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5|回复: 8

【乡土梅州】桥溪村——阴那山下小桃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9 22: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闻说桥溪继善楼遭人劫掠,义愤填膺,取此旧文,一做缅怀,二以提请各位客家兄弟,多关注自己的乡土建筑,做好文物保护!

桥溪村——阴那山下小桃源

桥溪村很特别。它位于距离梅州市区50公里的阴那山山谷里面,如果不是近年开辟了一个集茶叶种植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雁南飞茶园,同时铺设了一条通向桥溪村里的混凝土公路,我都要疑心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了。但是即便是如此,前往桥溪村的游人依然很少,雁南飞茶园留住了绝大多数观光客,而着力美化的景区公路风景,则把前往桥溪村的旅途变得悦目和愉快,盘旋的山里公路把喧嚣抛在山外,只有有心的你,才会找寻到桥溪村安宁自适的美丽。

小隐隐于野

桥溪村是一个保留得很好的客家小山村,极少外人打扰的痕迹。村子四面环山,高高的香炉峰在村子北面的远处勾出淡淡的痕迹,为它阻挡住北来的朔风;东面是客家神山阴那山的五指峰,从田间偶尔抬起头来,总会看到遗世独立的五指峰峦,把山外面的困苦、烦恼、不平一掌隔绝。源于阴那山五指峰中的山涧溪水,自东向西从村中流过,这脉脉流水、清澈山泉,滋养着在这里生活了400多年的桥溪客家人。

明万历年间,源自客家中转站——福建宁化石壁村的朱陈两姓人家,筚路蓝缕,辗转搬迁,先后来到桥溪村繁衍生殖,四百多年的宁静乡村生活,营造出如今远离烦嚣都市的这一方绿洲;而不甘寂寞的游子们走出山村,打拼了一番事业后落叶归根,使这里又产生了不逊于他处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落。流水、山林、老屋,一个大山里的古村落,今天仍然继续它平静而朴实的生活,第一眼看见它,就有一股欢喜从心底深处冒起,怪不得古人会说“小隐隐于野”,桥溪村,就是一个适合隐士居住的诗意栖息地。

村里平时都很安静,村口、村里的小路旁,种着李花、梅花、桃花等各种各样的果树,春天来到的时候,梅白桃红,一茬一茬地开着,小溪流水就在身边响着,那感觉让人有如回远去的童年。桥溪村村口有一小片树林,叫五彩林,其中有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古树红楠木、白桂木,以及迄今发现广东生长最大的青蓝木,胸径达3.3米。这些树木不但珍奇,而且叶子颜色各不相同,红的奔放,绿的葱翠,黄的典雅,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花儿配合着,成为村中田园风光优美亮丽的点缀。最让人喜欢的是那一溪流水,脉脉流淌,配合着错落有致的树林,即便是在夏日正午,也林荫蔽日。房子沿着山势筑在高处,只有一条小石桥,一条小小的土路,引人望向露出树林一角的民房,背靠五彩林,仰望白云出岫,遐想深处人家,这不就是让人向往的隐士生活嘛。

山中日月长,筑庐读诗书

从村口至村中,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不少。其中村中朱氏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历时12年才竣工的“继善楼”,就是其中的翘楚。继善楼是一座典型的二层夯筑的杠式围楼,不但规模比较大,有七杠之多,而且内部装饰甚为精致,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存在这样一座华丽的大屋,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继善楼占据了村中的中心位置,可见当时朱家在村里的财富和地位。堂门之前是用围墙围起来的方正的禾坪,围墙连着屋门,找准了堂门无法面向的南面,依足了风水师的规矩。两层楼的高度使堂门门厅显得高挑而气派,两根石柱撑起了一排精雕细刻的木雕屋檐,斑驳然而神气的“继善楼”牌匾和铁划银钩的“继志述事,善邻亲仁”的门联,依稀向我们透露着房屋主人曾经的辉煌。
走进继善楼,堂屋里摆放着朱氏先祖的图像,因为早已不住人的缘故,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七间大屋相连,厢房一间接着一间,可以想像当初家族的兴旺景象,只是如今人去楼空。继善楼只有两堂,中间是天井,不过因为是两层的楼房,所以楼上的一间也布置成了堂屋的样子,比较特别的是楼上的堂屋,向外的四个小窗子,是用彩色玻璃做成的,在这个相当传统的客家民居里,突然出现这种南洋化的玻璃窗,让人一下子明白了主人的华侨身份。
继善楼的内饰不但精致,而且相当地有文化气息,在二楼的堂屋两侧,悬挂着两幅镏金的木刻家训,字是中正楷体,文秉儒家古训,倚栏细看,周围是精巧的镂空木雕、精湛的彩塑壁画、精奇的飞兽檐刻,于是不禁羡慕起那个儒雅的主人起来,在这样秀气的山谷,住这样精致的屋子,不正合了“山中日月长,筑庐读诗书”的意境么?

果香花影桥溪韵

有人的地方就有民居,桥溪村藏身于阴那山里的一个山谷,不象平原地带那样一马平川,仅有的一些平地就让给稻田和菜地了,聪明的山民们因势利导,顺着山势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几百年下来,形成了桥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或依山就势,或筑台傍水,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各呈胜场。

从村口小溪旁一直到房子最集中的继善楼所在地,依次有二进的四杠楼世德楼、宝善楼,还有一些已经残破的没有名字的杠式围楼,这些房子都建在用石头累起来的石台上,沿着山坡地势逐层修建,村中小道蜿蜒,四周遍布柑橘、杨桃、龙眼、柚子等果树。走过五彩林,前往继善楼的途中,又有南洋风格浓厚的长方型小洋楼“逸庐”,村中的朱氏公祠,以及建在最高处的黄土夯筑的半圆型围龙屋仕德堂,若在春天到来,田里黄色的油菜花,屋外粉红的桃花,路旁怒放的白色李花,和白墙、灰瓦、黄土交相辉映,形成了桥溪村独有的乡野古韵。

建在村中最高处的仕德堂,是一个沿堂前中轴半月形池塘外沿向外周匝弧形式的围龙屋,外墙是黄土夯成,在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民居建筑中别具一格。站在仕德堂的矮墙上可以俯瞰整个桥溪村,在高远的天空下,远望阴那山的黛色山影,近看继善堂连绵的大屋,嘴里尝着甘甜的砂田柚,心里感受着四百年来的变迁――回到乡土,回到自然,我们用思维的脚印,踏上先人的坐标,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热爱旅行的一个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0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年冬天在这个村子拍摄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0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0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02: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这首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Last edited by 12345 on 2004-4-20 at 02:2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16: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物

古物,应该保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2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村在阴那山梅县一侧还是大埔一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2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房子.
请问是在哪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7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hexun.com/detail.aspx?id=1366744

桥溪村位于梅县雁洋镇辖区内,阴那山五指峰西麓。自驾车前往,沿324国道,到梅州后折向北,走205国道,在城东转入省道,35分钟左右的车程,到雁洋。乘车可从天河客运站出发,到梅州120元,或选择火车,6小时车程。到梅县再乘前往雁南飞度假村的旅游巴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