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9|回复: 0

顏清湟(2002):〈東南亞歷史上的客家人〉讀後心得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8: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陳智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華人是東南亞的少數民族,客家人在東南亞華人族群中又是屬於少數,作為華族中的少數方言群,客家人具有少數族群的獨特心理,那就是不安與恐懼感。雖然在東南亞的華人社會中,方言的隔閡已慢慢消失,但客家人還是感受到一些歧視。但是歷史的自豪感加強了客家人的自信心,雖然客家人在東南亞的人數比閩南人、廣府和潮州人較少,但他們在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領域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力遠過他們的人數。

  早期東南亞華族移民聚落的三大模式。港口城市型、礦區型和農村社區型中以礦區模式可說是較特出的,礦區中的移民具有強韌的地緣與血緣紐帶,共同的方言,強烈的歷史認同感。

  早期東南亞的客家移民是以開礦為主,所開採的礦物金要是金和錫,從18世紀到19世紀中葉他們壟斷了東南亞金錫礦的開採達一世紀。後來歐洲人以雄厚的經濟與政治力量取得勝利。但是在這一個世紀東南亞客籍金錫礦家著名於世包括坤甸羅芳伯,吡叻的胡子春和姚德勝以及雪蘭莪的葉亞來,他們在東南亞的華族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客家移民在鄉村地區定居,從事種植稻米;蔬菜和水果。但是他們並沒有種植經濟作物。因為該項商業活動主要是由閩南人和潮州人所控制。總體來說,客籍農耕者給礦區源源供應農產品,使礦區可以達到自給的地位而獲得更高的自治。像是大埔籍張弼士是一個有遠見的客籍商人,創設現代的輪船公司,川航東南亞和中國南部各港口。他更是中國南部鐵路的創建者。除現代的輪船公司,川航東南亞和中國南部各港口,更是中國南部鐵路的創建者,他以巴達維亞和檳城為基地,在東南亞和中國南部建立龐大的商業網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華僑商人。

  而地緣性的會館,不在客家人佔多數的礦區誕生,而是起源於客家人佔少數的港口城市。許多學者認為於1801年在檳城創立的仁和以司是新馬區最早的地緣性會館。1889年對華人祕密會社的鎮壓,仁和公司於1891年改名為嘉應館,是嘉應州客家人的會館。1805年在馬六甲創立的惠州會館等…。創建會館的主因是為了符合他們所居環境的需要。在港口城市地區,他們是華社中的少數方言群。少數方言群的恐懼感,是因為華族甲必丹的性質,強韌的族群凝聚力。種種因素導致他們在新馬地區的港口城市活躍於創建地緣性會館。當時所行甲必丹制度下,有錢有勢的華族領袖被英殖民政府或馬來土邦政府委任為甲必丹來管理華社。而由必丹經常利用他的權勢來保護本身及他所屬方言群的利益。致使少數方言群的利益往往不受照顧。因此,組織地緣會館是保護客籍方言群利益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會館不僅是早期客籍移民團結的象徵,它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它組織各種不同的社會與文化活動,包括宗徵祭祀、節日慶典,以及為鄉親提供的協助和福利,同時也對會員的行為立下準則和規範。

戰後客家社團的功能與變革

  戰後東南亞土著民族主義的興起及1949年大陸政權的更換促東南亞華族社團改變他們的方向和功能,要求當地華社表達他們對這些新興國家的忠誠。另一方面大陸政權更換切斷了從中國到東南亞的移民。把大部份的精神集中在當地客家社群的團結。像是新馬客家會館也極力支持於1956年在新加坡創立的南洋大學,作為東南亞華校最高學府的南洋大學。另外還有新加坡客屬總會,是在1928年由一群有遠見的富裕客籍商人發起創立的,其中包括著名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先生。而周屬總會在在新馬華社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客籍企業家與海外企業家的精神

  定義“海外華人企業家”是中國現在企業家的一種類型,他是一位能有效地把資本、勞力和管理結合起來而成功的創建現代企業的商人。而客籍企業家與其它海外華人企業家一樣,都具有遠見和願意承擔風險致力於創建與發展企業。在不斷製造財富的過程中,他們都能不斷地選擇儒家的優良傳統價值和西方的商業經驗與科技結合而成功地建立他們的商業王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5 07: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