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8|回复: 0

梅州开辟乡村休闲体验基地 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广州10月27日电 26日,“梅州市农业局‘产业帮扶+乡村体验’模式启动暨银竹村‘周末时空’休闲基地开园”活动在梅县区丙村镇银竹村举行。活动以“游‘周末时空’基地、建旅游产业机制、促百姓增收致富”为主题,吸引了梅州20多户家庭近100人参加。本网了解到,本次活动有效带动了贫困村旅游人气,推动当地农户农副产品销售,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仅半天时间,成功销售竹稻米420斤、黑花生90斤、飞鸡蛋102枚,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200余元。
广东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地形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典型的丘陵山区。梅州山地1800万亩(目前尚有400万亩地待开发)、平地不足300万亩,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了梅州经济发展。在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梅州有386个重点帮扶村,涉及3.64万户贫困户、16.28万扶贫对象,梅州已经成为扶贫工作重点地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近几年,在当地农业部门带领下,借助梅州山清水秀、人文历史丰厚的独特优势,梅州农业发展模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向城郊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延伸,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新格局,打响了“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特色旅游品牌。与此同时,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发展完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有效地拉动了梅州旅游的快速增长。这些为梅州践行创新帮扶精神,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打下扎实基础。
创新银竹村“旅游扶贫”模式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银竹村地处梅州市城乡结合部,是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重要组成部分。银竹村土地肥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光、温、水、气、土壤等农业生产环境优良,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不仅是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的理想场所,更是银竹村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的先天优势。从去年12月份开始,银竹村推出了“项目选单+产品订单”农旅结合产业扶贫新模式,开启了农业和旅游结合的扶贫新路。这为银竹村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奠定了组织基础。
“周末时空”乡村体验带旺特色产品销售
梅州市农业局以开创帮扶新模式为契机,建立了适合都市家庭休闲娱乐的“周末时空”农业休闲基地。该基地以养殖生态泥鳅为主,辅以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如竹稻米、黑花生等,并以乡村天然风景为依托,旨在构建原生态乡村文化。据了解,该基地提供品种丰富的体验项目,包括捉泥鳅、聚会烧烤、抓小鱼、采摘新鲜果蔬。除此之外,基地还特别提供稻谷生长和泥鳅成长等科普教育项目,目的是提供寓教于乐的亲子服务,在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耕乐趣中寓教于乐。
小朋友体验稻谷脱粒。罗均 摄
活动现场设置参观稻鳅种植基地、品脱毒河豚及生态泥鳅、摘新鲜四季龙眼、抓土鸡采沙田柚等四环节,每个环节设置多种游戏项目,20多户家庭争先恐后气氛热烈。体验会现场摆放从贫困户家庭种养出来的各种产业扶贫产品和特色美食,涉及米、豆、花生、水产、畜牧5大类共60多种农产品。20多户家庭游戏之余,对这些“新、奇、特”农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前来咨询预订,仅半天时间,成功销售竹稻米420斤、黑花生90斤、飞鸡蛋102枚,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200余元。梅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年开始,每半月将举办一次“周末时空”体验活动,预计将为当地贫困户每年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
亲子体验捉小泥鳅。罗均 摄
此外,现场的一种新型种养模式——“稻鳅+藕鳅”立体种养模式——特别吸引眼球,该种养模式在梅州尚属首创。据介绍,该种养模式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收效快等特点。一方面,“稻鳅+藕鳅”的种养模式能合理利用有效的空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稻与鳅、藕与鳅能够相互促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生产出绿色无公害水稻、莲藕及生态泥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驻村干部罗均介绍,此模式在梅州市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种养已获成功,明年将在银竹村逐渐推广,争取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尝试种养,届时每亩将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100余元。(田伟 蔡秋伟 罗均 刘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5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