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26|回复: 11

[推荐] 第一人称我,为什么用崖表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1 21: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我所知,崖读NGA,我读NGAI,差别很大。
难道是为了写给粤人看???
莫名其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打不出来,只好写"涯""崖"'厓'这类相近的

本字是 我,读音比较古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思是
我们面向的人群是普通话人群。
崖可是读YA2。用艾不是更接近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2: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甚至怀疑这么写是粤语读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2: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从“俺”演化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08: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反正我从来都系用“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哥
我的意思是崖和我在客家话中不同读音。
用崖不是粤人对我们的称呼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2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uesegi 的帖子

大家都知道客家话的“我”写作“ ”,但由于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个字,只好找字形相近的“厓”、“涯”、“捱”或“崖”来代替,而不管它们到底是读nga还是ngai。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vel 于 2010-4-26 22:06 发表
大家都知道客家话的“我”写作“ ”,但由于电脑字库里没有这个字,只好找字形相近的“厓”、“涯”、“捱”或“崖”来代替,而不管它们到底是读nga还是ngai。

我本字是“我”不是“ ”,从未听说有找字型接近的说法,一般是按读音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2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系俗字。
本字 是 我。

涯,崖---这些是更加随意的土俗假借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7: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客家话第一人称的“亻厓”

论客家话第一人称的“亻厓”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丘立才教授


当人们踏进广东客家博物馆,一入正门有两层楼高的“亻厓”字,直扑参观者的眼簾。这个“亻厓”字,是客家话中的第一人称,是客家人主体意识的确立标志。在古代汉语系统中,关于第一人称的表述,《尔雅》就曾有记载:“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卬”,凡人被呼喊,必仰头应之,既已相见,则点头称是。《诗经》中“人涉卬否”、“卬烘于煁”、“卬盛于豆”,这三句中的“卬”都是“我”的意思。有学者考证,客家话的第一人称“亻厓”字是从“卬”字同源音变而来。“吾”,是显示社会地位上的第一人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话语权,能在社会讲坛上讲一“口”话就不错了,地位越高的人讲得越多“口”话,但讲上“五”、“口”以上,人们也记不住了,需要有“六书”的文字把它记下来。“台”,是个敬辞,用于抬高对方,称呼对方所用。例如称他人为“兄台”,即是“我的兄长”。“予”,是显示社会身份的第一人称,标示着能予与他人好处,也标示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标示时空的顺“序”,在广阔的宇宙中从“予”开始。“朕”,古代原本就是第一人称,“朕”字,由“月”、“灷”两字组成,说明有个肉体的人双手举起火把,光焰升腾给人间带来光明;篆书将“月”写成“舟”,“朕”表示水从舟缝隙中升腾而起。自秦始皇起,封建社会各朝的帝王自称都为“朕”。“身”,是自我一人侧身站立着的形状,是一个有脚站立在地上的“自”字人形体。“甫”,《说文解字》释为:“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 甲骨文的“甫”字,其下是“田”其上是“艹”,甫与苗圃同,圃又与囿同。其实“用”字也是两个“月”(肉)的结合,即“朋”字的合并,朋友是有用的,我这个朋友如“父”亲一般。“余”,是书面谦敬的第一人称,表示自己似乎是个多馀的人,多馀到仅是孤家寡人,那可是皇上“朕”啊!“言”必从口出,“言”字中的“口”是我的口,其上一横是我的鼻,再上一横是我的眼,而“亠”则是我的头,“言”可是我的颜面。
第一人称的表述,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也有多种多样,如:自、我、咱、俺、侬、阿拉等,各地方言有所不同。“自”《说文解字》释为:“鼻也,象鼻形,凡鼻之属皆从自。”自,是自然状态下的第一人称。一个人自然地活着,主要看其鼻子的呼吸,呼吸停止,就是鼻息停止,也就是生命的真正停止。生存是第一件要事,生存与否,重要的是看其鼻孔还在呼吸吗?以草梢或翼毛在其鼻孔边上一试即明。一个人用手指着鼻子,示目于人:“这事是我干的,我的主张,我的责任,与他人无关”。而“我”,是人格尊严的第一人称。“我”是“手”中拿着“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古文的“我”字是由“禾”、“戈”组成,拿着的“戈”是为了保护“禾”,我的禾穗不能让他人割了,我的利益不容许被侵犯,要是我的禾穗被人割走了,我吃什么?我怎样活?“咱”,是中国北方人口气大的第一人称。不但用鼻子还用口,双重表达第一人称,因而也就有复数的意思了,意思有时包含着咱们。“俺”,是中原河南人自豪的第一人称。中国的农耕文明,就是中原人在“大”、“田”上“甩”鞭子,创造出来,伸展出来的。“侬”,是吴语的第一人称。历史上的吴国处于农业生产非常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在平原上轻声曼语的“侬”表现出水乡人浓浓的深情。“阿拉”,则是上海人专用的第一人称。在上海滩头上找生活,当务之急就要跳上快泊岸的船上,拉着船的绳子靠岸,说这船的起落货物都是“阿拉”的。
“亻厓”,则是从中原南迁客家人的第一人称。南迁的客家人,来到五岭生活,客居在山崖之下,艰难困苦地“捱”日子。这一批从中原来的汉民系南迁者,特别是跨过南岭之后,容易找饭吃的珠江三角洲,己被先行南迁的广府人占领,而韩江三角洲则由先行南迁的潮州人占领,于是客家人只好到山崖下去居住,沿着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的山崖下直至五岭南北都是客家人生活的地方。
客家话第一人称的“亻厓”,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这首先要了解“客家”的真正出现,那是在南宋时期。根据温仲和编纂的《嘉应州志》记载:《太平寰宇记》载梅州户籍,主1201,客367,而《元丰九域志》载梅州户籍,主5824,客6548,则是宋初至元丰,不及百年而客户顿增数倍,而较之于主。客户之数超越了主户之数,反客为主,客家人的主体构成,于是“客家”一词被世人确认。为何“亻厓”会被客家人作为第一人称?1277年元兵侵占中原,继而进入江西、广东一带,当时宋帝封文天祥为信国公,文天祥广泛征集四方义士,希望挽回失败的局势。丘逢甲的先祖丘文兴就曾“参文信国公军事”。文天祥征集了8000英勇壮汉,与元兵激烈战斗,从而收复梅州。最后因元兵势大,寡不敌众,退到梅县松口,感动了仁人志士。当时松口卓谋带领卓姓800壮丁,自愿参战。岂料因敌我悬殊,难于抗战,败走潮州,乘船逃退,舟沉厓山(现今广东新会市南海),被浸死者十之八九。1279年2月6日,九岁的小皇帝赵昺由丞相陆秀夫背着跳入大海中,南宋王朝灭亡。其时卓谋幸免于难,召集生存者,结队乘坐木船,漂泊南洋,至婆罗洲(现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定居,开垦荒地,创建家园。不到20年,把荒芜的岛屿开垦成富庶的宝岛。现在婆罗洲北岸仍有中国式城堡的废址,即卓谋等人当年留下的遗迹。从此以后,这些“客家人”,其自称为“亻厓”,他们从“厓门”跳进了南海,又漂泊到南洋的海岛上去“捱世界”。
客家人的价值取向: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因此,客家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阿姆话”。客家话里都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和中古语音,客家方言中口语的“亻厓”“厓、(崖、涯)”字,它就是第一人称书面语“我”、“吾”的借音字。《说文解字》:“吾,我自称也。”其实在客家话里“亻厓”“厓、我、吾”,同是《诗经》中第一人称“卬”字发生音变的结果。“亻厓”、“厓、(崖、涯)”,客家话音的纽韵归类属顽母[η]、拜韵[ai],正好与《中原音韵》阳平声疑母[η]、来韵[āi]相吻合。但“亻厓”字的口语为[[ηa],开口呼,阳平声。“我”的客话读音属顽母[η],在《广韵》系统里属牙音疑母[η],韵部为上声第十二歌[O],上古音属侯部[O],因此“我”的读音为[ηo],正合今天客家话的读音。但日常口语不说[ηo],而是说 [ηa] ,称物时用,即客音“雅”,[a]属上古音鱼部,《广韵》属“麻”韵[a],《中原音韵》属“家、麻”韵[a],汪荣宝《论歌戈虞模古读》说:“唐宋以上,凡歌戈韵之字皆读a音,不读o音,魏晋以下,凡鱼虞模之字变皆读a音,不读u音或ǖ音也。”而“吾”字虽然在今天客家话中不能归韵,但事实上是“我”字口语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因为“吾”上古音仍属鱼部,实际读为[ηa],“吾”在段氏古音十七部,反而“亻厓”在十六部,合音最近。可见,现今客家话书面语中的“我”和“吾”在上古音里均应为[ηa]。因为上古到中古纯元音韵母的发展规律是,上古是低元音[a]的,到中古则为[a],至近代为[o],现代北方话[o],元音逐渐向高化,客家话当然离不开这个规律。当客家话“吾、我”发生韵尾变化的对转时,又会出现另一个人代词“卬”字: 我(吾)[ηa](阴声)带上鼻音韵尾 失去鼻音韵尾卬[ηaη](阳声)。第一人称“卬”在《诗经》中例如:△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卬烘于煁(《诗•小雅•白华》)△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上例三个“ 卬”字,《诗•毛传》均注为“卬 ,我也”这就是客家话里保存下来的古音。可见,客家话第一人称口语“亻厓( 涯)”的本源应该是书面语“我(吾)”,与“ 卬”是同源字。这又说明客方言之古音古义,往往足以解释经疑。
“亻厓系客家人”,这是客家话指称自己,这是“客家祖宗所留下来的宝贵语言”。这个“亻厓”字,应该是“亻”旁加“厓”字,怎奈《现代汉语辞典》、《辞源》、《辞海》和计算机键盘中也找不出这个字。客家话又俗称为“亻厓话”,关于“亻厓”的来历,中山大学潘汝瑶教授认为“亻厓”是客家人的自制字,它和中原人的第一人称“俺”是同音转换。从两字的字形来看,中原“人”在华北平原的“大田”上,甩大力地耕耘,而赣闽粤的客家人只能在崇山峻岭的山崖下,艰难地耕耘。而两者的第一人称“亻厓”和“俺”都是古汉语中“卬”字的俗字。客家话的“亻厓”即由“卬”音变而来,再者,平原上生活的人与山里人称呼,也必有昂头的动作。可见,客家人的根在中原,老祖宗在中原。与先到岭南在“珠三角”和“韩三角”的主人比较起来,自然是客人了。而且汉朝时,“吾、衙、牙、鱼、虞、吴”都是同音,六朝时实行切音,将“衙、牙”两字转入歌韵。六朝后汉民系一部分人南迁到赣闽粤的五岭南北的山崖下有水的地方生活,这些人由于没有文字的“亻厓”可使用,常常便用“崖”或“涯”来取代,毕竟是“人”,而不是“山”,也不是“水”,于是客家人便独自创造出了一个“亻厓”字来表达自己。
“亻厓系客家人”,是客家人认识自身从“本我”向“自我”的跨越。所谓“本我”,就是“以人为本”,每个自我都必须要有衣、食、住、行,这是不能须臾离开的根本。然而“本我”是要向“自我”提升发展的。因为物自体发出了信息——无意识的本我接受并转化信息生成表象呈现给了有意识的自我。可以堂而皇之地说,“亻厓”就是客家人有意识的“自我”的表现。所谓“自我”,也就是有意识的自我把表象看成是外在的客观外物,从而使得表象与物自体实现了统一。如果说,“本我”是过去的话,那末“自我”则是现在了。有意识的自我的认识和行动的对象,从而构造出了现实的事物。也即是说,有意识的自我直观到事物把它作为认识对象,对其性质、结构、关系、变化发展进行认知,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亻厓”的语言文字,就非常典型地把客家人有意识的“自我”的表现了出来。“亻厓”字里的“亻”就是客家人的独立意识、迁徙行走的表现;“厓”字除了解客家人居住山“崖”下的现象外,更要知道把山岭作为客家人的生活、生产的工“厂”。“圭”字的意义深刻极了:一、“圭”字是土上加土,客家人所居住的地方是土上加土,那是层峦叠嶂的山区。二、“圭”是瑞玉,古代用来作诸侯受封的凭据,上圆下方,各个等级在大小长短尺寸上,有所区别的:“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客家人要有受封从政的意识。三、“圭”在上古之时还用来作测量日影、卜卦之用的器具,测量日影是把握现今时间,卜卦则是把握未来,能把握现今和未来,则是文明的初始,更何况中国的文字又是从爻卦中产生的。客家人要能把握时机,就必须有文化知识。四、“圭”还是用来作一种法度的标准,称之为圭表,或圭臬,古代容量的单位,圭为一升的十万分之一。客家人必须按照天地规律、自然法则去行事,离开时空的准则,离开人的游戏规则,那是无法办成事的。五、“圭”字的古读音,与“街”读音同,而“街”与“衙”、“牙”、“厓”、“亻厓”的古读音相同。六朝时实行切音,唐朝时的变音,或者是更后代的变音,嬗变至今,就在客家人居住的区域中,客家话和水源话的“亻厓”字读音都略有所不同。
客家人在对客家话第一人称的“亻厓”,从其字的形、音、义、笔划等方面认识后,也即是客家人从“本我”向“自我”的跨越后,仍需向“超我”迈进,不断地前进。因为,如果说“本我”是植物性的“本我”,“自我”是动物性的“自我”话,那末,“超我”才是真正的人性的“超我”。所谓“超我”,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跳出“自我”的圈子来认识我自己。“超”,《说文解字》释为:“跳也。从走,召声。”“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走”就是客家人的迁徙精神。迁徙精神,是客家文化建立的根基。没有迁徙,就无从有客家文化。由于迁徙,客家先民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落后的五岭山区,所以,客家文化是中古汉族民间文化在封闭的客居环境中延续,保存至今的文化。应该非常清楚,20世纪以前的迁徙,是被动的迁徙,战争掠劫,外族欺辱,自然灾害,贫穷落后,……诸原因造成,一旦迁徙到山区远离战场的地方,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天地。客家人如果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中,就容易目光短浅,愚昧落后,窝里斗;客家人如果能跳出这个封闭的小天地外,就能团结奋斗,克勤克俭,吃苦耐劳。所以继续“走”,继续迁徙,处处为客,处处为家,这是“超我”的一种表现,也是客家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即使客家人不继续迁“走”,但召呼“走”出“围龙”,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也是“超我”的一种表现,也是客家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客家人的“超我”意识是客家人当今最宝贵的精神,人们呼唤着这种精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4: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