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8|回复: 6

《客家 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族群性及其边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1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4-1-29 00:22 编辑

《客家》 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族群性及其边界




  作 者:(日)濑川昌久 著,(日)河合洋尚 等译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1
  《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海外客家研究译丛》作者濑川昌久就代表其中的一个方向,而本书日文版又是他的代表性论著之一,因本书的出版,濑川昌久于1995年获得日本国内文化人类学界唯一颁发给年轻研究者的涩沢奖。但人们更普遍接受的是罗香林等学术研究者所创立的“整齐有序的客家形象”,而对客家与非客家的界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流动的、不清晰的这一情况并不了解,为使人们更全面了解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也是为了信息共享并适应学术研究全球化的潮流,很有必要向中华圈以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介绍濑川昌久这本“客家族群边界论”的代表作。
  《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海外客家研究译丛》以与香港新界客家人接触而产生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在文献资料阅读和实地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以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眼光来解读历史与现实,对华南汉族内外展开的族群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可读性。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家族群论”开始受到日本学者的关注,而濑川昌久拓展了该研究领域。《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海外客家研究译丛》作为濑川昌久的代表著作之一,使他在1995年获得了涩泽奖,这是日本文化人类学界颁发给年轻研究者的唯一奖项。
  作者:[日]濑川昌久 编者:邱国锋 译者:[日]河合洋尚、姜娜
  濑川昌久,1957年生,日本岩手县人。1989年获日本东方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曾经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从事研究工作,现为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洲研究中心教授。独著4部、编著10部、发表论文多编,主要从事中国南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4015147-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2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書應該看看,有空去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打算买一本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2 1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华夷之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6 2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这套书我有。感觉一般。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12: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简介
English
本书以与香港新界客家人接触而产生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在文献资料阅读和实地田野考察的基础上,以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眼光来解读历史与现实,对华南汉族内外展开的族群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可读性。本书作为濑川昌久的代表著作之一,使他在1995年获得了涩泽奖,这是日本文化人类学界颁发给年轻研究者的唯一奖项。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English
濑川昌久,日本东京大学学术博士,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洲研究中心教授。
目录
中文目录英文目录

中文版序/1
序/5
第一章 问题意识——客家研究中的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1
  第一节 汉族与民系/1
  第二节 通常被认知的客家形象/7
  第三节 超越客家特殊论/15
第二章 地域社会中的客家——以香港新界为例/21
  第一节 香港新界的各汉族集团/21
  第二节 “围头”以及“本地客家”/27
  第三节 香港的都市化与族群的新发展/33
  第四节 香港新界的客家与本地的文化差异/40
  第五节 香港新界的本地—客家关系/48
第三章 客家族群的历史性展开/55
  第一节 香港新界地区“本地”的形成及其变迁/55
  第二节 广东及台湾各地的客家形象/65
  第三节 客家与其他民系的械斗——以珠三角西部和台湾为例/74
  第四节 与未发生过民系间械斗的地区的比较/84
  第五节 客家族群多样性产生的原因/92
第四章 汉族/少数民族的界限再考/96
  第一节 畲族的汉化及与客家的接点/96
  第二节 广东省潮汕地区畲族的汉化/104
  第三节 畲族的认同感与客家文化/112
  第四节 观察汉族与少数民族界限的动态视点/119
第五章 客家的认同感与历史意识/126
  第一节 外来性与土著性——客家正统意识的背景/126
  第二节 客家的历史意识与罗香林的族谱研究/133
  第三节 民系认同感中迁移传说的意义/146
  第四节 民系与族谱/152
参考文献/158
后 记/169
附 记/172

收起
序言

中文版序

本书日文版出版于1993年,如今,二十年的岁月已经静静流过。彼时,提起客家研究,主要是指以罗香林博士的业绩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其后还出现了一些类似研究,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中国、日本的一般读者,大家对于客家还不是很熟知。但是,对于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南部的我而言,客家是不得不直面的一个研究对象。因为,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博士在读生,最初的田野调查地——滞留一年的香港新界村落——是客家人居住的村落,其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的短期调查对象——广东省东部地带——也是有名的客家居住区域。
罗香林描绘的“客家”与其他汉族、华南少数民族在文化上有明显差异,在自我意识上也是很明确地意识到“我们是客家”的一个族群。但是,我在香港、广东省内进行田野调查时看到的客家人与罗香林描绘的客家形象不同,是极为暧昧、模糊的。而这一差异就是撰写本文的出发点所在。换言之,以罗香林为代表的先行研究强调客家是一群有着明确界限的人,展开的是“客家是特殊的人”的言论,但是,罗香林等人眼中的客家自身大多并没有明确的客家意识,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就是本书所要阐明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实地前往罗香林提到的客家居住区,那里同样也是语言学家认定使用客家语系方言的地带,大量访谈当地没有接触过罗香林研究成果的一般老百姓,确定他们的意识实态。同时,还有必要通过复原族谱、口头传承来确认这些所谓的客家以及使用粤语、闽南话等其他系统方言的人们的来历并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这些人的移居历史与现在的客家意识的浓淡之间的关联性。所以,本书的两个核心研究方法就是实地考察现在的人们的意识状态、重新思考通过历史资料确定的移居史。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地域社会中所形成的客家语系方言持有者与其他方言持有者之间的社会差异因时代、地域而不同,既有产生明确自他区分的情况,也有界限暧昧的情况。与现实社会中个人、小集团之间的界限的流动性、可塑性相比,罗香林等人确立的客家轮廓则是极为坚固的。它是有意识地将散见于各地的文化要素和传承通过学术来进行解释并组合在一起的建构物。其结果是形成了与一般居民意识明显相左的牢固的客家文化社会集团。
但是,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突显罗香林等学者创造的客家形象的矛盾性或勉强性,而是以罗香林等先行研究成果创建的学术客家形象与实际的地方社会中的客家系人群的不同为出发点,考察民族性所具有的流动性、临时结构性等。客家作为拥有明确族群界限的集团而出现的时期正是罗香林等通过具备学术权威的知性来为客家创建秩序的时候,与此相对,通过各地的地方社会内部的小集团、各种各样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凸显的客家与他者的界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暧昧且流动的。这一观点并不仅仅适用于客家,我认为这是所有民族、族群面临的共同情况。所以,可以说客家的事例是理解民族性本质的绝好题材。
然而,从本书出版到现在,20年后的今天,客家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无论是中国大陆南部还是台湾,罗香林等学术研究者创立的“整齐有序的客家形象”似乎已经逐渐被各地的一般民众所接受,而对此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与观光开发和地域身份表象的创造相关的、将客家文化与历史视为资源的动向。同时,有关客家的学术研究也达到极致。这些现象本身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研究,客家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些都可以成为文化人类学理论角度的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此,本书以冷静的视点来明确过去的客家研究的特性与局限性,并通过客家事例来考察人类社会的普遍性问题。
因本书的出版,我于1995年获得了日本国内文化人类学界唯一颁发给年轻研究者的涩沢奖。其后直到现在,我依然以中国南部为田野点,并断断续续地发表了一些有关客家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客家的研究价值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只是,这不是因为客家是罗香林主张的完全特殊的人群,恰恰相反,是因为客家是能够代表集团间界限的产生与消亡、文化表象的建构与解体等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好例子。衷心希望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研究意义能够得到今日汉语圈读者的理解。当然,当初实地考察地点有限,作为外国人也有很多没有照顾到的研究要点,所以敬乞汉语圈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书能够汉译并出版,完全有赖于嘉应大学客家学研究院的房学嘉院长的厚意,在此向房先生表示万分感谢。另外,还要感谢本书的汉语翻译——曾留学中山大学并常年在广东进行田野调查的河合洋尚先生、中山大学的姜娜老师以及闽西客家出身并常年在日本作研究的蔡文高先生。因三位的努力,才有了这本忠实再现作者本意的汉译书稿面世,衷心感谢。

2012年4月18日
日本东北大学
濑川昌久




为了进行田野考察,笔者于1983年第一次来到香港新界。当初的主要考察对象并不是客家,但由于香港新界有不少客家人,随着田野考察的深入,笔者与客家人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在香港的第一年,我住在香港中文大学,它与客家村毗邻,第二年我住在田野点的新界中部八乡地区S村,它也是客家村落。
在香港新界的这次考察,正如后来在拙作《中国人的村落与宗族——香港新界农村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濑川 1991)中写到的那样,主要着眼于对村落、村落联合、宗族等汉族社会组织的分析。但是,通过这次考察,笔者也对客家与其他汉族分支的社会文化互动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到香港新界考察之前,笔者对客家仅有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罗香林的著作以及一些研究香港、台湾社会的人类学家的相关言说。但是,笔者在香港新界看到的汉族内部分支的分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开展过程,与过去的研究建构起来的客家面貌相比显得更加复杂且耐人寻味。因此,有必要将笔者在香港新界亲眼看到的客家面貌与过去涵盖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客家研究中得出的客家面貌区别开来进行思考。
后来,笔者重新阅读中国、日本、欧美各地的客家研究成果,并于1987年和1990年得到在中国大陆进行考察的机会。随着对客家知识的深入了解,笔者越来越确信自己在香港新界的田野中察觉到的问题是超越香港新界这一地区特殊性的界限的,也就是说是与华南各地的客家全体、甚至是与包括汉族、非汉族在内的华南各个族群相关的普遍性问题。
所以,本书是以与香港新界的客家人接触而产生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在文献资料阅读和实地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华南汉族内外展开的族群关系进行的详细分析。第一章作为问题意识将明确过去客家研究的倾向性及不足。第二章主要基于笔者在香港新界收集到的实地考察资料,明确特定地域内部的客家实像与概说性“客家民系”研究提出的客家面貌的差异。第三章在香港新界的资料、中国内地的实地考察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族群历史展开过程的假说。第四章主要关注被认为与客家有密切文化关系的少数民族畲族,由此试图重新考察华南汉族的民族界限。最后,第五章在分析客家的认同感以及历史意识的同时,也对罗香林以来的客家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进行了批判性验证。


没有提到元代与其前后的元素
大都冠上客家名牌形式的研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9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无线放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7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