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3|回复: 3

钟世镇 院士 [五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17 2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daoyi.com.cn/prof/zhongshizhen/doctor1.html
钟世镇,中国工程院院士,1925年出生,广东五华人。
  

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从事大体解剖学专业,师从叶鹿鸣、何光箎教授,担任过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现任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的主要学术工作,是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为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创办并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担任了美国和法国两个国际临床解剖学期刊助理主编和执行编委,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这个新兴分支学科奠基人之一。他担任总主编的专著有《临床解剖学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山东科技出版社);担任主编的专著有《显微外科解剖学》、《腹部血管解剖学》、《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解剖学》、《美容应用解剖学》、《显微手术学》和《Microsurgical Anatomy》=《Clinical Microsurgical Anatomy》等。他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有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显微外科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学术行列,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他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参加工作的论文有500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他在教学上曾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柯麟医学奖”、“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科技先进个人”和总后勤部“科技一代名师”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在解剖学领域中,开拓了理工医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创建了全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撞击伤和脊柱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机理性成果。他在人体管道铸型方法和设计研究上,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建成了一个享誉国际的“第一军医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他在教学工作岗位,教书育人,担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有推广价值的“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外科学博士新模式”。经过他培养的门生中,已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其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员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2名,全国医学中青年科技之星3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名,广州市杰出青年1名,南粤优秀研究生7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5: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还我们姓钟的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姓钟的很多!
我们那也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2: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01期·院士篇] 钟世镇:人生轻舟顺流而下
http://www.gzlib.gov.cn/ndgz/view.asp?id=639广州数字文化网



--------------------------------------------------------------------------------

时间: 2006-2-7 12:42:00


    主角



  
  速写
  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

  在他的办公室中见到钟世镇,我们叫他“钟院士”。后来发现他的学生们,都叫他钟老师,入乡随俗,我们也改了称呼。
  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都喜欢他们的钟老师。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帮两位学生一字一句地修改讲稿,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修改了。从内容,到学术报告多媒体的制作。修改好了,他说:写得很好,比前一稿好,我提不出更多的具体意见了。这一幕,折射出一个科学家和一个老师的风度。
  前不久,他还参加过学校晚会的朗诵比赛。他笑着说,自己是一口客家普通话,肯定是不合格的,不过大家还是推他上节目。其实,算是系里老师和学生们的一个小策略,每次晚会比赛,都会把钟院士拉上。按他自嘲的说明,这是滥竽充数。但不管水平如何,因为有院士在,评委们为了制造热烈的气芬,会在等级奖外,加设了大家都会高兴的鼓励奖。
  钟世镇乐于配合大家这样的“策略”。在合唱比赛的队伍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最显眼,他也很认真,有一次还扮演组歌的旁白。
  八十岁的钟世镇,仍旧是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他谦逊地解释,不是我勤快,实是年龄大了,睡不了那么多,起得早,就来得早些。到办公室后,擦桌子,打扫卫生,如果有电话来,就一路小跑地去接。我们参观人体标本室,他自己拿了钥匙,带我们上去。钟世镇当了10年助教,17年讲师,54岁被评为副教授,60岁才晋升为教授,72岁的时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对“名”相当看得开的人,从来没给自己设定过进阶的日程表,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态。只有在合唱比赛的时候,他站在学生和年轻教师的队伍中,利用了院士的身份,为大家赢得等外的奖。



  他说,因为年龄的关系,具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得不多了。现在带研究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手把手地带,只不过是指指方向。他总是劝学生们,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做出比一般人更加出色的业绩来。
  今年,钟世镇院士八十岁。在他的办公桌上,已经有学生送来的贺信。学生们希望为他搞一个生日的庆典。不过钟世镇说,其它都不用了,如果有时间,学写篇纪念性小文,讲讲自己的生活、成长的经历、取得的成就、师生之间的往事,我会随时翻看,就很高兴了。

  自画像
  从四书五经到临床解剖

  古文功底颇深的钟世镇曾经笑谈,李白一次入川过三峡,就写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自己曾经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工作多年,几过三峡,却一句诗也未曾写出。他以此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
  从每一个手指的血管的研究到将人体变成数字人输入电脑,在解剖学领域,作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的钟世镇,其实已经是“已过万重山”,不过在他看来,这也只是自己人生轻舟顺流而下的历程而已。
  
  读书是中西合璧
  我是广东梅县五华人,出生在客家人的大家庭,客家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问我,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如何会选择医学,最后又选择了临床解剖学呢。
  理由很简单,尽管生活在大家庭当中,能够温饱,但我也是从小光着脚板长大的,并没有太多束缚,能读书已是幸事。我要感谢自己的母亲,在做县长的父亲忙于应酬久不归家的情况下,这位一字不识的女性全力操持着庞大却日渐衰败的家。
  我的小学生活,一半是在私塾中背《幼学琼林故事》,一半又是在传教士创办的培英学校识字唱歌。中学时代,就读于五华乐育初级中学,这也是一所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在这里我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初中升高中之间的半年时间,母亲又拎上束脩送到离家十里之外的一个秀才家里,用半年时间,我熟读了《四书》、《五经》。所以我早期的求学经历是中西合璧、土洋参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从事解剖学研究也很偶然。
  1951年,我在中山医科大学六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时的广州百废待兴,中山大学医学院要求六年级毕业生提前定岗参加工作,定岗的工作交给了年级的团支部,当时我是团支部书记,把选择工作的机会首先留给其他同学。
  自然,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而又基础的学科,对青年学子们的吸引力最小,于是,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在全班同学都定岗之后,愉快地接受了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习助教的岗位。
  当年中山大学医学院没有人体解剖学的老师,我们一边到光华医学院旁听叶鹿鸣教授的课程,一边指导本科生的实习课。现学现卖,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县城医院里的大学讲师
  “文革”期间,我在第三军医大学成了“控制使用”人员,不能上讲台,只能监督劳动,放在技术组里做标本。大约做了两年时间,这两年并没有白过,恢复工作后,我就和刘正津讲师一起,就标本制作的经验,整理了一本学术专著《解剖学技术》,这本书成为后来解剖技术学新版本的主要引用蓝本。
  “文革”后期,我从牛棚中放出来,但还是不能回到大学讲坛上,而是下放到一个县城工厂管理部的医训队,当开门办学的老师。这个医训队相当于一个学制二年的中专,学生都分散到县级医院,在县级医院,我从传染科到解剖科,什么课程都教过,不过不敢动外科手术,在医疗问题上,按照“阶级分析”的原则,出现“阶级报复”的莫须有罪名。但我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因为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的伤害,心里非常着急,这也使我在“文革”后坚定地选择了临床解剖学这一方向。
  
  就从每个手指的血管开始
  1978年,中国解剖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学术会议。会议首先安排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上海第一医学院的郑思竟教授,作国外医疗技术发展现状的报告。
  和其他专家一样,听到郑思竟的报告,我也惊呆了。想不到解剖常用的刀、剪、镊子在国际上已经快成文物了,CT、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正改变着解剖学的命运。
  1978年,在各个领域的学者,心情都是一样的,世界正在眼前慢慢打开,每个人都要快跑,我选择了临床解剖学的方向。我认为发展迅速的显微外科,为临床解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简单地说,人体的骨、皮肤组织等都可以移植,而移植的“供区”和“受区”局部解剖学的情况就决定了手术的成败。我们就从一个手指头研究起,把人体的每一根血管都摸清楚。不但有精致的标本,而且有规律性的结论。
  选择临床解剖学,是扬长避短的一个选择,这不是学术上的投机,而是对自己能力和社会需要的一个准确判断。在这之后,我和我的科研团队进入了学术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们也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寻找新的突破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以及新兴的组织工程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讲述,我们完成中国虚拟人一号、二号的研究,并对“数字人在医学应用中的前景”作了分析。钟世镇口述 张丹萍记录

  透视
  个人英雄时代已经结束




  记者:临床解剖学,被看做是配角,您如何从配角到院士?
  钟世镇:配角和主角并不重要。科学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协作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选择的研究方向都是一些交叉学科,更是要求协作。当初选择临床解剖学,是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不是一个尖端领域,但同样会有所作为。我主张立足岗位,即使在今天,我也对自己的学生说,读我的研究生,较难出科学家,但多数能成为出色的医学家。每个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主配角之争,还是个名利问题,和其他单位共同搞科研,我主张不要作为第一作者,我们不作名利之争,与我们合作的人更多,更真诚,出成果的速度就更快。
  记者:从临床解剖学到人体力学、组织工程,直到数字人,我们感觉这里涉及的学科很多,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临床解剖学上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技术,您如何不断学习?
  钟世镇:这些也是协作的结果,很多工作是大家共同完成。比如人体标本制作,是我带领实验室的五个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当时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只有五个名额,为了保证每个技术员都能够获得荣誉,我没把自己列入申报名单。但现在他们对参观者都会说,这是主任带领我们建立的。
  跨学科的研究有时候是人偶然的思想碰撞的火花开始,比如有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参观我们的人体标本室,提出可以输入电脑,我们觉得是个方向,所以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记者:在战乱的年代求学,新中国成立,又赶上各种政治运动,您的人生之路也相当坎坷,从毕业到当上教授,您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从事基础研究,这三十年相当沉静,之后荣誉纷至沓来,您如何看待自己这样的人生历程?
  钟世镇: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对待名利要看得淡一些。比如“文革”的时候被批斗,开始也不习惯,后来发现队伍越来越大,事态发展看得越来越清楚,心情越来越平静,凡事都有规律。比如人体血管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就是找出事物的规律,人生也有这样的规律,在解放前,我曾经参加过地下党领导的护校队,担任纠察队队长,后来担任过年级的团支部书记,解放初期参加各种活动,在广州打击过银元贩子,封存过抬高粮价的私人粮店,蹲过牛棚,在县级医疗单位工作过,这些经历,都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人生的规律。
  记者:从事解剖学,您对生死如何看待?
  钟世镇:我尊重自然的规律。无论是对待学术研究还是对待人生,我的态度都是这样。我的爱好是体育运动,中学的时候是校足球队的预备队员,大学时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期间参加过全军运动会,是成都军区羽毛球队的队长兼教练,曾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我也游泳、打保龄球,现在就只散散步。人生就是这样,我从预备队员到教练,现在已经不能上场了,只能做一个摇旗呐喊的观众,这也是人生的规律。

  印象派
  
  小睡:与尸体共眠
  和钟世镇共事三十多年的徐达传教授记得,当年学校的解剖实验室还在暨大,每个周末,钟世镇都会骑着一辆五羊自行车,从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赶到暨南大学做实验,一做就是一天。如果累了,就拼两个椅子睡一会,解剖的尸体在桌子上,他就睡在其间。
  
  名额:让给年轻人
  现在在美国犹他大学从事神经元研究的王国英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国门刚刚打开,谁都想出去看看,而当时钟世镇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刚刚毕业的王国英,让年轻人多出去看看。
  
  酒杯:越来越小
  在同事、学生眼里,钟世镇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以前和大家一起踢球、打羽毛球或者下围棋,吃饭抢着买单,偶尔也会在酒桌上讲讲笑话。他自己说,年龄越来越大,酒杯却越来越小了。

  剪影
  爱情 携手风雨岁月





  钟世镇的妻子古乐梅是他初中和高中的同学,高中毕业后钟世镇却在民国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下参加了青年军,一年的军旅生涯后,钟世镇也曾考虑工业救国,入读理工科院校,但这一次,他听从内心爱情的召唤,回到广州,报考了中山医科大学,成为了早一年入读中山医科大学的古乐梅的小师弟。
  1951年,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毕业生集中分配,参加国防卫生建设,原计划留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的古乐梅分配到在南昌的第六军医大学,穿上了军装。这时钟世镇还没有毕业,两个人决定先结婚,1952年钟世镇毕业留校,为与古乐梅团聚,他很快调进第六军医大学,也穿上了军装。
  这对同样学医的戎装爱侣从1939年就相识,直到今天,已经携手走过了六十几年的岁月。
  学医、参军、从广州到南昌,以及后来从重庆回到广州,钟世镇的人生轨迹,有很多次,都是因为爱情发生变化。一个懂得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情感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和怀有怜悯之心的人,而恰好是这样的品质,成就了他的事业。
  
  配角
    不抢“第一作者”
  在选择了临床解剖学的方向之后,钟世镇面对的问题接踵而来,学术圈中的议论是,临床解剖学只能当临床外科学的配角,不成体系,没有难度。
  在普通人眼里,配角是成功最忌讳的字眼。
  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钟世镇坚持认为,临床解剖学就要不怕当配角,不去抢“第一作者”。没有统计,有多少人的断指是因为有钟世镇的研究而被再植,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配角,他们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当配角的过程中、在为外科医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临床解剖学在“只能当配角”的疑虑中建立起来。我国显微外科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钟世镇提供的解剖学的理论依据功不可没。
  在生活中,钟世镇两次让出教研室主任的位置,在著作署名、奖金分配等很多问题上也是甘当配角。
  
  标本
    态度决定一切
  被管制使用的“文革”时期,不能上讲台,但钟世镇又充分利用这个机遇,组建国际先进的人体标本陈列馆。
  在1978年的解剖学会议上,钟世镇用铸型法制作出人体标本,那些细致而且精美得仿佛艺术品的人体标本让同仁们惊叹不已。
  从1979年开始,钟世镇将制作铸型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手,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上千件标本完成。
  今天我们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室参观,面对一件件标本,不禁感叹人体的神秘和美感。每件标本都是镂空的,器官之外的血管蛛网般密布,用红黄蓝等不同颜色灌注,代表不同的血管类型,脉落相当清晰。而这也就是钟世镇强调的标本无论是科学上,还是艺术上的“表现力”。
  钟世镇说过,做一件标本和做大事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
  
  数字人
     踏过那些坎坷
  数字人是钟世镇所在科研团队的研究项目之一。
  在数字人的报道铺天盖地,甚至有人惊呼数字人会取代人类的时候,钟世镇院士明确地说,数字人不会超过人类,人类才需要这种数字人来完成一些有伤害性、很危险的任务,如拆炸弹接受辐射等。同时,他也强调,数字虚拟人已经面世,虽然它对未来的航空、医疗等方面将有很大贡献,但目前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强调基础工作,人体切片数据集的构建,是为后续的信息技术专家们提供优良的精确框架,要特别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和速度。虽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关键性前提,但是有了米,而米的品种太差,再优秀的厨师,也煮不出好饭来。
  他说“有关报道言过其实”。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量力而行,准确定位。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经常有人说要“踏平坎坷”,在他看来,坎坷是正常的,无需踏平,也不可能踏平,关键是有能力通过这些坎坷。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12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