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21|回复: 0

百人汉乐团将上演客都梅州“中州古乐”的风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08: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为乐手们身着汉服演奏汉乐汉曲。 ( 李少凤 摄)

    ●梅州日报记者 李少凤 通 讯 员 张宇航 黄 静 杨苑东

    由广东汉剧院、梅州广东汉乐协会和梅州围龙艺苑等组织而成的百人汉乐团,通过近半年的筹备和训练,将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上献演《广东汉乐、汉曲之夜》,展示客都梅州“中州古乐”的精髓与风采。日前,记者前往广东汉剧院排练现场探班,了解该团台前幕后的种种独特构思。



汉服汉乐汉文化

    在排练现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舞台背景上挂着分别绘有“梅兰菊竹”的四幅画,在舞台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栩栩如生。台上演奏乐 手们的服 饰让人 眼前一亮——男女乐手分别着蓝色和粉色特制的汉服,长袖宽衣、交领右衽,头饰也是严格按照汉代的装扮,整体看起来甚是飘逸自如、气质非凡。

    乐手们各就各位,准备就绪。该团团长钟礼俊手中的指挥棒一挥,锣鼓响起,苏锣响起,紧接着头弦、琵琶、二胡、中阮、芦笙等“一呼百应”,一曲热情奔放的《庆团圆》让记者如临其境,深深感受到那喜庆热烈的场面。而一曲《挑帘》呈现的是另一种风格,优美动听的丝弦乐曲,细腻地描绘了古代小家碧玉的生活画意……记者发现,无论是舞美设计、服饰创意,还是每一首汉乐选曲,无不彰显“汉”文化的深厚底蕴,而这折射了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据了解,广东汉乐又称中州古乐,原是汉代宫廷音乐,后因战乱流传至民间,一直延续 传承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经迁徙,客都梅州到现在仍保留着先辈创作最为原生态的传统曲目共800首。

    百里挑一选曲目

    “这台晚会分为‘梅兰竹菊’四大板块,所有的汉乐曲目与汉曲演唱也是 紧紧围绕梅兰竹菊 选定的。”晚会《广东汉乐、汉曲之夜》的总导演乐建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曲目安排上,我们从800首传统曲目里挑选最能彰显客家的文化与精神的9首,几乎是百里挑一。比如《出水莲》,它是客家筝派的名曲,表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读书之人犹如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最后以《将军令》收尾,气势磅礴,表现了千乘万骑,剑影旗风的古代战场情景,我们将其作为对在外闯荡、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客家人的一种写照。”

    乐建文还向记者透露,届时,广东汉剧“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当的演员将登台表演,著名艺术家梁素珍、李仙花等师徒几代人将亮相晚会。此次晚会还特邀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陈雄华加盟,全面展示汉乐、汉剧人的亮丽风采。




团结协作破“两难”

    广东汉乐具有古朴典雅精美的特色,但传统的演奏方式习惯了“大齐奏”,听来虽也能体现它本身的特色,但缺乏艺术性。如何让广东汉乐更动听,让从未听过广东汉乐的人为之动情,让听过广东汉乐的人眼前一亮,这是一个难题 。“创新是唯一的办法。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编配,即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编配,注入新的音乐元素,这样听起来,会感受到其中的 多元化与多层次,更具 艺术感 。”国家一级演奏员、百人汉乐团团长钟礼俊告诉记者。在800首传统曲目中,钟礼俊选出9首进行了创新,而这9首曲目,竟花了他整整半年的时间。

    百人汉乐团,由足足百个演奏乐手组成。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公务员、教师、学生,也有做保险的、跑 业务的,还有退休干部。有定居梅城的,还有十几人来自大埔。平日里,大家各有各的忙碌,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集训也是一大难题。“即便如此,但大家都能在指定时间参与集训。”钟礼俊介绍,如大埔的十几个乐手,不顾奔波当 天来回;而国家一级 演奏员、中国著名二胡 演奏家 陈雄华老师 作为特邀嘉宾更是精神可嘉,他已年过七旬,仍从广州赶了回来……“大家如此团结协作,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与梦想,那就是为了传承发展我们的客家文化!”钟礼俊 为大家的支持配 合与不辞艰辛而感动。http://www.mxrb.cn/www/content/2012-11/08/content_1186579_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8 09: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