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31|回复: 12

中国除客家人已无纯种汉族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03: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3-4 23:33 编辑

中国已无纯种汉族人 DNA检测人种迁徙解密
标签: 客家人基因家谱宁化石壁姓氏源流文化分类: 新闻报道

下文来自近日中新网对我们项目的报道

汇泽基因与福建省宁化县政府联合开展的全球首个“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引起反响。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福建宁化石壁的“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期间”上,项目举行了成果展览。

     客家(Hakka)人是汉族的一大民系,有着独特的文化。客家人最早居住在闽粤赣、后通过“湖广填四川”到四川、又迁往台湾等地,今天迁播东南亚和世界各地,人数近亿。“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希望通过基因分析的手段,帮助海内外客家人追溯祖先的传奇历史,寻根问祖、连结世界各地的血缘同宗。

     自去年12月在客家祭祖大典上隆重启动以来,“客家人基因族谱”在福建、广东、江西、四川、香港、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吸引了约400名参与者,收集了100多个最典型的客家人姓氏样本。汇泽基因的科学家对之作了系统的遗传学分析,得出了丰富的成果。

     本次成果展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家基因族谱是如何用科学的证据解开了客家民系起源的历史疑团的。客家人的起源在历史学界和民间都存在广泛的争议。主要观点有客家中原说和南方土著说。前者认为客家人主体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而后者则认为客家人主体是南方土著民族(百越和畲族)。过去,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停留在对数目有限的史籍和家谱的考证。如今,客家基因族谱项目用科学的发现为大家重现了这段古老的历史。

    据项目负责人、美国弗吉尼亚理工研究员孙朝辉介绍,在客家人的姓氏家族中,绝大部分(将近三分之二)的父系血缘来自北方中原的汉人,小部分来自百越族群和苗瑶族群(畲族)。基因分析表明很多传统的客家大姓,比如伍、罗、曹、张、巫、伊、刘、王、马、李、孙、郑、汤等等,都是来自北方。这些结果强烈表明,客家人的起源的主体确实是中原汉人。中原是海内外客家人集体记忆中的老家,在河南的举办的“黄帝祭奠”每年都有海外的客家社团前去参加;因此,这个发现让海内外的客家人更加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根系中原”。

     本次成果展览会也向客家人展示了基因族谱帮助他们寻根问祖的成功故事。这些故事吸引了很多来祭祖的台湾和海外人士,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寻根问祖的愿望,但由于年代久远,对接家谱很难找到线索。而基因家谱则让他们重燃“寻根”、“与族人团聚”的希望。据介绍,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家谱对接活动日渐升温,也出现了很多帮助家谱对接的组织和机构,比如漳州的家谱对接馆、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而基因家谱作为一种科学的手段,将会成为家谱对接的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

    基因家谱可以帮助人们追溯姓氏家族源流的奥秘。在这次的成果展览会上,厦门中汽东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东先生参与了个人的基因家谱检测,并表示希望建立刘氏的基因家谱。刘氏基因族谱的建立可以帮助全世界的刘姓寻根和连结宗亲,帮人们深入了解刘姓各个分支源流的历史。刘姓是汉代的皇族的姓氏,通过系统研究现代刘姓后人的基因家谱,科学家可以追溯两千年前刘姓皇族的基因,并通过这个探讨很多历史和考古问题。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类学话题。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
  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
  “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
  “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回族:一度随成吉思汗远征
  “回族是除汉族外,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说,回族的名字来自成吉思汗的一支部队:回回探马赤军。是成吉思汗在向西拓展疆土的过程中,沿途征发而来的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骁勇善战,是成吉思汗部队的主力。
  成吉思汗平定西部后,便把这支特种部队向东调度,“今天的回族涮羊肉都叫‘东来顺’,就是取了那个意思。”于是,随着成吉思汗的战略部署,回回探马赤军便分散在各个角落,随后成为回族,按照当初的部署分布在中国各地。“成吉思汗曾在甘肃一带驻扎了大量的回回探马赤军,于是现今甘肃省境内回民人数比较多。”更多的回回探马赤军随成吉思汗进攻南宋,随地驻扎,“其中在攻打南宋襄阳城一战中,回回探马赤军利用阿拉伯的火炮,把三年没有攻下的襄阳城城墙打出缺口。”而谢小东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进行大规模DNA检测后确定,这里的回族来源于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越族:随海平面上涨而迁徙

  “越人,也就是河姆渡人,是曾经在中国南方比较兴旺的民族。”谢小东说。根据考古发现,越人随着海平面上涨逐渐向内陆退缩,最后向湖北,江西,广西迁徙,并最终在广西消失。“这种消失并不是人种的灭绝,而是完全与当地民族融合,最终自身民族彻底消失,包括语言和文字,但他们的遗传基因却依然顽强的存在,这也是科学家能够发现越人迁徙路线的依据。”但谢小东说,这种文化上的消失也不完全,比如江南女人过去经常穿着的兰褂子和头上戴的兰帕子,都有越人的痕迹。
  西夏:种族灭绝后的彻底消亡
  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国家中,西夏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一个,“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遭到了空前的抵抗,最终连成吉思汗本人也死在了西夏,这让成吉思汗的军队非常恼火。”谢小东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蒙古军队对西夏进行了种族灭绝政策。“西夏人基本上被消灭光了,他们的文化、历史也全部损失殆尽。”这种损失彻底到,即使现代的人种学家刻意去寻找西夏人的基因,也完全找不到范本。当然,一小部分西夏人也融入了中原,但这些有代表性的基因已无法找到了。
我一直堅信我的族譜絕對是真實歷史,在現代檢測科技幫助下,更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呼籲客家人團結起來,勇敢地向世界宣佈,我們就是最純正的漢族漢人,我們是最純正的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是事實別再在廣府人面前對自己的祖傳文化感到自卑,應該自豪才對,我們說的才是漢語,我們體內流的才是漢血,其他族群要不服,讓他們驗DNA去,做漢族親子血緣基因檢測去,我們是已經通過基因檢測的真貨台湾联合报报道,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九,总人口约为十三亿。根据统计,无论在大陆或是在台湾,汉族人口都占总人口比率的百分之九十二以上。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中国已经没有「纯种」汉族人了。

     「重庆晚报」报道,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表示,中国实际上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他最近完成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DNA的研究报告结果。

     谢小东说,
一般认为的汉族人其实是中原人,这是以地域来分,而不是以血缘划分。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的地理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照这个分法,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

   
  谢小东说,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他说,「在商周时期,建都于现在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与周边区分而建立的。」

     但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过数次大规模向南迁移的情况,特别是中国有很长的时间,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这也是造成「纯种」不复存在的原因。

     大陆网友听到这个结论,有人气愤地表示,「请他去非洲认祖宗。」但也有人乐观表示,「民族融合是优化人种的途径,也是与他国共享中华文化的好方法」。



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
海外客家人期望以“基因族谱”寻根(2011-10-26 22:07:22) 转载

标签: dna基因检测家谱寻根客家台湾海外宁化大埔石壁文化分类: 新闻报道

中新社宁化10月16日电 题:基因族谱研究“解码”客家千年血脉   中新社记者 张羽
  今年82岁高龄的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会员吴捧章,看着“客家基因族谱”的研究成果展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很有希望通过“客家基因族谱”,追寻祖先的根源,找到那些未曾谋面的同宗亲人。
  16日,客家基因族谱成果展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揭幕。从马来西亚特地赶来参加客属祭祖大典的吴捧章对中新社记者说,祖籍广东大埔的他,自幼随父母远渡南洋,此次跟随公会再次寻访“客家祖地”,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族谱,以了一生夙愿。
  1993年,当阔别家乡近60年的吴捧章首次回到大埔时,幼年的记忆已然模糊,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对接族谱却难于找到线索。2006年,“心愿未了”的他曾拜托一位何姓同乡调查有关族谱的事情,至今未有回应。
  现今,吴捧章在马来西亚经营一家酒楼,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往来中马两地让他有些吃不消。而“客家基因族谱”的建立使他重燃“追根溯源”的希望。
  2010年10月,宁化县政府、县客家研究会和汇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决定联合开展全球首个“客家基因族谱”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在宁化附近收集了100多个传统客家人形式的样本,在台湾、马来西亚、香港、广东、江西等地也有很多客家人参与。
  “基因比对者只需用药棉刮拭口腔获取样本,过几个月就可查出祖先的基因信息。”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合伙人朱炎墙介绍说,项目目前已完成所有检测分析,并已建立了一个包含100多个姓氏和大量样本的网上数据库,海内外各地的客家人和华人可通过互联网,来检测自己的基因家谱。
  近几年,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台湾客属后裔踏访祖地,寻根问亲。当天,台北市汤氏宗亲会总干事汤钦龙带着厚厚的族谱来到宁化,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有关祖宗的信息。汤钦龙对记者说,客家人迁徙途径复杂,部分族谱在迁徙过程中遗失,导致很多亲人至今无法相认,“现在只知道自己祖籍广东蕉岭,至于还有多少未曾谋面的族亲在世不得而知。”
  在了解了客家基因族谱的用途后,汤钦龙当即表示愿意尝试“基因认亲”。据了解,客家基因族谱分析了几十个来自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客家人的基因家谱。在参与分析的台湾客家人中,有81%的基因家谱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客家人集体记忆中的老家——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同时,也印证了台湾客家人确实根系中原。
  朱炎墙表示,下一步,客家基因族谱将拓宽与宁化周边的清流、建宁以及龙岩地区、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等客家人聚居地的合作,同时希望更多海内外的客家人积极参与,以丰富客家基因族谱数据库,对客家人的迁移发展史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0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要把字号设得太大,看起来眼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原创?
出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个家伙送进广州市明心路36号大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2-14 12:34 编辑

回复 3# hd136302 的帖子
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208/10/5V0CAM6N000125LI.html
http://www.thn21.com/hua/ping/7258.html
http://blog.udn.com/giveman/http://the-sun.on.cc/cnt/china_world/20100208/00429_007.html
http://the-sun.on.cc/cnt/china_world/20100208/00429_007.html
http://eryfjdghseysdhsf.blogbus.com/logs/18042147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1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先生对广州市那个地方非常熟悉,可以说是轻車熟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7: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研究发现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基因, 客家人, 百家姓, 宁化县
引言:寻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是我们开始客家基因族谱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10月,我们在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上项目举办了成果展。现将我们获得的一些初步结果公布一下,给有兴趣的客家网友们看看,也欢迎媒体采访:

  
图文版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f437f101010t5h.html
   

关于客家人起源和发展,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客家人的主体来源是中原汉族呐,还是百越或畲族?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究竟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如果在福建宁化县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样本,并作系统的基因家谱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构客家人千年以来的迁徙故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去年开始做的全球首个“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的研究在今年8月已经有了结果。这是客家学研究第一次使用遗传学方法分析了客家祖地100多个传统姓氏的血缘起源,回答了的两个历史疑问:

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族、畲族还是古代百越人?
基因调查提供的证据:“检测了福建宁化境内的105个姓氏的393个样品,其中一些姓氏有不同的血缘分支,所以总共获得279个姓氏家族的样本。在这些姓氏家族中,绝大部分(将近三分之二)的父系血缘来自北方中原汉族,小部分来自百越族群和苗瑶族群(畲族)。宁化是客家祖地,而宁化的客家姓氏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客家姓氏分布也很类似。因此,客家基因族谱的系统分析表明了客家人起源的主体是北方中原汉人。”

另外,基因检测表明宁化的很多传统大姓,比如伍、罗、曹、张、巫、伊、刘、王、马、李、孙、郑等等,都是来自北方。


2、被称为“客家祖地”的石壁居于何种重要的地位?
“客家人基因族谱”项目认为:“遗传学支持石壁的独特历史地位。该项目专门对石壁附近(石壁镇和淮土乡)的姓氏家族的基因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壁的姓氏的父系血缘中,中原汉人起源的比例(75%)远远高于宁化的其他区域(65%),尤其高于宁化北片的水茜、安远、泉上一带(59%)。在这么狭小的地理区域里,能形成这么大的血缘成分的差异。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原汉人在南迁时,一下子涌入了宁化石壁这个狭小区域,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以至于经过千年的变化之后,还能占到血缘成分的绝大多数。”

除此以外,研究结果中还有两个信息让很有意思:

1、福建宁化县的伊姓人士,祖先是白人
伊姓是宁化的一大望族,在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对伊姓人士做基因检测之前,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白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由遥远的异国来到中华大地的。

“伊姓在全国范围是个小姓,人口排名239位,但在宁化却是一个大姓。族谱记载,伊姓的祖先在唐末迁入宁化,始祖是商朝的贤相伊尹,世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府陈留县,唐末避乱迁入宁化。”

客家基因族谱研究结果表明,伊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别的基因类型(国际遗传学界称R1b1a2单倍群),而这种类型是白种人特有的。这个基因类型的人主要分布在一些西欧国家,占到人口的80%以上。属于这种基因类型的人都是从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因此这些人都是远房的亲戚,不管他们是在中国、英国、法国还是西班牙。

伊姓古老的祖先最居住在西方,后来到了华夏之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伊姓的先祖是如何和为什么来到中国呐?一种可能性是,他/他们是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西方商人或使者。还有一个可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战乱频繁,有很多塞外胡人进入中原,融入汉族;鲜卑族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在北方建立了很多王朝,他们中有白色人种的成分。史书记载,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贵族伊娄氏改姓为伊,所以,宁化的伊姓可能是出自鲜卑族的这一支。

到了唐朝,伊氏家族已经居住在中原地区。到了唐末的战乱时期,伊氏的祖先又从河南迁到了福建宁化,成为了客家人的一部分。伊氏家族在宁化落地生根,繁衍了千年,到今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才被揭开出了身世的奥秘。

2、巫氏始祖与“成吉思汗”家族是亲戚
巫罗俊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听起来都觉得很陌生。他,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巫姓的始祖呐!

“在隋末唐初统领民众开发宁化地区时,建立了宁化县的前身—黄连镇,巫罗俊就是宁化人。巫姓是客家人的大姓,子孙已经远播世界各地,各地族人常设家庙祭祀巫罗俊公。巫罗俊的身世和来历,据历代名贤所作的考证,也是众说纷纭。族谱中的常见说法是,巫氏世居山西平阳,南北朝时辗转来入闽至剑津,隋末巫罗俊随父亲迁入黄连峒。然而,也有历史学家质疑,认为当时的黄连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成为他们的领袖,除非巫罗俊自己就是当地土著。客家基因族谱也已用基因检测的手段解开这个历史疑问。

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在巫罗俊的家乡—福建宁化采集了巫姓族人的基因样本,检测表明,宁化巫姓的Y染色体属于一种特定的基因类型(国际学术界称C3单倍群),这种类型的人起源于东北,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在蒙古族等北方民族中分布的比例最高,属于这种类型最著名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

由于巫姓具有这种基因类型,我们就知道巫姓的祖先最早是居住在塞外草原的民族。巫姓与成吉思汗的族人有共同的血统,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远房亲戚”。因此,谜团的答案是:巫罗俊不是南方的土著,而是从遥远的北方辗转迁来的。这与众多巫氏族谱其实是一致的,历史学家的怀疑可以放下了。

那么,一个草原上的家族,怎么会成为汉人,又迁徙来到南方的腹地福建呢?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支塞北草原上的骑射民族进入了中原,接受了汉族的文化,融入了汉族。巫氏祖先很可能就是这一阶段进入中原成为了汉人。到了隋朝,他们在中原已经生活了很多代,由于战乱又辗转南迁,直到平静的福建地区。这与族谱记载的巫罗俊祖上由山西迁至山东,又因战乱迁至南平的历史,是符合的。”

3、福建宁化的严姓与伊姓很可能是一家人,严姓可能由伊姓改姓而来

伊姓是宁化的一大家族,人数众多,分布在水茜、河龙、和城关等地,族谱记载非常详细。严姓在宁化则是小姓,主要分布在宁化城关,族谱记载不详。客家基因族谱检测了宁化城关的严姓,基因分析的结果发现,他们与宁化城关的伊姓有非常接近的亲缘,可以判断他们与城关的一些伊姓应该就是几代之内的亲戚。由于伊姓在宁化的历史记载很长,而城关的严姓则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这个结果说明,宁化城关的严姓可能就是由伊姓改姓而来的。

4、宁化的晏姓和阴姓也是一家人,可能晏姓出自阴姓
基因家谱项目还发现:家谱记载,阴姓远祖居住在四川,在宁化的始祖是宋代进士阴道元。阴姓的子孙在宁化的中沙、城郊一带分布较多。关于宁化的晏姓,据《宁化县志》北宋时宁化潭飞寨的盐商“晏头陀”领导了威震闽赣两省的武装起义,失败后宁化晏氏家族四散。如今城郊的晏氏据说是清代从邻县明溪迁来的。

客家基因族谱检测了宁化城郊和城关的两个晏姓和两个阴姓的基因,发现这些晏姓和阴姓都有非常接近的亲缘,在数代之前都是一家。基因族谱分析表明,两姓是很近的同宗。然而,宁化城郊的这两个姓氏,到底是哪个出于哪个呢?这个还不好下结论,因为两姓在宁化都有历史。但由于城郊的晏氏在宁化有记载的繁衍时间并不长,晏姓出自阴姓的可能更大。要想更清楚地搞请这个问题,就需要有宁化中沙等地的阴姓和明溪的晏姓的更多基因样本来做分析了。

5、台湾客家人同样来自中原
在参与客家基因族谱检测的台湾客家人,有81%的基因家谱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中原”地区,这些台湾客家人通过基因家谱找到了自己在“中原”的家族源流。这些包括台湾客家的刘姓、王姓、林姓、李姓、薛姓、陈姓、温姓和卢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阅读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9: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3-15 19:41 编辑

在了解了客家基因族谱的用途后,汤钦龙当即表示愿意尝试“基因认亲”。据了解,客家基因族谱分析了几十个来自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客家人的基因家谱。在参与分析的台湾客家人中,有81%的基因家谱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客家人集体记忆中的老家——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同时,也印证了台湾客家人确实根系中原。

  朱炎墙表示,下一步,客家基因族谱将拓宽与宁化周边的清流、建宁以及龙岩地区、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等客家人聚居地的合作,同时希望更多海内外的客家人积极参与,以丰富客家基因族谱数据库,对客家人的迁移发展史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在了解了客家基因族谱的用途后,汤钦龙当即表示愿意尝试“基因认亲”。据了解,客家基因族谱分析了几十个来自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客家人的基因家谱。在参与分析的台湾客家人中,有81%的基因家谱显示他们的祖先来自客家人集体记忆中的老家——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同时,也印证了台湾客家人确实根系中原。

  朱炎墙表示,下一步,客家基因族谱将拓宽与宁化周边的清流、建宁以及龙岩地区、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等客家人聚居地的合作,同时希望更多海内外的客家人积极参与,以丰富客家基因族谱数据库,对客家人的迁移发展史有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有4000多个姓氏,而且每个姓氏,都有许多起源。
 
  单独研究1个姓氏,没有意义。
 
  必须进行组合研究。
 
  大禹的后代,主要的就有300多个姓氏。
 
  可以选择几十个有特点的姓氏,进行研究。
 
  商汤、周文王的后代也一样,可以选择几十个有特点的姓氏,进行研究。
 
  同一祖先的,选择几十个有特点的姓氏,进行研究,完全可以确定他的Y-SNP。 http://www.chinarootdna.net/dnabook/index.php
http://www.chinarootdna.net/dnabook/read.php?tid=7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3-15 19:49 编辑

Y染色体对周朝姬姓的初探
摘要:作者的原创科学发现.本文对20个周朝姬姓延生姓氏的Y染色体DNA(单倍群)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了周朝姬氏(周文王姬发一族)的DNA单倍群。数据来源: 汇泽基因的“客家基因族谱”数据库,共44样本,在文中公布。
作者:孙朝辉(汇泽基因) 董澄 刘晓明(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背景
2011年12月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学中心发表了“Y染色体揭秘曹操身世之谜”。该研究通过分析全国79个曹姓家族(其中15个宣称是曹操后代,5个宣称是曹参后代而非曹操后代),认定曹操的Y染色体单倍型应是O2-M268(可能性92.71%),而曹参的单倍型应是O3-002611(可能性接近100%)(1)。这个成果很好地展示了,遗传学分析与传统家谱和历史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历史之谜并了解我们自己。通过现今家族的DNA分析,结合家谱记载,来推测古人的DNA类型,也证明是可行的。
周是中国历史记载中第3个朝代,周王的姓氏是姬姓,根据记载,中国的很多姓氏都源于姬姓(姬传东《姬姓史话》记录姬直接间接衍生姓2400多。)。先周是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帝喾(黄帝曾孙)。周原是殷商的属国。商朝末年,纣王暴虐,周文王姬昌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其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地朝代- 周。周武王得天下之后,将姬姓宗族和功臣分封诸侯,这些诸侯的后人往往以诸侯国名为姓。这些姓氏构成了很多今天中国姓氏的源头。
根据古代史料以及姓氏家族的家谱记载, 有一批常见的中国人姓氏是由姬姓衍生的(根据史料记载,虽然可能有别的来源,但主要是出于姬姓):
王 杨 周 吴 何 郭 郑 韩 冯 蒋 蔡 魏 阎 康 毛 邵 孟 万 赖 文 毕 管 霍 卫 单 甘 尹 臧 盛 季 宁 芮 邢 滑 应 翁 凌 詹 滕 曲 鲁 成 ……
通过统计分析一批姬姓衍生姓氏的Y染色体DNA,我们有可能对周朝姬姓的Y染色体单倍群类型进行初步的探索。
汇泽基因和福建省宁化县客家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客家人基因族谱”(2),自2010年以来收集了110多个常见的汉族姓氏的Y-DNA样本。该项目一方面帮助海内外的客家人寻根问祖和理清家族的分支,同时也为众多的姓氏家族溯源提供丰富的数据。汇泽基因目前收集的姓氏中,至少有这些姓氏是姬姓衍生的:
韩 冯 魏 康 毛 万 赖 管 单 宁 翁 凌 詹 曲 王 杨 周吴 何 郭 郑
王姓由于太大,来源太复杂,我们从分析中扣除。这里我们对以上这20个姓氏、共44个样本的Y-DNA做了分析,统计了单倍群的频率,并与汇泽基因数据库中汉族客家人总体频率,以及最近复旦大学报告的汉族总体的频率(3)做了比较。
方法与结果
汇泽基因检测的是Y染色体的20个核心STR位点,包括
DYS19,DYS385a,DYS385b,DYS388,DYS389I,DYS389II,DYS390,DYS391,DYS392,DYS393,DYS426,DYS437,DYS438,DYS439,DYS447,DYS448,DYS460,H4TAGA,YCAIIa,YCAIIb。
检测得到的Y-STR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Y单倍群。一是与由已知数据(STR和单倍群已知)构建的进化树上的样本进行STR匹配,根据匹配样本的单倍群判断未知样本的单倍群。二是根据不同的单倍群在每个STR位点等位基因的类型的频率,建立贝叶斯模型,然后用20个YSTR来计算各单倍群的可能姓 (4)。这两个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我们的方法与国际“基因地理计划”(5)在全球征集样本的基本测试类似 (genographicsweb)。他们检测12各核心YSTR位点(包括在汇泽基因的20各位点中),并通过匹配的方法,判断样本的单倍群。
我们比较了3组样本的单倍群频率分布。 第一组是 姬姓起源组,包括20个家谱记载来自姬姓的姓氏,45个样本,含38个家族分支,来源是福建省宁化县的汉族。 第二组是福建省宁化县的汉族样本,共108个姓氏,279个家族分支。在这些样本中,很多姓氏往往有YSTR差别很大的分支,所以在我们的分析中,如果同一个姓氏的两个样本YSTR相差较大(20个YSTR至少有5个不同),则把这两个样本所代表的各自的分支作为两个不同的家族分支来统计,我们得到共38个家族分支。对于这些分支我们分开计算。第三组数据来源是复旦大学2011年对全国汉族单倍群频率分布的统计 (3)。
图 1 比较了这三组在大的Y单倍群分支上的差别。姬姓起源O3占68.4%,超过同一地区所有样本的比率(53.8%)和全国的比率(56.5%)。姬姓起源O1的比率(8%),低于同一地区整体(19.4%)和全国(15.2%)。姬姓起源O2的比率略低于同一地区整体,而其他单倍群的频率与该地区的整体没有差异。ExactBinomial Test显示以上各组单倍群在姬姓起源组的频率与在宁化客家和全国汉族中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图1



然后我们分析了O3的亚分支的情况 (图 2)。姬姓起源的M117在全部样本中的比率(28.95%)显著高于同一地区的总体 (13.3%)(p=0.013,exact binomial test, two-tails)和全国 (16.3%)(p=0.046,exact binomial test, two-tails)。在宁化客家样本中姬姓衍生姓与非姬姓衍生姓M117频率差异显著(p=0.008,Fisher'sexact test, two-tails)。 姬姓起源的M134*的频率与当地整体的频率基本一样,比全国略低。姬姓起源的O3其他分支总和(包含002611) 的频率与当地整体的频率基本一样 (31.58%),比全国略高 (28.8%)。
图 2



从这些比较来看,姬姓起源的姓氏是以O3为主。在O3中,姬姓起源姓氏的M117的比率很高,远远高于同一地区的总体比率和全国汉族的整体比率。如果历史上记载的姬姓衍生姓确实无误,M117在我们所选取的姬姓起源组的富集的一个可能的假设就是周朝姬姓属于M117单倍群。当然,更直接的检验需要来自姬姓本身的Y染色体单倍群的研究。
关于姬姓还有其他的看法。周朝800年中,有几百个大小诸侯国先后灭亡。中国的史料和家谱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提到很多诸侯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这里,这个“子孙”到底是指什么就很有深入追究的必要了。其中应该是既有诸侯的公族子孙,也有该国的普通老百姓,其中的比例如何,学界尚无一个明确的结论。而且各个诸侯国,各个姓氏的情况都可能各不相同。姬姓的各个诸侯国的情况也不会例外,这样就对各个姬姓衍生姓氏的Y单倍群组成造成了很多复杂的结果,从而需要我们对更多的样本进行更下游的SNP和更多数量STR的对比和统计来逐步厘清。
将来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查,来提供更多的线索。首先,我们可以做姬姓起源姓氏样本和M117样本的YSTR聚类分析。在分析“客家基因族谱”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M117有几个很紧密的簇。 当然,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收集更多的样本,包括近来更多的姬姓和姬姓起源的姓氏的样本,让更多姓氏的人来参与基因与姓氏源流的研究和探索。
致谢
感谢复旦大学的李辉教授及同事对数据分析提供的帮助。感谢宁化县政府在全县范围收集样本,为客家基因族谱项目提供了宝贵数据资料。
参考资料
1. 王传超,严实,侯铮等 (2011), Y染色体揭开曹操身世之谜。《现代人类学通讯》第五卷e17篇 第107-111页。
2. 汇泽基因:客家基因族谱。http://www.huizegene.com/index.php?act=xiangmu_6_3582
3 Shi Yan, Chuan-ChaoWang, Hui Li,etc. (2011). Anupdated tree of Y-chromosome Haplogroup O and revised phylogeneticpositions of mutations P164 and PK4.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Genetics (2011): 1-3.
4. T. W  Athey (2006).Haplogroup Prediction  from Y-STR valuesusing a Bayesian-Allele Frequency Approach. Journal of GeneticGenealogy 2:34-39.
5. The GenographicProject: https://genographic.nationalgeographic.com/genographic/lan/en/participate.html
附录
Haplogroup
Surname

o1


m134


m117


m117


m134


o3


m117


m117


q1


m117


o3


m117


d


o1


o2


o2


o3


o3


m117


m117


o3


q1a


o3


o3


o1


m117


m134


o2


o3


o3


L


c3


o2


o3


o3


o3


m117


m117


注: 以上O3是指O3M134-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zyf0207

UID:23
注册时间2011-07-24 最后登录2012-02-23 在线时间32小时 发帖23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铜币235威望1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侠客
显示用户信息   
发帖235铜币235威望13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23
同一祖先的时间
 
姒雾  版权所有      DNA检测、语系、考古、天象等科学界已经证实
 
黑猩猩--人类       约600万年前        仅仅是收集排版
    约5.9万年前
   少数非洲人-―――――中国人---个别美州人―――极个别澳大利亚人
约19  I        CT-M168   约4500-5000年前
   A--B       CF―――――――――――――DE
1         炎黄子孙F-M89――非炎黄子孙C  D-E
3 约前2200年     连山氏祝融  中国古代帝王、大臣、诸侯的后代
5   G--H---―――IJK    占中国人口约3、4%
6 祝、融、郐、山、厉氏  少典             约前2100年
7            炎帝石年-――勖其      石年前2078年
11 I-J L-T M-S 约6%  I      6月26日丙辰日生
   互人之国巴比伦  祝融荐 炎洲  NOP 约90%
   闪含、亚非语系  澳大利亚语系  I       二月初二癸丑日生
16                  黄帝      前1895年建子
17 长昌意―3休-5挥―――――6玄嚣(少昊)――――7清-25子隅阳
   约46%   5%       27%     11%
    I    M159 M7、P164-M164  部分M324、M122
    I       尧3%、商汤7%、周文王17%-台骀
18长子乾荒--次颛顼---3安-―――4始均―――――――少子悃
   韩流    O   R-M207 N-M231    Q-P36
   朝云之国  I    西落鬼戎  北国鲜卑丁零突厥  东国扶桑
      LINE1、F75 吐火罗人  奥库涅夫人、芬兰
   藏缅语系 约36%  印欧语系  回纥阿尔泰语系   印地安语系
         I    1%    6%        3%
19 骆明―――――――――――――穷蝉―――――――卷章――
20 白马         002611、P31、M268  002611、P31、M268
21 鲧――白、马氏002611     舜5%      陆终12%
22 大禹19%              前1754年六月初六甲戌日生
23 啟―――――顾宰――余罕(空 航) 前1732年二月二十六己丑生啟
24 仲康    顾   余、杭氏002611
25 相―――邓氏
26 少康                    前1610年四月五日生
27 鄫曲烈(伯传)-陕窦龙(仲原)-越无余(叔榆)――季杼
   曾       陕、窦氏   姒、顾(南)百越  夏侯、夏、曹、金
   002611             M119、P203   M119、P203、P201
                   002611      匈奴 002611
163 84 祥 姒雾                 成吉思汗家族
164 85 令                    努尔哈赤家族
165 86 德  检测结果证实O1、O2、部分O3-002611都是颛顼的后代
炎黄子孙,M9以来,才160多代。
 
  在这个位点,再次变异个概率,超过0.1%。
 
  如果是黄帝,在这个位点,发生变异,现在90%的中国人,都不会有M9这个位点。
 
  当时是万国,仅仅士兵就超过1000。有成千上万人,在这个位点,发生过变异。
 
  但有下面几种情况。

  已经没有男性后代。
  男性后代比较少,检测样本比较少,没有抽样到。
  男性后代比较多,但,检测位点比较少,没有检测到这个位点。
 
O*-LINE1 还在使用 LINE1 insertion 包含了P201和002611,但是 LINE1 下有多个独立的del缺失,这样的数据让人很难分辨。奇怪的地方不在于Line1是回复突变,而在于不同分支会产生相同的独立突变。
 
  象这样的位点应该比较多。这样才是正常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url=]新鲜事[/url]
举报顶端

zyf0207

UID:23
  • 注册时间2011-07-24
  • 最后登录2012-02-23
  • 在线时间32小时
  • 发帖23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0
  • 铜币235
  • 威望1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侠客
[url=]显示用户信息[/url]  

发帖235铜币235威望13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url=]地板[/url]  发表于: 01-10


  Y染色体上面同一SNP位点,产生2次突变的概率是约0.2%。产生3次突变的概率,虽然极小。但并不是零。
 
  但,由于男性人口非常多,所以,
 
  奇怪的地方不在于Line1是回复突变,而在于不同分支,会产生相同的独立突变。
  
  其实并不奇怪。
 

  现在,世界上,至少有20个男人,产生了这样的突变。
 
  关键看这个男人是谁。
  如果是黄帝,90%的中国男人,就会有这样的遗传。
  如果是大禹,19%的中国男人,就会有这样的遗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url=]新鲜事[/url]
举报顶端


zyf0207

UID:23
  • 注册时间2011-07-24
  • 最后登录2012-02-23
  • 在线时间32小时
  • 发帖23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 0
  • 铜币235
  • 威望1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侠客
[url=]显示用户信息[/url]  

发帖235铜币235威望13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url=]4楼[/url] 发表于: 01-10


  平均每个Y染色体SNP位点,平均有几万人,产生变异。
 
  象现在的Y谱系树这样,产生1次突变,就不再突变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应该有2次、3次回复突变,应该在不同分支,会产生相同的独立突变。
 
  甚至应该有4次回复突变。
 
  产生1次突变,就不再次突变,才是奇怪的。

  奇怪的地方不在于,Line1是回复突变,而在于不同分支,会产生相同的独立突变。
  
  其实并不奇怪。这样才是正常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8 23:04: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宗客家表示路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更多的是文化概念,现在哪里还有什么纯种?纯种如何?不纯又如何?重要的是传承汉文化,尊崇汉礼仪,说好汉方言。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历史与文化吧
血缘没那么直观,在一个人种内,都差不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9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