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2|回复: 0

吴姓的闽粤路(来自tom.com)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3 14: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姓是中国的十大姓氏之一,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招收了不少吴姓兵士有关。
  顺治年间,两省人民赴台者更多,也有不少是吴氏。所以台湾的历史人物中,姓吴的占有一定比例,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风、宜兰的开拓者吴纱、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台湾道吴大廷、画家吴鸿业等。   吴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昌封自己父亲的长兄泰伯后代于吴地,国灭之后,其子孙以国为姓。吴地,就在现在的江苏无锡一带。
  吴氏究竟何时入阎,何时人粤?
  查阅多种族谱,可以划出吴氏入闽入潮的迁徙路线。
  吴氏自一世季扎之后,传至六世为弥庸。弥庸的后代有从吴地迁河南者,传至第五十世有吴祭者。定居河南固始,随土潮、王审知于唐乾符四年提兵人闽,遂定居莆田县。为吴氏入闽之始祖,死后葬莆田黄石山。
  吴祭生有四子,其子孙分居漳浦、云霄、莆田、祟安、连城、诏安、泉州、厦门等市县。至南宋理宗年间,有吴养行,号千十郎者,乃吴祭之十三代裔孙,由福建来潮州府潮阳县任武官之职。任满之后,不回莆田老家,而储家眷居于潮现。这吴养行便是吴氏入潮始祖。稍后,又有吴冲一,从福建诏安迁来饶平高堂定居。这吴冲一乃吴祭之十八代。吴冲一是为饶平高堂吴氏始祖。这一支又有人分居南澳等地。
  总的来说,今日居住潮汕的吴氏,基本上是这两派迁居者的后代。但溯本追源,皆是入闽始祖吴祭派下。正如南澳吴氏族谱的编纂者在序言中所说:“虽则来因不同,迟早有异,然则三江殊流。会出于九河,终归蔷海。”皆属开闽始祖吴祭之后。就是潮安的部分吴姓人家,系由宁化石壁村迁来,由客家吴氏而渐同化为潮人吴氏,也是同出一祖。
  初居潮阳之吴养行后代,于南宋末年有一支移居揭阳龙砂(谱中称砂洲),又有一支于元韧移居澄海的东陇。
      吴氏人潮虽缺少了一点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但这个在总人口数量居显要地位的姓氏,在历史上却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最早也最著名者首推与苏轼同时代的吴复古。他是北宋时代人物,早于潮州公推的人潮始祖吴养行,名气也比他大得多。吴复古及其先人何时由何处迁徒人潮,后代世系也无从排列,故不敢把他定为吴氏人潮始祖。但他是苏轼的好朋友,潮州八贤之一,这是人所共知的。他操行高洁,蔑视功名,终生悠游归隐,民间曾流传着不少他的佳话。他是潮汕吴氏的光荣。至南宋,又有皇宫教授吴盾。《海阳县志》有关于他的记载,吴厝墓在新津溪与梅溪之间的渔洲上,是一处对研究韩江三角洲形成历史和人文发展史有价值的文物。
  1989年8月间,澄海信访办来了3位台湾同胞,自称是县对台办的同志让他们来这里的。
  原来,这3位台湾同胞是回大陆寻根访祖的。据他们自己介绍,他们3人皆姓吴,先祖是郑成功部下。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们在宜兰县定居。至今已传了十几代, 人口有200多人,还建有吴氏宗词,修有家谱。先祖曾告诉子孙,咱们的老家在广东省潮州府澄海县吴盾乡,乡边有一条河,村口有丛破布树(乌柏)。世代为农,农闲下海挨揖(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现在生活较为安定,族人拟重修族谱。为此事特回大陆寻访宗亲,接续源流。他们介绍完情况,还取出携带来的手抄族谱,真的在第一页第一行上写云:“硕祖(他们祖先名字)云,祖籍澄海,随郑国姓爷渡海来潮。”另有一行小宇注明祖籍乡里特征。信访办的同志很热心,赶忙打电话到各个镇询问,但终无回音,台湾同胞只得怏怏而回。
  清初,为隔离郑成功与县民的联系,防止有人投向郑成功,澄海实行裁地政策,滨海人民一律内迁,连澄海县建制也撤消了。不少村落沦为废墟,复县后模样已大变,澄海已不再有吴盾村,更不用提破布树了。近400年沧海桑田,世事巨变, 谁还记得当年村中有人随郑成功去台湾呢。但既然台胞言之凿凿,郑成功曾来澄海招兵一事史籍上又曾记载,用心查找,或许有个满意结果,使台胞了却多年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