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2|回复: 1

【转帖】龙川:广东最老的县怎样才能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7 2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市民与游客的热门去处。但知道这里的南越王名叫赵昧的人也许并不多;而知道赵昧的祖父——第一个南越王赵佗的人也许更少。
  回溯至2218年前,随着秦始皇大军扫平最后一个越人部落,岭南一隅登上了中国历史文化版图。在中原的支援和影响下,原本“蛮荒蒙昧”的岭南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在改变岭南命运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中,赵佗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位,他为岭南开发立了首功:率兵统一岭南;担任广东最早的古县——龙川县首任县令;创立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南越国;推行郡县制,将中原先进的封建制度推广到岭南;施行“与越杂处”、“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促进中原移民与本地越族人民融合;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归附西汉中央政权,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赵佗和他创造的历史已经走远,但他为岭南地区两千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基础。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岭南人的血液之中。岭南文化、广东人精神中的很多本质性的内容,如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意识、务实精神、顾全大局等,都与赵佗这位“南下干部”一脉相承。赵佗和他的时代留下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更成为广东经济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
  但赵佗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并未得到后人的充分认识和重视。我省河源市龙川县是赵佗“兴王之地”,在岭南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至今保留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然而直到今天,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甚至连基本保护都没有做到。“千载英雄”赵佗在他曾经建功立业的地方遭遇冷落。
  如今,认识、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已经开始成为广东人新的共识。曾经功勋卓著的赵佗将有望继续为他的子孙后代“造福”。

  “兴王之地”古迹犹存

  龙川是位于广东东北部的一个山区县,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相对落后,但它在中国特别是岭南历史文化地图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南越王赵佗的发迹之地,也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而佗城就是龙川县治所在地。作为“兴王之地”的龙川,也是赵佗开发岭南的“试验田”,可谓岭南政治、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记者从广州出发,驱车东北行约4个小时到达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乍一看来,佗城与岭南众多山区小城并无二致,但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其非同寻常之处。小城为群山环抱,三面环水,“江水若龙,群山似虎”,正是古人所谓的“风水宝地”。据随行专家介绍,赵佗之所以选定佗城为龙川治所,是因为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它处于赣、粤、闽的交界地带及东江、韩江分水界附近,进可出江西通往中原,退则易守难攻。行走在佗城大街小巷中,现代城镇的景象掩盖不住历史的印迹——
  龙川故城 原称龙川城,又称“龙川旧基”,1941年为纪念龙川县首任县令赵佗,改名为佗城。赵佗时代的老城为土筑,方形,城垣周长约800米,东南西北各辟有城门,城内有赵佗井、老城街、赵佗故宅、赵佗台、赵佗弩营等主要建筑。现仅存墙基遗址。
  越王井 位于佗城中山街,是赵佗任龙川县令时开掘的汲水井。因赵佗后来受封南越王,故后人称之为“越王井”。据专家介绍,像这样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井,在岭南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越王井曾长期被附近居民的柴草所掩盖,甚至险些被填埋。近年当地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为越王井修起了一个鹅卵石台基,并加盖了一个石雕井台和铁栅覆盖井口。记者看到,井口直径一米有余,古井内壁砖石仍保存较好,井底有水。
  南越王庙 位于佗城中山街,为奉祀赵佗而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龙川县志》记载,越王庙分别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72年)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两次重修和改建。记者看到,清代重修的越王庙主体建筑犹存,庙门上端由清代龙川知县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阴文楷书石额镌仍然完好,整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前后殿之间有长方形砖铺天井,四边竖有花岗岩石井栏。后殿右墙上镶有一块胡一鸿题写的重修越王庙碑记,阐述南越王赵佗的德政及后人为纪念他而多次建造、重修庙宇的过程。据介绍,当地政府已将南越王庙建筑收回,并进行了初步修复。
  百姓街、百家祠 秦始皇为平定岭南,从中原调集50万将士征伐、戍守百越,而且“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至岭南,成为岭南最早的中原移民。这些早期移民到底去了哪里?在今天的龙川就能找到下落。龙川作为从中原进入岭南的一个重要据点及赵佗的发迹之地,成为这批中原移民的集中居住地。今天龙川县有142个姓氏,而仅有4万人口的佗城镇竟有138个姓。某些村落、街区几乎家家不同姓,这一现象在国内十分罕见。而且,佗城至今保留着48个古老祠堂。有学者认为,这正是秦代中原人大举南迁并在岭南定居的历史见证,意味着举世公认的唐代南雄珠玑巷移民史还可以提前近千年。
  记者见到的赵佗留下的印迹,还有东源县赵佗故城。故城位于双江镇桥头村牛颈脊山顶,是赵佗进入龙川早期为进攻南越而修建的军事城堡。故城遗址方圆0.5公里左右,山顶有一大块平地,现仅存残墙断壁,最完整的一段长约30米,高约3米。在故城四周,还能寻觅到诸如古壕沟、操练场等痕迹。

  打响“佗城保护战”

  龙川县委书记杨耀初、副县长李春辉及县文化局局长王洪涛等人向记者介绍,当地正在打响“佗城保护战”——龙川县将从今年开始,在未来5年内投入2900万元,进行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的首期工程。首期工程的内容包括:
  投入100万元,邀请省内权威机构制定佗城历史文化名城整体规划,设计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
  投入150万元,对文物古迹保护区做出详细规划,特别是对龙川学宫、越王井、考棚、越王庙地块做出详细的规划方案。
  投入1150万元,对佗城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维修。其中投入350万元维修佗城学宫大成殿;投入500万元维修清代科考会试场所“考棚”及越王井;投入100万元维修越王庙;投入200万元维修佗城百姓街、百家祠。
  投资1000万元,规划建设赵佗文化广场。该广场占地20万平方米,主要文化设施包括巨型赵佗青铜塑像、赵佗纪念馆、碑林、龙川文化名人浮雕、秦汉风格亭台楼阁和一座广场大门。
  县文化局目前已经收回越王庙、清代“考棚”、清代龙川学宫等场地和建筑,划定了严格的保护范围,并进行了初步的维修。赵佗文化广场规划建设也在进行当中,计划在明年内建成。百姓街、百家祠的维修和开发计划将在3年内完成。

专家说法
  黄淼章(研究员,著名文博专家,曾参与西汉南越王墓考古发掘,《南越国史》作者之一)
  南越国遗产须整合
  广东有关赵佗及南越国的文物遗迹,除了河源的外,广州还有不少,如南越国宫署、西汉南越王墓等。建议加快广州南越国宫署的考古发掘工作,整合南越国遗产,尽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根据南越国宫署的考古结果,尽快做出南越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规划。
  1984年发掘出来的南越王赵昧(赵佗之孙)墓,对广东考古及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对南越王墓的开发利用还做得不够。建议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附近的两栋建筑拆掉,建成广场和停车场。将南越王墓这个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和品牌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做大做响。
  在赵佗和南越国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赵佗墓是最有价值和吸引力的。几十年来,它一直是广州考古工作者文物调查的重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当代更先进的考古技术,找到并发掘出赵佗墓,对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东(河源市博物馆馆长)
  死文物要变活文物
  赵佗不仅是河源市的第一文化品牌,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品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载只有片言只语,文物古迹保存也甚少。现河源市范围内,除龙川县佗城外,还有东源县双江镇的赵佗故城,船塘镇的南越武夷皇庙和紫金县古竹镇的越王石等文物遗迹。
  文物遗址保护修复工作,必须由政府投入并主导进行,通过适度合理的开发,将赵佗文物遗址变成文化旅游项目,把死文物变成活文物。如赵佗故城,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重新恢复其冷兵器时代古代城池的面貌,做到有夯土城墙、有战场,有各类兵器,还可以现场模拟战争场面。这样既可作为景点发展文化旅游,也可以作为历史活教材。
  真正保留下来的赵佗时代的地面文物遗迹已经不多了,但地下文物应该是丰富的,应该加大考古发掘力度。如龙川在建县之前,佗城就是人口稠密之地,近年来的考古就发现了大量秦汉以前的文物遗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7 2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之谜 珍宝无数
——赵佗墓何处寻?

  赵佗在南越王位67年,享年106岁,令他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至今有关赵佗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最神秘的传说是赵佗墓陪葬有珍宝无数,历代盗墓者为之垂涎。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曾派数百兵士来广州四处寻找赵佗墓,但只发现了赵佗曾孙赵婴齐的墓。传说那是因为赵佗生前在多处建造坟墓,出殡当日,只见灵车四出城门,分不清孰真孰假。历代有人对赵佗墓址进行考证,至今仍未能揭谜。
  黄东认为,赵佗墓很可能在龙川。很多人认为广州距龙川路途遥远,不可能葬得这么远。但其实两地有水道相连,交通很方便。古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发迹地,赵佗更是如此,赵佗称南越王后,还在龙川县郊五华山建行宫“长乐台”。
  但黄淼章认为,过去根据汉朝陵墓的方位大多离都城长安较远的经验,推测赵佗墓会离广州稍远。但广州象岗赵昧墓的发现,为寻找赵佗墓提供了重要线索。赵佗墓也应该在广州城附近,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越秀山下。

赵佗简介

  赵佗,约公元前241年生,卒于公元前135年,真定人(时属赵国,今河北省正定县)。秦始皇南平百越时,赵佗为秦军主将。秦统一岭南后,赵佗任龙川县首任县令。秦末,赵佗接任南海尉,随后吞并西南的桂林、象郡,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统治岭南半个世纪以上。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岭南,赵佗接受了汉朝册封,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诸侯国。
  赵佗治理南越期间坚持“与越杂处”政策,促进汉越人民之间的融合,并推行郡县制,推广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得到显著发展。他提倡先进文化,改变落后风俗,更带来岭南社会飞跃式的进步。
  赵佗不仅创建了龙川佗城,还在番禺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奠定了早期广州城的格局和规模。广州儿童公园南越国宫署的发现证明,从南越国开始,广州城市中心就没有迁移过。

中国共产党龙川县委书记杨耀初:
——龙川人民应该享老祖宗的福

  历史文化资源是无价宝

  记者:作为赵佗2000多年后的“继任者”,您如何看待赵佗这个历史人物及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对龙川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的作用?
  杨耀初:我对《南方日报》前来龙川采访表示感谢。贵报此次策划推出的《广东历史文化行》大型系列报道活动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作为山区县的龙川,怎么样才能加快发展?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前年冬天,我一到龙川任职就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进行深入调研。考察各类历史文化古迹,也是这次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发现,龙川要加快发展,第一个优势就是人文资源优势,而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赵佗。龙川作为赵佗的发迹之地,佗城作为广东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资源和品牌是难得的。擦亮赵佗文化品牌,对龙川县、河源市乃至全省文化、经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如仅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人造景观只要有钱就能造得出来,山水也到处都有,而南越王赵佗只有一个,是用再多的钱都买不到的。
  龙川不仅是三江交汇之地,也是京九、广梅汕铁路的交汇地,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就设在这里,即将开通的广梅高速公路也经过龙川,可谓一块风水宝地。只要我们把老祖宗留下来的“金饭碗”用好了,龙川经济、文化建设的腾飞就指日可待。赵佗沉睡了两千多年,现在该“苏醒”了。该让他为子孙后代造福了。
  记者:龙川县的赵佗历史文化遗产在过去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如何?
  杨耀初:很遗憾的是,赵佗的孙子(南越文帝赵昧)在广州都名扬四海了,他老人家在龙川却动都没动。由于龙川是个贫困山区县,过去地方政府拿不出钱来对赵佗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必要的维修。而老百姓由于相当贫困,文物保护意识也相当淡薄,很多文物虽然划定了保护区,但仍被老百姓乱堆、乱放,乱拆、乱建,一些古建筑被破坏了。保护尚且如此,开发更加不足。

  六大举措擦亮赵佗品牌

  记者:龙川将如何保护、开发赵佗历史文化资源?
  杨耀初:去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提出要用六大举措保护开发龙川历史文化遗产,擦亮赵佗文化品牌,建设工业大县、文化强县。一,把赵佗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的龙头来抓,将龙川建县两千多年来留下的众多文物资源加以整合开发。二,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去年4月,龙川县专门在深圳召开“全球龙川同乡会”,向龙川籍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及全国各地乡亲广泛推介赵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项目。深圳、香港的龙川同乡会已表示将出资500万元,帮助佗城建设赵佗文化广场。北京和广州的龙川同乡会也表示愿意出资在佗城搞一个大型赵佗雕塑。三,在一年内,佗城历史文化名城区域暂停非文物保护建设项目审批、拆建和施工。四,文物绝对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早做规划,一旦破坏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有关规划正在进行当中。五,对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也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在资金、人力上给予倾斜。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相关遗址可形成旅游链

  龙川县保护开发赵佗历史文化遗产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除了依靠龙川自身努力之外,您最想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杨耀初:我们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希望能通过“上面拨一点,本县财政出一点,再向社会吸引募捐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赵佗不仅是龙川的,更是广东全省的。随着广梅高速的开通,龙川与广州及珠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建议旅游部门将广州西汉南越国相关文化旅游景点与龙川赵佗城遗址等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旅游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2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