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3|回复: 0

客家城堡走出三代进士 百年老屋环水楼迎来新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10: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水楼外景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胜容,通讯员王强摄影报道:环水楼又名叶屋,是叶氏族人的祖屋,因这座楼里曾经出过三位岁进士而出名,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19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环水楼曾是龙岗的文化和教育重地,广为世人瞻仰。但时过境迁,如今的环水楼颓败之象日趋严重。16日上午,龙岗街道百年老屋环水楼举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挂牌仪式。作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环水楼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进、三天、十八井
  环水楼位于龙岗街道龙新社区 “兰水坣”村,背靠求水岭,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围屋,有的已有近百年历史,因前有无名小溪绕屋而过,故称“环水楼”, 但河在1993年被填掉盖屋。
  在环水楼,记者见到了老屋的看护人叶端雪。叶端雪是叶氏的后人,据其介绍,环水楼在1880年开始修建,两代人用了18年才建成完工。环水楼占地约10亩合6000多平方米,加上门前禾塘鱼塘及两旁的附属建筑,共有12000多平方米。
  这座颇具规模的客家围龙屋,依山而建,呈长方型,逐层递进,有六厅十八井,四进一围龙。四角是四个碉楼,当中横着一条天街,共180多间房屋,能居数百人,极显传统文化韵味。环水楼围屋有四进,一进是大门“朝议弟”,为家族开会议事之用;二进下厅,屋檐镌刻着祖训集句,三进中厅“思德堂”。大厅之间有3个天井,上可见天,深1米左右,用于接、排雨水或生活污水,俗称“三天”。全屋共有49个房间,其中有18个房间里分别有一口井,故称“十八井”。
  一门三位 “岁进士”
  说到环水楼,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记者看到,围屋大厅悬挂着三块“岁进士”牌匾,匾左下侧名列年代官号,分别有“同治十二年”、“儒林郎”、“光绪二年”、“光绪三十一年”、“礼部右侍郎”等字样。叶端雪老人解释,“岁进士”即为皇帝钦命的进士。三块进士牌匾分别是叶树棠、叶伯熙和叶德跟祖孙三代所得。其中,光绪三十一年那块为真迹,其余两块为早年仿制的。此外,围屋内悬挂的“朝议第”、“思德堂”也为御赐。
  祖孙三代齐及第,在当时还属偏远地区的龙岗实属不易。
  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叶端雪老人回忆,环水楼当年相当热闹。数十户人家生活在一起,大家生活和睦。而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陆续搬离,热闹的环水楼逐渐冷清,楼内开始长出杂草,许多墙体脱皮,部分屋顶瓦片坍塌开了“天窗”,成了收废品人员的聚集地,颓败之象日趋严重。“它就这样荒废下去,实在太可惜了。”叶端雪四处走访,花了4年时间整理出了5篇有关环水楼的文献资料,并向龙岗街道相关部门递交了这些材料,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
  “看到叶老提交的相关资料,街道领导十分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对‘环水楼’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邀请区文体旅游局领导前来参观考察,目前 ‘环水楼’已经成为龙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又顺利通过了龙岗区‘不可移动产文物保护点’的审核,以后,‘环水楼’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龙岗街道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网络来源:http://www.ycwb.com/ePaper/ycwbd ... /content_35604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4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