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2|回复: 0

客家民间故事:二水庵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梅县松口镇下坪村,有一座二水庵,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庵内供奉着创建灵光寺的惭愧祖师潘了拳木雕像。庵门有副对联:“庵结双流地,门开一洞天。”上联点明,这座二水庵建在清澈的隆文河(为公)和浑浊的白渡嵩山河(为母)交汇处的岸边,这是二水庵得名的来历。


二水庵本来建在下坪村,可是下坪村无份,谁才有份呢?有份者却是茶山岌下面的到车村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到车村原先就建有供奉惭愧祖师的庵庙,而且香火鼎盛。有一年夏天,到车村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不但冲毁了那座庵庙,而且把惭愧祖师神像也被急流冲到隆文河和白渡嵩山河的交汇处。幸得是木雕神像,才能浮起并在那里打转,后被村民发现,打捞上岸。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惭愧祖师启示人们这里就是建庵的最佳地方。于是,到车村的村民便在两河汇合处的岸上建起了二河庵。每年正月初九日,到车村民会来此庵接走神像,接神仪式隆重热烈,轿抬神像,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彩旗招展,为村民祈福禳灾,保平安,保五谷丰登,财丁兴旺……然后抬回原处。


二水庵曾为革命革命贡献。其时住持是一位跛脚和尚,他同情和支持革命,曾作为地下党的交通站联络点。开国元勋、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同志为了躲避追兵。曾来此庵住过几天并布置工作。


“文革”时期,二水庵被红卫兵视为“四旧”,把这座建于清·乾隆十七年(即1753年)距今256年的建筑付之一炬,除了主堂外,其他侧屋均被夷为平地,事前,他们还把二水庵的大小佛像搬到下坪村,抛到杨桃、龙眼树下焚烧。不但佛像被毁,连两棵树也遭受厄运。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二水庵才得到重修。现任的住持是释廊发法师,该庵整洁,香火鼎盛,诚迎天下香客善信!


二水庵前面有庵门桥和马羊桥两座石拱桥通向外地,年代久远,依然英姿焕发,铁骨铮铮,热情地服务于进香、游览的车辆行人。




        流传地区:梅县


        搜集地点:松口


        搜集时间:2009年8月8日


搜集整理:邱青  曾令文


[来源《广东民间故事全书》]   | 作者:整理:邱青 曾令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6-19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