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有家庭传承客家话才是客語傳承王道

2013-9-16 09:33| 发布者: 客家影音| 查看: 1599| 评论: 0|原作者: 張瑞昌 林上祚|来自: 中國時報

摘要: 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但會講流利客語的客家人卻愈來愈少,苗栗竹南資深媒體人張金松(筆名張強),26歲開始在竹南天聲廣播客語講古,接著轉換跑道,展開29年記者生涯,12年前退休創立大漢知音客語廣播電台,40多 ...
        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但會講流利客語的客家人卻愈來愈少,苗栗竹南資深媒體人張金松(筆名張強),26歲開始在竹南天聲廣播客語講古,接著轉換跑道,展開29年記者生涯,12年前退休創立大漢知音客語廣播電台,40多年的努力,讓他榮獲今年客委會傑出成就獎,他接受本報與環宇廣播專訪,對客家山歌與古諺信手拈來。

       1969年,當時沒廣播背景的張金松,考進竹南天聲廣播電台,「試音當天拿著一份中國時報照著唸」,《水滸傳》是他第一個客家講古故事,從小唸漢文的他,用客語詮釋並不困難,現在很多鄉親見到他,還會跟他說,「從小聽他的講古長大」。


記者生涯 愛上鄉土

         天聲廣播電台對面,當時住著中國時報特派員,他引介張金松到中時擔任特約記者,1976年張金松正式納編,成為中時記者。接下來29年的記者生涯,張金松接觸客家事務,例如學校辦農事運動會,有剁雞盤、包粽子、挑穀擔、打麻糬比賽,隨後經歷報禁解除、解嚴,鄉土教育概念也慢慢滋生。

         記者生涯中,張金松最自豪的是海山煤礦災變後續系列報導,「當時『送愛心到海山』活動如火如荼,我發現苗栗南庄有個寡婦村,丈夫都是煤礦災變往生」,他把南庄的慘況寫出來,報社高度肯定,要他繼續寫,他的系列報導在地方版足足登了半個月,也引起苗栗縣政府重視。

申辦電台 意外獲准

         1999年,張金松在中時年資將屆,當時新聞局宣布開放第9梯次廣播電台執照,其中有幾張電台執照,是客語指定用途,即將從廣播公司退休的妻子陳裕美,主張退休後攜手經營,「我告訴她,我們無權、無勢、沒人、沒錢,怎麼可能取得電台執照,沒想到送件後居然准了!」

         獲准籌設當天,張金松嚇得睡不著覺,因為從未經營過客家電台,雖有理念抱負,但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做起。張金松決定從在地新聞、在地文化出發,用新聞報導地方事務、廟會民俗活動、藝文展演;苗栗以農立縣,電台也特別著重農特產品生產資訊,除了客家族群外,電台也曾受勞委會等政府機構委託,製播外勞問題百寶箱、原住民親職教育輔導課程。

         張金松說,客家人語言上包容性很大,三個人一起,只要其中一個聽不懂客家話,另外二個人會配合用國語交談,公開場合不敢講客家話的結果,早年許多人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客家人。


鄉親批評 進步動力

         因為長年的集體失聲,「大漢之音」開播後,獲得客家鄉親很大的回響,張金松現在想起來仍然很感動,「他們對客語節目有很多意見,只要講錯字,聽眾就直接call-in進來批評,有這麼鄉親盯著你,你只能更努力,我常告誡主持人,有些聽眾比主持人懂得還多,要多讀書,不能只耍嘴皮子」。
張金松表示,閩南語與客家話都面臨「國語化」的流失問題,年輕一輩的客語詞彙往往被國語汙染,例如闖紅燈的「闖」,客家話發音ㄘㄥˋ,但現在大家都讀闖;即使是電台的客語主播,有些合唇音(m,如三),也常發音不標準,客家人膜拜的「三山」國王廟,應該發音為samsan,他們不管怎麼教,都是唸sansan「山山」國王廟。


傳承客語 從家開始

         所幸,這幾年客委會推廣客語認證,與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客語的學習環境已逐漸改善,公務人員客語中高級及格後,可優先升遷,也間接鼓勵年輕人參與客語認證;客家人聚集鄉鎮,如苗栗頭份,鄉公所也成立客家文化課,推廣客語無障礙空間,重新鼓動了客家人說客家話的勇氣。

         張金松說,「很多人說客家是弱勢,我不認為,一個人站得起來,讓人家看得起,你說那是弱勢嗎?」

         「現在更重要的是,在家裡要跟小孩講客家話,不要寄望學校老師教,如果父母不會講就由阿公阿嬤來教,如果『父母跟小孩講國語,阿公阿嬤跟孫子學國語』的現況持續,客家話真的會滅絕掉。」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