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31|回复: 21

[原创] 《客家童帽文化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7 18: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童帽文化初探
作者:张海华


[内容提要] 本文从客家童帽的文化概述、造型、装饰和制作工艺入手,分析客家童帽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含,试图揭示客家祖先童年的生存状态。最后文章从现实与传统的关照中提出客家童帽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的重性和机遇挑战。
[关键词]   客家    童帽文化    审美意境     原生态文化


“好多年了,一听到铃声,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没事就吵着大人要过年。他们都笑我‘年痴’。
过年可以吃上难得的好吃的东西,穿上难得的新衣,带上外婆送的铃帽……
外婆告诉我铃帽可以赶鬼保护娃娃。那时我有三顶铃帽,每顶都很漂亮……”(根据录音整理)
                 ——赣南客家百岁老人(图1赣南客家百岁老人)


(一)        客家童帽文化概述
说起童帽,老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就是这样盼望戴上的童帽,伴着祖辈走过了顽童的岁月。就是这样的童帽上凝聚了天下长辈对后代的期望,祝福和关爱,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情感之一。在这里童帽制作不再是单纯为了避寒、驱邪和修饰美化之用,而真正的功能在于它是真挚情感的载体。只有在这种情感动机的驱使下才可能考虑到避寒、驱邪和修饰等。从这个角度可说童帽文化源于中华民族这种优秀的情感。
《诗经、邶风、北门》中写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孔子《论语》也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可见古人祟天,威天,认为天命不可违,天是地球主宰的“天命”观念。“上与天齐”。“首”,即上,是思维的主宰,生命的象征。于是,古人制作帽子修饰,保护“首”,也体现了古人崇“天命”与“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长辈把这种崇拜观念通过童帽转移到了儿童身上,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将来向上,能与天(封建社会皇帝代表天子)接近,长大功能名就,出人头地或与天同福,齐寿。
客家童帽上一样体现着上述文化内含。客家童帽文化更是多种文化融合和客家人勤劳智慧的集中体现。凝聚了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观。
客家童帽风格的形成,同客家文化的形成一样,首先,脱离不掉始迁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次,受途径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再次,深受目的地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域瑶畲土著文化的影响;甚至受沿海和海外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融合才形成了客家文化,才孕育了客家童帽的风格。
客家童帽依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齐耳帽、披肩风帽(如:活动披肩风帽、连体披肩风帽等)两大类;依照造型又可分为:仿生童帽(如:狮头帽、狗头帽、猪头帽等)与一般童帽两大类;根据装饰手法可分有:刺绣花帽(如:鸡公帽、花蝶帽等);银饰童帽(如:八仙帽、福寿帽等)和银饰绣花帽等;按照使用的材料可分有:土布童帽、绸缎童帽、线童帽和棉童帽等。各种类型的童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客家丰富的童帽风格。

(二)客家童帽的造型结构特点
客家童帽总体而言仿生造型占主要部分。在齐耳帽中的仿生造型多于披肩风帽。各种仿生造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如:猪头帽、狗头帽等。就连由中原文化发展来的虎头帽、狮头帽也染上了江南清秀的气质。除仿生动物帽外在客地还发现了仿生植物帽,如:荷叶帽等。在这些仿生帽中渗透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拜。
客家人在迁移至赣闽粤地区后与原有的中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原气域被丘陵气域取代;人和氛围被土匪氛围取代。客家先民为了生存开始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在生产、御敌中形成了新的精神崇拜。如:狗在防御中有警戒作用,渐渐人们对狗这种能力产生了崇拜。于是在客地由牛羊崇拜转向了狗、猪和南方生活中多见的荷叶等物上。这就是狗头帽 (图2赣南狗头帽)、荷叶帽等在客家地域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动机便是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宿命观念。民间迷信认为儿童处在阴阳交界处,“阳气”不足,阎王常派小鬼来收取他们的灵魂,为了保护孩子不受夭折,父辈常为孩子取个动物或植物的小名,如:狗子、桂花等,起避邪之用。同时希望孩子同狗、花一样好养;长的象狗一样壮实机紧或花一样美丽,在吴越民间文化中就流传着愿子女“狗头狗脑”之说。《萤雪从说》中载:“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曰鲁,或曰拙曰贱……如,司马相如幼字犬子,至有慕名,野狗”也可见这种观念形成幽远,普及之广。客家童帽仿生造型上无疑凝聚了这种有地域特点的宿命观念。
不管是仿生动物,还是仿生植物,客家童帽造型都有别于其始迁地中原童帽写实,仿真的特点(图 3中原童帽①),也不同于途径地长江流域童帽那样造型繁锁(图4湖北童帽②)。
客家童帽结构常有帽顶、帽身和披肩三部分。在具体的齐耳帽中没有披肩部分,并且有的帽顶与帽身连体。风帽中,有的帽顶、帽身和披肩三位一体;有的只是帽身与披肩连体;还有的披肩通过 “扣”等方式连于帽身,依据天气冷暖可自由装卸。至于,客家童帽的仿生造型多由帽顶的形状与其同帽身的缝合方式来决定。如有一种帽顶面料形状多裂,且均匀,与下面帽身缝合缩进较多,形成象一张荷叶铺盖在顶部的感觉。这是一种写意式,抽象式且高度概括、简洁、朴素的仿生造型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7 1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客家童帽文化初探》

(三)客家童帽上的装饰特点
在保留中原文化精神气质,长江流域文化形式气质后,客家童帽装饰风格更加指向了客家人民朴实的性格。简练、概括、抽象写实并用和内含丰富成为客家童帽的装饰特点。常用的装饰法有:刺绣与镶贴法。
客家童帽上使用刺绣法装饰的动物图案常有:蝴蝶、凤鸟、蜜蜂和鸡公等。其中又以 “蝴蝶”图案纹样出现最频繁。这在中原文化中也常出现,它常与瓜藤一起形成“瓜瓞连绵”之说,用以祈福多子多孙,子孙兴旺。北方童帽上也有些图案,其造型多仿真,饱满。采用平面施色的形式表现。而在客家童帽中蝴蝶图案很少同瓜藤一起出现,造型以线感为主,轮廓常常由杜丹花盘绕或花瓣变形而成。这样动物与植物相互融合,“蝶”与“花”浑然一体,正所谓真正的“花蝶”。营造出了一种图案造型上的“双关审美意境”。同时,在“花蝶”与“瓜瓞”的谐音关系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它与中原文化的一脉性(图2赣南狗头帽、5赣南童帽)。
“花蝶”图案在客家童帽中饰于帽的顶部与侧面最为常见,也有的装饰于童帽的前面与童帽的仿生造型结合,形成仿生动物的面部五官。使客家童帽风格从造型到装饰上都更倾向抽象与写意(图2赣南狗头帽、6赣南童帽)。
另外,客家童帽上用刺绣法装饰的植物图案常有象征长命富贵的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花和莲花等;还有象征长寿和生殖祟拜的梅花等。同样用此法装饰的还有符号图案;如:Û 、如意头、桃形符和中国结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如意头”,它常装饰于童帽的顶部。有的造型异变成“花蝶”。将“双关审美意境”,推向了新的“三关审美意境”。
有的客家童帽上除刺绣饰物外,还有莲花图、妈祖像和铃铛等等,银、玉或铜制饰品。这些饰品按其作用与形式可分为三类:
(1)主饰,顾名思义,装饰在童帽最醒目部位(多指正前方),起主导作用的饰物。一般有面积大,制作较精细,集中突现主题的特点。常有:妈祖、八仙、寿星、观音、罗汉、八卦和吉语等。这些主饰有浮雕和半圆雕的形式,在童帽上并列重复放置,形成视觉张力(图7福建童帽、8福建童帽、9赣南童帽)。
(2)辅饰,主要是配合主饰起充实主题,丰富装饰构成的作用。面积相比主饰小,多为浅浮雕或浅透雕,常装饰在童帽的边缘或两侧,如:吉语、莲鱼图、梅花钉和乳头钉等。客家童帽辅饰部分要丰富于长江流域童帽。除吉语,如: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相似之外,最有特色的要算乳头钉、梅花钉等装饰于童帽边缘的边饰。这些边饰在深色布底的称托下非常醒目;富有节奏韵律感;与其它辅饰、主饰相配,在童帽上形成了丰富的点线面构成(图8福建童帽、9赣南童帽、10童帽银饰、11赣南童帽)。
(3)链饰,是指常装饰在童帽两侧或后面,并与主饰、辅饰形成动静对比,丰富童帽视听感染力的饰物。有:圆形链铃、方形链铃、鱼形链铃、寿桃链铃、金钟铃、南瓜铃和链坠等。客家地区的人民又常把这种镶有很多链铃和链坠的童帽称为“铃(方语读rang)帽”。铃声清翠、古朴,客家人认为它可以驱鬼辟邪。(图11赣南童帽、12童帽银饰、13赣南童帽)
客家地区佛教与道教盛行。佛教据 1949年统计,仅赣南一地,有“寺院庵场1245所,僧尼1448号,居士1348名”;③道教在客地提倡 “和光同尘”(即在家修道,可酒肉荤腥,娶妻生子)深入民心,发展到“人久疾病,多延道禳除”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步。客家童帽也深受此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于是,主饰频繁出现妈祖、八仙、八卦和罗汉等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客地区民间常说的 “八仙帽”并非单指道家传说中的“八仙”,它具体有以下形式:(1)在道家“八仙”中间放上“寿星”,实为“九仙”;(2)八个妈祖像并置;(3)九个罗汉像并置等。由此也可见客家童帽文化的丰富性和其在发展中的变异性。(图8福建童帽、         9赣南童帽、10童帽银饰)
除上述外,客家童帽色彩有很强的装饰感。其常以黑色为底,然后在其上施以刺绣、银饰或花边,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其中,客家童帽刺绣色彩吸取了粤绣明鲜、对比强烈的特点。它以红色为主,多用绿色组合来营造一种激烈、欢快、活泼的气氛。红绿对比在黑色称底烘托下起到了统一,使得童帽色彩喜气而不杂乱。另外,从客家童帽黑称红中传达出一种远古神秘气息,表达了客家人 “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依恋远古祖先的情怀。“山顶洞人尸体旁撒红粉”希望生命在阴间得以延续。可见,远古祖先很早就认为“红”是生命力的图腾。“天玄地黄”黑色象征天,从这角度理解,黑称红是客家人“天命”与“天人合一”观念在客家童帽上的再次物化。同时,古人又认为黑是阴间,鬼魂的象征。再从此角度理解,黑称红便是客家人在滇沛流离之后形成的生死共存哲学观的外化。
不管怎样理解客家童帽上的文化内含,客家祖先童年都生活在被温情笼罩的神秘的 “天与人”、“生与死”的空间中。

(四)客家童帽制作工艺
1、选材
客家童帽主要使用自己纺织的土布。这是用遍生于客家地区坡地、山脚等阴湿地段的葛或苎麻纤维经过漂白、晾晒、理丝、搓成圈、浸染和纺织等程序而成的布料。其中以苎麻为原料的织布称 “苎麻布”(客地方言为“葜布”);还有一种,为达到经丝细密、纬丝粗松、起横菱纹的外观,而使用葛与棉配合纺织成的“葛棉布”。这些布都有挺刮、吸汗、耐磨的特点。常用作童帽的面料或里料。
2、刺绣
童帽刺绣在面料上进行。
客地童帽刺绣风格吸收了粤绣特点和长江地域色彩特征。绣品以平绣、垫绣和补花绣为常见。主要针法有:齐针、劈针、扎针和接针等。
3、制坯
制坯可细分为两步:做布壳、剪帽样。
布壳主要起称托布料,并使帽子更加厚实耐用的作用。每年夏秋为做布壳的好时期,客家妇女这时将面粉熬成浆糊,先将一张报纸帖在平板上,再把从破旧衣服上裁下或其它途径采集来的布丁一层层拼帖在报纸上(依实用需要,决定拼帖的厚度)再放入太阳下晾晒。至浆糊晒干,布壳的四边从木板上翘起时把它们揭下,放入阴凉的地方压平,布壳便制好。(图 14做布壳)
接着是剪帽样。先用事先设计好的帽样平面图(多为传承下来的),印模在布壳上,裁剪下布壳帽样,再以布壳帽样为标准裁剪出面料帽样、里料帽样或胆料帽样。
4、缝制
一般依据从外向里有:面料、称料、里料的顺序将帽样叠好缝制成帽顶、帽身和披肩。再将三者组合缝成帽。有的在面料与里料中放入棉填料和胆料,这种童帽客家人又称为 “棉帽”。

(五)客家童帽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作为风俗文化的一部分,客家童帽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我们研究只能从整体入手,传达一种思想和观念,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难免以偏概全,望同仁指正。但,客家童帽造型、装饰与制作工艺上都凝聚了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观是无可质疑的。
这些是建构在时空和心理空间上代代传承的与生存紧密相联的人文格局。儿童在戴童帽时无形中接受了长辈们的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观。在儿童长大的过程中渐渐成为这种审美与观念的全部或部分的传播者,客家童帽文化正是这样传承发展的。
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与百岁老大娘的父母相比,今天儿童的父母很难有了那种 “头上三尺有神灵,万事万物皆有神”的虔诚信仰;与百岁老大娘的童年生活相比,今天的儿童再也找不到那种对“年”的“痴迷”。这种原生态童帽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祖先在天地中体验生命存在的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被日益澎胀的物欲摧垮。丰富的民间童帽文化,在被所谓琳琅满目的机械商品同化。我们应从总个民族发展的角度清醒的认识到,例如那些追求新潮把买来的童帽戴在儿童头上的盲目行为,应是这个追求“个性”时代的笑料。否则,失去民族根基的“个性发展”是一个民族异化或衰亡的信号。
值得庆幸的是 2000年的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起了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项目;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2002年10月15日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也都在准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与救护等,还有,一批民间专家、学者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懈地努力着。
但,这种非物质性的民间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仅靠一些课题组和专家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国家政策倾向和全民维护。发扬 “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传承观,让我们一起关注这种濒临灭亡的活态的原生态文化。
最后,愿在这场关注文化生态的春潮中,客家童帽文化铃声依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7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①《中国服饰与中国文化》              华梅著             人民出版社          2001年01月
②《民间美术 湖北陶瓷 糖塑 银饰》     方湘侠主编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9年04月
③《客家风情》                        周红兵主编         江西人出版社        1995年12月

参考书目:
⑴《定南县志》   定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内部发行                   1990年12月
⑵《全南县志》   江西全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05月
⑶《龙南县志》   龙南县志办公室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09月
⑷《上杭县志》   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03月
⑸《长汀县志》   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3年08月
⑹《永定县志》   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04月
⑺《民俗学概论》 陶立瑶著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78年08月
⑻《符号与象征》 杨鹃国著                         北京出版社                 2000年08月
⑼《客家风情》   周红兵主编                       江西人出版社               1995年12月
⑽《中国服饰与中国文化》    华梅著             人民出版社                 2001年01月
⑾《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    吴山主编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年12月
⑿《象征学会书》  檀明山主编                     台海出版社                 2001年04月
⒀《中国神论学》  潜明兹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年05月
⒁《姓氏名号》    刘宗迪著                       齐鲁书社出版               2000年11月   



作    者 : 张海华 (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 )
电子邮箱 : zhh7603@126.com            
地    址 :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系设计教研室 ( 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53 号 )
电    话 : 0797-826771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7 1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图片,不知道怎么上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7 1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原创作品,图片你可发给我的信箱,我暂时代劳。

xhyan@stu.edu.cn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1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5-1-18 20:04 编辑

谢谢!  yanxiuhong9 老师 , 是 xhyan@stu.edu.cn 这个邮箱吗 ?
文章还要请 yanxiuhong9老师 等同仁多指教!

1.jpg

2.jpg

3.jpg

4.jpg

http://www.shanghang.gov.cn/dzzw/zjsh/ftrq/201007/t20100702_59782.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9 1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文章

张海华:
文章写的很有质量,我已经下载了。我们是同行,而且我对客家文化感兴趣。能否把图片发给我?我们以后可以多联系。llping_110@163.com     yanxiuhong9 老师 是我的好朋友,潜心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并取得很高的成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   罗礼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2 12: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篇好文章
      使我想起了奶奶、母亲........我小时候也带过,非常漂亮。
      我在大学教书十多年, 回过家乡(江西龙南)4次(惭愧) ,最近一次是去年3月份。每次回去都感觉变化很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同时,我也一次比一次更少找到童年的记忆,儿时走过的老街不见了,躲过迷藏的老祠堂拆了,童帽见不到小孩戴了........
      出现的是克隆的“罗马柱”、“城市雕塑”、“仿欧建筑”、“文化广场”和“小大人式的儿童服饰”........
      我们客家人一直在为客家文化标榜与自豪,而今天的一些现实不是证明了我们客家人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吗?不是反映出我们客家人一直不敢面对的“盲从的劣根性”吗?
      拙见:要弘扬客家精神,要从保护客家文化遗存和树立客家文化信心入手,建议进行客家文化普及教育,建议从小培养对客家文化的信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和你写的那个有什么区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ouny提供的图片

谢谢ouny提供的图片,小时侯我也戴国类似的帽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0 1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小时侯我也带过,已经是记忆了!
能看到文章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9 20: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0 1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篇正规的学术文章。


  要是照片是彩色的就好了。


   建议有经济能力的乡亲买个数码像机(2000—10000多元不等的价格),拍些客家风情,物件,人物,物产等等的照片上传到这,将能更好地宣传我们的客家文化,本论坛也将会非常受欢迎,非常普及。



————————————————————

崖嘿赣南客,崖爱崖家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0 1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to ouny

肯定有区别啦,你上传的是江西抚州乐安流坑的童帽,而文中写的是赣南客家的童帽,且,你上传的童帽多为热天带的“凉圈帽”,赣南客家儿童也在热天带这种“凉圈帽”。我认为“凉圈帽”的文化象征意义味更浓,实用功能排其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9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