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26 0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村傩戏:客家古老民俗“活化石”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梅江合流所形成的三角地带的中心。这是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村落,地处黄石镇南部寨脑山西南,古时水运发达,是古代中原通往东越的咽喉之地。作为宁都最早一座古县城所在地,中村一带历史上的辉煌可想而知。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宋末元初之后,这里便逐渐地冷落下来,以致不久便与整个宁都南三乡一起,成了一块“有地无人耕”的荒野之地,从而为明清之际大量外地客民迁居此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载,至今还传承着傩戏的郭姓,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从营上迁此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傩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客家先民南迁至宁都。前几年,中村被整体并入临近的石子头村。
这里的傩戏与庙会紧密相联。村中有个福主庙,每年有两次大庙会,为了更好地禳神祈福,据称当年由余顶万发起成立傩戏班。傩戏属于庙会,庙会又利用傩戏来禳神。
在去中村的路上,黄石镇文化站长曾敏向我们介绍:“中村傩之所以叫傩戏,主要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哑傩,它是开口傩,不仅有唱腔和对白,还有较完整的剧情,据专家考证属于傩戏的范畴。”据了解,其表演内容,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表演的剧目相传有30多个,其中有不少大戏,但大部分已失传,现只能表演七个小戏。其表演的形式,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传承至今,共有33位传人,各种傩面具曾达108个。
原生态民间艺术
傩戏源自二千多年前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除疫鬼灾邪、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俗活动。黄石镇中村是傩戏表演的集中地。村里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表演傩戏的集会,第一次从农历正月初二起至十六结束,第二次从农历九月十一起至十七结束。活动范围广及瑞金与宁都其他乡镇。
由于傩戏面具的神圣性传说,傩面具除在两个傩戏“表演季”外,都藏入福主庙神台,从不示人。由于时日关系,我们无缘傩戏表演的现场欣赏,只能通过传承人郭显椿的口述和村人的介绍,以及查看一些影像资料,意会中村傩戏的风采了。
中村傩戏的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唢呐、锣鼓、礼炮铳、鞭炮喧天,起舞前要杀公鸡请神、祭神。表演的祠堂里祀奉的主神村里人称“华光菩萨”,还有唐、葛、周元神、钟馗、关帝等15尊神像以及保存下来的傩舞面具。傩戏服装有其特殊性,具有严格规定,现在只保留了两种:一种为红色代表男性,一种为绿色代表女性。法具有令箭、令旗、令尺、法印、珓5种。道具都很简单,只有书、竹棍、扇子、笔、钓鱼竿5种。乐器有堂鼓、大锣各一面,它在舞傩中既可作乐器用,同时鼓声又可“惊破地狱”,锣声可“效狮子吼,以吓走邪鬼”。现在七个节目完整表演的时间长达两个小时,表演时,每换一个节目表演者就要换戴一副面具。色彩各异的面具或慈眉善目清秀飘逸,或面目狰狞凶暴粗野。跳傩的艺人要配合面具唱出不同的曲调歌词,并用器具比划出各种形态的舞姿。
在祠堂里表演结束之后,傩戏表演的队伍就开始敲锣打鼓,头顶着傩面具挑着香炉、香烛、粮米,敲锣打鼓地到各个村落厅堂巡游一圈。据传承人郭显椿说,傩戏巡游的路线是祖先确定的,中途在哪里吃饭、哪里住宿都要严格地依照惯例,走路也要照规定顺序:挑菩萨的,挑香炉兼打锣、打鼓的,挑香烛的,挑粮米的。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傩戏已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俗融为一体,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当地人把傩戏班抬着“华光福主”到村里巡游的形式叫做禳神。每巡游到一村,村里人早已提着装满了香烛、鸡鸭、鱼肉、白米的竹篮站在门口等候。福主一到就鸣鞭炮迎接,有的还会请傩戏班到家里表演,热闹一番。当地人习惯借“禳神”尽情欢乐,都把传统的重阳节和小孩满月、老人的生辰寿诞都移到这一天来过。各家各户都把亲朋好友请来团聚吃酒,其隆重的气氛胜过了春节。
发现之旅
中村傩戏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为这些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活化石”材料。
最早发现中村傩戏这一历史遗存的是宁都采茶剧团离休干部邓文钦先生。他撰写的《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一文,被香港大学劳格文博士主编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一书收录。书中详细介绍了中村傩戏的由来历史、演出特点、演出剧目、演出时间、演出路线及生存观念。
随着名气的与日俱增,中村傩戏的研究不断深入。据长期跟踪研究中村傩戏的宁都采茶剧团原编剧万迈考证,中村傩戏具有五大鲜明特点:它介于“舞蹈”与“戏剧”之间,是处于“傩舞”向“傩戏”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的文化产物;傩师具有“祭司”与“演员”两种职能;具有“艺术性”与“宗教性”特性,保留了浓郁的道教色彩;具有“娱人”与“娱神”两个功能;具有“演戏”与“驱邪”两种形态。
对中村傩戏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它深厚的客家傩文化内涵,承载着广泛的客家情结;以它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厚重的艺术内涵,成为不可多得的戏曲“活化石”;以它厚重的人文内涵,成为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它折射透露出的客家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对客家民系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村的傩戏是祖传的,目前的这位传人郭显椿已经64岁了。时代的进步和文明正在淘汰、冷落那些古老、陈旧的习俗,延续了千百年的中村傩戏也面临着失传的局面。
黄石镇文化站长曾敏向我们分析,中村傩戏面临“三大尴尬”。其一,就是很多年轻人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不肯学,他们只看到傩戏“封建迷信”的一面,没有看到它文化的一面。其二,中村傩戏的传承仅凭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和正规培训,由于受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很容易出现误传和“消释”的危险。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中村傩戏就是因为没能整理出曲谱、唱词等“硬件”材料而被卡住。其三,傩戏收入主要靠每年两次巡演时村民出的“保安钱”,也就是每家给的一点米、一两元钱,致使傩师生活举步维艰。
可喜的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日益重视和保护,中村傩戏也从乡间田野登上了大雅之堂,曾赴南昌参加了2005年国际傩文化节。他们的傩戏表演反响极大,凤凰台等多家媒体当时就采访了宁都傩舞的表演者郭家燮老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客家世界网》等媒体也多次对中村傩戏进行了介绍。
宁都县委、县政府已把中村傩戏列入全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案加以整理、保护。黄石镇镇长李平对傩戏保护十分看重,把中村傩戏作为“文化兴镇”和“旅游名镇”建设的重头戏来抓,该镇每年7万元的文化经费,大部分都用在了中村傩文化上面。2006年,宁都中村傩戏被正式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专项经费5万元已经到位。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村里组建了一个由中青年人员组成的专业傩戏班,传承人郭显椿和其他学员都能按月领到政府发放的工资,镇里还准备给其申报“民间艺术家”称号。县里还在每年的农民文化节专门给他们辟出表演舞台,中村傩戏影像资料库也已经建立。祠堂庙会整修,傩戏班演出服装置备,聘请专家进行曲调、唱词的整理等各项工作目前都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中村傩戏团团长肖水保兴奋地对笔者说:“以前找一个传承人都很困难,现在戏班成立后,郭老一下子就收了我们17个徒弟,每人都学2个以上节目。现在大家已经完全转变了对傩戏的偏见,傩戏人也成了村里的‘香饽饽’。”
来源:《赣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