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25|回复: 8

鹤山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1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搞自以下网址:http://www.heshan.gov.cn/book.asp?bname=鹤山百科全书&sname=鹤山人物
梁培友 --(?~1875) 古劳上升头度桥人。早年加入天地会,为西江水上天地会首领。1855年3月与陈开、李文茂所率之洪兵于肇庆会师。5月中遭清兵攻剿,3人率部众4万余人,弃城乘船千余艘溯江西征,沿途击退尾追清军。进入广西,攻梧州,破藤县,过平南,到浔州,附近反清武装纷来归附,军力大增,建立大成国,梁称平东王。1875年3月,因从平南大鸟墟到廖洞堡与友军会合,遭团练袭击,中炮牺牲。

黄汉山 --(1909~1995) 址山镇禾南下黄村人。早年就读于昆山中学(即今鹤山二中),后入广州知用中学,193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擅词令,长于演说。1939年为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1948年任鹤山县县长。1949年解放军南下,黄撤至台湾,在苗栗县中学任教导主任、校长。1982年赴美国纽约定居。先后任鹤山崇山会馆秘书、主席,崇正会馆秘书,鹤山公所顾问,美东联成公所议员等职。在美华侨社团任职期间,热爱祖国,为振兴家乡教育、公益事业付出心血,祖国考察团赴美,均率侨团迎接及款待。晚年曾作感怀诗两首:“一、悠悠珠江水,巍巍观音楼。白云飘似舞,何日始聚头。二、夜半思往事,醒时不欲杯。离别千里外,不知几时回。”可见其思乡之切。

黄大鹏 --(生卒年不详) 鹤山首任知县。江南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人),字运沧,号最峰,江南上元(今江苏省镇江市)人,贡生出身。雍正十年(1732年)朝廷批准设置鹤山县时,他由广东平远知县调任鹤山知县,至乾隆六年十一月离任,任期长达10年。他不但是本邑开基创业的首任知县,也是任期最长的一任知县。莅任后,领导修筑城池,疏浚河道,营建署衙、学宫、书院、庙宇;招收并安置惠、潮贫民来县开垦荒地,充实人口,发展生产;为双桥都人民申请豁免历年逋欠钱粮;捐俸倡修彩虹岭山道。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劳瘁不辞,甚得百姓拥戴,双桥都士民自发在鹤城修建“陶黄二公书院”纪念他。他在公事余暇,喜吟诗作文,有《建鹤山县记略》、《彩虹岭记》、《梁耀五一百零七岁歌》、《书营建图后》等诗文及笔迹传世。

黄 三 --(生卒年不详) 明广东农民起义领袖。鹤城镇南坑人。明正统年间(1436),广东南部沿海地区豪富仗势强占民田,农民无以为生,加之官宦专权,贪官暴政加剧了这一地区社会矛盾。明正统十四年(1449),黄三响应黄萧养起义,率鹤城附近农民进攻官府,打击地主豪绅,与新会起义队伍会合,拥众3万余人,以百峰山(今鹤城)及火柴凹(今新会)为根据地,频频袭击附近官兵,惩治富豪,活动地区远及“两阳”一带。官兵屡屡受挫。1450年,黄三率部与黄萧养义军联合围攻会城,击毙官兵60余人。接着分兵攻取南海、番禺,再合围广州。引起朝廷极大恐惧,急调广西、江西、南京等地官兵会剿,黄三于撤军途中被俘,惨遭杀害。

易大庵 --(1874~1941) 艺术家、学者、诗人。原名熹,字大厂。沙坪玉桥人。秀才出身,早年进广州广雅书院习朴学,结业后赴上海震旦书院就读,后东渡日本入师范校学习,学成回国。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参加孙中山的反袁斗争。1916年孙中山命胡汉民任党务部长时,易就任胡的秘书,撰写《国民党党歌》歌词。1921年后潜心学艺,往来南北讲学,在学坛享有盛誉,先后任《冰社》社长、华南书社成员、北京高等师范、国立音专、暨南大学教授、印铸局技师等职。著有《双清池馆词集》、《杨花新声》、《孺斋丁戊稿》、《大厂词稿》、《和玉田词》、《韦斋曲谱》等等,并擅长金石、书法,其书法条幅、信札手迹,鹤山市博物馆有收藏。

易 宏 --(1650~1722) 清初诗人。沙坪坡山东头人。字渭远,号云华子,邑人称之为鹤山才子。出生于书香之家,父易奇标是明崇祯庚午科举人,遗著有《拂剑草》等,三兄易训与程可则、梁佩兰重结“南洋诗社”,遗著有《东樵遗草》等。父兄皆为当时粤中颇有名气的文人。父亡后,闭门攻读。30多岁时,游广州海幢寺,题《赠惺和尚》诗于壁,后为两广总督吴兴祚所见,赞其志,重其才,请为幕宾。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吴兴祚徙古北口都统,邀易宏同行,得以遍游中原华东、华北,开阔了视野,更多地接近社会和平民百姓。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并始编《云华子诗略》。1692年吴去世后,易宏回故乡,蛰居肇庆法轮寺,息交绝游,以著述自娱,后病逝于寺中。遗作有《道德经注》6卷、《坡亭词钞》一卷等。

陈 开 --(1822~1861) 清末广东天地会首领,洪兵起义领袖。古劳维墩乡人,雇工出身,清咸丰四年(1854)7月5日,率天地会众于石湾起义(史称洪兵起义)。旋即攻占佛山设立大营,自称安东将军统领水陆兵马管理粮饷招讨都元帅,以太平甲寅为纪元,旬日间归附者达十万众。陈占领佛山后,率部欲与李文茂等友军联合围攻广州时受阻于大沥。1855年初与李文茂部汇合,溯西江进军广西。7月27日攻克浔州府城,建立大成国,以洪德为年号,改浔州为秀京,陈称镇南王。设官分职,发布文告,征收赋税,铸造“洪德通宝”钱币。1856年,陈率义军与清兵及当地反动地主武装进行艰苦的斗争,与各路友军会师于梧州,至年底义军控制了广西12个州府中的8个。1858年陈率东路军与李文茂西路军围攻广西省会桂林,引起清廷恐慌,急调湘、粤、桂三省清兵援救。义军攻桂林失利后退回梧州,梧州失守后陈率义军据守戎圩,与清军相持。1861年8月21日,秀京亦失守,陈率部突围于大滩中伏被俘,遭杀害。

吴应逵 --(生卒年不详) 清代本邑著名文人,别字鸿来,晚号雁山居士,沙坪镇黄宝坑人,乾隆60年乙卯科举人。应逵与其父槐炳,弟应麟、应图,一门四举人。博学工文,嘉庆间,任昆旸义学主讲,开平长沙书院主讲,两邑俊彦多出其门。道光初,受两广总督、大学者阮元之聘参加《广东通志》的重修工作,任分纂。随后又被鹤山知县徐香祖聘请为《鹤山县志》纂修,于道光六年完成新版县志十二卷,体例端严,内容翔实。阮元在广州设学海堂,聘应逵等八人为学长,共同负责教学。平生著作甚丰,有《雁山文集》四卷、《岭南荔枝图谱》六卷、《谱荔轩笔记》二卷传世。时人尊为鹤山一代文宗。

吴 献 --(生卒年不详) 字呈伟,号幼更。宅梧选田人。明崇祯壬申贡生,隆武乙酉科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吴与顺德陈邦彦组织义军,抗击清兵,被南明桂王任为兵部左待郎。当与陈子壮攻打高明时为流矢所伤,明城陷,率残部退肇庆,重整旗鼓,伺机再起。晋升兵部尚书。清兵占肇庆后,吴献与桂王移师梧州。翌年肇庆光复,由梧州迁回。顺治七年,肇庆又为清兵所据,桂王奔南宁,献只身逃离,避居顺德龙江,忧愤成疾而死,享年仅48岁。

宋 森 --(1877~1952) 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字木林,号华献。雅瑶昆东谷岭村人。1905年进两广师范理科研究所就读,毕业后,于1897年起先后在南雄中学、南雄师范讲习所及恩平县立师范讲习所等校任教。1900年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发展华侨教育事业。先后任尊孔学校、养正学校、坤成女校的校长及雪兰莪华侨教育会长。1971年任广东省公署特派南洋视察学员、又被北京教育部委任为南洋华侨教育视察员、农商部委为南洋实业调查员。1919年1月在上海阅读了苏联十月革命进步书籍,开始同情与支持共产党。“五四”运动期间,因在新加坡积极声援北京爱国学生,发动华裔商人、工人、学生罢市、罢工、罢课,联合7埠侨团致电巴黎和会,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而被当地殖民政府下令扣押入狱,后被驱逐出境。1920年回鹤山,创办《新平冈报》。筹办平民学校、淑德女校,1921年任鹤山县实业局长、教育局长。1924年8月在乡间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7年5月任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被迫至新会、江门等地隐蔽。1929年重任鹤山县教育局长,提倡取缔私塾,兴办新式学校,反对封建文化,倡设民众教育馆和乡村师范。1935年任鹤山县文献委员会主任,亲笔编修《鹤山县志》,历17年,成书14卷。1938年间,通过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云广英,推荐进步青年方奕智、温流、叶民新等多人到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任鹤山邑侨筹赈兵灾难民会驻乡办事处主任,主持举办平粜、施粥、赠医送药,倡复鹤山同善医院。后旅居香港,在解放战争时期,积极筹款支持人民解放军新高鹤总队。1950年应鹤山县人民政府邀请回鹤山从事教育事业,任鹤山县立一中校长,以爱国民主人士身份,先后被选为鹤山县和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鹤山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抗美援朝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2年10月,受极左路线迫害,不幸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鹤山县人民政府为其平反,恢复名誉。1999年,鹤山出版《宋森传》铭其功绩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1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鹰扬 --(生卒年不详) 字资美。双合镇泗合村人。乾隆丁未(公元1787年)武科进士赐探花及第。得乾隆信任,初委以皇宫护卫之职,后升为中军参将,兼理海坛左营游击,赴福建海疆镇守。善骑射,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爱戴,最后死在守土卫国岗位上,终年56岁。

麦廷章 --(1802~1841) 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双合镇泗合乡人。行伍出身,自幼随父麦鹰扬(中军参将)在福建镇守海疆,青年时代服役于水师,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等职。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奉命到广东查禁鸦片,麦在林则徐领导下,积极配合,加强海上防卫,多次挫败英军进犯,屡立战功,深受林则徐赞赏,被加封为参将。1841年2月25日英军又大举进犯虎门要塞,麦廷章协同关天培在前沿靖远炮台指挥守军奋起抗击,身先士卒,甚得士兵拥戴。血战近3个小时,终因弹药消耗尽,守军阵亡过半,关、麦均多处负伤,血染征袍,仍手执钢刀与英军格斗,最后中弹壮烈牺牲。

陆朝阳 --(1894~1925) 教育家。字毅之。雅瑶镇隔朗村人。少时随父求学广州,毕业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堂。怀“教育救国”理想,毅然返乡,创办鹤山第一间新型小学——朗溪小学,任校长,开全县废私塾办新校的先河。1923年,创办《朗溪报》,向国内及海外侨胞宣传教育改革的道理与成果,影响极大。1924年11月,委任为鹤山县教育局长,与宋森等人发起组织“全县学校联合会”,选为会长。该会提出废私塾,征祖尝、神尝作办学经费,各校一律行新学制等倡议,并经当局批准用行政手段在全县推行。1925年3月,委任为“鹤山中学筹委主任”,该年9月,鹤山中学应运而生;代李照衡为校长,主持校政;11月9日因疾辞世,全县各界举哀。

李照衡 --(1893~1950)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桃源镇禄洞南坊人。少时随父兄赴美求学,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与同校之陈瑞平结为夫妇,并于1925年联袂回到鹤山。适逢鹤山县成立鹤山中学,李被聘为校长,陈瑞平被聘为教师。由于学校经费奇缺,他们于是年和1932年先后到美洲各埠,发动华侨募捐。沿途均由陈瑞平驾车,每到一处,挨户劝募。1935年,第三次出洋到越南、马来亚各地作募捐活动。前后3次出洋,历时4载,共捐集32万元(粤币),并于沙坪南山之巅建起鹤山中学新校园。

李梓榕 --(1896~1954) 武术家,社会活动家。字维乔,号茂芳,武名蟠龙。桃源中心宿坳村人。自幼尚武,青年时求学广州,日读穗南学堂,夜习武于海幢寺,师承武当,兼擅少林。后投桂林武校,从国民革命军,追随李济深;陈济棠主粤,李为燕塘军校教官。不久,疾首官场腐败,愤然赴越南发展,在堤岸创华人广肇中学,任校长。20年代始返故乡,办武馆,兴学堂,1923年创蟠光女校,并与李照衡、宋森等筹建县立中学,为八人筹委之一。又致力于沙坪镇建设,联合刘步墀修农田水利等。1953年蒙冤入狱,次年病死于狱中。1986年获平反昭雪。

李一谔 --(1892~1974) 实业家。原名恺章,后名霭章,字瑞饶。桃源禄洞南头人。少年随父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工程学校研习机械专业,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当地侨团爱国活动。1915年在鹤山谷埠开设辗米厂、榨油厂,后又到广州开办广东珠江电船公司,发展航运事业,深得孙中山赞许。1917年7月在广州支持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1918年初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处处长,在广州大沙头发展航空基地,同年6月运载两架飞机到海南岛,配合陆军讨伐北洋军阀余孽龙济光。1921年8月1日在鹤山县任民选县长、鹤山县联团总局局长、粤军第一军新编一旅旅长等职,颇有政声。1924年旅居香港,经营乐古印务公司。抗日战争时期,组织“鹤邑筹赈兵灾难民会”,在县内举办平粜、施粥、赠医施药,赈济灾民。1945年后,任旅港鹤山同乡会主席,历24年,又任香港印刷业理事长,复刊《鹤侨报》,兴学济贫,赞襄乡事。1949年12月10日致信鹤山县军管会,表示拥护人民政府,为建设新鹤山而努力。1974年于香港逝世。广州十九路军坟场竖广东航空先躯纪念碑,李一谔名列第二。其后代秉父遗训捐建鹤山市人民医院李一谔大楼、鹤华中学礼堂以及桃源镇蟠光学校一谔堂、蟠光村自来水、村上水泥大道等福利设施。

李石朋 --(1863~1916) 著名企业家,“李石朋家族”的创立者。原名沛才,号兴玮,字石朋。古劳上升二度桥人。5岁丧父。少时赴港,素有大志,先在瑞成船运公司做学徒,后为圣若瑟书院第一届毕业生,旋返原公司工作。凭机敏头脑,坚韧毅力,勤俭作风,渐有所成。1888年,与人合伙开设南和船运租赁公司,经营相当成功,社会信誉颇高,不久即为该公司总裁,并将之改名作和发成船务公司,迅速开拓至越南的生意。专营大米、中药、杂货,获利甚丰;以后又在广州等处建立一系列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20世纪初,于港涉足金融,大搞房地产,均获成功,积聚了巨大财富,为其家族未来事业奠下稳固基石。其辞世后,至今延续五代,子孙人人受过高等教育,且能克绍箕求,秉石朋公雄风,在金融、实业、法律、科技、医卫、教育、文艺等界,群星璀璨,家族声誉如日中天,20世纪70年代被称作香港“洛克菲勤”家族,80年代称为“香港最后的贵族”,90年代被称为“李氏王朝”。

李文茂 --(?~1895) 清末广东天地会重要首领、洪兵起义军领袖之一。桃源禄洞人,著名粤剧艺人。清咸丰四年(1854)7月,于广州北郊率天地会众及琼花会馆艺人起义(史称洪兵起义),设大营于佛岭市(今白云区新市),称统领水陆兵马兼理粮饷大元帅,汇同陈显良、甘先、林洸隆、何六等各支义军围攻广州城,不克。翌年初撤围,与陈开义军汇合,溯西江而进广西。7月27日,攻克浔州府城,建立大成国。以浔州为秀京,建元“洪德”,李受封为陆路总管。1857年大成国以秀京为中心,征讨周边府县。李挥师北伐,于次年攻陷桂北重镇柳州、庆远府等,改柳州为龙城,李自称平靖王,发布安民告谕,铸“平靖胜宝”新钱币,开仓济贫,禁烟赌,甚得民心。1858年,率西路与东路军合围广西省会桂林。清政府急调粤、湘、桂三地清兵援救,义军攻城不克,李率部退回桂西北,与清兵及当地武装转战于黔南、桂北一带。1859年11月,李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怀远山中。

何 柏 --(1892~1950) 字鹤群,绰号何老二。沙坪楼冲人。出身绿林,性强悍,16岁成土匪,出没南海、顺德、鹤山三县交界处,打家动舍,强收行水。1922年李一谔任民选县长后,曾亲率县兵剿何,柏稍敛;两年后,谔去职,柏行复炽。1926年,策划掳鹤山中学师生等68人,勒索赎金,后逃澳门于赌场混迹。抗日期间,又潜回家乡操其旧业。适其时黑白势力集结沙坪,治安大乱,县政当局遂施“以贼治贼”之策,招抚何柏任谍查队长,1941年又升任县自卫总队长,下辖14个大队,旋又兼任沙坪军警督察处长。自此,何匪性渐改,能严束部下,率队阻击窜犯日军,维护地方安宁,又较疏财仗义,资助过不少由港赴内地的名艺人,并赠协华中学“鹤群堂”一座,但亦参剿云乡、宅梧等游击区。抗战胜利,何移居广州,经营水路客货运输业务;1947年任省参议。其时,县内治安又复恶化,民意又促何再度出任县自卫总队长干了些好事,但也“进剿”过南洞、宅梧等游击区。1949年何派人至港购取弹药,中共鹤山党组织通过进步人士向其转告,规劝改恶从善,既往不咎。何接受忠告,是年4月宣布辞职。同年10月,鹤山解放,何也无潜逃;1950年2月,其过去一部下为民兵缴械,始惧而出走香港,再转赴澳门,不久因贫病交迫而毙。

刘振余 --(1905~1983) 文化名人。龙口协华刘屋人。早年就读广州岭南大学,毕业于中山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攻读市政建设及印刷艺术,谙通英、法、德语,对国学造诣亦深,获博士衔。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先后任广东襄勤大学、广州复旦中学、中华中学、鹤山简易师范学校教职。 遗著有《韵文概览》、《振余诗词钞》等数种。抗战时,针对沙坪的畸形繁荣的表面,包孕着深刻的社会矛盾的问题,愤而写了《战时沙坪杂咏》15首,脍炙人口,其中一首如下:不识沙坪不是商,穷乡顿富貌堂堂。川黔湘桂客云集,夜夜笙歌宴会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1 2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步墀 --(1890~1956) 爱国民主人士。龙口协华村人。幼居广州,在圣心书院就读,后赴港读于皇仁书院。1909年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1924年任宝安县长,次年离任,后曾出任过交通银行星洲分行出纳主任及中央银行梧州、韶关分行行长等职。1928年返乡,在沙坪开办民众银行,低息贷款,扶植贫苦农民生产;4年后停办,出任县公路局长,多方筹集资金修筑公路;热心地方公益,创办协华小学,参与县立中学筹建,捐资复建“朝云亭”;自筹资金开办宅梧宝珊农场、龙口“一示园”果园,开展水稻、红烟、水果等良种栽培试验。抗日军兴,移居香港。1943年任县参议员。1945年,出任县水利委员会总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偿把农场、果园、原民众银行楼房献给县人民政府。任农村科长及县人民代表,出席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土改,因极左路线而被清洗下狱,1956年3月于狱中病故。1984年获平反昭雪。

刘 铿 --(1864~1947) 辛亥革命志士。古劳龙溪海边村人。字日来。1894年赴南洋谋生,参加了同盟会。后据孙中山指示,回香港随黄兴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17年,清廷派将军凤山至广州镇压革命,刘铿与李援设计将其炸死,轰动一时。辛亥革命胜利后,刘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府委派做缉私舰长,秉公为众,拒受贿赂,深得好评。晚年,辞官归里,任古劳商会会长及古劳高级小学校董会理事长。

刘 继 --(生卒年不详) 鹤山第九任知县。江西乐平人。举人出仕。乾隆十五至二十年(公元1750~1755)间至鹤山赴任。“时鹤山初建,文教未振”,1754年,有感于邑人“尚鬼健讼”而“置诗书礼乐不讲,子弟不学无术,恬然安之不以为怪”,遂发动古劳乡绅集资兴学,并带头捐出俸银,众起而响应,集白银万余两,于沙坪(今电影院一带)兴建“昆旸义学”,为贫童免费供读,成本县首间义学。其时禄洞李氏亦以祖尝办“蟠光义学”,刘鼎力支持,亲撰《蟠光义学记》倡之,后鹤山兴学之风渐盛。其在任时,尚先后兴建鹤顶亭,天柱阁、环翠阁等文化设施,主修鹤山第一部县志。为官又清廉、勤政,极受邑人赞誉,故在昆旸义学内置长生禄位,将义学所在街名为义学路,东侧一街命曰刘继路(今南山路),以志其功德。

吕 锐 --(1912~1943) 土匪头子。沙坪镇楼冲人。是30~40年代横行鹤山水区一带的大天二。其性情凶悍,心狠手辣,野蛮霸道,反覆无常。鱼肉百姓,血债累累。1941年某日,获悉宋庆龄往广西途经鹤山,即部署马仔在西江边守候,劫去行李一批。舆论哗然,吕受缉拿,慑于各种压力,只好交回全部所得。次年秋,闻知一架日本军用飞机停降九江海寿沙,与当地匪首太子彬合谋往取机上的白金。夜袭当中,为背后同党枪击大腿,负伤归来,卧床数月,遂被国民党与黑道人物追杀,只好匿藏至顺德龙江,投靠当地恶霸三少良。因不甘雌伏,蓄萌反意;而为对方警觉,诡计难逞,匆忙乘小船夜窜,被三少良人马伏击,毙之于河中。

吕 翰 --(1849~1884) 清末爱国将领,中法马江海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字显章,楼冲村人。出身贫苦,少时随母在家务农,15岁随父到香港谋生。曾入皇仁书院读书3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文化。时国内正兴起“洋务运动”,吸引了受过西方文化薰陶、具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吕翰。1870年,他参加了福建水师的组建,初任“威远”轮大副,后累功授参将衔都司。1883年12月,法军进犯我驻越南西山守军,挑起了中法战争。次年7月法军又闯入我福建海军基地——马尾港,向清政府提出无理索赔。当局以“不可衅自我开”为由,既不阻止,又不设防。时已任“福星”、“建星”两舰统带的吕翰等爱国将士多次请战遭拒,此时吕翰已洞悉法军的险恶用心,知战不可免,遂写下遗书三封,嘱咐后事,表明为国捐躯心迹。8月23日13时26分,法舰突发炮轰击我舰,吕翰率已受伤的“福星”舰冲入敌阵,猛烈还击,给敌以沉重打击。后终因四面受敌,“福星”舰多处中弹爆炸沉没,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后,清政府在福州建立昭忠祠(即今马江海战纪念馆)纪念阵亡将士,“部议优恤”12人,名列第三者为“参将衔都司吕翰”。

冯自儆 --(?~ 1950) 古劳连南前江人。国民党政客。青年时就读于广东政法大学,1926年出任国民党鹤山县党部秘书,次年作县党部执行委员,与劣绅李慧朝、李群等结为国民党右派集团,破坏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在全国开展“清党”,冯任县清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策划查封县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逼害农协干部、农运骨干及进步人士,解散新成立的鹤山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冯被选为县参议会常务参议,先后任区长、省参议员、国民党省党部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于1950年为人民政府镇压。

冯祝万 --(1879~1954) 古劳上升起凤里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11年毕业后回粤投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23年任广州军政府军务局局长,后任西江督办署财政处处长。1927年任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军事厅、农工厅厅长。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广州分会委员。1929年代理广州政治分会主席。1925~1929年,捐白银21600元,建鹤山县立中学自然科学馆礼乐堂一座,同时捐建礼门桥、礼乐桥、礼乐祠,和古劳仁和小学。同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幽禁于南京汤山时,冯策动联合反蒋,营救李济深。1931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任上将参谋团主任。1932年,任行政院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1936年“两广事变”后,移居澳门,1938年参加组织“复兴俱乐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8年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居北京。

冯八秀 --(生卒年不详) 生于明初。古劳龙溪人。性豪爽,向以热心公益为已任。有感于家乡长年洪涝为患,百姓难以安居乐业,为改变此一现状,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冯八秀赴朝廷呈请建堤,工部差员刘永旋来县督修。冯等参与,不遗余力发动乡民一齐修筑,终使原散于各处的简陋小堤加厚,延伸,衔接,并得以“合龙”,成就初期的“古劳围。”其工程之大之高之厚之利,为当时广东境内水利工程之最。八秀逝世后,后人感其功德,在“十八丈”附近建有报德祠以为纪念。

冯 滚 --(?~1855) 沙坪越塘隔山人。咸丰四年(公元1854)农历六月初一,在佛山参加陈开领导的洪兵起义,任为前步将军。六月底,奉命回鹤山举事,得冯裳、李龙、吕瑶光等协助策划,旬日间应者万余人。公推冯滚作大王,在沙坪和平社学设立大营,于南山上立寨,责令豪绅缴交军需,随即发兵打南海九江、沙头、官山。是年7月2日,冯令双桥都三合会会众起义,以吴三兴为大元帅,余章彪副之;19日,冯亲赴宅梧,率洪军数千攻陷开平苍城,杀知县;8月13日,又率众占领鹤城,生擒知县马斌,押至沙坪处死;并在鹤城设立农民政权,推梁春禄为知县。18日,清军及地方团练万多人向鹤城反扑,城陷,冯与新会义军会合,转战新鹤地区。1855年4月被俘,遭杀害。

包茂声 --(1869~1939) 又名官华。鹤城小官田包屋村人。自小赴美国谋生。20年代返国,与友人在鹤城开办保安药房(即华南楼),兼营苏杭布匹,日用百货和接驳侨汇业务。1925年3月与巴拿马归侨吕梅生及马一樵等发起创办昆山中学(今鹤山二中),并与吕赴美发动华侨捐资,筹得17万美金;还在美洲各埠成立鹤城昆山中学协进会,督办建校事宜。1926年6月,两人归国召开筹备会议,成立中学董事会,从而使建校得以玉成。
待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1 23: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 斗 --(生卒年不详) 字白之。晚清画家。沙坪镇文屋边人。擅丹青,蜚声南粤,好诗喜弈,一生以卖画为生。中年丧妻,育有一子一女。子女自幼随父习画,在绘画上亦颇有成就。斗一生清贫,但不缺文人骨气,视富贵如浮云,每有权贵慕名求画,斗总只“漫应之而已”,而不肯低头侍权贵。香山(今中山市)县令彭翥曾有诗赠斗,云“尽日图青嶂,终年卧白云”,可见其飘然独处,贫而不夺志之傲骨于一斑。终年94岁。

马一樵 --(1885~1943) 鹤城人,学名锴。少年时赴智利谋生。1923年在香港开办兴祥肥料公司,有成;1925年于广州创办中国田料股份公司,与其时广东政要及金融巨子胡汉民、谭延闿、马君武、冯祝万等过从甚密。20年代中期,返鹤山任五区区长,致力家乡教育及交通事业,先后创办过昆山中学(今鹤山二中),成绩卓著;主持筹建新(会)鹤(城)公路、鹤(城)开(平)公路、金(岗)鹤(城)公路、鹤(城)南(洞)公路,开办四达车行,令鹤城交通大为改观。1928年改建鹤城旧城区,辟马路,建市场。华南失陷后,举家迁澳门,与冯祝万等成立“复兴俱乐部”,从事抗日救亡和为家乡救灾赈济工作。

源懿民 --(1912~1997) 实业家。名秉彝,字懿民。龙口霄南东门坊人。少年在本乡读书。青年时出香港承父业。抗日战争前就任香港“冠全球织造厂”经理,香港沦陷后回乡,后到广州市经营洋杂店。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出香港。继任冠全球织造厂经理,至20世纪60年代增开“东成”药材店。80年代始退居二线,由其儿子掌管生意。曾任香港鹤山同乡会会长(后定为永远会长)。祖国改革开放后,一直热心支持故乡公益事业的建设。为霄南学校、幼儿园、文化室、乡村大道、水利堤围以及东门文明村建设等共捐资120万元。

温叔萱 --(1908~1995) 侨领。古劳镇小江头村人。生于广州,在南武中学毕业。父温宝旒为儒学之士,家学渊源,且聪慧勤奋,爱书法,喜临魏碑,文字造诣极深。16岁时因父早逝,作为长子,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只身赴南京,供职于国民党中央党部,做秘书工作,直至任文书处长。其所属稿的文件,别人无法添删,有“铁笔”之称,甚得秘书处长吴铁城、锹膺等器重。1945年,赴美任美洲支部书记长。期间兼任纽约安良工商会秘书、纽约鹤山公所主席,纽约馆业工会主席等职。后有感于宦海浮沉,人事沧桑,遂辞去所有公务,寄寓于纽约长岛。


温锐明 --(1951~ ) 侨领,实业家。龙口镇青溪人。香港出生。曾获全港青少年乒乓球冠军。17岁赴加拿大进修,1974年在亚尔伯达省立大学获得矿物工程学士,并取得专业工程师名衔。先任职于德州仪器之附属公司地球物理服务有限公司,从事震波处理和研究支援石油勘探。后任职于加拿大国营石油公司高级地球物资勘探师,开发震波处理软件和规划油田开发期间,创立加中能源协会,被选为首任主席,对加中两国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作出贡献。1978年创立联达投资有限公司,任公司总裁,开展超级市场及地产投资业务取得辉煌业绩。1998年被选为卡尔加里市中华总商会创会主席。1984年应邀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提出军工转为民用,发展高科技和加强国防,双向发展经济(不单欢迎外国人到中国投资,中国的强项也应到外国直接争取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主张。发言受到重视并在《了望》杂志刊登。1999年应邀参加五十周年国庆盛典。

温永谦 --(1948~ ) 侨领。现任美国鹤山公所主席。龙口尧溪元岗村人。出生于广州。5岁赴港,在港中学毕业后,1967年移居美国。在纽约市立大学读电机工程,1971年获硕士衔。同年9月任美新泽西州地铁工程师。随后为电机组维修部主任20多年,成绩卓著,屡受嘉奖。对家乡公益事业极为热心,捐钱出力,龙口镇曾给其颁发“振兴龙口突出贡献奖”。

黄兆海 -- 鹤城大官田章巷人。香港出生。5岁随父赴美,大学毕业后,任职政府机关,后为白宫待卫,20世纪80年代,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执行官。该年代初,中国司法考察团至美,由其负责接待。我考察团诚邀其回国观光,引发其悠久思乡之念。1988年5月,已年近古稀,却毅然以私人身份,偕妻首次专程回乡寻根,受到鹤山县领导的热切款待,并派罗仕能、冯超林等同志,陪同黄兆海伉俪返抵家园,村民夹道欢迎。察看了祖居,聆听父老位讲述家史,十分高兴,还到祖父母墓前献花、拍照留念。

黄河东 --(1935~ ) 侨领。原籍古劳,出生于新加坡。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理工学院,并考获澳洲会计师专业文凭,是澳洲会计师协会、澳洲所得税协会及英国伦敦管理协会高级会员。1970年创立黄河东会计公司,自任东主。热心公益,是新加坡少数受英文教育而热心为社会慈善工作服务的专业人士。曾任新加坡会计师协会财政及国际狮子会裕廊分会财政。现任新加坡防痨协会(SATA)财政兼投资委员会主席、广惠肇留医院董事、广惠肇碧山亭建设发展委员会主席及数社团的顾问与名誉会长。连续五届(十年)任新加坡鹤山会馆主席。数十年如一日,为会馆及乡亲作出贡献,深受社会及新加坡华侨的敬重。热爱桑梓,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是鹤山市侨联会名誉主席、世界鹤山乡亲联谊会第一届会董、江门市海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鹤山乡讯》基金会顾问。

黄 新 --(1944~ ) 香港实业家。原籍鹤山。生于广州。1962年移居香港。曾在中原电器行工作。70年代与友人创办锦兴电业公司,1977年易名为锦兴磁讯。1980年起开始VHS式婚姻法影带装配业务,并陆续把生产线迁移到内地。1985年设立录影带胶盒及塑胶配件注塑部,制造录影带胶盒出口。同年在内地生产5.25英寸磁碟。1990年收购美国上市公司Anacomp公司制造磁碟的机器、技术及一系列牌子的专利权。至1992年,锦兴磁讯每天生产电脑磁碟120万只,黄新私人持有35.1%锦兴磁讯股权,拥有财产逾3亿元。现任香港锦兴磁碟有限公司主席。

凌德丽 -- 纽约华埠民事法官,纽约大学法学院及皇后学院法律教授。女,共和镇平冈村人,出生于美国。1979年毕业于纽约法律学院,以律师执业。曾任纽约市志人局老人服务部助理法律主管,捷运局行政法官。1995年11月,参加竞选华埠民事法官胜出,成为华埠有史以来选出的第一位华裔公职人员。此事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纽约鹤山乡公所举行大型庆祝会,《世界日报》发表社评,纽约亚裔律师协会给其颁奖,表彰她取得突出成绩及为亚裔所起的表率模范作用。
待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1 23: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不是客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0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鹤山名人,我没有深入考究他(她)们是不是客家人,但以下的鹤山名人如不出意外,全部都是鹤山客家人。
李美珊 --(1963~ ) 香港小姐。鹤城镇东坑村人。在港出生。8岁随家移居美国,198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生物系,即回港参加香港小姐竞选。在星光熠熠、佳丽众多的角逐中,以其大方雍容的风姿,高雅的气质和出色的语言天才,独压群芳,一举夺魁,荣登冠军宝座。是年11月,随父首次旋里,受到鹤山人民热烈欢迎。
李北海 --(1933~ ) 侨领、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鹤城镇北芬村人。现任秘鲁鹤山会馆主席。初至秘鲁时,与友人合办养鸡场,并致力搞好致公党和侨社著名的“公言报”,创立“北国饭店”与“建国酒家”,且开设杂货批发商店一间。及后,其子女亦承父风,大儿金维在利马介休设餐馆四间,女秀芬则在纽约长岛开中餐馆。李北海对社团公益事业极其热心,声誉卓著,可谓有口皆碑。二十年来,任鹤山会馆理事常务理事十多年,任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理事十多年,且兼同升会馆理事,秘华印刷公司股东兼董事。今高龄67岁,仍不改初衷,故深受秘鲁华裔赞誉。
朱天长 --(1950~ ) 侨领。鹤城镇坑尾灯心村人。家乡出生。3岁随家人迁港,16岁赴美,从事饮食业廿多年。一向热心公益,历任崇山会馆主席,鹤山公所顾问,联成公所议员,师公工商会主席,世界客属总会美东分会主席,纽约崇正会主席等职;1998年被选为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香港回归时,任纽约华埠欢庆典礼总指挥,领导八千多人游行庆祝。近十多年来,当祖国考察访问团赴美时,均领导侨团进行热烈欢迎与接待,如江泽民主席访美,谢非率中共中央拉美访问团途经纽约,朱天长都率队至机场迎候。其关注祖国,热爱中华常系于心,1996年云南省丽江地震,马上发动侨胞,捐助救灾款31380美元,交中国驻纽约使馆救济难民。
江铁牛 --(1900~1979) 武术师傅。鹤城镇禾谷东坑村人。他自小师从惠阳人蛇仔彪学洪拳、蔡李佛拳及舞狮。学成后在鹤城、宅梧、新会、开平等地开武馆授徒,兼开跌打诊所。是鹤山传授武术、舞狮时间最长的师傅之一。1958年代表鹤山参加省举办的武术比赛,以其扎实的功底技压群雄,荣获一等奖;同年代表省出席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比赛,荣获二等奖。
徐晓星 --(1935~ ) 文艺家。广东省蕉岭人。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华南师范学院中文函授本科毕业。1956年起到鹤山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鹤山师范、鹤山三中、古劳中学、鹤山二中等校任语文、历史科教师,鹤山二中校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6年担任鹤山县文化局长、鹤山县文联主席。1988年评为高级讲师。曾兼任鹤山县(市)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业余从事地方文史的研究与写作,先后在省、市、县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有《鹤山史话》(1993年)、《鹤山诗词四百首》(1999年)、《鹤山古文选注》(2000年),此外还主笔编写了《陈山村史》(1997)、《宋森传》(1998)、《址山人民革命史》(1998年)等书。1996年,江门市委、市政府授予徐晓星“江门市优秀文艺家”称号并颁发证书。
黎护联 --(1949~ ) 副主任医师。现任市卫生局局长。鹤城镇黎屋村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广州军区军医学校医疗系,后随部队从医,为营职军医。1984年转业。在市人民医院、防疫站、卫生局先后任医师、站长、局长。一向致力于科研,于预防医学方面卓有建树。近年与专家合著出版《食源性传染病防治手册》、《卫生资源研究》两书,独撰并发表于国家级医学杂志论文有30多篇;曾获鹤山市记大功、优秀党员及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科技二等奖奖励,1998年获国家档案局授予“突出贡献”奖,同年8月受聘为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其事迹编入作为1998世界生产率科联成员国主要交流文献的《中国科联广东人才大典》中。
曾维钧 --(1901~ 1984) 名医师。五华县人,内科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在台山、博罗及鹤山等地设永和堂医社行医,曾任博罗卫生院院长。1956年调入鹤山县人民医院任内科医师,对常发病多发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名噪一时。
陈锦铭 --(1939~ ) 主任医师。鹤城城西范屋村人。完成中小学学业于龙眠小学、鹤山二中、新兴一中。1959年考入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毕业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外科工作至今。历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992年评为主任医师。专长于普外科临床胃肠专业。发表论文多篇,刊载于全国及省级医疗杂志上,主要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直肠癌根治术(miles)会阴切口一期缝合术》、《回结肠吻合回肓办成形术临床实践》等。
吕颂煌 --(1945~ ) 中医内科学家,副主任医师。鹤城镇甘背村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曾任鹤山县中医院副院长,党支部副书记;鹤山县中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成员之一;鹤山县卫校兼职教师。着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经方、温病方和时方有机结合,自成一格。对中风后遗症、对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主要论著有:《参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65例的临床研究》、《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道系统疾病79例》、《四逆汤加减治疗肋痛46例》等。
待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2 0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中学校长 -- 黄远 (1922~ ) 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惠州市人。从事教育工作32年,1984年离休。离休前为鹤山电视大学校长。黄建文 (1926~ )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广西桂平人。从事教育工作30年。1987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山城镇中学校长。左铭培 (1928~1992) 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新会市人。从事教育工作37年。1982年离休。离休前为鹤山一中副校长。黄逵 (1928~ )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新会市人。从事教育工作35年。1989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山电视大学校长。张宝琳 (1929~ ) 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共和镇民族村人。从事教育工作37年。1990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山一中副校长。张树勋 (1932~ )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潮州市人。从事教育工作41年,1992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山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梁东球 (1933~ ) 中共党员,中师毕业,雅瑶镇那水村人。从事教育工作39年,1993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华中学校长。冯东荣 (1936~ )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龙口镇福迳人。从事教育工作34年,1997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山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奕棠 (1938~ )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鹤城人。从事教育工作36年,1998年退休,退休前为纪元中学副校长。陆兆波 (1938~ ) 民主人士,大学文化,沙坪镇杰洲人。从事教育工作39年,1998年退休。退休前为鹤华中学副校长。徐晓星 (见“徐晓星”条)古禹明 (见“古禹明”条)
钟 光 --(1932~ ) 学者,离休干部。鹤城樟树下人,1949年6月参加革命。50年代初至县粮食局工作,后调干至中山大学念书。1960年毕业于该校中文系,留校任过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等,从事党务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颇有心得与成果。编著和出版了《中国人事管理》、《微观人才学》、《香港高等教育》等著作,并与人合作写成《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一书,主编了《深圳特区劳动管理研究》。另外发表了《成才规律初探》、《试论人事思维方式的转变》等论文数十篇。其事迹与小传已编入《广东高级专家辞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之中。1994年离休。
陈国能 --(1952~ ) 博士,教授。鹤城镇人。1970年毕业于鹤山二中后工作几年,1976年入中山大学地质系,83年获硕士学位,87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91年起在中山大学工作,先任该校地球与环境科学院副院长,现任地球科学系系主任、中美合办国际学术刊物《joutmal of ceosciences china 》主编;兼任中国地质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地洼学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四纪委员会热带亚热带古环境专委副主任、广东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地构造和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新构造与第四纪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卓有建树,创立了有关花岗岩成因与成矿及大陆内部物质演化的“原地重熔说与元素地球化学场的理论体系”,受到学术界关注,杨遵仪院士认为是“一个与传说理论截然不同的体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 教授叹为“经济地质学一个潜在重大进展”。近年主编出版《大地构造学》教材1本;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项目4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3本,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高教厅科技进步奖4项。
钟荫庭 --(1939~ ) 高级工程师。鹤城镇小官田樟下村人。1963年毕业于广东师院化学系,分配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专门从事化学分析、精细化工及工业炸药研究推广应用,尤精于乳化炸药方面的研究与发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两项,重大课题研究多项;参与或主持研究的EL、CLH、BME、ML等九个系列30多个品种的乳化炸药中,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际领先水平。所研究的乳化炸药已在国内30多个厂矿企业推广应用,并技术出口于瑞典诺贝尔公司、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赞比亚等国家;EL系列乳化炸药1986年获第35届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尤里卡金奖,1995年获国家发明成果金杯奖。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院级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蒙古国10000t/a多品种乳化炸药连续化微机控制技术研究》一文,1997年参与在美国召开的第23届世界炸药与爆破学术年会上作中心发言,并收入论文集。
钟炳南 --(1941~ ) 高级工程师。鹤城镇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放射性系,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平衡保健研究所所长、广东微量元素与食物研究会秘书长。其个人传记被辑入《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辞典》等书。科研成果丰硕,论文著述不少,其主攻的科研成果有8项获奖,发表论文168篇,中有5篇获奖,出版《健康长寿秘诀——平衡保健善生活》,提出平衡保健理论的三个公式为:健康长寿秘诀二体内元素平衡;生病二体素平衡失调;治病二补充和调节体内元素平衡。据此,研制的5种平衡保健系列产品先后14次获奖,其中“平衡保健盐”获国家专利,并获卫生部等颁发的“93东方健康博览会科技进步金奖”和“94全国首届保健精品博览会金奖”;据此提出元素平衡医学可以在人体科学和环境科学及中医药等十几个领域应用,可以开发上百种产品等理论。
黄有源 --(1927~ ) 地方领导干部。深圳宝安县人。1942年8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东江纵队成立后参加解放战争。1950年任营长。1955年任增城县兵役局副局长。1959年任增城县委副书记。1960年,任佛山军分区管理科科长。1964年任高鹤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军分区党委委员。1969年1月至1974年4月任高鹤县革委会主任。1975年任江门市武装部长。1979年离休。
郭丁寿 --(1927~ ) 地方领导干部。鹤城禾谷南塘人。1948年参加革命,次年入党。任过农会会长、乡干部、土改复查工作组副组长、组长、片长、区委副书记、书记。1955年任鹤山县常委、副县长。1959年3月下放任桃源公社书记,鹤城公社书记。1959年8月调任江门市委常委兼郊区公社书记。1970年调任广东省云浮硫铁矿党委常委。1981年调任广东省合成华侨农场党委书记。1983年1月,调任鹤山政协副主席。1985年调任鹤山县人民政府顾问。1987年离休。曾是中共广东省第五届党代会代表。
钟汉波 --(1942~ ) 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学文化。鹤城镇三堡五爪营村人。出生于马业西亚,就读于家乡小学,在鹤山二中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广州军区政治部报社记者、编辑、杂志社社长、广州军区政治群工部副部长,茂名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江门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1988年转业,担任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广州文化出版社副社长,1991年任广东省侨联秘书长,1992年任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至今。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百篇,近年来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主要论著有:《中国经济建设与东南亚华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侨乡的优势》、《舞笔觅知音·广结翰墨缘》等。
罗仕能 --(1936~ ) 地方领导干部。鹤城镇横凤村人。1959年毕业于高鹤师范。1960年3月至同年7月先后在高明三洲罗俊小学、西安中学任教师。1960年8月至1961年8月在省教育行政学院读书。1961年9月至1974年7月先后任高鹤县文教局干部、副局长、高鹤县教育局局长。1974年8月至1981年12月任沙坪公社党委书记、高鹤县委常委。1982年1月至1986年3月任高明县委常委、副县长兼经委主任、县委副书记。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任鹤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87年4月至1997年3月任鹤山县(市)第八、九、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97年3月退休。
范瑞方 --(1949~ ) 地方领导干部。鹤城万和新排村人。在三堡小学、鹤山二中、一中完成小学到高中学业。1968年至1972年于乡间务农。1972年至1975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77年至1979年在中大进修,后在该校任助教、讲师。1984年调新华社香港分社,先后任协调部秘书、副处长、处长、中央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协调部副部长等职。期间,全程参与了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工作。另外,在港还担任何氏教育基金(香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同龄同心庆金禧慈善基金信托人,亦曾任香港法律教育基金信托人。

汤伟基 --(1919~ ) 地方领导干部。鹤城镇南星竹叶水人。大学肄业。抗日战争初期即投身革命,曾任东江纵队政治教官、政治学员队队长;40年代后期在粤中纵队第六支队任中新高鹤县边工委委员、鹤山县副县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鹤山县委委员、副县长、粤中土改委员会科长、阳江县委委员、顺德县委副书记,佛山公署计委第一副主任,省高教局副处长、中山大学处长(厅级)等职务。八十年代离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20 09: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欣喜的看到,客家人可以说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系,他只要到哪,那里就有客家音的传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20 2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是最优秀的民系,所以走到那里,那里就会出名人,比如四川省就出了一位开国元帅之首的客家人——朱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6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