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回复: 1

從語言接觸之觀點探討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動關係——以新屋鄉笨港村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1 15: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連梓鈞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畢業生)】



  笨港村位於桃園縣新屋鄉境內西側濱海的一個小村落,也是新屋鄉沿海地區最具有客家風情的傳統客家聚落。有很多人都認為沿海地區是閩南人生存聚集的場域,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靠海的笨港村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聚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關係的狀況,針對笨港村閩客族群語言使用的程度與狀況予以探討,並探究經過語言接觸後,閩客族群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福佬客家化的現象,且進一步探討笨港村泛客家化現象是否會影響閩客族群對客家文化的認同。另外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語言接觸、族群互動以及族群認同等相關文獻,並根據計畫資料庫中量化與質化的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的關係。

  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背景」在語言能力、使用狀況以及語言接觸中,確實呈現不同層次上的落差;而笨港村閩客兩族群經過長時間接觸、互動下,受到龐大的客家人口包圍、客語為當地主要溝通語言、閩客族群大量通婚以及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在笨港當地的閩南族群呈現較為特殊的福佬客家化現象。然而笨港泛客家化的現象,也促使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對於客家認同的狀況,皆能夠表現正面積極的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6 15: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懂了,感谢分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2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