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evel

惠州话与河源话,大家比较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8 18: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城话里有撮口呼,这是传统客家话的特点,毫无疑问惠城话是保留了传统发音又吸收了一些粤语词汇的客家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话和河源话被划分为两个客家话次方言.
惠州话和河源话可以分为两个次方言?.jpg

讨论:
1、和平话不划分到粤台片,却和河源话分在了同一个片——粤中片。听校长的客家歌,我感觉和平话和河源话差别很大,听感上好象不是同一类(片)的,反倒接近粤台片。
紫金话和兴宁五华划到了粤台片-兴华小片。为什么和平话不划分到粤台片而和河源话划在一起(粤中片)?
2、惠州话和河源话真的很接近吗?为什么惠州话划分到客家话争议这么大而河源话少有争议呢?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6-3 11:3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探访母亲河击掌叫好
发布时间:2007-12-25  来源:东江时报

黄松森
……(略)例如,为何惠州话与河源话同属一系(据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惠州籍的刘叔新教授积数十年的调研考证,在其专著中把惠州话与河源话确定为同属粤方言的惠河语系)?……(略)。

来源:今日惠州http://www.huizhou.cn/djsp/200712/t20071225_99398.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5: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方言学届不论是研究粤语还是研究客家的,都把惠州话归为客家话,个别看法可以争议,但是很难改变这个基本认识.

这本书我买了,有不少材料,可是推论,分析不足,得出的结论却存在问题.

惠州本地人,因为族群冲突原因,认为自己不是客家人,但也没有惠州本地人(除了个别如刘叔新先生者)认为是粤语,他们只是认为是"本地话"罢了.如果真的很接近粤语,本地人肯定把自己当作广府人了.

惠州话归纳成粤语的话,深究下去,照此逻辑那么梅县方言也会是粤语.....这就瓦解了粤语的概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惠州话是粤语,我是很不认同的。我是会讲粤语的(广西音),能听懂广州话但不会说。当然,我也能听懂梅州话,不会说而已。实在看不出惠州话在粤客归属之争中粤语成分会超过客家话。

但说惠州话不属粤语就属客家话,也值得商榷。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6-3 22:5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2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136302 于 2008-6-3 11:17 发表
讨论:
1、和平话不划分到粤台片,却和河源话分在了同一个片——粤中片。听校长的客家歌,我感觉和平话和河源话差别很大,听感上好象不是同一类(片)的,反倒接近粤台片。
紫金话和兴宁五华划到了粤台片-兴华小片。为什么和平话不划分到粤台片而和河源话划在一起(粤中片)?
2、惠州话和河源话真的很接近吗?为什么惠州话划分到客家话争议这么大而河源话少有争议呢?

1.我倒觉得该图对河源地面的划分挺合理的。根据我接触的河源各县区人讲的口音,除紫金外,其他各县都明显受到河源声的影响,没听过河源声的人可能不觉得,认为更接近粤台片,但是听管了河源声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不过紫金也有河源声,分布在临江、古竹、柏埔、黄塘等镇,比例较小。
2.惠州话和河源话当然接近,如果要给个比例,个人感觉,至少有八成像!第二问就要问惠州人了。因为河源人几乎没有不承认自己是客家人,但惠州就不同了。所以个人认同对外界的影响太大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惠州人當然不會把自己當作廣府人啦...因爲惠州府(或者說同級的行政單位)很早就存在了...

現在的惠州城區就是當時的縣治所在地,應該會有大量的本地人存在...可是這些本地人的組成是什么呢??
主要是指清初客家人大舉西進之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08-6-3 20:38 发表
我倒觉得该图对河源地面的划分挺合理的。根据我接触的河源各县区人讲的口音,除紫金外,其他各县都明显受到河源声的影响,没听过河源声的人可能不觉得,认为更接近粤台片,但是听管了河源声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不过紫金也有河源声,分布在临江、古竹、柏埔、黄塘等镇,比例较小。

除非校长的客家话在和平县不是主流口音,否则在我听来大比例的和平话是接近粤台片的。
小比例的口音不能代表该县方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3: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地图中客家话大分片来看,既然河源话和惠州话不同一片,那么说明它们还是有较大程度的差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llv2 于 2008-6-3 22:19 发表
惠州人當然不會把自己當作廣府人啦...因爲惠州府(或者說同級的行政單位)很早就存在了...

現在的惠州城區就是當時的縣治所在地,應該會有大量的本地人存在...可是這些本地人的組成是什么呢??
主要是指清初客家人大 ...

有时候,“广府话”=“广东话”=粤方言。相应的,“广府人”=讲“广东话”的人=讲粤方言的人。

有时候“广府话”才和“四邑话”等粤语次方言相区分。

惠州人有无认为自己说的“惠州话”是粤方言(这里提到的粤方言等同于广义“广府话”,虽然“广府”这一命名不够恰当)是这里要着重讨论的话题。这点可能过于学术性,对不懂汉语方言划分和汉语方言情况的人来讲,不好以此为依据来判断他们的认同就是正确的——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或许既不认为自己说的是粤方言,也不认为自己说的是客家话,毕竟,他们大多不是语言专业的。但在学术上,对惠州话的汉语方言系属的定位,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惠州籍教授刘叔新认为惠州话是粤方言。当然,更多的却是方言学家认为惠州话属于客家方言。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6-3 23:3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23: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hd136302 的帖子

歌声是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口音,至少我这样认为。不信你听一下顶楼的河源发音人唱山歌,是不是比说话更像客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3: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level 的帖子

歌声体现出声韵特征,足够说明一地方言的语音(不考虑声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3: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源发音人唱山歌,我从声韵来分析,感觉比惠州话更接近梅州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0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136302 于 2008-6-3 23:20 发表
河源发音人唱山歌,我从声韵来分析,感觉比惠州话更接近梅州话。

这个是当然的,从地理位置上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00: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llv2 于 2008-6-3 22:19 发表
惠州人當然不會把自己當作廣府人啦...因爲惠州府(或者說同級的行政單位)很早就存在了...

現在的惠州城區就是當時的縣治所在地,應該會有大量的本地人存在...可是這些本地人的組成是什么呢??
主要是指清初客家人大 ...



这是客家研究学者必须正对的!!!但他们不愿提及!WHY???
不是有点像客家话就是客家话的,台山话也有点像客家话啊,怎么不说人家是客家话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2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