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浙江金华婺城区箬阳乡琴坛村的客家人

2014-6-3 12:29| 发布者: 客家影音| 查看: 11189| 评论: 0|原作者: 浙江在线|来自: 浙江在线

摘要:   进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琴坛村,会有一种武陵人误入“世外桃源”的错觉。  2014年的端午节,拜完关帝村民就开始吃粽子了。虽然表面上跟本地人没啥区别,但他们自称是“汀州人”,族谱里记载,大约清朝初 ...


  进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琴坛村,会有一种武陵人误入“世外桃源”的错觉。

  2014年的端午节,拜完关帝村民就开始吃粽子了。虽然表面上跟本地人没啥区别,但他们自称是“汀州人”,族谱里记载,大约清朝初年,他们祖先为了避战乱,从福建汀州府迁徙过来,已在金华繁衍生息大约300年。

  琴坛村有一个奇特之处,全村男女老少会说五种方言,说得最多的是客家话。

  作客金华300年,他们的故事,仿佛一部现实版的桃花源记。


  300年乡音未改
  人人会说客家话

  大山深处的琴坛村,有400多口人。村民大部分能说五种方言,客家话、金华话、汤溪话、武义话、永康话。其中客家话几乎人人都会,村民们之间平常交流使用最多。

  该村地处金华、武义县宣平镇、婺城区汤溪镇交界,会讲几种语言不足为奇,可是怎么会冒出客家话呢?

  村里许多老人讲了一辈子这种方言,却只知道这是“福建话”,是他们祖先的语言,和金华方言不一样。

  直到前两年,从福建来了几个人找他们做族谱,双方居然能用这种方言交流。他们这才知道,族人们一直在讲的是客家话,他们是汀州客家人的后裔。

  独特的“客家话”,也叫汀州腔,是琴坛村民关于远祖记忆的最牢固的维系。

  虽然许多传统已经遗失,但琴坛村村民一直记得一条祖训:“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

  老邹说,村里的孩子牙牙学语说的就是客家话。他7岁小孙子出生在金华城里,也必须要学客家话,从外地嫁进来的媳妇也不例外。

  为避战乱从福建迁来
  曾经满山种靛青谋生

  “我们也是看族谱,听父辈们说起,知道自己祖先在福建。”62岁村民邹子法拿着家谱告诉记者,他们邹氏祖上是在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福建迁居金华婺城区琴坛村的,已在此繁衍生息300多年。

  “我们和现在武义县王宅镇陈弄村是一个祖先的,最初到琴坛只有4户人家。”老邹说。

  琴坛村党委书记廖祥海介绍说,村子里有四姓,张、廖、邓、邹,刚好意味着“天地人和”。

  和金华土著种植水稻不同,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主要种包谷,他们还从家乡带了靛青种子。

  “我们祖辈有句老话,一天种活三棵靛青,就有饭吃了。”85岁邓作林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依稀记得他的太公还种过靛青。不过连他也没见过满山靛青是什么样子。邓作林说,大概清末的时候,外国的染料进来以后,村里渐渐就没人再种靛青了。

  现在,村民们还能在深山里发现一些野生的靛青。邹子法说,能作为证据的,还有他们山上几口曾经用来加工靛青用的靛塘。老邹特意带我们去看,半山腰上有几个用水泥、石子砌成的大坑,不过里面长满了杉树和杂草。当年景象,已无迹可寻。

  藏在深山人不知
  驴友称为“金华九寨沟”

  复旦大学曹树基教授对客家移民文化颇有研究,他们的研究团队到金华山区对客家人进行过田野调查。

  曹树基教授研究认为,清代前期的移民运动,是明末清初战乱的产物。至乾隆四十一年,浙江山区的汀州客家人及其后裔大约有33万人,再造了一个“汀州府”。闽人入浙时,浙江土地开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没有多余地带留给移民。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到荒无人烟之地重新垦荒,这也是他们散落在大山深处的原因。

  正因为养在深山人不知,虽然表面上这些客家人已经跟本地人没啥区别,但他们还保留一些传统,比如崇拜关帝,村里建了几个关帝庙,这也是客家传统信仰之一。

  住在深山出行不易。据老邹回忆,祖辈曾经修过一次路,“为了修通到武义的村道,一块银元一个台阶,足足修了7公里。”

  老邹小时候若要到金华城里,还要翻越几座山,起早贪黑赶路要一天。几年前,村里才修了柏油路,可以通车。村里开进了第一辆公交车,到金华市区要1个半小时。不过,至今村里仍有老人,连金华市区都没去过。

  如今,村里偶尔会有一些驴友到访,带着帐篷露宿,把这里称作“金华的九寨沟”。村里开了两个农家乐,不过光顾的人不多,掌柜平常还是下地干活,来了客人才赶回家烧火做饭。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