《曾氏史话》一书的确渴求,已经叫各地 朋友代找了,是去年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

绍,但无货。  五華縣印刷廠有书?可有明确地址、电话?我今晚问问巴人。关于对家

史的探讨,也是机遇吧!我自小在村里面长大,刚好我对门的族伯(广字辈的老人家)是管

理村族谱的负债人,他经常给我讲家史,使我后来对家史有了兴趣吧。但正式查找资料是

1989年(晚了点吧)。只要是有帮助的资料到想看看(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族谱

我五年前就查看过了)。至于你说没有“趣味性”这是理解问题,只要有兴趣就有趣味。如

果没有兴趣的话史书等于癈物,那是认同的。

另外:上一貼有一句“好一個助人乃快樂之本”,是看到你回复巴人的貼子里面一句“助人  

快樂之本”后,是对你的讲的意思认同,没指其他含意。指教不敢!“好一个”是国语的口

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福建省平和县的,曾姓,庆字辈,第19世。据族谱载,我平和曾氏始祖(第55世)是曾启杰,行43郎,尊称“打铁公”,于元朝1338年开基。现在我平和县崎岭乡有55世曾妈赖氏之墓。因元末战乱族谱已佚考,现在平和曾氏以57世的曾辅,号端峰为一世祖。曾辅生有五子,分别是子安(现繁衍于广东省博罗县铁岗),子仁、子亮、子全,子颙(此四人皆繁衍于平和),版主能介绍一下我姓从57世以前的渊源吗?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8: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曾云 at 2005-4-10 12:23
我是福建省平和县的,曾姓,庆字辈,第19世。据族谱载,我平和曾氏始祖(第55世)是曾启杰,行43郎,尊称“打铁公”,于元朝1338年开基。现在我平和县崎岭乡有55世曾妈赖氏之墓。因元末战乱族谱已佚考,现 ...

涯有你平和县曾姓上几代的世系,你们那一房好象是从永定太平寨分支出来的,属于旧公房系,同广东揭阳五经富曾姓是很亲缘的。但现在涯家里没有那本书在手,没有办法回答你,明天晚上带回家之后再回复你吧!等一等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1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人格 1975年刊本曾蓬辉 1983年刊本曾庆祥 刊本 一册 犹 (福建永定)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玉音 清嘉庆十二年刊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博罗)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修山 1971年刊本
五十派裕捷生一子:六十四郎。他由宁化县迁居上杭县胜运里、祭头。五十一派六十四郎公生一子:百五郎公。五十二派百五郎生子二:念二郎、念七郎。五十三派念二郎配郑氏,生一子:四五郎(即友益公)。友益由上杭县胜运里徙永定县金丰里太平寨,他就是太平寨开基始祖。
五十四派祖友益公,配赖氏,副室胡氏,生子三:大一郎公、大二郎公、大三郎公。
大一郎公由太平寨徙福建平和县东门外,苏洋乡,经营铁厂铸锅。遂在平和县开族,称平和县曾氏一世祖,尊其父为始祖。
大二郎公配礼氏,居永定县太平寨。
大三郎公配余氏,从永定县太平寨徙广东大埔富村,裔衍大埔、埔罗等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巴人版主的回复!!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同太平寨是同个祖宗,好象我们的始祖启杰公的墓地就在那里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而始祖启杰公的夫人赖氏就在我们这里,但在往上就不知道了!尤其是57代往上的,现在搞不清楚,我期待你进一步的消息!!

再一次表示谢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1: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曾姓总局和南宗、东宗之我见

我族于抗战前是有全国谱局称总局。总局分南宗和东宗,其中南宗在湖南宁乡,负责存管族谱;东宗在山东嘉祥,负责查核族谱的资料,定期联谱。全国续联谱最后一次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
    分南宗和东宗是始于明代,明宏治十八年(1505年),经山东巡抚金洪奏请,在曾参墓地修建享堂、石坊,并建墓林。皇命查找曾参嫡裔,但山东已经没有曾氏后人在居住了。因为十五派曾据于始建国庚午年(公元10年)引家挈族二千余人,尽徙江南,居江西庐陵吉阳乡。至此山东武城曾氏几乎无人再居此地。后来当时的政府官员在江南找到了曾子的后裔,要求宗子(长房嫡裔)复迁原籍,但宗子久居江南,以南方宗庙不可无裔为理由不愿意回迁,最后派宗子之次弟奉旨回山东原籍,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宗圣公”之职,其后裔称为东宗。
    原江南各地曾氏后裔依然奉长房嫡裔为宗子,始称南宗。我姓因是圣裔与孔、颜、孟为四圣。历代均是以长房为尊,宗子是每代父传子,原则上是有嫡(嫡为正室之长子)立嫡无嫡立长。后来及至各地开村族居的圣裔都是以长房为长,称宗长(支派宗子)。因东宗在明代人数少与南宗联系也少,修谱各自为政。至清代两宗才联谱交流始立总局。
    因为近来听说有“西宗”、北宗“之说,本人不知道何解?也不知是何时成立?史料上也无记载。还有近来宗亲之间互称宗长,不知有无查证,是否太客气了。

  本文只是本人之见解,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宗亲指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2: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有了的曾氏家谱呀!
http://kejiawc.vicp.net/wc/up/up ... erenvonIMG_0013.JPG[/img]


[ Last edited by meiguitee on 2005-4-10 at 14:4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图发上来啦



[ Last edited by meiguitee on 2005-4-10 at 14:5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3: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meiguitee

谢谢你的图片,但我们在这里看不清,可否打字发表一部分,让大家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0 23: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meiguitee

谢谢你的图片,但我们在这里看不清,可否打字发表一部分,让大家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1 0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Posted by meiguitee at 2005-4-10 10:05 PM
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有了的曾氏家谱呀!

meiguitee嫂夫人:
     妳好,並沒很齊全族譜,從譜首面觀看,應屬先賢國藩修之武城曾氏重修族譜之手寫版本吧,當然是沒有蓋御賜 省身念祖 之园形刻双龍之印章,譜之宋仁宗之序文可表示我曾氏歷代都有修譜,那日期是南宋宝二年(1254年)到現在有751年歷史了,所以說我曾氏並不是在明朝才修譜。但那年代我曾氏力抗元兵死傷慘烈!


[ Last edited by 水田日 on 2005-4-11 at 09:30 ]

[ 本帖最后由 水田日 于 2006-6-24 16:2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