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1-9 22:53 幽壹的牛角功,谁敢不服气呢? 说归说,做归做。我们在空谈的时候,台湾客家都在勤力实践了。相信客家书面表达只会不断自我完善,而不会停滞不前。
使用道具 举报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09 你是否知道“孙子的儿子”叫作“seg5(音同‘塞’) di3”的说法?前面的“seg5”写作什么? “儿子”在客家话中说成“孻(lai4,[子盡])祗”我已经知道了。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2:10 好,[涯]也来踩痛脚! 客家话口音“借”汉字写出来的?“借”字怎讲?难道客家话不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吗? 这样说是不是好些:客家话保留字(即在普通话环境已经废弃不用的原有的汉字)。 我再举个例子(我举的 ...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09 钻图书馆的功夫我可花得多啊。 什么《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等收单字超过四万个的字书起码查过五套。 不过我翻这些书主要是找堆磊字像“品字型”一样结构的。 近期才对考证 ...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12 做输入法的话我可以尽力,但用什么地方的口音准?这是个大问题。 我想:广西客家人做的客家输入法,福建客家人用起来肯定不行,惠阳人做的输入法,拿到赣县去,那里的人一样用不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5-5 07: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