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客家一家亲

碉楼下的守望者(东莞东部的客家碉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9: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碉楼被拆引起网友关注

百年碉楼被拆引起网友关注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1-1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谢英君
在施工现场可看到,碉楼下的客家围屋已经被拆了大半。

  本报讯 (记者谢英君 通讯员尧春华摄影报道)昨日,凤岗网论坛上的一组照片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普遍关注:一幢位于凤岗镇天堂围村与深圳宝安交界之处,名为“同和兴”的碉楼被起重机拆除。在了解到碉楼被拆,众多凤岗网友感到痛心疾首的情况后,凤岗镇政府表示将彻查此事。记者也采访了天堂围村委书记及附近居民,得知此碉楼及地块为深圳宝安管辖。
  记者在凤岗网论坛上看到一篇题为“历史的见证,就是这样完蛋啦!!”的帖子,打开后看到帖子里一组照片共10张,照片上的碉楼只剩下一面墙壁,但依然巍峨挺拔,墙壁上方“同和兴,陈永和”六个大字清晰可见,字体下面,一台起重机“铁臂”正穿入墙体,打开一个大孔,照片上除施工人员正在作业外,还有一群围观者。
  随后,记者看到了众多网友回帖热议,内容基本是对碉楼被拆感动痛惜。有网友回复说:“痛心啊,拆掉的不单单是一栋老建筑,还有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碉楼让位于项目开发
  在凤岗镇天堂围村广深铁路边上,有村民指着给记者看一处拆得只剩下墙基的废墟,论坛照片上那台起重机还在挖掘填土,而旁边还有一座碉楼孤零零地挺立。一位像工程负责人模样的男人正在边上指挥。“怎么把碉楼给拆了?不可惜吗?”记者问。这位男人打量了一下记者说:“不拆怎么办?这块地已经准备开发利用了。”当记者问询工程相关情况时,他显得有些不耐烦,干脆不予作答。
  碉楼并非凤岗管辖
  一位住在被拆碉楼对面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座碉楼有五六层楼高,估计有上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碉楼基本上处于被荒弃的境地。昨日,该镇党委委员张永雄对记者澄清:拆除碉楼并非镇政府所为,将彻底调查此事。
  记者随后采访了凤岗镇天堂围村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此碉楼及地块与该村紧密相连,但事实上属于深圳宝安管辖。这座碉楼有五六层楼高,他自己也是从小看着这座碉楼长大的,对于碉楼的被拆,他也感到很惋惜。
  在得知被拆碉楼并非凤岗镇管辖范围时,张永雄表示,对此事将密切关注。并表示,将与深圳相关方面进行协商,妥善处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3: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前一段时间凤岗还把碉楼当作旅游项目来开发,现在竟出现这种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4: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拆碉楼应该属于深圳观澜鳌(牛)湖村或平湖三联,我看见过那些碉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巷陌深深守望流逝的岁月

巷陌深深守望流逝的岁月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6-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李少威、谢英君
苔痕碧绿,雨后的老巷子显得格外静谧。
无论过了多少年,老房子守护的都是“人兴财旺”的美好愿望。
古老的门楣。
悠长而寂寥的小巷。

  莞地寻幽系列报道之1
  凤岗岭南村、田心村
  寻找
  没有走红的历史
  许多人说,东莞不是没有文化,其文化在于务实,在于为了发展甘愿不声不响地埋头创新。
  说得不错,然而仅有务实可以解决物质进步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人的精神寄托和对本土文化的偏爱、依赖问题。
  何不在现代化发展的空隙里谈谈历史?东莞的历史是如此多姿多彩,绵延千年,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一代一代人的生活印记。何不在把玩高技术产品的同时认真整理一下先人留下的遗产?东莞大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也许翻找一下,还能寻觅到一些连接新旧文化的线索。
  古人和先辈或许会叹息:东莞不缺乏文化,缺的是保存和发扬的办法;不缺乏前进的热情,缺的是对过去的珍惜。
  今天起,让我们开始寻找,寻找那些没有走红的历史。
  文/图 记者李少威、谢英君
  通讯员周镇明、尧春华

  左穿右插驶过凤岗镇区几条热闹的街道,发现路越走越窄,最后只能停车步行,这时候就到达了黄洞的古村落。岭南村和田心村保存着许多百年的客家古建筑,它们像两个安静的老人,站在城市的边缘看着城中的热闹,并诠释着热闹的源头。
  古建筑身上不乏雕梁画栋的工艺,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建筑的实用和牢固。以颠沛流离著称的客家人在建造家园的时候,向每一个角落灌注了对安全的需求,游客匆匆一瞥之间,也能体会到他们强烈的归宿感。

  冬暖夏凉的老屋
  凤岗镇岭南村安详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下,最高处有一座通体黝黑的碉楼,楼下就是郑叔的家——东10巷1号。
  50岁上下的郑叔浑身散发着客家人的热情。他的嗓子不好,但面对陌生的记者却是有问必答。他说不清楚自己住着的老屋有多少年的历史,因为他一出生就居住在这里。“大概有七八十年吧,”他说,“旧是旧了点,但是很好住。”
  户外很热,但一跨进郑叔的家,就感觉到一阵凉意。像空调吹出的凉风,不过更自然,空气中似乎还带着墙脚处苔藓的味道。老屋没有天花板,抬头一望都是乌黑的瓦面,其间用玻璃留出一些采光口。采光口有三个或五个,白亮白亮的,就像黑色穹庐下的星星。
  “家里还种地吗?”记者问。
  “早就不种了,家里人都是靠分红生活,不过分红不太够用,我们还在外头打工。”郑叔回答说。他的脸上自始至终堆着快乐的笑容。
  “四叔公”的注解
  岭南村的古屋都比较简陋,装饰很少,但每一座古屋的门楣上都雕刻着一些祥瑞的图像,有的还做得极为精致。郑叔领记者去看一座最有特色的古屋,一眼望去,最吸引人的是门楣,上面有着五颜六色的油彩,但画面却已模糊不清了。
  为什么客家先民这么注意对门楣的装饰?客家老人“四叔公”给记者揭开了答案:客家人是最传统的群体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后代有出息是他们最大的荣耀。
  “四叔公”说,客家的建筑很能反映这个群体的特点,最为明显的特点是追求安全感。“客家人一般分布在山区,村子也多是依山而建,这是迁徙的先人们刻意选择的。因为以前经常遇到兵灾战祸,或者被外族欺负,所以要找一块方便保命的地方安家,钻入山中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明白了安全对他们的重要性,你就能看懂客家建筑。”
  迫击炮都打不穿碉楼的墙
  与岭南村一里之隔是田心村,两个村子其实是同族,村民都是姓郑或姓刘。在去田心村的路上回望岭南村,最显眼的是几座高耸的碉楼。村里的老人郑官昌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些碉楼有的高达8层,以前是用于村子的防卫,放哨和射击都十分方便。
  郑官昌介绍,碉楼的墙壁是用黏土、砂石混合红糖水砌成的,红糖十分黏稠,可以增强墙壁的强度。墙壁很厚,有的厚达1.2米。当地民众说,当年日本鬼子用迫击炮都打不穿。
  精致的田心村
  走进田心村,那些工整排列着的老屋,历经上百年依旧巍然挺立着,满眼历史的沧桑感,但全然没有破败之象。
  如果说岭南村是不修边幅的,田心村则处处都显示出精致。屋顶的排水口设计成两条张着嘴的鲤鱼,水从鱼嘴中喷射而出。用雕梁画栋来形容这些旧屋并不为过,老郑说:“那当然,田心村的建筑都是过去的老华侨们从海外回来修建的。”
  门楣的装饰是客家先民贫富的最直接标示。建筑师给华侨家的门楣留下了一大片面积,上面画满了各种图画,画面上多是松、鹤、鹿、牡丹、石榴等吉祥的图像。
  如今,凤岗镇已经把田心村规划为客家民俗文化村,每年都会在这里重演过去的重要民俗活动。村子里门前屋后种满了瓜果,田园之趣保存得很完整。行走之间,感觉像在聆听一个长长的故事。

  记者
  手记
  时光在这里静静沉淀,青花石板路上的苔痕年复一年青了又黄,檐角的鱼形滴水兽只在雨天才会打破沉默。
  除了寥寥几个像归鸟恋巢一样守着故宅的老人,这些排屋的主人大部分都搬走了,他们从与世无争的小山村出发,为的是追逐城市五光十色的繁华。而曾经发生在其中的离合悲欢、冷暖世情,也都如同昨夜星辰昨夜风,一一流去无踪。
  然而有人离去就有人到来。一些外来工在当地承包了农田种菜,为了出入方便,就以低廉的费用租下一套排屋,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寥落的巷陌里,偶有鸡犬声相闻,既寂寞,也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rew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5: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排屋炮楼凸显客家特色 东莞凤岗挖宝老祖宗产业

提要: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原有的文化往往保存较好,凤岗也不例外。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和炮楼。专家认定,前者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后者和开平碉楼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两者极具文化价值。

         如何从“三来一补”模式突围,镇政府欲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东莞凤岗镇特请来文化专家指路“挖宝”

   “省政府的智囊提建议来啦!”昨天,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等三名省政府参事应东莞市凤岗镇之邀,前来为凤岗作“文化定位”,也为镇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号召“号脉开方”。

   凤岗位处东莞市东南方,与深圳相依为邻。镇内户籍人口以客家人为主。改革开放,带动了该镇经济的飞跃发展。如今,它在强手如云的东莞综合实力稳居前十,经济发展单项位列前五。

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原有的文化往往保存较好,凤岗也不例外。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和炮楼。专家认定,前者是客家建筑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后者和开平碉楼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两者极具文化价值。

目前,凤岗一镇就保有炮楼120座,成片的排屋楼多处。密度之大,保存之完好,在熟悉旅游开发的人看来,这些简直是“无价宝”。
但旅游业从来不是凤岗的“拳头产品”。电子、手机、制衣……当地人数起支柱产业来如数家珍。为何独缺旅游?人们回答,此前真没认真想过世代相守的祖宗产业可以作商业开发。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后,“三来一补”、“大投资”创造“大收入”的模式实在太好用了。人们在惊叹财富的猛然高速增长时,注意力一时还无法转移过来。去年开始的金融风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凤岗。订单减少,外来人口迁出……

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号召发出后,凤岗人发现,世代相守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很可能助力经济的下一次腾飞。

有文化资源,如何统筹,如何定位?如何建设?他们想到了省政府的智囊团———省政府参事室。

凤岗调研也让三参事感到震撼。专家指出,凤岗的炮楼和排屋作为滨海客家特色建筑,其文化价值绝不亚于梅州客家文化和江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进入新阶段的标记。

黄伟宗还指出,凤岗2万多的户籍人口,居然有200多个姓氏,有3万多华侨分布在36个国家,“凤岗完全可称作‘客家第一珠玑巷’、‘客侨文化之乡’”。提出凤岗应努力“建一个现代客侨生态文明镇”。

专家作出的文化定位让凤岗人倍感振奋。镇政府已自身定位为“深圳的后花园”,将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业的一系列规划……凤岗的眼光,已瞄向了前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5: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黄洞,寻访碉楼与客家排屋之旅

http://zlt0406.blog.163.com/blog/static/10026292008361071741/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9-6-4 15:26 编辑 ]

碉楼下面的客家排屋

碉楼下面的客家排屋
3971048971434300130.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远远眺望过,桂山下来是莲塘阁,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国民党将领《钟有令》就出生于此地,1946年任上海太仓城防司令,到台湾后,据说官高副司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1: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2005-5-15 16:24:2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刘亦师  阅读32103次
http://www.kaipingdiaolou.com/ad ... e=0&SpecialID=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22: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迁徙奠定"客侨"基韵 东莞凤岗品"客侨文化"

东莞凤岗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珠江三角洲乡镇,是深圳的北大门和后花园,国土面积仅为8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超过40万,外来商客云集使得凤岗经济发展速度远超文化建设。因客家人迁徙驻居形成且已传承了逾千年的“客侨文化”,无论是历史或是现实的文化资源,都甚有特色而深厚丰富。


  记者于日前专程来到凤岗黄洞村观合碉楼前,伫立良久,仰望着经历百年沧桑依然矗立风中的客家碉楼,感慨万千。一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座碉楼看上去已显得灰暗破旧,楼内的木梯有些部分也许已经倒塌。但它历经百年沧桑,却依旧傲然矗立。他介绍说,因为当地多数是客家人,所以这些碉楼具有客家的建筑特色。碉楼的功能也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安全防御。他说,这是祖宗为我们留下一笔无价的文化遗产。

人口迁徙奠定“客侨”基韵

  凤岗侨报朋友与记者谈起凤岗的客侨文化这一话题,特别兴奋,他说,凤岗素有“客家第一珠玑巷”之称。因古时中原地区战乱频发,百姓不堪战乱之苦南下迁徙避难,而珠玑巷的特殊地理位置注定了其与南下移民的不解之缘。粤北南雄珠玑巷位于古代粤赣交通要道——梅岭古道要冲,自古为中原南下移民的必经地和中转地,故“珠玑巷”已成中原南下移民源的代名词。历史记载经珠玑巷南下移民后裔,多数属广府民系,而客家民系则多数是从福建、江西经韩江、东江或海岸南迁岭南。

  记者翻开《凤岗历史博物馆》一书中史料记录:从古到今,凤岗镇居民主要是从北方中原地带的南下移民。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从河南南阳迁江西吉水,再经南雄珠玑巷迁入凤岗雁田村的邓氏先祖,是最早迁徙入驻凤岗的客家先人。此后,从宋朝起始一直到清朝,包括中间经历的各朝各代,均有诸多不同姓氏的客家人迁入该地各村定居,迄今全镇共有206个姓氏之多,比经南雄珠玑巷南迁的156个姓氏还多50个。

  侨报朋友告诉记者,客家人口的迁徙及文化融合形成了“客侨文化”基本框架,迁徙的民众在繁衍生息若干代之后,人口数量壮大及趋于追求谋生,有部分后裔漂洋过海去到海外谋生。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凤岗人陆续出洋谋生,清朝咸丰年间,作为“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迁出海外更多,遍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共计31610人,是该镇现有常住人口的两倍,而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绝大部分为客家民系的后裔,“客侨”在世界的分布地之广、繁衍数量庞大,不仅使得“客家文化”得到传承与传播,而且侨乡将异地文化元素融入“客侨文化”,使这一文化体系更加饱满。

 日暮西关忆碉楼

  据一位在深圳工作已退休的凤岗籍老干部介绍,记载和见证客家民族大迁移的除了躺在博物馆的文史资料,剩下的只有经历百年沧桑依然矗立风中的客家碉楼。在凤岗8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迄今尚存的清末民初时代的炮楼达120多座,这些炮楼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功能类似,但建筑风格传承了客家“围龙屋”的结构特色又融合西洋特色,其突出特点就是外观开阔、内在连通。

  他说,在一千多年前,本想逃避战乱迁徙南下的客家人,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土匪盗贼时常入侵,打家劫舍十分猖獗,客家人为求自保,依照“围龙屋”的防御特性共建有防卫功能的堡垒式碉楼,既可避敌又兼设炮眼可攻击盗匪,碉楼也称为炮楼。凤岗现存碉楼外形多为方形,层数普遍在3至9层,存世年代最久远的是位于天堂围村的忠义堂楼。忠义堂楼已在风雨中矗立了111年,四方形的楼体看上去依然坚不可摧。

  分布在凤岗各村落间的碉楼,年代久远的为类似忠义堂楼一样具有防御功能的炮楼,还有一部分则是衣锦还乡的华侨修建的“别墅”。华侨归建的碉楼与炮楼最直接的区别在于命名不同,客家人后裔移民海外谋生,赚到钱的则会回乡修建碉楼以光耀门楣,凤岗现存的碉楼中的红星楼则是华侨碉楼的典型代表。与红星楼同龄的还有汉彰楼。另一位当地人也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在80多年前,汉彰楼是凤岗数一数二的豪华别墅。因建楼人叫黄汉彰,所以碉楼取名为汉彰楼,而以楼主人直接命名的碉楼在凤岗很普遍,这类碉楼的主人大都是分布在加拿大、荷兰及法国等地区的客家人后裔。华侨归建的碉楼与客家人建的炮楼在建筑风格上的对比与融合,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
传承中融入更多“新客家”

  据了解,凤岗原为常住人口2万余人的小乡村,自从改革开放后涌入外来人口达40万之多。凤岗的客家祖先自古有重教兴学传统,很早即兴建作为尊孔尚儒的“文庙”,历史上曾创办多家书院、文社、书室、学校。清代嘉庆年间,被皇帝亲笔赐题“广东第一才子”的客属大书法家宋湘,成名前曾应邀在凤岗创办并亲笔题写校名:“纂香书室”,执教多年,迄今墨迹尚存。他在凤岗任教期间带头兴文办教,也带来一代诗风,使凤岗自嘉庆年间起,兴建“兴贤文社”,作为文化雅集场所,文人学士常在此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由此凤岗自古有诗文风尚,迄今不绝,每年均有各种文艺比赛,笔会不停。

  侨报朋友是位“新客家”人,他向记者介绍,凤岗新增人口绝大部分是来自南北东西各省区的“打工一族”,还有部分是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的投资客商。新时代涌入的民工人群堪称“新客家”,意味着“新客家”既在承传本地客家先祖的传统文化,又将他们原籍省区的文化传入,为凤岗文化增添新的血液与活力。所以,“客侨文化之乡”的“客”,也包括“新客家”及其文化,有助于整合古今客侨文化。

  打造“客侨文化”品牌


  凤岗还是著名象棋大师杨官璘的出生地,自幼在此长大,成名后多次返回故乡,也因此而使凤岗人特爱象棋,造就了凤岗特有的象棋文化氛围,希望此风长盛不衰,延年连代,作为凤岗的一块永恒文化品牌。其实凤岗仅是“客侨文化”的一个缩影,东莞市还有些乡镇也属这种文化区域。

  现今,凤岗著名客侨文化景点有:油甘埔江屋、纂香书室、黄洞观合楼、迴龙庵碑文、凤岗历史博物馆和杨官璘象棋广场。

  日前,凤岗镇委书记朱国和表示,凤岗镇客侨文化、象棋等文化资源丰富,今后将充分借助客侨文化,吸引各类资本进入传统文化产业,通过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加大投入,对镇内“回龙庵”、“纂香书室”、“兴贤文社”、“洪全福故居”及“杨官璘故居”、保存完好的“排屋楼”等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建设,打造客侨文化旅游品牌。(古伟平 徐伟 凤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7 1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经南雄珠玑巷迁入凤岗雁田村的邓氏先祖,是最早迁徙入驻凤岗的客家先人。"
——这肯定是“新客家人”的杰作!

雁田村是凤岗镇少数几个讲围头话的非客家村。
自称经南雄珠玑巷迁入的一般为广府民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14: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level 的帖子

那石楼真好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14: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鳳崗排屋樓——客家民居的文化符號淺析

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
https://www.hakkaonline.com/xspace/viewnews-2887.html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 ... 521&secid=37732
東莞市鳳崗鎮鄉野,青山緑水之間砲樓林立,多數砲樓與排屋聯接,搆成了獨特亮麗的建築景觀,這是廣東罕見的。不管是廣府民係著名的開平的碉樓區,還是客家民係梅州的圍屋區,有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鳳崗的砲樓與開平碉樓不同,鳳崗排屋也與梅州的圍屋有异,獨具一格。特别鳳崗至今保存完好的120座排屋樓,是一本凝固的客家文化史,又是一本濃縮的華僑文化史。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教授到鳳崗考察後認爲,從文化學的角度上説,“土樓”是客家民居的早期結構,範圍特大的“圍龍屋”是客家民居更大發展的中期結構,“排屋”與“砲樓”則是客家民係移至濱海地區,與廣府文化以至海洋文化有所結合的後期結構,其突出特點就是外觀開闊、内在連通(尤其是排屋與砲樓連通),從而在建築文化上,體現了客家民係的移民進化進程,既有傳統客家風味,又有廣府海外僑風,堪稱“客僑文化”的典型建築,爲嶺南所獨有。

  鳳崗排屋樓,這個特别的文化符號,藴涵着什麽樣的文化底藴?

  排屋樓——見证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鳳崗排屋樓大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據可考史料,現存砲樓最早建成的是天堂圍村“忠義堂樓”,始建於1898年,最晚建成的是油甘埔村的“來進樓”,建於1935年。大多數砲樓都建在20世紀20-30年代。

  追尋鳳崗排屋樓昔日主人的踪迹,不能不溯源客家人的遷徙歷史。翻閲鳳崗客家人宗族譜牒,清晰地記録了客家先民唐宋兩朝由中原入贛、閩,元明兩朝又逐步遷徙粤東,明末清初再遷入鳳崗立村定居的路綫。據清朝干隆10年(1746年)《義建崇烈堂碑》序文記,順治9年(1653年),朝廷采取“疏呈招耕”的辦法,招募一批客家人到鳳崗開墾種植。這批客家人應招募入居鳳崗黄洞南門山一帶,“蒙霜露,披荆棘,築居畋田焉”。後人尊稱帶領入居鳳崗的13位客家人屯長爲“十三位公”。至干隆年間,客家人在鳳崗這片土地上築居立村已有30多條自然村落,近40個族姓,人口繁衍超過2000人。如序文記述,“今日者里居數百家烟火相連,禾麻互相,游太平之宇耕”。

  客家人築居立村的民居建築,是客家民係文化歷史的“活化石”。客家民居建築豐富多樣,顯著的特色是土樓、圍屋、堂屋、排屋、砲樓(也稱碉樓)等。鳳崗的排屋樓,也還保留着客家人爲了維護宗法秩序和環境,保持着聚族而居的習慣建造的,是客家民居系列中一種重要的建築,擔負着安全防衛的功能。鳳崗排屋樓就是客家人在長期遷徙和异鄉定居生活留下的歷史文化符號。

  走進鳳崗排屋樓,我們不僅爲那厚實堅固的墻壁而感嘆,也不僅爲那黑洞洞的槍眼而驚心,更可以從中觸摸到客家文化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是客家人從中原封建莊園和塢壁一脈相承下來的建築文化,是客家人對中原文化和血緣認同的重要依據。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不僅應對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挑戰,而且面對新遷地區的土著或其他民係的矛盾糾紛,甚至面臨猖獗的兵匪盗賊搶掠。客家人要在新居地上站穩脚跟,必須團結一心,衆志成城,建設具有防衛功能的營壘。特别是鳳崗處於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社會環境,它是惠東寶三縣交界處,兵匪盗賊活動特别猖狂。爲此,鳳崗客家人不但保持聚族而居,而且在排屋中建設防衛砲樓。平時人們在排屋里居住,一有情况就跑到砲樓上去。砲樓地點一般選擇在排屋左或右入口處或地形有利處,與排屋相連。砲樓築起厚實的墻壁,大門上鑲有鐵皮,門前安置栅欄,門後頂上門杠,每層開有利於對外觀察和射擊的槍眼,樓頂堆放一些可投擲的石塊,底層設有飲用和防火的水池,儼然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堡。排屋樓是客家人奉行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營壘。

  隨着歲月流逝,昔日的田陌風光不再顯現,刀光劍影的灾難也一去不復返,而客家先民用血汗泪水和泥土砂石夯築起來的排屋樓仍舊寂然矗立。俗話説,“睹物思人”。仰望高聳的排屋樓,我們仿佛還可以看見客家漢子艱難跋涉不畏艱險奮勇前行的身影。倚靠在排屋樓厚重的大門上,我們仿佛還可以感受到客家母親慈愛胸懷的温暖。客家先民以感蒼天、泣鬼神的頑强精神,辛勤耕耘建設自己的家園。這一座座歷經風雨侵蝕的排屋樓,就是客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证。

  排屋樓——彰顯多元文化包容開放情懷

  鳳崗排屋樓昔日的主人,已離我們遠去。翻開發黄的史册,我們發現興建排屋樓的主人,他們大多數是當時從鳳崗再度遷徙海外謀生的華僑。

  追尋鳳崗排屋樓昔日主人的踪迹,又要追溯鳳崗華僑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就有鳳崗客家人漂洋渡海到异國他鄉謀生。初期南渡到東南亞馬來西亞等地,稱之爲“走南洋”。後來又被“賣猪仔”到南美洲牙買加、蘇裏南等地。到民國時期,又有人陸續踏上北美洲、西歐各國。據清朝光緒28年(1903年)立“重修迴龍庵通堂並客廳碑”記載,華僑捐款重修庵廟有683人,來自外埠9個國家和地區,推算鳳崗當時在海外華僑已有數千人之衆。直至今時,鳳崗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港澳同胞,約有3萬多人,比鳳崗現有的常住人口還多。鳳崗華僑華人廣泛分佈在全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論人數之多,分佈之廣,鳳崗堪稱東莞最著名的僑鄉。

  離開家鄉,外出尋求生存發展,這是客家人遷徙命運中的一種歸宿。這些在海外生根落脚的鳳崗人,又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自覺維持着客家人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念。當他們在海外獲得人生成功,積累了財富以後,回鄉興建祖屋便成爲一種義無返顧的選擇。於是,在鳳崗這片故土上,便如雨後春笋般冒出了一批融合中西文化的排屋樓建築。

  如油甘埔村建有19座碉樓,其建樓主人來自牙買加華僑有10座,來自馬來西亞華僑有2座,來自蘇裏南華僑有1座,來自美國華僑有1座,來自大溪地華僑有1座。由華僑興建的共有15座,占80%以上。另有4座是由宗族公共出資興建,其中仍有華僑的捐資。鳳崗排屋樓昔日主人的身份由此可見一斑。

  海外華僑回鄉出資興建排屋樓,他們不僅帶回錢財,帶回“紅毛泥”、鋼材等先進建築材料,而且帶回了西方的建築風格和文化觀念,使得鳳崗排屋樓建築融中西方文化於一體,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黄洞村觀合樓是一座頗有代表性的排屋樓。黄洞村人蔡觀合,離鄉下南洋謀生,墾荒種植經營橡膠園,經過多年辛勞打拼,事業有成,積攢了錢財。1927年他回鄉購地建房、辦學。原計劃建築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建40間排屋帶有兩座砲樓。後來,由於種種社會原因,建成8間排屋和1座8層高砲樓。在這座高聳的中國式砲樓上,裝飾有表現西方文化的各種雕塑,西式的圓穹和樓頂的“皇冠”,是全鎮唯一一座全鋼筋水泥結構砲樓。觀合樓是黄洞村15座排屋樓中最令人讚嘆的中西合璧建築杰作。

  鳳崗排屋樓還帶來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念。中國傳統的祖屋文化,一般以祖宗姓名冠以樓名,以示對先人孝敬和紀念。鳳崗砲樓中,有的沿襲禮制以先人命名,如油甘埔村“永昇樓”;而大多却突破禮制,以建樓出資人冠以樓名,如黄洞村蔡觀合建“觀合樓”,油甘埔村江勛堂、江石金兄弟建“勛堂樓”、“石金樓”等。這顯然是受西方文化張揚人的個性價值觀念的影響。當然,這也是多元文化的互相包容。砲樓主人以自己的姓名來冠樓名,又並非是簡單地張揚個性,其骨子裏藴藏的仍然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基業永固、子孫永續”的中國傳統文化。海外遊子把熱愛故鄉傳承祖業的情懷寄託於屹立不倒的排屋樓。

  排屋樓——創新文化與時俱進

  鳳崗排屋樓及民居的布局和建造,既體現出對客家民居建築的繼承,又根據本地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實際,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在粤東地區,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築形式是客家圍屋。鳳崗的客家民居,當地人也稱之爲圍屋。這種圍屋保留了客家圍屋的傳統格局,又不拘於客家圍屋的樣式,因地制宜,吸收廣府建築文化單元式住房開放式空間的優點,注重人和自然和諧,人與人溝通,有所創新突破。鳳崗的砲樓建造與圍屋結合在一起,以保護圍屋的安全。

  油甘埔村江屋民居,始建於18世紀初,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20平方米。排屋坐北朝南,背靠獅嶺,南望梧桐山,建築群形狀像一個“非”字形。排屋中間設有3米寬的正巷,分爲東西兩邊,東邊8排68間房屋,西邊9排95間房屋。每排房屋由東西走向小巷分隔前後。每天早晨,太陽東昇,陽光灑滿每條小巷,每間房屋同享陽光普照。客家人傳統篤信風水,因而又在排屋西面建了1排10間房屋,正面朝東,以迎聚“紫氣東來”。在排屋東邊入口,南北分别建有3座砲樓。先是1920年在北面建造9層“永昇樓”(又稱鳳崗第一高樓),後1934年在南面建造2座5層“石金樓”和“勛堂樓”。西南面還建有占地700平方米的“華慶書室”,作爲江氏子弟啓蒙館所及宗族婚壽宴客活動場所,體現了客家人“耕讀爲本”和儒家“孝悌”、“仁愛”的思想文化。

  黄洞田心村新圍場民居建築也頗有特色。民居由村中曾氏華僑於1919年回鄉興建,占地約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建有住宅12排80間房屋,另有雜物柴房5排25間房屋。民居建築井然有序,建造規格統一,結構樣式爲前門廳,後主屋,門廳有一個小天井,稱“四水歸堂”,寓意“聚水生財”。門楣上有吉祥壁畫浮雕,詩情畫意。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村前有風水魚塘,中間有空曠的禾坪,四周緑樹環抱,好一座美麗的田園山莊。

  鳳崗排屋樓的建築風格更是多姿多彩。砲樓的主體建築基本上保留客家四方樓檏實厚重的樣貌,而窗户、樓頂圍欄等裝飾,引入歐陸式建築風格,各種幾何圖形、花草魚蟲浮雕惟妙惟肖,創意十足。鳳崗排屋樓是客家人旺盛創造力的具體象徵,是客家人與時俱進的動人樂章。

  鳳崗排屋樓,閲盡人間百年滄桑。歲月的風雨,無情地冲刷着歷史文化的記憶,而默默無言的排屋樓,執着地守護着客家人的文化傳統,展示着海外遊子眷戀故土的情懷,標榜着鳳崗人創新拼搏與時俱進的精神。客家人有一句古訓:“打起精神來做人!”一列列内聯外通的排屋,傲然屹立的砲樓,不就是從艱苦遷徙的歷史走過來,不畏險阻,打起精神,挺直腰杆,敢於創新,與時俱進,努力建設幸福家園的鳳崗人的象徵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談鳳崗民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 ... 521&secid=37693

古進:廣東省梅州市梅縣人。中國畫報(國内中文版:人民畫報)高級編輯。離休後,主編《客家人》畫册,參加編輯《大陸滄桑》等多部畫册。年逾八旬,仍然活躍、樂觀,老友們仍喊他“小古”。

  爲了弘揚客家文化,離休後,足迹遍佈黄河上下和五嶺内外,行程萬裏,風雨五載,我考察了客家人的源流和風土人情,同時拍攝了大量照片。《客家人》畫册就是這次考察的結晶。由於當時時間、經濟及精力的緣故,很多地方在那次考察中没有走訪,東莞鳳崗鎮就是其中之一。

  我這次來鳳崗鎮參加中國首届客僑文化論壇的目的之一,就是瞭解這裏的客家民居的歷史和特點,尤其是客家民居的獨特形式:碉樓排屋。

  要瞭解鳳崗鎮民居的歷史,必須先瞭解鳳崗鎮居民的來龍去脈。

  根據鳳崗歷史博物館和鎮人民政府提供的文史資料和我粗淺的調查瞭解,鳳崗鎮各村居民祖先的淵源,有遠源和近源。遠源是來自黄河流域、中原大地和淮河流域。這是長江以南各個民係(包括廣府係、閩南係和客家係)的遠源。具體一點講,從秦代開始,多次派兵、徙民到嶺南落居;後來中原地區的漢人,又分批到淮河,過長江,再散佈到江南廣大地區;其中一部分漢人又進入贛閩粤交界的廣大山區,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民係。明末清初,客家人向外擴散,其中大部分人從粤東地區、一小部分人從閩西、贛南,向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遷移。這批客家移民就是惠陽、寶安、東莞等地客家人的近源。

  東莞的鳳崗,古稱塘瀝洞,可能是當地土著人(古代百越的後裔)的住地。民國初年建圩鎮時,也許是附近有鳳凰山,傳説有鳳鳥飛臨此地山崗,故稱爲鳳崗鎮。

  該鎮雁田村的鄧氏先祖唐代從河南南陽郡鄧州南移到江西吉水。北宋時,溯贛江至贛州,越過大庾嶺,進入嶺南南雄縣珠璣巷。(這個時期,從珠璣巷南遷到珠江三角洲的移民,與當地土著融合以後,成爲粤語民係。明清時期由閩西等地的客家人遷往此巷及四周農村,至今仍講客家話。)幾年之後,又南遷到東莞岑田(今香港新界錦田,鄧姓居民都講廣府話)。明朝永樂年間才轉移到湴田(今雁田村),至今雁田村民都講廣府話。這是該村鄧姓人家的遠源和近源的大概情况,也是鳳崗鎮最古老的漢族移民的後裔。

  在鳳崗鎮,除了雁田村,還有天堂圍村和五聯村將近一半的居民也講廣府話,其餘7個半村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全鎮總人口約有2萬多人,客家人有1萬4千多人,約占7/10。

  鳳崗的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下的産物,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和鮮明的地方特色。鳳崗各姓的客家人,多數是明清時期從粤東長樂縣(純客家縣,今五華縣)遷移來的。初到這濱海地區,滿目荒凉。他們喫苦耐勞,不畏艱辛,搭茅寮,開荒地。天道酬勤,茅寮爲瓦頂土房所替代,荒野由緑洲所覆蓋。隨着遷移來的客家人越來越多,鳳崗鎮慢慢初具規模。客家人有聚族而居的傳統,開始是兩家三家并排建房,後來十家八家并排在一起。左鄰右舍,前排後排,互相照顧,和平共處。據文史資料記載,清朝初年,從長樂縣遷來油甘埔村定居的是江華慶。江華慶父子發迹後,在村外購買了一大片建房用地,並規定江姓子孫在此建房有優惠,但必須依照規定的長寬高低建房。由此,逐漸形成一排排的民居,叫排屋。排屋的平面結構:坐北朝南,有一條長80米的主巷,主巷兩邊又各有八九條東西走向的小巷,小巷北邊就是一排瓦頂土房,整個建築群形成“非”字的形式。主巷、小巷縱横有序,陽光充足,空氣流暢,在當地的潮濕氣候的環境下適宜生活。

  當時的移民,誰都没有本事和財力建造大型的住房,只能就地建造簡單的平房排屋。清末民初,很多年輕人過香港,下南洋,甚至闖盪到南美蘇裏南,以謀生路。异國他鄉,他們不畏艱辛,苦心經營。有的人積蓄了一些錢財,回到故鄉。舊社會,治安不靖,匪患不斷。返鄉的客家人模仿珠江三角洲開平等地廣府人的做法,緊靠着排屋,建築起高大堅固的碉樓。碉樓和排屋相通,可以保衛排屋。如此,碉樓和排屋連接在一起形成了客家民居的又一特殊建築形式。

  專家、學者們考察鳳崗鎮客家人住房後爲此建築形式取名“排屋樓”。

  鑒於我對客家民居的瞭解,我以爲不如取名“碉樓排屋”好。

  理由如下:

  1.從民居的主體看。鳳崗客家民居的發展歷程説明,先有排屋,後建碉樓。客家人長年,甚至世世代代居住在排屋裏。故排屋是民居的主體,碉樓是爲了保衛排屋居民而建,是排屋的附屬建築物。碉樓平時不住人,亂時才住人,不是民居的主體。在鳳崗,有碉樓必有排屋。現在官井頭村外,湖中只見一座孤立的碉樓而不見排屋,那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水庫和供水工程時淹没了珊珠坑村排屋的結果。把帶有碉樓的排屋這種民居形式稱爲

  附表:客家民居的四大類型和特點比較(略)

  2.從使用功能上看。“排屋樓”的“樓”實質上是防禦性的碉堡,嚴格講,只是民居的附屬建築。閩西土樓的“樓”,不論是方形還是圓形,都是常年共住、世代同堂的民居。其建築規模宏大(一樓之内可住幾十户、上百户同族人)、外墻堅固,且具有極强的防禦作用。此“樓”與彼“樓”,使用功能完全不同,從民居概念上來説,兩者不能相提並列。再看看排屋的“屋”是長年住人的民居,粤東圍龍屋的“屋”也是長年住人的民居。此“屋”與彼“屋”使用功能完全相同,在民居概念上來説兩者完全一致。需要明確的是,“圍龍屋”的“圍龍”和“屋”不可分割,“碉樓排屋”的“碉樓”與“排屋”也不可分離,否則都不能稱爲客家民居特有的形式了。

  基於上述原因,我認爲鳳崗鎮客家民居取名“碉樓排屋”更確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2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碉楼和凤岗客家文化

碉楼和凤岗客家文化
——碉楼是凤岗客家文化的最大特色
   http://www.fenggang.gov.cn/kejia/
凤岗镇约有客家人14000余人,黄洞是客家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同时黄洞也是海外华侨最多的一个村。据统计,黄洞村现有常住人口2230多人,海外华侨、港澳人士超过7000人,是现在本地人口的三倍还多。黄洞村也是我镇古迹保存最好最有开发价值的一个村。目前黄洞村有建于明朝时期的回龙庵,建于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的碉楼15座,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瑛王洪全福故居,以及众多风格独特的客家风情民居等古迹,均保存完好。
碉楼是客家文化的最大特色。这些碉楼绝大多数为华侨所建。其墙体为石灰、粘土、砂石加红糖混合制成三合土,用杉木板夹墙舂实而成,墙体十分坚固。黄洞的碉楼底层一般厚1.20米以上,高3至8层不等。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修这些碉楼除了可供居住外,主要是用于防敌和防匪,因此碉楼一般窗户较小,且有牢固的钢铁护栏,每层都设计有多个用于射击的炮眼。全国最有名的碉楼当属江门市开平的碉楼群,目前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观合楼则是一座颇有、代表性的碉楼,为华侨蔡观合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建,高8层。蔡观合,又名水来,字应参,清朝中后期到南洋,开山经营橡胶园,积攒了钱。他热爱家乡,回来购地建房、办学,初定建四十间屋、二栋楼,约合1700多平方米的建地面积。但因当时各种社会原因,只建了八间房屋一栋碉楼就被迫停工。虽如此,在黄洞诸多碉楼中当数这座最为壮观和漂亮。
黄洞村还有为数众多的建于民国时期的客家风情民居。特别是位于田心村小组新围场的旧民居,这些民居为旅居北洋的曾氏华侨于1919年至1925年期间回乡兴建。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这些民居全部坐北向南,依山傍水,是一座恬静而美丽的田园山庄。其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中建房占地约6000平方米,住宅共12座83间,柴房5座25间。每座房屋长30米,深11.3米,高9米,面积271.2平方米,每座房屋分7间小房,每间约40平方米。每幢门前的巷道长30米,宽2.8米,布局整齐。全部建筑规格化,巷巷相连,四通八达,建筑质量一流。瓦面密椼密桷,盖双层瓦,屋内用白灰拌红糠批档,光滑雅致,冬暖夏凉,令人心旷神怡,感觉舒适。屋外门额必有四个大字,配有吉祥壁画及浮雕,这些壁画或浮雕栩栩如生,除了因岁月的原因有部分脱色外,基本保持了原貌。此外,位于黄洞村洪屋围村小组的太平天国瑛王洪全福故居也将一并保护开发。(肖国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介绍东莞凤岗客家碉楼专题

本帖最后由 客家一家亲 于 2010-10-31 22:04 编辑

央视介绍东莞凤岗客家碉楼专题



位列全国千强镇前50名的凤岗,是以客家人为主体的乡镇,户籍人口 2万余人,有3万多华侨分布在36个国家,专家称其“完全可称作‘客家第 一珠玑巷’、‘客侨文化之乡’,是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结合的典范。” 同时,凤岗也是一个史久源长的客家文化之乡,凤岗碉楼、客家排屋、客 家山歌、客家美食以及丰富多彩的客家风俗,今天仍在已全面走向工业化 、城市化的凤岗大地上激荡,并与30多万“新莞人”带来的“新客家文化 ”交相辉映。
在凤岗镇内有两种有别于一般客家地区的建筑———排屋和碉楼。镇 上现存的120座碉楼中,大部分都是华侨出资建设,这些碉楼是东西方文 化艺术的结晶,也是凤岗客家人的骄傲。专家认定,凤岗排屋是客家建筑 继土楼、围屋之后的第三种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滨海客家文化特色,而 碉楼和开平碉楼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两者文化价值绝不亚于梅州 客家文化和江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进入新阶段的标记。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在凤岗众多的酒店、歌厅中,都 能在点歌系统中找到客家山歌的名字。不仅如此,凤岗镇还由政府出资开 山歌培训班,每年还投入10多万元,用于凤岗镇客家山歌协会的山歌创作 、交流、比赛等活动,并为协会提供专用场地。
凤岗的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客家麒麟舞、客家婚俗,客家美食常常成 为各地众多摄影爱好者的聚焦点。近日,东莞市首个以麒麟舞创作活动为 主题的基地正式落户凤岗,标志着客家麒麟舞这项优秀客家传统民间艺术 将在凤岗拥有专门的创作之“家”并将得以发扬光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andrew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4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