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3|回复: 8

文化部财政部发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通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4 17: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 文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并称“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通知说,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而当前,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全球 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为此,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在以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由政府组织实施推动的,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

  通知说,“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落实资金,还要组织力量,统筹规划,加强指导;要坚持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搞好工程建设。

  通知指出,各级政府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中要区分轻重缓急,对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门类,要优先安排,抓紧抢救;对那些濒危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年老体弱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对那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原始资料和实物,要授权有关单位积极征集,妥善保管。

  此外,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纳入财政预算,给予经费保障;并且各地要因地制宜,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这一工程。

  据了解,文化部、财政部已经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该项工程计划从2004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期从2004年至2008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期从2009年至2013年,为全面展开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期从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目前,中国政府已建立了由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等部门参加的工程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以保障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财政部也已安排了专项启动经费600万元,用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前期启动和调研工作。(记者李建敏)

http://news.sina.com.cn/c/2004-04-14/15193126743.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17: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客家能否沾点光

快马加鞭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4 2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四旧”的罪过,已经无法弥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4-14 2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 1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预计,客家文物现阶段以物稀价廉,将以最具有特殊研究性、民俗艺术特色而极具升值潜力。这也是促进,壮大客家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 1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清澄流水 at 2004-4-14 22:07
著名作家冯骥才算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最前锋人士,他的努力已经唤醒了很多人的保护意识。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国的新一代扔弃的传统东西越来越多,已经到了“无根柳絮随风倒”的境地。中国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有 ...

没有冯骥才的呼吁和行动,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 1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冯骥才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运用何种方式写作,而是你对整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所给予的关注。 
     ———秘鲁作家略萨

    我喜欢行动———用行动来实现思想,或者把思想变成充满活力的行动。

    ———冯骥才
     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发言“抢救民间文化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发言背景:2003年2月18日,冯骥才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身份向外界宣布该协会将启动一场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该工程需用10年时间完成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抢救原因: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现代化的速度下,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的重创或在速死阶段,而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半。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是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凝聚力、亲合力的载体。抢救目的:给世人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底。抢救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抢救文化是为拯救民族精神。目前,中宣部已将这一抢救工程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3月20日,冯骥才在他充盈着彩绘樟木箱子、晋地宅院木门、雕花门窗、陶器、剪纸、年画、算盘、烛台、匾……的工作室里接受采访。61岁的他围红色围巾。他说“这是民俗的颜色。”
     “如果错过了抢救机会,10至15年时间,国粹一半看不见了,一半旅游化和商业化了”
    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APEC会议、足球出线……在我国融入世界趋势日强之时,冯骥才很敏感地注意到两个很中国的东西与这一趋势同时出现在大江南北———唐装、中国结。“为什么?”冯骥才说:“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国人在抓自己的文化重心———认祖。”社会学上看,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使人们产生精神寻根的需求。冯骥才还注意到《老照片》的热销;沪上追忆文学的畅销;印花布的走俏;山野菜、农家菜的备受青睐;绿色植物点缀室内……“愈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愈走向本土。”而本土文化正面临不可救药的命运。“每一分钟都在死亡”。迷恋民间文化,特别是对民间绘画情有独钟的冯骥才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民间文化的挽救是个人下乡收购:“能收多少收多少。”
      2001年,冯骥才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一职务方便了他将收藏记录民间文化的个人行为转化成组织行为。冯骥才22岁时,在天津国画研究会画画的他便自觉地将津门砖雕拍摄下来。他解释此行为“觉得它很美”。艺术家的本质追求永恒。永恒的东西都是至真至美。曹雪芹死了,他笔下的贾宝玉活着,曹雪芹即已永恒。追求永恒的画家、小说家说他不会眼见美的物品在死亡和奄奄一息时还闭门创作。“现代化没错,它是人类走向进步的必然脚步。但对在现代化的强劲脚步下走向衰微的民间文化视而不见则错不可恕。”冯骥才断定“如果错过了抢救的机会,10至15年时间,国粹一半看不见了,一半旅游化和商业化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 1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冯骥才遂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口号“一网打尽”。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对960万平方公里、2000多个县、56个民族进行地毯式搜索。冯骥才比喻中国像个大贵族,这个贵族不知家底多大,他愿意成为清理家底的账房先生,以让国家心中有数。10年来,冯骥才目睹了太多民间文化在全球化冲击下、现代化速度下悄然死亡和奄奄一息的现实。
    民间文化基本是自娱性的口传心授、婆领媳做的传承方式,相当脆弱的生存极易造成曲终人散。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京民间工艺品有300多种,到20世纪末只有30多种。2001年,冯骥才在陕甘边界采集民歌时,发现一老太太会唱许多古老歌谣。冯骥才记录在案,决定“抽出专门时间采访她。”2002年,当冯骥才一行找到她家时,她女儿告知“她走了”。她临走前说的话是“他们怎么还不来呀?”冯骥才痛感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她说不定就是瞎子阿炳呢。阿炳不就是被抢救的结果吗?”陕西安塞民间剪纸大师级人物现已不足10人,且已高龄。河北白沟的泥玩具绝迹于20世纪90年代。会用天津杨柳青土话唱“卖画歌”的白俊英已死。纳西族懂“东巴经”的乐手只剩1位,且已老迈住院。2000年,冯骥才在山东潍县杨家埠拜访73岁的木版年画第19代传人杨洛书。“你有徒弟吗?”冯骥才问。杨答“有,一个日本女娃。”而杨的孩子都为谋生出外打工了。杨洛书不懂日本人的热情,对冯骥才说他做了一件现今悔之莫及的事。20世纪80年代,杨洛书将家藏古版《天下十八省》,一幅带画的中国地图以2000元卖给了3位日本人。同样,陕西洛南“粮食字”第三代传人罗红柱亦着急后继无人。他在新加坡人高价买断的承诺下举棋不定。俄国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在自著《1907中国纪行》中描述天津杨柳青“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如今杨柳青只剩4个画匠,3人80多岁,能做者1人。杨柳青“缸鱼”年画衍传二三百年。如今只有66岁的王学勤会画“缸鱼”。他农忙种地,农闲作画。他作画是为“过过瘾”。年画之乡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已由实用美术转为历史文物。小人书已成绝版……
     冯骥才经常光顾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他撰文:“从潘家园这个窗口,我看到什么东西,便可断定这个东西已成历史。民间文物一旦离开本土,便失去了大半的意义。一个地方流失了自己的民间文化,便失去了历史的根脉与精神。”
      冯骥才计划10年依托4万各省民协会员、民间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完成抢救根脉与精神的工程。冯骥才特别重视青年志愿者,“并不指望他们提供专业水平的普查,但他们的参与便是传承。”工程分5部分进行: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对象是三部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运用三种手段:文字、照相、录像。为使这一浩大工程具可操作性,冯骥才主编了《普查手册》,书后附有民俗普查表格,以做到统一认识、统一目的、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如他提供了山西榆次后沟村民俗文字调查记录范本。
    普查资金成了冯骥才绕不过去的难题。“没钱做不成这事”,这话让冯骥才耳朵起膙。但对每分钟都在消失的文化,冯骥才下死令“一分钟也不能等。先干起来再说。”几件事,让冯骥才对“没钱做不成这事”之说打了折扣。新疆伊犁两位领导向他表示“我们出钱支持你们的抢救行动”。本是民协抢救对象的阿迪力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向冯骥才表示为保护地上文化将在十几个省的上空行走,收入全部用于抢救工程。冯骥才感动阿迪力的行走是“以生死相报。”一个留下手机号码的西北人致信冯骥才“我已背起相机,您指哪打哪!”
      抢救工程启动后,冯骥才家中电话成了120热线。他一会儿接听“我们这儿有什么民俗”的喜信,一会儿又接听“我们这儿什么没了,什么要拆”的告急。亦喜亦悲在他心中起起落落。
    冯骥才在《普查手册》的书腰上写道:“把这本书放入你的书包,走进田野走进山坳走进民间。“闭上嘴巴,走向田野”,冯骥才寄希望热爱民间文化的人们将这件“前世之宝,后世宝之”的千秋伟业做得“严格、清晰、齐全。”
    “看似抢救文化实则也是抢救人,特别是有青年人参与的过程,这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
    冯骥才说他现有三只手,一手写作,一手绘画,一手抢救。他写了十几年小说。1994年,推土机的轰鸣将他写小说的手改成写檄文。
     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影响日盛。国内,现代化脚步冲击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旧城改造全国铺开,危房陋屋成了现代化首当其冲的改造对象,古老的精美典雅的蕴含历史信息的危房亦在改造之内。岁末,冯骥才得知有600年历史的老街要拆。他曾在天津老城区生活过十几年。街上有中国最早的电报局、义和团坛口旧址等。冯骥才搁置笔下虚构场景,背上相机抢救真实场景。他拿出几十万元稿费邀集文化、建筑、考古、民俗、摄影界等人士抢救老街。大半年时间,100多名身穿红马夹,头戴“旧城文化采风”红帽子志愿者的红色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记录原住民讲述老街历史、给名宅大院画平面图、拍照房子……从志愿者的反馈中,冯骥才感动着老百姓对老街的感情。他们借梯子给志愿者,告知从哪个角度拍摄好看。很多老百姓请摄影师将自己定格在有着丰富记忆的老房子前。
    冯骥才左手指挥抢救,右手画画、作文。画画是换抢救资金,作文是呼吁城市管理者手下留情。
    1996年7月,冯骥才在老街动工前结束了抢救工程。后将一年半抢救的结果———两千多副照片印在《旧城遗韵》、《小洋楼》、《海河流域》画册上。三本画册较完整地保留了600年的文化气息。画册上有行字:“一次文化行为的记录,为将要失去的古城留影”。冯骥才将这套画册赠送城市管理者们。题字:“这是你心爱的城市”。他意在提醒掌握城市命运的官人手下留情。法国驻华大使评价冯骥才的抢救行动:“您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任务,对此我深表赞赏。”
     冯骥才称他做这事是“文化人行使的文化使命”,是“文化良心”。学美术的他看得懂老街的美,读得懂老街的语言,感同身受老街消失前的痛楚。因为懂,所以要承担要回报老街的养育。冯骥才强调这场抢救战役“看似抢救文化实则也是抢救人,特别是有青年人参与的过程———这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 1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转帖】【转帖】【转帖】【转帖】【转帖】

1998年,冯骥才建议成立“老城博物馆”以展示老城文化。“600年老城浓缩了津门独特的文化,造就了天津人独特的气质,不能叫它散了,应把老城有价值的东西收进去,用物延续人的情感。”博物馆的资金呢?冯骥才提出捐赠。他率先买了1万多元的老城文物:砖雕、石狮子、雕刻木匾等,之后捐给了未来的博物馆。2001年,一座四套院门前,“老城博物馆”挂牌。
     天津大直沽被冯骥才视作“天津的根”、“城市的胚胎”。大直沽前身是庙宇“天妃宫”。1999年,开发商在大直沽上盖新楼。冯骥才致信市领导“这地方必须保护,不能毁了城市的根脉。”最终,市政府花3200万元买地炸楼,建了一座“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保护估衣街是冯骥才又一次文化良心的再现。600年历史的估衣街是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街上百年老店“谦祥益”、“瑞蚨祥”是北方大商埠标志性建筑,街与店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9日,冯骥才惊讶估衣街要拆。11日,冯骥才致信市长“哪个城市拥有一条老街,即是拥有一件传家宝。”16日,抢救老街的志愿者重聚冯骥才麾下。冯骥才要求他们以“有救火般的速度,救死般的精神”干四件事:一、录像;二、拍照;三、录音;四、挽留一切文化细节。19日,《今晚报》刊登冯骥才感情忧愤的文章《老街的意义》。“文物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文物是指历史建筑的精华。如皇家建筑、宗教建筑。文化是指历史街区,如北京四合院、胡同等。国家有文物保护法,文化没有,但文化是人立足之根。一个失去了文化的城市,人将无根。”20日,冯骥才制作《估衣街珍存》明信片。他意将估衣街街貌像《旧城遗韵》一样珍存百姓心中。
      2000年2月10日,冯骥才签名出售《估衣街珍存》明信片。抢救引来抢购。两小时内,1300套明信片被群众争购一空。一老人让冯骥才给他孙子签名。冯骥才问其孙姓名,老人说“还没出生呢”。他坦告:“是给孙子留下他祖上生活的地方。”一对年轻人说是给奶奶买的生日礼物。冯骥才感动复感动。“实际上”,冯骥才说:“大多数人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认同自己的文化并受渗透血脉文化的影响。城市不同,感情一样,只是要有个牵头的人用这份感情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十几年来,冯骥才已成为天津文物、文化保护的一面旗帜。他愿为保护永恒之美“摇旗呐喊”。
     冯骥才及志愿者一个月的抢救行动动摇了估衣街的动迁计划,街上文物得以部分保留。如今,估衣街仍是天津人骄傲之所,外地人驻足观赏之地。冯骥才欣慰“这是知识分子思想的种子在民众中开花的结果。”欣慰中的遗憾是天津总商会遗址被拆。冯骥才痛心“原汁原味的‘五四’运动遗址”没了。从法国考察回来的他在遗址上哭泣。法国人对文化奉若神明的态度给他以强烈对比。他哭民族劣根性———一手创造灿烂文化一手毁文化。
    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
     冯骥才注意到城市改造的环保理念比文化理念更深入人心。他分析“生态关乎人的生存,因显而被重视,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因隐而被忽视。”当城市正以飞速的改造走向趋同时,冯骥才忧患东北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岭南文化……造就的缤纷迷人的千面城市走向千城一面———清一色高楼大厦,瓷砖贴面,给带有历史信息的建筑粉刷一新。甚至出现意大利广场、罗马花园、香榭丽舍大街、美国村……“这是流行文化的最直接反映。反映的背后说明你的母体文化之水浅,文化之根短。”
      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
     在俄罗斯,冯骥才拜谒普希金、托尔斯泰塑像。像前有鲜花,当地陪同说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这是老百姓对文化先贤的尊崇。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冯骥才嗅到浓厚的历史信息。而当他置身曾逐鹿中原的古战场———洛阳、开封时,放眼望去,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大规模城改改造着文化形成的城市性格。由此,冯骥才疼在骨头里。痛定思痛,冯骥才分析左手造文化右手毁文化是农耕文化———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文化心理上的反映。季节性的劳作是为收获。农耕文化特征重物质、轻积累。因此,“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破旧立新”、“不破不立”在民间得到广泛呼应。
    冯骥才在“文革”中目睹了太多的“破旧立新”。10年践踏美而毫无悔意,反生豪迈情怀。他收藏的视为永恒的字、画、文物……被火吞噬。毁灭之火燃起冯骥才记录人之命运的责任。他将记录的纸片藏于各处。1976年地震,他不顾生死,在废墟中捡起一包袱人的命运。1979年,冯骥才将包袱抖开———《神鞭》、《三寸金莲》,从头和脚中剖析中国文化劣根性。写的是过去,为的是未来。历史学家建立事件档案,文学家建立心灵档案。《一百个人的十年》是冯骥才给国人建立的心灵档案。20年后,他走出书斋,相继给天津文物、文化建立档案。今天,他要给中国民间文化建立档案。
     全球化使人类文化界限愈发模糊,民间文化最能代表鲜明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气质。如果民间文化宿命般地注定要为农村城市化、城市工业化付出死亡代价的话,冯骥才要做的事是给滋养了他人文情怀的民间文化以声光电的手段树碑立传。更重要的是给在缺失国粹营养中成长的青年精神补钙。冯骥才相信,流行的粗鄙的文化势必形成粗糙的心灵,民族素质的粗糙低劣势必影响国际竞争力。
     在抢救死亡或濒临死亡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冯骥才感觉自己有时像唐吉诃德,一人与风车作战,荒诞滑稽;有时又像武训,哀求别人手下留情,苦涩无奈。他还承受着人们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不理解———“捣乱”、“出风头”。“现在好了”,冯骥才说“天津城市规划已由过去官员拍板变为专家论证。”凡城市改造诸事,有关部门必听冯骥才意见。冯骥才用檄文《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紧急呼救———民间文化拨打120》影响决策部门的意见。
    那么,冯骥才写小说的笔呢?作家承认“常有写小说的冲动,但我必须压制自己。”写小说、奔走呼吁、普查,冯骥才的选择是“相权之下取其重。”“当民族传统要中断的时候,文明传承受到挤压的时候,民族精神衰弱的时候”,冯骥才说“我坐不住也写不下去。我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不存,我之焉附?”“相权之下取其重”的另一选择,天津大学成立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旨在请冯骥才给在重理轻文大环境中成长的学子讲授文学艺术、熏陶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研究人文教育。冯骥才对天津大学校长一语双关:“天大(天津大学)的事是天大的事。义不容辞。”
      孙犁言“行为主,文为辅。”冯骥才注解此话:“知识分子用行动实现思想或把思想变成充满活力的行动。”敦煌藏经洞被盗后,罗振玉、刘半农等一批知识分子呼吁抢救。之后张大千、常书鸿驻扎莫高窟。梁思成为保护古城倾尽心力……冯骥才钦敬这些行动中的“文化良心”。“文化良心”集大成者鲁迅对他影响至深。冯骥才悲叹“历史上有多少知识分子在实施‘文化良心’的过程中,因惧怕种种现实困难而放弃了行动。”
    冯骥才欣赏秘鲁作家略萨的话并多次引用:“对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运用何种方式写作,而是你对整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所给予的关注。”

    《北京青年报》2003年3月24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