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7|回复: 1

探访澳洲客家情——读罗可群新作《澳大利亚客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0 13: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访澳洲客家情——读罗可群新作《澳大利亚客家》

方尤瑜/文

    有着深厚客家情怀的我校退休教授罗可群,“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不辞辛劳,不畏艰难,一次次前往澳洲寻访客家乡亲,探寻他们在澳洲那片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上从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到今天开花结果,为澳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全过程,并推出其新的力作《澳大利亚客家》。可以说,这本专著,既是澳洲客家移民,也是罗可群教授倾情澳洲的实录。
  首先,《澳大利亚客家》为读者一幕幕地展现了澳洲客家人参与澳洲“开埠”和建设,开拓生存空间的艰难而又动人的历史画面。
  每每披阅罗可群的文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一个老学者的严谨稳健,更可以感受到一个客家人对自己文化的深深情结。在《澳大利亚客家》中,这种写作风格一以贯之。不论是血泪淘金、艰难谋生,还是拓开空间、寻求发展;不论是奠基经济,还是参与政治;不论是经营实业,还是发展文化;不论是守护弘扬中华文化,还是吸纳融化西方文化……对于客家人在澳洲的艰难而顽强的历史及曲折而坚韧的现实,作者满怀深情,将其一幕幕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为之动容,或叹息、或扼腕、或振奋……。如在回顾昔日移民的艰辛时,作者深深叹息:“谈到移民,有说不完的辛酸故事。”①在对澳洲著名的“长青旅游公司”董事长杨美清太平绅士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后,作者写道:“他们(客家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养成了勤劳进取的美德,代代相传。特别是客家女的勤劳更是举世闻名。……杨美清是现代版的“勤俭叔娘”,在她身上体现了勤劳进取、踏实能干的客家女本色。”②可以说,这既是对客家先民的赞叹!也是对像杨美清一样的千千万万勤奋的客家后代的称许!更是作者对一直以来为之心驰神往、刻骨铭心的客家文化、中华文化勤劳进取特质的歌颂!是的,中华儿女正是凭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作为客家后人的罗可群,也正是凭着这种勤奋进取的精神,满怀着对客家的深情,即使在退休之后,仍孜孜不倦地耕耘于客家文化的园地上,为客家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发挥着他的光和热。
  其次,作者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和梳理澳洲客家的历史和现状,还原生活的真实,将浓郁的主观情感蕴含于理性的叙述中。
  《澳大利亚客家》即使没有以“史”的面目出现,但从内容看,可以说它既是一部史料性的专著,也是一部“史论”。在这部专著里,华人客家移民从150年前的“淘金潮”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而惨遭历劫,漂泊到澳洲,后来又不得不无奈地面对澳洲的排华运动及其施行的“白澳政策”,历尽艰辛,到今天终于落地生根,融和主客,和澳洲各民族一起共同为澳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促进中澳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而恪尽全力,凡此种种,罗可群都做了全面深入、详尽确凿的介绍。但是,作者不是单纯“为史而史”,简单地将零碎的史料进行汇编;也没有“为情而史”或“以论带史”,让自己对客家移民在澳洲立足发展过程的唏嘘、挚敬之情一味地泛滥开去,而是在对史料进行严格鉴别的前提下,审慎地运用史料并对史料做出适当的评说,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还原生活的真实。例如在谈到客家人移居澳洲的历史时,作者说:“就目前的资料看,第一批到达澳洲的华人是来自‘四邑’的广东人。”③他们大多是咸丰四年土客械斗的幸存者,因此,“在‘四邑’人到澳洲的‘淘金者’中,理应有客家人”,④有理有据的推断,令人信服,也显示出作者客观而严谨的治学精神。又如在写到客家后代家园理念的变化时,作者写道:“客家移民的第二代,由于在澳大利亚出生,接受当地教育,很自然地从小就融入了澳洲社会”,他们的“职业选择同澳洲籍的其他民族的公民则几乎没有差别”,对于他们来说,“第一个家园理念,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此地’——澳洲,然后才是祖籍地——中国。这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⑤是淡淡的欣然、慰藉,还是隐隐的惆怅、无奈?抑或兼而有之?总之是五味俱全吧。但不管怎样,从中我们都能感触到作者对现实的客观和忠诚。
  再次,资料翔实、论据充分也是《澳大利亚客家》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专著中,作者注重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和生活现实资料来展现客家移民艰难的迁徙历史以及曲折的发展现状。如在介绍澳洲杰出的华裔政党领袖黄肇强时,作者如数家珍般列举了由其亲手创办的如“光明之行”(每年组织澳洲的知名眼科医生到中国多个边远地区为贫困老人做白内障手术)、“中国新年大团拜”等善举,并介绍他如何积极组建拓展澳洲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党——团结党,努力为华人争取合法权益。可以说,黄肇强先生“过去行医,是济世,后来从政,还是济世,他的这一目标从未改变过,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从小受到的客家文化熏陶。至今,他的一口客家话仍然相当流利。”⑥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地还原生活,年逾花甲的罗可群多次奔波于澳洲和中国大陆,进图书馆,上档案室,访同乡会,寻知情人……或借阅资料,或访问交谈,或切磋问题……在中国大陆,为了弄清最早到澳洲的华人中有无客家人,他专程到台山县客家人最集中的赤溪镇、田头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澳洲,由于客家人居住比较分散,罗可群克服语言不通、交通不便、频繁转车等困难,穿行于墨尔本的东西南北,精神着实可嘉。
  最后,在体例安排上,罗可群独具匠心地采用经纬交错的方式,全书线索清晰而内容丰富。
  以时间为纬线,从一百多年前客家人参与澳洲新大陆的“淘金”开始,直到今天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澳大利亚客家》充分而清晰地展示了客家人在澳洲大陆生存和发展的艰难过程。与此同时,作者没有忘记从横向上展开对澳洲客家人多角度的铺写。
  今天澳洲的客家移民,既有来自于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东帝汶的难民,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移民,还有来自于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作者对澳洲客家移民的来历进行切实的调查和较全面的交代,使读者对澳洲客家移民的历史构成及其现状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入。同时,作者还叙写了其对澳洲客家姓氏的访查结果。
  另外,作者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地展示客家移民在建设澳洲、促进澳洲文明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其中还不乏穿插他们在促进中澳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此也极大地弘扬了客家文化、中华文化精神。
  同时,作者还介绍了活跃在广大的澳洲大陆上的客家社团,如维省客属崇正会、悉尼客属崇正会、澳洲客属协会等。
  海外客家研究方兴未艾,可以说,罗可群教授的《澳大利亚客家》是海外客家研究的一个重要且带有一定开创意义的成果,对海外的客家研究将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当然,作为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著,《澳大利亚客家》难免也有遗珠之憾。作者取材的区域范围稍嫌狭窄,基本上是局限在客家移民较为集中的墨尔本、悉尼一带,对柏斯、布里斯班等客家人较少的地方及当地的一些客家社团活动,著述似乎略为欠缺些。个别地方的展开,可能是由于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有限的缘故,收笔显得有点仓促。同时,作者若能突破篇幅的限制,将其访查实录、访查过程等第一手资料作为本书的附录刊载出来以飨读者,那么,读者对澳洲客家移民的认识和感受肯定会更加具体。但是瑕不掩瑜,这些都无碍于本书在海外客家研究方面所显示出来的的探索性和先行性。

①②③④⑤⑥罗可群《澳大利亚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P41,P55,P28,P28,P50,,P117
  (本文作者系广外中文学院教师)

来源:http://xb.gwnews.net/File/gdufs/2010-1-5/20100108030702.htm]http://xb.gwnews.net/File/gdufs/2010-1-5/201001080307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11-10 13:55 编辑

我周家有一堂叔定居澳大利亚,好像是上世纪80年代移民过去的,几年前到过福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