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客家先贤孙中山与美国

2011-1-16 17:58|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3325| 评论: 0|原作者: 韩信夫 |来自: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摘要: 孙中山从1878至1910年共六次到檀香山。在檀接受西方教育。1894年11月24日创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檀岛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1896年,孙中山首次踏上美国 ...

 

     孙中山从18781910年共六次到檀香山。在檀接受西方教育。18941124创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檀岛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1896年,孙中山首次踏上美国本土,对华侨(含客家)进行反清宣传,旋又于1904年、1909年、1911年三次到美,联络华侨组织洪门(致公堂),建立同盟会,策动致公堂加入革命,并促使致公堂与同盟会实行大联合,成立洪门筹饷局,为革命筹款,直到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孙中山方于19111225回国,抵上海。本文提出两个观点,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美国革命的继续;客家与美国的关系,是互动的。

 

    1878年至1911年,孙中山六次到擅香山,四次到美国本土,共计九年半,在其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怎样评价客家先贤孙中山在美国的革命活动?客家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定位?拙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索。不当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孙中山是客家人

 

    关于孙中山的家世问题,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从19339月起,他曾几次亲赴孙中山故里调查。又根据美人林百克所著《孙逸仙传记》一书,孙中山自述家庙在东江公馆(Kung Kun)之记载,再赴孙氏迁粤开基地紫金县忠坝调查。与此同时,罗香林得友人协助,在翠亨村获得《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在紫金发现《紫金忠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钞本》等孙氏族谱及口述史料,撰写了《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于1942年在重庆出版,以后又于19439月及194512月、19465月分别在渝、沪再版。作者在该书的《结论》中,写道:

 

    要之,国父家世源流,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自闽迁紫金县后,至国父适传十八代,世以耕读为业,各代之名讳世次,皆甚明确。自友松公至十一世祖鼎标公,俱住紫金忠坝,以鼎标公一支,尝开基于忠坝公馆背,故国父尝称其家庙在东江上公馆村(Kung Kun)。自其十二世祖连昌公于清康熙年间由紫金迁居增城,未几复迁中山县涌口门村,越二传,至十四祖殿朝公,又自涌口门村迁居翠亨,至国父本身,适传五代,故国父尝谓其几代近祖皆住翠亨。至其远世源流,则唐以前俱住陈留,为中原世族,自唐僖宗黄巢变乱,其远祖@②公,始以领兵堵御之故,迁居江西宁都,历五代至宋,子孙寝多,散布于赣南、闽南等地,元明之际,始多自闽赣,迁粤,国父之粤始祖友松公,即自福建长汀河田迁粤之一支也。[1]P47

 

    上述《结论》说明,孙中山的远祖@②公,自唐僖宗黄巢起义时由河南陈留,迁江西宁都为其客家始祖。历五代至宋,由宁都迁福建长汀河田。明永乐年间,入粤始祖友松公再由长汀迁紫金忠坝,至孙中山适传十八代。

 

    在该书中,作者还绘制了一张《国父家世源流图》,列举自入粤始祖友松公以下二十代之名讳世次:始祖友松公→二世祖敬忠公→三世祖永良公→四世祖怀文公→五世祖凤宗公→六世祖明昌公→七世祖仕伯公→八世祖绍宗公→九世祖乃和公→十世祖宗荣公→十一世祖鼎标公→十二世祖连昌公→十三世祖迥千公→十四世祖殿朝公→十五世祖恒辉公→十六世祖敬贤公→十七世祖达成公→十八世祖文公→十九世科→二十世治平、治强。[1]P6

 

    上述图表还说明,友松公为自闽迁粤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迁至紫金忠坝;十二世连昌公于康熙中叶迁至增城,继迁香山县涌口门村,开基立业;十四世祖殿朝公于乾隆中叶再迁翠亨开基业;十七世祖达成公生于嘉庆十八年,卒于光绪十四年,生三子:长德彰,名眉,字寿屏;次德佑;三德明,名文,字逸仙,号中山。十八世祖文公,生于同治五年,卒于民国十四年,生子科,字哲生。

 

    罗香林教授对孙中山家世源流研究的结论,受到了蒋介石、吴铁城、孙科、陈立夫等国民党元老和上层人士的赞扬;客家学界亦对此表示一致认同。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客家学热的兴起,江西赣州地区和宁都县有关部门,在宁都进行了文物普查工作,发现《雩邑孙氏八修族谱》(民国十八年版本二卷),孙@②公第三十三代孙中雄在序言中写道:“即近代首创民国之中山先生亦我@②公子孙也。”[2]不久,宁都县又发现《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民国十二年修本,五卷六册)。两本孙氏族谱载明,孙@②公在宁都传至七世祖三承事公,北宋元yòu@①年间,三承事由宁都迁福建长汀河田。在长汀河田繁衍十代,明永乐年间,友松公迁广东紫金忠坝。从而使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因资料不足,未能明述”的“国父入粤始祖友松公以上至@②公之世次名讳”[1]P47),得以贯通吻合。

 

    从罗香林的研究到宁都的文物普查,共有半个世纪,对孙中山家世源流的研究及考证结果表明:孙中山南下始祖为江西宁都孙@②公,繁衍七代至三承事公;三承事公迁福建长汀河田,繁衍十代至友松公;友松公迁广东紫金忠坝为人粤始祖,繁衍十二代至连昌公;连昌公迁增城,旋再迁香山县涌口门,繁衍二代,至第十四世祖殿朝公;殿朝公迁香山县翠亨村,传三代,至第十七世祖达成公;孙中山为第十八世祖。从远祖孙@②公在宁都开基,至入粤始祖友松公,直至孙中山,共经历了35代。[3]

 

    孙中山在其撰写的《上李鸿章书》中说:“窃文籍隶粤东,世居香邑。”[4]P8)强调祖籍在粤东,而世代居住在香山。粤东同东江一样,都是客家人的大本营。陈运通在《认识国父家世——由《联合报》载(国父不是客家人)说起》一文写道:“一九七三年世界客属总会在台北筹办第二次恳亲大会(笔者为筹备委员之一),孙科先生承认他是客家人,是年六月二十六日来函欣然接受大会名誉会长之职,并曾告诉筹备人员说国父亲自告知,他是客家人,家在广东省永安县(即紫金)。”[5]孙科的这番话,提供了判断孙中山是客家人的最有力的证言。

 

        二、在檀香山

 

    187852,孙中山随母自故乡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乘轮赴檀香山。

 

    孙中山抵达檀香山后,在大哥孙眉的杂货店里佐理商务。18799月,孙中山进入火奴鲁鲁的意奥兰尼书院就读,三年修业期满于1882727毕业。半年过后,孙中山到美国人创办的奥阿厚学院攻读。孙中山初拟在此满业即赴美留学,后孙眉恐其加入耶稣教,为父母督责,便着令回故乡。孙中山便于18837月离开檀岛。

 

    孙中山再次应召来到檀香山,在茂宜岛姑哈禄孙眉的商店里佐理商务。时间是188411月至18854月。

 

    189410月,孙中山第三次到檀香山。这时他已是28岁的有志青年了。随着中国时局的剧烈变化,清廷的腐败尽露,人心愤激。改良中国,势在必行。孙中山遂于18941124在火奴鲁鲁举行兴中会正式成立大会,何宽等20余人参加。孙中山提议定名兴中会,规定以“振兴中华,挽救危局”为宗旨,宣布所订《章程》和《盟书》。会议通过了《章程》,选举刘祥、何宽分任兴中会檀香山本埠正、副主席。会毕,孙中山令各会员填写《盟书》宣誓人会。由李昌朗诵誓词,各以左手放置在圣经上面,高举右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监察。”[4]P20

 

    据冯自由统计,檀香山加入兴中会的人数共有126人,其中最多的是商人(73人),再加上畜牧家、农业家、银行家,共79人,这是华侨中的中小资产阶级。其次是工人(36人),再次是公务员(8人)和自由职业者(3人)。[6]

 

    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诞生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开始。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携带会员所缴纳之会底银及银会股银,以及孙眉、邓萌南捐之义饷共计13000港元,于18951月回国策划广州起义。

 

    189510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亡命日本。18961月,孙中山自横滨第四次抵檀香山。此次在檀半年,宣传革命,重整会务,成效仍不显著。6月,孙中山离开了檀香山。

 

    1903105,孙中山第五次抵檀。此时距18988月檀香山并入美国版图已有五年多了。孙中山此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适于此时,有保皇党之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比之清廷为尤甚。”[7]P197)目睹此种情形,他深知“非将此毒铲除,断不能做事”,遂下决心“尽力扫除此毒,以一民心”。[4]P229230)孙中山先在希炉宣传革命,组建了希炉第一个革命团体,取名为“中华革命军”。“中华革命军”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如有异心,任众罪罚。”[9]P178179)这一誓词,较之兴中会的宗旨,无疑是又前进了一步。

 

    1213,孙中山回到火奴鲁鲁,在荷梯厘街戏院演说,指出:“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4]P226

 

    孙中山此次到檀,宣传革命,保皇党十分恐慌,在《新中国报》制造诽言,大肆攻击革命党,诋诬孙中山。孙中山决定在《檀山新报》发表《敬告同乡书》,揭露梁启超“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欺骗。指出:“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号召侨胞“大倡革命,毋惑保皇。”[4]P230233

 

    《敬告同乡书》一文,揭开了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序幕。

 

    经过几次口诛笔伐,檀岛广大侨胞分清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以前投入保皇者,纷纷登报声明脱离,加入中华革命军者源源而来。孙中山审时度势,于19041月,特设中华革命军总部于火奴鲁鲁温逸街四大都会馆,公开活动。檀岛重新回到了革命党的怀胞,成为海外党人的重要活动阵地。

 

    1904327,孙中山离檀岛,计在檀共5个月。

 

    1910328,孙中山第六次抵檀香山,亦是最后一次到檀。

 

    43,孙中山出席火奴鲁鲁荷梯铃街华人戏院欢迎会并发表演说,到2000人,人心极为振奋。当晚,在自由新报会馆开会,孙中山决定将中华革命军改组为檀香山同盟会,盟书誓词为:“废除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民主义”18个字,20余人入盟,公推梁海为会长。[9]P702)孙中山还为不便公开活动者另设“同盟会秘密团”,委杨广达为团长。[10]

 

    516,孙中山在希炉鸡地戏院演说,并宣布成立檀香山同盟会希炉分会,当场宣誓人会者385人。[8]P75530,孙中山离开檀香山。

 

    孙中山此次在檀两个月,发展同盟会员千余人。他指出:“人心思汉,天意亡胡;于此可见一斑矣。”[4]P457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19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